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blic Security Penalties Law Respects, Protects Human Rights
1
作者 WANG JINGUI The author is a staff member of the People’s Prosecution magazine published 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6年第1期31-32,共2页
On August 28, 2005, China's highest legislature adopted the Law on Penalties in Respect to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hereinafterrefen'ed to as the Public Security Penalties Law for short). The Law, adopted at th... On August 28, 2005, China's highest legislature adopted the Law on Penalties in Respect to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hereinafterrefen'ed to as the Public Security Penalties Law for short). The Law, adopted at the 17th meeting of the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Te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shall become effective for implementation on March 1, 2006 to replace the Regulations on Penalties in Respect to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Herein 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Public Security Penalties Regulations for short) that has been in practice for 18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CURITY Protects Human Rights public Security Penalties law Respects
下载PDF
Landmark Law Provides Equal Safeguards to Public,Private Property
2
作者 LI XIN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07年第5期25-26,共2页
Atier more than a quarter-century of market-oriented economic policies and unprecedented economic growths, China on March 15, 2007enacted its first law that provides equal legal safeguards to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p... Atier more than a quarter-century of market-oriented economic policies and unprecedented economic growths, China on March 15, 2007enacted its first law that provides equal legal safeguards to both public and private properties. The 247-articl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operty Law, which is due to come into effect as of October 1, 2007, stipulates that "the property of the State, the collecfive, the individual and other obligees shall be protected by law, and no units or individuals may infringe upon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AN more Landmark law Provides Equal Safeguards to public Private Property NPC
下载PDF
抢夺行为的定型化与体系性解读——从抢夺罪与盗窃罪的界分切入
3
作者 周洁 杨苡铭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9-114,共6页
文章以刑法体系解释和罪刑结构为视角,回归刑事本土化立场,秉持刑法学界的理论通说,坚持将公然和秘密作为盗窃罪和抢夺罪的界分标准,以在现行刑法体系中实现罪刑均衡。基于对盗窃罪与抢夺罪行为特征的分析,明确公然性是抢夺罪的本质和... 文章以刑法体系解释和罪刑结构为视角,回归刑事本土化立场,秉持刑法学界的理论通说,坚持将公然和秘密作为盗窃罪和抢夺罪的界分标准,以在现行刑法体系中实现罪刑均衡。基于对盗窃罪与抢夺罪行为特征的分析,明确公然性是抢夺罪的本质和核心特征,公然非法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应认定为抢夺罪,并非所有的抢夺行为都具有致人伤亡的可能性,“对物暴力”不是构成抢夺罪的必备要素,财物“紧密占有”的含义需要扩大解释为处于被害人视线范围内的财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夺罪 盗窃罪 界限 公然性 刑法体系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建构路径优化——基于实体法与程序法交互方法
4
作者 赵蕾 樊文颖 《深圳社会科学》 2024年第2期102-112,共11页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兼具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属性,基于实体法或程序法单一维度的制度建构将会陷入“一元观”困境。实体法与程序法交互为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程序建构提供一种实体法关照。通过优化最具交互特征的三个支点:受案范围、... 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兼具实体法与程序法双重属性,基于实体法或程序法单一维度的制度建构将会陷入“一元观”困境。实体法与程序法交互为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程序建构提供一种实体法关照。通过优化最具交互特征的三个支点:受案范围、责任形式和证明责任,不仅能够促进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制度建构的二元论,也有利于推动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一体化衔接,实现司法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其一,从实体法维度,将“不特定多数人”公共利益说作为基础,增加“规模性”与“无差别性”的标准,解决受案范围“众多个人权益”的程序判断难题。其二,从程序法维度,通过诉讼信托的方式,允许原告受让惩罚性赔偿请求权,解决惩罚性赔偿这一责任形式缺乏实体适用空间难题。其三,从交互维度,一方面承认法官裁量分配证明责任,解决“规范说”在新型复杂案件的实体失范难题;另一方面设定证明责任减轻的请求权基础,解决裁判失度的程序适用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民事公益诉讼 实体法与程序法交互方法 制度建构 路径优化
下载PDF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5
作者 宗何婵瑞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梳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建设的变迁历程,有利于应对新形势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挑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建设经历了1978年研究起步、新世纪文化权利觉醒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等3个重要时期,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律制... 梳理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建设的变迁历程,有利于应对新形势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挑战。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制建设经历了1978年研究起步、新世纪文化权利觉醒和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出台等3个重要时期,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律制度框架初步形成,未来应在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的同时,健全实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文化制度
下载PDF
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政府索赔的挑战与因应
6
作者 彭中遥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9,共15页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填补、有效救济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法治命题。检视相关规范文本与法治实践不难发现,当前我国业已建立起以政府索赔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制度,但其在运行中却存在法理基础... 在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填补、有效救济海洋生态环境损害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法治命题。检视相关规范文本与法治实践不难发现,当前我国业已建立起以政府索赔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救济制度,但其在运行中却存在法理基础不清、法律定性不明等理论质疑,同时面临政府行权模式分散、索赔权与监管权“重叠”“冲突”、多元主体缺乏必要联动等实践困局。鉴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共享性及公共性特质,海洋生态环境损害政府索赔的理论基础应回归公法框架寻求合理解说,据此可将其定性为“公法性质、私法操作”的公权行使之新样态。就其规范进路而言,我国应结合国家机构改革之发展趋向,以新一轮《海洋环境保护法》之施行为契机,在海洋环境保护领域设置“分散式监管+集中式索赔”的权限运行模式,明确“行政监管优先、索赔诉讼补充”的行权规则,并实现政府部门、检察机关及环保组织等多元索赔主体之间的有效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强国 生态环境损害政府索赔 公法性质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下载PDF
实时法治体检:街道层级法治评估体系的功能及其建构
7
作者 余凌云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3期1-14,共14页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街道办事处作为区县政府的派出机关,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及时建立起完善的法治评估体系,确保政府法治工作在各个层级都能够得到有效推进。然而,比较各地推出的基层依法治理评...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街道办事处作为区县政府的派出机关,在基层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需要及时建立起完善的法治评估体系,确保政府法治工作在各个层级都能够得到有效推进。然而,比较各地推出的基层依法治理评估体系,其内容设计“承上的多”“启下的少”,未能充分还原基层政府贴近人民、直接服务人民的工作特点;配套的测评方案也动辄以年为计,削弱了法治评估在实施过程中随时了解效果,看到成绩和问题的能力。针对上述困境,深圳市近年来发挥数字政府建设的领先优势,突破既有的考核、评估模式,组织开展了实时动态的“法治体检”,通过精准、科学的大数据摸排确定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业务节点,探索形成了专门的、从街道工作中生长起来的指标体系。实时法治体检具有随时预警的功能定位,有助于加强街道之间的横向比较和行政违法的自查自纠,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法治 指标体系 实时体检 人民满意
下载PDF
高等教育支撑引领强国建设的法治保障: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
8
作者 姚荣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54,共13页
构建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相匹配的国家治理体制与法律制度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的良法善治,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公法视野下的大学法范式顺应了小科学时代学术创新的基本规律。与此相比,... 构建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相匹配的国家治理体制与法律制度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的良法善治,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公法视野下的大学法范式顺应了小科学时代学术创新的基本规律。与此相比,私法视野下的英美大学法范式更加契合大科学时代学术创业的价值诉求。法治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表明,当高等教育法律制度体系与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阶段性特征相契合时,国家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实力将会产生实质性跃升。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科技中心、人才中心转移的背后,离不开高等教育法律制度优势的作用发挥。对于中国而言,促进高等教育支撑引领强国建设,呼唤更加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一方面,要明确国家与大学之间的法理关系,厘清高校依法自主办学这一法律制度的内涵,明晰公法与民法两种语境下高校法人的权利能力及其责任;另一方面,要激发高校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活力,明晰高校教师作为特殊劳动者的法律地位,摒弃高权管制框架对教师知识产权与创新自由的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学术自由 公私法合作理论 高校法人制度
下载PDF
日本自行车交通发展经验与启示
9
作者 毛海虓 商静 《城市交通》 2023年第2期83-92,共10页
1997年以来,日本持续推动自行车交通发展,通过在法律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分层次编制规划逐级落实政策、发布技术标准指导具体建设工作、建立官民协同体制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从源头强化自行车产品安全性、加强交通教育提高安全和规则意... 1997年以来,日本持续推动自行车交通发展,通过在法律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分层次编制规划逐级落实政策、发布技术标准指导具体建设工作、建立官民协同体制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从源头强化自行车产品安全性、加强交通教育提高安全和规则意识等一系列措施,建构了由国家主导的自行车交通发展框架。同时,针对自行车交通主要功能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了自行车通勤引入、国家自行车路线认证、自行车损害赔偿保障等重要的发展保障制度,在体系化推动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了发展重点、提升了成效。中国自行车交通发展条件及现状问题与日本类似,借鉴日本经验,应从加强国家层面相关法律法规等顶层设计、发挥宣传教育和基层组织作用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建立健全自行车交通规划体系以及确立建管并重的自行车交通设施发展思路等方面,进一步推动自行车交通发展、促进自行车交通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政策 自行车交通 法律法规 发展制度 宣传教育 日本
下载PDF
新时代公职人员道德操守:规范意蕴、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4
10
作者 喻少如 许柯 《党内法规研究》 2023年第2期109-128,共20页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反腐的重大创新,对公职人员道德操守提出了新的要求。公职人员道德操守是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在公共政治生活中的基本行为准则,是公职人员所应遵守的、与其职业特质相符合的良好品行...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反腐的重大创新,对公职人员道德操守提出了新的要求。公职人员道德操守是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在公共政治生活中的基本行为准则,是公职人员所应遵守的、与其职业特质相符合的良好品行与个人修养,是一种融资格型道德操守、履职型道德操守与模范型道德操守于一体的特殊形态的道德操守。新时代公职人员道德操守蕴含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公职人员道德治理的现实逻辑、使命型政党道德模范引领作用实现机理的理论逻辑、借由法律的强制实施机制增进道德操守实效性与强制力的实践逻辑。推进新时代公职人员道德操守的实现需要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从立法路径、教育培训、考核评价、处分原则与监督保障等方面构建严密的道德操守制度规范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职人员 道德操守 制度规范体系 道德治理 监察法
下载PDF
合规制度发展的中国范式及其与商法关系探析
11
作者 汪青松 邱欢 《重庆社会科学》 2023年第12期185-202,共18页
合规制度在美国源起发展及其走向全球的历程总体上可归为一种“公力协助型合规”促进模式。合规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具有外生与内生两个层面的动力,但总体上是由公力主导推动。因此,合规制度发展的中国范式则属... 合规制度在美国源起发展及其走向全球的历程总体上可归为一种“公力协助型合规”促进模式。合规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具有外生与内生两个层面的动力,但总体上是由公力主导推动。因此,合规制度发展的中国范式则属于“公力主导型”促进模式。规范性文件中关于合规相关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不断演化,企业合规的性质也可以被解读为治理机制、法律激励和法律业务。公力主导型合规难以完全内嵌于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商法之中。但合规制度对于商法具有补强功能,主要表现在合规管理可以重塑商法下的分权治理结构,合规义务可以更新商法下的企业人员义务,合规文化可以补强商法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规制度 公力协助型 公力主导型 商法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的逻辑理路与适用规则——基于功能主义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康京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51,共10页
民法典第1232条规定的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能否适用于生态环境损害,理论界存在着“肯定说”与“否定说”。在功能主义视域下,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是公私法融合的产物,表现为公法性的惩罚性赔偿金和私法性的启动方式。拘泥于刑法... 民法典第1232条规定的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能否适用于生态环境损害,理论界存在着“肯定说”与“否定说”。在功能主义视域下,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是公私法融合的产物,表现为公法性的惩罚性赔偿金和私法性的启动方式。拘泥于刑法的谦抑性倾向和严格的责任认定规则,以及行政执法的缺陷,通过惩罚性赔偿激活了生态环境损害诉讼的公共规制功能,回应了环境治理中的威慑不足。基于审慎谦抑原则,生态环境损害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应当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定范围相一致;适用方式既可以通过诉讼也可以通过磋商;构成要件包括行为违法、主观故意、造成严重后果。惩罚性赔偿数额量定应遵循比例原则,确定惩罚数额的分档计算规则。至于是否将已有的行政罚款和罚金从惩罚性赔偿数额中折抵,完全取决于惩罚性赔偿数额有没有超过报应与威慑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惩罚性赔偿 公法惩罚体系 适用范围 赔偿数额
下载PDF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保护制度落实情况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宗何婵瑞 《国家图书馆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90,共10页
尽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保护制度已经建立,但在设施布局、选址征求公众意见、设施达标等方面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些问题之所以产生,不仅有制度文本的原因,还有实施层面的原因,需要从制度构建和制度实施着眼,对设施建设与保护制... 尽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保护制度已经建立,但在设施布局、选址征求公众意见、设施达标等方面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些问题之所以产生,不仅有制度文本的原因,还有实施层面的原因,需要从制度构建和制度实施着眼,对设施建设与保护制度的持续性优化进行研究。在文献研究和实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保护制度的内涵,总结制度落实的成就和问题,提出完善思路,即今后应通过因地制宜拓展设施种类、提高建设标准、完善设施选址征求公众意见机制、严格落实“新改扩”居民住宅区配建设施、健全设施拆除规则、建立稳定的设施更新机制、完善执行监督机制等方式,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设施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文化制度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配套制度建设现状与突破——基于地方立法需求视角 被引量:7
14
作者 金武刚 《中国图书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70,共14页
图书馆地方立法为国家立法提供了重要借鉴,国家立法也为地方立法提供了新的指引。图书馆法的实施,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加以贯彻落实。自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实施以来,我国图书馆配套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是... 图书馆地方立法为国家立法提供了重要借鉴,国家立法也为地方立法提供了新的指引。图书馆法的实施,需要一系列配套制度加以贯彻落实。自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实施以来,我国图书馆配套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一是文化和旅游部出台了《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处置管理办法》,提供了馆藏文献信息处置的工作指南、操作方式,同时也为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的科学化、专业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弥补了此前的制度空白;二是不少地方修订或新出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度集聚了大量地方实践经验和措施举措,进一步夯实了地方政府在图书馆建设中的主导责任,细化落实了国家法要求,提升了图书馆专业治理能力,促进了全民阅读发展,保障了读者基本文化权益,深化了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在许多小微处形成创新突破;三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纷纷出台,配合《公共图书馆法》实施,向业务管理、服务规范及技术应用等领域深入拓展。此外,相关法关注图书馆建设,进一步彰显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科学普及、公平服务、文化保护传承、政府信息公开等功能,也为新的地方立法提供了遵循和指引。新的地方立法应当积极响应图书馆服务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要求,在普遍均等基础上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在新地标、新空间、新服务、新场景、新传播建设等领域形成创新突破,为中国特色、国际一流的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地方制度保障。表1。参考文献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地方立法 制度建设 图书馆事业
下载PDF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法律属性的再识别——以协商行政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莉 许微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直接救济或者修复受到污染或破坏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型环境法律制度。磋商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前置程序,囿于现有法律及政策对磋商制度法律属性的...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直接救济或者修复受到污染或破坏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型环境法律制度。磋商是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前置程序,囿于现有法律及政策对磋商制度法律属性的规范遗漏,磋商制度在实践中存在检察机关参与磋商的功能定位不统一、磋商程序的启动规则不同一、磋商协议是否公示各地方存在较大差异等诸多问题,学理上亦存在私法属性论和公法属性论单一解释路径下的二元分歧,无法完整勾勒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全貌。协商行政理论主张公私法协力治理,通过平等协商手段实现环境行政目标,为磋商制度法律属性的再识别提供了全新且适当的研究视角和理论框架。基于协商行政理论的基本要旨,磋商制度的法律属性宜定性为以垂直关系为基础的平等协商制度,磋商行为是行政机关实现生态环境公共利益保护之公法义务的协商行政行为。磋商制度法律属性重新识别之下,磋商实践中的既存问题便可得以有效消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磋商制度 法律属性 协商行政 公私法协同
下载PDF
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背景下公安法制员制度探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昌缘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8-52,共5页
公安法制员制度是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执法内部监督的一大保障。在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背景下,要守牢基层执法生命线,以法治助推公安高质量发展。公安法制员制度从2010年创立至今,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在... 公安法制员制度是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执法内部监督的一大保障。在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背景下,要守牢基层执法生命线,以法治助推公安高质量发展。公安法制员制度从2010年创立至今,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法制员角色定位不准、法律素养层次不齐、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公安机关应当从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完善激励机制以及推进“智慧法制员”建设等方面着手,不断健全完善公安法制员制度,为深入推进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法制员制度 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 法制员
下载PDF
公议与家法:隆兴前后重振台谏职责的践行策略与阐释模式
17
作者 周沛 《励耘学刊》 2023年第2期27-42,304,共17页
孝宗由拔擢主战官员、部署北伐到再次接受议和的转变,背后是战和两派借助舆论相互攻击的过程。通过王十朋论史浩的公案能够揭示这一过程中涉及的政治话语传统与书写惯例及它们与政治运作间的复杂关系。王十朋对史浩的弹劾彰显出此时期... 孝宗由拔擢主战官员、部署北伐到再次接受议和的转变,背后是战和两派借助舆论相互攻击的过程。通过王十朋论史浩的公案能够揭示这一过程中涉及的政治话语传统与书写惯例及它们与政治运作间的复杂关系。王十朋对史浩的弹劾彰显出此时期士大夫重振台谏职责的决心,典型地体现了时人以“祖宗之法”发扬自身政治理念的思维模式和阐释模式,“道天下公议”的言说方式则又是宋代台谏官员普遍采用的论辩模式。这些固定模式产生的负面作用,使王十朋等人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他们也以自身实践对此前言路蔽塞、台谏不修的政治形势进行了一定的反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谏 公议 祖宗之法 话语惯例 阐释模式
下载PDF
党内法规“试点”的过程与机制--基于对干部任前公示制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叶志鹏 谭新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17,共12页
试点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创新,也是理解我国制度变迁过程的重要理论视角。已有研究多关注党外公共政策变迁过程中的试点机制,忽视了该机制在党内制度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对领导干部任前公示这一党内制度的历史性考察,可以剖... 试点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创新,也是理解我国制度变迁过程的重要理论视角。已有研究多关注党外公共政策变迁过程中的试点机制,忽视了该机制在党内制度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对领导干部任前公示这一党内制度的历史性考察,可以剖析党内法规“试点”的演变过程与内在机制。研究发现,任前公示制经历了“地方试点—条块扩散—中央推广—条块再创新(含配套制度创新)—中央选择性吸纳”的多阶段演变过程。在党内法规体系化进程中,政党统领属性在试点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呈现为政治权威引领下的条块联动机制和政治势能驱动下的央地互动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基于效率原则的试验机制,党内法规化进程驱动着党内试点在条块组织中的展开、扩散及再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试点 任前公示制 政党统领
下载PDF
论宪法与行政法的统一与互动——兼谈宪法与行政法在公法体系中的地位 被引量:9
19
作者 孟鸿志 王秀哲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2-28,共7页
统一公法学的提出,展现了公法所及问题的广泛性、复杂性和系统性,需要从整体公法视角研究各部门公法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深入研究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宪法与行政法是公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门,宪法居于核心和统领的地位,行政法居于主角和... 统一公法学的提出,展现了公法所及问题的广泛性、复杂性和系统性,需要从整体公法视角研究各部门公法之间的关系,尤其要深入研究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宪法与行政法是公法体系的基本组成部门,宪法居于核心和统领的地位,行政法居于主角和关键的地位。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最密切,集中表现为二者最大的一致性和动态推进的互动性,正是这种统一互动的关系引领和推动着整个公法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行政法 公法体系 统一性 互动性
下载PDF
狄骥对现代公法理论的重构——从主权到公共服务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本存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3,共5页
狄骥提出了现代公法的重要命题,认为现代国家职能已经发生或者应当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主权的统治到为公众服务。狄骥细致地分析这一变迁的理论前提和表现,探讨这一理念的变化对公法体系,尤其是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和行政诉讼的深远影响;... 狄骥提出了现代公法的重要命题,认为现代国家职能已经发生或者应当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主权的统治到为公众服务。狄骥细致地分析这一变迁的理论前提和表现,探讨这一理念的变化对公法体系,尤其是行政主体、行政行为和行政诉讼的深远影响;但由于狄骥仍立足于现代性浪潮中,对其理论重构过程也只是批判性地继受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骥主权 公共服务 公法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