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ategy for Prote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Exposed to the Natural and Man-Made Activity Disasters in Serbia
1
作者 Mirjana Sladić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024年第5期223-235,共13页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adverse human activities are the key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that form our history and shape our collective memory to this day.People on the planet Earth are not obsessed only with n... Natural disasters and the adverse human activities are the key events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that form our history and shape our collective memory to this day.People on the planet Earth are not obsessed only with natural hazards,caused by earthquakes,floods and volcanic eruptions,and troubles unlikely come solely from the action of nature.Disasters threatening the human race can be caused also by people themselves.Both types of disasters cause vast human suffering,at the same time destroying cultural heritage as well,that has the function of determining the identity of social communities.These sufferings should be added to those that can be determined only by in-depth analyses which are derived from the synergy of natural forces and mistaken choices made by the humans,when it comes to their habitat.The proposed strategic plan for protection of built heritage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may become the powerful catalyst for the process of revitalization by which the social tissue of community is maintained and restored,creating the symbol of resistance by which it endures each and every natural element and evil men behavio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disasters protection cultural heritage hazards
下载PDF
民俗文化视域下的云南兴蒙蒙古族之旱涝灾害应对考察
2
作者 李强 王世丽 《唐都学刊》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云南兴蒙蒙古族是杞麓湖滨农耕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元明清以来,随着当地蒙古族的农业开发,杞麓湖西畔的蒙古族聚居地逐渐成为滇中的重要粮仓,然而,严重的水旱灾害常常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兴蒙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应对主要包... 云南兴蒙蒙古族是杞麓湖滨农耕文化的重要创造者之一。元明清以来,随着当地蒙古族的农业开发,杞麓湖西畔的蒙古族聚居地逐渐成为滇中的重要粮仓,然而,严重的水旱灾害常常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兴蒙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应对主要包括生活经验的传承、自然崇拜的祈愿和日常生活的禁忌,这些旱涝灾害的民俗文化应对一方面能较好地使民众意识活动脱离对特定事件因果的沉浸,调节当地群众的消极情绪,提升安全感,成为居民情感的疏导口;另一方面,浸润人民群众生存智慧的灾害经验总结和应对是当地蒙古族经历代传承留存的民俗文化精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蒙蒙古族 民俗文化 旱涝灾害应对
下载PDF
文化基因解码与非遗保护双重视角下豫南民间美术建档研究
3
作者 徐珊珊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5,共5页
在文化基因解码与非遗保护双重视角下,豫南民间美术建档具有传承地域文化、重塑历史记忆、提振地区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重要意义。经调查分析,豫南民间美术建档服务现状具有非遗档案化意识欠缺、缺乏统一规范标准、资料收集具有难度、数... 在文化基因解码与非遗保护双重视角下,豫南民间美术建档具有传承地域文化、重塑历史记忆、提振地区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重要意义。经调查分析,豫南民间美术建档服务现状具有非遗档案化意识欠缺、缺乏统一规范标准、资料收集具有难度、数字化人文资源共享程度较低等现实短板。根据现状可提供以下有效对策以提升建档服务:一是建立政策标准,多方组织协同;二是广泛征集资料,做到应采尽采;三是进行信息科学整合,完成鉴定归档;四是实现数字化人文资源共享,优化建档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基因 基因解码 非遗保护 豫南民间美术 建档服务 数字资源 共建共享
下载PDF
商丘火神台庙会文化研究
4
作者 王化喆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1-34,共4页
古代庙会是祭祀和祈福的主要活动场所,承载着当地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记忆。地方性庙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仅担负着商品交流、民众娱乐的突出功能,而且还承担着地域性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诸如地方戏曲、杂技、宗教祭祀、文化特产等内容... 古代庙会是祭祀和祈福的主要活动场所,承载着当地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记忆。地方性庙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仅担负着商品交流、民众娱乐的突出功能,而且还承担着地域性文化传承的重要功能,诸如地方戏曲、杂技、宗教祭祀、文化特产等内容的延续,以此形成地方特色突出的历史文化记忆。商丘火神台庙会依托纪念先祖的物质遗存,延绵多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火神台庙会文化,在豫东地区的众多庙会中,其祭祖功能尤其突出,在后续的流变中兼容了不同时期的地方文化产品,且在民俗文化的呈现方面,具备突出的观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丘火神台庙会 传统民俗 民俗文化传承保护
下载PDF
非遗保护视域下区域民俗体育发展传承研究——以浙江线狮运动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燕彬 《浙江体育科学》 2024年第2期83-86,共4页
浙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地理位置的省份,其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体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常态下,该地域特色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值得普遍关注,研究以浙江线狮运动为切入点,分析提出唤醒... 浙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地理位置的省份,其丰富多彩的特色民俗体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常态下,该地域特色民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值得普遍关注,研究以浙江线狮运动为切入点,分析提出唤醒民众文化自觉、扩大群众参与基础、建立民俗体育保护区等实践措施,旨在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浙江等区域特色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 区域文化 民俗体育 浙江线狮 传承发展
下载PDF
民间美术非遗之再生:与本土艺术设计的融合与数字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旭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8-151,共4页
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ICH)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将民间美术的元素融入本土艺术设计中,发挥数字化技术保存、传播和创新ICH的显著优势,可以实现我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为此,本文首先在分析非遗... 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ICH)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将民间美术的元素融入本土艺术设计中,发挥数字化技术保存、传播和创新ICH的显著优势,可以实现我国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生。为此,本文首先在分析非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民间美术与本土艺术设计融合的重要性、非遗保护中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基础上,阐述了民间美术非遗保护及数字化技术应用的意义,明晰了本土艺术设计具有巨大潜力与价值、民间美术与视觉艺术能实现有效融合、数字化技术在民间艺术非遗保护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最后,探讨了本土艺术设计的推动策略,视觉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的融合方案,数字化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美术 非遗保护 艺术设计 数字化
下载PDF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民俗遗产化的价值逻辑及其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志平 卢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3,共12页
民俗遗产化是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相遇、交融的过程,也是民俗遗产的社会性嵌入过程,因而它能够进一步强化和发挥乡村民俗的文化保护、社会认同和精神重塑等多元文化价值。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民俗遗产化的文化价值需要与经济价值... 民俗遗产化是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相遇、交融的过程,也是民俗遗产的社会性嵌入过程,因而它能够进一步强化和发挥乡村民俗的文化保护、社会认同和精神重塑等多元文化价值。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民俗遗产化的文化价值需要与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耦合。当前在地化和公众化的双重情境给民俗遗产文化价值的实现带来了多重挑战和新的机遇。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民俗遗产化的积极作用。作为乡村精神文明的精神纽带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未来发展的历史根基,文化遗产保护的实现就必须保障乡民的主体地位、丰富本土化实践形式、强化公众参与和全民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遗产化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乡风文明 文化遗产保护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民间宗祠保护与文化传承机制的探讨及实证
8
作者 陈彦祺 王葆华 +1 位作者 李千卉 樊欣 《华中建筑》 2024年第4期162-166,共5页
宗祠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呈现出最独特、鲜明的表征形式。鉴于宗祠建筑损毁及文化价值流失、传承意识淡薄、系统保护措施匮乏等“文化失忆”问题。选取黄河流域民间宗祠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民间宗祠文化的传承机制为研究主线,溯源民... 宗祠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呈现出最独特、鲜明的表征形式。鉴于宗祠建筑损毁及文化价值流失、传承意识淡薄、系统保护措施匮乏等“文化失忆”问题。选取黄河流域民间宗祠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民间宗祠文化的传承机制为研究主线,溯源民间宗祠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基于SPSS分析,采用田野调查法、因子分析法、比较归纳法等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相耦合,厘清黄河流域民间宗祠的现实困境及宗祠文化传承的影响因素。总结出抢救式保护宗祠建筑本体、活态化转译宗祠文化基因、多维度赋能乡村建设的在地性保护传承模式,以期更好地助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事业与乡村振兴建设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失忆 黄河流域 民间宗祠 文化传承机制 记忆重构
下载PDF
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
9
作者 张建军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128,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降,美国民众生活中心逐步从馆藏自动化管理向数字集成平台建设转换,以增强档案的可见度与影响力。与技术迭代升级同步,其推出的文化建档系列指南,在田野一端引导着民众生活档案的规范化呈现,也为丰富馆藏提供着原始动力... 20世纪80年代以降,美国民众生活中心逐步从馆藏自动化管理向数字集成平台建设转换,以增强档案的可见度与影响力。与技术迭代升级同步,其推出的文化建档系列指南,在田野一端引导着民众生活档案的规范化呈现,也为丰富馆藏提供着原始动力。伴随数字化、数据化、网络化的发展,档案保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共享,逐步延伸至文化建档多元主体的协力共建,其倡议的公众参与理念,更是诠释着文化遗产保护和国家文化发展的关联与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民众生活中心 民间文化 文化建档 数字化 公众参与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发展
下载PDF
“非遗”视角下荆楚民间武术数字化保护研究综述
10
作者 聂攀 《武术研究》 2024年第5期31-36,共6页
荆楚地域辽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因此,对其进行保护很重要。数字化保护是一种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保护形式,顺应时代的要求。文章旨在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文本分析法,对“非遗”数字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荆楚地域辽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因此,对其进行保护很重要。数字化保护是一种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保护形式,顺应时代的要求。文章旨在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文本分析法,对“非遗”数字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引起更多人对民间武术数字保护工作的重视,并为其他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参考价值,提升人们在数字技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方面的认识,为我国的“非遗”传承与发展注入创新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荆楚民间武术
下载PDF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民间文化非遗化的困境与路径
11
作者 郭永平 刘一霖 《高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3期65-74,共10页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主要区域之一。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民间文化与非遗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民间文化的非遗化及在此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彰显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主要区域之一。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民间文化与非遗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民间文化的非遗化及在此基础上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重要趋势。然而,民间文化的非遗化实践仍面临着民间文化传播空间的封闭性、主体传承的失衡性以及口头传承的局限性等困境。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之际,以空间赋能、主体赋能、科技赋能推进民间文化非遗化,不仅是全面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与构建黄河学的重要路径,也是民间文化非遗化赋能区域振兴,助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进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化 非遗化 系统性保护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地震保险助力应县木塔古建筑保护
12
作者 常兆卿 周林毅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8期203-210,共8页
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应县木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结构虽然对于地震灾害有抗震效果,但是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击,部分组件已经开始有损坏的趋势,基于美国、日本、新西兰... 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应县木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应县木塔结构虽然对于地震灾害有抗震效果,但是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击,部分组件已经开始有损坏的趋势,基于美国、日本、新西兰的地震灾害保险制度经验与启示,整合过去应县木塔受到地震灾害侵蚀损害的数据,提出六点建议:一是自我保险与商业保险分级抗灾;二是应用再保险与风险证券化产品预先筹措损失资金;三是充分融合风险承担和社会参与促使应县木塔加入地震保险;四是解决古建筑地震保险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不足的问题;五是解决应县木塔因应地震的损失压力测试与损失情况不同产生的风险差异化问题;六是解决应县木塔在地震保险实践方面的问题。指出应县木塔可以通过分材料、分层设计分项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率进行投保,增加商业保险公司承保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县木塔 地震灾害保险 文物保护
下载PDF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价值、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研究
13
作者 王振楷 郭安琪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9期268-270,共3页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价值、面临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在传承与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与增强国际交流、促进身心健康与提高社会和谐...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价值、面临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在传承与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与增强国际交流、促进身心健康与提高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资源匮乏导致保护力度薄弱、市场化冲击导致认同感减弱、城镇化加速传承人流失、活态传承使其缺乏创新等方面。据此,提出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优化路径:完善政策法规与传承人保护、加强学术研究与宣传教育、探索创新发展形式与加强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体育文化 保护与传承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下载PDF
非遗视角下下堡坪民间故事的保护与传承
14
作者 贾启伟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22期123-125,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民间故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深入剖析下堡坪民间故事的历史渊源、文化特征、表现形式及其社会影响,结合非遗保护的相关理论,提出有效的保护... 本文旨在探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下堡坪乡民间故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深入剖析下堡坪民间故事的历史渊源、文化特征、表现形式及其社会影响,结合非遗保护的相关理论,提出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策略,以期为三峡地区乃至全国的传统民间文学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堡坪民间故事 保护与传承 文化特征 社会影响
下载PDF
藏族“拉布则”民俗的文化意蕴与生态价值阐释——以柴达木为例
15
作者 完么仁增 《攀登(藏文版)》 2024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祭“拉布则”的起源具有文化特性,是一种古老的祭奠山神的仪式,是远古文化的缩影,祭“拉布则”也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的象征。尽管“拉布则”博成为多个少数民族共同的民俗活动,但柴达木地区的藏族在不断丰富祭“拉布则”的民俗活动中... 祭“拉布则”的起源具有文化特性,是一种古老的祭奠山神的仪式,是远古文化的缩影,祭“拉布则”也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的象征。尽管“拉布则”博成为多个少数民族共同的民俗活动,但柴达木地区的藏族在不断丰富祭“拉布则”的民俗活动中,表达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态价值观和禁忌性的生态文化,使之逐步成为了藏族村落每年一度的重要节日。祭“拉布则”的民俗本身就蕴含着对生态环境的敬畏,因此柴达木地区的“拉布则”博对该地区脆弱的生态保护与山水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布则 民俗 生态保护 文化价值
下载PDF
民俗文化保护设计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融合策略研究
16
作者 王正寒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8期154-156,共3页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其中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智慧。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旅游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自然景观的欣赏,而更加注重文化体验和心灵感...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其中民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智慧。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旅游的需求不再局限于自然景观的欣赏,而更加注重文化体验和心灵感受。因此,民俗文化保护设计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融合,成为当前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旨在探讨民俗文化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和价值,分析融合发展的现状,并提出民俗文化保护设计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保护设计 乡村旅游 策略研究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研究
17
作者 吴侯建 刘浩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05-109,共5页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维护文化身份与多样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认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非遗文化面临的技艺传承断层、商业化冲击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挑战,相关部门应采取推动教育培训... 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维护文化身份与多样性、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认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非遗文化面临的技艺传承断层、商业化冲击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挑战,相关部门应采取推动教育培训与技艺传承、促进市场开发与品牌建设、强化政策支持与法律保护、实现技术创新与文化融合等对策,创新民族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美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下载PDF
近现代中原地区民俗文化对童装的影响解析
18
作者 武利利 常丽霞 《国际纺织导报》 2024年第3期34-37,47,共5页
针对近现代中原地区民俗文化在童装中的应用,通过对儿童服饰的调查研究,结合实例从多子多福祈愿与驱灾辟邪保护民俗的运用展开分析。近现代中原地区民俗文化对童装服饰设计制作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原地区百姓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形成了丰富... 针对近现代中原地区民俗文化在童装中的应用,通过对儿童服饰的调查研究,结合实例从多子多福祈愿与驱灾辟邪保护民俗的运用展开分析。近现代中原地区民俗文化对童装服饰设计制作具有深刻的影响:中原地区百姓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由此演绎出大量丰富的吉祥图案以及仿生类设计,为民俗文化与服饰设计结合应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童装 吉祥纹样 多子多福祈愿民俗 驱灾辟邪保护民俗
下载PDF
口述史在民间艺术类非遗传承与保护中的理论转向实践研究
19
作者 王菡麟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9期104-106,共3页
口述史方法具有强烈的体验性、在场性、亲历性等特性,不仅为非遗研究与保护保存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还为非遗发展受到社会关注搭建了桥梁。文章浅析口述史在非遗传承与保护中将理论转向实践的研究方法,并探索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推... 口述史方法具有强烈的体验性、在场性、亲历性等特性,不仅为非遗研究与保护保存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还为非遗发展受到社会关注搭建了桥梁。文章浅析口述史在非遗传承与保护中将理论转向实践的研究方法,并探索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民间艺术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重视口述史在非遗研究与保护领域的作用,旨在引领民间艺术类非遗传承与保护中传承人口述史料的价值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非遗传承与保护 民间艺术 数字化技术
下载PDF
泉州非遗舞蹈数字化影响因素及保护策略研究
20
作者 陈火全 祝璐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79,共9页
泉州本土民间舞蹈具有海丝文化基因,有五类传统舞蹈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泉州非遗舞蹈数字化处于起步阶段且进程缓慢,主要受制于技术、人才、资金等影响因素,缺乏实践运用。构建SWOT矩阵分析泉州非遗舞蹈数字化保护所具备的... 泉州本土民间舞蹈具有海丝文化基因,有五类传统舞蹈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泉州非遗舞蹈数字化处于起步阶段且进程缓慢,主要受制于技术、人才、资金等影响因素,缺乏实践运用。构建SWOT矩阵分析泉州非遗舞蹈数字化保护所具备的优势、劣势、机遇、风险,在此基础上对矩阵进行赋值,运用AHP模型计算一致性比率、确定各要素权重、绘制战略四边形。最终确定泉州非遗舞蹈数字化保护应采取SO开拓型战略,即依托政策红利,定位群众需求;拥抱新兴技术,保持创新思维;借鉴成功案例,推动数字保护。同时兼顾WO扭转型战略,即加快数字保护,创新保护方式;培育数字人才,扩大传承主体;整合各类资源,拓宽融资渠道。对泉州非遗舞蹈进行数字化保护不仅是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更是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舞蹈 数字化保护 SWOT—AHP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