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on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1
作者 Hui Ai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1年第5期44-46,共3页
In recent years,new media has been booming in our country.College students can learn about everything happening in the world in real time through the Internet,which speeds up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of info... In recent years,new media has been booming in our country.College students can learn about everything happening in the world in real time through the Internet,which speeds up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However,due to the relatively simple environment the college students grew up in,the incomplete formation of their own values,and the mixture of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learning through the Internet can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the psychology of college students.Based on the in-depth and systematic exploration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an in-depth study on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 conducted,a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improvement methods for the discussion and exchange of the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media College stud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mo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下载PDF
China’s Perspectives on the Modern Educational Value of Crit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
2
作者 Min Li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4年第7期174-181,共8页
Crit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a new and important direc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ra.By comparing crit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combi... Crit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a new and important direc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new media era.By comparing crit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combining with the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China in the past 20 years,and based on the three major relationships that Chinese philosophy is concerned about that people need to face in the world of life,i.e.,the individual and the self,the individual and nature,and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ociety,this paper defines crit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 as that individuals,as information subjects,discover,select,confirm,and evaluate the information they are exposed to by obtaining and discriminating the content elements of the information world(information sources,information,and information assets)and us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methods,creatively interpret or solve the relevant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self,individuals and nature,individuals and society,and form the literacy that represents the knowledge,ability,attitude,habit,and level of the information subject through continuous reflection and practice.In order for human being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world and construct it responsibly,crit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 can play a greater role and educational value.It not only help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uild knowledge of“good questioning”and enhance their“reasoning”skills,but also encourages them to maintain a“firm standpoint,”cultivate a habit of“healthy skepticism,”and enhance their“decision-making”ski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media University students Critical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al value Chinese philosophy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加强网络育人的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文志娟 黄祯雄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
依托先进的媒体技术开展网络育人是思政育人工作的必然趋势。将传统育人工作和新媒体技术融合,打造具有新媒体特色的育人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思政育人工作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面对新媒体时代思政育人工作带来的... 依托先进的媒体技术开展网络育人是思政育人工作的必然趋势。将传统育人工作和新媒体技术融合,打造具有新媒体特色的育人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思政育人工作效率,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面对新媒体时代思政育人工作带来的挑战及机遇,高校应从开发网络育人平台、深入挖掘和利用育人资源,提升辅导员媒介修养及创新能力、构建专业化网络育人团队,构建健全的网络育人机制、牢固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三方面入手,提高思政育人工作的吸引力、时代感和实效性,培育出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践行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辅导员 网络育人
下载PDF
以“学用互促”为特点的本科生新媒体素养培育模式研究——以浙江大学图书馆i-Lab学生创新工作室为例
4
作者 杨柳 沈利华 +3 位作者 徐菁菁 田稷 何晓薇 邵博云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1,90,共9页
文章聚焦本科生新媒体实用技能素养培育,基于教学支架、元素养、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设计以“学用互促”为特点的培育模式,以浙江大学图书馆i-Lab学生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开展“分组制”量体裁衣、“系列课程+实践应用”穿插结合、“老带新... 文章聚焦本科生新媒体实用技能素养培育,基于教学支架、元素养、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设计以“学用互促”为特点的培育模式,以浙江大学图书馆i-Lab学生创新工作室为依托,开展“分组制”量体裁衣、“系列课程+实践应用”穿插结合、“老带新”合作学习等实践探索,并提出国内高校推广实施建议,以期为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注入新思路,推动素养培育与学生成长互融互促的良性循环,亦为学生团队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素养 本科生 学用互促 信息素养教育 培育模式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制浆造纸专业协同育人教育模式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帆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1期165-168,共4页
新媒体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轻化工产业的改革与升级,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以及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已成为轻化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环节。在制浆造纸专业基础上,对协同教育与互动教学的概念进行解读;总结高校内制浆造纸专业... 新媒体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国轻化工产业的改革与升级,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以及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已成为轻化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环节。在制浆造纸专业基础上,对协同教育与互动教学的概念进行解读;总结高校内制浆造纸专业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制浆造纸专业德育课互动教学优势特征并提出协同教育模式下制浆造纸专业教学方式;旨在为我国造纸行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网络 制浆造纸专业 协同育人理念 合作教学 企业转型升级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多介质新形态教学资源建设——以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为例
6
作者 蔺素珍 张可 +2 位作者 李大威 王彦博 秦品乐 《高教学刊》 2024年第27期92-96,共5页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而教学资源建设是系列教改的基础。在分析新工科教育与传统工科教育差异基础上,揭示多介质新形态教学资源建设需求,提出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多介质新形态教学资源建设方法,包括以先进的学习理论为指导安...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而教学资源建设是系列教改的基础。在分析新工科教育与传统工科教育差异基础上,揭示多介质新形态教学资源建设需求,提出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多介质新形态教学资源建设方法,包括以先进的学习理论为指导安排教材结构、体例;以立体化教材、公众号、小程序和抖音等新形态介质传递教学内容;以新知识新技术为牵引促进创新创业能力;以不同领域新应用实例夯实跨界综合能力;以文化自信、忧患意识等为牵引强化课程思政,实现多介质新形态教学资源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介质 教学资源 新工科教育 课程思政 数字图像处理
下载PDF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与发展研究
7
作者 李欣 肖锋刚 +3 位作者 李峰 马飞 张丽 李嘉 《中国科技纵横》 2024年第5期144-146,共3页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毫无修饰地展现在高校学生的视野中,使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于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也是空前的机遇。因此,应合理运用新媒体的信息化作用,创...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毫无修饰地展现在高校学生的视野中,使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于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也是空前的机遇。因此,应合理运用新媒体的信息化作用,创新开展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完善工作体系,积极促进新媒体与高校党建工作双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学生党建 网络党建 教育模式
下载PDF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信息通信网络自动化监测系统
8
作者 阳扬 亢子豪 贾海楠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0期191-195,共5页
信息通信网络监测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运行质量,在不影响网络运行进程的前提下,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优化设计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信息通信网络自动化监测系统。加设新媒体数据采集器,改装网络数据处理器和监测服务器,调整系统电... 信息通信网络监测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运行质量,在不影响网络运行进程的前提下,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优化设计基于新媒体平台的信息通信网络自动化监测系统。加设新媒体数据采集器,改装网络数据处理器和监测服务器,调整系统电路的连接方式。在确定的网络测点位置上安装硬件设备,利用新媒体平台自动采集信息通信网络实时数据,从时域方面提取网络数据特征,得出网络入侵状态、流量、通信速率、传输时延等参数的监测结果,实现系统的自动化监测功能。通过系统测试实验得出,与传统监测系统相比,优化设计系统得出通信流量和速率监测误差分别降低0.09 GB和0.06 GB/min,同时系统监测面积扩大约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平台 信息通信网络 网络自动化监测系统 监测误差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策研究
9
作者 张辉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6期4-7,共4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给高职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途径。同时,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良信息对广大高职学生思想道德产生了负面影响,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给高职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途径。同时,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不良信息对广大高职学生思想道德产生了负面影响,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旨在对新媒体环境下高职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实践对策,以期增强高职学生网络道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职学生 网络道德教育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10
作者 谭玛丽 唐浪琼 《市场周刊》 2024年第31期172-176,共5页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路径,旨在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前所未有,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路径,旨在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提供创新路径和参考,推动其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有效实施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职业道德教育 创新路径
下载PDF
信息化时代下新能源汽车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探索
11
作者 张捷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1期171-174,共4页
新能源汽车涉及电子、电气、机械、软件等多个学科,随着5G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正向智能网联方向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增加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实践教学。该文通过分析当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涉及电子、电气、机械、软件等多个学科,随着5G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正向智能网联方向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增加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加强实践教学。该文通过分析当前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信息化手段融入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建议,并围绕基于5G技术的车辆联网应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构建、多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优化。旨在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时代 新能源汽车 5G车联网技术 在线教育 虚拟现实技术 职业教育培训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的跨媒介表现探析
12
作者 陈皓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13期153-155,共3页
在新媒体背景下,跨媒介表现是评估视觉传达设计质量的关键指标。传统媒介与基于数字化或互联网的新媒介在承载视觉传达设计要素、展现表现力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相较于传统媒介,新媒介能够承载更多视觉设计元素,具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及... 在新媒体背景下,跨媒介表现是评估视觉传达设计质量的关键指标。传统媒介与基于数字化或互联网的新媒介在承载视觉传达设计要素、展现表现力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相较于传统媒介,新媒介能够承载更多视觉设计元素,具有更多的表现形式及更强的表现力。其中,基于跨媒介信息传播的视觉传达设计本质上是一种多媒介融合设计,其跨媒介表现对设计表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跨媒介信息传播 平面设计 网络新媒介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网络思政路径探析——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13
作者 崔灿 王彬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来,我国已将“劳动教育”作为落实高等教育“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来,我国已将“劳动教育”作为落实高等教育“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新媒体时代,运用网络手段树立大学生劳动观念、形成劳动意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但对于两者结合的研究还有空间。新媒体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渠道,可以拓展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为劳动教育注入新鲜活力。在新媒体时代,将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劳动教育 网络思政 高职院校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14
作者 吴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1-103,共3页
从信息素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出发,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不足,探讨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因素,提出加强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注重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环境、鼓励大学生参与新媒体实践、建立... 从信息素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出发,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不足,探讨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因素,提出加强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注重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环境、鼓励大学生参与新媒体实践、建立信息素养的评估和反馈机制等提升策略,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 提升策略
下载PDF
网络亚文化下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张松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9-83,共5页
网络亚文化的出现与新媒体的应用,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网络亚文化下新媒体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并创新工作方式,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加强了针对性。分析当前网络亚文化下新媒体应用于高校学... 网络亚文化的出现与新媒体的应用,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网络亚文化下新媒体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并创新工作方式,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加强了针对性。分析当前网络亚文化下新媒体应用于高校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营造良好思政教育环境、提升思政教育人员素质,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多渠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实现网络亚文化下新媒体技术的高效应用,让信息传播与获取的渠道更加灵活多元,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认知需求,保障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亚文化 新媒体 思政教育
下载PDF
网络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政育人实践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思琪 《科教导刊》 2024年第2期13-15,共3页
随着互联网深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网络育人成为当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抓手和创新支点。大学生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积极互动,随时随地接收形式丰富多元的各类信息,有助于高校隐性教育的开展。新形势下,高校要充分认识... 随着互联网深入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网络育人成为当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抓手和创新支点。大学生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积极互动,随时随地接收形式丰富多元的各类信息,有助于高校隐性教育的开展。新形势下,高校要充分认识推进网络思政育人的重要性,进一步拓展网络育人阵地、优化网络育人队伍培养、提升网络素养教育、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增强三全育人合力,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育人 新媒体 思政育人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霞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理论脱离现实削弱思政教育心理认同感、“单一事件”处理不当影响受教育主体三观形成、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提供情绪价值、第二课堂难以实现行为养成、网络舆情误引导不力造成学生信任危机等挑战。应对这...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理论脱离现实削弱思政教育心理认同感、“单一事件”处理不当影响受教育主体三观形成、传统教学方式难以提供情绪价值、第二课堂难以实现行为养成、网络舆情误引导不力造成学生信任危机等挑战。应对这些挑战,提出六个应对策略:一是学用结合,增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实用性;二是直面社会热点问题,淡化“单一事件”负面影响;三是增强新媒体思维,提升第一课堂吸引力;四是构建第二课堂新媒体阵地,提高师生互动性;五是加快建设网络舆情引导处理机制;六是坚持网络思政教育教师引领者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 网络思政教育
下载PDF
新时期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教育缺失及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琼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7期44-48,共5页
大学生是掌握一定网络知识的特殊群体,在校学习期间积累了一些专业知识,但是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频发,反映出当前网络安全法律教育缺失的问题。高校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教育,不仅能够使大... 大学生是掌握一定网络知识的特殊群体,在校学习期间积累了一些专业知识,但是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意识比较薄弱,校园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频发,反映出当前网络安全法律教育缺失的问题。高校通过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教育,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大学生识别和防范网络风险的能力,还能够推动网络法治建设进程,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大学生 网络信息安全 法律教育 缺失 应对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体系构建探微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月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7期41-44,共4页
新媒体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以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为根本,大力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与优化,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教育阵地优势,主动适应新媒体发展特点,集... 新媒体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以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为根本,大力推进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与优化,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教育阵地优势,主动适应新媒体发展特点,集中力量打造网络思政教育“名师”“金课”,以实现网络思政教育的常态化发展。要培育学生媒介素养,强化学生新媒体意识;加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强化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能力素养;大力加强思政教育网络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建设 构建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纾解——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
20
作者 张向洋 李彦龙 武越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8期232-236,共5页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转译过程的4个核心要素(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充分征召、积极动员)为分析框架,对新课标背景下... 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以转译过程的4个核心要素(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充分征召、积极动员)为分析框架,对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与纾解路径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面临各方行动者认同感不高、趋利性博弈、机制不健全、行动力不足等困境,致使“新课标”执行落地缓慢、建设实效不强。据此提出纾解路径:强化行动者自身认同感,激发专业化发展的自觉性行动;夯实利益共同体意识,维持专业化发展赓续性跃迁;打造多元协同培养机制,促进专业化发展全要素参与;不断突显核心行动者,支持专业化发展持续性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标 中小学体育教师 专业化 行动者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