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荣格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8
1
作者 宋宝萍 魏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荣格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集体无意识思想是其理论的精髓。荣格的思想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本文试图从人格概念、人格能源、人格成长三阶段对其人格心理学思想进行梳理。并阐述了其对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启迪。
关键词 荣格 集体无意识 现代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荣格及其学派与超个人心理学 被引量:8
2
作者 郭永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535-539,共5页
作为理论家和临床医学家的荣格 ,他关于整体和动力的观点、对神秘经验的兴趣、对经验中影像的象征意义的揭示、关于中年危机的理论、他个人的精神体验以及对非西方的文化有关精神与实践的关注等等 ,都为当代超个人心理学提供了启示 ,而... 作为理论家和临床医学家的荣格 ,他关于整体和动力的观点、对神秘经验的兴趣、对经验中影像的象征意义的揭示、关于中年危机的理论、他个人的精神体验以及对非西方的文化有关精神与实践的关注等等 ,都为当代超个人心理学提供了启示 ,而且 ,荣格学派在当代的发展 ,特别是沃西本的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格 荣格学派 超个人心理学
下载PDF
传媒视角下的人格阴影及其转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范红霞 籍元婕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9-61,共3页
传媒时代,心理学已日益明显地显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新闻、影视、出版作品中的心理学问题越来越引发社会的关注。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视角解读电影艺术创作以及传媒视角下的人物心灵,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传媒时代的人的心灵发展。... 传媒时代,心理学已日益明显地显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新闻、影视、出版作品中的心理学问题越来越引发社会的关注。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视角解读电影艺术创作以及传媒视角下的人物心灵,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传媒时代的人的心灵发展。文章尝试从荣格分析心理学视角出发,透过影视传媒中的人物形象,解读人格阴影的形成与呈现,讨论如何面对阴影、与阴影沟通并促进其转化,从而促进社会对心灵健康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媒 荣格 分析心理学 人格阴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下载PDF
《夜色温柔》中狄克的心理学视角剖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任玲 翟慧丽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40-144,共5页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尔德的《夜色温柔》自出版以来,一度被评论界冷落,被认为并不是作者的代表作品。原因在于当时的评论界把这部作品只看作是作者的一个自传。但对《夜色温柔》的文本作深层分析后,不难看出这部小说的创作受到了弗洛伊德...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尔德的《夜色温柔》自出版以来,一度被评论界冷落,被认为并不是作者的代表作品。原因在于当时的评论界把这部作品只看作是作者的一个自传。但对《夜色温柔》的文本作深层分析后,不难看出这部小说的创作受到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的巨大影响。因此这部小说不应该从作者个人经历或是从社会意义的角度进行剖析,必须从人物的心理入手。依据荣格的"情结理论"和"人格面具理论",对小说男主人公狄克的心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而表明《夜色温柔》这部作品具有高度的心理学价值,是对二十年代美国人灵魂深处的刻画,昭示了现代西方人深刻的精神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茨杰拉尔德 狄克 荣格 情结理论 人格面具 心理学分析
下载PDF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宗教象征主义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诚亮 《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第2期51-55,共5页
宗教思想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荣格对心理学与宗教的关系、无意识中存在着宗教功能的心理事实,以及无意识心理过程中的宗教象征作了深刻的阐述,从而厘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精神分析和... 宗教思想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分析心理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荣格对心理学与宗教的关系、无意识中存在着宗教功能的心理事实,以及无意识心理过程中的宗教象征作了深刻的阐述,从而厘清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精神分析和宗教关系的模糊认识,并明确阐述了宗教象征主义在心理分析中所起的作用,为宗教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格 分析心理学 宗教 宗教功能 宗教象征
下载PDF
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 被引量:3
6
作者 彭鹏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34-38,共5页
荣格是西方有巨大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分析了荣格的心理学与道家在最终目标、价值取向及思想方法上的相通性,荣格通过对道教经典《太工金华宗旨》的研究,为当代心理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其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荣格是西方有巨大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分析了荣格的心理学与道家在最终目标、价值取向及思想方法上的相通性,荣格通过对道教经典《太工金华宗旨》的研究,为当代心理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其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为他在集体无意识、原型、自性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论据,同时也为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架起了新的桥梁,并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内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以及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格 分析心理学 道家
下载PDF
《金色笔记》的实验性和象征性
7
作者 王才凤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5期173-174,共2页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文坛,尤其是二战后的文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凭借自己独特的文学创作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出版于1962年的《金色笔记》以其深刻的主题,创造性的形式独树一帜。通过这部小说,当代的读者们可以了解战...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文坛,尤其是二战后的文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凭借自己独特的文学创作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出版于1962年的《金色笔记》以其深刻的主题,创造性的形式独树一帜。通过这部小说,当代的读者们可以了解战后英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社会现实,了解生活其间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尤其是精神状态,从而探索到人生和生命的意义的深刻主题。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主题与文本的实验性和象征性的紧密结合,形式直接承担了揭示主题的作用,大量象征手法的运用赋予了作品深厚的内涵。本文就将探讨该作品文本的实验性和象征性对揭示主题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色笔记 实验性 象征性 荣格心理分析 女性主义
下载PDF
《最后的遗言》—寻找“自我”的心灵之旅
8
作者 焦妍 田祥斌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104-105,共2页
《最后的遗言》是英国当代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第六部小说,其丰富的内涵使之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研究中的热点。借助20世纪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论原理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次心灵之旅。通过分析小说人... 《最后的遗言》是英国当代小说家格雷厄姆·斯威夫特的第六部小说,其丰富的内涵使之成为当代英国文学研究中的热点。借助20世纪著名心理学家荣格的原型论原理对这部作品进行解读,分析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次心灵之旅。通过分析小说人物在旅程中逐步撕破“人格面具”,展示内心;走出“阴影”,净化灵魂;最后找到“自我”的过程,探索作品的现实意义和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后的遗言》 格雷厄姆·斯威夫特 荣格 英国 小说
下载PDF
荣格对《易经》哲学的吸收、转化及其未尽之处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晓栋 《周易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82,共11页
荣格对《易经》哲学的吸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易》象之象征功能来形象解释“力比多”的象征和受阻问题;二是吸收阴阳消息对待理论来有效阐释心理现象;三是吸收《易经》占筮的实操方法来增强撬动西方人思维的“阿基米德点”。... 荣格对《易经》哲学的吸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易》象之象征功能来形象解释“力比多”的象征和受阻问题;二是吸收阴阳消息对待理论来有效阐释心理现象;三是吸收《易经》占筮的实操方法来增强撬动西方人思维的“阿基米德点”。其创造性转化主要表现为通过内化《易经》中的阴阳理论、旁通理论、天人合一理论、占筮理论、宇宙生成论和心性本体论来支持和扩充其已有的原型理论、共时性原则和自性化原则。其融通《易经》的未尽之处在于不明《易经》背后的圣人之意以致其理论缺失德化教育功用,知识吸收不彻底故难以实现本体自修与超越。了解荣格思想别开生面的建构,有助于在中国文化与西方心理学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促进中西文化的互补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荣格 分析心理学 中西文化互补融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