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early pre-cutting vs standard technique for biliary cannulation in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A personal experience 被引量:4
1
作者 Kannikar Laohavichitra Thawatchai Akaraviputh +2 位作者 Asada Methasate Somchai Leelakusolvong Udom Kachintor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7期3734-3737,共4页
AIM: To compare the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of early pre-cutting technique with standard techniqu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3 to December 2004, a total of 426 consecutive therapeutic biliary ERCP procedures were ... AIM: To compare the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of early pre-cutting technique with standard techniqu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3 to December 2004, a total of 426 consecutive therapeutic biliary ERCP procedures were performed by one endoscopist (T.A.).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 according to procedure indication and results. Of these, 293 procedures (70.4%) were done with standard technique (group A) and 223 procedures (29.6%) with early pre-cutting technique in case of difficult cannulation (group B). The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 of ERCP were compared. RESULTS: Success rate of first attempt cannulation was 98.0% in group A and 87.8% in group 13.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post-ERCP pancreatitis, hemorrhage, perforation and cholangitis was 0%, 0.2%, 0.5% and 0.5%, respectively. Morbidity rat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No procedure-related mortality was occurred. CONCLUSION: For an experienced hand, the early pre-cutting technique for biliary cannul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as standard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utting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 giopancreatography Biliary cannulation COMPLICATION PANCREATITIS
下载PDF
Strength failure and crack coalescence behavior of sandstone containing single pre-cut fissure under coupled stress, fluid flow and changing chemical environment 被引量:3
2
作者 鲁祖德 陈从新 +1 位作者 冯夏庭 张友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176-1183,共8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rength failure and crack coal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cracked rocks, uniaxial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cylindrical sandstone specimens, sampled from Longyou Grottoes of Zheji...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rength failure and crack coal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cracked rocks, uniaxial compress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cylindrical sandstone specimens, sampled from Longyou Grottoes of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with a single pre-cut crack soaking in different chemical solution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uniaxial compressive test under different chemical solutions and velocities of flow, the effect of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modes of crack coalescence for cracked rocks under chemical corrosion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 value and velocity of the chemical solutions both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andstone sample's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Cracked sandstone samples are tension-destructed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and the crack propagation direction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loading direction. The phenomena of crack initiation, propagation and coalescence of sandstone are well observed. Four different crack types are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crack propagation mechanism by analyzing the ultimate failure modes of sandstone containing a single pre-cut fissure. The failure process of specimen in air is similar with the specimen under chemical solutions, however, the initial time of crack occuring in specimen under chemical solutions is generally earlier than that in the natural specimen, and the crack propagation and coalescence process of specimen under chemical solutions are longer than those of the natural specimen due to softening of structure of rock caused by hydro-chemical action. Immersion velocity of flow and chemical solutions does not have influence on the ultimate modes of crack coalesc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crack coalescence SANDSTONE single pre-cut fissure chemical environment
下载PDF
预切缝位置及深度对SBM滚刀破岩的影响
3
作者 杨仁树 康一强 +3 位作者 杨立云 刘康 丁晨曦 樊谨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425,共11页
利用水射流对岩体进行预切缝是提高竖井全断面掘进机破岩效率、实现深部资源机械化开发的关键技术。针对预切缝位置及深度合理参数选取的难题,首先指出了锥面刀盘带动下滚刀破岩的工况特征,进而基于Cohesive单元方法,建立了预切缝条件... 利用水射流对岩体进行预切缝是提高竖井全断面掘进机破岩效率、实现深部资源机械化开发的关键技术。针对预切缝位置及深度合理参数选取的难题,首先指出了锥面刀盘带动下滚刀破岩的工况特征,进而基于Cohesive单元方法,建立了预切缝条件下的滚刀破岩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型。以完整岩体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了不同预切缝距离和深度对滚刀破岩的受力特征和岩石破碎特征的影响规律。阐述了预切缝条件下,滚刀破岩时密实核形成、块状岩渣形成、Hertz裂纹扩展3个阶段性特征,指出了岩体的非对称破碎特性和不同区域岩渣的形成机制。最终从滚刀受力、破岩面积、破岩比能耗、岩渣破碎程度4个方面综合分析,确定了预切缝的最佳距离和深度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预切缝可以显著减小竖井全断面掘进机滚刀破岩过程中的贯入力和侧向力。与完整岩体相比,贯入力峰值降低了44.0%~10.3%。侧向力峰值降低了35.2%~6.5%。预切缝间距及深度较小时,会限制滚刀破岩范围,同时使得破碎岩体块度更小,导致破岩比能耗增高。随着预切缝深度的增大,破岩体积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比能耗先减小后保持不变。最终,确定了切缝距离为70~90 mm,深度为60~80 mm时破岩效果最佳,破岩体积较无切缝时提高约1倍,破岩比能耗降低69.2%。研究结果为刀盘辅助破岩装备的设计及参数确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切缝 滚刀破岩 分形维数 竖井全断面掘进机
下载PDF
预切镂空对汽车后盖成形减薄率的影响
4
作者 王成勇 王勇 +1 位作者 吴成成 双舒傲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6-53,共8页
针对某车型后盖外板冲压过程出现的开裂、起皱等缺陷,尝试在冲压坯料上预先开设镂空结构来控制冲压过程中局部材料塑性流动。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了成形结束的回弹及减薄率结果,分析了局部缺陷形成的原因,经过对预切镂空结构进行两... 针对某车型后盖外板冲压过程出现的开裂、起皱等缺陷,尝试在冲压坯料上预先开设镂空结构来控制冲压过程中局部材料塑性流动。利用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了成形结束的回弹及减薄率结果,分析了局部缺陷形成的原因,经过对预切镂空结构进行两轮迭代优化,并将二次优化后CAE模拟结果与试模件光学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获得一致的变形趋势和相近的成形极限曲线。将经过二次优化后的预切镂空方案应用到实际成形模具中,得到了成形质量良好的冲压件。最后利用三维光学扫描设备对稳定生产的产品风险区进行扫描和数据收集,验证了有限元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盖外板 塑性成形 预切镂空 光学测量系统
下载PDF
切顶沿空留巷卸压机理及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利辉 纪权财 +5 位作者 王中海 张海洋 王宗泽 何勇 范宇 杨江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5-113,共9页
云驾岭矿9号煤上覆厚硬岩层,采场矿压显现强烈,采用传统的沿空留巷方法围岩控制难度大。以云驾岭矿19103工作面运巷为背景,分析了切顶沿空留巷厚硬直接顶力学平衡条件,得出巷旁需提供不小于1046 kN的支护阻力。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 云驾岭矿9号煤上覆厚硬岩层,采场矿压显现强烈,采用传统的沿空留巷方法围岩控制难度大。以云驾岭矿19103工作面运巷为背景,分析了切顶沿空留巷厚硬直接顶力学平衡条件,得出巷旁需提供不小于1046 kN的支护阻力。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比了沿空留巷在厚硬直接顶条件下切顶与不切顶时围岩变形及应力、塑性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切顶后采空区顶板更容易垮落,留巷顶板稳定时下沉量仅为同期不切顶时的28.2%,切顶后留巷侧顶板垂直应力变小、水平应力增大且围岩塑性区向顶底板深部转移,揭示了预裂切顶卸压的机理为阻断工作面动压的传递以及诱导采空区顶板提前冒落接顶承压,水平应力增大的原因为切缝两侧形成的长、短“悬臂梁”变形的结果。提出了针对厚硬直接顶切顶留巷的顶板控制理念为集中支护切缝端、适当让压和形成“组合悬臂梁”,采用了“长、短锚索+单体液压支柱+可缩性U钢梁”的综合支护技术及挂网喷浆的密闭措施。现场工业性试验效果良好,切顶后留巷顶板锚索受力峰值在350 kN左右,围岩稳定后巷道规格满足二次复用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预切顶 厚硬直接顶 卸压机理 长“悬臂梁”
下载PDF
UHMWPE/SSF氨纶包芯纱的制备及其织物防切割性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文婷 农歆玥 +3 位作者 沈岳 严雪峰 仇群仁 马岩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9期69-74,共6页
为了制备防切割织物,以氨纶长丝为芯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短纤和不锈钢(SSF)短纤混纺为外包纱纺制包芯纱,选择SSF纤维含量、成纱捻系数和氨纶丝预牵伸倍数为因素,设计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并以纱线的毛羽数、断裂强力、弹性回... 为了制备防切割织物,以氨纶长丝为芯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短纤和不锈钢(SSF)短纤混纺为外包纱纺制包芯纱,选择SSF纤维含量、成纱捻系数和氨纶丝预牵伸倍数为因素,设计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并以纱线的毛羽数、断裂强力、弹性回复率以及所织织物的切割力为主要质量评价指标,研究了SSF纤维含量、成纱捻系数和氨纶丝预牵伸倍数对所织织物防切割性能和舒适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包芯纱的最优工艺参数为SSF纤维含量40%、成纱捻系数350、氨纶丝预牵伸2.8倍;纱线毛羽数、弹性回复率与织物防切割性能未见明显相关关系,断裂强力与织物防切割性能呈负相关关系;SSF纤维含量是影响织物防切割性能的主要因素,成纱捻系数和氨纶丝预牵伸倍数对其影响不显著。认为:按照优选后工艺纺制的UHMWPE/SSF氨纶包芯纱,其织物具有良好的防切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纶包芯纱 SSF纤维含量 捻系数 氨纶丝预牵伸倍数 防切割 舒适性
下载PDF
周向超前割缝辅助碟形滚刀楔裂破岩性能
7
作者 江红祥 张晓迪 +3 位作者 高魁东 王欧国 宋申 李洪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9-1703,共15页
碟盘滚刀基于底切破岩模式而具有较好的硬岩破碎性能,为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硬岩巷道机械化掘进效率,以碟盘滚刀为对象,探究了周向超前割缝预裂岩石辅助碟盘滚刀楔裂破岩性能。通过碟形滚刀楔裂破岩实验,明确了碟形滚刀楔裂破岩机理,揭... 碟盘滚刀基于底切破岩模式而具有较好的硬岩破碎性能,为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硬岩巷道机械化掘进效率,以碟盘滚刀为对象,探究了周向超前割缝预裂岩石辅助碟盘滚刀楔裂破岩性能。通过碟形滚刀楔裂破岩实验,明确了碟形滚刀楔裂破岩机理,揭示了周向超前割缝对岩石断裂特性的影响机制,并以滚刀载荷、岩石破碎体积和破岩比能耗为指标综合评价了切削参数和割缝参数对滚刀破岩性能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得到了各因素对破岩性能的影响显著性及滚刀最优破岩性能时对应的参数匹配关系。结果表明:根据滚刀载荷波动和岩石断裂造成的声发射振铃变化特征可将碟形滚刀楔裂破岩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压密阶段、应力积聚阶段和崩落阶段;相同切削厚度条件下,与无割缝条件相比,割缝深度和割缝宽度分别为16 mm和3 mm时碟形滚刀破岩载荷和滚刀应力分别降低40%和20%。基于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得到的破岩性能最优条件下切削厚度、割缝深度和割缝宽度的匹配关系为30、16和3 mm,其中切削厚度对碟形滚刀破岩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割缝深度次之,割缝宽度的影响程度最小。滚刀破岩载荷和岩石破碎体积均与切削厚度呈正相关关系,破岩比能随着切削厚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在30 mm切削厚度下得到最小值;各指标随着割缝深度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最佳割缝深度为16 mm;当割缝宽度超过3 mm时,各指标受缝宽的影响不显著。周向超前割缝预裂岩石对提高碟形滚刀楔裂破岩性能具有较好提升效果,同时益于改善碟形滚刀受载条件、延长刀具服役寿命,进而为碟形滚刀掘进装备的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形滚刀 超前割缝 底切破岩 破岩机理 破岩性能
下载PDF
高瓦斯综放面开切眼架前膨胀预裂坚硬顶板切顶技术研究
8
作者 史达 高明星 赵宝友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64-68,共5页
针对高瓦斯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初采期来压步距大及顶煤损失的问题,提出代替火药爆破的开切眼架前及两顺槽煤柱侧静态膨胀预裂切顶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静态膨胀预裂切顶的关键参数,设计了切顶方案及工艺,并通过现场工程应用验证... 针对高瓦斯坚硬顶板综放工作面初采期来压步距大及顶煤损失的问题,提出代替火药爆破的开切眼架前及两顺槽煤柱侧静态膨胀预裂切顶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了静态膨胀预裂切顶的关键参数,设计了切顶方案及工艺,并通过现场工程应用验证了静态膨胀预裂切顶技术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综放工作面初采前在开切眼架前及两顺槽煤柱侧实施静态膨胀预裂切顶,既保证了开切眼设备安装期间的安全性,又可在后续采动应力的作用下顶板及时破断,减小坚硬顶板初次来压步距和强度;当综放工作面初采推进至开切眼宽度时发生初次来压,人工减跨效果良好,不仅提前回收了工作面的顶煤资源,而且还消除了坚硬顶板大面积悬顶带来的诸多重大安全隐患,研究成果可在类似条件下代替炸药爆破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综放面 坚硬顶板 开切眼 静态膨胀预裂 切顶
下载PDF
坚硬灰岩顶板破断对煤层底板破坏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永凯 陈军涛 范铭今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研究坚硬灰岩顶板破断对煤层底板变形破坏的影响,以黄河北煤田邱集煤矿111107工作面为背景,基于顶板岩体破断动载应力函数,运用FLAC^(3D)模拟了坚硬灰岩顶板破断对采空区底板的破坏过程,对比了不同动载幅值下采空区底板破坏特征,基于... 为研究坚硬灰岩顶板破断对煤层底板变形破坏的影响,以黄河北煤田邱集煤矿111107工作面为背景,基于顶板岩体破断动载应力函数,运用FLAC^(3D)模拟了坚硬灰岩顶板破断对采空区底板的破坏过程,对比了不同动载幅值下采空区底板破坏特征,基于深孔聚能爆破预裂技术,设计了爆破切顶方案,为坚硬灰岩顶板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保障。模拟结果表明:动载作用前后底板破坏范围和深度有明显增加,底板最大破坏深度达12 m,动载作用结束以后,残余应力波仍持续影响采场底板,直到灰岩顶板破断150 ms后,采场底板的动力响应才全部结束;随着动载幅值增大,底板破坏范围逐步增大;在持续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当幅值小于10 MPa时,动载作用前后底板破坏变化不明显;当幅值大于10 MPa时,动载作用前后底板破坏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灰岩 顶板破断 深孔聚能爆破 切顶卸压
下载PDF
开采保护层与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焦先军 童校长 李明强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为比较开采保护层与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效果,以1124(3)运顺开采保护层段和预抽煤层瓦斯段煤巷掘进为试验对象,统计了试验地点煤巷掘进期间残余瓦斯含量、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钻屑量等防突指标,采用假设检验方法推断了各防突指标是否有差... 为比较开采保护层与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效果,以1124(3)运顺开采保护层段和预抽煤层瓦斯段煤巷掘进为试验对象,统计了试验地点煤巷掘进期间残余瓦斯含量、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钻屑量等防突指标,采用假设检验方法推断了各防突指标是否有差别,分析了开采保护层段和预抽煤层瓦斯段各防突指标产生差别的原因,验证了开采保护层区域防突措施比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保护层 预抽煤层瓦斯 瓦斯含量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 钻屑量 假设检验
下载PDF
插穗预处理和激素处理对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
11
作者 王琳琳 祝凌云 +1 位作者 郁万文 刘玉华 《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以观赏良种金叶银杏‘万年金’为材料,研究了插穗预处理(冷藏、蔗糖、硼酸)和激素(NAA、IBA、NAA+IBA)对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分析不同处理下的不定根长、不定根数、生根率的差异,筛选出较优的预处理和激素处理,为金叶银杏硬枝... 以观赏良种金叶银杏‘万年金’为材料,研究了插穗预处理(冷藏、蔗糖、硼酸)和激素(NAA、IBA、NAA+IBA)对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生根的影响,分析不同处理下的不定根长、不定根数、生根率的差异,筛选出较优的预处理和激素处理,为金叶银杏硬枝扦插育苗技术体系建立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1)基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排名前三的预处理依次是冷藏10 d、5.0%蔗糖、0.1%硼酸,其中冷藏10 d处理同步提高了金叶银杏插穗不定根长、不定根数和生根率,5.0%蔗糖处理仅提高了不定根长,0.1%硼酸处理仅提高了不定根数。(2)基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排名前四的激素处理依次是IBA800、NAA400+IBA400、IBA500、NAA200+IBA200,四个处理均同步显著提高了不定根长、不定根数和生根率;IBA对金叶银杏扦插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优于NAA和NAA+IBA。(3)基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IBA500处理1 h对金叶银杏硬枝扦插生根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叶银杏 硬枝扦插 预处理 激素处理 生根性状
下载PDF
移动激光预切槽辅助TBM滚刀破岩的仿真研究
12
作者 汪鼎华 江彪 +1 位作者 徐国强 张魁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56,179,共7页
为提高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以下简称为TBM)滚刀掘进寿命,文章提出一种TBM滚刀在移动激光预切槽辅助下破岩的方法,并在ANSYS中建立方案的有限元模型,对模拟环境下的移动激光切槽进行数值仿真,探究其切槽效果,同... 为提高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以下简称为TBM)滚刀掘进寿命,文章提出一种TBM滚刀在移动激光预切槽辅助下破岩的方法,并在ANSYS中建立方案的有限元模型,对模拟环境下的移动激光切槽进行数值仿真,探究其切槽效果,同时分析不同激光功率、移动速度对切槽过程岩石去除效果、激光槽轮廓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移动激光在一定功率和速度下能有效实现切槽;给定激光功率下,激光移动速度增加,槽宽与槽深呈递减的趋势;给定激光移动速度,激光功率增加,槽宽与槽深呈现递增的趋势;激光参数除影响槽宽和槽深外,还影响激光槽轮廓的完整性;对后续进一步把移动式激光集成到TBM滚刀上进行联合破岩仿真及实验具有参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滚刀 移动式激光 预切槽 仿真建模 辅助破岩
下载PDF
基于CNN-LSTM神经网络的磁盘故障预测方法
13
作者 彭福康 王恩东 高晓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100,149,共10页
运维人员准确预测将要发生的磁盘故障是保障数据安全的关键。然而,不平衡数据、不准确磁盘特性标记影响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预故障重置窗口(pre_Failure Reseting Window,pre_FRW)数据处理并组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 运维人员准确预测将要发生的磁盘故障是保障数据安全的关键。然而,不平衡数据、不准确磁盘特性标记影响预测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预故障重置窗口(pre_Failure Reseting Window,pre_FRW)数据处理并组合卷积神经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即pre_FRW-CNN-LSTM的磁盘故障预测方法。pre_FRW数据处理既可以解决样本不平衡,又能减少潜在的模糊样本。而CNN-LSTM模型结构能提取数据的空间特征,还能有效捕捉时间序列之间的依赖关系。在真实监控数据集上实验表明,pre_FRW-CNN-LSTM的磁盘故障预测方法对比业界其他方法提升2%~10%的故障预测率,并保持较低的错误告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数据中心 预故障重置窗口 截断窗口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磁盘故障预测
下载PDF
电缆预裁工艺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彦涛 李涛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0期131-133,共3页
以海洋工程为研究对象,文章详细分析了在此类工程建设中电缆预裁工艺的可行性、应用要点等,以期指导同类型项目,使各种规模及类型的海洋工程中能合理推广电缆预裁工艺,并加强工艺流程的管控,提高电缆预裁工艺的应用效果,发挥此技术的优势。
关键词 海洋工程 电缆预裁工艺 应用
下载PDF
针状刀开窗术在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张小宾 焦振东 +2 位作者 赵少琪 惠鹏 金上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62-65,共4页
目的比较针状刀开窗术与弓状刀预切开术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宝鸡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收治的42例AOSC行ERCP遭遇困难插管患者的临床... 目的比较针状刀开窗术与弓状刀预切开术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1年12月宝鸡市人民医院肝胆胰脾外科收治的42例AOSC行ERCP遭遇困难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18例行针状刀开窗术患者纳入针状刀组,24例行弓状刀预切开术患者纳入弓状刀组。比较两组的术中相关指标(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手术时间)、临床相关指标(治疗费用、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OSC患者插管总成功率为92.86%。两组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状刀组的插管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弓状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状刀组的治疗费用少于弓状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状刀组的住院天数虽短于弓状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状刀开窗术在AOSC行ERCP遭遇困难插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 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针状刀开窗术 弓状刀预切开术 困难插管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
下载PDF
新景煤矿切顶留巷卸压预裂爆破关键参数研究
16
作者 沙万里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9期37-41,共5页
切顶工艺参数对采煤过程中的岩层控制和卸压效果至关重要。为探究新景煤矿芦南9号煤采区9109切巷的爆破切顶关键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3、6、9、12 m切顶高度和55°、65°、75°、85°切顶角度对采场垂直应力分... 切顶工艺参数对采煤过程中的岩层控制和卸压效果至关重要。为探究新景煤矿芦南9号煤采区9109切巷的爆破切顶关键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3、6、9、12 m切顶高度和55°、65°、75°、85°切顶角度对采场垂直应力分布的影响,并进行现场工业试验。数值模拟表明,切顶高度为9 m,切顶角度为75°时,能够有效减小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降低应力集中程度。现场实施预裂爆破切顶工艺后对顶底板的移进量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预裂爆破切顶成功切断了覆岩的应力传递作用,使巷道顶部的移进量明显减小,卸压效果明显。这对于确保采煤工程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裂爆破 切顶卸压 数值模拟 切顶参数
下载PDF
坚硬顶板气相切顶预裂卸压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峰 《建井技术》 2024年第1期26-30,25,共6页
坚硬顶板采场存在垮落困难或步距较大的问题,这导致矿压显现剧烈、围岩严重变形以及高成本低效返修等一系列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利用气相切顶预裂卸压技术的高安全性和高效能等优势,综合实施“超前实施,联合治理”策略来控制采场围... 坚硬顶板采场存在垮落困难或步距较大的问题,这导致矿压显现剧烈、围岩严重变形以及高成本低效返修等一系列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利用气相切顶预裂卸压技术的高安全性和高效能等优势,综合实施“超前实施,联合治理”策略来控制采场围岩。基于对采场采动应力分区分析的研究,系统设计了气相切顶预裂卸压方案的具体参数,并成功地将其运用于现场。在实施过程中,通过使用高压注水和监测围岩变形等手段验证了气相切顶预裂卸压技术的良好效果。该研究成果为类似坚硬顶板条件下的采掘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气相切顶 预裂卸压 高压注水 变形监测
下载PDF
龙凤煤矿切顶卸压成巷围岩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游先中 张文杰 +2 位作者 程满江 彭佑平 李文飞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28-31,共4页
为了提高煤炭采出率,基于龙凤煤矿生产条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控制对策,提出“恒阻大变形锚索+单体和十字梁+可缩性U型钢”的联合支护方式。通过对巷道位移量、液压支架压力、巷道漏风量、沿... 为了提高煤炭采出率,基于龙凤煤矿生产条件,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控制对策,提出“恒阻大变形锚索+单体和十字梁+可缩性U型钢”的联合支护方式。通过对巷道位移量、液压支架压力、巷道漏风量、沿空留巷甲烷浓度监测数据的分析,沿空留巷滞后工作面约130 m时围岩开始趋于稳定,巷道漏风率在2.14%~3.80%内,风量满足使用要求,沿空留巷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在留巷期间均低于1%,没有甲烷超限现象发生。经过现场观测,巷道顶板预裂切缝率高,液压支架压力明显降低,顶板卸压效果明显,取得了良好的留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切顶卸压 顶板支护 预裂切缝 甲烷监测
下载PDF
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在高纯氦、高纯氮、高纯氩分析中的应用
19
作者 赵家有 《低温与特气》 CAS 2024年第1期41-46,共6页
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是一种灵敏度极高的通用型检测器,对几乎所有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均有很高的响应,它是一种能够检测至ng/g(10^(-9))级的检测器。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特别适用于高纯氦、高纯氮、高纯氩的痕量杂质分析。通过... 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是一种灵敏度极高的通用型检测器,对几乎所有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均有很高的响应,它是一种能够检测至ng/g(10^(-9))级的检测器。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气相色谱仪特别适用于高纯氦、高纯氮、高纯氩的痕量杂质分析。通过确定色谱的最佳工作参数和切阀时间可以有效提高分析高纯氦、高纯氮、高纯氩杂质的检测效率和准确度,适用于工业连续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 高纯氦 高纯氮 高纯氩 预切柱 中心切割
下载PDF
通合煤矿坚硬顶板切顶护巷技术研究
20
作者 成有平 《煤炭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50-53,共4页
针对通合煤矿2号煤层上覆顶板岩层厚度大、质地坚硬不易垮落的问题,提出采用预裂爆破的方式进行切顶护巷。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了合理的预裂爆破深度为16.6 m,爆破孔与水平方向夹角为75°。在2105工作面进行现场试验... 针对通合煤矿2号煤层上覆顶板岩层厚度大、质地坚硬不易垮落的问题,提出采用预裂爆破的方式进行切顶护巷。采用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了合理的预裂爆破深度为16.6 m,爆破孔与水平方向夹角为75°。在2105工作面进行现场试验,现场监测结果显示,对2105轨道巷顶板岩层进行预裂爆破后,有效解决了2105工作面坚硬顶板大面积悬顶问题,对2106皮带巷起到了切顶卸压护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顶板 预裂爆破 切顶护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