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撤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京梅 李国翔 王慧玲 《西部医学》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PIC)窗为切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撤机时机。方法选择40例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且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随机分为以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撤机组和有...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PIC)窗为切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撤机时机。方法选择40例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且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随机分为以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撤机组和有创通气传统撤机对照组。两组患者开始均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辅助/控制模式逐渐过渡到压力支持通气。在PIC窗出现后治疗组序贯改用无创机械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则继续有创通气,直至脱机。观察两组病例机械通气前后pH、PaO2、PaCO2、HR、RR、MAP及出PIC窗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PIC窗出现时循环、呼吸和血气指标均较机械通气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VAP发生率(15%)较对照组(62%)明显降低(P<0.05)。结论以PIC窗为切换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人工通气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肺部感染控制窗(pic)
下载PDF
以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撤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京梅 李国翔 王慧玲 《西部医学》 2012年第2期271-273,共3页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撤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随机分为以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撤机治疗组和...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撤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随机分为以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撤机治疗组和有创通气传统撤机对照组,两组患者开始均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辅助/控制模式逐渐过渡到压力支持通气。在PIC窗出现后治疗组序贯改用无创机械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则继续有创通气,直至脱机。观察两组病例机械通气前后pH、PaO2、PaCO2、HR、RR、MAP及出现PIC窗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问、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PIC窗出现时循环、呼吸和血气指标均较机械通气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VAP发生率(15%)较对照组(62%)明显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PIC窗为切换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人工通气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 肺部感染控制窗(pic)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fiberoptic bronchsco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during sequential weaning of invasive-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被引量:17
3
作者 Rong-rong Song Yan-ping Qiu +1 位作者 Yong-ju Chen Yong Ji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2年第1期29-34,共6页
BACKGROUND:Early withdrawal of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 followed by noninvasive MV(NIMV) is a new strategy for changing mode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 BACKGROUND:Early withdrawal of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 followed by noninvasive MV(NIMV) is a new strategy for changing mode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Using 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window(PIC window) as the switch point for transferring from invasive to noninvasive MV,the time for early extubation can be more accurately judged,and therapy efficacy can be improved.This study aimed to p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fiberoptic bronchscopy(FOB) in patients with AECOPD during sequential weaning of invasive-noninvasive MV.METHODS:Since July 2006 to January 2011,106 AECOPD patients with ARF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medication and IMV after hospitalization.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is used(group A,n=54) or not(group B,n=52) during sequential weaning from invasive to noninvasive MV.In group A,for sputum suction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a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was put into the airway from the outside of an endotracheal tube,which was accompanied with uninterrupted use of a ventilator.After achieving PIC window,patients of both groups changed to NIMV mode,and weaned from ventilation.The following listed indices were used to compare between the groups after treatment:1) the occurrence time of PIC,the duration of MV,the length of ICU stay,the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from MV for the first time,the rate of reventilatJon 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2) the convenience and safety of FOB manipulation.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using Student's f test and the Chi-square test.RESULTS:The occurrence time of PIC was(5.01 ±1.49) d,(5.87±1.87) d 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5);the duration of MV was(6.98±1.84) d,(8.69±2.41) d 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1);the length of ICU stay was(9.25±1.84) d,(11.10±2.63) d 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1);the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for the first time was 96.30%,76.92%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1);the rate of reventilation was 5.56%,19.23%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5);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VAP was 3.70%,23.07%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1).Moreover,it was easy and safe to manipulate FOB,and no side effect was observed.CONCLUSIONS:The application of FOB in patients with AECOPD during sequential weaning of invasive-noninvasive MV is effective in ICU.It can decrease the duration of MV and the length of ICU stay,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from weaning MV for the first time,reduce the rate of reventil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VAP.In addition,such a method is convenient and safe in patients of this k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equential weaning of invasive-noninvasive ventilation Fiberoptic bronchscopy Bronchoalveolar lavage 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window Side effect Success rate
下载PDF
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氧合功能、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4
作者 王婉 侯太辉 马春敏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4期3548-355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氧合功能、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氧合功能、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按照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分为三组,其中采用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作为转换标准的34例患者作为PICW组,采用自主呼吸实验(SBT)作为转换标准的35例患者作为SBT组,采用SBT+PICW作为转换标准的35例患者作为综合组。比较三组患者的通气治疗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通气转换时、通气治疗结束时的病情改善情况、肺氧合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和外周血生物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N末端B型脑利钠肽(NT-proBN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27(IL-27)],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再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预后。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SBT组<PIC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通气转换时、通气治疗结束时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SBT组>PICW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评分<SBT组<PIC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通气转换时、通气治疗结束时的PaCO_(2)<SBT组<PICW组,PaO_(2)、OI>SBT组>PIC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通气转换时、通气治疗结束时的外周血CRP、NT-proBNP、HMGB1、IL-27水平<SBT组<PIC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的再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6%、5.71%,明显低于SBT组(分别为22.86%、22.86%)和PICW组(分别为29.41%、3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BT组与PICW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的临床预后优于SBT组、PIC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依据SBT+PICW确定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转换时机,可缩短通气时间,纠正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紊乱状态,其对患者病情程度、肺氧合功能、临床预后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并能降低再插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序贯通气转换 肺部感染控制窗 自主呼吸实验 肺氧合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琦 钱桂生 +3 位作者 王长征 徐智 刘双林 帅维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揭示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优越性。方法本研究设两组:有创机械通气组(n=146)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n=128)。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以&...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揭示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优越性。方法本研究设两组:有创机械通气组(n=146)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n=128)。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作为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之间的切换点。主要观测指标为: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1周以内再插管率、住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时间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结果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的有创通气时间(5.8±4.2d)较有创机械通气组(12.4±8.6d)显著缩短(P<0.05),但两组机械通气总时间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4±9d和12±8d)。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的VAP发生率(4.7%)、再插管率(6.2%)均较有创机械通气组(分别为21.8%、16.4%)显著降低(P<0.05),住RICU时间(10±7d)较有创机械通气组(15±11d)显著缩短(P<0.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较传统的有创通气方式更优越,能够有效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控制窗
下载PDF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治疗在COPD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邹石海 周锐 +4 位作者 陈平 罗红 向旭东 吕友堤 诸兰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4,共5页
评价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01年11月至2004年10月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 ICU)收治的COPD严重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出现“肺部感染控... 评价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01年11月至2004年10月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 ICU)收治的COPD严重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窗)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性治疗组(序贯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序贯组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应用鼻罩/口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 iPAP)无创机械通气支持直至脱机;对照组则继续常规有创机械通气,以SIMV+PSV方式脱机。动态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通气、氧合及生命征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患者的转归。结果:序贯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窗时间和出窗时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序贯组与对照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7.5±1.9)d和(23.5±9.5)d(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5±4.0)d和(23.5±9.5)d(P<0.05);序贯组的R 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9.5±2.8)d和(15.5±3.5)d,均分别短于对照组的(23.5±9.5)d和(29.5±12.0)d(均P<0.05);序贯组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8.4%(7/38),13.2%(5/38)和7.9%(3/38),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9.5%(15/38),34.2%(13/38)和28.9%(11/38)(均P<0.05)。结论:对COPD重症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时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及住院死亡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有效机械通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控制窗
下载PDF
AECOPD患者早期介入中医肺康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振伟 陈路军 +2 位作者 杨佩兰 汤杰 黄海茵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11期1734-1736,共3页
目的观察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为切入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六字诀"中医肺康复后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康复组和对照组,以PIC窗开启为切入点,中医康复组予以... 目的观察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为切入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六字诀"中医肺康复后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将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康复组和对照组,以PIC窗开启为切入点,中医康复组予以练习传统中医功法"六字诀"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总时间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MRC评分)、6min步行距离(6MWT),并记录其呼吸频率、血压及指末氧饱和度的前后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MRC评分、6MWT均有显著差异,中医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呼吸、心率、血压及指末氧饱和度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AECOPD患者以PIC窗为切入点行中医肺康复治疗,可以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呼吸困难,提高活动能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感染控制窗 肺康复 六字诀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慢阻肺疾病Ⅱ型呼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7
8
作者 王晓琼 江银玲 杨万春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慢阻肺疾病伴Ⅱ型呼衰需机械通气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化痰、平喘、舒张气道等对症处理,给予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SIMV,临床判断为...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衰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慢阻肺疾病伴Ⅱ型呼衰需机械通气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感染、化痰、平喘、舒张气道等对症处理,给予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SIMV,临床判断为肺部感染控制窗(PIC)时,前瞻性随机分为序贯组和对照组治疗。序贯组为判断达到PIC窗撤机标准后拔出气管插管,改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全部为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模式,后逐渐缩短无创机械通气时间,并最终停止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继续传统IPPV呼吸支持,目前最常用脱机模式为压力支持模式脱机。结果有创-无创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总通气时间、再插管例数、VAP发生例数、死亡人数和住院费用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可有效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衰,可减少住院时间、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及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 肺部感染控制窗(pic)
下载PDF
有创及无创序贯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19例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弘群 余荣环 +1 位作者 黄运平 胡斌 《临床肺科杂志》 2006年第4期445-446,共2页
目的探讨有创及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19例COPD患者无序贯治疗组,在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Pulmonaryinfectioncontrolwindow,PIC)后即撤离有创通气,继之以无创通气;对照组为回顾性研究既往... 目的探讨有创及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19例COPD患者无序贯治疗组,在达到“肺部感染控制窗”(Pulmonaryinfectioncontrolwindow,PIC)后即撤离有创通气,继之以无创通气;对照组为回顾性研究既往行常规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20例,以SIMV+PSV方式至撤机,分别观察血气分析、胸片、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重新插管例数等指标。结果序贯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VAP等与对照组相比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序贯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明显缩短有创通气时间,减少重新插管和呼吸机相关肺炎,优于机械通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控制窗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宗元 刘欣艳 +1 位作者 王磊 孙燕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05-120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4例出PIC窗后再感染者(感染组)中,104例较短PIC窗的患者和100例较长PIC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以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判...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4例出PIC窗后再感染者(感染组)中,104例较短PIC窗的患者和100例较长PIC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以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判定PIC窗的影响因素,并与100例出PIC窗后未再感染者(非感染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OPD患者的PIC窗为(6.6±2.1)d,较短PIC窗组为(4.7±0.8)d,较长PIC窗组为(8.5±0.9)d,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有6种因素影响PIC窗:年龄、合并支气管扩张、营养不良、使用抗生素时间>10d、合用抗生素≥3种及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最终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为营养不良(P=0.004)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P=0.001)是主要影响因素;感染组中死亡16人,病死率为7.84%,非感染组无死亡病例,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5);其中较短PIC组死亡(11人)多于较长PIC组(5人),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感染组平均住院(30.5±3.2)d明显多于非感染组(15.5±2.3)d(P<0.001)。结论营养不良可能缩短PIC窗,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有利于PIC窗延长,把握好PIC窗,有助于COPD急性发作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肺部感染控制窗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倪海滨 刘克琴 张晓震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第3期405-407,共3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重症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肺部感染控制窗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重症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在抗生素使用、感染控制窗、机械通气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二重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A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较单纯西药能明显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但两组在住院时间、二重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效果相当(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肺动脉高压 肺部感染控制窗
下载PDF
序贯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刘文媛 郭璐 刘跃建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第5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66例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出现后,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序贯组给予拔除气管插管...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66例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出现后,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序贯组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改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情况、入住呼吸ICU(RICU)时间、死亡情况等。结果序贯组无创通气后24小时两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入住RICU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对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应尽早给予有创通气。②序贯性机械通气可降低老年重症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VAP发生率及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③以PIC窗为时机早期拔管,改用无创通气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控制窗
下载PDF
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汤杰 王振伟 +5 位作者 翁凤钗 马春花 张喆 顾超 黄海茵 杨佩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2期41-44,共4页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3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以穴位埋线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常规...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3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以穴位埋线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肺部感染控制(PIC)窗开启时间及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MMRC评分)、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PIC窗开启所需时间为(7.20±1.19)天,对照组为(8.03±1.22)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MMRC评分、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两项评分及CRP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CD3+、CD4+、CD8+、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西药能缓解AECOPD合并肺炎患者呼吸肌疲劳、改善呼吸困难、缩短PIC窗开启时间,有助于控制肺部感染及急性发作,其机制可能与免疫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中西医结合疗法 穴位埋线 肺部感染控制窗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8
14
作者 袁顺蓉 刘南伶 +2 位作者 杨三春 邓旭 陶冠宇 《西部医学》 2014年第9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呼吸内科治疗的COPD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62例和对照组(持续有创机械... 目的评价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呼吸内科治疗的COPD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62例和对照组(持续有创机械通气)58例,试验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作为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之间的切换点,对照组持续使用有创通气直至拔管。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住院时间及院内死亡率。结果试验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VAP发病率、住院时间及院内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O.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有效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且降低其VAP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控制窗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罗彬 张红 秦蓁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优越性。方法本研究设2组:常规通气组(n=20)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n=23)。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有创通气和无创... 目的探讨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优越性。方法本研究设2组:常规通气组(n=20)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n=23)。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之间的切换点。主要观测指标为: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1周以内再插管率、ICU(RICU)入住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序贯通气组血气指标、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有创通气时间、再插管率、ICU(RICU)入住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通气组(P<0.05),序贯通气组无创通气治疗后的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心率、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严重呼吸衰竭较传统的有创通气方式更优越,能够有效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控制窗
下载PDF
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切换时机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丁俊华 沈雁波 +1 位作者 王霆 刘春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2223-2226,共4页
目的探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联合自主呼吸试验(SBT)在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行序贯通气有创-无创切换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1例需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根据切换点的选择分为PIC+SBT组44例和PIC组47例... 目的探讨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联合自主呼吸试验(SBT)在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行序贯通气有创-无创切换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91例需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根据切换点的选择分为PIC+SBT组44例和PIC组47例,比较两组VAP发生率、气管插管保留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ICU住院时间、再次插管率以及死亡率。结果 PIC+SBT组的ICU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总时间小于PIC组且差异显著(P=0.020,<0.001),PIC+SBT组的再次插管率为9.1%远远小于PIC组组的27.6%,差异同样显著(P=0.023),但两组患者VAP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 PIC窗联合SBT在AECODP患者序贯通气有创-无创切换可降低再次插管率、机械通气总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序贯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控制窗 自主呼吸试验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4
17
作者 张雪彦 赵晔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3期420-421,共2页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出现后,序贯治疗组拔除气管插管,应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正...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8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出现后,序贯治疗组拔除气管插管,应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继续给予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方式脱机。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气管插管复插率及院内死亡例数。结果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5.34±0.48)h和(12.6±1.21)d、气管插管复插率分别为8.33%和33.3%。VAP发生率分别为8.3%和41.7%,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有创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部感染控制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方法,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及气管插管复插率,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比较有效脱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控制窗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不同治疗切换点选取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慧丽 王燕 +2 位作者 任方圆 赵力 柏林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序贯治疗不同治疗切换点选取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序贯治疗不同治疗切换点选取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2012年6月—2014年8月收治128例AECOPD,根据行NIPPV序贯治疗治疗切换点选取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自主呼吸试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组和肺部感染控制窗(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PIC)组各64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及NIPPV相关指标。结果 SBT组89.06%成功脱机明显高于PIC组60.94%成功脱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T组4.69%进行再插管,PIC组28.13%进行再插管,两组再插管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SBT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长于PI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SBT作为NIPPV序贯治疗切换点的选取方法,有助于AECOPD患者成功脱机,降低再插管率,减轻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部感染控制窗 自主呼吸试验 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
下载PDF
序贯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COPD有创机械通气撤机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郭忠 沈策 +2 位作者 顾杰 万煜 张云娇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50-53,共4页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有急性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出现为切换点改用序贯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pressure,B...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有急性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出现为切换点改用序贯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pressure,BiPAP)进行撤机的结果。方法序贯治疗组14例,COPD伴有急性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当临床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即拔除气管插管,改用序贯BiPAP面罩无创通气;传统治疗组(对照组)14例,继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以SIMV+PSV模式撤机。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出窗的时间、撤机前后的动脉血气水平、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有创通气+无创通气)时间、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再插管率、气管切开的比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发生率、撤机成功率、住院死亡率以及药费和总费用。结果序贯组与传统组相比较,出窗的时间无明显差异,分别为(5.5±2.4)d和(5.7±3.3)d,P>0.05,2组的气体交换相似。序贯组撤机成功率提高、VAP发生率降低、再插管率降低、气管切开率下降、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减少、总机械通气时间减少I、CU入住时间缩短、总住院时间缩短、住院死亡率降低、药费和总费用降低。结论COPD伴有急性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序贯BiPAP面罩无创通气进行撤机的策略,明显降低了再插管、气管切开和VAP发生的,缩短了机械通气和住院的时间,提高了撤机的成功率,降低了住院死亡率,节约了医疗费用,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控制窗 序贯通气机撤除法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在COPD有创-无创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贾斌 贾小莉 王在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953-958,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重症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出现为切换点序贯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进行撤...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重症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出现为切换点序贯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进行撤机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加强治疗病房(RICU)及急诊科加强治疗病房(EICU)收治的16例COPD急性加重行气管插管接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为序贯组,在临床上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序贯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渐至脱机。选取同期因COPD并发重症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并常规撤机拔管的1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继续按常规行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通气(PSV)方式撤机。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情况、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住RICU天数及复插率、院内死亡率的发生情况和总住院费用。结果与撤机前比较,对照组撤机后的pH值减低,PaC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1h序贯组PaCO2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24h序贯组的pH值高于对照组,而PaCO2低于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序贯组再插管率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减少,RICU入住时间缩短,住院死亡率降低及总住院费用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因肺部感染导致COPD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插管上机的病例,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早期拔管,序贯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撤机,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病 序贯通气 肺部感染控制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