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tassium D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ild Epidemic Parotit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嘉瑞 张晓朦 张冰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66-873,共8页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otassium D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Injection (PDSI)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 epidemic parotitis (EP). Methods: Randomized contro... Objective: To systematically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otassium D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Injection (PDSI)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 epidemic parotitis (EP). Method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regarding PDSI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 EP were searched i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Wanfang Database,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 PubMed, and Cochrane Library from inception to July 30, 2013. 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retrieved RCTs and extracted information. The Cochrane risk of bias method was us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included studies, and a me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RevMan 5.2 software. Results: A total of 11 studies with 818 participants were included. The quality of the studies was generally low, among which only one study mentioned the random method. The meta-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DSI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with Western medicine for EP in the outcomes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lative risk (RR)=1.2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14, 1.33], P〈0.01], the time of temperature return to normal, the time of detumescence [mean difference (MD)=-2.10, 95% CI [-2.78, -1.41], P〈0.01],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R=0.14, 95% CI [0.03, 0.72], P=0.02). There were 6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 in this systematic review, 2 of which were mainly represented rash and diarrhea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hile another 4 ADRs occurred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review, PDSI was effectiveness and relatively safety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 EP. But further rigorously designed trials are warranted to determine its effective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assium d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injection child epidemic parotitis META-ANALYSIS systematic review Chinese medicine
原文传递
Potassium d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injection for treatment of infantile pneumonia: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被引量:17
2
作者 Zhang Xiaomeng Wu Jiarui +1 位作者 Zhang Bing Dong L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25-133,共9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systematicall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otassium d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injection(PDS) i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pneumonia.METHOD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 of infa... OBJECTIVE:To evaluate systematically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otassium d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injection(PDS) i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pneumonia.METHODS: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 of infantile pneumonia treated by PDS were searched in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Wanfang Database,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PubMed,and Cochrane Library,from January 1979 to July 2013.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retrieved the RCTs and extracted the information.The quality of included studies was assessed by the Cochrane risk of bias,and a Meta-analysis was conducted with Review Manager 5.2 software.RESULTS:A total of 9 studies with 1056 participants were included.The quality of the studies was generally no high,only one study mentioned the random method.The Meta-analysis indicated that PDS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therapy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relative risk(RR)=1.21,95%CI(1.14,1.27),P<0.000 01],the time of temperature recovery[mean difference(MD)=-1.43,95%CI(-1.75,-1.11),P<0.000 01],rale disappeared and cough relieving[MD=-1.44,95%CI(-1.93,-0.90),P<0.000 01].Six adverse drug reactions from five studies mainly represented rash and diarrhea,and no serious ADRs were reported.CONCLUSION:Based on this systematic review,PDS was proved effective and relatively safe i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pneumonia.However the articles enrolled in the study were not high in quality,studies with higher quality should be conducted for assessment o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DS in treatment of infantile pneumo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eumonia Meta-analysis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potassium d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injection
原文传递
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沈金元 宋笑天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6期55-58,共4页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商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商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炎琥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退热、皮疹消失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促进症状缓解,减轻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 干扰素 手足口病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TLR3/TRIF通路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炎琥宁对病毒性肺炎患儿的疗效与作用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常秀 赵静 +1 位作者 侯召权 程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2期128-132,152,共6页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3(TLR3)/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通路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炎琥宁对病毒性肺炎(VP)患儿的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5月收治的VP患儿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 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3(TLR3)/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TRIF)通路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炎琥宁对病毒性肺炎(VP)患儿的疗效与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1-5月收治的VP患儿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治疗。治疗7 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LR3/TRIF通路相关因子[TLR3、TRIF、核因子-κBp65(NF-κBp65)]mRNA表达量、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呼吸功能[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呼气达峰时间(TPTEF)/呼气时间(TE)]。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7 d后,观察组PBMC中TLR3、TRIF、NF-κBp65 mRNA表达量以及RR低于对照组,血清IgG、IgA、IgM水平以及VT、TPTEF/TE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炎琥宁治疗VP患儿的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呼吸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含量,其作用机制与抑制TLR3/TRIF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肺炎 儿童 炎琥宁 重组人干扰素Α2B TOLL样受体3 β干扰素TIR结构域衔接蛋白
下载PDF
新药炎琥宁的碳氢NMR信号全归属(英文)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文 沙沂 +2 位作者 魏建玲 高慧媛 吴立军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7-251,共5页
炎琥宁为中药提取物穿心莲内酯经结构改造后获得的一个抗菌、抗病毒新药,本文应用1D NMR和脉冲梯度场2D NMR实验技术(gCOSY,gHSQC,gHSQC-TO-COSY,gHMBC)对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首次对其1H NMR、13C NMR谱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关键词 2D NMR技术 碳氢NMR信号全归属 炎琥宁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考察炎琥宁在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被引量:6
6
作者 郑芳 孙新建 +1 位作者 吴进 朱雪松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7期772-774,共3页
目的考察室温(20±1)℃下,注射用炎琥宁与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炎琥宁与更昔洛韦配伍后0-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 目的考察室温(20±1)℃下,注射用炎琥宁与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炎琥宁与更昔洛韦配伍后0-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6 h内混合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室温(20±1)℃条件下,注射用炎琥宁与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6 h内可以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炎琥宁 更昔洛韦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穿琥宁氯化钠注射液中穿琥宁含量及有关物质 被引量:8
7
作者 徐雄良 张志荣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琥宁氯化钠注射液中穿琥宁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使用Shim-pack CLC-ODS柱(6.0 mm × 150 mm,5μm),以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2.5)-甲醇-四氢呋喃(9:6...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琥宁氯化钠注射液中穿琥宁含量及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使用Shim-pack CLC-ODS柱(6.0 mm × 150 mm,5μm),以0.01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至2.5)-甲醇-四氢呋喃(9:6:4)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在251 nm波长处,测定穿琥宁氯化钠注射液中穿琥宁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0.20μg(r=0.9993)、0.50~10.0μg(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35%,RSD=0.79%(n=9)。结论:该方法测定样品分离效果佳,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法 测定 穿琥宁氯化钠注射液 穿琥宁 含量
下载PDF
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配伍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富超 方宝霞 +2 位作者 李鹏 朱军 樊烽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8期928-930,共3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Venusil XBP-C_(18)色谱柱,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10%四丁基氢氧化铵(pH 5.0)(38:60.5:1.5)为流动相,252 nm为...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Venusil XBP-C_(18)色谱柱,乙腈-0.02 mol·L^(-1)磷酸二氢钾-10%四丁基氢氧化铵(pH 5.0)(38:60.5:1.5)为流动相,252 nm为检测波长,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配伍后在室温下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pH值及含量无明显变化,但颜色随时间变化逐渐加深。结论: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可配伍使用,但应在4 h内用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炎琥宁 头孢曲松钠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头孢西丁钠与注射用炎琥宁配伍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7
9
作者 朱雪松 李鹏 +1 位作者 郑芳 陈富超 《中国药师》 CAS 2010年第4期539-540,共2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0℃下采用RP-HPLC法测定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8 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变化。结...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0℃下采用RP-HPLC法测定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注射用炎琥宁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8 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变化。结果:在室温下配伍液8 h内的含量、pH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注射用炎琥宁20℃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可在配伍后8 h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头孢西丁钠 注射用炎琥宁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注射用炎琥宁与头孢呋辛钠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富超 李琴 +3 位作者 李鹏 方宝霞 陈琴华 朱军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32-133,145,共3页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配伍后在室温下8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pH值无明... 目的: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配伍后在室温下8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pH值无明显变化,颜色随时间变化逐渐加深,头孢呋辛钠相对百分含量在5 h后降至95%以下,4 h后降解产物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百分比超过1%。结论: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可配伍使用,但应在4 h内用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炎琥宁 头孢呋辛钠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炎琥宁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柏俊 胡士高 刘燕 《中国药业》 CAS 2007年第24期21-21,共1页
目的研究炎琥宁的合成工艺。方法以脱水穿心莲内酯二琥珀酸半酯为起始原料,用K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一步成盐法合成炎琥宁。结果总收率为80.6%。结论合成工艺操作简便,提高了收率,降低了成本,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炎琥宁 工艺改进 化学合成
下载PDF
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明东 邓丽清 +1 位作者 劳海忠 江莲英 《现代医院》 2009年第4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Potassium Sodium P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for Injection)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给予注射用炎琥宁10 mg/(kg.d)加...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Potassium Sodium Pehydroandrographolide Succinate for Injection)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给予注射用炎琥宁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1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13 d。对照组70例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1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 d。观察患儿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打喷嚏、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症状及体征。结果治疗组86例中显效55例(63.95%)、好转25例(29.07%),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70例中显效29例(41.43%)、好转22例(31.43%),总有效率为72.8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好,显著优于利巴韦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炎琥宁 利巴韦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更昔洛韦配伍稳定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连英 郑芳 李志浩 《中国医药》 2010年第7期629-631,共3页
目的 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液用更昔洛韦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20±1)℃]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炎琥宁与更昔洛韦配伍后0~8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 目的 考察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液用更昔洛韦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在室温[(20±1)℃]下,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同时测定炎琥宁与更昔洛韦配伍后0~8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结果 检测波长为251 mm,炎琥宁的平均回收率为99.8%,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4%(n=9),更昔洛韦的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68%(n=9).8 h内配伍液的颜色、pH值以及炎琥宁与更昔洛韦的含量均变化较大.结论 在室温条件下,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液用更昔洛韦不可以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效液相 炎琥宁 更昔洛韦 配伍禁忌 稳定性
下载PDF
注射用炎琥宁与头孢曲松钠的配伍稳定性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海燕 刘燕 +1 位作者 梁燕芳 邱小凌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6期17-18,共2页
目的考察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Luna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10%四丁基氢氧化铵(磷酸调pH5.0)(38∶60.5∶1.5);252nm为检测波长,... 目的考察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Luna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10%四丁基氢氧化铵(磷酸调pH5.0)(38∶60.5∶1.5);252nm为检测波长,测定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的含量变化。结果配伍液中炎琥宁与头孢曲松钠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炎琥宁与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注射液可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炎琥宁 头孢曲松钠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注射用炎琥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晓蕾 白林 +1 位作者 陆璐 张蕾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7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建立注射用炎琥宁细菌内毒素检查(BET)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1]2005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注射用炎琥宁(C=1.6mg/mL)稀释10倍(0.16mg/mL)后采用灵敏度0.125EU/mL的鲎试剂经干扰实验无增强、抑制作用。结论... 目的:建立注射用炎琥宁细菌内毒素检查(BET)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1]2005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要求进行试验。结果:注射用炎琥宁(C=1.6mg/mL)稀释10倍(0.16mg/mL)后采用灵敏度0.125EU/mL的鲎试剂经干扰实验无增强、抑制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检测注射用炎琥宁中的内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炎琥宁 鲎试剂 细菌内毒素检查
下载PDF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晓亮 张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分析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 目的分析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注射液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注射用炎琥宁致53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曾聪彦 林淑汝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1年第9期3-5,18,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年1月-2010年12月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报道的53例注射用炎琥宁ADR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ADR发生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注...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年1月-2010年12月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报道的53例注射用炎琥宁ADR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ADR发生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炎琥宁所致53例ADR病例中男性29例(54.72%),女性23例(43.40%),<10a年龄组患者ADR发生率最多,占50.94%,其出现时间多发生于用药后30min内。ADR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注射用炎琥宁所致ADR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炎琥宁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下载PDF
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继芳 张红梅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年第7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2组,观察组79例采用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73例单纯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治疗,疗程为3~5 d,观察2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和... 目的:探讨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2组,观察组79例采用注射用炎琥宁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73例单纯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治疗,疗程为3~5 d,观察2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为(2.52±1.43)d,皮疹消退时间为(3.58±1.37)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57±2.33)和(5.56±1.78)d;1个疗程结束,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72/79),对照组为72.60%(53/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2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注射用炎琥宁针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具有疗程短、见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炎琥宁 阿昔洛韦 小儿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感染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穿琥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泽明 郭大为 陈文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CAS 2004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目的 观察穿琥宁注射液对乙脑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98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5 2例 ,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穿琥宁注射液 5~ 1 0 mg/( kg· d) ;对照组 ( 4 6例 )加用病毒唑 1 0~ 1 5 mg/( kg·d) ;均... 目的 观察穿琥宁注射液对乙脑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98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5 2例 ,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穿琥宁注射液 5~ 1 0 mg/( kg· d) ;对照组 ( 4 6例 )加用病毒唑 1 0~ 1 5 mg/( kg·d) ;均静脉滴注 ,1次 /d,疗程 5~ 7d。比较两组疗效及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治疗组 :治愈率80 .77% ,总有效率 94.2 3 % ;对照组 :治愈率 60 .87% ,总有效率 84.78%。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穿琥宁在降低体温方面 ,明显优于对照组 ( P<0 .0 1 ) ,且患儿抽搐停止、神志转清、脑膜刺激征缓解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乙脑患儿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穿琥宁注射液治疗 ,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 ,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穿琥宁注射液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穿琥宁注射液的处方筛选及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莉芳 徐伟 张爽 《药学进展》 CAS 2005年第12期560-562,共3页
目的考察辅料和温度对穿琥宁注射液的影响,预测其在室温下的贮存期。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穿琥宁注射液含量,采用经典恒温加速实验方法考察注射液不同处方的稳定性,筛选最佳处方,并预测其在室温下的贮存期。结果与结论筛选出含0.05%EDTA-... 目的考察辅料和温度对穿琥宁注射液的影响,预测其在室温下的贮存期。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穿琥宁注射液含量,采用经典恒温加速实验方法考察注射液不同处方的稳定性,筛选最佳处方,并预测其在室温下的贮存期。结果与结论筛选出含0.05%EDTA-2Na的最佳处方,其室温下的贮存期为3.4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琥宁注射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处方 稳定性 贮存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