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10-kV silicon–carbide p-channel IGBTs with hexagonal cells and step space modulated junction termination extension 被引量:1
1
作者 温正欣 张峰 +8 位作者 申占伟 陈俊 何亚伟 闫果果 刘兴昉 赵万顺 王雷 孙国胜 曾一平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472-476,共5页
10-kV 4 H–SiC p-channel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s(IGBTs) are designed, fabricated, and characterized in this paper. The IGBTs have an active area of 2.25 mm^2 with a die size of 3 mm× 3 mm. A step space... 10-kV 4 H–SiC p-channel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s(IGBTs) are designed, fabricated, and characterized in this paper. The IGBTs have an active area of 2.25 mm^2 with a die size of 3 mm× 3 mm. A step space modulated junction termination extension(SSM-JTE) structure is introduced and fabricated to improve the blo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IGBTs.The SiC p-channel IGBTs with SSM-JTE termination exhibit a leakage current of only 50 nA at-10 kV. To improve the on-state characteristics of SiC IGBTs, the hexagonal cell(H-cell) structure is design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interdigital cell(I-cell) structure. At an on-state current of 50 A/cm^2, the voltage drops of I-cell IGBT and H-cell IGBT are10.1 V and 8.3 V respectively. Meanwhile,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package power density is 300 W/cm^2,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current densities of the I-cell IGBT and H-cell IGBT are determined to be 34.2 A/cm^2 and 38.9 A/cm^2 with forward voltage drops of 8.8 V and 7.8 V,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tial specific on-resistance of I-cell structure and H-cell structure IGBT are 72.36 m?·cm^2 and 56.92 m?·cm^2, respectively.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H-cell structure silicon carbide IGBT with SSM-JTE i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high power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icon CARBIDE power device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s(IGBTs) high voltage
下载PDF
功率器件功率循环测试技术的挑战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邓二平 严雨行 +4 位作者 陈杰 谢露红 王延浩 赵雨山 黄永章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132-5150,共19页
功率循环测试被称为考核功率器件封装可靠性最重要的实验,尤其是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silicon carbon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功率器件的快速发展,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与其... 功率循环测试被称为考核功率器件封装可靠性最重要的实验,尤其是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silicon carbon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iC MOSFET)功率器件的快速发展,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与其他可靠性测试不同的是,功率循环测试原理虽然简单,但测试技术、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却涉及到半导体物理、电磁学、传热学、结构力学和信号分析等多学科交叉,处理不当将得到错误的结论。文中基于功率循环测试基本原理,从测试技术、测试方法和数据处理3个大方面对其存在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测试技术主要包括电气测量噪声、结温测量延时和数据采集点,电气测量噪声和测量延时影响功率循环测试中结温的准确性,数据采集点则是影响器件的失效模式判定和寿命。测试方法主要包括结温测试方法、电流激励方法和宽禁带器件SiC MOSFET的相关测试方法,其中电流激励方法会影响器件的失效机理和寿命,需要特别关注。数据处理部分则是从可靠性数理统计角度出发,探究测试样本数量和对测试结果的修正,以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该文可以为功率循环测试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奠定一定理论和方法基础,为功率循环测试和数据分析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器件 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功率循环测试 挑战与分析
下载PDF
1.46~1.66GHz 250W宽带硅微波脉冲大功率管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因生 李相光 +4 位作者 傅义珠 王佃利 丁晓明 盛国兴 康小虎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65-969,共5页
报道了L波段高端中脉冲250W宽带硅微波脉冲大功率晶体管研制结果.该器件采用微波功率管环台面集电极结终端结构、非线性镇流电阻等新工艺技术,器件在1.46~1.66GHz频带内,脉宽200μs,占空比10%和40V工作电压下,全带内脉冲输出... 报道了L波段高端中脉冲250W宽带硅微波脉冲大功率晶体管研制结果.该器件采用微波功率管环台面集电极结终端结构、非线性镇流电阻等新工艺技术,器件在1.46~1.66GHz频带内,脉宽200μs,占空比10%和40V工作电压下,全带内脉冲输出功率大于250W,功率增益大于7.0dB,效率大于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功率管
下载PDF
2.6~2.8GHz 100W硅微波脉冲功率晶体管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雒光 赵丽华 +2 位作者 刘英坤 张鸿亮 潘茹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5-47,51,共4页
研究并制造了2.6~2.8GHz输出功率100W、脉宽1μs、占空比25%、增益7dB、效率35%的硅微波脉冲功率晶体管。本文介绍了该器件的设计考虑和采用的工艺技术,给出了研制结果。
关键词 微波 脉冲 功率晶体管 内匹配
下载PDF
1.2~1.4GHz 300W宽带硅微波脉冲大功率管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因生 丁晓明 +5 位作者 蒋幼泉 傅义珠 王佃利 王志楠 盛国兴 严德圣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6-360,397,共6页
介绍了L波段宽带硅微波脉冲300W大功率晶体管研制结果。该器件采用微波功率管环台面集电极结终端结构、非线性镇流电阻和热稳定等新工艺技术,在1.2~1.4GHz频带内,脉宽150μs,占空比10%和40V工作电压下,全带内脉冲输出功率大于300W,功... 介绍了L波段宽带硅微波脉冲300W大功率晶体管研制结果。该器件采用微波功率管环台面集电极结终端结构、非线性镇流电阻和热稳定等新工艺技术,在1.2~1.4GHz频带内,脉宽150μs,占空比10%和40V工作电压下,全带内脉冲输出功率大于300W,功率增益大于8.75dB,效率大于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功率管 镇流电阻
下载PDF
S波段100W硅脉冲功率晶体管 被引量:2
6
作者 傅义珠 李相光 +4 位作者 张树丹 王佃利 王因生 康小虎 姚长军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报道了一种高增益高效率 S波段硅脉冲功率晶体管的研制结果。该器件在 f=2 .4~ 2 .6GHz,D=1 0 % ,τp=1 0 0 μs,Vc=36V条件下输出功率 1 0 0 W、增益 9d B、效率 50 %。在 f=2 .6GHz短脉宽条件下输出功率 1 60 W、增益 8.0 d B、效率 ... 报道了一种高增益高效率 S波段硅脉冲功率晶体管的研制结果。该器件在 f=2 .4~ 2 .6GHz,D=1 0 % ,τp=1 0 0 μs,Vc=36V条件下输出功率 1 0 0 W、增益 9d B、效率 50 %。在 f=2 .6GHz短脉宽条件下输出功率 1 60 W、增益 8.0 d B、效率 6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功率晶体管 S波段
下载PDF
硅微波功率管键合失效机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钱伟 严德圣 +4 位作者 丁晓明 周德红 刘雪 高群 蒋幼泉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硅微波功率管在生产过程中随机发生大量的键合失效。分析表明,这种硅功率管管芯的焊盘与有源区的连接处介质层容易在键合过程中因为受到金丝的振动冲击而毁坏,因此键合完成后镀金层与介质层无法完整粘合,从而造成微调金丝弧度时发生键... 硅微波功率管在生产过程中随机发生大量的键合失效。分析表明,这种硅功率管管芯的焊盘与有源区的连接处介质层容易在键合过程中因为受到金丝的振动冲击而毁坏,因此键合完成后镀金层与介质层无法完整粘合,从而造成微调金丝弧度时发生键合失效。通过加厚焊盘镀金层,避免了金丝对介质层的冲击,提高了硅功率管的键合质量及成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波功率管 键合 失效分析
下载PDF
达林顿硅光电晶体管的光放大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郑云光 张培宁 +2 位作者 郭维廉 李树荣 王海英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11,29,共4页
通过提高达林顿硅光电晶体管的光电灵敏度, 并用12V、025A 的小灯泡作为输出发光元件, 在265μW (即90lx) 的红光照射下, 器件可输出光电流100m A 以上, 输出光功率为2000μW 。
关键词 达林顿 硅光电晶体管 光功率增益 DSPT
下载PDF
一种偏置电流可调节的高效率2.4GHz锗硅功率放大器 被引量:2
9
作者 彭艳军 王志功 宋家友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4-368,共5页
基于IBM0.35μm SiGe BiCMOS工艺BiCMOS5PAe实现了一种偏置电流可调节的高效率2.4GHz锗硅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采用两级单端结构和一种新型偏置电路,除射频扼流电感外,其它元件均片内集成。采用的新型偏置电路用于调节功率放大器的... 基于IBM0.35μm SiGe BiCMOS工艺BiCMOS5PAe实现了一种偏置电流可调节的高效率2.4GHz锗硅功率放大器。该功率放大器采用两级单端结构和一种新型偏置电路,除射频扼流电感外,其它元件均片内集成。采用的新型偏置电路用于调节功率放大器的静态偏置电流,使功率放大器工作在高功率模式状态或低功率模式状态。在3.5V电源条件下,功率放大器在低功率模式下工作时,与工作在高功率模式下相比,其功率附加效率在输出0dBm时提高了56.7%,在输出20dBm时提高了19.2%。芯片的尺寸为1.32mm×1.3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放大器 锗硅 偏置电路 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
下载PDF
平面工艺功率型半导体晶体管铝迁移实验
10
作者 吕卫民 胡冬 +1 位作者 谢劲松 翁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15-1518,共4页
在平面工艺制造的功率型半导体晶体管芯片表面,发现高强度电场条件下存在跨越0.05 mm半绝缘硅带的铝迁移现象,对此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通过开帽物理观察与分析、低温测试与烘干验证、迁移物质分析对比,确定了迁移现象中的迁移物质,同... 在平面工艺制造的功率型半导体晶体管芯片表面,发现高强度电场条件下存在跨越0.05 mm半绝缘硅带的铝迁移现象,对此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通过开帽物理观察与分析、低温测试与烘干验证、迁移物质分析对比,确定了迁移现象中的迁移物质,同时分别取证环境温度、湿度、芯片表面污染物以及器件局部结构与此迁移现象的关联性,以此提出了迁移机理假说,为在不同的诱发条件下对此迁移机理进行确认和量化研究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迁移 功率型半导体晶体管 平面工艺 掺氧半绝缘多晶硅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线性放大变频电源的散热设计
11
作者 朱春阳 李洪杰 +3 位作者 候喆 孙浩杰 朱孟鑫 陈宇飞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6-80,共5页
鉴于线性放大变频电源易受温度影响的特性,设计了一套相应的散热系统。通过详细的推导计算,建立了变频电源主放大电路的三极管总管耗的准确计算和估算方法。并利用热阻等效电路表示系统散热路径,且给出了关于热阻的三极管结温表达式。... 鉴于线性放大变频电源易受温度影响的特性,设计了一套相应的散热系统。通过详细的推导计算,建立了变频电源主放大电路的三极管总管耗的准确计算和估算方法。并利用热阻等效电路表示系统散热路径,且给出了关于热阻的三极管结温表达式。在此基础上,由对散热器、散热风道和通风机的优化设计,研制出一套应用于线性放大变频电源的强迫风冷散热系统。通过Icepak进行热场仿真并与实际试验的结果相对比,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放大变频电源 管耗 热阻 散热系统
下载PDF
性能优良的RCA微波功率晶体管
12
作者 蔡勇 张利春 +3 位作者 高玉芝 金海岩 叶红飞 张树丹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8-182,共5页
首次采用多晶硅发射区 RCA技术制备出微波功率晶体管。在工作频率为 3 .1 GHz时 ,该器件输出功率达到 6W,功率增益达到 1 0 d B。与普通多晶硅发射区 HF晶体管相比 ,此种晶体管具有电流增益 h FE随温度变化小、并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饱... 首次采用多晶硅发射区 RCA技术制备出微波功率晶体管。在工作频率为 3 .1 GHz时 ,该器件输出功率达到 6W,功率增益达到 1 0 d B。与普通多晶硅发射区 HF晶体管相比 ,此种晶体管具有电流增益 h FE随温度变化小、并且在一定温度下达到饱和的优点 ,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微波双极功率晶体管由于温度分布不均匀导致的电流集中。文中还讨论了不同的杂质激活条件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A 微波功率晶体管 多晶硅发射区 氯化层 电流增益 双极功率晶体管 直流增益
下载PDF
一种硅微波功率三极管的失效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兴鸿 赵俊萍 +1 位作者 赵春荣 赖世波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13年第1期39-43,共5页
描述了硅微波功率三极管的失效模式,给出了器件输出功率与器件耗损功率的关系,得出了微波脉冲电流与有效值的关系,证明了器件在规定的参数范围内能可靠工作,推论了器件失效发生时的状态。指出器件的失效是热电正反馈熔融烧毁所致,是使... 描述了硅微波功率三极管的失效模式,给出了器件输出功率与器件耗损功率的关系,得出了微波脉冲电流与有效值的关系,证明了器件在规定的参数范围内能可靠工作,推论了器件失效发生时的状态。指出器件的失效是热电正反馈熔融烧毁所致,是使用问题而不是器件的本质失效;其分析过程对其它器件的失效分析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波功率三极管 耗散功率 熔融蒸发
下载PDF
S波段硅微波功率晶体管的加速寿命试验
14
作者 童亮 彭浩 +1 位作者 高金环 黄杰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1-325,共5页
为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对S波段硅微波功率晶体管的长期可靠性进行研究,依据温度应力阿列尼乌斯(Arrhenius)模型,进行了两种S波段硅微波功率晶体管的可靠性寿命评价试验。试验采用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摸底,找出了最高试验应力水平,并根... 为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对S波段硅微波功率晶体管的长期可靠性进行研究,依据温度应力阿列尼乌斯(Arrhenius)模型,进行了两种S波段硅微波功率晶体管的可靠性寿命评价试验。试验采用步进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摸底,找出了最高试验应力水平,并根据摸底结果分别进行了3组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最高试验壳温分别为250℃和220℃,大幅度提高了温度应力,加快了试验速度。试验全程采用数据采集卡实施实时监测,并对失效样品进行了失效分析,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推算出了两种S波段硅微波功率晶体管的平均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微波功率晶体管 加速寿命试验 阿列尼乌斯模型 可靠性 S波段
下载PDF
Si微波功率晶体管加速寿命试验夹具的设计
15
作者 童亮 彭浩 +1 位作者 高金环 黄杰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39-642,650,共5页
温度应力的加速寿命试验结果与所用夹具的耐温性及壳温的精确测量与控制直接相关。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一体式夹具在试验壳温提高到某一值时性能迅速劣化,因此设计符合高温下使用的分离式夹具是加速寿命试验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提供了两... 温度应力的加速寿命试验结果与所用夹具的耐温性及壳温的精确测量与控制直接相关。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一体式夹具在试验壳温提高到某一值时性能迅速劣化,因此设计符合高温下使用的分离式夹具是加速寿命试验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提供了两种加速寿命试验夹具的设计思路,并用于Si微波功率管加速寿命试验,通过步进应力试验和恒定应力试验,获取了该Si微波功率管加速寿命。分体夹具可耐受的试验温度在260℃以上,为加速寿命试验提供了温度应力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寿命试验 可靠性 试验夹具 Si微波功率管 步进应力试验
下载PDF
一种提高硅双极器件频率和功率的新技术
16
作者 周蓉 胡思福 张庆中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0-102,共3页
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提高硅双极器件频率和功率的新技术——具有深阱终端结构的新型梳状深阱结构技术。采用 MEDICI模拟分析表明 ,该技术可将双极器件的击穿电压 BVCB0 提高到平行平面结的 90 %以上 ;可减小寄生效应和漏电流 ,有助于提高... 提出了一种能同时提高硅双极器件频率和功率的新技术——具有深阱终端结构的新型梳状深阱结构技术。采用 MEDICI模拟分析表明 ,该技术可将双极器件的击穿电压 BVCB0 提高到平行平面结的 90 %以上 ;可减小寄生效应和漏电流 ,有助于提高小电流β0 ;可适当地增加集电区掺杂浓度 ,减小 τd,同时提高 ICM和 Po。采用该技术后 ,有效集电结的面积约为无阱器件的 50 % ,结电容较小 ,截止频率可提高一倍以上。该技术大大缓解了频率和功率的矛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双极器件 频率 功率 深阱终端结构
下载PDF
800 MHz 800 W 固态脉冲功放组件
17
作者 林川 王志楠 王因生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3-349,共7页
介绍一种大功率固态脉冲功放组件。该组件在 80 0 MHz中心频率处 ,峰值输出功率大于80 0 W,带宽 50 MHz,脉冲宽度 0 .8μs,脉冲工作比 1%。组件性能稳定 ,已用于气象雷达。
关键词 内匹配 硅脉冲晶体管 大功率 固态组件
下载PDF
碳化硅功率器件技术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88
18
作者 盛况 任娜 徐弘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41-1752,共12页
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 C)器件作为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具有耐高压、高温,导通电阻低等优点。近20年来,Si C器件是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一大研究热点,该文对近些年来不同Si C器件的发展进行分类梳理,介绍二极管、结型场效应晶... 碳化硅(silicon carbide,Si C)器件作为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具有耐高压、高温,导通电阻低等优点。近20年来,Si C器件是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一大研究热点,该文对近些年来不同Si C器件的发展进行分类梳理,介绍二极管、结型场效应晶体管、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及门极可断晶闸管器件,并对比分析器件结构及参数性能,针对关键问题展开论述。最后,对SiC器件近年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功率器件 二极管 结型场效应晶体管 金氧半场效晶体管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门极可断晶闸管
下载PDF
适于16纳米及以下技术代的新型器件研究-2013年度总结报告
19
作者 黄如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8期171-172,共2页
针对半导体器件进入16 nm及以下技术代将面临的可制造性难度大、功耗限制、性能退化等核心问题,重点开展了新型围栅纳米线器件、新型超低功耗TFET器件、高迁移率沟道器件、闪存器件以及纳米尺度器件的可靠性及涨落性研究,为新型器件在... 针对半导体器件进入16 nm及以下技术代将面临的可制造性难度大、功耗限制、性能退化等核心问题,重点开展了新型围栅纳米线器件、新型超低功耗TFET器件、高迁移率沟道器件、闪存器件以及纳米尺度器件的可靠性及涨落性研究,为新型器件在将来纳米集成电路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在纳米线器件研究方面,设计了侧墙转移法和TMAH各向异性腐蚀法制备超精细硅纳米线的可控工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建立了自限制氧化法硅纳米线制备工艺理论模型,可对工艺进行精确预测;提出了一种原子层掺杂结构可有效调控纳米线器件的阈值电压,同时避免了迁移率的损失;研究了纳米线器件中的GIDL电流机制,提出了抑制GIDL电流的优化方法;提出了一套新的器件-电路优化设计方案,针对纳米线器件在数字电路、模拟/射频电路中的应用分别进行优化设计,得到了相应的设计窗口。在新型低功耗器件研究方面,提出了一种结调制型TFET,显著提升了器件的亚阈特性和开态电流;通过引入pocket层进一步优化了器件结构,实验制备获得了非常低的SS(36mV/dec)和高的开态电流。提出了一种隧穿触发注入场效应晶体管,能同时实现高开态电流、低泄漏电流和陡直的亚阈特性。在纳米尺度MOS器件的可靠性与涨落性研究方面,提出了由AC NBTI引入的工作循环间涨落的两种重要来源的表征方法,实验发现了AC NBTI退化及其涨落的频率依赖性的新现象,建立了物理模型。研究了多栅新器件中的AC RTN,发现比平面器件中的AC RTN活跃程度增强。提出了一种新的AC RTN表征方法,可拓展RTN的栅压探测范围区域。在高迁移率器件研究方面,提出了两种氮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来提高栅介质/沟道界面质量,进行了实验验证;采用P/Sb共注入技术既有利于提升Ni Ge薄膜质量,也利于电学性能的提升。针对工艺集成中的关键工艺,对锗刻蚀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适于锗的优化刻蚀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线性RIE刻蚀模型,得到了实验验证;完成了Ge NMOS和PMOS器件的工艺制备,分析了不同钝化技术对Ge器件的影响。在新型闪存器件研究方面,针对TFETFlash器件的优化器件设计结构,并制备出TFET-FLASH器件,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闪存器件相比,其编程效率提高100倍左右。针对三维闪存技术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维围栅结构的TFT陷阱闪存及其NAND型阵列架构,可有效提高闪存存储密度和降低单元成本;并制备了双层围栅TFT闪存原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围栅结构TFT闪存在电流开关比、亚阈斜率、迁移率、编程和擦除速度等方面均获得较大改善,并具有多值存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尺度 硅纳米线器件 低功耗 高迁移率 闪存器件
下载PDF
等平面化SiC MESFET的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霏 陈昊 +8 位作者 潘宏菽 默江辉 商庆杰 李亮 闫锐 冯震 杨克武 蔡树军 姚素英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8年第8期440-443,483,共5页
在原有设计以及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了器件表面等平面化处理及侧壁钝化工艺,器件工作电压大幅度提高,截止漏电流降低约两个数量级,跨导提高1.5mS/mm。2GHz下测试,微波功率附加效率提高10%左右,增益平均提高了2dB,在VDS=60V的条件下单管功... 在原有设计以及工艺的基础上,采用了器件表面等平面化处理及侧壁钝化工艺,器件工作电压大幅度提高,截止漏电流降低约两个数量级,跨导提高1.5mS/mm。2GHz下测试,微波功率附加效率提高10%左右,增益平均提高了2dB,在VDS=60V的条件下单管功率输出达到了86.5W。经过内匹配和功率合成研制成大功率的SiC脉冲功率管的综合性能较好,在250W的输出功率下,器件仍然保持高达10.5dB的高增益,功率附加效率30%。台阶仪和扫描电镜观测表明,台阶高度已经大大降低,侧壁得到了钝化,尖锐突起和凹坑都已经变得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SIC) 金属消特基势垒场效应晶体管 高增益 功率附加效率 大功率 等平面化 侧壁钝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