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后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抢救指标、临床效果、急诊工作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2.03±0.21)minvs.(3.05±0.29)min]、首份心电图时间[(5.06±1.01)minvs.(6.23±1.51)min]、开放静脉通路时间[(9.11±2.01)minvs.(11.63±2.01)min]、床旁测试(point-of-care-testing,POCT)+检验报告时间[(18.98±2.65)min vs.(23.65±2.81)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FMC-to-B)[(43.20±3.65)minvs.(56.96±5.18)min]、自送到医院至接受正规治疗总时间(total time from hospital to receiving formal treatment,D-to-B)[(72.36±6.23)min vs.(110.15±13.23)min]以及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21.02±2.65)minvs.(31.05±3.11)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处置时间[(10.23±2.09)min vs.(16.32±3.01)min]以及急诊候诊时间[(0.98±0.31)min vs.(3.55±0.59)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预检分诊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2/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00%(9/100)(P<0.05)。结论对急性胸痛患者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预检分诊效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总结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医疗保障中的应用与实践工作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22年12月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参赛13571名)实施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的管理与实践工作经验,包括应急小组成立、保障前培...目的总结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医疗保障中的应用与实践工作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22年12月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参赛13571名)实施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的管理与实践工作经验,包括应急小组成立、保障前培训和人员配置与分布的具体工作安排与实施方法。结果共接诊患者43例,其中普通住院26例,ICU 5例,留观12例,未出现死亡人数;在就诊科室中,呼吸内科占比达13.95%,神经内科占比最低,为4.65%。由于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预检分诊二三级中的急救时间和改良早期危险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评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结论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很好地发挥救治作用,通过提前预案演练查找救治缺陷和问题,为以后高强度体育赛事提供应急管理依据和经验。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在区域性胸痛中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未实施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时间段内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2年2月—2023年6月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后接诊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组。对比2组患者抢救指标、临床效果、急诊工作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预检分诊时间[(2.03±0.21)minvs.(3.05±0.29)min]、首份心电图时间[(5.06±1.01)minvs.(6.23±1.51)min]、开放静脉通路时间[(9.11±2.01)minvs.(11.63±2.01)min]、床旁测试(point-of-care-testing,POCT)+检验报告时间[(18.98±2.65)min vs.(23.65±2.81)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首次医疗接触(first medical contact,FMC)至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FMC-to-B)[(43.20±3.65)minvs.(56.96±5.18)min]、自送到医院至接受正规治疗总时间(total time from hospital to receiving formal treatment,D-to-B)[(72.36±6.23)min vs.(110.15±13.23)min]以及肌钙蛋白Ⅰ获得时间[(21.02±2.65)minvs.(31.05±3.11)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急诊处置时间[(10.23±2.09)min vs.(16.32±3.01)min]以及急诊候诊时间[(0.98±0.31)min vs.(3.55±0.59)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预检分诊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心律失常1例,心力衰竭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2/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00%(9/100)(P<0.05)。结论对急性胸痛患者开展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预检分诊效率、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对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文摘目的总结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医疗保障中的应用与实践工作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2022年12月厦门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参赛13571名)实施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的管理与实践工作经验,包括应急小组成立、保障前培训和人员配置与分布的具体工作安排与实施方法。结果共接诊患者43例,其中普通住院26例,ICU 5例,留观12例,未出现死亡人数;在就诊科室中,呼吸内科占比达13.95%,神经内科占比最低,为4.65%。由于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预检分诊二三级中的急救时间和改良早期危险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评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结论多学科医护一体化模式能够很好地发挥救治作用,通过提前预案演练查找救治缺陷和问题,为以后高强度体育赛事提供应急管理依据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