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P-BAS基因在原发性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英文)
1
作者 许传亮 徐振宇 +4 位作者 高旭 邱秀华 钱松溪 王红阳 孙颖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0-413,共4页
目的 :探讨 PTP- BAS基因在原发性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利用 Northern印迹技术检测 31例肾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 PTP- BAS m RNA表达水平。 结果 :肾细胞癌组织的 PTP- BAS m RNA表达明显弱于相应... 目的 :探讨 PTP- BAS基因在原发性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利用 Northern印迹技术检测 31例肾细胞癌及其癌旁组织中 PTP- BAS m RNA表达水平。 结果 :肾细胞癌组织的 PTP- BAS m RNA表达明显弱于相应的癌旁组织 (P<0 .0 1 ) ,肾癌细胞系 786 - O细胞呈低表达 ;肾细胞癌的 PTP- BAS m RNA表达与临床各病理特征无关。 结论 :PTP- BAS基因在肾细胞癌组织的表达降低 ,推测其可能是肾细胞癌的一个抑癌基因 ,且与肾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BAS基因 原发性肾细胞癌 表达 病理 癌组织 Northern印迹技术
下载PDF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tp-1、ptp-2基因序列比较及转录分析(英文)
2
作者 石生林 潘敏慧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7-310,共4页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nucleopoly hedrovirus,ApNPV)是柞蚕脓病病原,有关ApNP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可为病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ApNPVptp-1、ptp-2基因序列特性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并就其转录特性进行RT-PCR分析。结...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nucleopoly hedrovirus,ApNPV)是柞蚕脓病病原,有关ApNP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可为病害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ApNPVptp-1、ptp-2基因序列特性进行计算机辅助分析,并就其转录特性进行RT-PCR分析。结果表明:ApNPVptp-1、ptp-2基因均具有早期基因序列特性,但在柞蚕蛹体内这2个基因分别于感染后72、96 h开始转录,属于杆状病毒晚期基因家族。只有部分鳞翅目杆状病毒编码ptp-1、ptp-2基因同源区,非鳞翅目杆状病毒不编码ptp-1、ptp-2基因同源区,而ApNPV为鳞翅目杆状病毒,同时编码ptp-1、ptp-2基因同源区。PTP-1、PTP-2蛋白氨基酸序列中均含有双特异性蛋白磷酸酶(DSPc)结构域和酪氨酸特异性蛋白磷酸酶结构域,但在杆状病毒生命周期中,这2个蛋白是否具有相同的功能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核型多角体病毒 ptp基因 转录分析
下载PDF
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ptp-2基因克隆及表达
3
作者 石生林 潘敏慧 鲁成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8,共4页
为研究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ptp-2基因特性,根据ApNPV PstⅠ-C片段核酸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ApNPV ptp-2基因;将ptp-2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构建重组质粒pQE-ptp-2,并在大肠杆菌M1... 为研究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 pernyi nucleopolyhedrovirus,ApNPV)ptp-2基因特性,根据ApNPV PstⅠ-C片段核酸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ApNPV ptp-2基因;将ptp-2基因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构建重组质粒pQE-ptp-2,并在大肠杆菌M15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量达菌体总蛋白的38.7%,经His标签杂交鉴定证明表达产物为His融合蛋白.以原核表达的His-PTP-2蛋白作为抗原,制作兔多克隆抗血清,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TP-2蛋白不参与ApNPV包涵体的结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多角体病毒 基因表达 基因克隆 柞蚕 ptp-2基因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升康 董江贺 +1 位作者 王芳宇 屈彦纯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82-85,共4页
PTP-1B是1988年被分离的一种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它通过对胰岛素受体激酶活化部位(IRK)酪氨酸残基(pTyr)的去磷酸化来介导胰岛素信号。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在信号转导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通过在信号传导中的负调节功能导致个体胰岛... PTP-1B是1988年被分离的一种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它通过对胰岛素受体激酶活化部位(IRK)酪氨酸残基(pTyr)的去磷酸化来介导胰岛素信号。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在信号转导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通过在信号传导中的负调节功能导致个体胰岛素抵抗,从而发生糖脂代谢紊乱,进一步形成2型糖尿病。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21世纪2型糖尿病将成为中国、印度等亚太人口大国的流行病。随着对PTP-1B作用机理认识的逐渐深入,研究者发现它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理想靶位点,为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和预防治疗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该文综述了PTP-1B在基因结构、基因产物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1B 2型糖尿病 基因敲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邓幼平 徐焱成 张颖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81-484,共4页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proteintyrosinephosphastase 1B ,PTP 1B)基因 387位编码子Pro Leu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 (T2DM )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联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的方法对湖北地区 1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1B(proteintyrosinephosphastase 1B ,PTP 1B)基因 387位编码子Pro Leu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 (T2DM )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联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的方法对湖北地区 1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1 38例正常对照者PTP 1B基因 387位编码子酶切位点进行研究。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PTP 1B基因均以PP基因型为主 ,其频率分别为 0 .94和 0 .96 ;P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97和 0 .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2型糖尿病患者中PTP 1B基因P387L变异与体重指数 (BMI)有关 ,但与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临床变量不相关。结论 未发现PTP 1B基因 387位Pro Leu多态性与中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p-1B基因 多态性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藏茵陈水提物对斑马鱼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及调控机制
6
作者 刘源 张莉敏 +5 位作者 熊飞 由凤鸣 蔡懿 陈婧 冯阳 万雪梅 《西部医学》 2020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藏茵陈水提物对斑马鱼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及调控机制。方法选取TG品系的fli1a-EGFP转基因斑马鱼为实验动物,收集90个22hpf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藏茵陈水提物组,每组各30例。空白对照组予以0.1%二... 目的探讨藏茵陈水提物对斑马鱼新生血管的抑制效果及调控机制。方法选取TG品系的fli1a-EGFP转基因斑马鱼为实验动物,收集90个22hpf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藏茵陈水提物组,每组各30例。空白对照组予以0.1%二甲基亚砜(DMSO)、阳性对照组予以瓦他拉尼(工作浓度为5μg/ml)、藏茵陈水提物组予以藏茵陈水提取物(工作浓度为200μg/ml)。在体式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藏茵陈提取物处理的鱼胚血管表型并拍照,分析各样品对斑马鱼体节间血管(ISVs)生成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处理后鱼胚的ptp-rb、nr2f1a、VE-cadherin、S1P1、CD146、pik3r2、netrin1a、fgfr1a、fgfr2、fgfr3、fgfr4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较,藏茵陈水提取物组鱼胚ISVs变薄,背主动脉出芽减少,显示出抑制斑马鱼血管生成的作用(P<0.05)。藏茵陈水提物组的nr2f1a基因出现下调,但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p-rb基因出现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VE-cadherin、S1P1、CD146、pik3r2、netrin1a、fgfr1a、fgfr2、fgfr3、fgfr4基因出现上调,但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茵陈水提取物有抑制斑马鱼新生血管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ptp-rb的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新生血管 藏茵陈 ptp-rb基因 抑制 调控
下载PDF
昆虫杆状病毒诱导宿主行为变化及其分子机制
7
作者 王国宝 吴小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5-1010,共6页
最近的研究发现杆状病毒感染能够诱导宿主昆虫产生行为变化,典型的表现为寄主运动能力的增强。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这是杆状病毒有利于自身传播的操控策略。本文综述了3种典型杆状病毒诱导宿主昆虫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以及其可能的分子... 最近的研究发现杆状病毒感染能够诱导宿主昆虫产生行为变化,典型的表现为寄主运动能力的增强。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这是杆状病毒有利于自身传播的操控策略。本文综述了3种典型杆状病毒诱导宿主昆虫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以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其中,舞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LdMNPV)的egt基因能够引起吉普赛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出现异常活跃的攀爬行为;而家蚕(Bombyx mori)与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幼虫分别被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和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感染后,出现爬行异常活跃的行为则是由于病毒中ptp基因的存在。不同种类的杆状病毒对宿主昆虫行为的操控策略不同,对杆状病毒操控宿主行为的分子机制的探索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揭示杆状病毒与寄主的互作关系,而且将为农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提供新的参考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 EGT基因 ptp基因 昆虫宿主 行为
下载PDF
前列腺癌特异性启动子P(A)PTp的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月峰 王华 +5 位作者 肖凤君 王荣亮 李庆芳 严俊 吴祖泽 王立生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5-170,共6页
目的构建前列腺癌特异性启动子PSAe(AREc)-PSMAe-TARPp[P(A)PTp],并在腺病毒水平评价其启动目的基因表达的效率和特异性。方法巢式PCR扩增基因组DNA获得PSAe的AREc区基因、PSMAe基因和TARPp基因,并依次连接获得嵌合启动子P(A)PTp。采用A... 目的构建前列腺癌特异性启动子PSAe(AREc)-PSMAe-TARPp[P(A)PTp],并在腺病毒水平评价其启动目的基因表达的效率和特异性。方法巢式PCR扩增基因组DNA获得PSAe的AREc区基因、PSMAe基因和TARPp基因,并依次连接获得嵌合启动子P(A)PTp。采用Adeasy系统构建并制备P(A)PTp启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表达的重组腺病毒Ad-pSh-P(A)PTp-EGFP。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的Ad-pSh-CMV-EGFP感染各细胞系后48 h,流式细胞术确定最佳MOI;并以最佳MOI的Ad-pSh-P(A)PTp-EGFP感染各细胞系,检测EGFP的表达效率。结果 PCR成功扩增并连接获得嵌合启动子基因P(A)PTp。采用Adeasy系统,构建并制备了重组腺病毒Ad-pSh-P(A)PTp-EGFP。Ad-pSh-CMV-EGFP感染后,流式检测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细胞PC3和PC3M细胞的最佳MOI为100 MOI;而前列腺癌细胞DU145以及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pG2为250 MOI。最佳MOI的Ad-pSh-P(A)PTp-EGFP感染后,EGFP在各细胞系中的表达效率[P(A)PTvsCMV]为:PC3(25.56%vs77.76%)、DU145(50.50%vs65.26%)、PC3M(30.81%vs89.70%)、HepG2(6.26%vs63.76%)、7721(2.27%vs67.84%)。结论成功构建前列腺癌特异性嵌合启动子P(A)PTp,并证实能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特异并有效地启动EGF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特异性启动子P(A)ptp 基因表达 腺病毒科 绿色荧光蛋白质类 流式细胞术 细胞系 肿瘤
原文传递
Expression of. Arabidopsis tryptophan biosynthetic pathway genes: effect of the 5' coding region of phosphoribosylanthranilate isomerase gene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奕昆 刘新仿 李家洋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1999年第3期274-280,337-338,共9页
There are three non-allelic isogenes encoding phosphoribosylanthranilate isomerase (PAI)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The expression plasmids were constructed by fusion of the GUS reporter gene to the three PAI promoters ... There are three non-allelic isogenes encoding phosphoribosylanthranilate isomerase (PAI)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The expression plasmids were constructed by fusion of the GUS reporter gene to the three PAI promoters with or without the 5' region encoding PAI N-terminal polypeptides and transferred into Arabidopsis plants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Analysis of GUS activity revealed that the PAI 5' coding region was necessary for high expression of GUS activity. GUS activity in transgenic plants transformed with the expression plasmids containing the 5' coding region of PAH or PAD was 60-100-fold higher than that without the corresponding 5' region. However, the effect of 5' coding region of PAI2 gene on the GUS activity was very small (only about 1 time difference) . The GUS histochemical staining showed a similar result as revealed by GUS activity assay. It was expressed in the mesophyll cells and guard cells, but not in the epidermic cells, indicating that the N-terminal polypeptides encoded by the 5' region of PAI genes have the function of P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ribosylanthranilate ISOMERASE (PAI) TRYPTOPHAN biosynthetic pathway gen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 PLASTID targeting peptide (ptp) ARABIDOPSIS thalian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