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地城市公交服务感知与出行幸福感关系研究——基于获得感的调节作用
1
作者 贠艺涵 赵航 +1 位作者 熊仁江 刘思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1,共10页
将幸福感理论与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相结合,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山地城市居民公交服务质量感知与出行幸福感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公交资源获得感在两者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公交服务质量感知与出行幸福感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将幸福感理论与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相结合,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山地城市居民公交服务质量感知与出行幸福感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公交资源获得感在两者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公交服务质量感知与出行幸福感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出行幸福感呈现出边际递减特征;2)山地城市居民公交资源获得感在公交服务质量感知与出行幸福感之间具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公交服务质量感知对出行幸福感的正向影响随公交资源获得感的增强而减弱;3)山地城市公交资源获得感对出行幸福感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可为促进城市公交“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的制度改革提供启发,利于提高山地城市居民公交出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非线性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 山地城市公交 出行幸福感 获得感
下载PDF
北京市地铁出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刘成帅 陈鹏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研究地铁出行对于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以及理解社会经济现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北京市地铁交通数据,对地铁出行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地铁流量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地铁出行特征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呈现一... 研究地铁出行对于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以及理解社会经济现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北京市地铁交通数据,对地铁出行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地铁流量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地铁出行特征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规律,并且消费、公司企业、教育、医疗、金融等类型的场所以及换乘站均对地铁客流量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负二项回归 时空特征 地铁出行 公共交通
下载PDF
疫情对长沙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行为影响研究
3
作者 徐芳冬 姜卉 +1 位作者 林苗朋 陈峰 《物流科技》 2024年第7期103-107,112,共6页
为了探究疫情对长沙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的影响,针对长沙市2019—2021年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三种交通方式客运量变化,采用问卷星、电话询问线上问卷对长沙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从长沙市居民个人属性、出行属性、... 为了探究疫情对长沙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的影响,针对长沙市2019—2021年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三种交通方式客运量变化,采用问卷星、电话询问线上问卷对长沙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从长沙市居民个人属性、出行属性、疫情风险感知三方面进行获取,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居民出行频次的影响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对于居民倾向选择公共交通方式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中高风险地区、家庭拥有私家车数量越多、保护动机越高的居民越容易减少出行频次;年纪越大越倾向选择公共汽电车;保护动机越高、不需要去指定地点办公的居民越容易选择轨道交通出行。本研究有助于为当地交通管控部门制定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公共交通 出行方式 LOGISTIC模型 COVID-19
下载PDF
考虑不同群体特征的通勤者出行选择行为影响研究
4
作者 胡松 翁剑成 +3 位作者 杨贝 钱越 王海鹏 王晶 《交通工程》 2024年第5期31-37,共7页
为细化探究不同通勤群体的出行选择行为影响机理,利用RP和SP调查方法获取通勤者出行信息并分析不同群体出行时空分布特征,从主客观维度选取个体属性、出行属性和公交使用意愿等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变量,面向全体通勤人群和低频公共交通通... 为细化探究不同通勤群体的出行选择行为影响机理,利用RP和SP调查方法获取通勤者出行信息并分析不同群体出行时空分布特征,从主客观维度选取个体属性、出行属性和公交使用意愿等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变量,面向全体通勤人群和低频公共交通通勤人群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现出行选择行为影响关系的解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通勤人群的个体属性与出行属性因素均对其出行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且全体通勤人群的个体属性与出行属性因素间具有相关联关系0.12;低频公共交通通勤人群较全体通勤人群的出行属性因素对出行选择行为具有更大的负向影响作用-0.79;职业和月收入、性别,以及出行距离和性别分别为全体、低频公共交通通勤人群出行选择行为影响最大、最小的观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通群人群 结构方程模型 出行方式选择 影响机理
下载PDF
考虑站点吸引度的公交乘客上下车点识别研究
5
作者 孙志超 秦嗣牧 薛玉璇 《山东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85-89,96,共6页
为改善常规公交一票制刷卡收费方式导致的下车站点信息丢失问题,提高常规公交刷卡大数据的实用价值,提出一种基于吸引度的乘客上下车站点识别方法,一方面利用DBSCAN算法精准识别刷卡乘客的上车站点;另一方面在出行链理论的基础上,引入... 为改善常规公交一票制刷卡收费方式导致的下车站点信息丢失问题,提高常规公交刷卡大数据的实用价值,提出一种基于吸引度的乘客上下车站点识别方法,一方面利用DBSCAN算法精准识别刷卡乘客的上车站点;另一方面在出行链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乘客出行热点概念,建立刷卡乘客自身热点、城市热点和线路热点三类出行热点,实现刷卡乘客下车站点的客观刻画,最后以青岛市某线路实际运行数据为例进行了验证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站点识别 吸引度 刷卡数据 出行链
下载PDF
Accessibility Comparis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Xi’an Scenic Spots with Different Modes Based on Baidu Real-time Travel 被引量:5
6
作者 WANG Li CAO Xiaoshu +1 位作者 LI Tao GAO Xingchu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5期848-860,共13页
A study of the accessibility of a city’s scenic spots via different travel modes can contribute to optimization of tourism-related transportation while improving tourists’ travel-related satisfaction levels and adva... A study of the accessibility of a city’s scenic spots via different travel modes can contribute to optimization of tourism-related transportation while improving tourists’ travel-related satisfaction levels and advancing tourism. 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accessibility of 56 scenic spots in Xi’an City, China, via car and public transport travel modes using the real-time travel function of the Baidu Maps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long with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and the modal accessibility gap index of scenic spots. We obtain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First, maximum and minimum travel times using public transport exceeded those using cars. Moreover, the accessibility of scenic spots via cars and public transport presented a circular spatial pattern of increasing travel time from the center to the periphery. Contrasting with travel by public transport, car travel showed a clear time-space compression effect. Second, accessibility of the scenic spots via cars and public transport showed some spatial heterogeneity, with no clear advantages of car accessibility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However, advantages of car accessibility were increasingly evident moving from the center to the periphery. Third, whereas the correlation of the modal accessibility gap index of scenic spots in Xi’an with global space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local spatial interdependence was only evident in some inner city areas and in marginal areas. Moreover, spatial heterogeneity was evident in two regions but was insignificant in other areas, indicating that the spatial interdependence of the modal accessibility gap index in most scenic spots was not apparent in terms of the overall effect of public transport routes, road network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cenic spots.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coverage in marginal area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routes in central urban areas are essential tasks for improving travel using public transpor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DU REAL-TIME travel car ACCESSIBILITY public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modal ACCESSIBILITY gap SCENIC spots Xi’an City
下载PDF
Bluetooth as a traffic sensor for stream travel time estimation under Bogazici Bosporus conditions in Turkey
7
作者 ilker Erkan Hasan Hastemoglu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6年第3期207-214,共8页
Travel time estim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for many years. Travel time, being spatial in nature, requires... Travel time estim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for many years. Travel time, being spatial in nature, requires spatial sensors to measure it accurately. Bluetooth is emerging a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the direct measurement of travel time, and is reported in a few studies from homogenous traffic condi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have been no studies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Bluetooth for travel time estimation in heterogeneous traffic seen in Istanbul and even that Turkey. Bluetooth data collected from a busy urban road in Istanbul city have been analyzed and the penetration rate was found to be about 5 %. Two wheelers and light motor vehicles have been detected using the Bluetooth sensor and the data have been extrapolated to estimate travel times of other classes of vehicles. The study developed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eds of different classes of vehicles through weighted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s and were used for the estimation of stream travel time.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promising and show that Bluetooth is a cost-effective technology for estimation of travel time for heterogeneous traffic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vel time public transport Traffic management Istanbul traffic Traffic time estimation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共享交通潜在服务范围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惠英 赵启晨 刘宇良 《交通与运输》 2023年第4期51-58,共8页
共享交通作为城市主体交通服务体系补充的交通方式,具有成本低、服务范围广、便捷度高等特征。因此,依据出行需求及各类共享交通方式的功能定位分析其在城市中的潜在服务范围对其布局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海市2019年5月6日—12日... 共享交通作为城市主体交通服务体系补充的交通方式,具有成本低、服务范围广、便捷度高等特征。因此,依据出行需求及各类共享交通方式的功能定位分析其在城市中的潜在服务范围对其布局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海市2019年5月6日—12日的手机信令数据,分析上海市域居民出行时空特征;构建上海市公共交通网络并进行出行需求匹配;确立出行适宜度分级原则并识别公共交通服务薄弱的区域;根据不同类型共享交通的技术经济特征分别识别其潜在服务范围并提出分析与建议。研究发现,定制公交潜在服务范围主要为中心城区外环以外区域与外环以内区域的出行;共享单车潜在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以外区域;分时租赁潜在服务范围主要在上海市全市范围内分布。研究结论可为交通规划与运营部门制定共享交通布局和发展策略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交通 手机信令数据 潜在服务范围 交通需求 公共交通出行适宜度
下载PDF
公交出行时空模式的影响因素和效应研究
9
作者 陈君 李睿智 +1 位作者 田朝军 李晓伟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3年第4期35-46,共12页
为揭示公交出行时空模式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应,利用智能公交数据获取公交出行时空特征,应用DBSCAN聚类算法挖掘公交出行的时空规律性。以起点建成环境、终点建成环境、出行路径性能、公交运营性能和公交出行强度5个方面的18个指标为自变... 为揭示公交出行时空模式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应,利用智能公交数据获取公交出行时空特征,应用DBSCAN聚类算法挖掘公交出行的时空规律性。以起点建成环境、终点建成环境、出行路径性能、公交运营性能和公交出行强度5个方面的18个指标为自变量,以公交出行时空特征和公交出行时空规律性2个方面的4个指标为因变量构建变量指标体系,融合智能公交、POI等多源数据对指标进行量化计算,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公交出行时空模式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交出行模式具有时空异质性,平峰时段公交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长均长于早、晚高峰时段;时间规律性强的公交出行主要发生在高峰时段,空间规律性强的公交出行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出行路径性能、公交运营性能、起点建成环境、终点建成环境对公交出行的时空特征有显著影响(早高峰影响效应分别为-0.749,-0.413,-0.244,-0.228);公交出行强度、出行路径性能、起点建成环境和终点建成环境对公交出行的时空规律性有显著影响(早高峰影响效应分别为0.688,0.069,0.022,0.021);各因素对公交出行时空模式的影响具有时间异质性,平峰时段的影响均大于早、晚高峰时段。研究结论能够为公交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公交系统优化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共交通 出行时空模式 结构方程模型(SEM) DBSCAN算法 大数据
下载PDF
城市交通20年发展回顾与思考——《城市交通》创刊廿年见证
10
作者 孔令斌 《城市交通》 2023年第6期16-25,共10页
《城市交通》从2003年创刊至今已历经20年,期间城市发展的理念、技术方法不断进步,形成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从区域与城市交通设施快速增长、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与建设纠偏、城市交通特征的巨大变化、机动化发展与交通需求管理、城市... 《城市交通》从2003年创刊至今已历经20年,期间城市发展的理念、技术方法不断进步,形成了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从区域与城市交通设施快速增长、城市交通发展模式与建设纠偏、城市交通特征的巨大变化、机动化发展与交通需求管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理论和标准体系、城市交通体制与机构改革6个方面对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在回顾基础设施、运行组织辉煌建设成就的同时,分析了城市交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发展模式粗放、协同治理不畅、法规和经济政策有限、体制和机制改革不足等问题。在城市交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变革和转型发展理念将会重塑城市交通分析、布局、组织、运营和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发展理念 交通设施 公共交通 机动化 交通需求管理 规划理论 体制机制
下载PDF
地形感知对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仁江 赵航 +4 位作者 段梅花 刘思敏 贠艺涵 何莎 王晓欢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3年第2期177-188,共12页
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本文利用贵阳市中心城区调研数据,引入地形感知变量,构建包含潜变量的SEM-Logit模型来分析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选择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包含潜变量的SEM-Logit模型比不包含... 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焦点。本文利用贵阳市中心城区调研数据,引入地形感知变量,构建包含潜变量的SEM-Logit模型来分析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选择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包含潜变量的SEM-Logit模型比不包含潜变量的Logit模型拟合度更佳,个人属性变量中,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驾照持有情况、家中小汽车规模显著影响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选择;潜变量因素中,目的地可达性、吸引力、地形感知对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选择造成显著负向影响,即公共服务设施越便捷、小区吸引力越强、地形感知越大,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概率越小,而出行态度和活动支持与居民公共交通出行选择具有正相关性。地形感知对老年人与中年人公共交通出行选择均产生负向影响,但对中年人的影响程度大于老年人;地形感知对长期居住者公共交通出行选择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和适应性,对短期居住者公共交通选择削弱较小。研究结论可为山地城市规划和交通建设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共交通出行 山地城市 地形感知
下载PDF
城市居民出行碳排放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榕健 陈立峰 +7 位作者 何建文 王楠 李尧 张紫琪 许志楠 邹亚娜 李乐溢 王祥荣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6-806,共11页
根据便携式通讯设备在不同的基站上逐时记录的数据,可推算居民的出行时间、距离和速度,在核算居民出行碳排放方面有突出优势。本研究对我国某城市便携式通讯设备的轨迹序列进行30天连续采样,以此提取出行距离、出行时长以及出行方式数... 根据便携式通讯设备在不同的基站上逐时记录的数据,可推算居民的出行时间、距离和速度,在核算居民出行碳排放方面有突出优势。本研究对我国某城市便携式通讯设备的轨迹序列进行30天连续采样,以此提取出行距离、出行时长以及出行方式数据并形成142877条匿名的有效出行轨迹序列,然后分别构建了基于小汽车动力类型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和基于特征时间区间的公共交通碳排放核算模型,最终与步行和骑行出行对比,得到城市居民出行碳排放模型与特征。结果表明,公交车、小汽车和地铁累计产生了出行碳排放33264494.0 g,分别贡献了97.63%、2.09%和0.28%,且单月累计碳排放的最大平均人数区间分别为13.0 g至12715.0 g、40.0 g至579.0 g和20.0 g至38.0 g。本研究还模拟了不同的碳减排场景,其中小汽车出行和公交车出行碳排放削减量分别可以达到51.94%和70.83%。本模型能够快速精准地监测和模拟城市居民出行碳排放,具有实时性、完整性、出行时空全覆盖性的特征,体现了积极的社会意义与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大数据 轨迹序列 碳排放 居民出行 公共交通 碳减排情景
下载PDF
出行方式转移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王静 周晨静 《交通工程》 2023年第3期89-96,106,共9页
为明确小汽车出行者向绿色出行方式转移的意向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选择了北京各行政区的部分居住区、就业区、商圈进行了调研.按照出行目的将出行分为通勤/通学和购物休闲2种类型,并基于问卷结果分析了小汽车出行者的出行意向及出行原因,... 为明确小汽车出行者向绿色出行方式转移的意向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选择了北京各行政区的部分居住区、就业区、商圈进行了调研.按照出行目的将出行分为通勤/通学和购物休闲2种类型,并基于问卷结果分析了小汽车出行者的出行意向及出行原因,然后,从个人经济社会属性、出行特征、出行态度与偏好3个方面选择了特征向量并建立了二元logit模型分别对小汽车通勤者和小汽车购物/休闲者进行出行方式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私家车自由灵活度、舒适度是出行者选择其出行的重要原因;其次,年龄、职业、私家车使用次数、出行时间、出行距离、对绿色出行的偏好和态度均会影响通勤者的出行方式选择,而对于购物/休闲出行,出行转移意愿影响因素较少,可能在于通勤/通学者对出行效率的要求较高,而购物/休闲者出行时间、出行距离等均为自主选择.本文研究结果能为实施引导小汽车出行者绿色出行方式转移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出行行为 公共交通 出行方式转移 绿色交通
下载PDF
基于通勤出行链的公共交通使用行为辨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松 杨贝 +2 位作者 翁剑成 王海鹏 常征 《交通工程》 2023年第5期71-76,共6页
基于出行行为视角深入分析公共交通出行者的行为模式及特征对靶向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RP调查获取出行者个体特征信息,并在分析海量智能卡交易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关联匹配方法提取公共交通通勤出行链;基于探索性因... 基于出行行为视角深入分析公共交通出行者的行为模式及特征对靶向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RP调查获取出行者个体特征信息,并在分析海量智能卡交易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关联匹配方法提取公共交通通勤出行链;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出行天数、日均出行频次和出行完整度以及个体社会经济属性等9个指标刻画乘客公共交通使用行为;在对连续性变量离散化的基础上,利用DBSCAN算法构建乘客公共交通使用行为辨识模型.结果表明:构建的聚类算法可有效识别公共交通使用行为类别;调查群体被划分为公共交通高、中、低3类使用度群组,占比分别为54.2%、33.7%和12.1%,并将第3类人群视为公共交通使用行为改善潜力最大群体,未来应结合交通限制政策与服务水平2个维度改善此类公共交通乘客的使用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使用行为 通勤出行链 探索性因子分析 DBSCAN算法
下载PDF
城市常规公交车行程时间预测方法
15
作者 杨晓春 韦凌翔 +4 位作者 胡化鹏 李盈 胡莹莹 冀俊元 陈慧娴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3年第5期96-103,共8页
为有效解决城市常规公交车行程时间预测精度不足而导致的公交吸引力下降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城市常规公交车行程时间预测模型。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及实测数据分析城市常规公交车辆的运行特征,筛选站点距离、路段所在... 为有效解决城市常规公交车行程时间预测精度不足而导致的公交吸引力下降问题,本文构建了基于PSO优化BP神经网络的城市常规公交车行程时间预测模型。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及实测数据分析城市常规公交车辆的运行特征,筛选站点距离、路段所在区域、站点停靠时间、行驶车速、站点间信号灯数量、站点间红灯停留时间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其次,在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常规公交车行程时间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借助PSO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对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并据此设计了基于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城市常规公交车行程时间预测步骤;最后,以成都市147路常规公交车行程时间为例进行验证。案例研究表明:基于PSO-BP神经网络和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均可实现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且基于PSO-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比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降低了13.2和4.4%,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公交行程时间预测 BP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基于聚类算法的公共交通乘客出行特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16
作者 张开婷 王子帆 +2 位作者 陈艳艳 蔺陆洲 王欣 《交通运输研究》 2023年第2期72-81,共10页
为掌握乘客的精细化出行需求,进而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品质,以北京市为例,利用智能卡数据对乘客的出行特征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数据预处理获取乘客的完整出行链,然后从出行强度、出行时间和出行空间三个维度提取乘客出行特征指标,并... 为掌握乘客的精细化出行需求,进而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品质,以北京市为例,利用智能卡数据对乘客的出行特征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数据预处理获取乘客的完整出行链,然后从出行强度、出行时间和出行空间三个维度提取乘客出行特征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对其进行降维处理,最后基于降维后的特征利用不同的聚类算法对乘客进行分类。研究结果显示:K-means++算法的聚类效果最佳,聚类结果包含5类具有不同出行特征的乘客群体;其中类型一乘客的出行强度较大且出行时空特征稳定性较高,具有较明显的通勤出行特征,该类型乘客人数仅占总乘客数的18.4%,但其出行量占比超过55%,由于其公共交通依赖度较高,高峰期间应作为重点保障对象;类型二主要为生活类出行乘客,其出行时空稳定性较低,应深入挖掘此类乘客的个性化生活出行需求;类型三~类型五主要为低频或偶然出行乘客。根据乘客多天的出行链,进一步挖掘类型一乘客的居住地和工作地,结果显示乘客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回龙观、天通苑以及黄村等区域,工作地主要分布在国贸、中关村和望京等区域,与北京市现状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智能卡数据 聚类算法 出行特征 通勤出行
下载PDF
绿色出行规划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成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3年第6期154-156,共3页
绿色出行是缓解现状城市交通问题,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出行规划不仅仅是规划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是集公交、慢行、智慧、能源、管控、宣传等多系统于一体,以绿色出行目标为导向,绿色出行... 绿色出行是缓解现状城市交通问题,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出行规划不仅仅是规划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是集公交、慢行、智慧、能源、管控、宣传等多系统于一体,以绿色出行目标为导向,绿色出行总体战略规划指引各系统子战略,进而指导各系统规划方案的过程。绿色出行规划旨在以人为本,通过对绿色出行各系统的精细化设计,以较小的投入使得人民产生较大的获得感。中新天津生态城从设立之初就确立了作为全球生态城市建设典范的目标,对其绿色出行规划过程的研究对于在国内推广绿色出行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出行 低碳 公共交通 慢行交通
下载PDF
寒地城市智慧公交乘客出行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以哈尔滨为例
18
作者 尹梓诚 舒韧强 +1 位作者 林成楷 唐杨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9期142-145,共4页
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数量大量增加,市政道路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在寒冷地区,由于气候原因,乘客对乘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往往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研究以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周边区域为实证,结合需求层次理论、离散分... 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数量大量增加,市政道路资源越来越难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在寒冷地区,由于气候原因,乘客对乘车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往往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研究以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周边区域为实证,结合需求层次理论、离散分析等方法,在厘清市民公交出行时空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公交出行需求层次模型,深入分析市民的出行需求及影响市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并通过评价哈尔滨市民对智慧公交出行满意度,来探索智慧公交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的影响,最终对哈尔滨市智慧公交建设的优化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城市 智慧公交 出行需求 优化建议
下载PDF
城市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的构建实践
19
作者 邹大毕 李帼蕴 +2 位作者 刘洋 黄倚佳 高晓宇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3年第20期30-33,共4页
本文以城市交通出行服务整合为研究对象,调研了国内相关城市的出行服务融合发展情况,结合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的实际,研究推出了城市出行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构建方案,并探讨了其进一步延伸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 一站式出行 MAAS 城市交通出行
下载PDF
下车信息对公交乘客精细化分类影响研究
20
作者 李军 区静怡 赵文婷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7,共9页
目前广泛采用的公交一票制缺乏下车信息,利用一票制数据得到的乘客分类需要进行精细化分类效果评估.本研究利用包含下车站点的大规模公交票务数据,对比分析了有无下车信息下的分类模型,探究下车信息缺失对乘客分类的影响.采用分类指标... 目前广泛采用的公交一票制缺乏下车信息,利用一票制数据得到的乘客分类需要进行精细化分类效果评估.本研究利用包含下车站点的大规模公交票务数据,对比分析了有无下车信息下的分类模型,探究下车信息缺失对乘客分类的影响.采用分类指标和组合聚类方法对公交乘客进行精细化分类,选取中国北京市路面公交连续28 d的乘客上下车数据作为实例,分析下车信息及分类指标对分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无下车信息的2个模型均能实现乘客的有效分类,分类结果都能体现每类乘客的时空活动规律.其中,包含下车信息的分类模型能够识别具有明显出行距离特征的小样本群体,如占比0.25%的长距离出行乘客等特殊群体;而缺少下车信息的分类模型类别平均占比标准差远小于包含下车信息的分类模型,分类结果相对均衡,且各类别乘客在多维度上的规律差异显著,更能体现分类的宏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公共交通 乘客分类 下车信息 组合聚类 出行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