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of 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PiCCO) Volume Monitoring in Early Fluid Resusc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1
作者 Shunling Li Surui Liang Weihua X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20年第8期482-489,共8页
<strong>Background</strong><strong>:</strong><b><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 "=&qu... <strong>Background</strong><strong>:</strong><b><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eptic shock is a rapidly changing and fatal syndrome that ca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ause comprehensive deterioration of cardiopulmonary and renal function and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t the same time, septic shock has the complex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hemodynamics. PiCCO can accurate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onitor blood flow, physical and volume indicators, and active and effective fluid resuscitation a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reduce the fatality rate of septic shock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Objectives: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d nursing of PiCCO in early fluid resuscitation in patie</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nts with septic shock.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e</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ods:</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observ</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tional study.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had 30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PiCCO to guide fluid resuscitation;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methods to guide fluid resuscitatio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changes in CVP, HR, MAP, and urine volume per hour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The changes of various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fluid resuscitation, the length of stay in ICU and the mortality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the outcom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electronic medical case system after patients’ discharge from the hospital.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esults: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PACHE </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I</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CVP, HR, MAP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e obse</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vation group and th</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span></i></span></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0.05). The blood volum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fluid supplementation</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span></i></span></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ngth of stay in ICU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d</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i><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span></i></span><spa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pan><span>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0.05</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nclusion:</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PiCCO can be better used in early fluid resusc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span></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tic Shock 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PiCCO) NURSING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system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by cardiogenic shock: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被引量:9
2
作者 Yuan-Bo Zhang Zhi-Zhong Zhang +6 位作者 Jun-Xia Li Yu-Hong Wang Wei-Lin Zhang Xin-Li Tian Yun-Feng Han Meng Yang Yu Li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11期1291-1301,共11页
BACKGROUND Cardiogenic shock (CS) secondary to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complicates management of the condition, and often leads to poor prognosis. Prompt and accurate monitoring of cardiovascular and accompa... BACKGROUND Cardiogenic shock (CS) secondary to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complicates management of the condition, and often leads to poor prognosis. Prompt and accurate monitoring of cardiovascular and accompanying hemodynamic changes is crucial in achieving adequate management of the condition. Advances in technology has availed procedures such as 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PiCCO), which can offer precise monitoring of cardiovascular functions and hemodynamic parameters. In this study, PiCCO is evaluated for its potential utility in improving management and clinical outcomes amo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AMI complicated by CS. AIM To assess whether use of the PiCCO system can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MI complicated by CS.METHODS Patients from 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s (EICU) or coronary care units (CCU) were randomized to receive PiCCO monitoring or not. The APACHE II score, SOFA score, hs-TnI, NT-proBNP, PaO2/FiO2 ratio and lactate levels on day 1, 3 and 7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The infusion and urine volume at 0-24 h, 24-48 h and 48-72 h were recorded, as were the cardiac index (CI),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 (EVLWI), 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 (ITBVI) and global 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 (GEDVI) at similar time intervals. RESULTS Sixty patients with AMI complicated by C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 PiCCO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lower APACHE II score, SOFA score, hs-TnI and NT-proBNP levels on day 1, 3 and 7 after treatment. The infusion and urine volume during 0-24 h in the PiCCO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and this group also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ADL scores. Furthermore, the PiCCO group spent lesser days on vasoactive agents,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had a reduced length of stay in EICU/CCU. Additionally, the CI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t 48 h and 72 h in the PiCCO group compared with that at 24 h, and the EVLWI, ITBVI and GEDVI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48 h and 72 h. CONCLUSION Applying the PiCCO system could improv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MI complicated by 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Elderly patients CARDIOGENIC shock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下载PDF
PiCCO与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比较
3
作者 蔡晓扬 宁耀贵 孙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9期6-10,共5页
目的:比较给予脓毒症休克(SS)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SS合并重度ARDS患者共计10... 目的:比较给予脓毒症休克(SS)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SS合并重度ARDS患者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给予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复苏目标达标率、生命体征、代谢指标、转归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6 h后的复苏目标达标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 h后尿量(UO)、平均动脉压(MAP)均提高,心率(HR)均降低,研究组UO、MAP均较对照组更高,HR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 h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均升高,乳酸(Lac)水平均降低,研究组ScvO_(2)较对照组更高,Lac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VP监测,给予SS合并重度ARDS患者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提高复苏目标达标率,维持生命体征,改善代谢指标,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中心静脉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应用PICCO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不同时间达复苏目标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丁胜 谢永鹏 +1 位作者 吴梦迪 孙成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04-809,共6页
目的 探讨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es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PICCO)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不同时间达复苏目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治疗的脓毒症休克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应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es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 PICCO)监测脓毒症休克患者不同时间达复苏目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治疗的脓毒症休克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 ITBVI)达到850~1 000 mL/m~2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达标组(0~6 h)31例和晚期达标组(7~12 h)25例。记录2组患者0 h、6 h、12 h、24 h、48 h的氧合指数、乳酸、感染相关的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肝肾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 T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并比较2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7 d及28 d病死率。结果 2组氧合指数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乳酸浓度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早期达标组乳酸浓度显著低于晚期达标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OFA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早期达标组乳酸浓度显著低于晚期达标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ALT、AST、TBIL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早期达标组乳酸浓度显著高于晚期达标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7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达标组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晚期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ICCO监测指导下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实施液体复苏治疗,早期达标与晚期达标均可改善患者预后,但早期达标组较晚期达标组可明显降低SOFA评分,减少28 d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脓毒性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预后
下载PDF
超声与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在监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对比
5
作者 陈柳萍 肖超烈 +3 位作者 方笑媚 黄壁妮 刘春萍 莫绮君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62-265,共4页
目的 比较床旁超声与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动态监测,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方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4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并发AK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 比较床旁超声与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动态监测,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方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4月广州中医药大学东莞医院ICU收治的脓毒症并发AKI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运用床旁超声技术进行下腔静脉管径的测定,对照组应用PICCO技术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分别指导脓毒症AKI患者CRRT过程脱水速度及出入液体正负平衡,比较两组CRRT前、CRRT 24 h后的血肌酐(Scr)、尿素(Urea)、血乳酸(lac)、24 h出入量数据。采用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评价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CRRT 24 h后,观察组Scr、Urea、lac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出入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低于CRRT前(P<0.05),且观察组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脓毒症并发AKI患者,床旁超声在CRRT过程的液体管理中具有无创、实时动态监测、成像准确度高、图像质量好、可重复性强等优点,而PICCO的准确度优于床旁超声。二者各有优势,在临床操作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超声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PiCCO指导下液体治疗对机器人辅助胃肠手术老年患者术中组织灌注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王蔚 李佳静 +4 位作者 郭涛 朱娟 田伟千 杨海基 黄礼兵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4期597-602,共6页
目的:比较PiCCO指导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与常规液体治疗法对机器人辅助下胃肠手术老年患者术中组织灌注和术后恢复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行机器人辅助下胃肠肿瘤切除手术的43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PiCCO指导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与常规液体治疗法对机器人辅助下胃肠手术老年患者术中组织灌注和术后恢复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6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行机器人辅助下胃肠肿瘤切除手术的43例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iCCO指导下液体疗法,对照组根据传统经验补液。两组均根据术中输液目标调节输液速度,必要时采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指标;记录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住院时间、术后QoR-15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输液量降低,气腹后1 h(T2)HR降低、MAP升高,气腹结束开腹后5 min(T3)ELWI降低、aLac降低(P<0.05),但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术后排气排便、术后进食情况、住院时间、QoR-1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指导下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在术中有效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术中肺水,有利于机体的组织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胃肠肿瘤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 组织灌注
下载PDF
床旁超声及PiCCO引导下液体复苏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元文琪 杨文倩 严莉娟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076-1080,共5页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及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引导下液体复苏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淄博世博高新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及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引导下液体复苏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淄博世博高新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脓毒症休克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PiCCO引导下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床旁超声引导下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苏6 h达标率、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6 h、12 h后的复苏液体量、尿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6 h后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肺水肿发生率及28 d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分别为(3.29±0.54)d、(5.43±0.69)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31±1.03)d、(6.04±0.7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复苏6 h达标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h、12 h后的复苏液体量分别为(1484.23±210.34)mL、(2034.32±275.83)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722.87±246.93)mL、(2311.17±355.95)mL,尿量分别为(237.34±30.41)mL、(432.50±73.81)mL,明显多于对照组(178.43±21.73)mL、(517.23±79.4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后,两组患者MAP、CVP、ScvO2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6 h后的MAP、CVP、Scv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水肿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8 d死亡率为17.50%,略低于对照组的2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iCCO相比,床旁超声引导下液体复苏能缩短脓毒症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减少液体复苏量及肺水肿的发生率,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液体复苏 超声 脉搏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机械通气 肺水肿 安全性
下载PDF
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体液复苏后生存的因素及阻抗心输出量测量系统监测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意义
8
作者 帕提古丽·木合买提 李吉明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1期76-80,共5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体液复苏后生存的因素及阻抗心输出量测量系统(NICaS)监测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8 d预后... 目的:探究与分析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体液复苏后生存的因素及阻抗心输出量测量系统(NICaS)监测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28 d预后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59例)和死亡组(31例),对比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指标,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心功能变化及预后的影响。结果: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19.21±1.82)分,明显高于生存组的(15.68±2.3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7,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相比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相比,平均动脉压(MAP)较低、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较高、心脏指数(CI)较低,组间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t=4.887、5.398、7.057,P<0.05)。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室间隔厚度(IVSd)、E峰流速(E)、A峰流速(A)以及E/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LVEDD值高于生存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87,P<0.05)。将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预后作为因变量,将入院第7 d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脏指标作为自变量,多单因素分析中存在明显差异的指标APACHEⅡ评分、MAP、SVRI、CI及LVEDD纳入到logistic回归分析方程中,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CI及LVEDD是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高危独立因素(OR=1.674、0.902、1.225,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CI及LVEDD是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高危独立因素,当脓毒症休克患者同时存在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时对预后影响越大;NICa S的应用可有效监测机体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血流动力学指标 心功能 预后 非侵入性心血管监测系统(NICaS)
下载PDF
全身生物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PICCO对照研究
9
作者 刘智文 俞凤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68-573,共6页
目的通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全身生物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NICaS)与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了解两种监测技术的相关性及一致性,评估全身生物阻抗法NICaS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临床上的可靠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 目的通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全身生物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NICaS)与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了解两种监测技术的相关性及一致性,评估全身生物阻抗法NICaS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临床上的可靠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4月1月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符合感染性休克诊断标准并需要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患者共32例,数据收集64次,每例患者在相同的时间行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及全身生物阻抗法NICaS,记录两者的测量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心输出量(CO)、心输出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每搏指数(S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或TPRI)等参数,并将两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NICaS方法与PICCO方法在同一时间内测量的CO、CI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V、SI、TPRI、SVRI进行对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刻全身生物阻抗法测得的CO与PICCO测得的CO值之间Bland-Altman一致性及Pearson相关性限值为-1.183~1.509 L/min和(r=0.954,P<0.001),说明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NICaS在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方面与PICCO的一致性良好,本身具有简单、无创、便捷等优点,能够有效地监测重症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全身生物阻抗法 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刘科蓝 朱宇 +1 位作者 胡维 蒋益鹏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5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3年6月溧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3年6月溧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PiCCO监测联合中心静脉压(CVP)测定液体复苏,观察组采用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氧代谢指标[乳酸(Lac)、氧合指数(OI)、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液体总入量、临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6 h,两组ScVO_(2)、OI、Lac、液体总入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两组ScVO_(2)、OI、液体总入量升高,Lac降低,观察组ScVO_(2)、OI高于对照组,Lac、液体总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肺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 d后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方式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氧代谢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降低肺水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重症超声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下载PDF
左西孟旦治疗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抑制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熊芳 刘超 +6 位作者 张可祥 周岐龙 卢花 陈建国 岳希 赵建新 潘鹏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517-2521,共5页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抑制患者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8月入住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重症医学科、经充分液体复苏、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且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抑制患者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和预后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8月入住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重症医学科、经充分液体复苏、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且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的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抑制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巴酚丁胺组和左西孟旦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静脉泵入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0.1~2.0μg/(kg·min)。在此基础上,多巴酚丁胺组患者加用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5~10μg/(kg·min),连续静脉泵入3~7 d;左西孟旦组患者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0.1~0.2μg/(kg·min),连续静脉泵入24h。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72 h的心率(HR)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MAP、中心静脉压(CVP)]、PiCCO监测指标[心功能指数(CFI)、心指数(CI)、每搏量指数(SVI)、血管外肺水指数、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全心射血分数(GEF)、系统血管阻力指数、左心室收缩力指数]和预后指标[用药后3 d内死亡情况、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28 d病死率],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多巴酚丁胺组患者治疗后24 h的CFI、CI、GEF和治疗后72 h的CI、GEF以及左西孟旦组患者治疗后24 h的SVI和治疗后72 h的SVI、GEF均显著升高,多巴酚丁胺组患者治疗后72 h的PVPI显著降低(P<0.05);与同期多巴酚丁胺组比较,左西孟旦组患者治疗后24 h的HR显著降低,CVP显著升高(P<0.05)。给药后3 d内,两组均无患者死亡;其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28 d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充分液体复苏、MAP≥65 mmHg且接受PiCCO监测的感染性休克合并心肌抑制患者,左西孟旦在改善心脏功能和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作用与多巴酚丁胺相当,且不会影响患者预后,也不会增加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感染性休克 心肌抑制 多巴酚丁胺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下载PDF
重症超声监测指导在需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ARDS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NTproBNP、心肌酶及A-aDO2的影响
12
作者 吕雪涵 夏慧芳 米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1-53,14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监测指导在需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3例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 目的:探讨重症超声监测指导在需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3例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对照组接受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指导,观察组接受重症超声联合PiCCO监测指导。对比两组患者血容量、心功能、氧合情况。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的下腔静脉呼吸异变率、每搏量(Stroke volume,SV)、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高于对照组,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difference,A-aD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液体入量低于对照组,液体出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超声联合PiCCO监测指导用于ARDS容量管理,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肺部氧合,在恢复机体正常血容量的基础上减少液体的入量,并促进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血容量 心功能 呼吸功能
下载PDF
PICCO指导液体复苏用于重症肺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周敏 臧宝赫 范昊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指导液体复苏用于重症肺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107例重症肺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3)。观察组通过PICCO指导液体复苏;对照组按常规观察...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指导液体复苏用于重症肺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107例重症肺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n=54)与对照组(n=53)。观察组通过PICCO指导液体复苏;对照组按常规观察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进行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心率与血压、氧合指数、液体输注量与正平衡量、血清炎性与心肌损伤指标及临床结局。结果:两组患者复苏6、12、24 h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苏6 h时,液体输注量、液体正平衡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12、24 h时液体输注量、液体正平衡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24 h时,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脑钠肽(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苏6 h时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24 h时复苏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PICCO指导液体复苏可改善机体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循环功能,相较于常规目标导向指导可加快乳酸清除,提高复苏达标率,减少累计液体输注量,减轻炎性反应与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下载PDF
PICCO指导下限制性液体复苏配合体温管理在脓毒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赵俊超 孙磊 史福俊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536-1539,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指导下限制性液体复苏配合体温管理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急诊救护接诊的9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根...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指导下限制性液体复苏配合体温管理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急诊救护接诊的9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其院前急救管理方案分为PICCO组(n=52)和常规组(n=44),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体温管理,PICCO组液体复苏采用PICCO指导,常规组液体复苏采用常规方式。收集2组临床相关资料,比较2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_(2))、血乳酸(LAC)、内皮素1(ET-1)、白介素(IL)-10、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和入组ICU天数,观察2组病死率。结果治疗后,PICCO组HR低于常规组,MAP、ScvO_(2)高于常规组(P<0.05);PICCO组复苏液体量少于常规组(P<0.05);PICCO组LAC、ET-1、IL-10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PICCO组APACHEⅡ、SOFA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PICCO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天数均低于常规组(P<0.05)。PICCO组在院病死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在院前急救中应用PICCO指导下限制性液体复苏配合体温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循环,降低炎性因子,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院前急救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指导 限制性液体复苏 体温管理
下载PDF
中心静脉压、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重症监护室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相关性
15
作者 徐国良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重症监护室(ICU)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ICU收治的63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不同肺动脉压将其分为中重度组(n=30)与轻度组(n=3... 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压(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重症监护室(ICU)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ICU收治的63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不同肺动脉压将其分为中重度组(n=30)与轻度组(n=33),另选取3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测定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评价患者右心功能[心输出量(CO)、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与ICU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中重度组CVP、下腔静脉塌陷指数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对照组,且轻度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CO、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水平均低于轻度组、对照组,且轻度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下腔静脉塌陷指数、CVP水平与ICU肺动脉高压患者CO、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均呈正相关(r>0,P<0.05)。结论:下腔静脉塌陷指数、CVP水平与ICU肺动脉高压患者CO、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等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压 下腔静脉塌陷指数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 肺动脉高压 右心功能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后续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9
16
作者 方明 邓医宇 +7 位作者 江稳强 詹文锋 胡北 柳学 黄伟平 李辉 蒋文新 曾红科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完成初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后续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74例需呼吸机支持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液体复苏达到6h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EGDT)目标后,在PiCCO监测下继续复苏治疗,根据72h...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对完成初期液体复苏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后续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 74例需呼吸机支持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液体复苏达到6h早期目标导向性治疗(EGDT)目标后,在PiCCO监测下继续复苏治疗,根据72h后的复苏效果分为复苏成功组与复苏失败组。比较两组第0、6、24、72h SOFA评分、EGDT目标参数[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尿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PiCCO参数[心脏泵功能指标:心排量(CO)、心指数(CI)、全心射血分数(GEF);容量指标: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肺水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后负荷指标: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净液体量的差异。结果 0h和6h时两组EGDT目标参数和PiCCO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及SOF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时两组MAP、尿量、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复苏成功组,复苏失败组的PiCCO容量指标(ITBI、GEDI)和EVLWI较高(P<0.05),ScvO2较低(P<0.05),乳酸水平较高(P<0.05),SOFA评分较高(P<0.05),液体负荷量较大(P<0.05)。72 h两组EGDT目标参数及PICCO参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对复苏成功组,复苏失败组的容量指标(ITBI、GEDI、CVP)和EVLWI显著增高(P<0.01),尿量(P<0.05)、心脏泵功能指标(CO:P<0.05;CI:P<0.01;GEF:P<0.05)和后负荷水平(SVRI:P<0.01;MAP:P<0.05)及ScvO2(P<0.01)较低,乳酸水平(P<0.01)、SOFA评分(P<0.01)和液体负荷量(P<0.01)更高。结论对于完成EGDT后的感染性休克患者,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可及时全面和敏感地反映心脏前后负荷、心肌收缩功能水平和液体负荷程度,较准确地分析评价治疗策略和疗效,有望帮助临床实现最佳容量与最佳血流动力学效应,提高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血流动力学 液体复苏 早期目标导向治疗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下载PDF
重症患者肺超声B线评分用于血管外肺水评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傅小云 高飞 +3 位作者 苏德 胡杰 刘同华 杨学忠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91-594,共4页
目的探讨肺超声B线评分用于监测血管外肺水(EVLW)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2013—01—2013—06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其中多发伤、闭合性胸外伤7例,重症肺炎2例,各种心脏器质性原因导致的心源性休克共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 目的探讨肺超声B线评分用于监测血管外肺水(EVLW)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2013—01—2013—06在我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患者,其中多发伤、闭合性胸外伤7例,重症肺炎2例,各种心脏器质性原因导致的心源性休克共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ARDS4例,分别用肺超声采集B线评分及脉搏分析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得到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观察比较治疗前后B线评分、EVLWI及氧合指数变化,对B线评分与EVLWI及氧合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脱机拔除气管导管,治疗前后所有患者B线评分、EVLWI、氧合指数均较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初始显著改善(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B线评分与氧合指数在P=0.05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05,P=0.028),B线评分与EVLWI在P=0.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08,P=0.001)。结论肺超声监测血管外肺水B线评分与PICCO获取的EVLWI具有良好相关性,肺超声B线评分可用于血管外肺水的监测及评价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肺水(EVLW) 肺超声 B线评分 脉搏分析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 氧合指数(PaO2 FiO2)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监测——动脉轮廓法和肺动脉导管法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鲁金胜 王智勇 +1 位作者 张华伟 方明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33-934,共2页
目的探讨动脉轮廓法(PiCCO)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准确性。方法30例危重患者因不同病因入住ICU,每例患者均同时行PiCCO和肺动脉导管法(PAC)对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于同一时间点采集两种方法的血流动力学数据,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探讨动脉轮廓法(PiCCO)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准确性。方法30例危重患者因不同病因入住ICU,每例患者均同时行PiCCO和肺动脉导管法(PAC)对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于同一时间点采集两种方法的血流动力学数据,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两种方法所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体循环阻力(SVR)有很好的相关性,r值分别是0.865、0.879、0.824、0.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iCCO可以及时、快捷、连续地反映血流动力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轮廓法 肺动脉导管法 血流动力学 监测
下载PDF
PiCCO监测下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血清学指标变化及预后相关性的分析评估 被引量:19
19
作者 周林 王吉文 +4 位作者 陈亮 周明根 邹子俊 李伟超 何志捷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00-603,共4页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下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血清学指标变化及预后相关性的分析评估。方法 选取2012-05~2016-03收住在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Pi...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下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血清学指标变化及预后相关性的分析评估。方法 选取2012-05~2016-03收住在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PiCCO监测为指导的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集束化方法,而对照组则采用单纯传统EGDT集束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差异,同时将PiCCO监测及相关血清学指标与死亡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过72 h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Cys C及β2-MG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患者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和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在72 h后复苏液体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28 d,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脓毒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脏指数(CI)、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清Cys C及β2-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体外循环阻力指数(S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I、PVPI、血清Cys C及β2-MG与病死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752、0.818、0.729、0.804,P均〈0.05),而CI与病死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273,P<0.05)。结论 PiCCO监测下指导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PiCCO监测及血清学相关指标对判断早期感染性休克的预后及转归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 血清学指标 预后相关性
下载PDF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黄业清 谭奕东 +6 位作者 谢桥 罗红伟 甘斌 黄伊明 罗毅沣 陈月城 马恒巨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共60例,按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和观察者组,每组各30例...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共60例,按入院时间分成对照组和观察者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中心静脉压(CVP)测定后进行指导治疗,观察组行PICCO及CVP测定后进行指导治疗,收集并记录两组患者在24 h内的总输液量、尿量、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值、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乳酸值(Lac)、氧合指数(Pa O2/Fi O2)及28 d病死率指标。结果两组入院时NT-pro BNP、CI、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4 h内的NT-pro BNP值为(2 591.0±1 257.8)ng·L-1(P=0.038)和28 d病死率为50.0%(P=0.032),均较对照组的(3 048.0±1 640.3)ng·L-1和76.7%明显降低(均P<0.05),同时两组24 h内总输液量(P=0.003)、尿量(P<0.001)、CI(P=0.033)及LVEF(P=0.008)均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酸值(P=0.486)及Pa O2/Fi O2(P=0.796)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早期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及氧代谢的改善,进而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休克 心源性 血流动力学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