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孔子时代的乐论话语与乐政言说
1
作者 付林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9,213,214,共12页
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末期的前孔子时代,随着“礼崩乐坏”的到来,形成了一批初具理论形态的乐论话语。这些话语的言说主体,或为精通乐教的卿大夫群体,或为具备专业知识的畴人群体。不过,早期乐论话语的生成,并非出于言说主体的主动理论总结... 从西周晚期到春秋末期的前孔子时代,随着“礼崩乐坏”的到来,形成了一批初具理论形态的乐论话语。这些话语的言说主体,或为精通乐教的卿大夫群体,或为具备专业知识的畴人群体。不过,早期乐论话语的生成,并非出于言说主体的主动理论总结,一是出自对“礼崩乐坏”政治环境的讨论,二是出自对具体政治事件进行评论时的现场发挥,三是出于诸侯卿大夫对礼乐知识的主动学习和了解,均发生在特定的政治语境之下,因而有着共同的理论聚焦和政治关切,特别是他们所提出的“乐以成政”理论,可视为对西周以来乐政体系的学理总结。具体表现为:将和平之声确立为周代乐政的生成条件,由心、耳关系反映出周代乐政的运作机理,由“乐以殖财”实现周代乐政的作用效果,等等。另外,早期乐论话语还十分关注“乐”与“德”之间的关系,将德礼观念确立为周代乐政的价值内涵。可以说,早期乐论话语紧紧围绕着音乐与政治的关系,为孔子以后儒家乐政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孔子时代 乐论话语 乐以成政 德礼观念
下载PDF
论董仲舒的政治经济思想及其影响
2
作者 季桂起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董仲舒的政治经济思想的核心以孔子的“仁学”及教化思想为根柢,建构德法(刑)并用,以德为主,刑为辅的治理体系,实现儒家的“王道”政治理想;其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奉行儒家“均贫富”的社会理想,以满足人民必要的生活需求、巩固“大一统”... 董仲舒的政治经济思想的核心以孔子的“仁学”及教化思想为根柢,建构德法(刑)并用,以德为主,刑为辅的治理体系,实现儒家的“王道”政治理想;其经济思想的核心是奉行儒家“均贫富”的社会理想,以满足人民必要的生活需求、巩固“大一统”国家统治为目的,抑止权贵、豪强,平衡社会财富,达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政治经济思想 儒家学说 德主刑辅 平衡社会财富
下载PDF
宋代礼治论 被引量:2
3
作者 惠吉兴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6-41,共6页
在宋代思想家的观念中 ,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是以道德为基础并涵盖法律与宗教的礼 ,德礼与政刑是本末体用关系 ,内在的道德原则决定着外在的礼乐政刑。为政以礼的内涵是 :以道德为内容 ,以教化为手段 ,培养百姓服从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在宋代思想家的观念中 ,社会秩序的基本原则是以道德为基础并涵盖法律与宗教的礼 ,德礼与政刑是本末体用关系 ,内在的道德原则决定着外在的礼乐政刑。为政以礼的内涵是 :以道德为内容 ,以教化为手段 ,培养百姓服从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遵守法度禁令的自觉性 ,从而消除社会动乱的根源。而刑罚也是推行道德教化的强制性手段。宋儒以礼治本于人性、刑政出自德礼的思想重建了传统儒家礼治论的形上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治 守法 社会动乱 刑罚 社会秩序 体用关系 道德 形上学 宋儒 儒家
下载PDF
儒家法律思想与现代刑事政策源流论 被引量:1
4
作者 赵运锋 徐业尧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25-29,共5页
现代刑事政策与儒家法律思想在很多层面存在共鸣与契合。从"宽猛相济"、"德礼政刑"、"省刑罚"等角度来看,儒家法律思想与"宽严相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罚轻缓化"... 现代刑事政策与儒家法律思想在很多层面存在共鸣与契合。从"宽猛相济"、"德礼政刑"、"省刑罚"等角度来看,儒家法律思想与"宽严相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刑罚轻缓化"等现代刑事政策之间具有牵连性和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猛相济 德礼政刑 省刑罚 刑罚替代措施
下载PDF
苏轼的赏罚观及与其改革思想的内在联系
5
作者 杨胜宽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2-17,共6页
苏轼认为,赏罚不仅要体现爱民、利民的宗旨,而且要有利于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有利于人自身的不断完善,有利于社会公平原则的体现。联系考察苏轼的政治改革主张,他终身坚持改革社会弊端必须要有利于"结人心"、"厚风俗&qu... 苏轼认为,赏罚不仅要体现爱民、利民的宗旨,而且要有利于社会道德风气的改善,有利于人自身的不断完善,有利于社会公平原则的体现。联系考察苏轼的政治改革主张,他终身坚持改革社会弊端必须要有利于"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的观点,十分重视立足长远的社会秩序和道德建设的价值取向。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而言,实施赏罚与推行政治改革在维护社会安定、巩固政权和维持共同道德价值观念方面,其目的是完全相同的。我们从此找到了苏轼赏罚观与其政治改革思想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赏罚观 政治改革 道德价值 利民思想
下载PDF
《贞观政要》论赦令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
6
作者 徐汉峰 吴宝涛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24-25,共2页
唐代史臣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提出的"论赦令"管理观念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四个方面:"礼义先行,非常之恩"就是维护法纪;"宜令审细,毋使互交"则是防止条文重叠;"审定诏令,以为永式"就是维... 唐代史臣吴兢在《贞观政要》中提出的"论赦令"管理观念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贡献在于四个方面:"礼义先行,非常之恩"就是维护法纪;"宜令审细,毋使互交"则是防止条文重叠;"审定诏令,以为永式"就是维护权威;"维护大法,不依汝言"就是维护严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观政要 略论赦令 礼义先行 宜令审细 审定诏令 维护大法 会计文化
下载PDF
管子“四维”道德思想的现实价值
7
作者 王思文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3-26,共4页
在一定的条件下,道德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管子在其政治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这点,并提出了"四维"的道德思想。管子举"四维"推动公民的政治意识,以图实现霸业。他从道德教化、政治示... 在一定的条件下,道德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管子在其政治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这点,并提出了"四维"的道德思想。管子举"四维"推动公民的政治意识,以图实现霸业。他从道德教化、政治示范、制度引导、生活渗透等方面作为切入点,结合齐国发展的情况做出细致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其思想也对我国当前政治社会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 礼义廉耻 政治社会化 管子 道德文化
下载PDF
《尚书·吕刑》与“明德慎罚”思想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云鹏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93-96,共4页
"明德慎罚"是《尚书·吕刑》德政观的思想渊源。考据《吕刑》,发现其文本中传达了"明德慎罚"的信息。《吕刑》关于"明德慎罚"思想的表达,是早期"《书》教"传统传播的诉求。在后世"《... "明德慎罚"是《尚书·吕刑》德政观的思想渊源。考据《吕刑》,发现其文本中传达了"明德慎罚"的信息。《吕刑》关于"明德慎罚"思想的表达,是早期"《书》教"传统传播的诉求。在后世"《书》教"传统的更定、发展中,"明德慎罚"依然是维系统治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刑》 明德慎罚 德政观
下载PDF
先秦军礼抉微——兼论与德刑观之关系
9
作者 张颖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2年第3期156-166,共11页
关于刑的起源,学界普遍认为“刑起于兵”,战争只是征伐的手段。考诸史料发现,先秦建军及治军皆以军礼为用,战前祭祀、授兵以证师出有名,战时有执律听声、观兵等作战仪式,战后则有献捷、献俘等赏罚之礼;至于刑则贯穿于整个战争过程即“... 关于刑的起源,学界普遍认为“刑起于兵”,战争只是征伐的手段。考诸史料发现,先秦建军及治军皆以军礼为用,战前祭祀、授兵以证师出有名,战时有执律听声、观兵等作战仪式,战后则有献捷、献俘等赏罚之礼;至于刑则贯穿于整个战争过程即“出礼入刑”,礼与刑同是军礼的重要内容。即便春秋战国时代战乱频繁,夏商周的军礼也还是被不同程度地继承,儒家有孔子慎战、荀子隆礼思想,法家则好战,突出战争的刑罚功能。由此也形成了儒法两家迥异的德刑观,并直接影响汉以后德刑观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军礼 以礼治军 以礼赏罚 德主刑辅
下载PDF
中小学教育惩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究——《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颁布实施后的思考
10
作者 蒋贤斌 李婷 《宜春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104-108,共5页
2020年12月,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意味着教育惩戒可以在全国中小学校园中全面规范地实施。教育惩戒和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多方面的内在联系,包括教育对象代际特征相同、教育价值相融及知识借鉴相通等,因... 2020年12月,教育部制定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这意味着教育惩戒可以在全国中小学校园中全面规范地实施。教育惩戒和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多方面的内在联系,包括教育对象代际特征相同、教育价值相融及知识借鉴相通等,因此,教育惩戒在实施中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推动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创新发展、强化其教育效果。各中小学校需要根据本校具体情况制定教育惩戒实施细则,推动教育惩戒在中小学校真正落实。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学会善于运用教育惩戒,并对中小学生进行思想价值引导,才能充分发挥教育惩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终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中小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先秦诗歌中政法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11
作者 詹福瑞 王馨一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6-161,共16页
先秦诗歌所展现的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德法共治的德政思想,是周人对商朝亡国之失的总结,它开创了中国古代德法合治的先路。汉代德主刑辅理念沿袭了周初明德慎罚的策略,使德法共治走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贞观年间沿袭了汉代的德法共治策略... 先秦诗歌所展现的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德法共治的德政思想,是周人对商朝亡国之失的总结,它开创了中国古代德法合治的先路。汉代德主刑辅理念沿袭了周初明德慎罚的策略,使德法共治走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贞观年间沿袭了汉代的德法共治策略,使德法共治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总之中国古代德法共治策略的实施及历史经验具有当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政 美政 诗经 政法思想 明德慎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