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uarding the Pure Land of the Heart—A Comparison of Outlooks on Life in Walden and Zhuangzi
1
作者 王维博 《海外英语》 2012年第24期209-211,218,共4页
Zhuangzi is the masterpiece of Zhuangzi, and Walden is the masterpiece of Henry David Thoreau. This paper intends to study the similarities of Zhuangzi's and Thoreau's outlooks on life by analyzing Thoreau'... Zhuangzi is the masterpiece of Zhuangzi, and Walden is the masterpiece of Henry David Thoreau. This paper intends to study the similarities of Zhuangzi's and Thoreau's outlooks on life by analyzing Thoreau's origin with Taoism and the absorption from Taoism in Walden. By making a large amount of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texts in these two works, the paper comes to such a conclusion: both Thoreau and Zhuangzi advocate to simplify people's material life and to seek voluntary poverty; they are willing to enjoy the solitude and pursue the spiritual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they prefer to return to nature, live harmoniously with nature and therefore reach the realm of"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ity". Th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human existence and their spiritual state. In the complicated modern society, people devote themselves to seeking a materially rich life. However, they do not attach enough importance to spiritual richness. As a result, the whole human society is facing a serious spiritual crisis in modern times. Thoreau's and Zhuangzi's outlooks on life can lead people to go through various difficulties of life and guard the pure land of the hea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UANGZI WALDEN outlooks on LIFE the pure land of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Reception of Pure Land Conviction within The Tale of,Genji
2
作者 Sun Fuchen Li Yihui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95-299,共5页
The pure land conviction was quite prevalent in the Peace Time when The Tale of Genji was published.Murasaki Shikibuestablished the pure land conviction in The Tale of Genjialong with the skeleton which expands from t... The pure land conviction was quite prevalent in the Peace Time when The Tale of Genji was published.Murasaki Shikibuestablished the pure land conviction in The Tale of Genjialong with the skeleton which expands from the decline of aristocracy to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mappōand the eschatology,and then to the abominate toward impure land as well as the desire for pure land.Besides,she assimilated the doctrines and aesthetics from the pure land classics as well as inaugurated the disparities from the original pure land doctrines,endowing the pure land conviction in the work with rich color of worldly inter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土信仰 源氏物语 宗教 发展现状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隋至初唐洞窟西壁所绘图像的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八木春生 牛源(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50,共13页
敦煌莫高窟第57窟是唐前期第一期的代表洞窟。外层龛正面左右下部绘有树下两脚合并坐式菩萨像和树下坐于藤座上呈半跏思惟姿势的菩萨像。这种菩萨坐像的组合以及与其类似的组合,在隋代第二期洞窟中就已出现,它们与弥勒像密切相关。但在... 敦煌莫高窟第57窟是唐前期第一期的代表洞窟。外层龛正面左右下部绘有树下两脚合并坐式菩萨像和树下坐于藤座上呈半跏思惟姿势的菩萨像。这种菩萨坐像的组合以及与其类似的组合,在隋代第二期洞窟中就已出现,它们与弥勒像密切相关。但在第57窟中,与隋代第二期洞窟有所不同的是人们憧憬的往生净土画在窟顶。阿弥陀如来作为过去佛,由阿弥陀、释迦、弥勒构成的新三世佛在唐前期第一期完成了转变。重要的是南北壁所表现的树下说法图不仅仅表现了三世佛,还表现了当时人们所憧憬的往生世界的情景。另外,唐前期第一期出现了将弥勒以如来表现且坐于宝池中。但是,初唐第一期末期的第322窟仅北壁阿弥陀如来坐在宝池中,南壁的弥勒如来未见宝池,这是因为弥勒净土本来就没有宝池。这种阿弥陀如来和弥勒如来都拥有配备宝池的净土的模糊印象,也显示了净土之间的不同。第57窟与第322窟一样,北壁如来坐像坐于宝池中伸出的莲花座上、南壁如来坐像周围未见表现其坐于宝池中的莲花和荷叶,那么第57窟南壁主尊虽然不是如来倚坐像,但下意识地作为弥勒如来而绘制的可能性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57窟 第322窟 两脚合并菩萨坐像 半跏思惟菩萨像 净土往生思想
下载PDF
麦积山石窟第127窟西方净土变献疑
4
作者 张善庆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7,共12页
第127窟是麦积山石窟的艺术代表,内容新颖,技法高超,功德主是西魏乙弗氏皇后,身份特殊,因此这个洞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西魏艺术的最高水准,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由于时代久远,破损严重,部分重要的图像线索容易被忽视。通过对第127窟西... 第127窟是麦积山石窟的艺术代表,内容新颖,技法高超,功德主是西魏乙弗氏皇后,身份特殊,因此这个洞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西魏艺术的最高水准,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由于时代久远,破损严重,部分重要的图像线索容易被忽视。通过对第127窟西壁经变画细部的解读,对比净土经典和法华经典,可以推断,这铺经变画为法华经变,特别表现了释迦佛在灵鹫会为四大弟子授记和龙女成就男儿身成佛说法的情节,在佛教义理上,与洞窟其他壁画题材形成了一个整体,画面内容与其他题材一样,突出了女性角色,再次彰显了乙弗氏功德窟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 第127窟 乙弗氏 西方净土变 法华经变
下载PDF
田块规划对甘蔗收获运输系统影响的试验与仿真
5
作者 靳晓虎 黄世醒 +1 位作者 郑丁科 杨丹彤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9-174,共6页
田块大小对农业机械的效率发挥至关重要,合理规划田块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为提高甘蔗机械化作业效率,提出以纯作业时间利用效率对甘蔗作业机组的效率进行衡量,并对甘蔗机械在田块内的作业进行试验和仿真,提出甘蔗播种机组和收割... 田块大小对农业机械的效率发挥至关重要,合理规划田块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为提高甘蔗机械化作业效率,提出以纯作业时间利用效率对甘蔗作业机组的效率进行衡量,并对甘蔗机械在田块内的作业进行试验和仿真,提出甘蔗播种机组和收割机组适宜作业的地块条件;同时,运用Extendsim软件建立收获运输系统模型,分析满足高效率的地块条件对收获运输系统的影响,并对运输系统中转运车数量及收割机组作业等待时间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作业幅宽和载种量的播种机组有不同的田块规划要求,为实现收割机组作业效率达到0.8,地块规划长度尽可能在1200m以上;规划地块下田间转运车辆是影响收割机持续作业的主要因素,增加田间转运车数量能减少收割机等待时间和甘蔗平均运输时间。研究结果可为机械化条件下甘蔗土地种植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机械化 地块条件 纯作业时间利用率 建模仿真
下载PDF
杭州飞来峰阿弥陀佛像龛艺术及其信仰辨析
6
作者 常青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98,212,共12页
杭州飞来峰的吴越、北宋、元朝的几幅阿弥陀佛石刻像代表了对佛教西方净土的信仰。通过做功德而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是很多佛教徒的修行目的。这种信仰使信徒们通过遵循佛教教义来潜心修行和做功德,包括制作佛教造像。在飞来峰,雕刻与西... 杭州飞来峰的吴越、北宋、元朝的几幅阿弥陀佛石刻像代表了对佛教西方净土的信仰。通过做功德而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是很多佛教徒的修行目的。这种信仰使信徒们通过遵循佛教教义来潜心修行和做功德,包括制作佛教造像。在飞来峰,雕刻与西方净土相关图像的原始目的主要反映在相关造像铭文题记中。这些造像的历史与宗教背景是基于对阿弥陀佛及其净土的崇拜,是信徒为自己及他人造功德和实践修行之必须。佛教经典可以帮助信徒确定造像题材,并为当时的艺术家提供相关图像的一些基本信息。飞来峰吴越宋元阿弥陀佛像展示了10至14世纪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其中不乏对前朝艺术风格的继承。到了元朝,为了皇室和蒙古王国的利益,扩展了造像创作的目的,佛教造像更加紧密地服务于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飞来峰 阿弥陀佛造像 佛教石刻艺术 吴越 宋元 西方净土信仰
下载PDF
成都万佛寺造像碑中的佛寺园林图像研究
7
作者 张博 王一潮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23-131,146,共10页
佛寺园林是兴起于东晋、南朝时期的中国园林样式。成都市万佛寺的“元嘉二年造像碑”“梁二菩萨造像碑”和“须弥山造像碑”背面雕刻有独特的园林图像,图像较为客观地表现了东晋、南朝时期佛寺园林的艺术风貌,同时这三幅图像也是现已发... 佛寺园林是兴起于东晋、南朝时期的中国园林样式。成都市万佛寺的“元嘉二年造像碑”“梁二菩萨造像碑”和“须弥山造像碑”背面雕刻有独特的园林图像,图像较为客观地表现了东晋、南朝时期佛寺园林的艺术风貌,同时这三幅图像也是现已发现创作时间最早的“净土图式经变”题材的佛教美术作品。通过考证,万佛寺造像碑上的“净土图式经变”是参照南朝佛寺园林,应用全景式的构图,采用南朝“台榭”画的方法创造而成。图像运用了三段式分层的布局方法,通过将各种物象归纳为“梯形”图式并加以组合的方式,表现出南朝佛寺园林宏大的场面和深远的意境。万佛寺造像碑参照世俗社会中的佛寺园林作为“净土图式经变”绘画原型的创作方法,影响了敦煌唐代“净土变”题材壁画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寺园林 “台榭”画 净土图式经变 全景式构图 “梯形”图式
下载PDF
“美元文化”林立中的“纯文学”探索——《文艺新地》(1953-1954)研究
8
作者 王艳芳 《华文文学》 2024年第3期14-20,共7页
作为一份创刊于1953年“美元文化”林立环境下的香港地区“纯文学”期刊,《文艺新地》选择了“美元文化”和“政治宣传”之外的办刊道路:兼容左右、不分地域,无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极具包容性的自由文艺观念和文学实践。尽管其“纯文... 作为一份创刊于1953年“美元文化”林立环境下的香港地区“纯文学”期刊,《文艺新地》选择了“美元文化”和“政治宣传”之外的办刊道路:兼容左右、不分地域,无论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极具包容性的自由文艺观念和文学实践。尽管其“纯文学”的探索中道崩,但其存在丰富了包括1950-1960年代香港地区文学在内的中国新文学史叙述,而且勾连起冷战时代包括台港、东南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世界华语文学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新地》 纯文学 “美元文化”
下载PDF
弥勒净土变与《营造法式》中的天宫楼阁
9
作者 朱永春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35-145,172,共12页
《弥勒上生经》中的“兜率天宫”,经中国传统“天”的观念的改造以及图像的现世化后,成为一种“天宫楼阁”,其形象在演进过程中先后产生了单一建筑(群)式、院落式、平台式三种基本类型。从时间维度看,它反映了约起于公元5世纪,讫于北宋... 《弥勒上生经》中的“兜率天宫”,经中国传统“天”的观念的改造以及图像的现世化后,成为一种“天宫楼阁”,其形象在演进过程中先后产生了单一建筑(群)式、院落式、平台式三种基本类型。从时间维度看,它反映了约起于公元5世纪,讫于北宋《营造法式》刊行时的建筑图像。从空间维度看,它又超越了北宋的版图。而《营造法式》中的“天宫楼阁”图像,时空局限于北宋的疆域。其载体也局限于小木作佛道帐、壁藏、转轮藏,缺少纵深的条形平面上布置。弥勒经变中丰富的“兜率天宫”图像,为我们认识《营造法式》中的“天宫楼阁”打开了一扇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天宫楼阁 兜率天 弥勒净土变
下载PDF
关于“净土收储”“净土供应”“净土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俭 沈芳 +2 位作者 杨婕 刘丽丽 邓一荣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2期5-10,共6页
为防范人居环境风险,确保土地开发利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联动监管。在全面梳理各地准入管理相关做法的基础上,基于土地开发利用流程和土壤环境质量监管程序,对常见的“净土收储”“净土供应”“... 为防范人居环境风险,确保土地开发利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联动监管。在全面梳理各地准入管理相关做法的基础上,基于土地开发利用流程和土壤环境质量监管程序,对常见的“净土收储”“净土供应”“净土开发”三种模式进行了探讨,明晰各模式的内涵,分析各模式的实践情况及其利弊,进而提出因地制宜选择适用模式、强化部门联动监管、扩展资金筹措方式等对策建议,为完善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土收储 净土供应 净土开发 准入管理 安全利用
下载PDF
从佛教信仰“由禅入净”看晚明家具的装饰意趣--以“卍”字符纹饰为例
11
作者 周坤鹏 仪平策 《文学与文化》 CSSCI 2023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以“卍”为代表的佛教符号在晚明时期成为日用家具上流行的装饰题材。这种文化现象既与晚明心学思潮影响下佛教的复兴有关,也与各阶层民众,特别是大批掌握文化主导权的文人居士,其佛教信仰“由禅入净”“禅净圆融”的具体状况渊源颇深... 以“卍”为代表的佛教符号在晚明时期成为日用家具上流行的装饰题材。这种文化现象既与晚明心学思潮影响下佛教的复兴有关,也与各阶层民众,特别是大批掌握文化主导权的文人居士,其佛教信仰“由禅入净”“禅净圆融”的具体状况渊源颇深。与孕育了空灵、简约之美的禅宗有所不同的是,净土宗对佛教偶像和佛教符号极为倚重。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净土宗风靡的文化语境,作为祈愿“往生”的重要凭借和承载着“福德圆满”之义的“卍”字符成为晚明家具装饰的一大创意源泉。这种此岸与彼岸、世俗与信仰的契合和统一在佛教符号纹饰家具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融合成一种具有多重维度丰富涵义的吉祥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净土宗 晚明 家具 文化
下载PDF
柏孜克里克第48窟铜钹图像稽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屈卉敏 汪雪 《音乐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16-24,共9页
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藏有一铺珍贵的新疆石窟地坪画,为德国探险队的勒柯克从柏孜克里克第48窟地面剥离。作为新疆地区目前所见唯一表现音乐内容的地坪画,它对研究古代佛教仪式音乐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不仅描绘了净土世界景观,还写实地记... 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藏有一铺珍贵的新疆石窟地坪画,为德国探险队的勒柯克从柏孜克里克第48窟地面剥离。作为新疆地区目前所见唯一表现音乐内容的地坪画,它对研究古代佛教仪式音乐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不仅描绘了净土世界景观,还写实地记录了当时宗教仪式的供桌及铜钹乐器。通过对这一地坪画的稽考,可知铜钹在中古时期音声体系中具有乐器与法器的双重性质,洞窟所具的超荐亡灵功能,以及古代丝绸之路多元文化的交流融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孜克里克石窟 地坪画 高昌回鹘 铜钹 净土信仰
下载PDF
论苏轼与弥陀净土之交涉
13
作者 王培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0-108,共9页
苏轼与弥陀净土关系颇密,通过考察其往生传说、交涉因缘、净土观念等内容,可知“苏轼往生西方公据”是后人在苏轼与参寥书简的基础上加工演绎而成;苏轼与净土的交涉受家世传统、地域环境(巴蜀、江浙等)以及与之交游的僧人(惠辩、元净、... 苏轼与弥陀净土关系颇密,通过考察其往生传说、交涉因缘、净土观念等内容,可知“苏轼往生西方公据”是后人在苏轼与参寥书简的基础上加工演绎而成;苏轼与净土的交涉受家世传统、地域环境(巴蜀、江浙等)以及与之交游的僧人(惠辩、元净、元照等)三种因素的影响;苏轼的弥陀净土观兼摄有相与无相:一方面通过画弥陀像、做水陆道场、念佛诵经等有相功德荐亡亲友,往生净土;另一方面,通过诗文表现无相净土,强调净土的融通,即尘世为净土,从而契合至上玄理,愉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弥陀净土 西方公据 有相净土 无相净土
下载PDF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研究的无限可能--《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介评
14
作者 焦树峰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1期124-130,155,共8页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以佛教造像为主体,对莫高窟、榆林窟、五个庙等石窟寺的西夏佛教美术进行研究,认为在“神系重构”的背景下敦煌西夏石窟显示出“传统与新样交织”“淡化佛教宣传和造像功德观念”“重视实践”“重汉传轻藏传”...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以佛教造像为主体,对莫高窟、榆林窟、五个庙等石窟寺的西夏佛教美术进行研究,认为在“神系重构”的背景下敦煌西夏石窟显示出“传统与新样交织”“淡化佛教宣传和造像功德观念”“重视实践”“重汉传轻藏传”的特征。本书对敦煌西夏石窟艺术史的重构,展现出西夏石窟造像的多重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西夏石窟艺术新论 敦煌西夏石窟 净土变 显密圆融
下载PDF
新疆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西方净土经变图像考释
15
作者 吕晓楠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01-112,155,F0003,共14页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是高昌回鹘晚期(公元13世纪)营建的一个重要洞窟,壁画题材比较复杂。本文主要对该窟的正壁、左侧壁两铺西方净土经变图像进行考察。比照佛教典籍“净土三经”相关内容辨析后认为,该窟的正壁、左侧壁两铺西方净土经...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是高昌回鹘晚期(公元13世纪)营建的一个重要洞窟,壁画题材比较复杂。本文主要对该窟的正壁、左侧壁两铺西方净土经变图像进行考察。比照佛教典籍“净土三经”相关内容辨析后认为,该窟的正壁、左侧壁两铺西方净土经变图像均为观无量寿经变题材。并且,本文比较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左侧壁观无量寿经变与敦煌石窟观无量寿经变发现,前者的“中堂”配左右条幅构图形式、画面解读设计、图像内佛寺院落建筑类型和式样,以及题材组合,均源于后者。这也为敦煌石窟佛教艺术向西传播提供了一个鲜明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 西方净土经变图像 观无量寿经变 敦煌石窟
下载PDF
浙江省嘉兴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流程简析
16
作者 吴佳海 金树和 +4 位作者 朱宁正 杜曲 王从利 陈志伟 赵璐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9期131-133,共3页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解决人居环境健康问题的基础。因此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一件事”改革方案》(浙环发[2021]20号)一文,要求优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评审制度,保障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嘉兴市严格...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解决人居环境健康问题的基础。因此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一件事”改革方案》(浙环发[2021]20号)一文,要求优化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评审制度,保障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嘉兴市严格按照(浙环发[2021]20号)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评审工作,相关流程通过“浙里净土”系统全程留痕。本文结合嘉兴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流程工作实践,从评审“线上流程”、评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升评审效率建议等几方面进行描述,旨在加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各参与方对嘉兴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流程的认知,提升嘉兴市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评审流程 全程留痕 浙里净土 线上
下载PDF
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的征地区片地价确定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顺祥 吴群 +1 位作者 黄玲 陈晓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5-42,共8页
研究目的:研究如何应用农地发展权理论确定征地区片地价。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半定量分析法。研究结果:以农地发展权量化来确定征地区片地价。研究结论:农地发展权在中国已经实际存在;农地发展权可以通过集体土地有偿使用价格贴现和... 研究目的:研究如何应用农地发展权理论确定征地区片地价。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半定量分析法。研究结果:以农地发展权量化来确定征地区片地价。研究结论:农地发展权在中国已经实际存在;农地发展权可以通过集体土地有偿使用价格贴现和国有土地纯地租量化;从量化结果中剥离国家收益后加上集体土地所有权价格,可以得出征地区片地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发展权 征地区片地价 集体土地 纯地租 港闸区
下载PDF
初唐至盛唐时期敦煌莫高窟西方净土变的发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八木春生 姚瑶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53,共19页
自贞观十六年(642)题记的第220窟开始,敦煌莫高窟中的唐代西方净土表现一改此前的画面中央绘树下说法图并在四周环绕千佛的形式,而利用大画面(整幅壁面)来表现西方净土景象的形式逐渐成为主流。唐前期第三期时,西方净土变的外围还增加... 自贞观十六年(642)题记的第220窟开始,敦煌莫高窟中的唐代西方净土表现一改此前的画面中央绘树下说法图并在四周环绕千佛的形式,而利用大画面(整幅壁面)来表现西方净土景象的形式逐渐成为主流。唐前期第三期时,西方净土变的外围还增加了十六观和未生怨,来对《观无量寿经》进行详尽说明。其他变相图中也能看到这种对经典进行说明性表现的倾向,因此,可以说从唐前期第三期开始,变相图的性质发生了改变。本文旨在探明自唐前期第二期出现的大画面西方净土变,其构图在第三、四期时分别发生了何种变化,并考察成因,以此深化对敦煌莫高窟唐前期诸窟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唐前期 西方净土变 粉本 十六观 弥勒经变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南壁西方净土变相图 被引量:10
19
作者 八木春生 李梅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5,125-129,共7页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是初唐时期的代表窟,有贞观十六年题记,而且窟中出现了占满整壁的大画面经变画,因此,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注目。可是,迄今为止的研究大多是关于南壁西方净土变相与《观无量寿经》之间的关系。本文则着重讨论唐代以后的...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是初唐时期的代表窟,有贞观十六年题记,而且窟中出现了占满整壁的大画面经变画,因此,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注目。可是,迄今为止的研究大多是关于南壁西方净土变相与《观无量寿经》之间的关系。本文则着重讨论唐代以后的安定期,人们对净土往生的认识产生大的变化,完全摆脱了隋代佛教美术的影响而进入了新的阶段,是第220窟特别是南壁的西方净土变相出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 初唐 西方净土变
下载PDF
试论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的交融性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子开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61,共9页
学术界一般认为,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信仰。其实,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具有一定的融合性:不但古来弥陀信仰者亦可兼修弥勒净土,而且弥陀类经典也包含了弥勒净土因素;无论是传统的弥陀净土信仰,还是李唐伊始的白莲净土信仰... 学术界一般认为,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信仰。其实,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具有一定的融合性:不但古来弥陀信仰者亦可兼修弥勒净土,而且弥陀类经典也包含了弥勒净土因素;无论是传统的弥陀净土信仰,还是李唐伊始的白莲净土信仰,都有弥勒上生或下生的痕迹;元代正统白莲净土信仰中的弥勒信仰,主要是往生弥勒净土,而宋末以来的民间白莲净土信仰,则逐渐将弥勒下生信仰取代了弥勒上生甚至于弥陀净土信仰,以之作为民族斗争的工具;元代传统的白莲净土信仰,与当时中国化、民间化的布袋信仰,彼此也是共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勒信仰 弥陀信仰 白莲净土 元代 上生信仰 布袋信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