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ep-Seated Potassium-Rich Brine in the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Sichuan, China
1
作者 黄思静 曾允孚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8年第2期123-127,共5页
Brine extremely rich in potassium,boron and bromine has been discovered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at a depth of 4300 m in Sichuan Province.It contains-50g/L of K^+,>92g/L of Na^+,>12g/L of B2O3... Brine extremely rich in potassium,boron and bromine has been discovered from the Middle Triassic Leikoupo Formation at a depth of 4300 m in Sichuan Province.It contains-50g/L of K^+,>92g/L of Na^+,>12g/L of B2O3,>2.36g/L of Br^- and -0.030g/L of I^+.The solid precipitates during evaporation at 25℃ include KB5O8·4H2O,K2B4O7·3H2O,MgCl2·6H2O and KMgCl3·6H2O.The brine ranges from 2.2‰,to2.8‰(SMOW)inδ^18O,-38‰-53‰(SMOW)in δD,15.6‰inδ^34S,and 13.5‰-15.1‰inδ^11B.These data,particularly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boron,indicate that the brine has a composite derivation from marine and nonmarine brines and dissolved marine evaporites in the Triassic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成盐水 硼同位素 成都盆地 地球化学特征 四川 三叠纪
下载PDF
Salt-Gathering and Potassium Formation of Potassium-Rich Brine during the Triassic in the Sichuan Basin, 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ZHANG Bing YANG Kai +6 位作者 WANG Xuben XU Zhengqi YANG Hongyu ZHANG Saimin CHEN Jinchao ZHANG Mingming LIU W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2233-2250,共18页
Potassium-rich brine in the Sichuan Basin has been much studied in recent years, but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of salt basin and the differences of potassium formation mechanisms. This... Potassium-rich brine in the Sichuan Basin has been much studied in recent years, but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of salt basin and the differences of potassium formation mechanisms. This work examined the salt-gathering and potassium formation of potassiumrich brine during the Triassic in the Sichuan Basin using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ic depiction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1) The favorable sedimentary facies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of potassium-rich brine during the Triassic in the Sichuan Basin are evaporation platform and restricted platform, whereas the salt basin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controlling the poly-salt center.(2) The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of this salt basin were affected by certain factors. The salt basin of the Jialingjiang Formation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 and central Sichuan Basin, whereas that of the Leikoupo Formation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 Sichuan Basin. The sedimentary centers have gradually moved westward and become smaller.(3) Three main formation mechanisms were identified for the potassium-rich brine during the Triassic in the Sichuan Basin, i.e., evapo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seawater, surface fresh water leaching, and deep water-rock reaction. Fresh water leaching was characterized by low anomaly δ18 O and δ13 C values. Water-rock reaction was mainly related to temperat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caused by burial depth, overthrust and deep hydrothermal fluids) was beneficial to water-rock rea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rock reaction do not correspond to the increase ratio of K·103/Cl and Br·103/Cl in brine, and the Rb+ content of the brine was high.(4)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potassium-rich brine differed between different areas of the Sichuan Basin. In east Sichuan, the evapo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seawater, together with meteoric fresh water leaching, was the main formation factor, whereas the evapor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seawater and water–rock reaction predominated in west Sichuan. This study of th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and formation mechanisms is of significance to th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potassium-rich brine in the Sichuan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assium-rich brin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formation mechanism evolution model Sichuan Basin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三叠系气田型深层富钾锂卤水勘探历程、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兵 王绪本 +6 位作者 郑绵平 杨凯 张永生 李倩 张赛民 温思宇 林晓杨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5-677,共13页
四川盆地三叠系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不仅是常规天然气的主要赋存层位,同时也形成和储存了富含钾锂等关键元素的卤水资源。本文梳理总结了四川盆地三叠系气田型深层卤水勘探进程、成因机理、富集规律方面的进展和认识,并对潜在的研究重点... 四川盆地三叠系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不仅是常规天然气的主要赋存层位,同时也形成和储存了富含钾锂等关键元素的卤水资源。本文梳理总结了四川盆地三叠系气田型深层卤水勘探进程、成因机理、富集规律方面的进展和认识,并对潜在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四川盆地三叠系气田型深层卤水中钾、锂等关键金属元素均达到了工业品位,随着全球对锂资源需求的增大,由起初的“气钾兼探”逐渐向“气钾锂综合勘探”过渡。四川盆地三叠系深层富钾锂卤水的成因机制大体上相同,其中干旱气候条件下古海水的蒸发浓缩致使卤水中的钾锂富集;高温高压下含钾/锂元素的杂卤石/绿豆岩与埋藏卤水发生水岩反应,进一步促进了钾锂的富集;淋滤作用也是卤水中钾元素富集的重要成因。深层卤水主要储集于各类白云岩中,其富集主要受断裂、裂缝发育带和背斜等构造控制,富集规律可归纳为“孔隙裂缝储卤、断裂运卤、背斜核部富卤”。基于目前四川盆地气田型深层卤水的勘探现状和不足,未来应该加强地球物理勘探集成新技术的研发、资源评价方法与体系的优化、含高品位伴生元素新层系的勘探以及气田型卤水有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未来有望在四川盆地气田型深层卤水继续取得新的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三叠系 气田型深层卤水 卤水成因 富集规律
下载PDF
南翼山深部卤水蒸发结晶过程中铵、钾共析行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丹丹 李东东 +2 位作者 冯海涛 李武 董亚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968-2977,共10页
高铵卤水的蒸发过程中通常会形成掺杂NH+4的钾石盐和光卤石等含铵盐类。固溶体或复盐被用于解释铵和钾在光卤石中的共析出现象。然而,NH_(4)^(+)进入光卤石矿床的机制一直未得到更好的理解。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对于深入了解蒸发岩中NH+4... 高铵卤水的蒸发过程中通常会形成掺杂NH+4的钾石盐和光卤石等含铵盐类。固溶体或复盐被用于解释铵和钾在光卤石中的共析出现象。然而,NH_(4)^(+)进入光卤石矿床的机制一直未得到更好的理解。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对于深入了解蒸发岩中NH+4的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相平衡实验和热力学建模方面重新审视了KCl+NH_(4)Cl+MgCl_(2)+H_(2)O四元体系中光卤石(推测是KMgCl_(3)·6H_(2)O、NH_(4)MgCl_(3)·6H_(2)O、K_(2)NH_(4)Mg_(3)Cl_(9)·18H_(2)O、KNH_(4)Mg_(2)Cl_(6)·12H_(2)O和光卤石型固溶体)与水相的平衡。此外,对南翼山地下卤水进行室温蒸发实验,并与相平衡结果进行比较。本文模拟和实验结果均显示在298.15 K时该体系会形成富钾和富铵两种类型的光卤石固溶体,不形成纯盐相KCl、NH_(4)Cl及复盐相KMgCl_(3)·6H_(2)O和NH_(4)MgCl_(3)·6H_(2)O。南翼山卤水实际蒸发实验、相平衡实验和模型模拟结果一致,表明南翼山深部卤水蒸发过程形成了富含铵的光卤石固溶体,而不是新的光卤石型复盐。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南翼山深部卤水钾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卤水 光卤石 固溶体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黄金口背斜三叠系富K、Li和B卤水成因和演化 被引量:1
5
作者 牛新生 张永生 +4 位作者 苏奎 邢恩袁 左璠璠 桂宝玲 商雯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47-2859,共13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三叠系嘉陵江组四、五段—雷口坡组一段赋存丰富的卤水资源,卤水中富集K、Li、B等元素,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长期以来,一般认为川东北三叠系中卤水因溶解地层中的钾盐矿物而富集K物质,但这一认识并没有得到确证,... 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三叠系嘉陵江组四、五段—雷口坡组一段赋存丰富的卤水资源,卤水中富集K、Li、B等元素,具有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长期以来,一般认为川东北三叠系中卤水因溶解地层中的钾盐矿物而富集K物质,但这一认识并没有得到确证,此外,对卤水中Li和B的成因和演化鲜有报道。本文以川东北三叠系深层卤水为研究对象,以地球化学和稳定同位素分析为主要方法,运用聚类分析对比采自13口钻井卤水的地球化学数据。与海水相比,区内深层卤水中的K^(+)、Ca^(2+)、Li和B明显富集,而Mg^(2+)和SO_(4)^(2-)则相对亏损。卤水的^(87)Sr/^(86)Sr和δ^(34)S值均与卤水储层的^(87)Sr/^(86)Sr和δ^(34)S值相一致,进一步说明深层卤水为海水原地蒸发浓缩形成。Q型聚类分析表明,北2井和川宣地1井的卤水化学组分相似,川25井、ZK601井、恒成1井、恒成3井的卤水化学组分相近,证明川25井和ZK601卤水中K的富集是由于卤水溶解了地层中的钾盐矿物(杂卤石)。白云岩化导致了卤水中Ca^(2+)明显富集,而Mg^(2+)明显亏损,地层中赋存的硫磺和H_(2)S证明了大量硫酸被还原,使得SO_(4)^(2-)出现明显亏损。还原作用不仅导致卤水和石膏δ^(34)S的升高,而且引起了区域内石膏和卤水的δ^(34)S高于同时期海水的δ^(34)S值。嘉陵江组沉积晚期,三江地区流纹质火山岩浆喷发产生了大量携带含Li和B元素的气体和热液载体,进而被搬运至蒸发盐盆中。火山热液和气体中的Li、B具有相对较低的δ^(7)Li值和δ^(11)B值,在提升卤水中Li和B含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卤水δ^(7)Li值和δ^(11)B值,使得其低于正常海水的δ^(7)Li值和δ^(11)B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黄金口背斜 深层卤水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深层地下卤水全效开发利用新路径
6
作者 张涛 高琦 +2 位作者 赵冬立 尹子钊 马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6-191,共6页
随着油气开采向深层、超深层进发,伴生地下卤水的合理处理成为油气田安全高效绿色开发必须关注的重要的问题,其对油气田的稳定生产、经济效益和区域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以塔里木盆地中国天然气主产区之一的KS气田为例,在分... 随着油气开采向深层、超深层进发,伴生地下卤水的合理处理成为油气田安全高效绿色开发必须关注的重要的问题,其对油气田的稳定生产、经济效益和区域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以塔里木盆地中国天然气主产区之一的KS气田为例,在分析深层地下卤水处理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水分治、深度处理、分治回用”的深层油气田地下卤水电解全效利用新路径,并对其效益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KS气田地下卤水体量大、矿化度较高,具有进一步全效开发利用的价值,气田所处区域太阳能资源丰富但目前尚未被全效利用,基于地下卤水电解全效利用新思路,可实现“废水”“废电”的联合应用;②分离所得的淡水一部分可应用于生态农业、碳汇林业和荒漠化回灌,另一部分可用于回注处理,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③分离所得的淡水和浓缩液,可进一步进行电解水制氢和浓缩液电解获取有价金属,可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结论认为,地下卤水电解全效开发利用在KS气田成功应用后,可推广复制到具有类似条件的其他油气田,为实现资源绿色循环利用、促进降本增效和低碳排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办法,有助于油气田的科学效益全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深层地下卤水 零碳电解 全效利用 发展路径 新思路
下载PDF
我国深层地下卤水钾、锂资源及其开发前景 被引量:9
7
作者 韩佳欢 郑绵平 +5 位作者 乜贞 郭廷峰 伍倩 王云生 崔政东 丁涛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2期90-100,共11页
我国已探明的钾、锂资源大多赋存于盐湖卤水矿床中,但经过多年生产地表盐湖资源消耗严重,海相地层寻找钾、锂的工作还未取得突破,深层地下卤水则可成为解决我国锂钾资源需求的后续储备。我国深层地下卤水主要分布在柴西、四川、湖北、... 我国已探明的钾、锂资源大多赋存于盐湖卤水矿床中,但经过多年生产地表盐湖资源消耗严重,海相地层寻找钾、锂的工作还未取得突破,深层地下卤水则可成为解决我国锂钾资源需求的后续储备。我国深层地下卤水主要分布在柴西、四川、湖北、江西等地,资源丰富,其中富含高品位的钾、锂、硼等元素,具有很好的经济利用价值,但是目前工作程度还不够,并由于开采技术、成本等问题,还未实现工业开采。文章对我国重点区块深层地下卤水的水化学特征、分布规律等进行了总结,结合已有的深层卤水资源量评价等数据,提出了下一步重点研究的建议区块,可为后续我国深层卤水钾、锂资源评价、综合提取工艺研究等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地下卤水 油田水 锂资源 钾资源
下载PDF
298.15 K下KBr-CaBr_(2)-SrBr_(2)-H_(2)O四元体系相平衡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秋叶 崔瑞芝 +2 位作者 聂国亮 任红保 李武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1-797,共7页
青海柴达木盆地深部地下卤水中富含大量钾、钙、锶、溴等元素,是极具综合利用价值的液态矿产资源,可作为钾盐潜在开发资源。本文根据该地下卤水的组成特点,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四元体系KBr-CaBr_(2)-SrBr_(2)-H_(2)O在298.15 K时溶解... 青海柴达木盆地深部地下卤水中富含大量钾、钙、锶、溴等元素,是极具综合利用价值的液态矿产资源,可作为钾盐潜在开发资源。本文根据该地下卤水的组成特点,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四元体系KBr-CaBr_(2)-SrBr_(2)-H_(2)O在298.15 K时溶解度和相平衡规律进行详细的研究。测定该体系各盐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和平衡固相组成,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相应的稳定平衡相图和水含量图。该四元体系在298.15 K下没有复盐和固溶体生成,其平衡相图中有一个共饱点,三条单变量曲线,和三个固相结晶区(KBr、CaBr_(2)-6H_(2)O、SrBr_(2)-6H_(2)O)。基于Pitzer模型,对该四元体系在298.15 K下的溶解度进行模拟计算,绘制出计算相图,计算相图与实验相图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相图 溴化物 卤水矿物体系 深部卤水
下载PDF
盐湖领域常见的深层卤水开采方法列举探讨
9
作者 辛国山 李开梅 +1 位作者 王海平 刘青青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4-6,共3页
盐湖卤水中盐类资源储量十分丰富,卤水中钾、镁、硼、锂、溴的含量远高于海水,构成了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盐类资源宝库。文章主要阐述了盐湖领域几种常见的深层卤水开采方法,并对每种方法存在的缺陷及优势加以总结。
关键词 盐湖 深层卤水 孔隙卤水 开采方法
下载PDF
察尔汗盐湖深部卤水开采技术应用研究
10
作者 金青明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21-24,共4页
察尔汗盐湖是一个以钾盐为主,伴生有镁、钠、锂、硼、碘等多种矿产的大型综合性盐类矿床,其深部卤水资源是盐湖开采企业当前及未来开采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根本资源保障。为更好实现深部卤水规模化、工程化、可持... 察尔汗盐湖是一个以钾盐为主,伴生有镁、钠、锂、硼、碘等多种矿产的大型综合性盐类矿床,其深部卤水资源是盐湖开采企业当前及未来开采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的根本资源保障。为更好实现深部卤水规模化、工程化、可持续性开采,各单位不断创新卤水开采技术,尤其是在井采工艺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验。文章通过对不同区域采卤井采卤数据分析比对,研究了实现稳定、持续、大流量采卤目标的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卤水 采卤井 井采
下载PDF
深层盐穴储气库排卤管柱盐结晶实验及现场应用
11
作者 魏海峰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1-546,共6页
注气排卤是盐穴储气库建造和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国内在建某深层盐穴储气库埋深大、地层温度高,注气排卤时面临盐结晶堵管风险。为提高排卤效率,同时保证注气排卤顺利进行,文中结合某深层盐穴储气库的地质特征,设计制作了盐穴溶腔注气... 注气排卤是盐穴储气库建造和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国内在建某深层盐穴储气库埋深大、地层温度高,注气排卤时面临盐结晶堵管风险。为提高排卤效率,同时保证注气排卤顺利进行,文中结合某深层盐穴储气库的地质特征,设计制作了盐穴溶腔注气排卤管柱盐结晶实验装置。通过室内实验,对深层盐穴储气库注气排卤过程中的盐结晶堵管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了盐结晶诱导期和排卤管柱内盐结晶规律,并结合深层盐穴储气库注气排卤工程实践,提出现场预防深层排卤管柱盐结晶堵管建议。研究成果为深层盐穴储气库注气排卤现场方案设计和施工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盐穴储气库 注气排卤 管柱盐结晶 现场应用
下载PDF
潜江凹陷潜北断裂西南缘深层卤水化学和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以潜江组四段为例
12
作者 赵雪松 周豹 +7 位作者 朱金 王琪 杨青雄 吴龙 王登 徐玳笠 白洋 魏凌霄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5期574-585,共12页
潜江凹陷地下卤水资源富含K、Na等常量元素以及Li、Br、B等微量元素,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次研究采集了潜江凹陷潜北断裂西南缘长湖地区ZK01钻井潜江组四段地下深层卤水样品35件,储层物性样品12件,通过测试分析结果,探讨卤水化学... 潜江凹陷地下卤水资源富含K、Na等常量元素以及Li、Br、B等微量元素,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本次研究采集了潜江凹陷潜北断裂西南缘长湖地区ZK01钻井潜江组四段地下深层卤水样品35件,储层物性样品12件,通过测试分析结果,探讨卤水化学和储层特征及其成因。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卤水总矿化度在80.70~148.45 g/L,平均值为128.75 g/L,属于低矿化度,卤水总矿化度随卤水层深度的增加而变高;卤水类型主要为氯化物型,其次为硫酸镁亚型;卤水样品的Br-含量是综合评价指标的1.98~4.05倍,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研究区共划分出5个砂岩储卤层,属于高—特高孔隙度、中渗透率储集层,厚度10~26 m不等;隔水层组以粉砂岩或者以泥岩、膏泥岩互层为主,属于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隔水层,厚度27~64 m不等。通过分析卤水化学特征系数可知,研究区卤水位于封闭性较差、低变质程度区域,推测卤水来自于早期石盐的溶解作用,各离子来源于岩盐、石膏和碎屑黏土矿物,为典型的大陆盐湖成因的溶滤型卤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江凹陷 潜北断裂 潜江组潜四段 深层卤水 化学和储层特征
下载PDF
抗超高温高密度聚合物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贤斌 孙金声 +3 位作者 吕开河 董晓东 刘锋报 高重阳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56-1064,共9页
设计并研制了3种聚合物类水基钻井液抗高温处理剂,即弱交联结构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柔性聚合物微球纳米封堵剂和梳型聚合物润滑剂,构建了能够满足深部地层钻井的抗超高温高密度聚合物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研究表明:弱交联结构两性... 设计并研制了3种聚合物类水基钻井液抗高温处理剂,即弱交联结构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柔性聚合物微球纳米封堵剂和梳型聚合物润滑剂,构建了能够满足深部地层钻井的抗超高温高密度聚合物饱和盐水钻井液体系。研究表明:弱交联结构两性离子聚合物降滤失剂具有良好的反聚电解质效应,200℃、饱和盐环境老化后API滤失量小于8 mL;柔性聚合物微球纳米封堵剂通过改善泥饼质量降低体系的滤失量,对纳米级孔缝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梳型聚合物润滑剂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804,具有多个极性吸附位点,高温高盐条件下润滑性能优异。构建的密度为2.0 g/cm^(3)的钻井液体系流变性能良好,200℃的高温高压滤失量小于15 mL,高温静置5 d沉降因子小于0.52,对易水化岩屑的滚动回收率与油基钻井液接近,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和润滑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钻井 饱和盐水钻井液 抗高温处理剂 水基钻井液 流变性能 封堵性能 润滑性能
下载PDF
全球锂矿床的分类、外生锂矿成矿作用与提取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绵平 邢恩袁 +5 位作者 张雪飞 黎明明 车东 卜令忠 韩佳欢 叶传永 《中国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99-1620,共22页
【研究目的】为明确锂矿的找矿方向与勘查部署重点工作,矿床类型的合理划分非常重要。【研究方法】本文按照锂资源赋存性质,对其详加厘定和划分,尝试把锂矿床(资源)按内、外生成因进行划分。【研究结果】将全球锂矿床按照内外生成因划分... 【研究目的】为明确锂矿的找矿方向与勘查部署重点工作,矿床类型的合理划分非常重要。【研究方法】本文按照锂资源赋存性质,对其详加厘定和划分,尝试把锂矿床(资源)按内、外生成因进行划分。【研究结果】将全球锂矿床按照内外生成因划分为10种类型和5个亚类。【结论】国外已查明新生代外生锂矿床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控于板块碰撞带,主要物质来源与深部洋壳重熔岩浆有关,形成时代主要在中新世和古近纪后期;具有偏酸性的岩浆专属性,盐湖型、地热型、火山沉积型锂矿与含锂凝灰岩和热水密切相关,且锂盐湖具有趋低性迁聚,超常富集机制,但对晚古生代黏土亚型和深部卤水物质来源,有待进一步查明;由于锂矿床(资源)类型多,成因复杂,它们是在多圈层相互作用形成的,建议要用构造地球化学、古大气环流和盐类学相结合研究的路线,开展外生锂矿床(资源)成矿作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生锂矿 内生锂矿 矿床类型 盐湖型 深部卤水型 地热型 火山沉积型 黏土型 表生超常富集 盐梯度太阳池 发明专利 矿产勘查工程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别勒滩地区深部卤水储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崔子豪 赵艳军 +6 位作者 刘万平 杜江民 赵婷钰 焦鹏程 王罗海 严群雄 沈立建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3-734,共12页
我国柴达木盆地蕴藏着丰富且极具开发潜力的卤水钾锂资源,但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和持续开发,浅部易开采的优质资源不断减少,走向深部开采成为必然选择。与浅部相比,盐湖深部卤水储层质量相对较差,富水性弱且不稳定,开采难度极大。本文以... 我国柴达木盆地蕴藏着丰富且极具开发潜力的卤水钾锂资源,但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和持续开发,浅部易开采的优质资源不断减少,走向深部开采成为必然选择。与浅部相比,盐湖深部卤水储层质量相对较差,富水性弱且不稳定,开采难度极大。本文以查明察尔汗盐湖别勒滩区段深部卤水储层特征为目的,通过分析钻孔岩性和物性数据,研究了别勒滩区段深部卤水储层的平面分布特征和厚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以东南部储层厚度最大且石盐岩储层质量最优。卤水储层三维建模研究显示,富锂卤水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北部,南部锂含量相对较低;平面上第Ⅱ含矿层在中部石盐厚度大且粉砂和黏土夹层少,有利于卤水的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别勒滩区段 深部卤水 储层特征 三维建模
下载PDF
Classifica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global lithium deposits and lithium extraction technologies for exogenetic lithium deposits 被引量:3
16
作者 Mian-ping Zheng En-yuan Xing +5 位作者 Xue-fei Zhang Ming-ming Li Dong Che Ling-zhong Bu Jia-huan Han Chuan-yong Ye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47-566,共20页
A reasonable classification of deposits hold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dentifying prospecting targets and deploying exploration. The world ’s keen demand for lithium resources has expedited the discovery of numerous n... A reasonable classification of deposits hold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dentifying prospecting targets and deploying exploration. The world ’s keen demand for lithium resources has expedited the discovery of numerous novel lithium resources. Given the presence of varied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for lithium resources presently, this study further ascertained and classified the lithium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ir occurrence modes, obtaining 10 types and 5 subtypes of lithium deposits(resources) based on endogenetic and exogenetic factors. As indicated by surveys of Cenozoic exogenetic lithium deposits in China and abroad,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deposits are primarily determined by plate collision zones, their primary material sources are linked to the anatectic magmas in the deep oceanic crust, and they were formed primarily during the Miocene and Late Paleogene. The researchers ascertained that these deposits,especially those of the salt lake, geothermal, and volcanic deposit types, are formed by unique slightly acidic magmas, tend to migrate and accumulate toward low-lying areas, and display supernormal enrichment. However, the material sources of lithium deposits(resources) of the Neopaleozoic clay subtype and the deep brine type are yet to be further identified. Given the various types and complex origins of lithium deposits(resources), which were formed due to the interactions of multiple sphere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of exogenetic lithium deposits(resources) be investigated by integrating tectono-geochemistry, paleo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salinology. So far, industrialized lithium extraction is primarily achieved in lithium deposits of the salt lake, clay, and hard rock types. The lithium extraction employs different processes, with lithium extraction from salt lake-type lithium deposits proving the most energy-saving and cost-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ogenetic lithium deposit Endogenetic lithium deposit Deposit type Salt lake type deep brine type Geothermal type Volcanic deposit type Clay type Supernormal supergene enrichment SGSP lithium extraction techology Invention patent Mineral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东台吉乃尔湖西段深层卤水勘探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世新 《地下水》 2023年第3期134-136,189,共4页
柴达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盐类矿产资源,但是不同地区的勘探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以东台吉乃尔湖西段巴嘎雅乌尔背斜地区的深层盐类矿产资源远景评价为目标,充分分析了预查区的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深部钻探和物探工... 柴达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盐类矿产资源,但是不同地区的勘探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以东台吉乃尔湖西段巴嘎雅乌尔背斜地区的深层盐类矿产资源远景评价为目标,充分分析了预查区的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深部钻探和物探工程实践。勘探结果表明,预查区浅部未发现大规模的固体盐类矿产,各项盐类含量也明显偏低,与工业开发指标相差甚远。物探反演结果表明,广域电磁法在预查区不适用于地层划分和断层推断。从储卤层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与构造历史演化过程2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预查区盐类矿产资源匮乏的原因。本次东台吉乃尔湖西段盐类矿产探勘实践丰富了柴达木盆地西部的地质调查工作,并为预查区附近的盐类资源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台吉乃尔湖 盐类矿产 深层卤水 广域电磁法 石盐
下载PDF
净化深井原卤用的生石灰化学分析检测方法对比浅析
18
作者 范华荣 刘敏 +1 位作者 林文标 肖斌 《中国井矿盐》 CAS 2023年第4期34-36,共3页
精制食用盐生产过程中,需要用生石灰对深井原卤作净化处理。生产过程中,生石灰的使用量影响原卤净化的效果。而生石灰中的有效Ca^(2+)影响了生石灰的使用量,因此生石灰中的有效Ca^(2+)的值,对净化过程生石灰的投料量起重要作用。目前,... 精制食用盐生产过程中,需要用生石灰对深井原卤作净化处理。生产过程中,生石灰的使用量影响原卤净化的效果。而生石灰中的有效Ca^(2+)影响了生石灰的使用量,因此生石灰中的有效Ca^(2+)的值,对净化过程生石灰的投料量起重要作用。目前,生石灰中Ca^(2+)含量的化学分析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蔗糖钙-盐酸滴定法;二是EDTA滴定法。本文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发现蔗糖钙-盐酸滴定法测定生石灰的有效Ca^(2+),其对实际生产工艺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原卤 生石灰 蔗糖钙-盐酸滴定法 EDTA滴定法
下载PDF
深层卤水钻孔完井工艺分析
19
作者 赵春永 党宇宁 《地质装备》 2023年第3期28-32,共5页
为了更好地勘查开发和利用钾锂卤水资源,选择一种合适的完井工艺非常重要。本文以碱石山钾盐矿预查项目为例,在了解了碱石山地质概况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碱石山卤水钾盐项目、第四系深层卤水勘查、油田井3种成井结构,... 为了更好地勘查开发和利用钾锂卤水资源,选择一种合适的完井工艺非常重要。本文以碱石山钾盐矿预查项目为例,在了解了碱石山地质概况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碱石山卤水钾盐项目、第四系深层卤水勘查、油田井3种成井结构,评价了各种完井工艺的优缺点,得出了在进行深层构造卤水勘查中,碱石山卤水钾盐项目钻孔完井工艺更加经济合理,方法更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卤水 完井工艺 钾盐卤水
下载PDF
柴达木西部南翼山构造富钾深层卤水矿的控制因素及水化学特征 被引量:35
20
作者 李洪普 郑绵平 +1 位作者 侯献华 闫立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50,共10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地区深层卤水是经济价值极高的液体矿床,以富含钾、硼、锂和溴等为特征,前人认为南翼山背斜构造区地层的岩性控制着深层富钾卤水的分布。本次研究结果认为,该区卤水主要受控于背斜构造中发育的断层裂隙,深度范围为...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地区深层卤水是经济价值极高的液体矿床,以富含钾、硼、锂和溴等为特征,前人认为南翼山背斜构造区地层的岩性控制着深层富钾卤水的分布。本次研究结果认为,该区卤水主要受控于背斜构造中发育的断层裂隙,深度范围为上新统上油砂山组至渐新统下干柴沟组。本文着重以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背斜构造E3g–N1y地层富钾深层卤水的形成机制及水化学特征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观察、取样及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地质及石油等相关部门地质、水文、物探等方面资料,及对青海油田公司老井最新的卤水层射孔资料,结合储卤层沉积环境、地质构造,富钾深层卤水水文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背斜构造从渐新世至上新世经历了深湖相—半深湖相—浅湖相—潮坪相沉积。沉积环境决定着原始深层卤水的水性与水质,南翼山背斜褶皱构造形成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纵向、横向及顺层等断层及相应的构造裂缝(隙),构成了富钾深层卤水的储水空间。大量的化学分析资料显示,南翼山背斜构造区深层卤水是封闭程度高的还原环境下沉积变质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 富钾深层卤水 控制因素 水化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