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预检分诊岗位护理实习教学方法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镜开 吴亚梅 简旭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适合急诊预检分诊岗位护理实习的带教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8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急诊科实习的112... 目的探讨适合急诊预检分诊岗位护理实习的带教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1—8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急诊科实习的112名护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急诊预检分诊岗位护理实习教学方法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护生中,79名护生(70.5%)实习前已参加过急诊培训,102名(91.1%)护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预检分诊知识,72名(64.3%)护生对学习预检分诊知识及技能非常有兴趣,105名护生(93.8%)自愿安排时间学习预检分诊知识。分别对急诊预检分诊岗位实习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排名最高的3种教学方法依次为情景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LB)、传统教授法。在校护生对护理实习教学方法的选择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护生对急诊预检分诊岗位实习需求较高,更加倾向选择能提高其实践能力、理论与临床结合能力的实习带教方法。情景教学方法在本研究中的分值最高,在急诊预检分诊实习带教中可灵活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预检分诊 护理实习 教学方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下载PDF
快速时效管理模式在急诊科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丁艳 华娜 王振盛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74-476,480,共4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预检分诊中应用快速时效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急诊就诊患者1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检分诊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快速时效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临... 目的探讨急诊科预检分诊中应用快速时效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急诊就诊患者1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2组,每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预检分诊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快速时效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指标、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候诊意外情况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挂号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就诊至处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分诊准确率和抢救成功率分别为100.00%和97.65%,高于对照组的91.76%和89.41%(P<0.05)。观察组的候诊意外情况发生率为1.18%(1/85),低于对照组的9.41%(8/85)(P<0.05)。观察组的就诊次序、信息沟通、分诊环境、分诊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科预检分诊中应用快速时效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挂号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就诊至处置时间,降低候诊意外情况发生率,提高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时效管理模式 急诊科预检分诊 候诊意外情况 分诊准确率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徐方 刘瑞雪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观察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急诊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预检分诊,研究组采用智能化预检分诊... 目的:观察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急诊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预检分诊,研究组采用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分诊,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分诊准确率、候诊时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就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和分诊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候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就诊满意率为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应用于急诊就诊患者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分诊准确率和就诊满意率,缩短候诊时间,以及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常规急诊预检分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智能化预检分诊系统 抢救成功率 分诊准确率 风险事件
下载PDF
眼科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体系构建及初步验证
4
作者 方晓敏 肖惠明 +5 位作者 郑玲玲 黄南祺 吴劲良 黄文敏 刘荣娇 姚抒予 《眼科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1-98,共8页
目的:基于我国国情构建科学、简便且高效的眼科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为眼科医护人员提供高效的眼科急诊预检分诊工具。方法:基于文献查询法、半结构访谈法、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眼科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内容。通过提取2023年8月1日—2023... 目的:基于我国国情构建科学、简便且高效的眼科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为眼科医护人员提供高效的眼科急诊预检分诊工具。方法:基于文献查询法、半结构访谈法、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眼科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内容。通过提取2023年8月1日—2023年8月10日急诊分诊系统及HIMSS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分析初次分诊的级别与接诊医生最终诊断的所属级别符合率,对眼科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体系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验证。结果:对18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5,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564、0.117(均P<0.05)。最终构建的眼科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初步验证显示,该预检分诊标准体系具有92.7%的分诊准确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眼科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体系结构合理、内容全面,具有科学性及实用性,可为眼科临床急诊预检分诊工作提供准确、有效的分诊工具,有助于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及预检分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急诊 预检分诊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急诊预检分诊相关研究热点及前沿的知识图谱分析
5
作者 秦芮 尹钰 +1 位作者 杨航 龚芸 《全科护理》 2024年第20期3887-3891,共5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1993—2023年国内急诊预检分诊相关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1993年1月1日—2023年7月31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急诊预检分诊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发表作者、关键词等进行... 目的:基于CiteSpace软件对1993—2023年国内急诊预检分诊相关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检索1993年1月1日—2023年7月31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急诊预检分诊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发表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255篇,1993—2023年急诊预检分诊领域中文文献总体发文量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预检分诊研究热点为分诊标准、分诊模式等。关键词突现分析显示,研究前沿为分诊护士岗位胜任力、急诊创伤、机器学习等。研究内容和热点受国家方针政策和社会现实情境的影响。结论:当前急诊预检分诊相关研究日益精细化、深度化。未来研究者应重点关注工作人员岗位胜任力、各类救治中心特殊人群和基于大数据的预检分诊信息化等方面研究,研究者应加大合作力度,挖掘研究深度,提高我国急诊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预检分诊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护理
下载PDF
非接触式生理参数测量用于远程急诊分诊的可行性研究
6
作者 夏梦 赵金川 +2 位作者 江南 罗杰 黄健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361-366,共6页
目的 通过分析急诊患者危重症及轻症的就诊特征,评估非接触式生理测量及远程预检分诊的准确性,探讨远程协助患者就诊的可行性方法。方法 纳入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22年6月1日至10月31日急诊科就诊的419例患者。根据急诊预检分诊结果分... 目的 通过分析急诊患者危重症及轻症的就诊特征,评估非接触式生理测量及远程预检分诊的准确性,探讨远程协助患者就诊的可行性方法。方法 纳入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2022年6月1日至10月31日急诊科就诊的419例患者。根据急诊预检分诊结果分为危重症组(221例)和轻症组(198例),比较2组患者就诊信息特征的差异;用手机应用程序非接触式测量心率和呼吸频率参数,与接触式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评估非接触式测量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准确性;与急诊科现场预检分诊分级比较,评估远程预检分诊分级的准确性。结果 轻症组患者中18~<45岁者明显高于危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组患者中意识状态为“对声音刺激有反应”和“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者均明显高于轻症组,轻症组患者多为“意识清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组患者主诉为“胸痛、意识障碍、便血”者均明显高于轻症组,轻症组患者以“关节痛”居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排前3位既往史均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危重症组患者既往有肿瘤、消化道出血病史者均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接触式测量心率与接触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接触式测量呼吸频率与接触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预检分诊的危重症患者明显高于远程预检分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接触式测量的心率、呼吸频率准确性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结合急诊患者的就诊信息特征,远程急诊预检分诊的可靠性将会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检分诊 非接触式生理参数测量 远程医疗
下载PDF
福州市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对老年人非创伤性腹痛分诊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
7
作者 武贝贝 郑若菲 陈谷兰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9期3607-3610,共4页
目的:调查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对老年人非创伤性腹痛分诊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3月选取福州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144名急诊预检分诊护士,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网络微信问卷星的形式... 目的:调查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对老年人非创伤性腹痛分诊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3月选取福州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144名急诊预检分诊护士,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网络微信问卷星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问卷144份,有效问卷13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53%。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对老年人非创伤性腹痛分诊能力总分为(104.06±27.16)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从事预检分诊工作年限、是否接受过专门的老年人非创伤性腹痛预检分诊相关的培训是老年人非创伤性腹痛分诊能力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福州市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对老年人非创伤性腹痛分诊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建议制定统一、规范的老年人非创伤性腹痛分诊细则或指南,建立标准的非创伤性腹痛预检分诊流程图,定期对护士开展专业化培训,并开展相应的预检分诊应急演练,不断提高护士预检分诊能力和急诊护理质量,促进积极老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检分诊 老年人 非创伤性腹痛 分诊能力 护理
下载PDF
针对COVID-19的电子预检分诊系统在口腔专科医院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7
8
作者 胡志萍 黄瑞哲 +4 位作者 代泉 张毓蓉 李艺凡 曹晓婷 韩雪阳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10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在口腔专科医院预检分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应用COVID-19预检分诊传统手写登记模式的患者资料240例设为对照组(2020年1月23日-2月7日),应用COVID-19电子预检分诊信息系...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在口腔专科医院预检分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应用COVID-19预检分诊传统手写登记模式的患者资料240例设为对照组(2020年1月23日-2月7日),应用COVID-19电子预检分诊信息系统登记资料240例设为观察组(2020年2月8日-2月18日),对两组预检分诊信息登记用时、信息登记缺陷项目数量和信息登记准确率进行分析,对比两组的工作效率和准确率。结果对照组预检分诊信息登记用时(80.69±37.44)s,观察组用时(44.44±7.31)s,与对照组相比时间明显缩短,工作效率提高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22,P=0.000);对照组信息登记缺陷项67项,准确率72.08%;实验组信息登记准确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7,P<0.01)。结论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可缩短预检分诊信息登记用时,提高工作效率和登记信息的准确率;通过规避证件传递环节和缩短医患近距离接触时间,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提高医护人员安全防护;预检分诊信息数据共享平台,为医疗机构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检分诊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自动检测系统 工作效率 感染防控 口腔专科医院
下载PDF
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丽英 张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 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后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抢救指标、临床效果、急诊工作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2.03±0.21)minvs.(3.05±0.29)min]、首份心电图时间[(5.06±1.01)minvs.(6.23±1.51)min]、开放静脉通路时间[(9.11±2.01)minvs.(11.63±2.01)min]、床旁测试(point-of-care-testing,POCT)+检验报告时间[(18.98±2.65)min vs.(23.65±2.81)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FMC-to-B)[(43.20±3.65)minvs.(56.96±5.18)min]、自送到医院至接受正规治疗总时间(total time from hospital to receiving formal treatment,D-to-B)[(72.36±6.23)min vs.(110.15±13.23)min]以及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21.02±2.65)minvs.(31.05±3.11)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处置时间[(10.23±2.09)min vs.(16.32±3.01)min]以及急诊候诊时间[(0.98±0.31)min vs.(3.55±0.59)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预检分诊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2/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00%(9/100)(P<0.05)。结论对急性胸痛患者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预检分诊效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急诊 预检分诊模式 区域性胸痛中心 应用价值 分诊效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急诊非创伤胸痛患者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银凤 郑晓含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190-194,共5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急诊接诊的100例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急诊接诊的100例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8月—2023年7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后接诊的100例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预检分诊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开放静脉通路时间、口服给药时间、床旁即时检验(point-of-care testing,POCT)+检验报告时间等各项急救策略实施时间差异,对2组患者实施随访,比较2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二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手术率以及ST段降低率差异,比较2组患者预检分诊准确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首份心电图时间、开放静脉通路时间、口服给药时间以及床旁POCT+检验报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AMI复发率、二次PCI手术率以及ST段降低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预检分诊准确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1/100),低于对照组的6.00%(6/100)(P<0.05)。结论将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应用于急诊中效果肯定,对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具有积极意义,且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并不会降低预检分诊准确率,还有助于降低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 急诊预检分诊 非创伤性胸痛 不良反应 抢救效果 抢救效率
下载PDF
三级医院预检分诊护士自我表露、职业幸福感与留职意愿关系研究
11
作者 张俞 代满香 +4 位作者 隋彦 邓成梦 刘春兰 陈星儒 赵晓敏 《中国医院统计》 2024年第3期207-212,218,共7页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预检分诊护士留职意愿现状,并探讨其与自我表露、职业幸福感的关系,为降低预检分诊护士离职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9月选取某省5所三级医院的230名预检分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目的了解三级医院预检分诊护士留职意愿现状,并探讨其与自我表露、职业幸福感的关系,为降低预检分诊护士离职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9月选取某省5所三级医院的230名预检分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护士留职意愿量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医务工作者职业幸福感量表进行在线调查。结果预检分诊护士留职意愿总分为(22.56±4.38)分,预检分诊护士留职意愿与自我表露、职业幸福感存在正相关(r1=0.206,r2=0.679,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专业喜爱度、护患关系、职业幸福感是护士留职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R2=0.557,P<0.001)。结论三级医院预检分诊护士的留职意愿处于中等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间,医院管理者可通过提高预检分诊护士的专业喜爱度和职业幸福感,以增强其留职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检分诊 护士 留职意愿 自我表露 职业幸福感
下载PDF
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12
作者 周萍 姜泽伟 谢美琴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至8月由120转送至嘉兴大学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前瞻性非同期对照研究方法,以2023年6至8月由120转... 目的探讨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至8月由120转送至嘉兴大学附属医院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前瞻性非同期对照研究方法,以2023年6至8月由120转送至本院的9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试验组,以2023年3至5月由120转送至本院的9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建立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前,当患者或家属呼叫急救车,院前急救人员将患者送达医院后,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与院内医护人员进行交接,预检护士接诊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获取患者身份信息协助建卡挂号,同时院内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规范化处置;试验组建立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后,当患者或家属呼叫急救车,院前急救人员通过急救中心专用APP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生命体征、病情等级等)对应输入,并向目标网络医院推送相关信息,预检护士通过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接收急救车即将到达的信息,在急诊预检系统中获取院前提供的患者基本信息,提前进行建卡及预挂号,开通绿色通道,同时院内医护人员根据120医生评估的病情等级制定抢救方案。比较两组危重症患者完成建卡时间、预检护士完成分诊时间以及患者/家属对急诊就诊流程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危重症患者完成建立卡时间、预检护士完成分诊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完成建卡时间(min):1.3±0.3比2.6±0.4,预检护士完成分诊时间(min):1.1±0.3比3.5±0.7,均P<0.05〕,而患者/家属对急诊就诊流程的满意度明显提升〔95.6%(86/90)比86.7%(78/90),P<0.05〕。结论建立可视化院前院内信息衔接技术,实现了院前院内数据传输,真正做到“病人未到,信息先行”,有效缩短了危重症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为急危重症患者赢得了抢救时机,提高了普通患者的预检分诊效率,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信息衔接 预检分诊
下载PDF
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马拉松医疗保障中的应用
13
作者 洪闽女 沈雪娟 +1 位作者 黄雪君 吴李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7期92-95,共4页
目的总结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医疗保障中的应用与实践工作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22年12月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参赛13571名)实施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的管理与实践工作经验,包括应急小组成立、保障前培... 目的总结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医疗保障中的应用与实践工作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22年12月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参赛13571名)实施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的管理与实践工作经验,包括应急小组成立、保障前培训和人员配置与分布的具体工作安排与实施方法。结果共接诊患者43例,其中普通住院26例,ICU 5例,留观12例,未出现死亡人数;在就诊科室中,呼吸内科占比达13.95%,神经内科占比最低,为4.65%。由于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预检分诊二三级中的急救时间和改良早期危险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评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结论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很好地发挥救治作用,通过提前预案演练查找救治缺陷和问题,为以后高强度体育赛事提供应急管理依据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医护模式 马拉松 急救 预检分诊 救治模式 满意度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对妇产科门诊预检分诊确诊率产生的影响
14
作者 张晓倩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妇产科门诊预检分诊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对其确诊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26例患者,按预检分诊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3例)与研究组(63例),对照组行预检分诊常规管理,研究组... 目的:研究妇产科门诊预检分诊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对其确诊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26例患者,按预检分诊管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3例)与研究组(63例),对照组行预检分诊常规管理,研究组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比两组分诊效率、分诊满意度、患者依从性、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确诊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分诊平均时间、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均更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医院分诊环境、分诊服务态度、尊重帮助患者、分诊熟练程度、疾病问询技巧及温馨提示告知评分均更高(P<0.05);研究组(96.83%)依从率高于对照组(8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8.41%)确诊率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59%)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门诊预检分诊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可提高确诊率,减少不良事件,提高分诊效率,并促进患者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妇产科 分诊满意度 门诊预检分诊 依从性 分诊服务态度
下载PDF
降阶梯思维在急腹症病人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君 吴倩 《循证护理》 2024年第3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降阶梯思维在急腹症病人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厦门市某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腹症病人,将降阶梯思维分诊实施前(2021年1月—9月)收治的23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降阶梯思维实施后(2021年10月—2022... 目的:探讨降阶梯思维在急腹症病人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厦门市某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腹症病人,将降阶梯思维分诊实施前(2021年1月—9月)收治的23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降阶梯思维实施后(2021年10月—2022年6月)收治的280例病人作为试验组。结果:试验组病人急诊预检分诊正确率、二次分诊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待诊时间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运用降阶梯思维对急腹症病人进行急诊分诊,有助于提高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缩短病人待诊时间,提高急诊就诊病人2次分诊检出率,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救治,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急诊 预检分诊 降阶梯思维
下载PDF
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门诊护理在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6
作者 蒲雪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110-112,共3页
目的:分析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门诊护理在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仁怀市人民医院门诊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门... 目的:分析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门诊护理在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仁怀市人民医院门诊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门诊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就诊等候时间、护患纠纷发生率、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护沟通、护理态度、护理技术、安全服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就诊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史询问、病情观察、初步判断、分诊指导、安抚情绪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门诊护理在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患者为中心 优质门诊护理 预检分诊 护患纠纷
下载PDF
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枭雄 张晓波 +15 位作者 徐虹 黄敏 叶颖子 顾莺 胡静 冯瑞 张燕红 王文超 叶成杰 傅唯佳 黄勤 沈兵 侯冷晨 余松轩 王淼 陆国平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年第7期5-8,共4页
儿童疾病起病急、变化快,随着我国儿童就医需求的持续增长,有限的儿科急诊医疗服务资源面临较大压力。制订儿科急诊五级预检分诊标准,以急诊智能化信息系统为工具,以急救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为保障,以5G+区块链转运技术为手段,构建了智... 儿童疾病起病急、变化快,随着我国儿童就医需求的持续增长,有限的儿科急诊医疗服务资源面临较大压力。制订儿科急诊五级预检分诊标准,以急诊智能化信息系统为工具,以急救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为保障,以5G+区块链转运技术为手段,构建了智能化儿科急诊预检分诊系统,对优化急诊资源配置、持续改进急诊工作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认为统一儿科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强化急诊医护人员儿科急诊急救能力提升培训,建立医院间信息互联互通机制是儿科急诊急救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急诊 预检分诊 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甘玲 游娇娇 +3 位作者 张凯 张彩英 黄晨 邱福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2022年1—6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急诊科实行常规流程化护理,2022年7—12月实行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此科室2022年1—6月、7... 目的探讨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2022年1—6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急诊科实行常规流程化护理,2022年7—12月实行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在此科室2022年1—6月、7—12月分别选取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比2个阶段的急救有效率、分诊相关指标、急诊护理质量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急救总有效率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研究组分诊评估时间为(1.26±0.19)min,短于对照组(1.53±0.32)min;分诊正确率(96.67%)高于对照组(86.67%)(P<0.05);两组分诊挂号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专业水平、护理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沟通能力、人文关怀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分为(95.26±2.01)分,高于对照组(89.25±3.21)分;研究组患者家属满意度(88.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医院急诊科实行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效率和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流程化护理 急诊预检分诊 护理质量 满意度 护理效率
下载PDF
基于母胎安全优先的产科改良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9
作者 张晶 周满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23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母胎安全优先的产科改良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急诊接诊的210例孕产妇纳入本研究,以患者入院时间前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预检分诊)和研究组(接受基于母胎... 目的:探讨基于母胎安全优先的产科改良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急诊接诊的210例孕产妇纳入本研究,以患者入院时间前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预检分诊)和研究组(接受基于母胎安全优先的产科改良预警评分系统的预检分诊),分析不同急诊预检分诊方案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救治时间、住院时间、紧急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科不良事件率为4.76%(5/105)低于对照组19.04%(20/105)(P<0.05);研究组孕产妇满意度为97.14%(102/105)高于对照组78.10%(82/105)(P<0.05);研究组投诉发生率为1.90%(2/105)低于对照组8.57%(9/105)(P<0.05)。结论:医院急诊工作中针对孕产妇行基于母胎安全优先的产科改良预警评分系统进行预检分诊,能够较早发现高危孕产妇并给予及时的对症处理,可有效缩短其救治、住院时间,降低其紧急剖宫产率,减少产科急性事件发生与投诉情况,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胎安全优先 产科改良预警评分系统 急诊预检分诊
下载PDF
浙江省综合性医院急诊预检分诊现况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珏 王钰炜 +5 位作者 王飒 周帅帅 王美玲 周文 陈晨 金静芬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842-847,共6页
目的调查浙江省综合医院急诊科预检分诊实施现状与差异,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急诊预检分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浙江省193所二级以上医院急诊预检分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急诊科基本情况、急诊预检分诊实施现状及... 目的调查浙江省综合医院急诊科预检分诊实施现状与差异,为进一步提高医院急诊预检分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浙江省193所二级以上医院急诊预检分诊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急诊科基本情况、急诊预检分诊实施现状及预检分诊人员培训需求等,由急诊科主任或护士长进行填写,浙江省及各地市级急诊质控中心协助落实调查表的发放、回收、校对,调查时间为2022年10月24日-12月6日。结果最终纳入161所医院,其中7所未设立预检分诊,均为二级医院。154所设立预检分诊,包括三级甲等医院48所、三级乙等医院39所、二级甲等医院47所、二级乙等医院20所。不同等级医院在医院总床位数、抢救室床位数、急诊年就诊人数和危重患者人数、预检分诊设置、人员培训考核、质量控制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5.1%的急诊预检分诊24 h开放,94.2%由急诊护士单独进行预检分诊工作,93.5%采用浙江省急诊预检分诊标准2018年版(四级),50.0%使用专用软件设备进行院前院内联动,78.6%采用专用电子预检分诊系统进行登记,87.7%要求预检人员有急诊相关工作经验,76.6%进行统一规范的岗前培训,55.8%进行规范的岗位考核,99.4%的医院希望全省急诊预检分诊统一标准,同质化培训需求高达100%。72.1%对急诊预检分诊进行质量控制,44.8%采取分级叫号就诊,29.9%急诊预诊和医生接诊时间有监测预警。不同等级患者预检分诊评估内容各异。结论浙江省综合医院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和培训需求相对统一,信息化程度高,但缺乏完善的准入标准、培训考核及评价体系,二级医院急诊预检分诊设置参差不齐。今后应不断完善预检分诊制度,提高基层单位急诊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室 医院 预检分诊 现况调查 培训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