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铜管开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谭莹 吴敬艳 陈明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0年第11期516-517,共2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冰箱用紫铜管渗漏失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紫铜管渗漏系腐蚀引发裂纹所致 ,而涂在铜管表面的油胶中的氯离子是引起紫铜管应力腐蚀开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紫铜管 油胶 应力腐蚀开裂 冰箱
下载PDF
紫铜管三辊行星轧制过程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朋越 王永如 +1 位作者 谢水生 李红卫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2-75,共4页
基于DEFORM3D软件,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理论,运用三维有限元研究紫铜管行星轧制过程中金属的温度和形状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轧制变形区中在轧制过程铜管的温度逐渐升高,最高温度为753℃,由于热传导管坯在与轧辊接触之前温度达到386℃... 基于DEFORM3D软件,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理论,运用三维有限元研究紫铜管行星轧制过程中金属的温度和形状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轧制变形区中在轧制过程铜管的温度逐渐升高,最高温度为753℃,由于热传导管坯在与轧辊接触之前温度达到386℃。三辊行星轧制过程中管坯从咬入、减径减壁到精整成型的全过程中要经受一个由圆形、三角形、再归到圆形的变形过程,这是变形过程中管坯沿径向和周向变形的不均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纯铜管 有限元方法 三辊行星轧机 不均匀变形
下载PDF
纯钛挤压管坯内孔铜包套破裂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谢翀博 王成长 +3 位作者 朱梅生 马建明 陈贵曾 晁鸿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共6页
针对纯钛挤压管坯内孔铜包套破裂现象,通过金相、能谱及XRD分析对破裂铜包套表面的第二相进行了成分、物相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铜包套和纯钛锭坯相接触表面的第二相是Cu3Ti;包套破裂的主要原因是挤压比增大(从14.2提高到22.9)引起摩... 针对纯钛挤压管坯内孔铜包套破裂现象,通过金相、能谱及XRD分析对破裂铜包套表面的第二相进行了成分、物相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铜包套和纯钛锭坯相接触表面的第二相是Cu3Ti;包套破裂的主要原因是挤压比增大(从14.2提高到22.9)引起摩擦热和变形热增大,原半流体油基润滑剂的润滑效果不良,导致铜包套和纯钛管坯局部温度升高(>850℃),并在短时间内(<10s)发生Ti-Cu反应,导致铜包套撕裂脱落。通过实验确定了预防铜包套破裂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管坯 挤压 铜包套
下载PDF
纯铜管式换热器电镀镍工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廷取 刘祥玲 +1 位作者 刘文异 曲明洋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049-1052,共4页
对铜换热器表面电镀镍,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为:六水合氯化镍200 g/L,硼酸40 g/L,糖精3 g/L,十二烷基硫酸钠0.1 g/L,pH 4~5,温度(60±5)℃,电流密度1.5 A/dm^(2),时间20~50 min。所得的镍镀层呈光亮的银白色,电镀50 min时厚度为9.30... 对铜换热器表面电镀镍,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为:六水合氯化镍200 g/L,硼酸40 g/L,糖精3 g/L,十二烷基硫酸钠0.1 g/L,pH 4~5,温度(60±5)℃,电流密度1.5 A/dm^(2),时间20~50 min。所得的镍镀层呈光亮的银白色,电镀50 min时厚度为9.30μm,显微硬度为149 HV,结合力和高温抗氧化性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镍 纯铜管式换热器 结合力 显微硬度 高温抗氧化性
下载PDF
纯铜直管组织与织构对表面缺陷成形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建辉 沈莉香 向红亮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8-242,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技术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别对弯曲发生缺陷和不发生缺陷前的纯铜直管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表征。结果表明:管材组织呈纤维状结构并与管材轴向平行,材料内形成强烈的织构,晶粒取向均以<111>和<100>为主... 采用光学显微技术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分别对弯曲发生缺陷和不发生缺陷前的纯铜直管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和表征。结果表明:管材组织呈纤维状结构并与管材轴向平行,材料内形成强烈的织构,晶粒取向均以<111>和<100>为主,而孪晶界主要出现在<111>织构中。认为导致直管褶皱、裂纹产生的可能原因是大量的<111>织构会形成更多的孪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铜直管 织构 孪晶 孪晶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