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菌固态发酵清香型白酒糟制备蛋白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时伟 张熙琳 +3 位作者 郑红梅 黄婷 彭铭烨 郭举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
研究以清香型白酒糟为原料,添加酿酒酵母SY、枯草芽孢杆菌D和植物乳杆菌2-41进行混菌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探索麸皮添加量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质量的影响,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比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酒糟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为考... 研究以清香型白酒糟为原料,添加酿酒酵母SY、枯草芽孢杆菌D和植物乳杆菌2-41进行混菌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探索麸皮添加量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质量的影响,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比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酒糟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种接种量和发酵培养基初始酸度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质量的影响,从而优化混菌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清香型白酒糟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酒糟和麸皮比为9∶1,在酒糟初始水分为50%~60%的条件下,发酵培养基总装料量为50 g,其中清香型白酒糟45 g,麸皮5 g。混菌固态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为菌种接种量13%、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6 d、初始酸度0.90 mmol NaOH/10 g。在此混菌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下进行3组平行试验,测得酒糟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24.97±0.05)%,感官评价最终得分18分,等级为优良。研究结果对混菌固态发酵酒糟制备蛋白饲料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白酒糟 混菌固态发酵 蛋白饲料 工艺优化
下载PDF
米泔水制桔梗优势菌的分离鉴定及纯种发酵桔梗对桔梗皂苷D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陈丽艳 贾智超 +5 位作者 于鑫鑫 丁纯洁 孙银玲 郑宏宇 赵娢 王伟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1-86,共6页
分离鉴定米泔水制桔梗炮制液中的优势菌,考察各优势菌发酵桔梗对桔梗皂苷D含量的影响。用米泔水炮制桔梗,利用MRS培养基分离纯化炮制液中的优势菌,通过革兰氏染色、过氧化氢酶实验及16S rDNA测序技术鉴定分离的菌株,采用单菌种发酵桔梗... 分离鉴定米泔水制桔梗炮制液中的优势菌,考察各优势菌发酵桔梗对桔梗皂苷D含量的影响。用米泔水炮制桔梗,利用MRS培养基分离纯化炮制液中的优势菌,通过革兰氏染色、过氧化氢酶实验及16S rDNA测序技术鉴定分离的菌株,采用单菌种发酵桔梗,通过HPLC法测定桔梗皂苷D的含量。分离获得3株乳酸菌,分别为食窦魏斯氏菌、肠球菌和假肠膜明串珠菌,3株菌纯种发酵桔梗,桔梗皂苷D的含量均高于未发酵桔梗,其中前两株菌发酵桔梗提取液中桔梗皂苷D含量分别提高了8.19%和10.72%。米泔水制桔梗炮制液中以乳酸菌为优势菌群,纯种发酵桔梗提高了桔梗皂苷D的含量,推测米泔水制桔梗过程中可能存在微生物转化进而增强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米泔水 炮制 优势菌 纯种发酵 桔梗皂苷D
下载PDF
危害油樟的东方绢金龟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及功能菌株筛选
3
作者 胡连清 刘婉茹 +6 位作者 刘雯雯 冯瑞章 周万海 魏琴 彭俊琪 查黎萍 陈露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本文以危害油樟的东方绢金龟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与纯培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东方绢金龟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并利用不同的功能选择培养基筛选功能菌株,丰富特有的功能菌种资源。Illumina Miseq测序... 本文以危害油樟的东方绢金龟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与纯培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东方绢金龟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并利用不同的功能选择培养基筛选功能菌株,丰富特有的功能菌种资源。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表明,东方绢金龟肠道细菌隶属于15门、25纲、57目、98科、141属、188种,优势门为厚壁菌门,优势属为毛螺菌科的未分类属与丹毒杆菌属;可培养肠道细菌结果分析表明,128株菌隶属于4门、5纲、6目、7科、10属,优势门为朊细菌门,优势属为沙雷氏菌属;运用功能选择培养基筛选出19株产蛋白酶功能菌、13株产酯酶功能菌、9株产脂肪酶功能菌。研究结果解析了东方绢金龟肠道细菌的多样性,为今后深入了解东方绢金龟肠道细菌在调控东方绢金龟与寄主植物油樟互作关系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绢金龟 肠道细菌 多样性分析 Illumina Miseq测序 纯培养
下载PDF
纯菌接种发酵技术在腌渍蔬菜加工上的应用研究(二) 纯菌接种发酵技术最佳发酵模式的确定与应用 被引量:33
4
作者 沈国华 卢英 +1 位作者 何丁喜 王建宁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4-27,36,共5页
以筛选出的综合性状较优的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为主要发酵菌种 ,经多方面的发酵比较试验 ,得出最佳的发酵配套模式为植物乳杆菌或干酪乳杆菌单独或以 1:1的比例混合接种 ;接种量5 % ;发酵温度 30℃ ;发酵盐量 3% ;发酵时间 72h即可... 以筛选出的综合性状较优的植物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为主要发酵菌种 ,经多方面的发酵比较试验 ,得出最佳的发酵配套模式为植物乳杆菌或干酪乳杆菌单独或以 1:1的比例混合接种 ;接种量5 % ;发酵温度 30℃ ;发酵盐量 3% ;发酵时间 72h即可得到品质稳定、口味上乘、开胃爽口的优质泡菜产品。并且 ,经不同温度条件下纯接种发酵与自然发酵的多批次模拟对比试验表明 :以全年不间断生产为前提 ,采用纯接种恒温控制发酵的发酵速度至少要比自然发酵平均提高 3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菌接种发酵技术 腌渍蔬菜 应用研究 最佳发酵模式
下载PDF
人工发酵蔬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卫东 陈安徽 +1 位作者 杨万根 李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413-416,共4页
发酵蔬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制品。本文总结发酵蔬菜中的微生物类型及其在发酵中所起的作用,并总结近年来人工发酵的研究成果,比较其与自然发酵的优缺点。
关键词 乳酸菌 纯种发酵 发酵蔬菜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接种发酵泡菜风味的研究 被引量:41
6
作者 刘春燕 戴明福 +3 位作者 夏姣 周婷 沈丽雯 蒲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4-158,共5页
以新鲜红皮萝卜为原料,分别接种分离自自然发酵泡菜中的乳明串株菌、乳酸乳球菌、食窦魏斯氏、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进行纯种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通过测定泡菜的乳酸菌菌相、总酸度、感官评价、挥发性成分及有机酸,对分离自自然发酵... 以新鲜红皮萝卜为原料,分别接种分离自自然发酵泡菜中的乳明串株菌、乳酸乳球菌、食窦魏斯氏、发酵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进行纯种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通过测定泡菜的乳酸菌菌相、总酸度、感官评价、挥发性成分及有机酸,对分离自自然发酵泡菜中不同乳酸菌纯种发酵泡萝卜的风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酵达到终点时,接种不同乳酸菌发酵的泡菜中大部分乳酸菌的活菌数相差不大,都在7.0lg CFU/m L左右,泡菜液中的乳酸菌几乎全为植物乳杆菌;大部分乳酸菌纯种发酵泡菜中总酸含量>4g/kg;不同乳酸菌发酵的泡菜挥发性成分及有机酸的种类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泡菜 纯种发酵 风味物质
下载PDF
几种发酵蔬菜中乳酸菌的分离与筛选 被引量:18
7
作者 商军 钟方旭 +1 位作者 王亚林 孙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5-199,共5页
从泡白菜、泡萝卜和泡辣椒中分离出11个乳酸菌株,对各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不同泡菜中的乳酸菌株有明显差异,分离的菌株多以杆状和球状存在,其中泡萝卜中以短乳杆菌为主,泡辣椒中以短乳杆菌和片球菌为主,泡白菜中以短乳... 从泡白菜、泡萝卜和泡辣椒中分离出11个乳酸菌株,对各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和筛选。结果表明:不同泡菜中的乳酸菌株有明显差异,分离的菌株多以杆状和球状存在,其中泡萝卜中以短乳杆菌为主,泡辣椒中以短乳杆菌和片球菌为主,泡白菜中以短乳杆菌和链球菌为主;供试样品中还含有环丝菌属,丹毒丝菌属,肠球菌属等三个菌属的乳酸菌,乳杆菌属在三种泡菜中存在最广泛。三种泡菜中均含有产亚硝酸盐菌株,其中泡辣椒中的肠球乳酸菌产较多亚硝酸盐,不能作为纯种发酵菌种:各菌种在纯种发酵时所表现出来的适应能力,产酸能力和风味也各不相同。最后采用泡萝卜发酵试验筛选出4个菌株,泡制的萝卜口感和风味好,盐度低,产酸速度快,发酵7d即可基本成熟,pH值可降到4.0以下,保质期长、抑制杂菌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乳酸菌 纯种发酵 亚硝酸盐
下载PDF
建设精品实验项目 深化创新人才教育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娴 王士芬 徐竟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7-89,共3页
精品实验项目"细菌纯种分离和培养"以校园河水、上海某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和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等实际环境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浇注平板法对校园河水、生活污水和活性污泥中的特有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旨在得到能够降... 精品实验项目"细菌纯种分离和培养"以校园河水、上海某污水处理厂的生活污水和生化反应池中的活性污泥等实际环境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浇注平板法对校园河水、生活污水和活性污泥中的特有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旨在得到能够降解污染物的细菌纯种。该项目将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环境问题相联系,将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中原先相对独立的多个基本实验通过有机组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探索性综合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实验项目 创新人才 细菌纯种 校园河水 生活污水 活性污泥
下载PDF
己酸菌纯种培养与混合培养技术在窖泥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翔 王亚庆 邵海燕 《酿酒》 CAS 2009年第3期35-37,共3页
采用己酸菌纯种培养与混合培养相结合的技术培养己酸菌,己酸菌种子培养与一级培养采用无氧罐厌氧培养,并将一级厌氧培养的己酸菌液以30%的接种量应用于二级混合培养中,培养好的混合己酸菌液应用于窖泥制作中,发酵成熟的窖泥中己酸菌数... 采用己酸菌纯种培养与混合培养相结合的技术培养己酸菌,己酸菌种子培养与一级培养采用无氧罐厌氧培养,并将一级厌氧培养的己酸菌液以30%的接种量应用于二级混合培养中,培养好的混合己酸菌液应用于窖泥制作中,发酵成熟的窖泥中己酸菌数经检测能达到克泥每106个以上,将窖泥运用于生产实践中,我公司在生产第一排即能产优级酒,平均优级酒率达15.21%,解决了以往改造后的窖池第一排无优级酒的状况,另外出酒率达35%,产质量均达到了理想的试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酸菌 纯种培养 混合培养 窖泥生产
下载PDF
BTEX厌氧降解纯菌株的筛选及降解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栋 刘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91-1996,共6页
通过驯化和分离纯化方法,从被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3株厌氧降解BTEX的纯菌种,对地下水中苯系物(BTEX)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BTEX各个组分在不同菌种、不同电子受体和污染物不同起始浓度的条件下生物厌氧降... 通过驯化和分离纯化方法,从被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3株厌氧降解BTEX的纯菌种,对地下水中苯系物(BTEX)在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对BTEX各个组分在不同菌种、不同电子受体和污染物不同起始浓度的条件下生物厌氧降解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苯、甲苯和乙苯在以硝酸根和硫酸根为电子受体、污染物初始浓度较低的条件下,降解效率可达95%,而以3价铁为电子受体或者初始浓度较高时降解效率较低。二甲苯在各种条件下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降解。在各个因素中,电子受体对BTEX降解效率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EX 厌氧生物降解 纯菌种 电子受体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纯种乳酸菌混合发酵对生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洪超 薛张芝 +5 位作者 周红丽 刘宗敏 金洋 李密 宋正规 李和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25-131,共7页
以生姜为原料,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为实验菌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纯种乳酸菌混合接种发酵生姜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发酵时间、剁辣椒添加量和食盐添加量为自变量,以亚硝酸盐含量、姜辣素含量和感官评价为响应值,采... 以生姜为原料,植物乳杆菌、短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为实验菌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纯种乳酸菌混合接种发酵生姜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发酵时间、剁辣椒添加量和食盐添加量为自变量,以亚硝酸盐含量、姜辣素含量和感官评价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研究纯种乳酸菌发酵生姜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时间为7.5 d,剁辣椒添加量10.50%,食盐添加量4%,此时纯种发酵风味生姜的亚硝酸盐含量、姜辣素含量和感官评价分别为0.048 mg/kg、0.526%和8.3分,与预测值0.040 mg/kg、0.538%和8.5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优化条件参数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种乳酸菌 混合发酵 生姜 响应面分析法
下载PDF
石河子市售桶装纯净水及生活饮用水的细菌学检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晓兰 周霞 宋华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6期8295-8295,8298,共2页
[目的]为评估石河子市饮用水的微生物学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常规的微生物学检验和计数方法,对石河子市市售的7种品牌桶装纯净水及生活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菌群数进行了计数,检验了石河子市市民饮用水的卫生指标。[结果... [目的]为评估石河子市饮用水的微生物学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常规的微生物学检验和计数方法,对石河子市市售的7种品牌桶装纯净水及生活饮用水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菌群数进行了计数,检验了石河子市市民饮用水的卫生指标。[结果]检测的纯净水1#、2#、3#、4#(生活饮用水)、5#、6#、7#、8#的细菌平均总数分别为6.84、7.67、5.36、2.34、396.75、357.29、425.67、386.92个/ml。纯净水5#、6#、7#、8#的细菌总数均严重超标;纯净水1#、2#、3#、4(#生活饮用水)的细菌总数检测合格。8份水样中大肠杆菌菌群数报告均为阴性。纯净水1#、2#、3#、4(#生活饮用水)符合国标,纯净水5#、6#、7#、8#不符合国标。[结论]纯净水有4种品牌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其余3种品牌及生活饮用水均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河子市 桶装纯净水 细菌总数 大肠杆菌菌群
下载PDF
硫酸盐还原菌的分离与生态特点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建设 黄玉堂 +1 位作者 吴楚施 蔡晓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1-232,236,共3页
采用S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的方法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进行了分离与鉴定。实验通过对SRB的生理和生化特性的了解,结合其生存条件和存在状态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的环境因素中pH值和温度对SRB的腐蚀作用的影响关系,并提出采用合适的环境因素... 采用S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的方法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进行了分离与鉴定。实验通过对SRB的生理和生化特性的了解,结合其生存条件和存在状态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的环境因素中pH值和温度对SRB的腐蚀作用的影响关系,并提出采用合适的环境因素来更好的控制SRB的生长代谢活动,得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来控制硫酸盐还原菌引起的腐蚀,延长有关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硫化氢 分离纯化 生化特性
下载PDF
细菌型豆豉发酵芽孢杆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2
14
作者 贾东旭 吴拥军 +1 位作者 李耀中 许文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17-221,共5页
对贵州省10个细菌型豆豉产区的样品进行菌种分离与鉴定。旨在通过纯种发酵、口感评测、产蛋白酶能力测定、产气实验,筛选出能够取代自然发酵、蛋白酶产量高、发酵风味好、发酵不产气的芽孢杆菌菌株。结果从分离的184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 对贵州省10个细菌型豆豉产区的样品进行菌种分离与鉴定。旨在通过纯种发酵、口感评测、产蛋白酶能力测定、产气实验,筛选出能够取代自然发酵、蛋白酶产量高、发酵风味好、发酵不产气的芽孢杆菌菌株。结果从分离的184株芽孢杆菌中,筛选出3株发酵品质突出且不产气的菌株:BJ3-2、BJ1-3和ZY4-5,其产蛋白酶能力(h/c)分别为3.60、1.71和1.50。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均为枯草芽孢杆菌。扩大纯种发酵实验证明,可以将其作为工业发酵参考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型豆豉 芽孢杆菌 纯种发酵 蛋白酶 分离鉴定
下载PDF
好氧反硝化菌纯种分离及诱变育种 被引量:2
15
作者 魏炜 王天蛟 +2 位作者 李爽 李萌 隋玉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0-155,共6页
目的研究提高菌种的反硝化能力及提高污水氮去除率的方法,确定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选育出纯种好氧反硝化菌株.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和NO3--BTB培养基从污泥中分离纯化好氧反硝化菌株,以紫外线为诱变剂对菌种进行诱变,并复筛得到反硝化能... 目的研究提高菌种的反硝化能力及提高污水氮去除率的方法,确定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选育出纯种好氧反硝化菌株.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和NO3--BTB培养基从污泥中分离纯化好氧反硝化菌株,以紫外线为诱变剂对菌种进行诱变,并复筛得到反硝化能力增强的菌株作为优势菌.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四因素为pH值、温度、碳源、ρ(C)/ρ(N),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正突变优势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结果紫外诱变选育得到反硝化能力增强的好氧反硝化菌株,总氮去除率提高到85.74%,亚硝酸盐积累明显减少,菌株最佳生长条件pH值为7、温度为25℃、ρ(C)/ρ(N)为10.结论紫外诱变育种能提高好氧反硝化菌种的反硝化能力,温度和ρ(C)/ρ(N)对菌株生长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诱变 好氧反硝化菌 纯种分离 去除率
下载PDF
不同包装条件下精酥油的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洪蕾 杨丽杰 +1 位作者 陈雪 霍贵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31-334,341,共5页
对实验室制作的新鲜精酥油,采用真空、薄膜和普通塑料进行包装,并分别置于4℃和室温下进行贮存,依据相关检测方法及标准,定期测定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菌落总数及感官指标,研究精酥油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4℃... 对实验室制作的新鲜精酥油,采用真空、薄膜和普通塑料进行包装,并分别置于4℃和室温下进行贮存,依据相关检测方法及标准,定期测定水分含量、酸价、过氧化值、菌落总数及感官指标,研究精酥油在不同贮存条件下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4℃冷藏条件下,真空包装相对于其他两种包装可以更好保持精酥油的水分含量;真空包装能够有效的抑制精酥油在贮存期间内的酸价增加,其次是薄膜包装和普通塑料包装;薄膜包装在抗氧化方面与真空包装效果相差不大,并且在4℃冷藏条件下相较于真空包装可以更好的防止精酥油的氧化;相比于其他两种包装,精酥油在薄膜包装下的菌落总数较低;依据感官评定标准,室温下贮存的精酥油保质期只有61d,而4℃冷藏条件下的精酥油保质期超过7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酥油 水分含量 过氧化值 菌落总数 感官评定
下载PDF
微生物固定化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7
作者 罗欢 黄兵 陈樑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8,73,共6页
简述了生物制氢方法和制氢微生物,总结了固定化微生物制氢技术的优点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固定化纯菌种制氢与固定化混合菌种制氢的优缺点,叙述了固定化制氢的材质及生物反应器对制氢的影响。此外,也讨论了固定化微生物制氢技术存在的问... 简述了生物制氢方法和制氢微生物,总结了固定化微生物制氢技术的优点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固定化纯菌种制氢与固定化混合菌种制氢的优缺点,叙述了固定化制氢的材质及生物反应器对制氢的影响。此外,也讨论了固定化微生物制氢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制氢 固定化微生物 纯菌种 混合菌种
下载PDF
多黏菌素B、氨曲南和万古霉素药敏纸片在细菌分离及鉴定中的应用
18
作者 王华 苍金荣 +4 位作者 张利侠 苏宝凤 归巧娣 刘文康 任健康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29-30,34,共3页
目的利用多黏菌素B、氨曲南和万古霉素特殊的抗菌机制.拓展其在细菌分离及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将直接涂片或增菌后革兰染色疑似肠杆菌和肠球菌共存的标本.直接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粘贴多黏菌素B药敏纸片;对变形杆菌与革兰阳... 目的利用多黏菌素B、氨曲南和万古霉素特殊的抗菌机制.拓展其在细菌分离及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将直接涂片或增菌后革兰染色疑似肠杆菌和肠球菌共存的标本.直接接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粘贴多黏菌素B药敏纸片;对变形杆菌与革兰阳性球菌共存的混合培养物则粘贴氨曲南药敏纸片;对于形态不典型、革兰染色性不定的难以鉴定的菌株.采用KB药敏实验方法,同时粘贴多黏菌素B、万古霉素药敏纸片。35℃培养18~24、h观察结果。结果多黏菌素B抑菌环内肠球菌生长良好而肠杆菌不生长,氨曲南抑菌环内革兰阳性球菌生长良好而变形杆菌不生长。取多黏菌素B、氨曲南抑菌环内细菌转种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从而达到快速分纯菌株的目的。13份肠杆菌和肠球菌共存的胆汁及脓液标本,采取该方法仅需一代就可以将肠杆菌与肠球菌分离;5份变形杆菌与革兰阳性球菌共存的培养物也仅需一代就可将革兰阳性球菌分纯.而采用传统的方法,6份胆汁标本需2~3代才能分纯.剩余7份均表分离出肠球菌;5份变形杆菌与革兰阳性球菌共存的培养物采用传统的分纯方法也均未分离出革兰阳性球茼;对于形态不典型.革兰染色性不定的难以鉴定的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而多黏菌素耐药的多为革兰阳性细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多黏菌素B敏感的多为革兰阴性细菌。结论利用多黏菌素B、氨曲南药敏纸片可将难以分纯标本中的肠球菌、革兰阳性球菌快速分纯;另外.对于形态不典型、革兰染色染色性不定的难以鉴定菌株.利用其对多黏菌素B、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可为待鉴定细菌选定正确的鉴定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氨曲南 万古霉素 抗菌机理 细菌分纯 鉴定
下载PDF
摩洛哥发酵橄榄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文俊 韩菲 +4 位作者 史迪 刘琛 柳青 郭琳 李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8-113,共6页
为了分离、保藏自然发酵食品中乳酸菌资源,丰富自然发酵食品中乳酸菌多样性信息,本文采用纯培养方法和宏基因组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采集自摩洛哥的2份自然发酵橄榄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2份样品中共分离... 为了分离、保藏自然发酵食品中乳酸菌资源,丰富自然发酵食品中乳酸菌多样性信息,本文采用纯培养方法和宏基因组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对采集自摩洛哥的2份自然发酵橄榄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2份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52株乳酸菌,分属于3个属、4个种,其中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为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地区发酵橄榄汁中的优势菌种,占总分离株的42.31%,同时还分离到植物乳杆菌和肠球菌;利用PacBio SMRT16S rRNA测序技术,将橄榄汁中的细菌归为5个门、40个属和80个种,优势菌种同样为Lactococcus lactis,其次还检测到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橄榄汁 纯培养方法 分离鉴定 PacBio SMRT 乳酸菌
下载PDF
‘红茶菌’发酵饮料生产工艺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谭培科 陈志周 +2 位作者 逯笑萌 牟建楼 刘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359-8367,共9页
目的优化纯菌混合发酵制备‘红茶菌’发酵饮料的生产工艺,并对优化后的‘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功能特性进行考查。方法以糖茶水为基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接种量、葡萄糖添加量以及茶叶添加量对‘红茶菌’发酵饮料总糖利用率和感官评分的... 目的优化纯菌混合发酵制备‘红茶菌’发酵饮料的生产工艺,并对优化后的‘红茶菌’发酵饮料的功能特性进行考查。方法以糖茶水为基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接种量、葡萄糖添加量以及茶叶添加量对‘红茶菌’发酵饮料总糖利用率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出最佳工艺。采用优化工艺条件对‘红茶菌’发酵至第6 d,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抗氧化能力,96孔板法进行抑菌能力分析,采用DNS法进行抑制α-淀粉酶能力分析。结果最佳工艺为接种量为8.0%、葡萄糖添加量14.5%、茶叶添加量1.2%。优化后‘红茶菌’发酵液pH下降至3.2左右,总酸浓度为1.632 g/L,总酚最高可至332.7 mg/mL。优化后发酵液DPPH自由基以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达到了81.32%和82.92%,金黄色葡萄糖菌、大肠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8、16和16 mg/mL,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达87.53%。结论优化工艺可明显提高‘红茶菌’发酵饮料的抗氧化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大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于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也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纯菌混合发酵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抑菌作用 Α-淀粉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