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应用研究
1
作者 牛艳丽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5期73-74,90,共3页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作为农业新技术,逐渐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种植方式。该文以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为研究对象,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意义与优势、技术操作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保护环境和增产增收...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作为农业新技术,逐渐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种植方式。该文以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为研究对象,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意义与优势、技术操作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保护环境和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复合种植 绿色防控
下载PDF
湖南省衡邵娄干旱走廊干旱防治措施适度性评价研究
2
作者 谭军 赵伟明 黄草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7期69-75,共7页
结合湖南省衡邵娄区域内蓄水、节水等工程措施和种植方式、调控方式等非工程抗旱能力,综合考虑干旱缺水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干旱历时长短,以及干旱缺水的严重程度等多种因素,采用基于系统风险分析理论的衡邵娄干旱走廊抗旱措施适度... 结合湖南省衡邵娄区域内蓄水、节水等工程措施和种植方式、调控方式等非工程抗旱能力,综合考虑干旱缺水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干旱历时长短,以及干旱缺水的严重程度等多种因素,采用基于系统风险分析理论的衡邵娄干旱走廊抗旱措施适度性评价技术,从经济适度性、生态适度性和风险适度性开展抗旱保水措施的适度性评价研究,构建了衡邵娄干旱走廊干旱防治措施适度性评价体系,结合衡邵娄干旱走廊的特殊性,对现有工程布局、产业布局及管控措施进行了适度性评价,并提出了衡邵娄区域抗旱保水措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邵娄干旱走廊 干旱防治措施 适度性评价 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 湖南省
下载PDF
红蜡蚧的生活习性及其防治 被引量:3
3
作者 邓志刚 李长青 毕学峰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1-62,共2页
红蜡蚧是园林植物的主要刺吸害虫之一,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研究其生活习性,通过实验提出了科学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 红蜡蚧 形态特征 防治方法
下载PDF
高寒干旱荒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综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郭连云 张旭萍 赵年武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26-328,331,共4页
通过在共和县沙珠玉乡实施的荒漠化综合治理试验,探讨了在高寒干旱荒漠地区采用深栽造林和不同沙障类型的不同沙障形式的荒漠治理技术,同时采用了保水剂措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深栽造林树苗的成活率高达91.7%,比常规的植苗造林的成活... 通过在共和县沙珠玉乡实施的荒漠化综合治理试验,探讨了在高寒干旱荒漠地区采用深栽造林和不同沙障类型的不同沙障形式的荒漠治理技术,同时采用了保水剂措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深栽造林树苗的成活率高达91.7%,比常规的植苗造林的成活率提高29.2%,而沙障类型中格状式沙障形式比行列式沙障形式苗木的成活率提高30%~56%,并且粘土格状式1.5 m×2 m的沙障第二年不同生境的造林地植被盖度达到65%~70%,得出格状式黏土沙障和深栽造林是荒漠区植被恢复的首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干旱 荒漠化 防沙治沙 植被恢复 机械沙障 生物固沙
下载PDF
“治未病”理论在防治单纯性肥胖病及其并发症中的运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宰军华 李桓 杜非洲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8-19,共2页
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及时采取措施阻断导致单纯性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能有效减轻痰湿瘀滞的病理状态而达到防治单纯性肥胖病及其并发症的目的。
关键词 治未病 单纯性肥胖病 并发症 预防与控制 治脾肾肝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下载PDF
边境地区网格化防控警务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袁亚平 《武警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1-15,共5页
边境地区网格化防控警务体系是指依托公安边防部门垂直行政管理手段,将边境地区按一定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创新整合公安边防部门警务实践模式,实现网格之间、网格外围信息互通、区域协同、警民联防、警务联动,建成一套比较精细、准... 边境地区网格化防控警务体系是指依托公安边防部门垂直行政管理手段,将边境地区按一定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创新整合公安边防部门警务实践模式,实现网格之间、网格外围信息互通、区域协同、警民联防、警务联动,建成一套比较精细、准确、规范的社会综合管理服务系统。分析了边境地区网格化防控警务体系建设的意义,探讨了建设边境地区网格化防控警务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原则,以网格警务、民生警务、协作警务、科技警务、联调警务、预警警务、扁平警务、专业警务、反恐警务等为主要内容,探究当前边境地区警务治理的新模式,构建集"防范、管控、打击、治理、服务"五位一体的边境地区网格化警务新格局,筑牢边境地区和谐、安全、稳定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边防 边境地区 警务体系 网格化防控
下载PDF
藏东南地区冰川泥石流形成条件初步分析——以天摩沟冰川泥石流为例 被引量:18
7
作者 屈永平 肖进 潘义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7-184,共8页
针对融雪、降雨融雪等条件诱发的冰川泥石流形成过程,为了更好的认识藏东南地区冰川泥石流形成条件,选取藏东南地区天摩沟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流域特征、冰川覆盖面积以及气温等条件,在热化学、土力学以及流体力学等理论基础上,分析... 针对融雪、降雨融雪等条件诱发的冰川泥石流形成过程,为了更好的认识藏东南地区冰川泥石流形成条件,选取藏东南地区天摩沟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流域特征、冰川覆盖面积以及气温等条件,在热化学、土力学以及流体力学等理论基础上,分析得到藏东南地区冰川泥石流在融雪条件下的起动流深阀值。结果表明:由于藏东南地区冰川泥石流沟分布高程影响,使得冰川泥石流沟所处的大气压为41. 0×103~54. 0×103kPa,使得雪线位置的冰川熔点上升至0. 352~0. 45℃;天摩沟冰川泥石流沟道冰碛物表层有效粒径(d10=10 mm)起动的临界流深为0. 04 m;天摩沟冰川泥石流沟道冰碛物发生冲蚀剪切破坏时的临界地表流深为其侵蚀厚度的3. 17倍;当天摩沟的降雨强度大于10. 22mm/h时可诱发冰川泥石流过程。研究成果为藏东南地区冰川泥石流的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天摩沟 冰川泥石流 流深阀值 寒旱区 青藏高原 地质灾害防治 管涌型破坏模式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带红枣裂果防治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向才 吴全忠 +2 位作者 沈庆宁 黄学琴 王春良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3期16-18,共3页
为研究防治红枣裂果的技术,寻找防治红枣裂果的途径,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开展了红枣裂果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补充钙肥和喷施抗旱保水剂均可预防红枣成熟期裂果的发生,降低红枣的裂果率,且以喷施抗旱保水剂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红枣 裂果 防治效果 宁夏中部干旱带
下载PDF
新疆水土流失特征及其治理模式 被引量:7
9
作者 何建村 李玉生 +2 位作者 洪传勋 赵春艳 白云岗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S1期5-13,共9页
在调查研究和实地勘察基础上,对新疆与黄土高原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和治理模式进行差异性分析,针对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水土流失特点,结合黄土高原治理经验和模式,系统分析新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历史和现状,并在具有代表... 在调查研究和实地勘察基础上,对新疆与黄土高原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点和治理模式进行差异性分析,针对新疆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水土流失特点,结合黄土高原治理经验和模式,系统分析新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历史和现状,并在具有代表性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新疆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地提出统一规划和分类防治治理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内陆区 水土流失 综合防治 模式
下载PDF
关于严格限制西北干旱区荒地开垦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百平 张雪芹 郑度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中国西北干旱区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山-绿洲-荒漠组成的复杂而完整的山盆地域生态系统。盆地内降水极少,地表不产生径流,主要依赖出山口径流量来维护脆弱的荒漠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历史上,特别是近60余年来,上中游绿洲区大... 中国西北干旱区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山-绿洲-荒漠组成的复杂而完整的山盆地域生态系统。盆地内降水极少,地表不产生径流,主要依赖出山口径流量来维护脆弱的荒漠生态平衡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历史上,特别是近60余年来,上中游绿洲区大面积开垦和发展灌溉,使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集中地消耗在中上游,导致下游地区日趋缺水和荒漠化,彻底改变了干旱区原有的水资源格局和生态演化趋势。应用确切的数据,比较了耕地适宜规模与实际耕地面积,突出了干旱区过度开垦的问题,表明这是干旱区生态问题的总根源。在此基础上,提出5条防治荒漠化的对策:①建议国务院制定相关条例,禁止干旱区荒地开垦,并对已经过度开垦的荒地实行"退耕(牧)还草(荒)"工程;②制定并严格实施科学合理的内陆河分水方案,兼顾上中下游地区,确保西北干旱区水土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③调整绿洲农业结构,发展高效区域特色产业;④生态需水需要逐步得到保障;⑤强化立法管理,保障西北干旱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地 开垦 水资源 荒漠化防治 对策 西北干旱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