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前孔子时代的乐论话语与乐政言说
1
作者
付林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9,213,214,共12页
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末期的前孔子时代,随着“礼崩乐坏”的到来,形成了一批初具理论形态的乐论话语。这些话语的言说主体,或为精通乐教的卿大夫群体,或为具备专业知识的畴人群体。不过,早期乐论话语的生成,并非出于言说主体的主动理论总结...
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末期的前孔子时代,随着“礼崩乐坏”的到来,形成了一批初具理论形态的乐论话语。这些话语的言说主体,或为精通乐教的卿大夫群体,或为具备专业知识的畴人群体。不过,早期乐论话语的生成,并非出于言说主体的主动理论总结,一是出自对“礼崩乐坏”政治环境的讨论,二是出自对具体政治事件进行评论时的现场发挥,三是出于诸侯卿大夫对礼乐知识的主动学习和了解,均发生在特定的政治语境之下,因而有着共同的理论聚焦和政治关切,特别是他们所提出的“乐以成政”理论,可视为对西周以来乐政体系的学理总结。具体表现为:将和平之声确立为周代乐政的生成条件,由心、耳关系反映出周代乐政的运作机理,由“乐以殖财”实现周代乐政的作用效果,等等。另外,早期乐论话语还十分关注“乐”与“德”之间的关系,将德礼观念确立为周代乐政的价值内涵。可以说,早期乐论话语紧紧围绕着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为孔子以后儒家乐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孔子时代
乐论话语
乐以成政
德礼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董仲舒的政治经济思想及其影响
2
作者
季桂起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董仲舒的政治经济思想的核心以孔子的“仁学”及教化思想为根柢,建构德法(刑)并用,以德为主,刑为辅的治理体系,实现儒家的“王道”政治理想;其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奉行儒家“均贫富”的社会理想,以满足人民必要的生活需求、巩固“大一统”...
董仲舒的政治经济思想的核心以孔子的“仁学”及教化思想为根柢,建构德法(刑)并用,以德为主,刑为辅的治理体系,实现儒家的“王道”政治理想;其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奉行儒家“均贫富”的社会理想,以满足人民必要的生活需求、巩固“大一统”国家统治为目的,抑止权贵、豪强,平衡社会财富,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政治经济思想
儒家学说
德主刑辅
平衡社会财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礼治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惠吉兴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6-41,共6页
在宋代思想家的观念中 ,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是以道德为基础并涵盖法律与宗教的礼 ,德礼与政刑是本末体用关系 ,内在的道德原则决定着外在的礼乐政刑。为政以礼的内涵是 :以道德为内容 ,以教化为手段 ,培养百姓服从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在宋代思想家的观念中 ,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是以道德为基础并涵盖法律与宗教的礼 ,德礼与政刑是本末体用关系 ,内在的道德原则决定着外在的礼乐政刑。为政以礼的内涵是 :以道德为内容 ,以教化为手段 ,培养百姓服从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遵守法度禁令的自觉性 ,从而消除社会动乱的根源。而刑罚也是推行道德教化的强制性手段。宋儒以礼治本于人性、刑政出自德礼的思想重建了传统儒家礼治论的形上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治
守法
社会动乱
刑罚
社会秩序
体用关系
道德
形上学
宋儒
儒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法律思想与现代刑事政策源流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运锋
徐业尧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25-29,共5页
现代刑事政策与儒家法律思想在很多层面存在共鸣与契合。从"宽猛相济"、"德礼政刑"、"省刑罚"等角度来看,儒家法律思想与"宽严相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罚轻缓化"...
现代刑事政策与儒家法律思想在很多层面存在共鸣与契合。从"宽猛相济"、"德礼政刑"、"省刑罚"等角度来看,儒家法律思想与"宽严相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罚轻缓化"等现代刑事政策之间具有牵连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猛相济
德礼政刑
省刑罚
刑罚替代措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的赏罚观及与其改革思想的内在联系
5
作者
杨胜宽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17,共6页
苏轼认为,赏罚不仅要体现爱民、利民的宗旨,而且要有利于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有利于人自身的不断完善,有利于社会公平原则的体现。联系考察苏轼的政治改革主张,他终身坚持改革社会弊端必须要有利于"结人心"、"厚风俗&qu...
苏轼认为,赏罚不仅要体现爱民、利民的宗旨,而且要有利于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有利于人自身的不断完善,有利于社会公平原则的体现。联系考察苏轼的政治改革主张,他终身坚持改革社会弊端必须要有利于"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的观点,十分重视立足长远的社会秩序和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而言,实施赏罚与推行政治改革在维护社会安定、巩固政权和维持共同道德价值观念方面,其目的是完全相同的。我们从此找到了苏轼赏罚观与其政治改革思想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赏罚观
政治改革
道德价值
利民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贞观政要》论赦令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
6
作者
徐汉峰
吴宝涛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24-25,共2页
唐代史臣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提出的"论赦令"管理观念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四个方面:"礼义先行,非常之恩"就是维护法纪;"宜令审细,毋使互交"则是防止条文重叠;"审定诏令,以为永式"就是维...
唐代史臣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提出的"论赦令"管理观念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四个方面:"礼义先行,非常之恩"就是维护法纪;"宜令审细,毋使互交"则是防止条文重叠;"审定诏令,以为永式"就是维护权威;"维护大法,不依汝言"就是维护严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观政要
略论赦令
礼义先行
宜令审细
审定诏令
维护大法
会计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管子“四维”道德思想的现实价值
7
作者
王思文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3-26,共4页
在一定的条件下,道德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管子在其政治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这点,并提出了"四维"的道德思想。管子举"四维"推动公民的政治意识,以图实现霸业。他从道德教化、政治示...
在一定的条件下,道德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管子在其政治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这点,并提出了"四维"的道德思想。管子举"四维"推动公民的政治意识,以图实现霸业。他从道德教化、政治示范、制度引导、生活渗透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结合齐国发展的情况做出细致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其思想也对我国当前政治社会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
礼义廉耻
政治社会化
管子
道德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尚书·吕刑》与“明德慎罚”思想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云鹏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93-96,共4页
"明德慎罚"是《尚书·吕刑》德政观的思想渊源。考据《吕刑》,发现其文本中传达了"明德慎罚"的信息。《吕刑》关于"明德慎罚"思想的表达,是早期"《书》教"传统传播的诉求。在后世"《...
"明德慎罚"是《尚书·吕刑》德政观的思想渊源。考据《吕刑》,发现其文本中传达了"明德慎罚"的信息。《吕刑》关于"明德慎罚"思想的表达,是早期"《书》教"传统传播的诉求。在后世"《书》教"传统的更定、发展中,"明德慎罚"依然是维系统治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刑》
明德慎罚
德政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军礼抉微——兼论与德刑观之关系
9
作者
张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2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关于刑的起源,学界普遍认为“刑起于兵”,战争只是征伐的手段。考诸史料发现,先秦建军及治军皆以军礼为用,战前祭祀、授兵以证师出有名,战时有执律听声、观兵等作战仪式,战后则有献捷、献俘等赏罚之礼;至于刑则贯穿于整个战争过程即“...
关于刑的起源,学界普遍认为“刑起于兵”,战争只是征伐的手段。考诸史料发现,先秦建军及治军皆以军礼为用,战前祭祀、授兵以证师出有名,战时有执律听声、观兵等作战仪式,战后则有献捷、献俘等赏罚之礼;至于刑则贯穿于整个战争过程即“出礼入刑”,礼与刑同是军礼的重要内容。即便春秋战国时代战乱频繁,夏商周的军礼也还是被不同程度地继承,儒家有孔子慎战、荀子隆礼思想,法家则好战,突出战争的刑罚功能。由此也形成了儒法两家迥异的德刑观,并直接影响汉以后德刑观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军礼
以礼治军
以礼赏罚
德主刑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小学教育惩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颁布实施后的思考
10
作者
蒋贤斌
李婷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2020年12月,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意味着教育惩戒可以在全国中小学校园中全面规范地实施。教育惩戒和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多方面的内在联系,包括教育对象代际特征相同、教育价值相融及知识借鉴相通等,因...
2020年12月,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意味着教育惩戒可以在全国中小学校园中全面规范地实施。教育惩戒和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多方面的内在联系,包括教育对象代际特征相同、教育价值相融及知识借鉴相通等,因此,教育惩戒在实施中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创新发展、强化其教育效果。各中小学校需要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制定教育惩戒实施细则,推动教育惩戒在中小学校真正落实。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学会善于运用教育惩戒,并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导,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惩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中小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立德树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先秦诗歌中政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11
作者
詹福瑞
王馨一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6-161,共16页
先秦诗歌所展现的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德法共治的德政思想,是周人对商朝亡国之失的总结,它开创了中国古代德法合治的先路。汉代德主刑辅理念沿袭了周初明德慎罚的策略,使德法共治走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贞观年间沿袭了汉代的德法共治策略...
先秦诗歌所展现的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德法共治的德政思想,是周人对商朝亡国之失的总结,它开创了中国古代德法合治的先路。汉代德主刑辅理念沿袭了周初明德慎罚的策略,使德法共治走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贞观年间沿袭了汉代的德法共治策略,使德法共治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总之中国古代德法共治策略的实施及历史经验具有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政
美政
诗经
政法思想
明德慎罚
原文传递
题名
前孔子时代的乐论话语与乐政言说
1
作者
付林鹏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中心
出处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9,213,214,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乐经》衍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1BZW080)。
文摘
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末期的前孔子时代,随着“礼崩乐坏”的到来,形成了一批初具理论形态的乐论话语。这些话语的言说主体,或为精通乐教的卿大夫群体,或为具备专业知识的畴人群体。不过,早期乐论话语的生成,并非出于言说主体的主动理论总结,一是出自对“礼崩乐坏”政治环境的讨论,二是出自对具体政治事件进行评论时的现场发挥,三是出于诸侯卿大夫对礼乐知识的主动学习和了解,均发生在特定的政治语境之下,因而有着共同的理论聚焦和政治关切,特别是他们所提出的“乐以成政”理论,可视为对西周以来乐政体系的学理总结。具体表现为:将和平之声确立为周代乐政的生成条件,由心、耳关系反映出周代乐政的运作机理,由“乐以殖财”实现周代乐政的作用效果,等等。另外,早期乐论话语还十分关注“乐”与“德”之间的关系,将德礼观念确立为周代乐政的价值内涵。可以说,早期乐论话语紧紧围绕着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为孔子以后儒家乐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前孔子时代
乐论话语
乐以成政
德礼观念
Keywords
Pre-Confucius Era
Music theories
Music
politics
Moral
and
courtesy
concept
分类号
K892.9 [历史地理—民俗学]
J609.2 [艺术—音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董仲舒的政治经济思想及其影响
2
作者
季桂起
机构
德州学院
出处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19DA027)。
文摘
董仲舒的政治经济思想的核心以孔子的“仁学”及教化思想为根柢,建构德法(刑)并用,以德为主,刑为辅的治理体系,实现儒家的“王道”政治理想;其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奉行儒家“均贫富”的社会理想,以满足人民必要的生活需求、巩固“大一统”国家统治为目的,抑止权贵、豪强,平衡社会财富,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
董仲舒
政治经济思想
儒家学说
德主刑辅
平衡社会财富
Keywords
Dong Zhongshu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hought
Confucian Theory
morality
guiding
and
punishment
supplementing
to balance wealth
of
society
分类号
B234.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礼治论
被引量:
2
3
作者
惠吉兴
机构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6-41,共6页
基金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2000年度项目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宋代思想家的观念中 ,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是以道德为基础并涵盖法律与宗教的礼 ,德礼与政刑是本末体用关系 ,内在的道德原则决定着外在的礼乐政刑。为政以礼的内涵是 :以道德为内容 ,以教化为手段 ,培养百姓服从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遵守法度禁令的自觉性 ,从而消除社会动乱的根源。而刑罚也是推行道德教化的强制性手段。宋儒以礼治本于人性、刑政出自德礼的思想重建了传统儒家礼治论的形上学基础。
关键词
礼治
守法
社会动乱
刑罚
社会秩序
体用关系
道德
形上学
宋儒
儒家
Keywords
Ritual
politics
morality
politics
punishment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法律思想与现代刑事政策源流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运锋
徐业尧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
出处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25-29,共5页
文摘
现代刑事政策与儒家法律思想在很多层面存在共鸣与契合。从"宽猛相济"、"德礼政刑"、"省刑罚"等角度来看,儒家法律思想与"宽严相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罚轻缓化"等现代刑事政策之间具有牵连性和一致性。
关键词
宽猛相济
德礼政刑
省刑罚
刑罚替代措施
Keywords
severity tempered with gentleness
punishment of morality
,
courtesy and politics
penalty replacement
light penalty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的赏罚观及与其改革思想的内在联系
5
作者
杨胜宽
机构
乐山师范学院院办
出处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17,共6页
文摘
苏轼认为,赏罚不仅要体现爱民、利民的宗旨,而且要有利于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有利于人自身的不断完善,有利于社会公平原则的体现。联系考察苏轼的政治改革主张,他终身坚持改革社会弊端必须要有利于"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的观点,十分重视立足长远的社会秩序和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而言,实施赏罚与推行政治改革在维护社会安定、巩固政权和维持共同道德价值观念方面,其目的是完全相同的。我们从此找到了苏轼赏罚观与其政治改革思想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苏轼
赏罚观
政治改革
道德价值
利民思想
Keywords
Su Shi
view on award
and
punishment
political reform
moral value
people-benefit thought
分类号
D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贞观政要》论赦令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
6
作者
徐汉峰
吴宝涛
机构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24-25,共2页
文摘
唐代史臣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提出的"论赦令"管理观念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四个方面:"礼义先行,非常之恩"就是维护法纪;"宜令审细,毋使互交"则是防止条文重叠;"审定诏令,以为永式"就是维护权威;"维护大法,不依汝言"就是维护严肃。
关键词
贞观政要
略论赦令
礼义先行
宜令审细
审定诏令
维护大法
会计文化
Keywords
the Political Program in Zhenguan Times
on remission
of
punishment
courtesy
first
careful examination toregulations
approve decrees
uphold laws
accountant culture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管子“四维”道德思想的现实价值
7
作者
王思文
机构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运输与物流系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3-26,共4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区域发展中的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1ZCZZJ01)
2015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
"‘五色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15YB34)
文摘
在一定的条件下,道德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管子在其政治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这点,并提出了"四维"的道德思想。管子举"四维"推动公民的政治意识,以图实现霸业。他从道德教化、政治示范、制度引导、生活渗透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结合齐国发展的情况做出细致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其思想也对我国当前政治社会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四维”
礼义廉耻
政治社会化
管子
道德文化
Keywords
four norms
courtesy
, righteousness, honesty
and
ham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GuanZhong
moral culture
分类号
B824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尚书·吕刑》与“明德慎罚”思想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云鹏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
出处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93-96,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ZW041)
文摘
"明德慎罚"是《尚书·吕刑》德政观的思想渊源。考据《吕刑》,发现其文本中传达了"明德慎罚"的信息。《吕刑》关于"明德慎罚"思想的表达,是早期"《书》教"传统传播的诉求。在后世"《书》教"传统的更定、发展中,"明德慎罚"依然是维系统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吕刑》
明德慎罚
德政观
Keywords
Lü Xing
"noble
morality
and
cautious
punishment
"
view
of
benevolent
politics
分类号
K2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军礼抉微——兼论与德刑观之关系
9
作者
张颖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出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2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基金
2020年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宋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研究”(项目编号:2020YBFX33)
2021年西南政法大学科研创新项目“先秦军礼与德刑观发展研究”(项目号:2021XZXS-074)
2020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基地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全民守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JD02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关于刑的起源,学界普遍认为“刑起于兵”,战争只是征伐的手段。考诸史料发现,先秦建军及治军皆以军礼为用,战前祭祀、授兵以证师出有名,战时有执律听声、观兵等作战仪式,战后则有献捷、献俘等赏罚之礼;至于刑则贯穿于整个战争过程即“出礼入刑”,礼与刑同是军礼的重要内容。即便春秋战国时代战乱频繁,夏商周的军礼也还是被不同程度地继承,儒家有孔子慎战、荀子隆礼思想,法家则好战,突出战争的刑罚功能。由此也形成了儒法两家迥异的德刑观,并直接影响汉以后德刑观的发展。
关键词
先秦军礼
以礼治军
以礼赏罚
德主刑辅
Keywords
pre-Qin military
courtesy
rule the army by
courtesy
reward
and
punish by
courtesy
morality
given priority over penalty
分类号
D929.2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小学教育惩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颁布实施后的思考
10
作者
蒋贤斌
李婷
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文摘
2020年12月,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意味着教育惩戒可以在全国中小学校园中全面规范地实施。教育惩戒和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多方面的内在联系,包括教育对象代际特征相同、教育价值相融及知识借鉴相通等,因此,教育惩戒在实施中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创新发展、强化其教育效果。各中小学校需要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制定教育惩戒实施细则,推动教育惩戒在中小学校真正落实。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学会善于运用教育惩戒,并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导,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惩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
教育惩戒
中小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立德树人
Keywords
educational
punishment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分类号
G416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先秦诗歌中政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11
作者
詹福瑞
王馨一
机构
河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6-161,共16页
文摘
先秦诗歌所展现的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德法共治的德政思想,是周人对商朝亡国之失的总结,它开创了中国古代德法合治的先路。汉代德主刑辅理念沿袭了周初明德慎罚的策略,使德法共治走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贞观年间沿袭了汉代的德法共治策略,使德法共治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总之中国古代德法共治策略的实施及历史经验具有当代意义。
关键词
德政
美政
诗经
政法思想
明德慎罚
Keywords
benevolent rule
good governance
The Book
of
Songs
political
and
legal thought
noble
morality
and
cautious
punishment
分类号
D9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前孔子时代的乐论话语与乐政言说
付林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董仲舒的政治经济思想及其影响
季桂起
《德州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宋代礼治论
惠吉兴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儒家法律思想与现代刑事政策源流论
赵运锋
徐业尧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苏轼的赏罚观及与其改革思想的内在联系
杨胜宽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贞观政要》论赦令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
徐汉峰
吴宝涛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管子“四维”道德思想的现实价值
王思文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尚书·吕刑》与“明德慎罚”思想
王云鹏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先秦军礼抉微——兼论与德刑观之关系
张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小学教育惩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颁布实施后的思考
蒋贤斌
李婷
《宜春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先秦诗歌中政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詹福瑞
王馨一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