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action Process of Heavy Hydrocarbons Hydrogenation in Ebullated Bed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Jianjun Tong Yujun +2 位作者 Yang Tao Ge Hailong Meng Zhaohui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21年第4期113-120,共8页
The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changes of unconverted oil(UCO)obtained from ebullated bed hydrogenation at different residue conversion rates were analyzed to clarify the reaction process of heavy components.Meanwhile,... The properties and structural changes of unconverted oil(UCO)obtained from ebullated bed hydrogenation at different residue conversion rates were analyzed to clarify the reaction process of heavy components.Meanwhile,the processing routes of UCO,delayed coking,and solvent deasphalting,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version,the impurity removal rate increased;meanwhile the contents of sulfur and metal in UCO decreased,while the contents of nitrogen and residual carbon increased,and the colloidal stability of UCO became worse.The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UCO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 in molecular structure of heavy oil mainly covered the opening of cycloalkanes ring,hydrogenation saturation of aromatic rings and dealkylation reaction during hydrogenation in the ebullated bed;the aromatic structure was basically unchanged at high conversion,and was mainly due to the ring opening of cycloalkanes and the fracture reaction of alkyl side chains.The coking route of UCO showed that low sulfur petroleum coke with different grades could be prepared by adjusting the conversion in ebullated bed to produce UCOs with different properties.The coke generating coefficient and sulfur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UCO coking proces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residue coking.The properties of deasphalted oil(DAO)of UCO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could be used as FCC or hydrocracking feedstock.The DAO yield of UCO feedstock at high conversion was higher,and its sulfur content was lower and CCR value was hig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ullated bed residue hydrogenation residue conversion rate structural parameters low sulfur petroleum coke solvent deasphalting
下载PDF
上流式渣油加氢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放大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大为 杨清河 +1 位作者 刘滨 牛传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RUF系列催化剂是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针对上流式渣油加氢工艺开发的专用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了新型催化材料,具有孔体积大、孔径大、强度好的特点。与同类催化剂相比,RUF 系列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杂质脱除能力,以沙特轻质减压渣油掺20%VG... RUF系列催化剂是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针对上流式渣油加氢工艺开发的专用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了新型催化材料,具有孔体积大、孔径大、强度好的特点。与同类催化剂相比,RUF 系列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杂质脱除能力,以沙特轻质减压渣油掺20%VGO混合油为原料,催化剂的脱金属、脱硫及脱残炭率分别达到74.5%,64.4%,37.3%。1500 h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完全可满足上流式渣油加氢工艺的要求。工业放大催化剂的性能达到实验室制备样水平,并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加氢催化剂 活性稳定性
下载PDF
饱和烃热裂化夺氢氢转移能力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爱军 王宗贤 阙国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研究了在热反应条件下石油渣油中饱和烃夺氢氢转移能力的测定方法和结果。饱和烃受热生成的自由基可从氢化芳烃四氢萘夺取活泼氢 ,由此可测定不同饱和烃的夺氢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饱和烃可剧烈裂化而具有较强的夺氢能力 ,且这种夺氢能... 研究了在热反应条件下石油渣油中饱和烃夺氢氢转移能力的测定方法和结果。饱和烃受热生成的自由基可从氢化芳烃四氢萘夺取活泼氢 ,由此可测定不同饱和烃的夺氢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饱和烃可剧烈裂化而具有较强的夺氢能力 ,且这种夺氢能力随反应条件苛刻度增大而增强。对于正构烷烃或石蜡系列 ,其夺氢能力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强。而对于不同来源石油渣油的饱和分 ,其夺氢能力的差别不大。沥青质的存在可诱导饱和烃剧烈裂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饱和烃 热裂化 夺氢能力 氢转移 测定方法
下载PDF
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协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石斌 沐宝权 +1 位作者 王宗贤 阙国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3-346,共4页
以辽河渣油为原料 ,四氢萘为供氢剂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为油溶性催化剂在高压釜中进行裂化反应 ,比较了临氢裂化 ,临氢供氢裂化 ,催化加氢裂化以及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共同存在下的加氢裂化。在同样生焦量的情况下 ,渣油裂化转化... 以辽河渣油为原料 ,四氢萘为供氢剂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为油溶性催化剂在高压釜中进行裂化反应 ,比较了临氢裂化 ,临氢供氢裂化 ,催化加氢裂化以及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共同存在下的加氢裂化。在同样生焦量的情况下 ,渣油裂化转化率的顺序为 :临氢催化供氢过程 >临氢催化过程 >临氢供氢过程 >临氢过程。同时发现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在渣油加氢裂化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与单独使用分散型催化剂的改质反应相比 ,供氢剂的协同作用不但可以在低转化率下延迟生焦诱导期 ,提高渣油生焦前的最大转化率 ,而且在高转化率下对渣油的缩合反应有更大的抑制作用。由 4 2 0℃~ 4 4 0℃四集总表观动力学模型计算出的动力学速率常数和活化能表明 ,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产生的协同作用提高了沥青质和焦生成的活化能 ,极大地抑制了沥青质和焦生成速率 ,而对可溶质生成馏分油的裂化反应的抑制作用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渣油 加氢裂化 分散型催化剂 供氢剂 协同作用 生焦 悬浮床
下载PDF
FZC系列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性能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蒋立敬 刘纪端 +1 位作者 韩崇仁 孙振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0-32,共3页
为适应含硫、劣质渣油加工的需要,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了FZC 系列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包括脱硫、脱氮、脱金属及保护等四类。中试评价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渣油加氢处理系列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良好,装置操作平稳,产... 为适应含硫、劣质渣油加工的需要,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了FZC 系列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包括脱硫、脱氮、脱金属及保护等四类。中试评价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该渣油加氢处理系列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良好,装置操作平稳,产品收率和质量都达到要求,其整体使用性能与国外参比剂相当,可提高炼油厂的轻质油收率,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加氢催化剂 固定床 工业规模 催化剂
下载PDF
饱和烃促进渣油热反应初期生焦的考察 被引量:21
6
作者 郭爱军 王宗贤 阙国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08-412,共5页
研究了石油渣油饱和烃的热裂化夺氢化学对渣油热反应体系生焦的影响。对由饱和烃 供氢探针、饱和烃 沥青质组成的二元模型反应体系 ,以及由饱和烃 供氢探针 沥青质组成的三元模型反应体系 ,分别进行高压热反应 ;然后关联二元反应体... 研究了石油渣油饱和烃的热裂化夺氢化学对渣油热反应体系生焦的影响。对由饱和烃 供氢探针、饱和烃 沥青质组成的二元模型反应体系 ,以及由饱和烃 供氢探针 沥青质组成的三元模型反应体系 ,分别进行高压热反应 ;然后关联二元反应体系和三元反应体系中饱和烃夺氢能力及供氢探针的供氢量和沥青质生焦率。结果表明饱和烃夺氢能力可促进沥青质生焦 ;并且饱和烃的热裂化夺氢反应性能与饱和烃的物理沉积性能相比较 ,前者更能促进沥青质形成凝聚相而生焦。进而测定四种减压渣油的热反应生焦趋势 ,发现渣油饱和分的夺氢量与渣油热反应初期的生焦趋势密切相关 ,而较苛刻的条件下的生焦趋势主要是由原料渣油残炭值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饱和烃 热裂化 夺氢能力 生焦诱导期 热反应体系
下载PDF
利用供氢剂探讨石油渣油的热转化机理(英文) 被引量:6
7
作者 郭爱军 王宗贤 阙国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以孤岛渣油和辽河渣油为原料、以供氢剂 9,10 二氢蒽为化学探针 ,在反应温度 36 0℃~ 430℃和体系初压为室温时 4 0MPa氮气氛的热反应条件下 ,在微型高压釜内对渣油热转化机理随反应温度的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化学探针在渣油中的供... 以孤岛渣油和辽河渣油为原料、以供氢剂 9,10 二氢蒽为化学探针 ,在反应温度 36 0℃~ 430℃和体系初压为室温时 4 0MPa氮气氛的热反应条件下 ,在微型高压釜内对渣油热转化机理随反应温度的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化学探针在渣油中的供氢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其中孤岛渣油反应体系中的供氢反应速率常数较辽河渣油中的大 ,并且其间的差别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虽然两种渣油反应体系中的氢转移反应积分活化能极为接近 ,但是微分活化能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 ;这表明氢转移机理从较低温度时以分子间的反应为主转变为在较高温度时以自由基参与的反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渣油 反应机理 热转化 氢转移 动力学 供氢剂 9 10-二氢蒽
下载PDF
上流式反应器在VRDS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穆海涛 孙振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5,共6页
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VRDS扩能改造引进了Chevron公司上流式反应器 (UFR)加氢技术 ,构成UFR/VRDS组合工艺 ,该装置已运转 2周期 94 1天。第二周期 ,UFR的A系列反应器仍更换进口催化剂 ,B系列则更换国产催化剂FZC 10U和FZC 11U。固定... 齐鲁石化公司胜利炼油厂VRDS扩能改造引进了Chevron公司上流式反应器 (UFR)加氢技术 ,构成UFR/VRDS组合工艺 ,该装置已运转 2周期 94 1天。第二周期 ,UFR的A系列反应器仍更换进口催化剂 ,B系列则更换国产催化剂FZC 10U和FZC 11U。固定床主催化剂未更换。第二周期工业运行中 ,UFRA、B两系列反应器差压变化曲线非常拟合 ;整个UFR催化剂沉积金属总量为 118t ,其中Ni和V为 86t ,Fe和Ca为 2 8.9t,与第 1周期相应值 117.5t、81t和 32t非常相近。说明国产剂与进口剂性能十分相近。得出UFR和固定床催化剂运行的最佳搭配的经验 :UFR催化剂使用 1周期 ,固定床催化剂使用 2 .5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反应器 VRDS工艺 炼油行业 加氢技术 催化剂 生产装置
下载PDF
渣油组分的受热夺氢能力 被引量:2
9
作者 郭爱军 冯翠华 +2 位作者 张学军 王治卿 王宗贤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6-140,共5页
运用溶剂沉淀法和中性氧化铝柱液固吸附色谱法将2种渣油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4个组分,运用密度法分析这些组分的结构参数;以氢化芳烃9,10-二氢蒽(DHA)为分子探针测定渣油组分在380℃和430℃时的受热夺氢能力。结果表明:... 运用溶剂沉淀法和中性氧化铝柱液固吸附色谱法将2种渣油分离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4个组分,运用密度法分析这些组分的结构参数;以氢化芳烃9,10-二氢蒽(DHA)为分子探针测定渣油组分在380℃和430℃时的受热夺氢能力。结果表明:同一种渣油的组分组成和结构具有较大差异,不同渣油的相同组分组成和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别;不同组分的受热夺氢能力按沥青质、胶质、饱和分、芳香分的顺序呈现降低的趋势;渣油夺氢抑制指数HAS随着受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渣油的HAS也有差别;HAS与混炼焦化的抑焦行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渣油 组分 热处理 氢转移 夺氢能力
下载PDF
水溶性分散型加氢催化剂的分离和表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东 马魁菊 阙国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41,共4页
对以克拉玛依减压蜡油(VGO)为原料、以水溶性分散型单组分催化剂为催化体系的渣油加氢过程所用催化剂进行了分离和表征,得到了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和晶体结构。并以克拉玛依 VGO为反应原料,考察了单组分铁、钼、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 对以克拉玛依减压蜡油(VGO)为原料、以水溶性分散型单组分催化剂为催化体系的渣油加氢过程所用催化剂进行了分离和表征,得到了催化剂的物相组成和晶体结构。并以克拉玛依 VGO为反应原料,考察了单组分铁、钼、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水溶性分散型催化剂存在下的渣油加氢反应体系中,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硫化态金属晶体,从VGO临氢热转化可以看出,在加氢反应过程中,不同硫化态催化剂产生活泼氢自由基氢化不饱和基团和抑制缩合生焦的作用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加氢催化剂 水溶性 抑制 焦炭 自由基反应
下载PDF
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对加氢裂化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石斌 文萍 +1 位作者 王宗贤 阙国和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0-13,共4页
在实验室考察了复合使用不同供氢剂与不同的分散型催化剂对劣质减压渣油加氢裂化的协同作用 ,以改善渣油的深度加工。试验结果表明 ,与相同的油溶性分散型催化剂复合使用不同的供氢剂 ,供氢剂的供氢活性较高 ,在高转化率下 ,对渣油缩合... 在实验室考察了复合使用不同供氢剂与不同的分散型催化剂对劣质减压渣油加氢裂化的协同作用 ,以改善渣油的深度加工。试验结果表明 ,与相同的油溶性分散型催化剂复合使用不同的供氢剂 ,供氢剂的供氢活性较高 ,在高转化率下 ,对渣油缩合反应的抑制作用较大 ,在相同供氢剂下复合使用的分散型催化剂加氢活性越高 ,对渣油的缩合反应有更大的抑制作用。添加供氢剂前身物也可以起到与供氢剂类似或相同的作用 ,说明掺炼这两类物质是劣质渣油深度加工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加氢裂化 加氢裂化催化剂 供氢剂 协同效应 沉积物形成
下载PDF
供氢剂及其前身物在渣油加氢裂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石斌 文萍 +1 位作者 王宗贤 阙国和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7,共4页
对供氢剂及其前身物的化学变化规律以及渣油的裂化反应的分析表明 ,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的协同使用可较大程度地降低渣油的加氢裂化生焦量 ,而裂化转化率略有降低。 3种供氢剂的抑制生焦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二氢蒽 ,四氢萘 ,十氢萘。其... 对供氢剂及其前身物的化学变化规律以及渣油的裂化反应的分析表明 ,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的协同使用可较大程度地降低渣油的加氢裂化生焦量 ,而裂化转化率略有降低。 3种供氢剂的抑制生焦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二氢蒽 ,四氢萘 ,十氢萘。其中 ,二氢蒽是很好的供氢剂。供氢剂前身物与分散型催化剂协同使用也可以起到相同或类似的作用 ,3种供氢剂前身物的抑制生焦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蒽 ,菲 ,1 甲基萘。在渣油临氢催化条件下 ,供氢剂前身物能起到与二氢蒽和四氢萘类似的作用 ,催化剂的存在有助于实现供氢剂与多环芳烃的可逆反应。在分散型催化剂存在下外加多环芳烃的催化加氢实验结果说明 ,分散型催化剂在渣油加氢裂化体系中主要起着氢化多环芳烃和稳定自由基两种作用。外加的多环芳烃与外加供氢剂 (尤其是三环以上的芳烃 )起着将气相氢向液相传递的作用 ,催化剂的存在有助于加速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热裂化 临氢裂化 加氢裂化 分散型催化剂 供氢剂 供氢剂前身物 生焦 裂化转化率
下载PDF
常压渣油在加氢预处理过程中组成变化的质谱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少军 凌凤香 +1 位作者 姚银堂 钱迈源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09-312,共4页
用正庚烷沉淀出沙中常压渣油中的沥青质 ,脱去沥青质后用氧化铝和硅胶的串联吸附色谱柱将其分离为饱和组分、芳香组分和胶质组分。采用高离子化电压质谱技术和场解析质谱技术分别对饱和组分、芳香组分和胶质组分进行分析 ,以研究常压渣... 用正庚烷沉淀出沙中常压渣油中的沥青质 ,脱去沥青质后用氧化铝和硅胶的串联吸附色谱柱将其分离为饱和组分、芳香组分和胶质组分。采用高离子化电压质谱技术和场解析质谱技术分别对饱和组分、芳香组分和胶质组分进行分析 ,以研究常压渣油在加氢预处理过程中的组成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渣油 加氢预处理 组成变化 质谱 正庚烷 沉淀 沥青质 加氢催化剂
下载PDF
渣油加氢装置运行周期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宝平 《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2020年第2期12-15,共4页
采用Excel软件将渣油加氢装置生产负荷、催化剂费用和运行费用等关键经济性指标进行关联,并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多元变量的优化,计算出经济性较好的运行周期,选择合理的检修周期,指导催化剂装填方法的级配、催化剂费用的控制和渣油加... 采用Excel软件将渣油加氢装置生产负荷、催化剂费用和运行费用等关键经济性指标进行关联,并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多元变量的优化,计算出经济性较好的运行周期,选择合理的检修周期,指导催化剂装填方法的级配、催化剂费用的控制和渣油加氢装置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 固定床催化剂 石油化工 石油炼制 生产优化
下载PDF
渣油固定床连续加氢处理过程中沥青质性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武传波 马波 +1 位作者 王少军 凌凤香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1,共5页
利用固定床连续加氢处理装置,获得经过保护剂、脱金属剂、脱硫剂和脱氮剂处理的系列渣油加氢处理生成油,分析原料和各生成油中沥青质的性质,并计算沥青质组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稳定性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加氢深度的增加,渣油加氢生... 利用固定床连续加氢处理装置,获得经过保护剂、脱金属剂、脱硫剂和脱氮剂处理的系列渣油加氢处理生成油,分析原料和各生成油中沥青质的性质,并计算沥青质组分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稳定性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加氢深度的增加,渣油加氢生成油沥青质中碳、氢、硫、氮、镍、钒、铁的质量分数降低,沥青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明显降低,渣油胶体的稳定性不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渣油 加氢 性质 研究方法
下载PDF
减压渣油低压催化加氢轻质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蓓蓓 马凤云 +4 位作者 刘学蛟 陈秋艳 刘景梅 周岐雄 刘月娥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7,共5页
以克拉玛依某炼厂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在高温高压反应釜(1L)中,以廉价可弃的Fe2O3为催化剂,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t、氢初压p(H2)和反应时间θ等对其加氢轻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油样具备良好的加工性能;降低反应温度、... 以克拉玛依某炼厂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在高温高压反应釜(1L)中,以廉价可弃的Fe2O3为催化剂,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t、氢初压p(H2)和反应时间θ等对其加氢轻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油样具备良好的加工性能;降低反应温度、升高氢初压和缩短反应时间,均可降低生焦率;氢初压5 MPa为折点。当氢初压超过5 MPa后,若通过增大氢初压的方式来降低生焦率,是不经济的;反应时间超过75 min,生焦率迅速增大,初步判定反应时间超过75 min,即为超过其生焦诱导期。以Fe2O3为催化剂,该油样加氢轻质化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θ=445℃,氢初压p(H2)=5 MPa,反应时间t=55 min,此时,η(≤330℃)=64.40%,生焦率6.03%。文章为该减压渣油加氢轻质化实现工业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低压加氢 轻质化 FE2O3
下载PDF
黄铁矿用于减压渣油低压催化加氢轻质化研究
17
作者 刘学蛟 马凤云 +1 位作者 牛春革 陈秋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1-105,107,共6页
以某炼厂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在高压反应釜中,以硫铁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黄铁矿作为催化剂。在不同粒度下分别采用正交和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温度、氢初压和反应时间对其加氢轻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油样的加工性能尚好;当其粒度为20... 以某炼厂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在高压反应釜中,以硫铁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黄铁矿作为催化剂。在不同粒度下分别采用正交和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了温度、氢初压和反应时间对其加氢轻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油样的加工性能尚好;当其粒度为200目时,通过L9(34)正交实验,获得油样加氢轻质化的适宜工艺条件:T=440℃,氢初压p(H2)=6 MPa,t=45 min,且温度对沸程≤330℃馏分的收率(η≤33℃)影响高度显著,对生焦率影响显著。催化剂加入量单因素考察结果表明,加入量从1%增至5%,生焦率由7.84%降低到4%,对η≤330℃无影响,约为60%;当其粒度为50 000目(254 nm)时,生焦率降低至2.95%,但η≤330℃同时降低为4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渣油 低压加氢 黄铁矿
下载PDF
关于GB 11174-2011《液化石油气》的修订建议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秋萍 李森 陈燕飞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1-107,共7页
GB 11174-2011《液化石油气》是液化石油气国家产品标准,发布至今已将近10年,部分检测项目试验方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建议对其进行修订:①将组成的质量指标修订为主要烃类组分(C_(3)和C_(4))总量不小于95%(体积分数),二甲醚和C_... GB 11174-2011《液化石油气》是液化石油气国家产品标准,发布至今已将近10年,部分检测项目试验方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建议对其进行修订:①将组成的质量指标修订为主要烃类组分(C_(3)和C_(4))总量不小于95%(体积分数),二甲醚和C_(5)及C_(5)以上烃类总量不大于3%(体积分数);②试验方法推荐使用NB/SH/T 0230-2019《液化石油气组成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中系统2;③将总硫检测项目试验方法修订为SN/T 4117-2015《液化石油气和气态烃中总挥发性硫测定紫外荧光光度法》;④相关组织尽快编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LPG中硫化氢含量的方法标准并积极推行应用;⑤将蒸发残留物项目试验方法修订为GB/T 30518-2014《液化石油气中可溶性残留物的测定高温气相色谱法》。实验结果显示,上述方法在实际LPG样品组分、总硫含量、硫化氢含量和残留物含量4个项目的检测上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GB 11174 试验方法 组分 总硫 硫化氢 蒸发残留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