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it time ultrasound perivascular flow probe technology is superior to MR imaging on hepatic blood flow measurement in a porcine model 被引量:4
1
作者 Mohamed Bekheit Chloe Audebert +5 位作者 Petru Bucur Hans Adriaensen Emilie Bled Mylène Wartenberg Irene Vignon-Clementel Eric Vibert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6期538-545,共8页
Background: The hepatic hemodynamics is an essential parameter in surgical planning as well as in various disease processes. The transit time ultrasound(TTUS) perivascular flow probe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clini... Background: The hepatic hemodynamics is an essential parameter in surgical planning as well as in various disease processes. The transit time ultrasound(TTUS) perivascular flow probe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to evaluate the hepatic inflow, yet invasive. The phase-contrast-MRI(PC-MRI) is not invasive and potentially applicable in assessing the hepatic blood flow.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ompared the hepatic inflow rates using the PC-MRI and the TTUS probe, and evaluated their predictive value of post-hepatectomy adverse events. Methods: Eighteen large white pigs were anaesthetized for PC-MRI and approximately 75% hepatic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under a unified protocol. The blood flow was measured in the hepatic artery(Qha), the portal vein(Qpv), and the aorta above the celiac trunk(Qca) using PC-MRI, and was compared to the TTUS probe. The Bland-Altman method was conducted and a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 model was implemented. Results: The mean Qpv measured in PC-MRI was 0.55 ± 0.12 L/min, and in the TTUS probe was 0.74 ± 0.17 L/min. Qca was 1.40 ± 0.47 L/min in the PC-MRI and 2.00 ± 0.60 L/min in the TTUS probe. Qha was 0.17 ± 0.10 L/min in the PC-MRI, and 0.13 ± 0.06 L/min in the TTUS probe. The Bland-Altman method revealed that the estimated bias of Qca in the PC-MRI was 32%(95% CI:-49% to 15%); Qha 17%(95% CI:-15% to 51%); and Qpv 40%(95% CI:-62% to 18%). The TTUS probe had a higher weight in predicting adverse outcomes after 75% resection compared to the PC-MRI( β= 0.35 and 0.43 vs β = 0.22 and 0.07, for tissue changes and premature death,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re is a tendency of the PC-MRI to underestimate the flow measured by the TTUS probes. The TTUS probe measures are more predictive of relevant post-hepatectomy outco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c blood flow Phase contrast MRI Transit time ultrasound probe Porcine model Liver surgery
下载PDF
THE CONCEPT OF PROBE DETECTOR AND ITS APPLICATION IN GEOMETRIC MODELING
2
作者 M.Rajbhandari 秦鹏飞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89年第Z1期86-92,共7页
The concept of′Probe detector′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with its application in geometricmodeling and graphics.In terms of the concept,the authors derive edge data from the CSG datarepresentation and establish a w... The concept of′Probe detector′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with its application in geometricmodeling and graphics.In terms of the concept,the authors derive edge data from the CSG datarepresentation and establish a wirefram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ER aided design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GEOMETRIC modeling GRAPHICS WIREFRAME probe DETECTOR
下载PDF
磁共振靶向成像检测心肌纤维化大鼠模型中TGF-β1表达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宋梦星 夏敏 +1 位作者 杨雅雯 马占龙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5,132,共7页
目的构建载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的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靶向探针(USPIO-anti-TGF-β1),探究其表征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 目的构建载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的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靶向探针(USPIO-anti-TGF-β1),探究其表征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靶向检测大鼠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模型中TGF-β1表达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其中30只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皮下注射法建立MF模型,另外10只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超声评估大鼠模型建立情况。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单纯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构建USPIO-anti-TGF-β1靶向探针,通过尾静脉注入实验组大鼠体内,单纯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注入相同剂量的USPIO和生理盐水,并于注射12 h后行T2序列扫描。扫描完成后取大鼠心肌标本行病理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给药前后的MRI信号强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MRI示实验组给药前心肌信号尚均匀,给药12 h后心内膜下心肌可见信号减低区,二者相对信号强度具有明显差异(0.72±0.12 vs.0.62±0.10,P<0.01);单纯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给药前后心肌信号未见明显减低(0.73±0.12 vs.0.71±0.12,P=0.81;0.70±0.13 vs.0.74±0.13,P=0.52)。普鲁士蓝染色显示实验组MF区域与给药后MRI所示信号减低区相符合,免疫组化可见MF区域TGF-β1的阳性表达,普鲁士蓝染色显示心肌细胞中有大量铁颗粒的沉积,证实USPIO-anti-TGF-β1靶向探针的存在。结论通过USPIO-anti-TGF-β1靶向探针进行MRI在体检测MF大鼠模型中TGF-β1的表达可行,为临床监测TGF-β1的表达及抗MF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评估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 大鼠心肌纤维化模型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TT-1装置磁探针设计与频响特性研究
4
作者 陈力行 陈大龙 +2 位作者 沈飊 钱金平 陈明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利用NI Multisim仿真设计软件对泰国托卡马克1号(TT-1)磁探针的电路仿真模型进行测试,得出了探针的频响特性,其中分布电容主要影响磁探针的谐振频率大小,回路电感对磁探针的谐振频率和谐振峰值均有一定影响。基于亥姆霍兹线圈,进行了探... 利用NI Multisim仿真设计软件对泰国托卡马克1号(TT-1)磁探针的电路仿真模型进行测试,得出了探针的频响特性,其中分布电容主要影响磁探针的谐振频率大小,回路电感对磁探针的谐振频率和谐振峰值均有一定影响。基于亥姆霍兹线圈,进行了探针频响标定实验,结果显示磁探针的频率响应和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实验和数值方法,分析了探针传输线缆长度对探针幅频响应的影响。确定了TT-1装置探针的频响参数,为探针尺寸的设计以及信号传输线缆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模型 磁探针 频响标定 传输线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共和县生境质量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严莉 曹广超 +2 位作者 康利刚 刘梦琳 叶得力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325,共12页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海省共和县作为兰西城市群建设的关键节点和典型的荒漠生态脆弱区,其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对建设海南州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InVEST模型...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海省共和县作为兰西城市群建设的关键节点和典型的荒漠生态脆弱区,其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对建设海南州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InVEST模型,对2000—2020年共和县生境质量时空分布及效应变化特征进行探究,进而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进行地理探测器和局部空间回归。结果表明:(1)2000—2020年共和县生境质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生境质量均值分别为0.612(2000年)、0.626(2010年)、0.627(2020年),生境质量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空间格局上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2)影响共和县生境质量的主驱动因子为年平均气温(TEM)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生境质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大于单一因子,TEM与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交互作用强烈。(3)TEM对生境质量呈负向效应,负向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共和北部与东部地区;NDVI呈正向效应,正向影响区域主要集中在共和中部与南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GDP)对生境质量的正向效应较2000年上升了30%,塔拉滩光伏促进了共和县生态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结果可为干旱区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ST模型 生境质量 地理探测器 地理加权回归(GWR) 共和县 青海省
下载PDF
缓冲行走一体式月面探测器性能分析与优化
6
作者 何天宇 董洋 +2 位作者 周士明 赵军鹏 王春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47-2556,共10页
针对缓冲行走一体式月面探测器将着陆缓冲与月面行走功能融为一体,导致设计优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缓冲特性和行走特性的性能分析与优化方法。根据月面探测器着陆腿的功能需求,设计了构型为RUP-2RUPS的冗余自由度并联机构,并... 针对缓冲行走一体式月面探测器将着陆缓冲与月面行走功能融为一体,导致设计优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缓冲特性和行走特性的性能分析与优化方法。根据月面探测器着陆腿的功能需求,设计了构型为RUP-2RUPS的冗余自由度并联机构,并建立其参数化模型,该构型可通过运动副生效或失效实现缓冲和行走2种功能的构型切换。结合全因子实验方法分析月面探测器的两功能运动学特性与动力学特性,依据月面复杂着陆和行走工况,给出综合优化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在敏感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随优化过程更新的全工况响应面模型与非劣排序遗传算法,完成月面探测器着陆腿构型参数的优化。所提方法在提高运算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每轮优化均能筛选出当前构型的最恶劣着陆工况,并计算其极限值。优化后,最大有效工作空间增加了8.7%,抗翻倒性能最小值提高了4.0%,抗底面触月性能最小值提高了0.2%,整体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探测器 运动学分析 动力学分析 响应面模型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自然语言处理中的探针可解释方法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鞠天杰 刘功申 +1 位作者 张倬胜 张茹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3-758,共26页
随着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广泛应用,自然语言处理的多个领域(如文本分类和机器翻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受限于预训练模型的“黑盒”特性,其内部的决策模式以及编码的知识信息被认为是不透明的.以Open AI发布的Chat GPT和GPT-4为代表... 随着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的广泛应用,自然语言处理的多个领域(如文本分类和机器翻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受限于预训练模型的“黑盒”特性,其内部的决策模式以及编码的知识信息被认为是不透明的.以Open AI发布的Chat GPT和GPT-4为代表的先进预训练模型为例,它们在多个领域取得重大性能突破的同时,由于无法获知其内部是否真正编码了人们期望的知识或语言属性,以及是否潜藏一些不期望的歧视或偏见,因此仍然无法将其应用于重视安全性和公平性的领域.近年来,一种新颖的可解释性方法“探针任务”有望提升人们对预训练模型各层编码的语言属性的理解.探针任务通过在模型的某一区域训练辅助语言任务,来检验该区域是否编码了感兴趣的语言属性.例如,现有研究通过冻结模型参数并在不同层训练探针任务,已经证明预训练模型在低层编码了更多词性属性而在高层编码了更多语义属性,但由于预训练数据的毒性,很有可能在参数中编码了大量有害内容.该文首先介绍了探针任务的基本框架,包括任务的定义和基本流程;然后对自然语言处理中现有的探针任务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与总结,包括最常用的诊断分类器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其他探针方法,为读者提供设计合理探针任务的思路;接着从对比和控制的角度介绍如何解释探针任务的实验结果,以说明探测位置编码感兴趣属性的程度;最后对探针任务的主要应用和未来的关键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并讨论了当前探针任务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任务 可解释 自然语言处理 预训练模型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安全
下载PDF
振杆密实法加固粗粒混合土模型试验
8
作者 王宇虓 杜广印 +3 位作者 刘松玉 杨泳 周同和 徐金涛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9-108,共10页
中国中西部地区粗粒混合土分布广泛,但其松散性和不均匀性导致这些散体材料难以作为构筑物的地基。以提高粗粒混合土地基的承载力和消除不均匀性为主要目标,提出使用振杆法处理粗粒混合土地基,以室内模型试验为主要研究手段,分别进行了... 中国中西部地区粗粒混合土分布广泛,但其松散性和不均匀性导致这些散体材料难以作为构筑物的地基。以提高粗粒混合土地基的承载力和消除不均匀性为主要目标,提出使用振杆法处理粗粒混合土地基,以室内模型试验为主要研究手段,分别进行了振动加固试验、轻型动力触探试验和密度测量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实时监测振动和沉降指标,探究了振杆密实法对粗粒土的加固效果,分析了k值(d90/振杆直径)和振动频率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处理后,式样的轻型动力触探击数平均可达13击,较处理前提高了11击,试样底部的平均压实度可达81%,相应的承载力提高200 kPa以上,经振杆密实法处理后变为低压缩性地基土;当k值在1/2.0时,加固效果优于k值为1/10.0的情况,前者的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率比后者分别高出50 kPa和7%左右;粗粒混合土在14 Hz振动频率下的地表振动速度较大,可达36 mm/s,对采集到的振动数据进行了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其HHT能谱图显示振动频率在14 Hz附近时,地震响应较大;以正三角型布置加固点位,群点作用可以有效地消除地基土的不均匀性,地基土的不均匀系数K从试验前的26.40减小到1.39。振杆密实法可为粗粒混合土地基处理提供新思路,也可为现场施工提供关键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杆密实法 粗粒混合土 室内试验 振动频率 压实度
下载PDF
一种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设备故障智能诊断实现方法
9
作者 张卫国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1-226,共6页
针对现阶段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现场应用过程中,设备故障原因多样化,对于一些深层次的设备故障原因,现场技术人员还不具备进行深入分析能力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诊断模型库的设备故障智能诊断实现方法。方法首先实现智能诊断模型库,... 针对现阶段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现场应用过程中,设备故障原因多样化,对于一些深层次的设备故障原因,现场技术人员还不具备进行深入分析能力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诊断模型库的设备故障智能诊断实现方法。方法首先实现智能诊断模型库,通过收集技术专家日常分析、处理问题所需要的指标数据以及分析方法,将收集到的各种分析方法进行模型化,然后将各个模型抽象为机器编程语言进行实现,从而形成设备智能诊断模型库;其次在设备预置软硬件探针的基础上,结合智能诊断模型库对设备故障原因进行模型化综合分析,完成对分站、传感器、断电控制器等设备的自分析、自诊断、自修复功能;最后,通过设备自动拓扑图等系列智能诊断前端UI交互方式,为用户提供便捷的诊断操作以及相关信息的图形化、图表化数据分析展示,在提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稳定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为用户赋能、助力减人增效智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监控系统 诊断探针 智能诊断模型 设备故障 数据感知
下载PDF
高碳中锰耐磨钢凝固过程溶质微观偏析模型
10
作者 李民 刘洪波 +5 位作者 车晓锐 刘颖 张杰 张彩东 田志强 徐浩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9-1096,共8页
通过定向凝固、电子探针(EPMA)、Factsage等多种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手段对中锰耐磨钢凝固过程溶质元素微观偏析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定向凝固试验中当拉速为50μm·s-1时,中锰钢的二次枝晶间距平均值为59.77μm;中锰... 通过定向凝固、电子探针(EPMA)、Factsage等多种实验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手段对中锰耐磨钢凝固过程溶质元素微观偏析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在定向凝固试验中当拉速为50μm·s-1时,中锰钢的二次枝晶间距平均值为59.77μm;中锰钢凝固过程组织转变为L→L+γ→γ属于奥氏体凝固模式,无包晶反应的发生,也无铁素体相及其他相的出现;中锰钢定向凝固过程中Mn、Cr在枝晶间的含量明显高于枝晶内,表明Mn、Cr元素发生了明显的正偏析行为;通过对各特征参数求解,构建了中锰钢溶质元素微观偏析模型,发现中锰钢定向凝固过程中Mn元素偏析指数与Brody–Flemings模型符合较好,而Cr元素偏析指数与Clyne–Kurz模型分布较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锰耐磨钢 电子探针 定向凝固 二次枝晶间距 微观偏析模型
下载PDF
基于不同疏水性煤模型制备的气泡与煤表面黏附机制研究
11
作者 朱春云 于锋 +3 位作者 李明 孙丽娟 邢耀文 桂夏辉 《选煤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30-36,共7页
常规气泡探针研究中常采用云母、金片等作为矿物模型,难以准确反映煤样表面微纳结构与化学性质,进而难以充分反映气泡与煤表面间的黏附机制。为此,通过在二氧化硅表面旋涂沥青并进行不同时间的氧化处理,制备得到了化学性质与煤更相似且... 常规气泡探针研究中常采用云母、金片等作为矿物模型,难以准确反映煤样表面微纳结构与化学性质,进而难以充分反映气泡与煤表面间的黏附机制。为此,通过在二氧化硅表面旋涂沥青并进行不同时间的氧化处理,制备得到了化学性质与煤更相似且具有不同疏水性的煤模型;基于对制备得到的煤模型进行接触角测试、粗糙度测试、碰撞黏附行为的高速动态测试以及AFM气泡探针测试,明确了气泡与不同疏水性煤表面间的黏附机制。制备得到的强疏水性、中等疏水性、弱疏水性煤模型表面的静态接触角分别为95.19°,75.24°,55.23°,算术平方根粗糙度分别为0.29,0.46,0.43nm。宏观黏附行为中,流体力和表面力共同支配气泡与煤表面的相互作用过程;高速动态测试中,流体力强于表面力导致气泡与不同疏水性煤表面间碰撞次数无明显差异;准静态环境中,在表面力驱动下气泡与强疏水性煤表面间液膜于345ms破裂,与中等疏水性煤表面间液膜于845ms发生破裂,与弱疏水性煤表面间液膜则并未发生破裂。气泡探针测试中,驱动速度为1μm/s时,气泡与强疏水性煤表面在进针过程中斥力为23.08±3.93nN的位置处发生了跳入黏附,当驱动速度速度增加至10μm/s时,气泡与煤表面间黏附发生了滞后,而驱动速度增加至30μm/s时,黏附行为则被完全抑制;随着煤表面疏水性的降低,不同驱动速度下气泡均未发生黏附,仅在退针过程中测得引力且与驱动速度呈正相关;对于强疏水性煤表面,降低流体力有利于表面力驱动液膜薄化破裂从而促进黏附,而对于中等及弱疏水性煤表面,增加流体力则可增大颗粒与气泡远离过程中的流体倒吸引力从而有利于提高颗粒与气泡的黏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浮选 黏附机制 煤模型制备 高速动态测试 AFM气泡探针测试 表面力 流体力 黏附概率
下载PDF
基于模型驱动双向主动测量协议的IP网络遥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12
作者 喻胜 周浩 李超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3期124-128,共5页
IP层的OAM技术中,双向主动测量协议(TWAMP)通过主动向网络注入测量报文,并根据对测量报文进行采集分析来实现任意2个具备IP可达性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层性能监测。文章首先分析了TWAMP测量方案在实际运营部署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然... IP层的OAM技术中,双向主动测量协议(TWAMP)通过主动向网络注入测量报文,并根据对测量报文进行采集分析来实现任意2个具备IP可达性网络节点之间的网络层性能监测。文章首先分析了TWAMP测量方案在实际运营部署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然后针对网络的运维管理日益智能化的网络发展趋势下,需要对网络运行状况进行连续实时主动监测的新需求进行了相关分析。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面向互联网遥测架构的硬探针TWAMP网络监控系统,以此实现IP传送网的性能监测改进,为实现更实时可靠的智能运营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性能监测 双向主动测量协议 网络遥测 模型驱动遥测 硬探针
下载PDF
Studies on the Response Dynamics of a Gas-Sensing Membrane Probe
13
作者 LI Fan-chao (Institute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88-394,共7页
The present paper covers the response dynamics of a gas-sensing membrane probe, which is described by the dynam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based upon a steady-state diffusion process.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 The present paper covers the response dynamics of a gas-sensing membrane probe, which is described by the dynamic differential equation based upon a steady-state diffusion process.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sponse time is dependent upon membrane properties, membrane geometry, internal electrolyte composition, the dissociation constant of the conjugate reaction, the initial gas concentration in the internal electrolyte, and the gas concentration in the evaluation sample.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gas-sensing probe' s dynamic parameter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l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DE DYNAMICS probe model MEMBRANE
下载PDF
On Modeling and Accuracy Analysis of the Available Bandwidth Measurement Based-on Packet-pair Sampling
14
作者 Jun LIU Dafang ZHANG Junhang J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System Sciences》 2008年第2期168-176,共9页
Packet-pair sampling, also called probe gap model (PGM) is proposed as a lightweight and fast available bandwidth measurement method. But measurement tools based on PGM gives results with great uncertainty in some cas... Packet-pair sampling, also called probe gap model (PGM) is proposed as a lightweight and fast available bandwidth measurement method. But measurement tools based on PGM gives results with great uncertainty in some cases. PGM’s statistical robustness has not been proved.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more precise statistical model based on PGM. We present the new approach by using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and statistical parameters.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use of a PGM bandwidth evaluation method considering a non-fluid cross traffic and present the alternative approach where the bursty nature of the probed traffic c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Based on the model, measurement variance and sample size can be calculated to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We evaluated the model in a controlled and reproducible environment using NS sim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tive PROBING probe Gap model Available BANDWIDTH Variance SAMPLE Size TRAFFIC BURST
下载PDF
Advanced high-pressure plasma diagnostics with hairpin resonator probe surrounded by film and sheath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金洲 石建军 +3 位作者 张菁 张琪 中村圭二 菅井秀郎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7期387-393,共7页
The hairpin probe using microwave resonance in plasma is applicable to high pressure 1.33 ×10^3-1.01×10^5 Pa)) as developed recently. In this work, an analytic model of the hairpin resonator probe surround... The hairpin probe using microwave resonance in plasma is applicable to high pressure 1.33 ×10^3-1.01×10^5 Pa)) as developed recently. In this work, an analytic model of the hairpin resonator probe surrounded by a thin dielectric layer and a sheath layer is proposed. The correction factor due to these surroundings is analytically found and confirmed by electromagnetic field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simulation, thus enabling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electron density in a high-pressure non-equilibrium uniform dischar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irpin resonator probe simulation high-pressure plasma transmission line model
下载PDF
kA级脉冲电流注入环的SPICE电路模型
16
作者 崔志同 陈伟 +1 位作者 董亚运 刘政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2-638,共7页
在考核电力/电子设备抗强电磁脉冲性能的千安培(kA)级脉冲电流注入试验中,注入环通过感性耦合的方式将脉冲源输出能量加载到受试设备端口,是注入试验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kA级电流注入环的时域电路仿真难题,本文以Montena IC3B型... 在考核电力/电子设备抗强电磁脉冲性能的千安培(kA)级脉冲电流注入试验中,注入环通过感性耦合的方式将脉冲源输出能量加载到受试设备端口,是注入试验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kA级电流注入环的时域电路仿真难题,本文以Montena IC3B型注入环为例,采用多段集总参数电路串联的方法,建立了考虑分布参数因素的kA级注入环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SPICE)电路模型;并依据注入环磁芯材料特性,对端口阻抗测试数据进行了分频段拟合,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取了电路模型参数;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kA级脉冲电流注入平台的整体电路仿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时域仿真精度,可用于电力/电子设备强电磁脉冲电流注入试验的设计、分析、效果预估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脉冲电流注入 电流注入环 SPICE电路模型
下载PDF
互联网O2O随访模式在口腔牙周科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秋婷 郭三兰 +2 位作者 朱光勋 胡靖宇 魏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O2O随访模式在口腔牙周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口腔科门诊采用线下就诊的牙周炎患者200例为对照组,在门诊完成牙周治疗后1年内返院复查4次;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200例患者为干预组,在对... 目的探讨互联网O2O随访模式在口腔牙周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口腔科门诊采用线下就诊的牙周炎患者200例为对照组,在门诊完成牙周治疗后1年内返院复查4次;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200例患者为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和随访基础上采用互联网线上联合线下随访模式。结果干预组不同随访时间的探诊出血百分率和菌斑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随访结束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患者对该模式的满意度为(2.74±0.47)分。结论互联网O2O随访模式能有效控制牙周炎患者菌斑水平,改善探诊出血,提高口腔保健效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治疗 口腔门诊 随访 互联网 O2O模式 探诊出血 菌斑指数 自我效能 口腔护理
下载PDF
Diagnosis of a low pressure capacitively coupled argon plasma by using a simple collisional-radiative model
18
作者 虞一青 辛煜 宁兆元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486-492,共7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simple collisional-radiative model to characterise capacitively coupled argon plasmas driven by conventional radio frequency in combination with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and Langmuir probe m... This paper proposes a simple collisional-radiative model to characterise capacitively coupled argon plasmas driven by conventional radio frequency in combination with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and Langmuir probe measurements. Two major processes are considered in this model, electron-impact excitation and the spontaneous radiative decay. The diffusion loss term, which is found to be important for the two metastable states (4s[3/2]2, 4s'[1/2]0), is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Behaviours of representative metastable and radiative states are discussed. Two emission lines (located at 696.5 nm and 750.4 nm) are selected and intensities are measured to obtain populated densities of the corresponding radiative states in the argon plasma.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at measured by Langmuir probe, indicating that the current model combined with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is a candidate tool for electron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n radio frequency capacitively coupled dischar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acitively coupled plasma collisional-radiative model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scopy Langmuir probe
下载PDF
柔性泡沫对振杆密实法模型试验边界效应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庄仲旬 杜广印 +2 位作者 刘松玉 齐睿典 唐紫琼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0-608,共9页
为研究柔性泡沫材料对刚性模型箱边界效应的改善效果,在模型箱侧壁分别内衬了聚氨酯、聚苯乙烯和珍珠棉3种泡沫,开展了振杆密实法处理可液化地基的室内模型试验.采用2-范数偏差法对振动加速度场进行分析,通过将加速度时程信号功率谱密... 为研究柔性泡沫材料对刚性模型箱边界效应的改善效果,在模型箱侧壁分别内衬了聚氨酯、聚苯乙烯和珍珠棉3种泡沫,开展了振杆密实法处理可液化地基的室内模型试验.采用2-范数偏差法对振动加速度场进行分析,通过将加速度时程信号功率谱密度对频率进行积分处理,估算出边界材料耗散的能量.结果表明,聚氨酯泡沫吸收和散射的能量约为输入水平的53.9%,其对刚性模型箱边界效应的改善作用优于聚苯乙烯泡沫和珍珠棉泡沫.柔性泡沫主要通过减少弹性波向模型土层中的反射来减弱模型箱的边界效应.泡沫材料与土体的波阻抗越接近,减少弹性波反射的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效应 振杆密实法 模型试验 边界材料 振动加速度
下载PDF
实现高阶安全的一阶掩码与乱序方法研究
20
作者 肖冲 唐明 严飞 《密码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155-167,共13页
掩码是当前抵御侧信道攻击的可证明安全类防护手段,但实际应用中,高阶掩码由于受到资源开销的限制,通常会和其他轻量化防护结合使用,如掩码与乱序组合的方案.现有掩码与乱序组合方案的安全性评估均基于特定的区分器或特定的攻击技术.本... 掩码是当前抵御侧信道攻击的可证明安全类防护手段,但实际应用中,高阶掩码由于受到资源开销的限制,通常会和其他轻量化防护结合使用,如掩码与乱序组合的方案.现有掩码与乱序组合方案的安全性评估均基于特定的区分器或特定的攻击技术.本文从泄露量的角度不依赖于特定的区分器及攻击方法评估这种组合方式,相较于已有基于具体攻击技术的评估更基础且通用,评估结果不会因新型区分器的提出或攻击技术的革新而变化.在噪声模型下对实际泄露量采用噪声指标来进行量化,通过模型规约得到能够同时衡量掩码方案以及防护组合方案的安全水平下界.通过仿真与实测实验来分析防护组合方案中影响安全水平的可配置因素.实验结果证实,组合防护的噪声指标ARE与乱序阶数t呈反比,1阶掩码与乱序的组合防护能达到2阶或3阶掩码的攻击下界m的量级,即达到2阶或3阶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信道 掩码 乱序 轻量级防护 随机探针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