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chisandrin B protects PC12 cells by de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nd 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35
1
作者 Mingmin Yan Shanping Mao +4 位作者 Huimin Dong Baohui Liu Qian Zhang Gaofeng Pan Zhiping Fu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9期652-658,共7页
PC12 cell injury was induced using 20 μM amyloid β-protein 25-35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The cells were then treated with 5, 10, and 25 μM Schisandrin B. 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 PC12 cell injury was induced using 20 μM amyloid β-protein 25-35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The cells were then treated with 5, 10, and 25 μM Schisandrin B. 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s and Hoechst 33342 staining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increasing Schisandrin B concentration, the survival rate of PC12 cells injured by amyloid β-protein 25-35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 rate of apoptosis gradually decreased.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increasing Schisandrin B concentration,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35 and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were gradually decreased. 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35 and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showed a consistent trend for chang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5, 10, and 25 μM Schisandrin B antagonizes the cellular injury induced by amyloid β-protein 25-35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This may be caused by de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35 and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sandrin B pc12 cells amyloid β-protein 25-35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35 neural protection
下载PDF
补骨脂素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管宇航 海舰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考察其作用机制。方法 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empol组和补骨脂素组。对照组中未加入补骨脂素和H_2O_2;模型组中加入400μmol/L H_2O_2;Tempol组中加入100μmol/L T... 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考察其作用机制。方法 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empol组和补骨脂素组。对照组中未加入补骨脂素和H_2O_2;模型组中加入400μmol/L H_2O_2;Tempol组中加入100μmol/L Tempol及400μmol/L H_2O_2;补骨脂素组中加入400μmol/L H_2O_2及1、5、10、20μmol/L补骨脂素。CCK-8法测定PC-12细胞的存活率,考察对PC-12细胞形态的影响,PI/Annexin-V、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蛋白表达。结果 5、10、20μmol/L补骨脂素均可以显著提高PC-12细胞内的吸光度值(P<0.01),细胞存活率提高较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骨脂素1、5、10、20μmol/L组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并且随着补骨脂素浓度的增加,PC-12细胞的凋亡率逐渐下降。随着补骨脂素作用时间的增加,各组PC-12细胞凋亡率的增加幅度相近,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随着补骨脂素浓度的增加,对磷酸化Bad、Bcl-XL水平的上调作用越明显。结论补骨脂素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上调磷酸化Bad和Bcl-XL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pc-12细胞 保护作用 氧化应激 凋亡
原文传递
槲皮素衍生物HPS5对酒精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厉永强 石贞玉 《社区医学杂志》 2014年第15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衍生物HPS5对酒精导致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酒精诱导PC12细胞建立模型,MTT法检测细胞的抑制率,比较治疗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 目的探讨槲皮素衍生物HPS5对酒精导致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酒精诱导PC12细胞建立模型,MTT法检测细胞的抑制率,比较治疗后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的水平,Western-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25、50、100 mmol/L HPS5能显著下调酒精对PC1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28.87±2.34)%、(16.49±2.13)%、(10.31±1.17)%],减少LDH的漏出[(36.47±3.29)、(31.67±3.25)、(29.34±2.87)U/L],降低MDA水平[(1.89±0.14)、(1.61±0.51)、(1.48±0.41)nmol/mg],升高GSH[(81.25±8.33)、(92.14±9.34)、(96.24±11.24)mg/g]、SOD[(3.26±0.69)、(4.17±0.68)、(4.24±0.71)NU/mg]的水平,下调Bax蛋白[(0.31±0.03)、(0.29±0.03)、(0.27±0.03)]表达,升高Bcl-2蛋白[(0.34±0.01)、(0.31±0.02)、(0.28±0.02)]表达水平。尤其中高剂量组更加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S5对酒精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增强细胞的抗氧化能力以及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衍生物HPS5 pc12细胞 氧化损伤 保护作用
原文传递
假木豆中一新偶氮化合物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前军 杨小生 +2 位作者 朱海燕 孙黔云 郝小江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09-1013,共5页
为了研究假木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大孔树脂柱色谱和重结晶的方法对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是偶氮-2,2′-双[Z-(2,3-二羟基-4-甲基-5-甲氧基)苯基乙烯](1)、β-谷... 为了研究假木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大孔树脂柱色谱和重结晶的方法对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是偶氮-2,2′-双[Z-(2,3-二羟基-4-甲基-5-甲氧基)苯基乙烯](1)、β-谷甾醇(2)、N-(2′-羟基-二十四酰基)-2-氨基-1,3,4-三羟基-十八-8E-烯(3)、羽扇豆醇(4)、环桉烯醇(5)、胡萝卜苷(6)、白桦脂酸(7)、白桦脂醇(8)、二十六烷酸甘油酯(9)、26-羟基-二十六烷酸甘油酯(10)、脱镁叶绿素甲酯(11)、金合欢素-7-O-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12)和刺槐苷(1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经活性筛选研究发现,与维生素E(VE)相比较,在2μg·mL-1浓度下,化合物1具有较好的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的损伤保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木豆 偶氮化合物 偶氮-2 2′-双[Z-(2 3-二羟基-4-甲基-5-甲氧基)苯基乙烯] pc12细胞的损伤保护
原文传递
罗布麻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对体外皮质酮损伤的保护作用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吴桂梅 刘春明 +2 位作者 张语迟 郑梅竹 李赛男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2-1015,共4页
目的: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提取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对所分离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及抗抑郁活性评价。方法:以溶剂配比为乙酸乙酯-乙腈-水-醋酸(5∶0.8∶5∶0.02)作为制备型逆流色谱分离的溶剂系统,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所... 目的: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提取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对所分离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及抗抑郁活性评价。方法:以溶剂配比为乙酸乙酯-乙腈-水-醋酸(5∶0.8∶5∶0.02)作为制备型逆流色谱分离的溶剂系统,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所分离的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用pc-12细胞进行抗抑郁活性评价。结果: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一次性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单体化合物,分别为白麻苷、乙酰化金丝桃苷、三叶豆苷和紫云英苷,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纯度均达到95%,同时得到2个混合物组分,分别为金丝桃苷/异槲皮素组和槲皮素/山柰酚组。罗布麻叶单体黄酮及粗提物均具有抗抑郁活性。结论: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单体化合物具有方法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所分离的单体化合物抗抑郁活性较强,具备进一步开发的价值,且各单体化合物及组分的抗抑郁活性有一定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逆流色谱 罗布麻叶 pc-12细胞 抗抑郁活性 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