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salm of Life及六种汉译的“三美”再现
1
作者 周同 《滁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2-24,共3页
美国诗人Longfellow的代表诗作之一A Psalm of Life是第一首被翻译成汉语的英语诗歌,其句式整齐,音韵谐美,基调慷慨激昂。文章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为理论视角,分析了六个典型汉译本中形美、音美与意美的再现,其中黄皋炘先... 美国诗人Longfellow的代表诗作之一A Psalm of Life是第一首被翻译成汉语的英语诗歌,其句式整齐,音韵谐美,基调慷慨激昂。文章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为理论视角,分析了六个典型汉译本中形美、音美与意美的再现,其中黄皋炘先生译文更好地再现了原文之"三美"。因此,对该诗进行翻译,译者要在同时精通原语与译入语,用中国传统诗歌题裁翻译限制较多,选择"以顿代步"是可行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psalm of Life形美 音美 意美 再现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风格研究——以A Psalm of Life三个汉译本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彭礼智 刘泽海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06-111,共6页
A Psalm of Life是美国诗人朗费罗(Longfellow)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该诗的翻译在译介传播和中国文化史上意义重大。以A Psalm of Life为例,运用自建平行语料库,对英文源文及三个代表性汉译本在词汇选择、语篇特征和韵律特征三个译者... A Psalm of Life是美国诗人朗费罗(Longfellow)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之一,该诗的翻译在译介传播和中国文化史上意义重大。以A Psalm of Life为例,运用自建平行语料库,对英文源文及三个代表性汉译本在词汇选择、语篇特征和韵律特征三个译者风格维度进行客观量化分析,从而探究译者风格差异和翻译技巧,拓宽诗歌语言语料库译者风格研究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译者风格 诗歌翻译 A psalm of LIFE
下载PDF
The Reproduction of Artistic Conception——An Appreciation of the Two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A Psalm of Life
3
作者 金虹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年第Z6期30-33,共4页
本文从诗歌审美的两要素——诗歌形式与诗歌意境将英诗"生命礼赞"两中文译本与原文作了对比研究。刘宓庆教授认为,诗歌审美的两要素直接关系到诗歌的美学价值,而对它们的成功再现自然也成为文学翻译中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比分... 本文从诗歌审美的两要素——诗歌形式与诗歌意境将英诗"生命礼赞"两中文译本与原文作了对比研究。刘宓庆教授认为,诗歌审美的两要素直接关系到诗歌的美学价值,而对它们的成功再现自然也成为文学翻译中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虽然两个中文译本都有各自的缺憾,但从总体上来说它们都成功再现了原诗的意境,也证明在翻译过程中对诗歌审美两要素的权衡和达成使原诗意境的重现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 重现 “生命礼赞” 审美要素
下载PDF
基于赖斯翻译批评模式浅析A Psalm of Life两个中译本
4
作者 邹令 《海外英语》 2019年第15期129-130,共2页
早在20世纪70年代,凯瑟琳娜·赖斯在其著作《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中从功能翻译角度审视翻译过程,提出了评估译文的客观公正的标准,即以文本类型为导向,结合语言因素、翻译功能等综合因素的系统翻译批评模式[1]。该文此模式对比分... 早在20世纪70年代,凯瑟琳娜·赖斯在其著作《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中从功能翻译角度审视翻译过程,提出了评估译文的客观公正的标准,即以文本类型为导向,结合语言因素、翻译功能等综合因素的系统翻译批评模式[1]。该文此模式对比分析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A Psalm of Life最具代表性的两个中文译本,分别是黄新渠先生的译本《生命的赞礼》与黄杲炘先生的译本《生之颂》。黄新渠先生的译文在上更忠实于原作,遣词造句更接近原作;而黄杲炘先生的译文则句式灵活多变,译文风格、格式韵律方面更多考虑到了译文的语言因素和语用因素,两篇译作各有千秋,巧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使其译文质量有所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斯翻译批评模式 A psalm of LIFE 文本类型 翻译策略
下载PDF
英语诗歌的自由体与古诗体翻译研究对比——以A Psalm of Life译本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徳蛟 何微微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50-58,共9页
英语诗歌应该以什么样的译本作为翻译终点,国内翻译界近年来一直以贴近原文的自由体诗歌翻译为主,通过对A Psalm of Life两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和仔细分析,发现自由体诗歌翻译虽然不受韵律的限制,能更好保留原诗的意义;而传统的七言或五... 英语诗歌应该以什么样的译本作为翻译终点,国内翻译界近年来一直以贴近原文的自由体诗歌翻译为主,通过对A Psalm of Life两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和仔细分析,发现自由体诗歌翻译虽然不受韵律的限制,能更好保留原诗的意义;而传统的七言或五言诗体受到字数和韵律的限制,有的地方意思表达就不如自由体那样明白、畅快。但古体因为有了字数和韵律的限制,更注重用词考究,更锻炼译者的炼字功夫,而且,因为有了韵律而翻译出来的译本更像是一首诗。而要把英文诗翻译成古体诗,译者一定要准确理解原文意思,对原文的意思一定要心领神会,然后再进行翻译。在翻译中,译者应该以原文意义为准绳,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先翻译出原文意义,然后再提炼成传统的诗歌语言。另外,该诗积极向上,铿锵有力,翻译时,应该尽量保留原文本所具有的风格和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礼赞 古体 诗歌翻译
下载PDF
Carol of Life—An Analysis of Longfellow's A Psalm of Life
6
作者 李新美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2期I0233-I0234,共2页
A Psalm of Life is one of the best-known lyric poems of Wadsworth Longfellow.In this paper,the author will mak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poem.According to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the poem's popularity and repu... A Psalm of Life is one of the best-known lyric poems of Wadsworth Longfellow.In this paper,the author will mak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poem.According to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the poem's popularity and reputation has much matter with its inspirational ideas and unique artistic features,which have been highly combined as a harmonious union in the poem.Therefore,the analysis of this paper will be extended from these two a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知识 阅读材料
下载PDF
Psalm 137 According to Zhang Xiaofeng: The Walling Wall in Post-1949 Taiwan Literary History
7
作者 Mariáin Gáilik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3年第1期23-36,共14页
The aim of this essay is to analyze the first story by Zhang Xiaofeng, Taiwan writer, playwright, known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mainly as an excellent essayist. The Wailing Wall (Kuqiang) was written in 1968 in the... The aim of this essay is to analyze the first story by Zhang Xiaofeng, Taiwan writer, playwright, known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mainly as an excellent essayist. The Wailing Wall (Kuqiang) was written in 1968 in the atmosphere of the Six Days War in Israel, the atrocities during the first year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nd war in Vietnam, Wailing Wall is a poetic symbol of sadness and suffering mostly of the innocent people. For the author of the story it is reminiscent of the biblical Psalm 137 depicting the moods of the Hebrews in the Babylonian Captivity after 586 B.C. and the situation of her compatriots who were forced to leave their old homes in the Mainland before Oct. 1, 1949. Zhang Xiaofeng is a Christian author regarding love as the cornerstone of inter-human relations. She believes in love of God for all human beings and in the universal love. The short story consisting of one woman and her relations with two brothers between October 1949 and June 1967, against the background what happened in the world around them, and in their vicinity, brought her an unpleasant cognition: The true love is hardly possible where the human beings should live between, or behind the walls, where hate is prevai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alm 137 Babylonian Captivity Taiwan "exilic land Wailing Wall (Jerusalem) post-World War II situation (1949-67)
原文传递
朗费罗A Psalm of Life的译本赏析
8
作者 张帆 《明日风尚》 2018年第14期303-303,共1页
A Psalm of Life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创作的一首发人深省的抒情诗歌。本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原诗和诗人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对原诗进行鉴赏分析;第三部分则是运用'三美'理论对原诗的三... A Psalm of Life是美国浪漫主义诗人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创作的一首发人深省的抒情诗歌。本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原诗和诗人简要介绍;第二部分对原诗进行鉴赏分析;第三部分则是运用'三美'理论对原诗的三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鉴赏三个译本的精彩和不妥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psalm of LIFE 原诗鉴赏分析 “三美” 译文对比
原文传递
高昌回鹘汗国的东方教会叙利亚文《圣经》文库
9
作者 牛汝极 《国际汉学》 CSSCI 2024年第2期17-38,155,共23页
从吐鲁番发现的大量叙利亚文基督教文献表明,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后期,高昌回鹘地方政权范围内的吐鲁番布拉依克等地有东方教会(即东叙利亚基督教会的社团)活动,大量叙利亚文圣经《佩希塔》文本和用于祈祷书《胡德拉》的《诗篇》文本向我... 从吐鲁番发现的大量叙利亚文基督教文献表明,9世纪末至13世纪中后期,高昌回鹘地方政权范围内的吐鲁番布拉依克等地有东方教会(即东叙利亚基督教会的社团)活动,大量叙利亚文圣经《佩希塔》文本和用于祈祷书《胡德拉》的《诗篇》文本向我们展示了当地民族和语言的多样性及其与遥远美索不达米亚东方教会的神学传统的一致性。吐鲁番的基督教写本残片是一个丰富的信息文库,它揭示了东方教会神学传统中的一个社区是如何在远离该传统教会故土自我运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教会 叙利亚语 高昌回鹘 《圣经》 《诗篇》 经课集
下载PDF
解读朗费罗的《人生颂》——兼谈修辞在其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覃承华 潘建新 《钦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4-36,共3页
亨利.W.朗费罗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杰出的诗人。《人生颂》是一首慷慨激昂、催人奋进、乐观向上的人生颂歌,是朗费罗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说,它也是美国人向西部进发,开疆拓土,对外扩张的号角和战鼓。它因积极乐观、催... 亨利.W.朗费罗是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杰出的诗人。《人生颂》是一首慷慨激昂、催人奋进、乐观向上的人生颂歌,是朗费罗最著名的抒情诗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说,它也是美国人向西部进发,开疆拓土,对外扩张的号角和战鼓。它因积极乐观、催人奋进而被广为传诵。此外,该诗之所以流传百年而不衰,还归功于诗人许多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读 朗费罗 《人生颂》 修辞 运用
下载PDF
文本模式与文化重构——《人生颂》三个译本的历时再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进 冯文坤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第4期67-71,共5页
朗费罗名诗《人生颂》经历了多次"被言说"与"被阐释"。本文选取其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汉译本进行历时比较,旨在厘清对原著的误读和误译,审视诗歌翻译中文本模式的流变,讨论以旧体诗和新诗体例进行翻译的利弊得失,关... 朗费罗名诗《人生颂》经历了多次"被言说"与"被阐释"。本文选取其中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汉译本进行历时比较,旨在厘清对原著的误读和误译,审视诗歌翻译中文本模式的流变,讨论以旧体诗和新诗体例进行翻译的利弊得失,关注不同时空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理念对译本生成方式的影响以及译者如何把原诗涵濡的文化图景加以改造并重构于宿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模式 文化重构 人生颂 朗费罗 翻译
下载PDF
论彭丽媛在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艺术表演中所体现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敏 《皖西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54-156,共3页
2005年9月彭丽媛应"联合国成立60周年"组委会之邀情,在美国纽约著名的林肯艺术中心首演中国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大获成功,并荣获林肯艺术中心艺术委员会颁发的"杰出艺术家奖"荣誉称号。彭丽媛在《木兰诗篇》... 2005年9月彭丽媛应"联合国成立60周年"组委会之邀情,在美国纽约著名的林肯艺术中心首演中国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大获成功,并荣获林肯艺术中心艺术委员会颁发的"杰出艺术家奖"荣誉称号。彭丽媛在《木兰诗篇》中的艺术表演极具魅力,体现了全新的美学特征: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典雅与质朴的浑然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丽媛 《木兰诗篇》 传承与创新 典雅与质朴
下载PDF
“贞观之治”难道是任由人打扮的女孩子——评82集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刚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8年第4期75-80,共6页
82集大型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经央视黄金时段隆重推出,制作方自称是历史正剧,但实际上是戏说历史的商业片,离历史正剧的要求相差甚远。该剧刻意打造的几个女主角大都是虚构,真实见证了"贞观之治"的老太婆隋炀帝遗孀萧后却... 82集大型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经央视黄金时段隆重推出,制作方自称是历史正剧,但实际上是戏说历史的商业片,离历史正剧的要求相差甚远。该剧刻意打造的几个女主角大都是虚构,真实见证了"贞观之治"的老太婆隋炀帝遗孀萧后却未见踪影,不合史实的剧情比比皆是,把历史当成任由人打扮的女孩子,没有反映真实的大唐气象。在古装大片走红的当今影坛,编剧如何正视历史又提高市场收视率,如何把握戏说与正说的关系,笔者认为胡编乱造迎合低俗并不可取,还是应尊重历史,从真实的历史史实中发掘题材。唐朝贞观史事中许多真实的人物故事,其实比《贞观长歌》剧的刻意编造更加生动感人,更能吸引观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观长歌 贞观之治 影视文化 历史正剧 古装大片 娱乐片
下载PDF
试析王安忆小说《乌托邦诗篇》的救赎主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向珂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1-33,58,共4页
《乌托邦诗篇》始终贯穿着救赎的主题。这种救赎的主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给予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压力下经常感到无奈、孤独、麻木的人们很好的启示。作品的救赎主题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尝试用宗教情感来拯救人... 《乌托邦诗篇》始终贯穿着救赎的主题。这种救赎的主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给予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压力下经常感到无奈、孤独、麻木的人们很好的启示。作品的救赎主题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尝试用宗教情感来拯救人心,用爱心来实现对人心的救赎,用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使人们获得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诗篇》 救赎 宗教情感 爱心 民族
下载PDF
晚清英文诗歌翻译摭谈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宏照 《台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8-63,共6页
中国的英诗汉译始于晚清,第一首翻译成中文的英诗是约翰.弥尔顿的商籁体诗《失明,》1854年发表在香港的中文期刊《遐迩贯珍》上。英国传教士开了英诗汉译的先河,后来才有中国人翻译的英文诗歌。晚清用来翻译英文诗歌的语言是文言,诗歌... 中国的英诗汉译始于晚清,第一首翻译成中文的英诗是约翰.弥尔顿的商籁体诗《失明,》1854年发表在香港的中文期刊《遐迩贯珍》上。英国传教士开了英诗汉译的先河,后来才有中国人翻译的英文诗歌。晚清用来翻译英文诗歌的语言是文言,诗歌的体裁为中国古典诗歌,晚清的诗歌翻译采用高度归化的策略,读起来犹如用中文创作的诗歌,几乎看不出经过翻译的痕迹,使得英文诗歌的他异性在翻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汉译英诗 《失明》 《人生颂》 古体诗 他异性
下载PDF
希伯来诗歌的形式特征与《诗篇》的结构特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立新 《文学与文化》 2014年第1期60-69,共10页
本文以圣经希伯来文原文为基础,总结和说明了古希伯来诗歌的三种主要诗体形式的特征,并对作为古希伯来诗歌代表的成卷作品《诗篇》的整体结构、内容主旨、作者以及成书时间等相关问题予以较为细致的分析和考察,以对较少了解相关研究领... 本文以圣经希伯来文原文为基础,总结和说明了古希伯来诗歌的三种主要诗体形式的特征,并对作为古希伯来诗歌代表的成卷作品《诗篇》的整体结构、内容主旨、作者以及成书时间等相关问题予以较为细致的分析和考察,以对较少了解相关研究领域的国内学界同仁们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伯来诗歌 诗体形式 《诗篇》及其相关问题
下载PDF
生命的礼赞与狂欢——试析从《活着》到《兄弟》的美学追求
17
作者 许丙泉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3-76,共4页
20世纪90年代后,余华的小说呈现出新的美学追求,从揭示、暴露人性之恶转为礼赞生命,展现生命的狂欢。《活着》充满苦难,更表现内心的深情与感动;《许三观卖血记》表现生命的顽强与智慧,要忍受痛苦但更要体验痛快和欢畅;《兄弟》中充满... 20世纪90年代后,余华的小说呈现出新的美学追求,从揭示、暴露人性之恶转为礼赞生命,展现生命的狂欢。《活着》充满苦难,更表现内心的深情与感动;《许三观卖血记》表现生命的顽强与智慧,要忍受痛苦但更要体验痛快和欢畅;《兄弟》中充满喧嚣、混乱与残暴,但也闪烁着生命的美好与尊贵。这三部作品各具特色,但都是激动人心的生命赞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礼赞 狂欢 生命
下载PDF
民国基督教圣诗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探析
18
作者 张慧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8-102,共5页
作为基督教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圣诗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知识分子对民族现实处境的深切关注。民国时期,再次进入中华民族视野的圣诗经历了一次本土化变革,大批怀揣爱国主义理想的基督徒投身于这一进程,并将自己对民族国家、社会历史... 作为基督教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圣诗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知识分子对民族现实处境的深切关注。民国时期,再次进入中华民族视野的圣诗经历了一次本土化变革,大批怀揣爱国主义理想的基督徒投身于这一进程,并将自己对民族国家、社会历史的思考融入其中。基督教文学的入华扩充了民国基督徒的文学视野,激发了创作灵感,赋予了中国文学新的生机,并助推了民国知识分子爱国主义情怀的良性生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基督教 圣诗 爱国主义
下载PDF
生命的礼赞——评述朗费罗之诗三首
19
作者 汪玉枝 谢丹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朗费罗是新英格兰诗人中最著名的一位,也是19世纪后半叶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本文通过对其三首著名诗歌的研读,分别评述其爱情观、友情观及人生观,展现一代诗圣非凡的文学天赋、超人的才情和对生命透彻的感悟,领会其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爱情 友情 人生 礼赞
下载PDF
试论《诗篇交响曲》中蕴含的“双重信仰”
20
作者 明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2年第2期83-90,173,共8页
《诗篇交响曲》是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创作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经典之作。这部作品就创作技法而言,强调对古典传统的革新,溶入了很多20世纪的新音乐语言;就思想而言,它充分地体现出作曲家个人的宗教观念——"双... 《诗篇交响曲》是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创作时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经典之作。这部作品就创作技法而言,强调对古典传统的革新,溶入了很多20世纪的新音乐语言;就思想而言,它充分地体现出作曲家个人的宗教观念——"双重信仰"。本文从影响作曲家的宗教观念入手,对作品的音乐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积极地探索观念与其相应的音乐形式化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特拉文斯基 《诗篇交响曲》 “双重信仰” 音乐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