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疑AD患者和抑郁性假性痴呆患者大脑血流速度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吕高萍 陈春莲 +2 位作者 陆慧慧 蒋丽丽 王晶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932-934,共3页
目的比较可疑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与抑郁性假性痴呆患者大脑血流速度的差异。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可疑AD患者和抑郁性假性痴呆患者各20例;另外选取正常的志愿者20例。给予视觉刺激后,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受试者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比... 目的比较可疑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与抑郁性假性痴呆患者大脑血流速度的差异。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可疑AD患者和抑郁性假性痴呆患者各20例;另外选取正常的志愿者20例。给予视觉刺激后,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受试者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各组大脑血流速度的差异。结果 AD组和假性痴呆组患者左右侧大脑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静息血流速度、刺激血流速度和相对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AD组患者刺激时血流速度和相对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假性痴呆组患者(P<0.05)。结论可疑AD患者的神经血管耦联作用严重受损,可用于鉴别AD患者与假性痴呆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假性痴呆 大脑后动脉 血流速度
下载PDF
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在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和抑郁性假性痴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吕高萍 陈春莲 +2 位作者 苏涵 蒋丽丽 陆慧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98-900,共3页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在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抑郁性假性痴呆(DPD)中的价值。方法:对可疑的AD、DPD患者及对照组各20例,采用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17项版本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进行MMSE评分和HAM... 目的:探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检测在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抑郁性假性痴呆(DPD)中的价值。方法:对可疑的AD、DPD患者及对照组各20例,采用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17项版本Hamilton抑郁量表(HAMD17)进行MMSE评分和HAMD17评分;分别进行fVEP检测,分别测量闪光刺激诱发电位的P2、N2、P3、N3波的潜伏期。结果:AD组的MMSE评分均低于DP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D组的HAMD17评分均明显高于A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AD组、DPD组的P2、N2、P3、N3波的潜伏期均较NC组延长,AD组、DPD组及NC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而AD组与DPD组相比,P2、N2、P3、N3波的潜伏期也延长,两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AD组的fVEP各波潜伏期与MMSE评分有关,DPD组的fVEP各波潜伏期与HAMD17评分有关。结论:AD患者和DPD患者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参数不同,fVEP可作为对两者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具有简便、经济的特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假性痴呆 视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stereotactic surface projection i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data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depression 被引量:1
3
作者 Eiji Kirino 《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 SCIE 2017年第2期121-127,共7页
AIM To evaluate usefulness of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 with three-dimensional stereotactic surface projection(3D-SSP)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Alzheimer's disease(AD) and depression.METHO... AIM To evaluate usefulness of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 with three-dimensional stereotactic surface projection(3D-SSP)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Alzheimer's disease(AD) and depression.METHODS We studied 43 patients who presented with both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memory disturbance. Each subject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following:(1) the Minimal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2) the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3) 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everity scale(CGI-S); and(4) SPECT imaging with 3D-SSP.RESULTS The MMSE scores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maximum Z-scores of AD-associated regions. CGI-S scores correlat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maximum Z-scores of depression-associated regions. Factor analysis identified three significant factors. Of these, Factor 1 could be interpreted as favouring a tendency for AD, Factor 2 as favouring a tendency for pseudo-dementia, and Factor 3 as favouring a depressive tendency.CONCLUSION We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se patients could be categorized as types: Type A(true AD), Type B(pseudodementia), Type C(occult AD), and Type D(true depression). The factor scores in factor analysis supported the validity of this classificat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SPECT with 3D-SSP is highly useful for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epression and depressed mood in the early stage of 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 disease THREE-DIMENSIONAL STEREOTACTIC surface projection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pseudo-dementia DEPRESSION
下载PDF
可疑AD和抑郁性假性痴呆患者功能性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吕高萍 陈春莲 +2 位作者 苏涵 蒋丽丽 陆慧慧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4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可疑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抑郁性假性痴呆(DPD)患者功能性经颅多普勒超声(fTCD)检测参数的差别,为AD和DPD的鉴别诊断提供新方法。方法:对可疑的AD、DPD患者及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阅读刺激和图像刺激后记录大脑中动脉(MCA)... 目的:探讨可疑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和抑郁性假性痴呆(DPD)患者功能性经颅多普勒超声(fTCD)检测参数的差别,为AD和DPD的鉴别诊断提供新方法。方法:对可疑的AD、DPD患者及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阅读刺激和图像刺激后记录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速度,计算相对血流速度(rCBFv)来反映受试者的反应性,并比较各组差异,以期得出AD患者和DPD患者功能性TCD参数的特征和神经血管偶联作用。结果:阅读和图像刺激时,AD组、DPD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血流速度(Vm)、rCBFv均小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大于对照组,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D组与DPD组比较,阅读和图像时AD组MCA的Vm、rCBFv小于DPD组,且图像刺激时的变化大于阅读刺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患者和DPD患者功能性TCD检测参数不同,fTCD可作为对两者鉴别诊断的辅助方法,具有易行、经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假性痴呆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下载PDF
pCASL技术在穴位埋线治疗血管性痴呆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韩秉艳 宋娟 +3 位作者 王皓 贾文霄 邓佳敏 王云玲 《中国医学装备》 2017年第5期91-93,共3页
目的:应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p CASL)技术评价穴位埋线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穴位埋线治疗前后患者双侧额叶、颞叶、颞顶交界区、顶叶皮质及海马区动脉自旋标记的灌注成像数据,计算其治疗前后相... 目的:应用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p CASL)技术评价穴位埋线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穴位埋线治疗前后患者双侧额叶、颞叶、颞顶交界区、顶叶皮质及海马区动脉自旋标记的灌注成像数据,计算其治疗前后相对脑血流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双侧额叶颞叶、颞顶交界区、顶叶皮质及海马区动脉脑血流量变化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t_左-10.73,t_右=-15.72,t_左=-6.74,t_右=-5.70,t_左=-107.62,t_右=-5.85,t_左=-3.22,t_右=-3.47;P<0.05),治疗后脑血流量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增加,通过穴位埋线可以持续性激活脑部功能区,以达到改善患者功能区脑血流。结论: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可以应用于穴位埋线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评价,为临床评估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提供可靠的影像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MRI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 穴位埋线
下载PDF
难治性抑郁还是老年期痴呆:一例病例报告(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石中永 肖世富 李霞 《上海精神医学》 CSCD 2016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抑郁伴痴呆在老年人中日益普遍。本报告描述了一个78岁的女性患者,先前有过两次抑郁发作,本次存在抑郁症状(动力缺乏和情感淡漠)和典型的痴呆症状(记忆力和执行功能受损)。即使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神经心理测量,仍然难以明确诊断... 抑郁伴痴呆在老年人中日益普遍。本报告描述了一个78岁的女性患者,先前有过两次抑郁发作,本次存在抑郁症状(动力缺乏和情感淡漠)和典型的痴呆症状(记忆力和执行功能受损)。即使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神经心理测量,仍然难以明确诊断是难治性抑郁症还是老年痴呆。经过8周的住院治疗,更改了原先以利血平为主的降压药,调整抗抑郁药并予心理治疗,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但大多数认知症状仍然持续存在。在出院后7个月的随访中,这些症状也没有变化。随后,她出现了晚期乳腺癌并开始化疗,此时她的抑郁症状和认知症状更加明显。我们认为,需要2~3年的随访才可以确定认知症状是抑郁症的残留症状还是新出现的痴呆表现(或两者皆是)。该病例表明对于同时有抑郁症状和痴呆症状的老年患者,不仅需要详细的临床检查和神经心理测试,而且要结合对治疗疗效的长期评估才能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痴呆 假性痴呆 病例报告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