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ROGEN NUTRIENT MECHANISM IN SECONDARY SUCCESSION PROCESS OF THE MIXED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PINUS KORAIENSIS) FOREST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玉文 王业遽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00-104,共5页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vedations of nitrogen nutrient among the dominance trees species in secondary succession process of the mixed broad - 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on Cha... Chemical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vedations of nitrogen nutrient among the dominance trees species in secondary succession process of the mixed broad - 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on Changbai Mountains, Northeast China. Amounts of total nitrogen, anunonium and NRA in soils of virgin broad-leaved/Korean pine forest which is in climax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econdary birch forests those are in succession Stage. The amount of nitrate was in the other hand. In climax, dominance trees species are tolerant mesophytic trees such as Pinus Koraiensis, Tilia amurensis, Acer mono and also Fraxinus mandshurica, they are all ammonium + nitrate adapted species, but they show a preference for the anunonium rather than those of the pioneer trees species in secondary birch forest, such as Populus davidiava and Betula platyphylla. Because they have more ammonium in their leaves and roots, especially Pinus koraiensis. Populus davidvana and Betula plaaphlla are intolerant trees, amounts of nitrate and total nitrogen is higher in their leaves and roots and also NRA in their leaves, so they preference for the nitrate rather than the others.In secondary birch forest, the regeneration trees species adapt their nitroggn nutrient to the variation of nitrogen nutrient situation in soil, finally they could survival well and the secondary birch forest would succession to climax. In climax, dominance trees species adapt their Nitrogen nutrient to the situation in soil and there are not strong competition in nitrogen nutrient among them, so they can coexist well and keep the climax as stable veg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nutrient mechanism Secondary succession process Mixed broad-leaved/pinus koraiensis (Korean pine) forest Stability of climax
下载PDF
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溪流水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华 盛后财 +2 位作者 武秀娟 邸雪颖 蔡体久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7年第6期70-75,共6页
采用集水区对比分析方法,探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对溪流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各集水区溪流水均呈弱酸性至中性;主要离子中阳离子均以Ca^2+的质量浓度最高,Na^+次之,阴离子均以HCO3^-的质量浓度最高... 采用集水区对比分析方法,探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对溪流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各集水区溪流水均呈弱酸性至中性;主要离子中阳离子均以Ca^2+的质量浓度最高,Na^+次之,阴离子均以HCO3^-的质量浓度最高,SO4^2-次之;不同集水区溪流水中TP月平均质量浓度为0.031—0.077μg/L,TN为0.682-0.942mg/L,NO3^-N的质量浓度高于NW4^+-N;Fe的月平均质量浓度为0.030-0.037mg/L,Mn为0.010~0.012mg/L。溪流水化学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除HCO3^-、SO4^2-、Ca^2+、Fe和Mn外,其他元素在融雪期(4、5月)含量均较高;大多数元素在雨季的质量浓度比9月份低,而TN、TP、Fe、Mn表现为9月份的质量浓度低于雨季。保护区内原始阔叶红松林集水区溪流水质为最优,其他研究集水区溪流中的溶解物质含量增高,但除TP和SO4^2-(P〈0.05)外,差异性均不显著。说明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虽进行过森林采伐和人工造林等人为干扰,但对于溪流水质并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流水化学 集水区 原始阔叶红松林 凉水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不同林型红松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 被引量:33
3
作者 陈秀波 朱德全 +3 位作者 赵晨晨 张路路 陈立新 段文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21-1234,共14页
采用基于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的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红松人工林和红松天然次生林四种林型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共获得1 316个OTUs,四种林型... 采用基于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的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红松人工林和红松天然次生林四种林型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共获得1 316个OTUs,四种林型的土壤含有大量未知真菌,在已知真菌类群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菌门,其中后者在四种林型土壤中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原始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和椴树红松林)真菌群落丰富度指数(Ace和Chao1指数)显著高于红松天然次生林(P<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四种林型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差异显著(R=0.537,P=0.001),但两种原始红松林之间、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之间组成无显著差异。土壤全氮、总有机碳、pH、水分含量和总孔隙度是显著影响四种林型土壤真菌群落组成的环境因子(P<0.05)。研究结果为原始红松林的保护、人工植被恢复和真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红松林 人工林 天然次生林 真菌群落结构 多样性
下载PDF
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不同林型红松林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秀波 朱德全 +3 位作者 赵晨晨 张路路 陈立新 段文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6-117,共12页
【目的】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3种原始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和枫桦红松林)、红松人工林和红松天然次生林5种林型的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为全面了解不同林型红松林土壤的反硝化潜势和氮循... 【目的】分析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3种原始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和枫桦红松林)、红松人工林和红松天然次生林5种林型的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特征,为全面了解不同林型红松林土壤的反硝化潜势和氮循环过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选取的5种林型红松林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反硝化过程中的关键酶——氧化亚氮还原酶的编码基因nosZ为标记基因,采用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进行研究。【结果】从5种林型红松林15个土壤样品中一共得到nosZ基因631 878条有效序列,579 871条优质序列,长度分布在178~383 bp之间,主要分布在260 bp。5种林型红松林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主要门类为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核心属为伯霍尔德杆菌属、黄杆菌属、慢生根瘤菌属、假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属、芽单胞菌属、无色杆菌属和中华根瘤菌属。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显示:除枫桦红松林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红松天然次生林外,5种林型红松林之间土壤nosZ型反硝化菌群的4种α多样性指数(Shannon、Chao1、ACE和Simpson指数)差异不显著。β多样性分析显示:5种林型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R=0.387,P=0.006),但3种原始红松林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铵氮和全氮含量是显著影响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主要因子(P﹤0.05)。【结论】5种林型红松林土壤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多数α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但β多样性差异显著,引起不同林型之间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组成和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是土壤铵氮和全氮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红松林 人工林 天然次生林 nosZ基因 高通量测序 反硝化微生物
下载PDF
小兴安岭3种原始红松混交林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秀波 段文标 +3 位作者 陈立新 朱德全 赵晨晨 刘东旭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7-86,共10页
【目的】分析小兴安岭地区3种典型原始红松林下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探索影响原始红松林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关键土壤理化因子。【方法】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采集3种原始红松林(云... 【目的】分析小兴安岭地区3种典型原始红松林下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探索影响原始红松林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的关键土壤理化因子。【方法】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内采集3种原始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椴树红松林和枫桦红松林)林下土壤样品,提取土壤微生物总DNA,PCR扩增反硝化过程中的关键酶——硝酸盐还原酶的编码基因nirK高变区片段,采用Illumina MiSeq技术对其进行测序,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nirK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共获得3种林型土壤nirK型基因的848 312条有效序列,761 912条优质序列,平均长度为320 bp。3种原始红松林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分属于三界(细菌、古菌和无明确分类地位)。3种林型土壤中均含有大量未被鉴定的nirK型基因序列,在已鉴定的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中各林型均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核心菌属为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红假单胞菌属(Rhodopseudomonas)、固氮螺菌属(Azospirillum)和伯霍尔德杆菌属(Burkholderia)。α多样性分析显示:3种原始红松林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的4种α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没有显著差异。但β多样性分析显示:3种林型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R=0.25,P<0.05)。Metastats分析表明:3种林型土壤中丰度存在显著差异的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土壤铵态氮和全氮含量是显著影响林下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的主要理化因子(P<0.05)。【结论】3种原始红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没有对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的α多样性指数产生显著影响,但导致β多样性差异显著,其中铵态氮和全氮含量是显著影响3种原始红松林土壤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组成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 原始红松林 nirK基因 反硝化微生物 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凉水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长白山不同海拔原始红松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生长季动态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明慧 孙雪 +2 位作者 于文杰 秦立武 冯富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7-74,共8页
【目的】研究长白山原始红松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易氧化碳(easily oxidized organic carbon,EOC)的含量随海拔变化的垂直地带性规律、生长季动态及差异... 【目的】研究长白山原始红松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易氧化碳(easily oxidized organic carbon,EOC)的含量随海拔变化的垂直地带性规律、生长季动态及差异机制。【方法】以长白山海拔699~1 177 m的原始红松阔叶林为对象,以100 m为间隔选择原始红松林,同一海拔设置3块重复样地,在每个样地内选取10个随机观察样方(15 cm×15 cm)。分析0~20 cm表层土中土壤3种活性有机碳的含量随海拔及生长季的动态变化。【结果】原始红松林土壤DOC含量随海拔升高而增大,EOC含量除在1 177 m处较低外,在海拔699~1 044 m间整体上呈现出高海拔处大于低海拔的趋势;MBC含量仅在5、6月表现为低海拔处大于高海拔,其他月份也呈现出与EOC相同的规律。3种活性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比例分别在0.10%~1.45%、0.08%~2.18%和5.20%~69.18%之间,随海拔变化规律与其含量变化规律相似。在5—10月的生长季内,3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占TOC比例在月份间差异显著(P<0.05)。土壤DOC含量最高值出现在9月,MBC含量在6月和9月较高,EOC含量的最高值则出现在5月和6月。土壤活性有机碳各组分含量与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p H、含水率、容重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与土壤含水率的相关性最强(r=0.835)。【结论】处于海拔699~818 m间原始红松林的土壤有机碳库稳定性更高,土壤碳汇功能更强。土壤碳素的积累主要发生在5、7、8、10月,此期TOC分解速度较慢,土壤碳汇功能更强。森林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可作为衡量土壤中N、P、K动态变化的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红松林 土壤活性有机碳 海拔 土壤肥力 碳源/汇 长白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