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8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zzy Based Interleaved Step-up Converter for Electric Vehicle
1
作者 T.Saravanakumar R.Saravana kumar 《Intelligent Automation & Soft Computing》 SCIE 2023年第1期1103-1118,共16页
This work focuses on the fuzzy controller for the proposed three-phase interleaved Step-up converter(ISC).The fuzzy controller for the proposed ISC converters for electric vehicles has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The pro... This work focuses on the fuzzy controller for the proposed three-phase interleaved Step-up converter(ISC).The fuzzy controller for the proposed ISC converters for electric vehicles has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The proposed ISC direct current(DC-DC)converter could also be used in automobiles,satellites,industries,and propulsion.To enhance voltage gain,the proposed ISC Converter combines boost converter and interleaved converter(IC).This design also reduces the number of switches.As a result,ISC converter switching losses are reduced.The proposed ISC Converter topology can produce a 143 V output voltage and 1 kW of power.Due to the high voltage gain of this converter design,it is suitable for medium and high-power systems.The proposed ISC Converter topology is simulated in MATLAB/Simulink.The simulated output displays a high output voltage.But the output voltage contains maximum ripples.Fuzzy proposes an ISC Converter which makes closed loop responsiveness and reduces the output voltage ripple.The proposed ISC converter has the lowest ripple output voltage,which is less than 2%,because the duty cycle is regulated using the fuzzy logic controller.It offers high voltage gain,minimal ripple,and low switching loss.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nverter is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fuzzy and Pro-portional Integral(PI)controllers implemented in MATL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p-up converter interleaved converter ripple voltage FUZZY electric vehicles
下载PDF
Improved Interleaved Single-Ended Primary Inductor-Converter forSingle-Phase Grid-Connected System
2
作者 T.J.Thomas Thangam K.Muthu Vel 《Intelligent Automation & Soft Computing》 SCIE 2023年第3期3459-3478,共20页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based on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parti-cularly Photovoltaic(PV)system has been greatly increased and it is simply insti-gated for both domestic and commercial uses.The power generated fr... The generation of electricity based on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parti-cularly Photovoltaic(PV)system has been greatly increased and it is simply insti-gated for both domestic and commercial uses.The power generated from the PV system is erratic and hence there is a need for an efficient converter to perform the extraction of maximum power.An improved interleaved Single-ended Primary Inductor-Converter(SEPIC)converter is employed in proposed work to extricate most of power from renewable source.This proposed converter minimizes ripples,reduces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due tofilter elements and the contin-uous input current improves the power output of PV panel.A Crow Search Algo-rithm(CSA)based Proportional Integral(PI)controller is utilized for controlling the converter switches effectively by optimizing the parameters of PI controller.The optimized PI controller reduces ripples present in Direct Current(DC)vol-tage,maintains constant voltage at proposed converter output and reduces over-shoots with minimum settling and rise time.This voltage is given to single phase grid via 1�Voltage Source Inverter(VSI).The command pulses of 1�VSI are produced by simple PI controller.The response of the proposed converter is thus improved with less input current.After implementing CSA based PI the efficiency of proposed converter obtained is 96%and the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is found to be 2:4%.The dynamics and closed loop operation is designed and modeled using MATLAB Simulink tool and its behavior is perform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proved interleaved DC-DC SEPIC converter crow search algorithm PI controller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PV array single phase grid
下载PDF
两类具有低自相关和大线性复杂度的4p周期二元序列
3
作者 杨波 朱自坤 肖自碧 《数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34,共18页
具有良好自相关性质和大线性复杂度的二元序列设计对于通信系统和流密码的各种应用非常重要.本文从Hall六次剩余序列和它们的修改版本中选取4条合适的序列作为基序列,利用交织技术构造了两类周期为4p的二元序列,并且完全确定了这两类序... 具有良好自相关性质和大线性复杂度的二元序列设计对于通信系统和流密码的各种应用非常重要.本文从Hall六次剩余序列和它们的修改版本中选取4条合适的序列作为基序列,利用交织技术构造了两类周期为4p的二元序列,并且完全确定了这两类序列的自相关和线性复杂度.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类序列既具有低自相关性质又具有非常大的线性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序列 交织结构 自相关 线性复杂度
下载PDF
一种交叉倍压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
4
作者 秦明 冯耀星 +1 位作者 常忆雯 王克文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30,共11页
针对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发电等领域对高增益直流变换器的需求,以两相交错并联升压变换器为研究对象,由2个含有电感的倍压单元组合设计出实现电压提升的交叉倍压结构,据此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交叉倍压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可实现(3... 针对光伏发电、燃料电池发电等领域对高增益直流变换器的需求,以两相交错并联升压变换器为研究对象,由2个含有电感的倍压单元组合设计出实现电压提升的交叉倍压结构,据此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交叉倍压型高增益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可实现(3n+4)/(1-d)倍的高电压增益(1∶n为耦合电感匝数比,d为变换器占空比),且具有电路器件的低电压应力特性。对于漏感引起的开关管电压尖峰问题,引入了钳位电容构成释放漏感能量通道,同时提升了输出电压。介绍了新型交叉倍压型高增益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分析了变换器各模态的工作过程,推导了电压增益、输入电流纹波及各器件电压应力等稳态特性,并搭建样机进行实验研究,验证了该直流变换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高增益 低输入电流纹波 交叉倍压 交错并联 耦合电感
下载PDF
层联衬经斜纹机织预制体细观结构几何建模
5
作者 陈利 俞成童 +2 位作者 王静 张长龙 周庆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为分析层联衬经斜纹机织预制体的细观结构,通过X射线显微镜(Micro-CT)观测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基于Micro-CT观测的纤维横截面形状和空间走向,提出矩形衬经纱横截面、矩形接结经纱横截面、凸透镜形纬纱横截面、直线型衬经纱路径、直线型纬... 为分析层联衬经斜纹机织预制体的细观结构,通过X射线显微镜(Micro-CT)观测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基于Micro-CT观测的纤维横截面形状和空间走向,提出矩形衬经纱横截面、矩形接结经纱横截面、凸透镜形纬纱横截面、直线型衬经纱路径、直线型纬纱路径和抛物线形接结经纱路径等假设,推导了纤维预制体厚度和纤维体积含量与纤维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预制体细观结构模型,通过纤维宽度和厚度计算纱线横截面变异系数、预制体厚度和纤维体积含量。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以芳纶纤维和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为原材料制备了2种相同结构、不同纤维的层联衬经斜纹机织复合材料,并与提出的预制体模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值与实测值在合理误差范围之内,预制体厚度误差小于1.5%,预制体纤维体积含量误差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联衬经斜纹机织预制体 细观结构 预制体厚度 预制体纤维体积含量 Micro-CT技术
下载PDF
基于帧交错的LDPC译码器流水结构设计
6
作者 韩国军 杨伟泽 +2 位作者 叶震亮 翟雄飞 史治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0,共7页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的译码器通常采用基于节点置信度更新迭代的算法,这种算法可以并行实现,具有非常高的吞吐量。在此提出了一种具有高硬件利用效率(HUE)的帧交错译码结构,并提供了一种用于层内节点重排序的动态规划方法,解决内存...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的译码器通常采用基于节点置信度更新迭代的算法,这种算法可以并行实现,具有非常高的吞吐量。在此提出了一种具有高硬件利用效率(HUE)的帧交错译码结构,并提供了一种用于层内节点重排序的动态规划方法,解决内存访问冲突问题。与现有的结构相比,该结构可以实现更高的硬件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帧交错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内存访问冲突 节点重排序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微电网交错并联变换器的改进自抗扰控制
7
作者 熊志杰 张大伟 +2 位作者 席骊瑭 王彦沣 周哲民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6-284,共9页
针对混合储能微电网在负载突变、扰动加入等多种复杂工况下引起的用电端降压接口的电压质量降低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以改进线性自抗扰为主要控制器,以BP神经网络为辅助参数优化算法的闭环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六路交错并联变换器的电... 针对混合储能微电网在负载突变、扰动加入等多种复杂工况下引起的用电端降压接口的电压质量降低的问题,文章设计了一种以改进线性自抗扰为主要控制器,以BP神经网络为辅助参数优化算法的闭环控制策略。首先,根据六路交错并联变换器的电路拓扑建立时域下的数学模型,并对系统总扰动进行重构,将总扰动分解为模型未知扰动和外界扰动,分别利用观测器进行估计,形成了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提高系统的扰动观测能力和观测精度;其次,为使系统获得控制参数的实时优化能力,引入BP神经网络,对控制器参数进行实时整定;最后,搭建了混合微电网六路交错并联变换器的数字仿真模型和半实物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并与PI,LADRC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所提控制策略不仅具备优异的输出电压质量,而且使系统获得了更好的稳定性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微电网 电压质量下降 改进线性自抗扰控制 模糊控制 六路交错并联变换器
下载PDF
新兴光子器件——Interleaver 被引量:8
8
作者 赵春柳 葛春风 +5 位作者 丁镭 蒙红云 周广 杨石泉 董新永 董孝义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21,共4页
系统介绍了新兴光子器件———Interleaver的特性、实现方法及其在DWDM系统中的应用。结合课题组的工作 ,主要介绍了光纤熔锥非平衡M Z干涉仪型、偏振光干涉晶体双折射型和迈克耳逊干涉仪 +GT反射镜型三种实现方案。
关键词 光子器件 interleaveR DWDM 复用/解复用 滤波器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取样布拉格光纤光栅Interleaver的设计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兴娇 叶志清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3-316,共4页
对于光纤通信领域有限的带宽资源,波分复用与解复用器件Interleaver是未来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光纤通信网中的关键器件。为此结合非均匀取样光栅Interleaver的基本设计原理,运用耦合模理论和矩阵传输方法对非均匀取样光纤布拉格光栅的... 对于光纤通信领域有限的带宽资源,波分复用与解复用器件Interleaver是未来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光纤通信网中的关键器件。为此结合非均匀取样光栅Interleaver的基本设计原理,运用耦合模理论和矩阵传输方法对非均匀取样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传输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设计了信道间隔为0.8nm的设计实例,反射谱峰值均匀达到80%~95%,传输通道间隔稳定均匀,时延和色散均匀,时延抖动小于200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取样 取样布拉格光纤光栅 interleaveR 矩阵传输方法
下载PDF
一种改善MZI型Interleaver滤波特性新结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婷 余和军 +1 位作者 陈凯 盛秋琴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8,共5页
根据最近研究的一种改进型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MZ1)型Interleaver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善其滤波特性的新结构.对其原理和相关参数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新结构的光谱形状与隔离度都比原结构有较大改善,且保持了信道的对称性.... 根据最近研究的一种改进型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MZ1)型Interleaver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善其滤波特性的新结构.对其原理和相关参数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新结构的光谱形状与隔离度都比原结构有较大改善,且保持了信道的对称性.本文分析计算的结果对器件的优化设计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interleaveR 光纤环 光滤波器
下载PDF
非对称M-Z型Interleaver输出光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宝歌 王梓丞 李根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18-20,共3页
分析了两级串联非对称马赫-曾德尔(Mach-Zehnder)干涉型Interleaver的透过率函数的输出形态,采用梯形波近似理论,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的方法选取适当的干涉臂的光程差比例和耦合器耦合比,可得到输出波形通带平坦,透射率形态近似于方波,... 分析了两级串联非对称马赫-曾德尔(Mach-Zehnder)干涉型Interleaver的透过率函数的输出形态,采用梯形波近似理论,利用傅里叶级数展开的方法选取适当的干涉臂的光程差比例和耦合器耦合比,可得到输出波形通带平坦,透射率形态近似于方波,同时分析了两个臂长差对输出光谱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此结构的Interleaver的输出光谱的平坦特性对两耦合器的耦合比不敏感;两个臂长差对输出光谱的影响程度不同,控制严格的干涉臂的光程差比例是输出光谱的保证平坦特性的关键,模拟结果同实验测试曲线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滤波器 密集波分复用 顶端平坦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下载PDF
用傅立叶光学展宽Interleaver的带宽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波 黄德修 +2 位作者 杨明红 吴砺 凌吉武 《光电子技术》 CAS 200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简要介绍了Interleaver的原理和应用。在推导、比较马赫-泽德干涉仪型和双折射晶体型Interleaver的传输矩阵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用傅立叶光学展宽Interleaver带宽的方法。
关键词 interleaveR 马赫-泽德干涉仪 双折射晶体 傅立叶光学
下载PDF
群组分波复用器(Interleaver)的薄膜实现方案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绍基 柴红芳 汪河洲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2-43,共2页
运用光学干涉膜系半波层可调、多频滤波技术和"厚腔"多半波矩形修正方法,设计出了膜层少、带宽窄且信道间隔可调的Interleaver器件,给出了50G、100GInterleaver的设计实例,其中心波长、通带宽度(@25dB,@0.5dB)、通带波纹等性... 运用光学干涉膜系半波层可调、多频滤波技术和"厚腔"多半波矩形修正方法,设计出了膜层少、带宽窄且信道间隔可调的Interleaver器件,给出了50G、100GInterleaver的设计实例,其中心波长、通带宽度(@25dB,@0.5dB)、通带波纹等性能指标完全满足DWDM通信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leaveR DWDM 滤波器
下载PDF
Interleaver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婷 盛秋琴 董孝义 《光电子技术》 CAS 2004年第1期61-67,共7页
Interleaver技术的出现更新了密集波分复用中分波 /合波器件设计的理念 ,大大降低密集波分复用器的设计压力。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 Interleaver的理论及应用 ,并对 5 0 GHzInterleaver目前的技术状况和实现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和比较。
关键词 密集波分复用 复用/解复用器 波长交错复用 DWDM 光滤波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CRM-Boost APFC控制方法
15
作者 陈明城 张卫平 +2 位作者 刘元超 史本元 张晓强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介绍了Boost-APFC电路工作在临界导通模式下的优势。针对传统单相CRM-Boost APFC电压模式控制方法存在PI参数调试时间较长、调节效果较差、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有静态工作点的单相CRMBoost APFC电压模式控制方法,并通过PSI... 介绍了Boost-APFC电路工作在临界导通模式下的优势。针对传统单相CRM-Boost APFC电压模式控制方法存在PI参数调试时间较长、调节效果较差、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有静态工作点的单相CRMBoost APFC电压模式控制方法,并通过PSIM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优点。针对新型交错控制方法存在PI参数调试时间较长、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不足和需要额外使用一个电压控制电流源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两相交错并联CRM-Boost APFC电压模式控制方法,并且完成了PSIM仿真,功率因数高达99.96%。制作了一台4kW的两相交错并联CRM-Boost APFC实验样机,并进行了实验调试,功率因数达到了99.66%,效率为98.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APFC 临界导通模式 静态工作点 两相交错并联
下载PDF
DWDM系统中的Interleaver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裴丽 董小伟 +1 位作者 李彬 简水生 《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 2004年第1期11-13,27,共4页
 目前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长途干线、城域网,并扩展至接入网。其中波分复用/解复用器是系统的核心器件之一,而50GHz的密集波分复用更要靠一种交叉波分复用(Interleaver)的全新器件,为此详细阐述了Interleaver的原理、...  目前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长途干线、城域网,并扩展至接入网。其中波分复用/解复用器是系统的核心器件之一,而50GHz的密集波分复用更要靠一种交叉波分复用(Interleaver)的全新器件,为此详细阐述了Interleaver的原理、主要实现方案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DM系统 interleaver技术 密集波分复用 交叉波分复用器件 光纤通信
下载PDF
MGTI型不等带宽interleaver的输出光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昌 张娟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1-324,共4页
用两面镜级联的GT腔代替Michelson干涉仪的两面全反射镜,通过MGTI中的GT腔镜面反射率、腔长、干涉仪臂长差等结构参量的选择,得出了宽口和窄口输出谱3dB处带宽比分别为1.69、1.83、2.13和2.14的四组不等带宽、隔离度高、通带平坦且周期... 用两面镜级联的GT腔代替Michelson干涉仪的两面全反射镜,通过MGTI中的GT腔镜面反射率、腔长、干涉仪臂长差等结构参量的选择,得出了宽口和窄口输出谱3dB处带宽比分别为1.69、1.83、2.13和2.14的四组不等带宽、隔离度高、通带平坦且周期不等的输出光谱,并系统分析了这些结构参量对输出光谱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可用此类MGTI结构设计出不同带宽比的不等带宽interleaver;输出光谱的平坦特性由GT腔镜面反射率决定,镜面反射率主要影响输出谱的通带带宽与隔离度,且对两者的影响程度不同;选择适当的GT腔腔长和臂长差可得到不同的光谱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波分复用 梳状滤波器 Gires—Tournois谐振腔 不等带宽
下载PDF
一种采用混合控制策略的反激型光伏微逆设计
18
作者 朱一昕 侯大成 +1 位作者 刘淳铭 许德智 《电力电子技术》 2024年第1期69-72,共4页
微型逆变器可直接与光伏(PV)板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输入输出隔离等优点。为了扩展PV微逆功率范围,前级DC/DC部分可采用两个反激变换器交错并联。首先分析了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针对传统工作模式下反激变换器不同控制策略的功... 微型逆变器可直接与光伏(PV)板连接,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输入输出隔离等优点。为了扩展PV微逆功率范围,前级DC/DC部分可采用两个反激变换器交错并联。首先分析了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针对传统工作模式下反激变换器不同控制策略的功率密度与损耗等方面存在不足,设计了一台具有主从关系的临界导通模式(BCM)和断续导通模式(DCM)混合控制的微型逆变器,该控制策略可提高PV微逆的稳定性和转换效率。根据电网相位和输出功率的变化选择不同的控制策略,弥补单一控制策略下存在的不足。最后搭建了一台350 W的交错并联反激微型逆变器样机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交错并联 混合控制
下载PDF
基于双“8”字型光纤谐振环的全光纤三端口Interleaver
19
作者 鲁怀伟 邬开俊 罗冠炜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894,共6页
为改善全光纤三端口Interleaver的输出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8"字型光纤谐振环的对称结构三端口全光纤In-terleaver。该谐振环由一个一字型3×3单模光纤耦合器和两个2×2单模光纤耦合器组成双"8"字型作为... 为改善全光纤三端口Interleaver的输出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8"字型光纤谐振环的对称结构三端口全光纤In-terleaver。该谐振环由一个一字型3×3单模光纤耦合器和两个2×2单模光纤耦合器组成双"8"字型作为输入耦合器,而一个品字型3×3单模光纤耦合器作为输出耦合器。理论和实验分析了该波长交错器的输出特性,结果表明:与两级级联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型(TCMZI)全光纤三端口Interleaver相比,其输出波形通带更加平坦,通带和阻带加宽,信道间功率旁瓣降低了约24dB。通过实验用光纤熔融拉锥法制作了该器件,结果显示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得很好,实验样品的信道间旁瓣值小于-30dB,信道隔离度大于3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纤耦合器 interleaveR 环形谐振环
下载PDF
Gamma-Gamma信道下基于并行交织极化码的误码性能研究
20
作者 蒋青芳 姚海峰 +3 位作者 刘智 刘树通 王宏利 郭昱佑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2,共8页
为了降低大气湍流引起的衰落影响,同时减少长片误码干扰,提出一种基于并行交织极化码(polar code)的编码方法。通过蒙特卡洛模拟Gamma-Gamma分布的随机数构建大气湍流信道,以成对差错概率(pairwise error probability, PEP)和极化谱确... 为了降低大气湍流引起的衰落影响,同时减少长片误码干扰,提出一种基于并行交织极化码(polar code)的编码方法。通过蒙特卡洛模拟Gamma-Gamma分布的随机数构建大气湍流信道,以成对差错概率(pairwise error probability, PEP)和极化谱确定极化信道的误差概率上限,采用乘积距离准则最小化差错概率,建立了并行交织的设计准则。对极化码在湍流信道中的误码率(bit error rate, BER)性能进行了评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极化码的并行交织方法获得了一个量级的误码性能提升,在信噪比为5 dB时,误码率从5.11×10-6降低为2.13×10-7,有效缓解了湍流引起的长片误码问题。实验验证了所提准则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mma-Gamma信道 极化码 并行交织 成对差错概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