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 of 7-story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with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
1
作者 Jin Zhao Yi Wang Zhengwei Ma 《Structural Durability & Health Monitoring》 EI 2023年第2期159-173,共15页
Viscoelastic damper is an effective passive damping device,which can reduc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by increasing the damping and dissipating the vibration energy of structures.It has a wide application ... Viscoelastic damper is an effective passive damping device,which can reduce the seis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by increasing the damping and dissipating the vibration energy of structures.It has a wide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actual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because of simple device and economical material.In view of the poor seismic behaviors of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connections,various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The finite element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is adopted to analyze relevant energy dissipation structural parameters.The response spectrum of a 7-story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combined the ordinary steel support,ordinary viscoelastic damper,and viscoelastic damper with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device is analyzed.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with ordinary steel supports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without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The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with viscoelastic damper has better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energy dissipation,especially for the viscoelastic damper with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 devices.The maximum value of inter-story displacement angle decreases by 32.24%;the maximum floor displacement decreases by 31.91%,and the base shear decreases by 13.62%compared with the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s without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ability of the structure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and the overall structure is more uniformly stressed.The damping structure with viscoelastic damper mainly reduces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by increasing the damping coefficient,rather than by changing the natural vibration period of the structure.This paper provides an effectiv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 and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sembled frame structure energy dissipation devices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 viscoelastic damper
下载PDF
RC Frame-Prefabricated HPFRCC Energy Wall Structure System Energy Distribution Research
2
作者 Yiting Chen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24年第4期1046-1074,共29页
The weak layer of steel concrete (RC) frame structure is easy to destroy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earthquake, the damage mechanism is more difficult to control. Severe damage to the building structure after the earthqu... The weak layer of steel concrete (RC) frame structure is easy to destroy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earthquake, the damage mechanism is more difficult to control. Severe damage to the building structure after the earthquake, resulting in too high repair costs or having to dismantle and rebuild. In order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anti-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RC framework structure, energy consumption devices are added between the frame column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reducing the RC frame structure damage and improving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RC frame structure. In this article, high-performance fiber-enhanced cement base composite materials fabricated energy consumption walls are prepared in the RC frame structure to form a new type of seismic structure system of RC frame-prefabricated HPFRCC energy consumption wall. This article uses the power timing analysis of the ABAQUS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to study the anti-seismic performanc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RC frame-prefabricated HPFRCC energy wall structura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Construction HPFRCC Material assembly Energy Dissipation Wall Seismic Performance Hysteresis Energy Dissipation Distribution
下载PDF
An Assembly Coastal Building Technique in Port Engineering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育民 刘汉龙 +1 位作者 陈泽 高玉峰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2009年第2期379-386,共8页
The assembly coastal building technique initiated at home and abroad,is for a novel vertical standing harbor structure.Its main concept is the assembling components which can be combined and locked together to form a ... The assembly coastal building technique initiated at home and abroad,is for a novel vertical standing harbor structure.Its main concept is the assembling components which can be combined and locked together to form a large caisson.Its application and future are discussed for a building.After many years of application and tests,the technique has a high stability,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low workload and fast construction speed.It can be widely applied in future for harbor engineering pro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sembly techniques frame structure open-ended caisson port engineering
下载PDF
Voice Control for an Industrial Robot as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Robotic Assembly Process Models 被引量:1
4
作者 Svitlana Maksymova Rami Matarneh +1 位作者 Vyacheslav V. Lyashenko Nataliya V. Belova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17年第11期1-15,共15页
Models for the design of assembly processes are considered. Various models for the voice control of an industrial robot are considered: a logical model, semantic networks, a frame model and Petri nets. It is shown tha... Models for the design of assembly processes are considered. Various models for the voice control of an industrial robot are considered: a logical model, semantic networks, a frame model and Petri nets. It is shown that this set of models allows describing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for an industrial robot. The logical model of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allows you to define logical relationships. A model based on semantic networks describ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sembly units in a detail. This allows you to determine the order and method of registration, as well as the mutual orientation of assembly units in the product. The frame model provides the ability to streamline the execution of the build process. A model based on Petri nets allows one to describe the type and sequence of technological transitions.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s, a method of voice control for an industrial robot is develope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voice control for an industrial robot ar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t VOICE Control frame MODEL PETRI NETS Logic MODEL SEMANTIC NETS Robotic assembly Processes
下载PDF
新型分层装配式节点钢框架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褚云朋 肖雅馨 +2 位作者 罗萍 钟燕 陈雪琴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4,共12页
为提高装配式钢框架的装配效率,结合节点抗震性能要求,提出一种新型全螺栓分层装配式节点。对新型和传统两类节点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并把节点参数引入整体框架模型中,采用SAP2000建立两类框架模型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考虑基于层间... 为提高装配式钢框架的装配效率,结合节点抗震性能要求,提出一种新型全螺栓分层装配式节点。对新型和传统两类节点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并把节点参数引入整体框架模型中,采用SAP2000建立两类框架模型并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考虑基于层间位移角的单参数损伤模型和基于变形与累积耗能的双参数损伤模型,定义结构性能水准限值并划分破坏等级,对结构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单、双参数损伤指标下,新型节点框架的易损性曲线都包络于传统节点钢框架的易损性曲线内,且新型节点框架的抗倒塌储备系数更大,说明采用新型节点能降低结构在各破坏状态下的失效概率,提高框架的抗倒塌能力;在LS1、LS2极限状态下结构基于单参数损伤指标的峰值加速度中位值比基于双参数损伤指标下的峰值加速度中位值小,在LS3、LS4极限状态下则相反,说明累积耗能对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影响明显,结合双参数损伤指标能更好地预测结构的损伤程度;新型节点框架在单、双参数损伤模型下的倒塌储备系数均高于传统框架,说明新型框架的抗倒塌储备能力更高,有利于结构抗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装配式钢框架 全螺栓连接节点 损伤模型 易损性分析
下载PDF
车架纵梁焊接变形控制在生产线中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英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6期103-105,共3页
车架总成运用在皮卡、轻卡和非承载式乘用车上,是非常重要的底部骨架件。车架总成质量对整车安全、舒适性影响较大。车架总成中纵梁总成的焊接变形最难控制,传统的控制焊接变形方式已经很难保证纵梁总成变形量,使得车架整体尺寸控制和... 车架总成运用在皮卡、轻卡和非承载式乘用车上,是非常重要的底部骨架件。车架总成质量对整车安全、舒适性影响较大。车架总成中纵梁总成的焊接变形最难控制,传统的控制焊接变形方式已经很难保证纵梁总成变形量,使得车架整体尺寸控制和装配都难达到高品质要求,为了提升车架总成尺寸,降低车架纵梁总成焊接变形量,本文对车架纵梁总成焊后变形进行研究,从夹具设计和机器人焊接布局两方面来保证纵梁总成焊后变形控制在2.3-3.2mm,从而保证车架总成尺寸和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架纵梁总成 焊后变形 夹具设计 机器人
下载PDF
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消能梁暗置侧向支撑设计
7
作者 骆顺心 刘旭东 +3 位作者 沈琪 彭林立 刘炳清 熊世树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8期2196-2200,共5页
在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中,针对钢结构住宅等建筑中不能接受常规消能梁侧向支撑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在消能梁段端部的楼板内设置型钢连接件及暗梁组成的暗置侧向支撑。有限元模拟分析表明,在规范规定的消能梁段下翼缘侧向水平荷载的作用下... 在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中,针对钢结构住宅等建筑中不能接受常规消能梁侧向支撑的情况,设计了一种在消能梁段端部的楼板内设置型钢连接件及暗梁组成的暗置侧向支撑。有限元模拟分析表明,在规范规定的消能梁段下翼缘侧向水平荷载的作用下,该消能梁暗置侧向支撑能显著减小消能梁的扭转变形和侧向弯曲变形;在考虑消能梁上局部楼板失效的情况下,暗置侧向支撑也能提供消能梁合适的扭转约束刚度。通过某工程的原位静荷载试验,验证了该暗置支撑对消能梁发挥的预期侧向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 装配式钢结构 消能梁 暗置侧向支撑 静载试验
下载PDF
带新型复合轻质墙体的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向圆 赵华 +2 位作者 陈长安 陈灏源 魏丞瑾 《工程建设》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为研究某种新型装配式复合轻质墙体的抗震性能及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设计制作3榀1∶2缩尺的新型复合轻质墙体框架-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以界面仓的注仓砂浆强度为试验参数,对结构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 为研究某种新型装配式复合轻质墙体的抗震性能及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设计制作3榀1∶2缩尺的新型复合轻质墙体框架-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以界面仓的注仓砂浆强度为试验参数,对结构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累计耗能及装配连接部位变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界面砂浆层的黏结使得加载后框架和轻质墙体能协同作用,加载初期框架柱和墙有相同的变形趋势;2)当加载位移角增大到1%时,交界面开裂,当位移角增大至2%时,梁柱和墙完全脱开;3)在层间位移角范围为2%~4%时的大变形阶段,轻质墙体和框架结构均产生破坏,但墙体与框架的锚钉连接未失效,墙体未发生脱落,框架承载力下降缓慢;4)砂浆强度对连接性能的影响不明显,采用M3.5砂浆注浆强度能使得复合轻质墙体连接于框架时具有适宜的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复合轻质墙体 框架结构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下载PDF
小型航空发动机液压装配车架设计及仿真
9
作者 付玄 石一宏 +2 位作者 衣昕 傅波 李鸿宇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4,共8页
针对目前小型航空发动机装配车架结构形式单一、空间运转自由度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小型航空发动机装配车架,增加了主支点翻转支撑机构和液压系统升降机构,并引入了负载敏感系统对液压回路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了发动机上所有零部件... 针对目前小型航空发动机装配车架结构形式单一、空间运转自由度不足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小型航空发动机装配车架,增加了主支点翻转支撑机构和液压系统升降机构,并引入了负载敏感系统对液压回路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了发动机上所有零部件的装、拆、检测等操作均位于最佳工作平面上。仿真表明,新型小型航空发动机装配车架具有机体安装可靠、操作简单和换向平稳等优点,最大限度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发动机的装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装配车架 液压系统 负载敏感 系统仿真
下载PDF
基于力控技术的航空整体加强框自适应定位方法研究
10
作者 于鑫 武锋锋 +1 位作者 聂勇 唐文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5-228,233,共5页
为了减弱制造差异对航空整体加强框装配定位质量的影响,解决强迫定位造成的定位过程管控性差和定位结果复现度低的难题,基于力控技术提出一种航空整体加强框自适应定位方法,按传统强迫方式完成装配定位后,在设计允许范围内调整若干坐标... 为了减弱制造差异对航空整体加强框装配定位质量的影响,解决强迫定位造成的定位过程管控性差和定位结果复现度低的难题,基于力控技术提出一种航空整体加强框自适应定位方法,按传统强迫方式完成装配定位后,在设计允许范围内调整若干坐标定位孔位置,至孔位处力载值满足自适应定位要求。针对航空整体加强框装配定位工艺对形位精度、装配应力水平的要求,量化装配定位质量评价标准,基于正交试验分析定位孔处力载绝对平均值和定位检测点处应力绝对平均值的变化规律,进行装配现场易于获取的力载值取代应力值的可行性研究,通过修正装配定位质量评价标准量化公式得到坐标定位孔处力载调整目标,指导航空整体加强框装配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加强框 力控 装配定位 自适应 孔位
下载PDF
基于BIM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数据与模型交互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敬配 邵琦涵 +3 位作者 杨宇沫 刘立峰 李尔康 黄磊 《建筑经济》 2024年第S01期375-379,共5页
本文提出基于BIM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数据与模型交互设计方法,旨在通过提升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标准化程度及协同设计水平,解决基于BIM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流程、数据与模型交互设计、梁柱节点空间避让等方面的应用问题,并将... 本文提出基于BIM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数据与模型交互设计方法,旨在通过提升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标准化程度及协同设计水平,解决基于BIM的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设计流程、数据与模型交互设计、梁柱节点空间避让等方面的应用问题,并将其应用于工程项目中,验证本文所构建的基于BIM的装配整体式设计方法和平台架构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该平台架构、设计流程及数据与模型交互设计方法能有效提升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的设计效率,对推动装配式建筑数字一体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交互设计
下载PDF
铁路快速建造式框架墩设计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帅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4,149,共8页
新建铁路常采用框架墩跨越运营铁路,现有框架墩特别是立柱施工对运营铁路影响较大,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施工、减少对运营铁路的影响值得研究。以铁路快速建造式框架墩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计算、方案对比和工程应用验证等方法... 新建铁路常采用框架墩跨越运营铁路,现有框架墩特别是立柱施工对运营铁路影响较大,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施工、减少对运营铁路的影响值得研究。以铁路快速建造式框架墩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计算、方案对比和工程应用验证等方法,开展结构形式、连接形式、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法等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快速建造式框架墩横梁采用钢结构,立柱采用混凝土立柱、钢混组合立柱、钢立柱及钢混混合立柱,采用全装配化施工,可适应不同横梁跨度、高度的框架墩快速建造需要;(2)提出快速建造式框架墩横梁与立柱间、立柱与基础间等新型形式,可实现现场快速化拼装;(3)通过计算分析,快速建造式框架墩的强度、刚度、疲劳、连接性能等均满足受力要求;(4)研究成果在工程上成功实施,实现了减少施工对运营铁路影响、降低行车安全风险的目标,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工程 框架墩 装配式 钢混组合结构 结构设计 施工技术
下载PDF
基于5G技术长丝整经工厂智能化改造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越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共5页
基于5G高带宽、低延时能力,整经设备、AGV采集的大数据可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后台智能分析算法的快速分析,生成业务所需的数据,达到无人化、精细化、智能化生产的要求。根据拓扑图,规划控制层,以便于各模块的功能设计。设计经... 基于5G高带宽、低延时能力,整经设备、AGV采集的大数据可实时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后台智能分析算法的快速分析,生成业务所需的数据,达到无人化、精细化、智能化生产的要求。根据拓扑图,规划控制层,以便于各模块的功能设计。设计经轴专用AGV小车以及配套的管控系统,对经轴的运输、存储等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减少了生产现场人员配置,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规范生产现场管理以及各工序等业务流程化、规范化,合理选择适用的智能化AGV小车、智能机械手以及配套的管控系统,对丝饼的自动挂取、挂丝车的自动运输等环节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规划生产车间功能性区域,在人工作业区域设计人工辅助上料工位和自动上料工位,与智能机械手配合,实现机械手自动挂纱动作。该研究为其他企业旧车间智能化改造、新智能工厂规划提供了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长丝整经 拼装式纱架 AGV小车 智能化 自动挂纱
下载PDF
全干式预应力拼装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14
作者 岳红原 郁银泉 +2 位作者 雷远德 邓烜 陈健云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43-151,104,共10页
全干式预应力拼装柱节点作为一种高效的装配式节点,开展该类节点的试验和数值研究对全干式预应力拼装框架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无粘结预应力钢棒(UBPC)、有粘结预应力钢棒(BPC)、纵筋和无粘结预应... 全干式预应力拼装柱节点作为一种高效的装配式节点,开展该类节点的试验和数值研究对全干式预应力拼装框架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评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无粘结预应力钢棒(UBPC)、有粘结预应力钢棒(BPC)、纵筋和无粘结预应力钢棒(RUBPC)三种预应力拼装柱节点在45°双向偏压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然后,运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外加轴压比、预加轴压比、纵筋配筋率和配箍率等参数对预应力拼装柱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PC、UBPC试件可通过柱脚粘接面的张开降低预制柱构件的损伤;且各试件在1/100的位移角限值内基本处于弹性变形状态;试件破坏时,RUBPC、UBPC试件的预应力损失分别为25%和22%,表明了其具有良好的自复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节点 框架结构 预应力拼装柱节点 力学性能 抗震性能 参数分析
下载PDF
钢网架分次叠加拼装与联合液压顶升施工技术
15
作者 高英 李子鑫 《建筑技术》 2024年第17期2121-2125,共5页
该技术综合考虑了网架受力的均衡性,顶升点布置尽量与结构柱同心,针对偏心部位采用了组合回顶支架进行加固,确保传力明确、受力合理;同时考虑到顶升安装精度要求,设计研发了一种网架顶升辅助装置,配合顶升支架同步施工,保证了设备基层... 该技术综合考虑了网架受力的均衡性,顶升点布置尽量与结构柱同心,针对偏心部位采用了组合回顶支架进行加固,确保传力明确、受力合理;同时考虑到顶升安装精度要求,设计研发了一种网架顶升辅助装置,配合顶升支架同步施工,保证了设备基层平整度的同时也能对液压设备的垂直度进行控制;在夹层结构处设置了移动式三角组装平台,将吊装网架与局部网架在平台处进行组装,减少了局部搭拆满堂架的过程,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了满堂架租赁费用,缩短了施工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架 分次 叠加拼装 液压顶升
下载PDF
DNA-有机分子两亲体自组装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卢鑫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221-225,共5页
DNA-有机杂化两亲体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组装成各种形态,调节其自组装形态和大小通常需要改变分子内部结构,或改变组装条件和方法。因此,获得具有单一形态或尺寸变量的聚集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有学者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框架引导组... DNA-有机杂化两亲体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组装成各种形态,调节其自组装形态和大小通常需要改变分子内部结构,或改变组装条件和方法。因此,获得具有单一形态或尺寸变量的聚集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有学者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框架引导组装策略,即引导两亲体沿着锚定在框架上的疏水性基团聚集,最终按照预先设计的框架形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均匀大小的形态。该策略突破了传统组装方法的限制,使制备具有可编程几何形状和尺寸的聚集体成为可能,为构建纳米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在纳米科学和生物医学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两亲体 框架引导组装 自组装
下载PDF
超高重型大跨度室内滑雪场钢屋盖建造技术
17
作者 张胜杰 贾宝荣 陈颖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106,共7页
网架作为一种空间杆系结构,因其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好、空间刚度大和抗震性能好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大跨度结构中。常规的网架安装方法主要有整体提升法、高空滑移法、分条吊装法及高空散装法等。但超高重型焊接球网架不同于一般螺栓... 网架作为一种空间杆系结构,因其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好、空间刚度大和抗震性能好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大跨度结构中。常规的网架安装方法主要有整体提升法、高空滑移法、分条吊装法及高空散装法等。但超高重型焊接球网架不同于一般螺栓球网架,其跨度及可承受的荷载更大,对应的施工安装难度及安全风险更高,如果仅采用单种常规安装方法,很难高效、顺利地实现结构成型。以上海临港冰雪之星项目室内滑雪场钢屋盖为背景,着重介绍“原位原姿态拼装后分块整体提升”的安装技术路线及对应施工过程分析和改进措施,并通过对胎架拼装、提升控制及卸载等关键工序的研究,为今后类似大跨度钢结构屋盖安装的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焊接球网架 施工全过程分析 胎架拼装 分块整体提升 多类型卸载工艺
下载PDF
某工程钢桁架支撑胎架拼装技术
18
作者 胡瑞年 齐云轩 +2 位作者 王晖 赵亮 范祖铭 《建筑技术》 2024年第21期2572-2575,共4页
钢桁架支撑胎架的拼装技术是钢结构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关系结构的稳定性、施工效率以及整体质量。本研究主要介绍了钢桁架支撑胎架的拼装技术及其应用,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拼装方法、质量控制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通过对实际工程... 钢桁架支撑胎架的拼装技术是钢结构工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关系结构的稳定性、施工效率以及整体质量。本研究主要介绍了钢桁架支撑胎架的拼装技术及其应用,包括施工工艺流程、拼装方法、质量控制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探讨了在钢桁架拼装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尤其是在大型钢结构工程中的特殊要求与创新技术应用。研究表明,合理的拼装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速度,还能有效确保钢结构的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胎架 地面散拼-整体提升 拼装单元划分 起拱值设计
下载PDF
考虑装配偏差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密封结构失效数值研究
19
作者 任桂 邢彦锋 +2 位作者 王影 曹菊勇 缪雪龙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134,共6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密封结构组件在装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错位偏差,影响电堆的性能和安全性。为研究装配过程中密封构件几何结构和材料参数对密封结构失效的影响,建立PEMFC装配过程中的密封结构数值模型,采用滑移距离和滑...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密封结构组件在装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错位偏差,影响电堆的性能和安全性。为研究装配过程中密封构件几何结构和材料参数对密封结构失效的影响,建立PEMFC装配过程中的密封结构数值模型,采用滑移距离和滑移角为评判密封结构失效指标,讨论垫片的硬度、尺寸和膜电极(MEA)框架厚度、材料弹性模量对密封结构失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滑移距离和滑移角随着垫片硬度、垫片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垫片宽度、MEA框架厚度和材料弹性模量的增大均减小,这表明密封构件的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对密封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大影响;选择硬度和厚度较小、宽度较大的密封垫片,较厚和弹性模量较大的MEA框架可以降低错位偏差对密封结构的影响,扩大结构容许的装配误差范围。研究结果有利于对密封结构失效的理解,也可用于指导PEMFC装配工艺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密封结构 错位偏差 装配误差 膜电极框架
下载PDF
铰接支撑双重抗侧框架及其弹塑性抗侧性能研究
20
作者 余玉洁 韦权飞 +1 位作者 王霄翔 胡婉颖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3-354,共12页
基于现有分层装配柔性支撑框架,提出改进的铰接支撑双重抗震改进型轻钢框架体系.外墙转角或边墙处采用贯通式边柱,结构内部采用柱分层、梁贯通式结构设计.内部分层立柱之间设置柔性交叉支撑提供结构的初始抗侧刚度,贯通式边柱与水平贯... 基于现有分层装配柔性支撑框架,提出改进的铰接支撑双重抗震改进型轻钢框架体系.外墙转角或边墙处采用贯通式边柱,结构内部采用柱分层、梁贯通式结构设计.内部分层立柱之间设置柔性交叉支撑提供结构的初始抗侧刚度,贯通式边柱与水平贯通梁刚性或半刚性连接形成外围框架,提供后继抗侧储备并形成第2道抗侧防线.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得到改进型框架梁、柱、支撑等构件初步设计方法,并基于Pushover分析改进型框架弹塑性抗侧承载性能和关键结构参数影响规律.该结构传力机制清晰,具备多重抗侧承载机制,并可基于结构力学方法有效得到结构设计准则.柔性支撑在距边柱一定距离后其位置变化不影响结构抗侧承载性能.内部分层立柱节点刚度对结构抗侧性能影响较小,实际设计中可采用全螺栓连接或限位铰接.边框梁柱连接刚度将影响外围框架刚度和结构失效机制,实际设计中宜采用加劲型螺栓连接以保证有足够的抗弯刚度.体系中各节点均可在保障结构性能条件下采用螺栓连接以实现全装配化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支撑双重抗侧框架 装配化建造 抗侧性能 受力分析 PUSHOVER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