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拐枣汁加工工艺优化及质量检测
1
作者 豆成林 黄卉卉 张方佳 《饮料工业》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了研发一款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拐枣汁,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拐枣汁加工工艺,分别研究了出汁率、脱涩和澄清等关键工艺,在此基础上,以拐枣汁为原材料,白砂糖、柠檬酸及食用盐为辅料做调配实验,通过正交试验进行配... 为了研发一款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拐枣汁,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了拐枣汁加工工艺,分别研究了出汁率、脱涩和澄清等关键工艺,在此基础上,以拐枣汁为原材料,白砂糖、柠檬酸及食用盐为辅料做调配实验,通过正交试验进行配方优化。确定最佳配比是添加白砂糖3%,柠檬酸0.10%,食用盐0.03%;确定提高出汁率果胶酶的最佳添加量为0.09%,脱涩单宁酶的最佳添加量为0.15%,澄清拐枣汁所需的明胶最佳添加量为1.2%。此时产品澄清透明,酸甜适宜,拐枣风味浓郁,稳定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汁率 脱涩 澄清 工艺优化
下载PDF
高成材率钢锭缺陷控制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胜利 刘钦 +2 位作者 关锐 艾新港 张连有 《鞍钢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钢锭凝固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类缺陷,严重制约了钢锭成材率,直接影响后续加工工艺和最终产品质量。抑制缺陷形成、探索创新并有效改进模铸工艺对提高钢锭成材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和分析关于提高钢锭成材率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 钢锭凝固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类缺陷,严重制约了钢锭成材率,直接影响后续加工工艺和最终产品质量。抑制缺陷形成、探索创新并有效改进模铸工艺对提高钢锭成材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和分析关于提高钢锭成材率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包括锭型设计、工艺参数优化、先进铸造技术等,展望了多相流动控制、微观结构调控和冷却速率精准管理等未来模铸与凝固技术研究发展方向,为实现高成材率钢锭的稳定生产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铸 钢锭缺陷控制 成材率 工艺优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降低热镀锌产品锌锭超标耗率的研究
3
作者 吴时昌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16,共3页
通过对热镀锌产品锌锭超标耗率影响因素研究,着重从锌层厚度控制、锌渣产生控制和工序成材率控制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最终总结形成降低热镀锌产品锌锭超标耗率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 热镀锌 锌层厚度 锌渣 工序成材率 锌锭超标耗率
下载PDF
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光合、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文政 李亚静 +4 位作者 张敏 毕经鑫 杨敏 郭振清 蔡瑞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2-471,共10页
为探究冀东地区强筋小麦适宜施氮量,以强筋小麦石优20号和中麦998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0 kg·hm^(-2)(N_(0))、180 kg·hm^(-2)(N 180)、210 kg·hm^(-2)(N 210)和240 kg·hm^(-2)(N 240)4个施氮水平,分析了施氮量... 为探究冀东地区强筋小麦适宜施氮量,以强筋小麦石优20号和中麦998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设置0 kg·hm^(-2)(N_(0))、180 kg·hm^(-2)(N 180)、210 kg·hm^(-2)(N 210)和240 kg·hm^(-2)(N 240)4个施氮水平,分析了施氮量对强筋小麦光合、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_(0)处理相比,施氮后石优20号和中麦998的产量均在N 240处理下增加显著,增幅分别为3.20%和13.95%。随施氮量的增加,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均呈先升后降趋势,且在花后15 d达到最大值。施氮对F v/F m影响较小,对ΦPSⅡ影响较明显。旗叶、籽粒内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增施氮肥后籽粒蛋白组分中清蛋白、球蛋白比例下降,醇溶蛋白、谷蛋白比例上升,各组分含量在N 210处理下均最高。面筋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升后降。这说明增施氮肥可改善強筋小麦植株的光合特性,进而提高产量,同时增加植株体内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并改变蛋白质组分所占比例,有效改善加工品质。本试验条件下,210 kg·hm^(-2)施氮量下,小麦产量和品质较优,该施氮量可作为冀东平原强筋小麦栽培的最佳施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强筋小麦 光合 产量 蛋白质含量 加工品质
下载PDF
播种量和秧龄对机插籼粳杂交稻秧苗素质、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王坤庭 冯源 +4 位作者 刘梦竹 廖萍 魏海燕 胡群 张洪程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7,共7页
适宜的播种量与秧龄搭配是保障水稻丰产优质的前提。以籼粳杂交稻甬优6711为供试品种,采用两因素(播种量、秧龄)裂区设计,以探明不同秧龄和播种量处理(T1,秧龄20 d、播种量50 g/盘;T2,秧龄20 d、播种量70 g/盘;T3,秧龄30 d、播种量50 g/... 适宜的播种量与秧龄搭配是保障水稻丰产优质的前提。以籼粳杂交稻甬优6711为供试品种,采用两因素(播种量、秧龄)裂区设计,以探明不同秧龄和播种量处理(T1,秧龄20 d、播种量50 g/盘;T2,秧龄20 d、播种量70 g/盘;T3,秧龄30 d、播种量50 g/盘;T4,秧龄30 d、播种量70 g/盘)对机插稻秧苗素质、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2和T3处理的产量较高,较T1处理分别增产24.7%和25.2%,较T4处理分别增产17.4%和17.8%。与20 d秧龄处理相比,30 d秧龄处理显著增加苗高、茎基宽、百苗地上及地下部干物质量;70 g/盘播种量处理较50 g/盘播种量处理显著降低苗高、茎基宽和发根力。整体而言,T3处理的秧苗素质最好。从稻米加工品质来看,与20 d秧龄处理相比,30 d秧龄处理的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显著下降,但糙米率差异不显著;与50 g/盘播种量处理相比,70 g/盘播种量处理能显著提高糙米率和精米率,但对整精米率影响小。综合来看,T2处理的稻米加工品质最优,而T3处理降低了稻米加工品质。因此,在苏北杂交中粳稻种植区,选择短秧龄、高播量搭配(T2)能同时获得丰产优质,长秧龄、低播量搭配(T3)能获得丰产,但稻米加工品质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稻 播种量 秧龄 产量 加工品质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软件的双酚A装置反应单元流程模拟与优化
6
作者 李得伦 童朝忠 +5 位作者 刘亭亭 姚鑫 刘旭明 冯恩波 李琬菁 毛玲娟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108-111,148,共5页
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离子交换树脂法合成双酚A装置反应单元工艺进行了建模,考察了反应单元进料温度、苯酚/丙酮质量比、丙酮至一段反应器比例等参数对丙酮转化率、双酚A收率及其选择性的影响,并对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离子交换树脂法合成双酚A装置反应单元工艺进行了建模,考察了反应单元进料温度、苯酚/丙酮质量比、丙酮至一段反应器比例等参数对丙酮转化率、双酚A收率及其选择性的影响,并对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变化情况下,反应单元进料温度升高,或苯酚/丙酮质量比降低,或丙酮至一段反应器比例增大,均会使双酚A收率和丙酮转化率增大;在一段、二段反应器进料温度分别为65,76℃,苯酚/丙酮质量比为15.0,丙酮至一段反应器比例为1.00的优化条件下,双酚A收率、丙酮转化率分别提高3.96,4.30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装置 流程模拟 AspenPlus软件 反应单元 苯酚 丙酮 转化率 收率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清肝合剂提取工艺优选研究
7
作者 王玉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8期780-784,共5页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清肝合剂的提取工艺,为清肝合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清肝合剂提取工艺中的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和加水量进行考察,并以干浸膏得率、黄芩苷转移率和工艺综合成本作为评价指标,优...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清肝合剂的提取工艺,为清肝合剂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清肝合剂提取工艺中的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和加水量进行考察,并以干浸膏得率、黄芩苷转移率和工艺综合成本作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工艺路线并进行验证。结果: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发现,煎煮次数为3次、煎煮时间为1 h、加水量为8倍是清肝合剂提取工艺的最优路线,此时干浸膏得率(33.56%)、黄芩苷转移率(80.05%)和工艺综合成本均较为理想,并且工艺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也较好。结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得到的清肝合剂提取工艺路线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用于清肝合剂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肝合剂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设计 黄芩苷转移率 干浸膏得率
下载PDF
以废弃花蛤贝壳制备柠檬酸钙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史文军 万夕和 +4 位作者 王李宝 沈辉 凌云 黎慧 乔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22,共4页
本试验以花蛤软体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弃贝壳为钙源,利用直接法生产柠檬酸钙。在确定了花蛤贝壳最适粉碎目数为60目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钙酸比、固液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柠檬酸钙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花蛤贝壳直... 本试验以花蛤软体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废弃贝壳为钙源,利用直接法生产柠檬酸钙。在确定了花蛤贝壳最适粉碎目数为60目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钙酸比、固液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柠檬酸钙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花蛤贝壳直接制备柠檬酸钙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钙酸比为0.80,固液比为35%,反应时间为2.5 h,反应温度为35℃,在此条件下的柠檬酸钙产率为92.13%。纯度及工艺放大检测结果显示利用该优化工艺制备的柠檬酸钙产品质量好且稳定,故本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蛤贝壳 柠檬酸钙 产率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提高采后油茶果出油率的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春水 王金元 熊芳芳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92-396,共5页
利用生产型试验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对比分析方法, 对采后油茶果进行了研究, 制定了油茶果采后处理新工艺。结果表明: 采后油茶果在堆沤过程中, 油脂含量下降; 按新工艺生产比按原工艺生产的出油率提高了12 % 以上, 处理成本仅增加3-0 元... 利用生产型试验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对比分析方法, 对采后油茶果进行了研究, 制定了油茶果采后处理新工艺。结果表明: 采后油茶果在堆沤过程中, 油脂含量下降; 按新工艺生产比按原工艺生产的出油率提高了12 % 以上, 处理成本仅增加3-0 元·t - 1 , 且操作简单, 容易在生产中推广。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果实 工艺 出油率
下载PDF
黄土高原坡沟系统侵蚀产沙过程的REE示踪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魏霞 李占斌 +2 位作者 尤洋 亢伟 李斌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15,共5页
利用室内概化的坡沟系统模型,结合REE示踪技术,采用放水冲刷试验,对黄土高原坡沟系统侵蚀产沙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坡沟系统的坡面侵蚀速率大于沟坡的侵蚀速率,即坡面侵蚀较沟坡侵蚀剧烈;在本研究设计的流量范围内存在一个临... 利用室内概化的坡沟系统模型,结合REE示踪技术,采用放水冲刷试验,对黄土高原坡沟系统侵蚀产沙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坡沟系统的坡面侵蚀速率大于沟坡的侵蚀速率,即坡面侵蚀较沟坡侵蚀剧烈;在本研究设计的流量范围内存在一个临界流量Q=12 L/min,当冲刷流量小于该值时,起始侵蚀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冲刷流量大于该值时,起始侵蚀率随冲刷流量的增大而减小;相同流量下,随着冲刷历时的延长,其侵蚀率呈波动变化趋势,陆续达到最大,然后又逐渐减小,而且随着流量的增大,La元素示踪带和Eu元素示踪带侵蚀率达到最大的时间越来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坡沟系统 侵蚀产沙过程 侵蚀率 稀土元素(REE)示踪技术
下载PDF
白头翁汤提取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时维静 崔全民 李立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筛选最佳白头翁汤提取工艺条件。方法:观察白头翁汤不同水提液中的沉淀量。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得膏率、小檗碱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倍数,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对该方提取的影响。结果:浸提次数是影响最大的因素。结论:白头翁汤提取工... 目的:筛选最佳白头翁汤提取工艺条件。方法:观察白头翁汤不同水提液中的沉淀量。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得膏率、小檗碱含量为指标,考察加水倍数,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对该方提取的影响。结果:浸提次数是影响最大的因素。结论:白头翁汤提取工艺最优条件是浸提次数为3次,浸提时间为0.5小时,加水量为9倍药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汤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干膏得率 小檗碱含量
下载PDF
钢包精炼工艺对钒氮合金收得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晨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48,共5页
研究了钢包精炼条件下各种工艺参数对VN合金N、V收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钢水成分、覆盖剂渣量对VN合金收得率基本没有影响;氧势是关键因素,并得到了N的收得率与氧势的回归关系式。覆盖剂中添加Al2O3、CaF2虽然不影响V、N的最终... 研究了钢包精炼条件下各种工艺参数对VN合金N、V收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钢水成分、覆盖剂渣量对VN合金收得率基本没有影响;氧势是关键因素,并得到了N的收得率与氧势的回归关系式。覆盖剂中添加Al2O3、CaF2虽然不影响V、N的最终收得率,但却大大延缓了VN合金进入钢水中的速度。正常条件下,V的收得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但当氧势较高时(>100×10-6),钢水中的V会逐渐被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氮合金 收得率 钢包精炼工艺 钢水 覆盖剂 氧势 结构钢
下载PDF
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9
13
作者 徐凤娇 赵广才 +4 位作者 田奇卓 常旭虹 杨玉双 王德梅 刘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0-306,共7页
为了明确施氮量与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的关系,选用强筋小麦济麦20、皖麦38和中筋小麦京冬8、中麦8共2种品质类型4个小麦品种,研究了施氮量对其产量性状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N 0~360 kg/hm2的范围内,增加氮肥... 为了明确施氮量与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的关系,选用强筋小麦济麦20、皖麦38和中筋小麦京冬8、中麦8共2种品质类型4个小麦品种,研究了施氮量对其产量性状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N 0~360 kg/hm2的范围内,增加氮肥用量可以有效缓解叶绿素降解,抑制旗叶全氮含量降低,缓解叶片衰老,延长旗叶功能期;强筋小麦品种比中筋小麦品种旗叶叶绿素含量和氮素含量下降缓慢。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提高,施氮N 27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增加到360 kg/hm2时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开始下降。强筋小麦蛋白质产量和子粒产量高,中筋小麦穗数、穗粒数多,千粒重高。施氮有利于子粒出粉率、硬度、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的提高。施氮N 180 kg/hm2时可以显著延长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降低吸水率,面包总体评分最高。强筋小麦硬度大,蛋白质含量、出粉率和沉降值高,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长,面包体积大、评分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冬小麦 品种 产量 加工品质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糙出白率和碾白率检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显青 白国伟 +1 位作者 张玉荣 任洪玲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共6页
通过扫描获取不同碾白时间下的大米图像,提取大米图像信息,分析大米图像信息与糙出白率和碾白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平均值同糙出白率、H平均值同碾白率的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984 6、-0.986 1;然后建立B平均值同糙出白率、H平... 通过扫描获取不同碾白时间下的大米图像,提取大米图像信息,分析大米图像信息与糙出白率和碾白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平均值同糙出白率、H平均值同碾白率的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984 6、-0.986 1;然后建立B平均值同糙出白率、H平均值同碾白率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302 5x+135.733,R2=0.965 6;y=-0.132 9x+105.401,R2=0.968 9。用建立的回归方程预测糙米糙出白率和碾白率,通过F检验和t检验表明,预测的糙出白率和碾白率与实际检测值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糙出白率 碾白率 图像处理
下载PDF
辽河劣质焦化蜡油溶剂精制-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刚 黄鹤 +1 位作者 徐春明 高金森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09年第2期7-10,共4页
为合理利用辽河超稠原油经延迟焦化加工得到的劣质焦化蜡油,进行了采用溶剂精制-催化裂化组合工艺加工该焦化蜡油的中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辽河劣质焦化蜡油经溶剂精制可以在抽余油(精制油)收率为70%的条件下脱出85%的氮、16%的硫... 为合理利用辽河超稠原油经延迟焦化加工得到的劣质焦化蜡油,进行了采用溶剂精制-催化裂化组合工艺加工该焦化蜡油的中型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辽河劣质焦化蜡油经溶剂精制可以在抽余油(精制油)收率为70%的条件下脱出85%的氮、16%的硫,以及39%的多环芳烃、胶质和沥青质,可为催化裂化装置提供优质的原料。精制油催化裂化反应转化率比劣质焦化蜡油提高88%,精制油的催化裂化反应性能优于辽河重油催化裂化原料,辽河重油催化裂化原料中掺入精制油后与其单独催化裂化相比,轻质油收率提高,生焦率下降,产品质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蜡油 溶剂精制 抽余油 催化裂化 组合工艺 转化率 液体收率 辽河超稠原油
下载PDF
花椒风味盐的制备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知非 林璐 +2 位作者 孙伟峰 车振明 刘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4-69,共6页
以盐为原料,溶解于水后再加入生物多糖,经过均质乳化,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成精制盐,随后吸附花椒油制成花椒风味盐。首先对喷雾干燥条件进风温度、进料速度、风量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的优化结果为进风温度190℃、进料量10mL/h、... 以盐为原料,溶解于水后再加入生物多糖,经过均质乳化,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成精制盐,随后吸附花椒油制成花椒风味盐。首先对喷雾干燥条件进风温度、进料速度、风量进行了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的优化结果为进风温度190℃、进料量10mL/h、风量100m3/h时可达到最大出粉率59.7%。同时,比较了加入不同高分子物质的互混物对精制盐喷雾出粉率和吸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0.1%多孔淀粉和0.1%β-环糊精达到最大出粉率59.7%,最大吸油率66.8%。最后,对花椒油的吸附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花椒油的吸附量控制在20%时,风味盐的外观和风味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风味盐 喷雾干燥 出粉率 吸附率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六高康颗粒水提工艺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庆宝 黄诗莹 +3 位作者 陈剑平 张尚斌 谢静静 张剑勇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7期74-77,共4页
目的优选六高康颗粒的水提工艺。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法测定落新妇苷的含量;以落新妇苷的含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以煎煮时间、加水倍数、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筛选六高康方的最佳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六高康颗粒的水提工艺。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法测定落新妇苷的含量;以落新妇苷的含量及出膏率为评价指标,以煎煮时间、加水倍数、煎煮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筛选六高康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落新妇苷质量浓度在4.84~154.75μg/mL(r=0.9994)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2.73%,RSD为1.95%(n=9);最佳提取工艺为煎煮3次,每次加8倍量水,每次煎煮45 min;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落新妇苷平均含量为64.17μg/mL,平均出膏率为25.12%。结论优选的水提工艺重复性好、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高康颗粒 落新妇苷 干膏率 正交试验 水提工艺
下载PDF
夸克干酪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18
作者 刘敏 曹志军 +1 位作者 贺宝平 王春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6-58,共3页
为了获得适合中国人口味夸克干酪的最佳加工工艺和条件,以鲜乳为原料,经杀菌、冷却、接种、添加凝乳酶、凝块切割、排乳清、包装等工艺制作夸克干酪,主要通过L9(34)正交试验,发酵剂添加量、凝乳酶添加量、切割p H值和排乳清条件等4个关... 为了获得适合中国人口味夸克干酪的最佳加工工艺和条件,以鲜乳为原料,经杀菌、冷却、接种、添加凝乳酶、凝块切割、排乳清、包装等工艺制作夸克干酪,主要通过L9(34)正交试验,发酵剂添加量、凝乳酶添加量、切割p H值和排乳清条件等4个关键工艺进行了优化,试图优选出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夸克干酪制品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发酵剂添加量为3.5%、凝乳酶添加量为0.15%、切割p H为4.7和排乳清条件为2 400 r/min、20 min条件下制作夸克干酪时,可获得最佳感官品质的夸克干酪。当发酵剂添加量为4.0%、凝乳酶添加量为0.18%、分离p H为4.7和排乳清条件为3 600 r/min 20 min时,制作的夸克干酪出品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夸克干酪 工艺优化 出品率
下载PDF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煎膏剂的水提工艺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文辉 叶美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48-951,共4页
目的:制定一个优良规范的中药膏方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芪肉桂四物汤煎膏剂为代表方,以出膏率和芍药苷转移率为指标,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实验法L18(37),多指标综合评分评价代表膏方的最... 目的:制定一个优良规范的中药膏方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芪肉桂四物汤煎膏剂为代表方,以出膏率和芍药苷转移率为指标,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实验法L18(37),多指标综合评分评价代表膏方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工艺为从中药饮片至清膏的过程,包括浸泡、煎煮、浓缩。结果: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依次是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最佳提取工艺的有效参数为:12倍水量浸泡60min,浸泡温度30℃,提取3次,每次煎煮90 min。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制备其他膏方和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煎膏剂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黄芪肉桂四物汤 出膏率 芍药苷
下载PDF
巴西蘑菇菌丝体中抗肿瘤活性物质提取工艺的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虹 程薇 +3 位作者 何建军 史德芳 谭洪卓 谷文英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77-1080,共4页
以产物得率、纯度和抗肿瘤活性为指标,对巴西蘑菇深层发酵所得菌丝体的先水后醇提取工艺和先醇后水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先水后醇提取工艺所得粗多糖(P1,多糖纯度29.34%)和醇提物(AE1,麦角甾醇纯度5.67%)得率分别为7.62%和7.41... 以产物得率、纯度和抗肿瘤活性为指标,对巴西蘑菇深层发酵所得菌丝体的先水后醇提取工艺和先醇后水提取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先水后醇提取工艺所得粗多糖(P1,多糖纯度29.34%)和醇提物(AE1,麦角甾醇纯度5.67%)得率分别为7.62%和7.41%,P1和AE1对S180肉瘤小鼠体内瘤重抑制率分别为50.36%和56.83%;先醇后水提取工艺所得粗多糖(P2,纯度38.62%)和醇提物(AE2,麦角甾醇纯度4.18%)得率分别为5.68%和22.42%,P2和AE2对S180肉瘤小鼠体内瘤重抑制率分别为54.75%和54.34%。先醇后水提取工艺能使菌丝体中28.10%的部分得到利用(5.68%粗多糖加22.42%醇提物),而先水后醇提取工艺仅能利用其中15.03%(7.62%粗多糖加7.41%醇提物);且两种工艺所获粗多糖或醇提物的抑瘤活性差异不大(P>0.05),因此先醇后水提取工艺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蘑菇 菌丝体 提取工艺 粗多糖 醇提物 得率 抑瘤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