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级标准院科技论文的统计与分析--基于中国知网数据
1
作者 张广庆 王春蕾 +1 位作者 冯在经 刘毅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
本文以31家省级标准院在中国知网上刊载的科技论文相关指标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这些单位的关联名称和不同年度发表科技论文的情况,最后通过指标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了这些单位的科技论文发表能力并进行综合排名。统计结果显示:经济发... 本文以31家省级标准院在中国知网上刊载的科技论文相关指标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这些单位的关联名称和不同年度发表科技论文的情况,最后通过指标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了这些单位的科技论文发表能力并进行综合排名。统计结果显示:经济发达省份发表科技论文能力明显优于其他省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论文 省级标准院 指标 排名
下载PDF
人文社科论文基金项目标注不当研究——基于论文标注“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调查
2
作者 王魏红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8-106,共9页
论文基金项目标注不当分为形式不当和内容不当两种类型。通过中国知网对2020—2022年标注“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论文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发现基金标注存在未标注项目来源、未标注项目名称、未标注项目号、随意简略项目来源名称等... 论文基金项目标注不当分为形式不当和内容不当两种类型。通过中国知网对2020—2022年标注“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论文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发现基金标注存在未标注项目来源、未标注项目名称、未标注项目号、随意简略项目来源名称等4种形式不当行为,以及无关基金、挂名基金、冒用基金、虚假基金、过期基金等5种内容不当行为。究其原因,既有制度规范和评价体系因素,也有期刊质量和学术不端因素。为此,应强化规划项目制度约束,完善成果鉴定结项制度,严格学术期刊主体责任,加强学术不端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论文 基金项目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标注不当 学术不端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内血管分布与安全区内穿刺减少骨水泥的渗漏 被引量:17
3
作者 唐志宏 邹国耀 +2 位作者 肖颖 高旭 吴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87-391,共5页
背景:研究发现骨水泥渗漏大多与椎体成形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中椎体静脉回流相关。目的:分析胸腰段椎体血管分布规律,为施行椎体成形治疗时预防骨水泥渗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0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T11椎体骨折组30例,T12... 背景:研究发现骨水泥渗漏大多与椎体成形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中椎体静脉回流相关。目的:分析胸腰段椎体血管分布规律,为施行椎体成形治疗时预防骨水泥渗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0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T11椎体骨折组30例,T12椎体骨折组17例,L1椎体骨折组25例,L2椎体骨折组28例,术前CT检查观察及测量椎体血管沟角度分布、安全区位置、血管沟所处于椎体内的位置。结果与结论:各组椎体血管沟角度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椎体间血管沟走向及安全区范围相对恒定。各组椎体平均高度、椎弓根平均高度和血管沟平面占椎体的平均高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椎弓根位于椎体的上2/3,血管沟所在位置相对恒定于椎弓根的上2/3。提示胸腰段椎体都有相对恒定的安全区范围,椎体成形治疗时改善穿刺角度且穿刺至安全区可减少骨水泥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材料 骨水泥 胸腰段椎体 椎体成形 渗漏 省级基金 生物材料图片文章
下载PDF
超脉冲CO_2点阵激光干预兔耳浅表性瘢痕的原位再生 被引量:31
4
作者 谭军 雷颖 +3 位作者 李高峰 欧阳华伟 朱轶 李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28-234,共7页
背景:临床上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浅表性瘢痕的效果优良,但机制不清。目的:进一步验证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干预兔耳浅表性瘢痕的效果,并探讨创面原位再生修复的相关机制。方法: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干预兔耳浅表性瘢痕,传统络合碘治疗和... 背景:临床上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浅表性瘢痕的效果优良,但机制不清。目的:进一步验证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干预兔耳浅表性瘢痕的效果,并探讨创面原位再生修复的相关机制。方法: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干预兔耳浅表性瘢痕,传统络合碘治疗和湿润烧伤膏治疗两种修复方法对创面进行修复。结果与结论:湿润烧伤膏组创面愈合显著短于络合碘组(P<0.01)。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干预兔耳浅表性瘢痕后即刻创缘无表皮干细胞标志分子细胞角蛋白19、P63蛋白表达,24h后细胞角蛋白19、P63蛋白表达。湿润烧伤膏组治疗后第4天细胞角蛋白19、P63蛋白开始增多,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逐渐减少;络合碘组治疗后第4天细胞角蛋白19、P63蛋白达高峰,第7天和第14天减少。湿润烧伤膏组细胞角蛋白19、P63蛋白强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络合碘组(P<0.05)。提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结合湿润暴露疗法治疗兔耳浅表性瘢痕,能更好地启动和保护表皮干细胞,促进创面原位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皮肤组织构建 超脉冲CO2激光 点阵激光 浅表性瘢痕 表皮干细胞 细胞角蛋白19 P63蛋白 省级基金 组织构建图片文章
下载PDF
丝素/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构建的骨组织工程支架 被引量:11
5
作者 叶鹏 田仁元 +2 位作者 黄文良 马立坤 邓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9期5269-5274,共6页
背景:丝素蛋白、壳聚糖及纳米羟基磷灰石均是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理化特性,作为人体组织工程材料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3种材料在单独应用的研究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目的:制作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支架材料,... 背景:丝素蛋白、壳聚糖及纳米羟基磷灰石均是天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理化特性,作为人体组织工程材料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3种材料在单独应用的研究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目的:制作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支架材料,分析其特性。方法:将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分别配制成2%的溶液后,分别按照1∶1∶0.5,1∶1∶1,1∶1∶1.5的体积比混合,采用冷冻干燥与化学交联技术制备成三维复合支架材料。检测三维复合支架的孔隙率、吸水膨胀率及热水溶失率,采用材料力学测验机测试干燥三维复合支架材料的拉伸和压缩弹性模量,采用扫描电镜检测三维复合支架的孔径。结果与结论: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三维复合支架在干燥状态下呈白色,无特殊气味,为稳定固态的圆柱体,触之有明显的抗压能力和弹性。随着复合支架材料中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高,支架材料的孔隙率、吸水膨胀率、平均孔径呈逐渐减小趋势,热水溶失率及抗压能力表现出相反的趋势,结果显示以1∶1∶1体积比制作的支架更符合骨替代材料要求,其平均孔径为85.67μm、吸水膨胀率的为(135.65±4.56)%、热水溶失率为(22.84±1.06)%,支架材料内部孔隙均匀,呈现网状结构,孔隙之间交通发达,网状结构本身约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材料 丝素蛋白 壳聚糖 纳米羟基磷灰石 三维复合支架 省级基金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兴华 彭琳 +4 位作者 刘云生 邢再臣 李海峰 李玉庆 刘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9期3488-3494,共7页
背景: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软骨损伤成为一种可能,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优良的特性成为研究重点。目的:通过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入兔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动物模型,观察干细胞对兔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 背景: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软骨损伤成为一种可能,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由于其优良的特性成为研究重点。目的:通过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入兔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动物模型,观察干细胞对兔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体外全血贴壁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鉴定;细胞在体外扩增,诱导成软骨细胞后待用。以Ⅱ型胶原酶进行颞下颌关节腔内注射,建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动物模型,关节腔内注射诱导后成软骨细胞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注射未进行诱导的细胞进行比较,通过观察动物咀嚼和组织切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实验分离的细胞7-14d可见少量集落形成,20d时观察见细胞基本铺满瓶底。经stro-1+、CD44+流式细胞及免疫组化测定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细胞在诱导成软骨细胞后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强阳性。兔颞下颌关节注射胶原酶可在2周时出现偏侧咀嚼症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的成软骨细胞关节腔注入动物模型后,实验组明显弱于对照组。组织切片显示诱导的成软骨细胞可促进关节损伤的修复,软骨及胶原生成多于对照组。说明骨髓间充质诱导的成软骨细胞关节腔注入后可促进兔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成软骨细胞 诱导分化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 组织工程 治疗技术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低频电磁场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冯玉 白文芳 +5 位作者 许伟成 李新平 白利明 梁玲 王鑫 张鸣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2期5819-5826,共8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被视为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如何更有效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区存活,加速脊髓损伤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前期研究发现,低频电磁场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被视为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如何更有效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区存活,加速脊髓损伤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前期研究发现,低频电磁场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低频电磁场是否可应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还需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低频电磁场对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脊髓压迫法制备64只T10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大鼠模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电磁场组和电磁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造模成功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电磁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脊髓损伤原部位注射大鼠全贴壁法分离培养BrdU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和电磁场组注射a-MEM培养液。造模术后24h,电磁场组和电磁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予60min/d的低频电磁场刺激(频率50Hz、强度5mT)。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第21天,电磁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BBB评分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电磁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移植细胞后,大鼠BrdU阳性细胞在脊髓损伤区域生长并与脊髓组织融合,存活细胞数量较其他组多;空洞面积小;损伤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更少,而基质金属蛋白2表达更多;脊髓损伤大鼠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最快(P<0.05)。提示低频电磁场促进了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可能与低频电磁场有利于损伤区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存活,上调基质金属蛋白2的表达并减少胶质瘢痕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低频电磁场 脊髓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移植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感染性胫骨缺损 被引量:14
8
作者 南宠 荆浩 +3 位作者 周岳 邱少东 伯宇 胡宁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5期4585-4592,共8页
背景:研究发现直径300-500μm微米结构的微小颗粒骨比直径4.0-5.0mm的经典颗粒骨更容易在非感染骨缺损中成活。目的:评价采用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例胫骨感染... 背景:研究发现直径300-500μm微米结构的微小颗粒骨比直径4.0-5.0mm的经典颗粒骨更容易在非感染骨缺损中成活。目的:评价采用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8例胫骨感染性骨缺损或骨不连患者,其中男23例,女5例,平均年龄35.2岁;胫骨上段19例,胫骨中段2例,胫骨下段7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病例17例,骨折术后感染合并骨不连11例。随访6-30个月观察创面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平均6周移植微小颗粒骨表面被肉芽组织覆盖,平均8周创面完全闭合,经植骨后骨缺损处均骨性愈合,2例骨折愈合差,经二次植骨后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药敏反应。表明自体微小颗粒骨植骨混合万古霉素开放性植骨修复治疗感染性胫骨缺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骨材料 自体微小颗粒骨 骨移植 感染 骨缺损 骨不连 抗生素 省级基金
下载PDF
丹酚酸B对小鼠皮肤光老化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11
9
作者 周湘君 叶才果 +1 位作者 杨广丽 刘林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75-279,共5页
背景:中药及其提取物在改善皮肤组织结构、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高表达、增强皮肤免疫防御功能等多方面对皮肤光老化起着防治作用。目的:验证丹酚酸B对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同时建立小鼠皮肤体外细胞培养紫外线... 背景:中药及其提取物在改善皮肤组织结构、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高表达、增强皮肤免疫防御功能等多方面对皮肤光老化起着防治作用。目的:验证丹酚酸B对皮肤光老化的保护作用。方法:同时建立小鼠皮肤体外细胞培养紫外线损伤模型及小鼠紫外照射致皮肤衰老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丹酚酸B,通过MTT法,单细胞凝胶电泳等观察各组皮肤细胞损伤程度以及丹酚酸B对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小鼠灌胃口服不同剂量丹酚酸B,通过对皮肤组织羟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含量的检测,评价丹酚酸B是否具有抑制皮肤光老化的作用。结果与结论:紫外照射可使皮肤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羟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氧化酶活性下降。丹酚酸B能有效地对紫外线引起细胞致死性损伤起到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皮肤组织丙二醛含量,提高羟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氧化酶活性而起到抑制皮肤光老化作用。结果证实丹酚酸B具有保护皮肤光老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皮肤组织构建 丹酚酸B 皮肤 光老化 羟脯氨酸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氧化酶 省级基金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评价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瑞琦 张国平 +2 位作者 任立中 李亚丽 吕亚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5期6327-6332,共6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还没有满意的方法能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缺的了一定的效果。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应用... 背景: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目前还没有满意的方法能促进坏死股骨头的修复。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缺的了一定的效果。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1999至2012年相关文献,选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分化、细胞标记及体内示踪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共纳入39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有贴壁筛选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和免疫磁珠分选法;常用的细胞标记及示踪法有同位素示踪法、抗原标记法、抗原标记法、荧光染料标记法和MRI对比增强剂标记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有髓芯钻孔减压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介入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组织工程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虽然近年来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综述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股骨头坏死 细胞培养 细胞示踪 细胞分化 省级基金
下载PDF
单侧腰椎弓根螺钉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双侧固定的比较 被引量:12
11
作者 薛剑 靳安民 +2 位作者 孙小平 王延斌 谢伟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571-1578,共8页
背景:经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疾患是一种独特的固定方法,可用于退变性腰椎的融合。目的:比较采用微创经腰椎间孔椎体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常规开放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联合双侧椎弓... 背景:经椎板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柱疾患是一种独特的固定方法,可用于退变性腰椎的融合。目的:比较采用微创经腰椎间孔椎体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与常规开放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下腰痛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武警广东总队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轻度不稳患者49例,均采用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器植骨内固定治疗。其中24例采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25例采用常规开放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种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两种固定方法术后椎体融合率、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及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改善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可见对无严重不稳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相当,均能有效提高椎间融合率,使小关节稳定,解除临床症状,门诊随访满意。但采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及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液量明显减少(P<0.05),说明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椎板关节突螺钉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椎间融合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 退行性腰椎疾病 省级基金 骨关节植入物图片文章
下载PDF
四种不同氢氧化钙制剂对畸形中央尖患牙的根尖诱导 被引量:10
12
作者 聂二民 陈霞云 +2 位作者 张春元 姜瑞 夏银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398-1403,共6页
背景:氢氧化钙制剂在诱导畸形中央尖患牙根尖封闭中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目的:对比4种不同氢氧化钙制剂诱导畸形中央尖患牙根尖封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畸形中央尖引起的根尖周病变患者127例,分别采用Vitapex糊剂(n=31)、Metape... 背景:氢氧化钙制剂在诱导畸形中央尖患牙根尖封闭中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目的:对比4种不同氢氧化钙制剂诱导畸形中央尖患牙根尖封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畸形中央尖引起的根尖周病变患者127例,分别采用Vitapex糊剂(n=31)、Metapex糊剂(n=32)、氢氧化钙糊剂(n=34)及氢氧化钙粉剂(n=30)行根尖诱导,术后第1,3,6,12,24个月拍摄X射线片观察根尖状况。结果与结论:①诱导周期:除Vitapex糊剂组和Metapex糊剂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余每两组诱导周期之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②诱导效果:Vitapex糊剂组、Metapex糊剂组、氢氧化钙糊剂组诱导成功率均高于氢氧化钙粉剂组(P<0.05),但前3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明Vitapex糊剂、Metapex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具有良好的根尖诱导作用,且Vitapex糊剂和Metapex糊剂的诱导周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口腔材料 氢氧化钙糊剂 VITAPEX METAPEX 氢氧化钙粉剂 根尖诱导成形术 诱导周期 诱导效果 省级基金
下载PDF
羊膜基质的制备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育敏 张乃丽 +4 位作者 周沫 马绍英 王旭昇 徐伟俊 李宝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4期6200-6206,共7页
背景:羊膜作为一种免疫豁免生物移植物,内含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具有抗炎、抗粘连,减轻疼痛,促进上皮化等生物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的:综述羊膜基质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1... 背景:羊膜作为一种免疫豁免生物移植物,内含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具有抗炎、抗粘连,减轻疼痛,促进上皮化等生物学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的:综述羊膜基质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12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1999至2012年Medline数据库中的文献,检查词分别为"羊膜,制备方法,灭菌;Amniotic membrane matrix,Processing,Sterilization",从羊膜生物学特性、免疫学特点、制备方法和灭菌方法4个方面总结羊膜基质的研究进展,共检索到98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28篇文章。结果与结论:羊膜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含有胶原、糖蛋白、蛋白多糖、整合素和板层体等多种成分,表达多种生长因子及mRNA相关蛋白,可为细胞的增殖、分化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有利于细胞的生长繁殖。一般认为羊膜不含HLA-Ⅱ类抗原,免疫原性极低,同种异体移植时排斥反应较小。但也有报道认为羊膜含有少量的HLA-Ⅱ类抗原,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羊膜按制备方式不同,主要有新鲜羊膜、冷冻干燥羊膜、去细胞羊膜,其各具优缺点,而通过与其他生物材料复合或掺入细胞因子及药物对其进行改性,进一步增强其各方面的性能,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综述 羊膜基质 制备方法 灭菌 综述 生物学特点 羊膜改性 省级基金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后的多模式镇痛 被引量:13
14
作者 刘冰山 李国军 +3 位作者 王晓 张淞 刘洋 张永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2期4005-4012,共8页
背景:围全膝关节置换期疼痛处理一直是临床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寻找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成为关节外科医生的重要任务之一。目的:比较硬膜外镇痛和股神经阻滞镇痛在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康复的效果,探索相关的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案。方法... 背景:围全膝关节置换期疼痛处理一直是临床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寻找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成为关节外科医生的重要任务之一。目的:比较硬膜外镇痛和股神经阻滞镇痛在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康复的效果,探索相关的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案。方法:随机选取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患者40例,按照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硬膜外镇痛组和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每组20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单侧膝关节置换并进行术前宣教和塞来昔布给药。置换后硬膜外镇痛组通过留置导管连接0.2%罗哌卡因、2mg/L芬太尼止痛泵镇痛;股神经阻滞镇痛组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间断注射0.2%罗哌卡因镇痛。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6,12,24h和2-7d每天的疼痛程度,以及2-7d每天的膝关节活动度。结果与结论:全膝关节置换后2-7d,2组患者每天的静息痛和活动痛的目测类比评分均呈下降的趋势,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小于硬膜外镇痛组患者。置换后2-7d,股神经阻滞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都逐渐升高,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大于硬膜外镇痛组。结果说明虽然硬膜外镇痛和股神经阻滞镇痛都能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但股神经阻滞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后近期的运动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镇痛,能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且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案能有效控制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置换 硬膜外镇痛 神经阻滞 股神经 多模式镇痛 罗哌卡因 康复 省级基金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 被引量:16
15
作者 高平 孙占胜 +3 位作者 王伯珉 李连欣 王甫 牟乐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3期4256-4263,共8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已被证实有效,但不同诱导方法之间的差别尚无报道。目的:通过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行为对比及生化指标的检测,观察采用不同诱导方法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成为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已被证实有效,但不同诱导方法之间的差别尚无报道。目的:通过对脊髓损伤模型大鼠的行为对比及生化指标的检测,观察采用不同诱导方法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移植对脊髓损伤疗效的差别。方法:取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进行化学诱导和生物因子诱导后,收集备用。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48只,采用脊髓半横切法建立大鼠的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1周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损伤部位局部注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化学诱导组局部注射化学诱导成的神经元样细胞,生物诱导组局部注射生物诱导成的神经元样细胞,DMEM培养液组局部注射细胞培养液。对48只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2,3,4,6,8,10,12周进行BBB评分,并于第12周末对损伤部位进行取材做组织切片,观察脊髓损伤的修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模型建立后12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化学诱导组和生物诱导组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明显优于DMEM培养液组(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化学诱导组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别(P=0.4363),生物诱导组恢复效果好于前2组(P<0.05)。生物诱导组大鼠运动功能持续恢复显著好于其他3组。脊髓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化学诱导组近似,脊髓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样细胞崩解、空洞形成少于DMEM培养液组,生物诱导组神经损伤修复效果最佳。提示化学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未经过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修复神经损伤的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别;而经过生物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后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明显优于未经诱导和化学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脊髓损伤{细胞移植 诱导分化 生物诱导 化学诱导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 文章
下载PDF
乙醇对股骨头髓内脂肪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跃平 高辉 +2 位作者 陈亮 董盼锋 尹庆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5期6221-6227,共7页
背景:乙醇已成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致病因素,其所致的骨髓内脂质代谢异常可能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起病的重要原因,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从分子水平观察在乙醇作用下脂肪细胞结构功能的变化,以期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方... 背景:乙醇已成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致病因素,其所致的骨髓内脂质代谢异常可能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起病的重要原因,但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的:从分子水平观察在乙醇作用下脂肪细胞结构功能的变化,以期分析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原代脂肪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取大白兔股骨头髓内脂肪组织,分离获取脂肪细胞,以油红O染色行细胞表型鉴定。取传代稳定的髓内脂肪细胞,将盖玻片切割成10mm×10mm,种植前置入24孔培养板孔内,分为乙醇组和对照组,每组24孔,每孔为1个样本。对照组不加乙醇,乙醇组加入0.15mol/L乙醇,分别于4,6,8,10d更换培养液,换液时不再加入乙醇,均培养至10d。培养终止后,取出盖玻片行油红O染色,光镜下观察脂肪细胞形态并计数。结果与结论:随着时间延长,乙醇组脂肪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2组小脂滴均逐渐增多、增大,但乙醇组更明显。培养4,6,8,10d的髓内脂肪细胞数量乙醇组分别为(200.90±24.60),(1102.30±76.73),(1160.30±28.37),(1199.70±44.74)个/cm^2;对照组分别为(99.80±10.82),(0.40±94.71),(1000.20±41.85),(1059.80±26.79)个/cm^2,脂肪细胞数量随乙醇作用的时间延长而增多。提示乙醇能够促进髓内脂肪细胞增殖肥大,这可能是长期酗酒后股骨头骨髓内脂肪组织增多,骨内压增加,血流灌注减少,导致缺血,从而发生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关节损伤基础实验 乙醇 股骨头坏死 脂肪细胞 大白兔 脂质代谢紊乱 脂滴 肥大 骨内压 省级基金
下载PDF
人参皂苷Rb1对体外培养人脂肪干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志军 黎洪棉 +2 位作者 王和庚 柳大烈 南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2期5799-5805,共7页
背景: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药成骨诱导活性因子在脂肪干细胞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按2×103... 背景:脂肪干细胞成骨分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药成骨诱导活性因子在脂肪干细胞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b1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干细胞,传至第3代后,按2×103/孔接种至96孔板,分别加入0.5,1.0,2.0,4.0,6.0μmol/L人参皂苷Rb1培养基200μL进行培养;设立对照组,仅加入等量普通DMEM培养基。采用XTT比色法测定大鼠脂肪干细胞的生长增殖曲线。通过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测定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骨钙素含量,茜素红染色观察钙化结节形成能力。结果与结论:0.5μmol/L人参皂苷Rb1可明显促进人脂肪干细胞增殖;随着人参皂苷Rb1浓度的增加,促细胞增殖活性降低,6.0μmol/L人参皂苷Rb1表现为明显的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人参皂苷Rb1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人脂肪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表达。4.0,6.0μmol/L人参皂苷Rb1诱导钙化结节形成能力优于0.5,1.0和2.0μmol/L人参皂苷Rb1,对照组人脂肪干细胞未见钙化结节形成。提示人参皂苷Rb1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体外培养条件下的人脂肪干细胞具有促生长增殖作用,但在高浓度时,人参皂苷Rb1对人脂肪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成骨诱导活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人参皂苷 肝细胞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中药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钙化结节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20
18
作者 安荣泽 赵俊延 王兆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2期5793-5798,共6页
背景:脂肪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软骨组织工程中应用较多细胞,二者在生物学特性上有诸多相似之处。目的:比较脂肪来源和骨髓来源的2种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软骨分化能力。方法:选取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取腹部脂肪,分离提取脂肪干细胞。... 背景:脂肪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软骨组织工程中应用较多细胞,二者在生物学特性上有诸多相似之处。目的:比较脂肪来源和骨髓来源的2种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软骨分化能力。方法:选取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取腹部脂肪,分离提取脂肪干细胞。取兔双侧股骨,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绘制第3代脂肪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曲线,比较2种细胞的倍增时间。对第3代脂肪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成软骨诱导,分别对诱导14d的2种细胞行甲苯胺蓝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细胞呈聚集样生长,而脂肪干细胞原代细胞呈单个、散在生长。脂肪干细胞增殖速度要快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倍增时间短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2种细胞成软骨诱导14d后,均表达糖胺聚糖和Ⅱ型胶原,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诱导后表达Ⅱ型胶原水平高于脂肪干细胞。说明脂肪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皆迅速且稳定,但是脂肪干细胞的生长增殖速度更快。单层培养时,特定条件下,脂肪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向软骨细胞转化,但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比脂肪干细胞具有更高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脂肪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脂肪组织 成软骨分化 Ⅱ型胶原 间充质干细胞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纳米Ag-SiO_2聚氨酯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六成 徐帅 +2 位作者 李师思 吴凯 王键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92-399,共8页
背景:为改善聚氨酯材料的抗菌性能,前期研究中合成了纳米Ag-SiO2聚氨酯材料。目的:比较7种含不同质量分数纳米Ag-SiO2聚氨酯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将纳米Ag-SiO2与聚氨酯以熔融共混方式制备成含纳米Ag-SiO2,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 背景:为改善聚氨酯材料的抗菌性能,前期研究中合成了纳米Ag-SiO2聚氨酯材料。目的:比较7种含不同质量分数纳米Ag-SiO2聚氨酯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将纳米Ag-SiO2与聚氨酯以熔融共混方式制备成含纳米Ag-SiO2,质量分数分别为0,0.5%,1.0%,1.5%,2.0%,2.5%,5.0%的聚氨酯材料。以上述7种聚氨酯材料浸提液、高密度聚乙烯浸提液(阴性对照)、0.1%苯酚液浸提液(阳性对照)分别培养L929细胞24,48,72h后,并设置试剂对照(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液体培养基)和空白对照(不加细胞,只加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液体培养基)。采用MTT比色法定量检测各组细胞相对增殖率,并进行毒性反应分级;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结果与结论:7种含不同质量分数纳米Ag-SiO2聚氨酯材料组、试剂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细胞贴壁良好,形态正常,胞体丰满,胞质、核质分布均匀,细胞相对增殖率均大于80%,毒性反应分级均为1级,且随着纳米Ag-SiO2质量分数的降低,体外细胞毒性渐小、生物相容性更好。随培养时间延长,阳性对照组细胞相对增殖率逐渐降低,72h后细胞相对增殖率降至8.7%,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细胞萎缩、变圆、漂浮、片状脱落。表明7种含不同质量分数纳米Ag-SiO2聚氨酯材料均具有良好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毒性反应分级均为1级,符合医用材料体外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纳米生物材料 纳米Ag-SiO_2 聚氨酯 体外 L929细胞 细胞相对增殖率 细胞毒性 抗菌性能 MTT比色法 省级基金 生物材料图片文章
下载PDF
深低温冻存同种异体皮肤移植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立颖 丁轩玺 +4 位作者 杨声坪 王冠 姜明静 张玉兰 王建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8期3231-3238,共8页
背景:皮肤移植和创面覆盖是创伤、烧伤治疗的重要措施。目前,同种异体皮仍然是可利用的最佳创面覆盖物。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深低温冻存后的大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后的表达,评估深低温贮存同种异体皮在创面上的应用。方法:取... 背景:皮肤移植和创面覆盖是创伤、烧伤治疗的重要措施。目前,同种异体皮仍然是可利用的最佳创面覆盖物。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深低温冻存后的大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后的表达,评估深低温贮存同种异体皮在创面上的应用。方法:取大鼠皮肤保存于低温-20℃(低温保存组)及-80℃深低温(深低温保存组),冻存1周、1,2个月后,皮片分组移植于同种大鼠背部进行实验,并以自体移植大鼠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同低温保存组相比,深低温保存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被抑制,移植皮肤排斥反应出现时间延迟及存活时间延长,排斥反应评分也较低。同低温冻存相比,深低温冷冻保存能使同种异体移植物的转化生长因子β1抗原表达降低。提示深低温冻存的异体皮作为一种创面临时覆盖物,在存在皮肤组织缺失或皮源不足的情况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组织移植 同种异体皮肤 深低温冻存 转化生长因子Β1 排斥反应 创面覆盖 皮肤移 省级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