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鸠摩罗什对般若学及东亚文化的贡献 |
尚永琪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2
|
试论道生的般若实相学说 |
黄云明
高颖
|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2
|
|
3
|
论美学“空”范畴的产生、内涵及意义 |
宋国栋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4
|
佛教般若思想的心理治疗意蕴 |
石文山
|
《心理学探新》
CSSCI
|
2013 |
3
|
|
5
|
般若与玄学——论唐君毅对《肇论·物不迁论》的哲学诠释 |
张云江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4
|
|
6
|
《归去来兮辞》的佛教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
李小荣
|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7
|
|
7
|
从般若三藏的译经活动看唐德宗时期的佛教与政治 |
孙少飞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2
|
|
8
|
洪州禅与韩国佛教 |
蒋九愚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9
|
《不真空论》与般若学 |
熊凯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0
|
《金刚经》罗什译本流传原因考 |
唐昉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1
|
菩提心与圆融自在——牟宗三《佛性与般若》的美学向度 |
唐圣
|
《安康学院学报》
|
2012 |
2
|
|
12
|
冯友兰“天地境界”说与佛道思想的融通 |
史晓宇
赵健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0 |
|
13
|
《金刚经》与惠州西湖六如亭 |
叶岱夫
|
《广东园林》
|
2008 |
2
|
|
14
|
安岳佚经《修多罗般若波罗蜜经》之真伪考论 |
邓星亮
|
《宜春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5
|
论江总的佛教信仰及其文学表现 |
钟翠红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
16
|
智旭对《周易·大过卦》的佛学解读 |
陈坚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7
|
从舍浊求净到浊净双遣——论禅宗禅法思想之演进 |
汪韶军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0 |
|
18
|
《道行般若经》词语考释十则 |
周远军
王仲轲
|
《焦作大学学报》
|
2016 |
0 |
|
19
|
苏轼慕白情结的文化阐释 |
左志南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0 |
|
20
|
僧肇的有无观研究 |
钟芳华
龚洁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