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Low Protein Diets on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Excretion in Finishing Pigs
1
作者 Hu Qin Zhu Jianping +7 位作者 Liu Chunxue Hong Ping Du Li Cheng Yufei Fan Xueliang Zhou Yanmin Li Linfeng Wen Chao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CAS 2015年第6期342-344,共3页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ow protein diets on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excretion of finishing pigs. For the 30-d trial,fortytwo duroc × landrace × yorkshire( DLY) finishing pigs...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ow protein diets on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excretion of finishing pigs. For the 30-d trial,fortytwo duroc × landrace × yorkshire( DLY) finishing pigs with the initial weight of( 91. 13 ± 1. 64) k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three replicates in each group. The pig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fed with different crude protein( CP) levels( control groups: 15. 49% and low protein groups: 12. 59%).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digestibility of dry matter and crude fat( CF) in low protein groups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 01),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gestibility among CP,calcium( Ca) and phosphorus( P);( 2) The digestibility of arginine( Arg) in low protein groups were 2. 02%( P <0. 05)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s. However,the digestibility of other amino acid were no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3) The nitrogen( N) excretion in low protein groups was 23. 96%( P < 0. 05)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s,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xcretion among organic matter,P and Ca( P > 0. 0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 9% reduction of the CP in diets could improv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reduce the excretion of N,but reduced the digestibility of Ar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ishing pigs Low protein diets nutrient digestibility nutrient excretion
下载PDF
Analysis of Nutrient Profile of Finger Millet(Eleusine coracana(L.)Gaertn.)for Baby Food Formulation Using Pigeon Pea(Cajanus cajan(L.)Millsp.)as Protein Source
2
作者 Britany Font Anne Osano +3 位作者 Paul Kimurto Cyprian Syeunda Jaya Manyasi Tracyline Joshua Ogendo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20年第5期308-316,共9页
Finger millet(Eleusine coracana(L.)Gaertn.)is a drought resistant crop with potentially tremendous but under-explored source of nutraceutical properties as compared to other regularly consumed cereals in the era of dr... Finger millet(Eleusine coracana(L.)Gaertn.)is a drought resistant crop with potentially tremendous but under-explored source of nutraceutical properties as compared to other regularly consumed cereals in the era of drawback of nutritional security,these characteristics must be harnessed to develop finger millet as a novel functional food.Under-nutrition caused by inadequate diets,and othe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nutritional status,is the underlying factor in 45%child deaths.In Kenya only 25%of young children are fed adequately diverse diets.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prepare baby food formulas using finger millets with pigeon peas as protein source and to analyze their nutritional profiles.Two finger millets varieties(i)Snapping Green Early,low altitude and medium altitude varieties and(ii)U-15)were studied to determine effects of environment on nutrient profiles.This study showed that Snapping Green Early had better nutrient profiles(12.13%protein and is high in Ca,Mg,Fe,Zn and P)than U-15(11.69%protein and lower nutrients(Ca,Mg,Fe,Zn and P)),and hence was selected for use in the malting process as best variety.As expected,the pigeon peas had the highest protein value(21%).The samples malted for 72 h resulted in reduction of tannin concentration from 0.091%to 0.03%and the amount of nutrients(Ca,Mg,Fe and Zn)doubled and in fact the protein profile increased by 8.31%.The appropriate ratio for the formulation of the baby food was 70:30.The composting resulted in 18.5%increase in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nutrition baby food finger millet protein source nutrient profile pigeon pea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采后菜用大豆3种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钟文娟 石盛佳 +3 位作者 陈四维 宫勋 戢沛城 牟方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96-102,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菜用大豆中蔗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V_(C))3种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菜用大豆贮藏保鲜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4℃(低温)和-20℃(速冻)贮藏条件下,分别于0 d、5 d、10 d测定川鲜豆1号、川豆15... 【目的】探明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菜用大豆中蔗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V_(C))3种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菜用大豆贮藏保鲜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4℃(低温)和-20℃(速冻)贮藏条件下,分别于0 d、5 d、10 d测定川鲜豆1号、川豆155和川鲜豆2号3个菜用大豆品种的蔗糖、蛋白质含量,在-20℃(速冻)和-70℃(超低温)贮藏条件下,分别于0 d、15 d、30 d、45 d、60 d、90 d测定3个菜用大豆品种的V_(C)含量。【结果】4℃和-20℃贮藏,3个菜用大豆品种蔗糖含量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2种贮藏温度下蔗糖含量差异显著。4℃贮藏,蔗糖含量前5 d下降缓慢,5~10 d急剧下降,损失率为50.8%~60.9%;-20℃贮藏,蔗糖含量下降较缓慢,5~10 d损失率低于10%,-20℃贮藏可显著抑制采后大豆蔗糖含量的下降。蛋白质含量在4℃贮藏10 d内呈上升趋势,-20℃贮藏10 d内小幅下降,4℃贮藏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20℃贮藏,-20℃贮藏抑制采后菜用大豆蛋白质的合成。V_(C)含量在-20℃和-70℃贮藏90 d内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下降幅度较缓,均小于10%。【结论】-20℃贮藏条件下菜用大豆蔗糖、蛋白质和V_(C)含量变化较小,宜作为菜用大豆采后短期保鲜贮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营养物质 蔗糖 蛋白质 VC 贮藏 保鲜
下载PDF
发酵茶渣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
4
作者 王俊锋 陶梦筱 +5 位作者 付荣顺 连慧香 赵云焕 刘英丽 刘佳 朱凤霞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2-66,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茶渣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以发酵茶渣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茶蛋白,以茶蛋白的提取率作为正交试验的评定指标,得出最优提取工艺。选取1日龄皖南三黄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 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茶渣蛋白的提取及其对皖南三黄鸡养分表观代谢率的影响。试验以发酵茶渣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茶蛋白,以茶蛋白的提取率作为正交试验的评定指标,得出最优提取工艺。选取1日龄皖南三黄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6%、0.8%和1.0%的茶蛋白。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28 d。于31日龄时进行代谢试验,分析饲粮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钙(Ca)和磷(P)的表观代谢率。结果表明:茶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NaOH浓度0.15 mol/L、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75℃、液料比50 mL/g。在此工艺条件下,发酵茶渣中茶蛋白的提取率为51.09%。饲粮添加0.8%、1.0%茶蛋白皖南三黄鸡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钙及磷的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0.8%~1.0%的茶蛋白,可以提高皖南三黄鸡对饲粮养分的表观代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茶渣 碱溶酸沉淀法 茶蛋白 皖南三黄鸡 养分表观代谢率
下载PDF
20~35 kg川中黑山羊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尚霖 吴璇 +4 位作者 罗巧慧 黄太华 张正帆 史海涛 郭春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9-129,共11页
旨在研究生长期川中黑山羊的蛋白质需要量,为川中黑山羊的科学饲养提供营养需要参数。选择2.5月龄(19.97±5.47)kg断奶川中黑山羊羯羊22只,试验开始时屠宰4只,其余18只羔羊分为3个饲喂水平组,分别为自由采食组(AL组)、75%自由采食组... 旨在研究生长期川中黑山羊的蛋白质需要量,为川中黑山羊的科学饲养提供营养需要参数。选择2.5月龄(19.97±5.47)kg断奶川中黑山羊羯羊22只,试验开始时屠宰4只,其余18只羔羊分为3个饲喂水平组,分别为自由采食组(AL组)、75%自由采食组(AL75组)、60%自由采食组(AL60组),每组6只羊。试验羊单笼单饲,试验期96 d。在饲养试验结束前4 d开展消化代谢试验,收集全粪全尿。当AL组试验羊平均体重达到35 kg时结束饲养试验,每组选取接近该组平均体重的4只羊(共12只)进行屠宰,屠体冷冻保存待测。结果表明:1)川中黑山羊试验末期AL组公羊平均体重极显著高于AL60组(P<0.01);AL75和AL60组公羊净增重、平均日增重(ADG)、平均干物质采食量(DMI)极显著低于AL组(P<0.01);AL60组料重比显著高于AL和AL75组(P<0.05);2)AL组黑山羊宰前活重、空腹体重、胴体重、净肉重均极显著(P<0.01)高于AL75和AL60组,而屠宰率、净肉率、胴体净肉率、肉骨比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AL组的骨重显著高于AL75和AL60组(P<0.05);3)AL、AL75和AL60组山羊的心脏、脾脏、肺脏器官指数和皮毛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AL组肝脏器官指数极显著高于AL75和AL60组(P<0.01),肾脏器官指数随饲喂水平下降显著降低(P<0.01);4)20~35 kg川中黑山羊公羊的维持净蛋白质需要量为1.60 g·kg^(-1)·BW-0.75·d^(-1),日增重100~300 g·d^(-1)的川中黑山羊生长净蛋白质需要量Np_(g)=13.13~40.13 g·d^(-1),净蛋白质的总需要量Np_(r)=28.26~63.15 g·d^(-1)。本研究可为我国地方品种山羊饲养标准的优化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黑山羊 蛋白质 饲喂水平 营养需要量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P8对低蛋白日粮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张倩 白光烨 +4 位作者 艾明明 刘为勇 刘华伟 张凯 郝小静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7-43,共7页
为探究植物乳杆菌P8对低蛋白日粮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营养物质代谢率、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1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海兰褐蛋鸡14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6%);低... 为探究植物乳杆菌P8对低蛋白日粮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营养物质代谢率、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1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海兰褐蛋鸡14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粗蛋白水平为16%);低蛋白组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2%的日粮,并补充4种必需氨基酸至对照组水平;植物乳杆菌P8组饲喂添加1×1011 cfu/kg植物乳杆菌P8的低蛋白日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蛋白组蛋鸡平均日采食量、产蛋率、产蛋量和平均蛋重显著降低(P<0.05);植物乳杆菌P8显著改善低蛋白日粮饲喂蛋鸡的产蛋率、产蛋量、哈氏单位、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代谢率(P<0.05)。此外,低蛋白组蛋鸡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植物乳杆菌P8可显著降低低蛋白组蛋鸡血清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和丙二醛水平(P<0.05),显著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活性(P<0.05)。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P8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过低粗蛋白水平导致的蛋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的降低,提高蛋鸡血清抗氧化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P8 低蛋白日粮 蛋鸡 产蛋性能 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 抗氧化和免疫功能
下载PDF
生长期萨能奶山羊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的Meta分析
7
作者 黄娟 刁其玉 张乃锋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2,共8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数据模型估算生长期萨能奶山羊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为确定模型参数,采用数据库检索的方法收集文献,按照文献排除标准,共纳入文献9篇、419只萨能奶山羊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提取的文献定量指标包括体重(BW)、空腹体重(E... 本研究旨在通过数据模型估算生长期萨能奶山羊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为确定模型参数,采用数据库检索的方法收集文献,按照文献排除标准,共纳入文献9篇、419只萨能奶山羊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提取的文献定量指标包括体重(BW)、空腹体重(EBW)、平均日增重(ADG)、产热量(HP)、代谢能摄入量(MEI)、沉积能量(RE)、代谢蛋白质摄入量(MPI)和体蛋白质含量(BPC)。通过拟合获得主要模型:维持净能(NEm)Log HP(MJ/kg EBW0.75)=-0.534 08(±0.025 01)+0.424 45(±0.020 40)×MEI(MJ/kg EBW0.75);生长净能(NEg):NEg(MJ/kg EBW0.75)=1.29 471×100.644 54×EBW0.294 71;维持净蛋白质(NPm):RN(g/kg EBW0.75)=-0.456 21(±0.514 35)+3.035 90(±0.638 35)×NI(g/kg EBW0.75);生长净蛋白质(NPg):NPg(g/d)=0.94 717×102.318 84×EBW-0.058 3。通过模型计算得出10~40 kg萨能奶山羊的NEm为0.29 MJ/kg EBW0.75,维持代谢能(MEm)为0.483 0 MJ/kg EBW0.75;NPm为2.85 g/kg EBW0.75,维持代谢蛋白质(MPm)为3.314 7 g/kg EBW0.75。体重10~40 kg阶段,日增重为100~250 g/d时的NEg需要量为0.77~3.41 MJ/d,生长代谢能(MEg)为3.848~17.743 MJ/d;NPg为12.00~34.33 g/d;生长代谢蛋白质(MPg)为17.14~49.04 g/d。因此,本文得出生长期萨能奶山羊的能量及蛋白质需要量与NRC推荐值存在较小差异,可以使用本研究得出的需要量公式及参数作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萨能奶山羊 能量 蛋白质 营养需要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和玉米蛋白酵素对番茄养分利用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刘希港 李楠 +5 位作者 李静 叶林 周波 魏珉 季托 杨凤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158,共9页
为解决长季节栽培番茄生长过程中养分供应不平衡、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提高番茄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以‘圣罗兰3689’番茄为试材,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和玉米蛋白酵素在长季节栽培番茄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土壤栽培方式,共设4个处理:正常管... 为解决长季节栽培番茄生长过程中养分供应不平衡、肥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提高番茄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以‘圣罗兰3689’番茄为试材,研究了微生物菌剂和玉米蛋白酵素在长季节栽培番茄中的应用效果。采用土壤栽培方式,共设4个处理:正常管理为对照(CK),CK+微生物菌剂(T1)、CK+玉米蛋白酵素(T2)及CK+两者配施(T3),研究了各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植株干物质重量、养分含量及积累量、养分利用效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K基础上,单施微生物菌剂或玉米蛋白酵素均可促进植株生长和养分利用,但各指标均以两者复配(T3处理)效果较好。与CK相比,T3处理下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24.9%、37.3%和22.2%,植株干重增加8.4%,植株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分别增加15.3%、6.1%、9.7%和19.0%、15.7%、18.9%,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效率分别增加64.9%、47.3%和33.6%。果实品质以T3处理下第九穗果较好,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分别比CK高出6.9%、13.1%、12.2%和16.0%。综上所述,微生物菌剂和玉米蛋白酵素复配可提高长季节栽培番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促进植株对养分的吸收,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增加植株干重,改善果实品质。因此,微生物菌剂和玉米蛋白酵素配施可以在番茄生产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微生物菌剂 玉米蛋白酵素 养分利用效率 果实品质
下载PDF
固态发酵改善棉籽粕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邹峰余 贾冰玉 +5 位作者 郑华 赵述淼 罗智 刘志博 柯江 谭肖英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12,共8页
通过固态发酵对棉籽粕进行品质改善,并探究其发酵后感官评价、抗营养因子含量及粗蛋白、总酸、酸溶蛋白的变化,为棉籽粕在水产养殖行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首先探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单菌发酵棉籽粕降解其抗营... 通过固态发酵对棉籽粕进行品质改善,并探究其发酵后感官评价、抗营养因子含量及粗蛋白、总酸、酸溶蛋白的变化,为棉籽粕在水产养殖行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首先探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单菌发酵棉籽粕降解其抗营养因子含量的最佳接种量、水料比和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当接种量达到11%为最佳,水料比在(0.6—0.8﹕1)最佳,当发酵时间达到60h后,各抗营养因子的降解率达到最高。随后采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配合枯草芽孢杆菌,同时在底物中添加植酸酶及纤维素酶溶液进行混菌固态发酵,并对最佳混菌比例以及酶液添加比例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当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的混菌比例为1﹕1﹕2时综合效果最佳,纤维素酶添加比例为1.25%,植酸酶添加比例为0.10%,降解抗营养因子的效果最佳。随后,以此条件进行混菌发酵,结果表明,混菌发酵棉籽粕在感官评定上要优于单菌发酵,棉籽粕中游离棉酚降解率达到40.13%,植酸降解率达到34.92%,单宁降解率达到40.24%,粗蛋白提升了10.26%,酸溶蛋白提升了59.2%,总酸提升了79.49%。因此,研究为提高棉籽粕的饲用价值提供参考,有利于提高棉籽粕在水产饲料中的添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粕 固态发酵 纤维素酶 植酸酶 抗营养因子 酸溶蛋白
下载PDF
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育肥期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浆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姜南 贡觉郎珍 +3 位作者 孙光明 洛桑顿珠 次旦央吉 巴桑旺堆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12,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育肥期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浆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体况相近且健康无病的2.5周岁牦牛48头,采用3×2双因素试验设计,按不同能量(高、中、低)和蛋白质(高、低)水平随机分为6组...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育肥期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浆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体况相近且健康无病的2.5周岁牦牛48头,采用3×2双因素试验设计,按不同能量(高、中、低)和蛋白质(高、低)水平随机分为6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高能量组末重(FBW)和总增重显著高于低能量组(P<0.05);高蛋白组FBW和总增重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能量与蛋白质的交互作用对总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高能量组干物质(DM)和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最高,低能量组DM和CP表观消化率最低,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高蛋白组DM和CP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低蛋白组(P<0.05);能量与蛋白质的交互作用对DM和CP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高能量组血浆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低能量组(P<0.05),低能量组血浆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高于中能量组(P<0.05);能量与蛋白质的交互作用对ALB和ALP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血浆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随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降低(P<0.05),能量与蛋白质的交互作用对T-AOC、SOD活性以及IgA、IgG、MDA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高能高蛋白饲粮能够促进育肥期牦牛生长,改善血浆生化指标,增强机体抗氧化和免疫功能;推荐育肥期牦牛的适宜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分别为8.88MJ/kg和1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能量 蛋白质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浆指标
下载PDF
小麦储藏期间理化性质及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研究
11
作者 吕泽千 管军军 +3 位作者 杨刚 张敏 梁文静 黄培宇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9-43,54,共6页
通过模拟高温高湿储藏环境,对小麦进行加速陈化,研究其在储藏期内理化特性、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小麦密度、面筋吸水率、籽粒硬度、电导率等方面均反映出小麦品质劣变现象;蛋白质、淀粉、粗脂肪、可溶性蛋白、抗性淀粉... 通过模拟高温高湿储藏环境,对小麦进行加速陈化,研究其在储藏期内理化特性、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小麦密度、面筋吸水率、籽粒硬度、电导率等方面均反映出小麦品质劣变现象;蛋白质、淀粉、粗脂肪、可溶性蛋白、抗性淀粉含量均出现降低趋势,还原糖含量、脂肪酸值均呈现增加趋势;淀粉相对结晶度降低;在面筋蛋白分子间作用力中,离子键减少,氢键增多,疏水相互作用逐渐增强;扫描电镜观察全麦粉的微观结构发现粉质体系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储藏 营养物质 蛋白质 淀粉
下载PDF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5~9月龄生长水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及其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的预测
12
作者 阮莉珺 邓颖朝 +4 位作者 姚毅沛 魏才翔 覃广胜 王蕊张卉 邹彩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13-3724,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5~9月龄生长水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并对其可消化粗蛋白质(DCP)需要量进行预测。选取24头平均体重为(210.61±6.43)kg、体况相近的健康5~9月龄生长水牛,随机分为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5~9月龄生长水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并对其可消化粗蛋白质(DCP)需要量进行预测。选取24头平均体重为(210.61±6.43)kg、体况相近的健康5~9月龄生长水牛,随机分为3组,即低CP水平(12.49%)饲粮组(LP组)、中CP水平(15.64%)饲粮组(MP组)、高CP水平(18.79%)饲粮组(HP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预试期15 d,正试期50 d。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5头牛进行为期5 d的消化试验,采集粪样和饲粮样,根据粪样和饲粮样中CP含量计算DCP采食量(DCPI),通过析因式原理,建立DCP需要量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1)MP组和HP组生长水牛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LP组(P<0.05);MP组和HP组的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高于LP组(P<0.05)。2)MP组的CP和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P组(P<0.05);MP组和HP组的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P组(P<0.05);MP组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LP组和HP组(P<0.05)。3)HP组的瘤胃液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高于LH组和MP组(P<0.05);LP组的瘤胃液乙酸浓度显著高于HP组(P<0.05);LP组的瘤胃液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浓度显著高于MP组和HP组(P<0.05),同时MP组的瘤胃液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浓度显著高于HP组(P<0.05);MP组和HP组的瘤胃液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比值显著高于LP组(P<0.05)。4)按照析因法计算得出生长水牛(体重256 kg左右)维持DCP需要量为3.51 g/(kg W^(0.75)·d),每千克增重所需的DCP为266.87 g。综上所述,饲喂CP水平为15.87%的饲粮可以提高5~9月龄生长水牛的DM、CP、EE和NDF表观消化率以及瘤胃液中乙酸、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浓度,有利于提高瘤胃中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促进生长水牛对饲粮中养分的消化吸收。5~9月龄生长水牛的DCP需要量模型为:DCP=3.51W^(0.75)+266.87ΔW(式中:DCP为DCP需要量,g/d;W^(0.75)为代谢体重,kg;ΔW为日增重,k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水牛 粗蛋白质水平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
下载PDF
大菱鲆IGF结合蛋白的营养调控功能
13
作者 曾欢 唐明军 +4 位作者 刘成栋 王旋 周慧慧 麦康森 何艮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8-1540,共13页
为揭示IGF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IGFBP)对水产动物生理生长和营养代谢的影响,选取大菱鲆肌成纤维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将斑马鱼(Danio rerio)、智人(Homo sapiens)和大菱鲆(Scophthalmu... 为揭示IGF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IGFBP)对水产动物生理生长和营养代谢的影响,选取大菱鲆肌成纤维细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将斑马鱼(Danio rerio)、智人(Homo sapiens)和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中igfbp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共同进行分析推断进化历史,对肌成纤维细胞进行IGFBPs的抑制剂(NBI 31772)和IGF1R的抑制剂(BMS 554417)处理,通过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Annexin V-FITC染色、代谢物测定等分析。结果显示:大菱鲆IGFBP家族共有12个基因,不同的igfbp基因具有显著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在脑、鳃、胆囊组织中igfbp2a表达量最高;在眼、肌肉、肾脏、皮肤组织中igfbp5a表达量最高;在脾脏和心脏组织中igfbp3b表达量最高;在肝脏组织中igfbp2b表达量最高;在肠组织中igfbp4表达量最高;大菱鲆肌成纤维细胞在营养诱导后igfbp1a、igfbp3b、igfbp4、igfbp5a和igfbp5b基因表达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igf2相较于igf1对营养应答更敏感。短期抑制IGFBPs能够促进IGF的信号激活能力,而长期抑制IGFBPs则降低IGF的活性并导致细胞凋亡。此外,长期抑制IGFBPs会造成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代谢中间物含量降低,但会积累细胞内游离必需氨基酸。研究成果为进一步认识IGFBPs及IGF信号通路在水产动物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信号通路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细胞凋亡 营养代谢 大菱鲆
下载PDF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14
作者 付斌龙 赵小琪 +4 位作者 倪晓君 旦增白吉 薛白 李卫娟 权国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1-89,共9页
为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50只体况良好、年龄一致、配种日期相同、体重为(46.52±4.58)kg的经产2胎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从妊娠第46... 为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50只体况良好、年龄一致、配种日期相同、体重为(46.52±4.58)kg的经产2胎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从妊娠第46天开始,进行预试期14 d和正试期90 d的饲养试验。在妊娠前期(正试期第1~30天)和中期(正试期第31~60天)对应的饲粮CP水平为6.65%(1组)、9.02%(2组)、10.97%(3组)、12.43%(4组)和13.95%(5组),妊娠后期(正试期第61~90天)对应的饲粮CP水平为6.31%(1组)、7.77%(2组)、10.47%(3组)、12.69%(4组)和15.25%(5组),在正试期第11~15天、第41~45天、第71~75天,分别从各组选5只试验羊开展为期5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在妊娠前期和中期,除第1组外,其余4个组干物质(DM)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妊娠后期,第3组、第5组DM表观消化率较第1组分别提高了9.15%和7.25%(P<0.05)。(2)在妊娠前期,后3组氮(N)表观消化率较前2组至少提高34.25%以上(P<0.01),妊娠中期,第4组、第5组N表观消化率较前2组至少提高了43.66%以上(P<0.01),妊娠后期,第5组N表观消化率较第1组、第2组和第3组分别提高了61.88%、45.02%和19.07%(P<0.01)。(3)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随饲粮CP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妊娠前期,第4组、第5组NDF表观消化率较第1组分别提高了22.25%和21.06%(P<0.05),妊娠中期,后3组NDF表观消化率较第1组、第2组至少提高26.67%以上(P<0.01),妊娠后期,第4组、第5组NDF表观消化率较第1组、第2组至少提高30.67%以上(P<0.01)。(4)在妊娠前期,后4组酸性洗涤纤维(ADF)消化率较第1组至少提高31.26%(P<0.01),在妊娠中期,第5组ADF表观消化率较第1组提高了60.98%(P<0.01),在妊娠后期,第3组ADF表观消化率较第1组和第2组分别提高了50.20%和38.90%(P<0.01)。(5)整个妊娠期各组间的钙(Ca)和磷(P)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6)在妊娠前期,第2、3、4组的总能(GE)表观消化率较第5组分别提高了3.35%、2.90%和2.10%(P<0.05),而较第1组则分别提高了13.60%、12.41%和11.50%(P<0.01),妊娠中期和后期各组间GE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妊娠前、中、后三个时期,云南半细毛羊饲粮CP水平分别为10.97%、12.43%和15.25%时,饲粮N表观消化率最高,饲粮CP水平对Ca、P表观消化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半细毛羊 妊娠期 蛋白质 养分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玉米||豌豆间作体系生产力对覆膜方式及化肥施用量的响应
15
作者 郑浩飞 逄蕾 +3 位作者 孙建好 赵建华 于瑞鹏 李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39-1649,共11页
为研究间作体系生产力对覆膜及化肥施用量的响应,本文基于2012年布设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进行了采样与分析。试验采用三因素试验设计:1)覆膜方式,条膜覆盖和全膜覆盖;2)施肥量,常规施肥[450 kg(N)·... 为研究间作体系生产力对覆膜及化肥施用量的响应,本文基于2012年布设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进行了采样与分析。试验采用三因素试验设计:1)覆膜方式,条膜覆盖和全膜覆盖;2)施肥量,常规施肥[450 kg(N)·hm^(-2), 78.6 kg(P)·hm^(-2)]和减量施肥[300 kg(N)·hm^(-2), 52.4 kg(P)·hm^(-2)];3)种植模式,玉米单作、豌豆单作和玉米||豌豆间作。于2021年和2022年豌豆和玉米收获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籽粒产量、地上部生物量、籽粒粗蛋白产量(基于籽粒氮浓度计算)和吸磷量。结果表明:间作体系产量最高,间作体系混合产量较单作加权产量两年平均提高31.9%,增产主要由正的互补效应驱动;同时,各处理下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即间作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相比于单作,间作显著增加籽粒粗蛋白产量和磷吸收量,两年平均分别提高30.0%和24.0%。与条膜覆盖相比,全膜覆盖显著提高生产力和粗蛋白产量。其中,在条膜覆盖下,间作较单作增产38.4%;全膜覆盖下,间作较单作增产26.3%;单作和间作条件下,全膜较条膜分别增产15.9%和5.8%;与单作覆条膜相比,间作覆全膜的产量显著提高47.0%,粗蛋白产量显著提高57.5%。两个施肥水平产量无显著差异,与常规施肥的单作相比,减量施肥下的间作氮肥和磷肥偏生产力均提高102.0%,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在减量施氮肥和磷肥条件下,间作相比于单作提高了肥料偏生产力和氮磷收获指数,且玉米品质不降低。因此,与农户模式(条膜覆盖下常规施肥的玉米单作)相比,全膜覆盖下减量施肥的间作是一种更加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模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豌豆间作 覆膜 减施化肥 养分吸收 粗蛋白产量
下载PDF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舍饲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6
作者 狄亚鹏 何振富 +3 位作者 陈平 王斐 赵生国 谢建鹏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粗蛋白水平饲粮对冷季舍饲集中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良好、体重(180.00±11.67)kg的公牦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牦牛。设计3个粗蛋白水平分别...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粗蛋白水平饲粮对冷季舍饲集中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良好、体重(180.00±11.67)kg的公牦牛3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牦牛。设计3个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2.5%(Ⅰ组)、15.5%(Ⅱ组)和18.5%(Ⅲ组)的全混合饲粮(TMR)。预试期30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Ⅰ组、Ⅱ组牦牛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Ⅲ组牦牛的料重比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Ⅱ组、Ⅲ组牦牛的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牦牛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高于Ⅱ组(P<0.05);Ⅲ组尿素氮(BUN)含量显著高于Ⅰ组、Ⅱ组(P<0.05)。研究表明,中蛋白质水平饲粮在牦牛育肥过程所呈现的育肥效果较好,冷季集中育肥牦牛推荐饲粮蛋白质水平为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集中育肥 蛋白质水平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不同蛋白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比较分析
17
作者 宫晨 游伟 +4 位作者 成海建 胡鑫 胡志勇 宋恩亮 姜富贵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试验为比较分析不同蛋白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采集10种来自不同肉牛养殖场的蛋白质饲料(豆粕、棕榈粕、棉籽粕、味精渣、芝麻饼粕、葵花粕、玉米酒精糟、牡丹籽粕、啤酒糟和豆渣),每种饲料3个重复,测定分析碳水化合物组分、蛋白质组分、... 试验为比较分析不同蛋白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采集10种来自不同肉牛养殖场的蛋白质饲料(豆粕、棕榈粕、棉籽粕、味精渣、芝麻饼粕、葵花粕、玉米酒精糟、牡丹籽粕、啤酒糟和豆渣),每种饲料3个重复,测定分析碳水化合物组分、蛋白质组分、氨基酸组成和预测能值指标。结果显示,豆渣的总碳水化合物(CHO)含量最高,为73.78%,其次为牡丹籽粕(66.76%)和棕榈粕(65.89%)。味精渣和豆粕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较高,而不可降解碳水化合物(CC)含量较低。味精渣、豆粕、芝麻饼粕和棉籽粕的粗蛋白(CP)含量较高,均在50%以上且显著高于其他原料(P<0.05)。味精渣和牡丹籽粕的非蛋白氮(PA)含量和快速降解真蛋白质(PB_(1))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原料(P<0.05)。豆粕、味精渣和棉籽粕的氨基酸组成相近,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和赖氨酸(Lys)含量高于其他原料(P<0.05)。玉米酒精糟、味精渣、牡丹籽粕和芝麻饼粕的总可消化养分(TDN)含量较高且均大于80%,增重净能(NE_(g))和泌乳净能(NE_(L))与TDN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不同蛋白质饲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综合考虑蛋白质组分和预测能值指标,味精渣、棉籽粕和芝麻饼粕的营养价值与豆粕相当,可作为替代豆粕的饲料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饲料 营养价值 总可消化养分 氨基酸
下载PDF
浇水方式对蛋白桑“桂桑优12”生长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18
作者 苏勇 钟正文 +5 位作者 革命·巴勒登 桂梦雯 李香 唐伶俐 周小玲 杨明禄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6-31,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浇水量和浇水频次对蛋白桑“桂桑优12”品种生长特性和营养物质成分的影响,初步揭示其在干旱环境下的需水特点。试验将168株“桂桑优12”植株编号后随机分8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3株,设置不同浇水量(SL1:10 L/月,SL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浇水量和浇水频次对蛋白桑“桂桑优12”品种生长特性和营养物质成分的影响,初步揭示其在干旱环境下的需水特点。试验将168株“桂桑优12”植株编号后随机分8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3株,设置不同浇水量(SL1:10 L/月,SL2:7.5 L/月,SL3:5 L/月,SL4:2.5 L/月)和浇水频次(PC1:1次/月,PC2:2次/月,PC3:3次/月,PC4:5次/月)。结果表明:①SL1和SL2组的鲜茎叶比低于SL4组(P≤0.05),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SL3和SL4组(P≤0.05);且SL1组的植株鲜重和单株叶重高于SL4组(P≤0.05)。在试验中,浇水量以高于7.5 L/月为宜。②PC3组和PC4组的植株鲜重高于PC1和PC2组(P≤0.05),PC3组的叶重高于PC1和PC2组(P≤0.05)。PC3组的鲜重显著高于PC1和PC2组(P≤0.05),且PC3组的全株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从试验结果来看,浇水频次为3次/月较好。综上,在南疆干旱荒漠气候条件下,在本试验中“桂桑优12”的适宜浇水量为7.5 L/月以上,浇水频次为3次/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桑 浇水频次 浇水量 生物量 营养成分
下载PDF
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和俊龙 潘朝阳 +1 位作者 张宏福 郝月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56-6269,共14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61.58±5.62)kg的“杜×长×大”三元育肥猪28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2头猪。各组分... 本试验旨在探讨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61.58±5.62)kg的“杜×长×大”三元育肥猪288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12头猪。各组分别饲喂4种粗蛋白质水平(15%、14%、13%、12%)的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其中前30 d为育肥前期,后30 d为育肥后期。结果表明:1)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不同粗蛋白质水平的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对育肥猪干物质、粗纤维、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粗蛋白质水平的下降,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呈线性下降(P<0.05)。3)在育肥前期,12%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肌酐(CREA)、尿素氮(UN)、葡萄糖(GLU)含量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15%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在育肥后期,12%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TP、ALB、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EA、GLU含量和碱性磷酸酶(ALP)、AST活性显著高于15%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4)在育肥前期,14%、13%和12%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15%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13%和12%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15%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在育肥后期,14%和13%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SOD、GSH-Px活性显著高于15%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13%粗蛋白质水平组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15%粗蛋白质水平组(P<0.05)。由此可见,芝麻粕型低蛋白质饲粮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及干物质、粗纤维、钙和磷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且能提高育肥猪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粕 低蛋白质饲粮 育肥猪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生化指标 抗氧化
下载PDF
施肥和豆禾混播对松嫩平原退化草地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玉凤 曹志伟 +4 位作者 唐丽红 任秀彬 姜峰 蒋先翠 高野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92-199,共8页
【目的】探索适合松嫩平原中度退化草地的最佳修复模式,为松嫩平原退化草地的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羊草(Leymus chinensis)2种混播比例,结合不同N施用量,分析土壤养分含量、牧草品质和产量之... 【目的】探索适合松嫩平原中度退化草地的最佳修复模式,为松嫩平原退化草地的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设置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羊草(Leymus chinensis)2种混播比例,结合不同N施用量,分析土壤养分含量、牧草品质和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施肥水平显著影响群落物种丰富度(P<0.01),施肥水平、混播比例及二者交互显著影响土壤有机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牧草粗蛋白含量及产量(P<0.05)。土壤全氮、牧草粗蛋白含量与施氮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两种混播比例下,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与N施用量一致;N施用量300 kg/hm2的牧草粗蛋白含量高达20.22%,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结论】N施用量200~250 kg/hm2在试验当年秋季和第二年春季均获得最佳产量;豆禾1∶2混播的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优于2∶2混播,其中N施用量150 kg/hm2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混播 土壤养分 牧草产量 粗蛋白 群落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