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Binding of Hypoxanthine with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from Streptococcus mutants
1
作者 侯巧明 杨娜 +3 位作者 刘祥 王宏飞 李兰芬 苏晓东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期43-50,共8页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is a key enzyme in the purine-salvage pathway and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drug desig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Streptococcus mutants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Smu PNP) has bee...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is a key enzyme in the purine-salvage pathway and an attractive target for drug desig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Streptococcus mutants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Smu PNP) has been solved by molecular replacement at 1.80 resolution and refined to R factors of 19.9%/23.7%(Rcryst/Rfree) . Sequence alignment and structural comparison show that Smu PNP has more similarity with PNPs isolated from human and malarial sources than the bacterial PNPs. The structure complexed with hypoxanthine(HPA) and sulfate ion was solved at 2.24A resolution and refined to R factors of 21.6%/24.1%(Rcryst/Rfree) . It is interesting to note that the resulting electron density indicated the product,HPA,presents in the active site although inosine was included in the crystallization mixture with Smu PNP. Asn233 and Glu191 are the important residues for ligand binding and recognition. Comparison with PNP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gives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binding of small molecules on the active site,which is important for the studies of enzymatic mechanism and rational design of specific inhibitors for PN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ptococcus mutants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crystal structure
下载PDF
Case of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deficiency presented with hematuria
2
作者 Saniye Girit Ferah Genel +2 位作者 Demet Can Mustafa Bak Michael Hershfield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2年第4期268-271,共4页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PNP) deficiency is a rare autosomal recessive metabolic disorder. In PNP-deficiency disorder, the deficient enzyme leads to accumulation of toxic metabolites, especially in lymphocytes...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PNP) deficiency is a rare autosomal recessive metabolic disorder. In PNP-deficiency disorder, the deficient enzyme leads to accumulation of toxic metabolites, especially in lymphocytes and the metabolites exert toxic effect on T-cell generation.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deficiency causes decreased numbers of T cells and lymphopenia. The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PNP-deficiency may be admitted with recurrent infections, as well as neurological and autoimmune findings. We hereby presented a case admitted with the symptom of hematuria in which we established the diagnosis of PNP-deficiency early on the basis of detection of lymphopenia and low level of uric ac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 DEFICIENCY Infant HEMATURIA
下载PDF
Klac PNP基因密码子优化及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3
作者 赵越 王新秀 +5 位作者 吴思 陈作慧 张会 惠觅宙 李杰 双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53-59,共7页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是嘌呤补救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嘌呤降解途径涉及氧化嘌呤环裂解,在人体中形成尿酸作为最终产物,增加患痛风的风险。为提高PNP的发酵水平,将来源于乳酸克鲁维酵母的PNP基因进行...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是嘌呤补救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嘌呤降解途径涉及氧化嘌呤环裂解,在人体中形成尿酸作为最终产物,增加患痛风的风险。为提高PNP的发酵水平,将来源于乳酸克鲁维酵母的PNP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分别将优化前后的目的PNP基因连接至分泌表达载体pBSA43,并在枯草芽胞杆菌WB600中重组表达PNP-YP-pBSA43、PNP-YO-pBSA43。结果显示,密码子优化前的酶活力为333.69 U/mL,优化后的酶活力达到351.61 U/mL。为进一步提高重组蛋白表达量,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后重组菌株产PNP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为6.67、发酵时间55 h、发酵温度28.7℃。在该条件下,重组PNP活力为372.79 U/mL,相比未优化前提高了12%。来源于乳酸克鲁维酵母的PNP基因经密码子优化后重组表达,酶活力显著提高,对PNP在枯草芽胞杆菌中高效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枯草芽胞杆菌 密码子优化 异源表达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嘧啶核苷磷酸化酶共表达及固定化催化合成阿糖核苷
4
作者 刘玉雪 张震 +2 位作者 胡晓静 王振宇 刘国生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将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和尿苷磷酸化酶(UP)进行共表达和双酶固定化,提高生物法合成阿糖核苷过程中底物转化率和催化剂稳定性。首先,构建大肠杆菌内源(PNP)和(UP)过表达工程菌,考察工程菌催化不同阿糖核苷之间转化的效率。将PNP和UP双... 将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和尿苷磷酸化酶(UP)进行共表达和双酶固定化,提高生物法合成阿糖核苷过程中底物转化率和催化剂稳定性。首先,构建大肠杆菌内源(PNP)和(UP)过表达工程菌,考察工程菌催化不同阿糖核苷之间转化的效率。将PNP和UP双酶固定化,并对固定化双酶进行回收利用,考察重复使用过程中固定化双酶的催化效率。结果表明:工程菌催化阿糖尿苷和腺嘌呤生成阿糖腺苷的反应最高转化率可达93.6%。固定化双酶催化合成阿糖2,6-二氨基嘌呤核苷的最高转化率可达99.8%。重复回收使用固定化双酶19次后对底物的转化率达到60.6%,累计有效催化时长可达684 h。PNP和UP的双酶耦合体系能高效催化阿糖核苷之间的转化,固定化修饰有利于延长酶的使用寿命,为生物法生产核苷类似物提供重要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嘧啶核苷磷酸化酶 阿糖核苷 固定化酶 生物催化
下载PDF
PNP/fludarabine自杀基因系统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杀伤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锋 张萍 +1 位作者 王楚 钱关祥 《中国肿瘤》 CAS 2004年第12期800-805,共6页
[目的]研究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purinenucleosidephosphorylase,PNP)/氟拉达滨(fludarabine)系统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杀伤效应。[方法]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将E.coliK12菌株来源的PNP基因通过8个甘氨酸的linker克隆至pEGFP鄄N1载体,在Lipo... [目的]研究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purinenucleosidephosphorylase,PNP)/氟拉达滨(fludarabine)系统对人肝癌细胞HepG2体外杀伤效应。[方法]通过基因克隆技术将E.coliK12菌株来源的PNP基因通过8个甘氨酸的linker克隆至pEGFP鄄N1载体,在LipofectAMINE2000介导下,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同时进行G418筛选,直至出现抗性克隆,扩大培养,命名为HepG2/PNP。通过PCR、RT鄄PCR、Northernblot鉴定PNP基因的表达;采用MTT和AnnexinV鄄FITC观察不同浓度的fludarabine对已转染的HepG2、不同比例转染和非转染混合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RT鄄PCR和Northern印迹证明转染的PNP基因能在HepG2和HepG2/PNP细胞中表达;低浓度fludarabine对转染了PNP基因的HepG2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效应;AnniexV凋亡实验结果表明PNP/fludarabine自杀基因系统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作用;旁观者效应显示当10%~20%的HepG2/PNP细胞与80%~90%HepG2细胞混合在fludarabine浓度为1.0μg/ml时,可出现明显的旁观者效应。[结论]PNP/flu鄄darabine自杀基因系统在fludarabine浓度为0.5μg/ml~1.0μg/ml时对人原发性肝癌细胞HepG2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 氟拉达滨 HepG2 肝癌细胞 自杀基因
下载PDF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氟达拉滨(PNP/fludarabine)自杀基因系统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体外杀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锋 王楚 +1 位作者 张萍 钱关祥 《胃肠病学》 2005年第1期3-9,共7页
背景:肿瘤细胞内表达的自杀基因可将无毒性的前药转化为高毒性代谢产物以杀伤肿瘤细胞,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氟达拉滨(PNP/fludarabine)自杀基因系统具有目前已知最强的旁观者效应,成为基因治疗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目的:研究PNP/fludarabin... 背景:肿瘤细胞内表达的自杀基因可将无毒性的前药转化为高毒性代谢产物以杀伤肿瘤细胞,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氟达拉滨(PNP/fludarabine)自杀基因系统具有目前已知最强的旁观者效应,成为基因治疗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目的:研究PNP/fludarabine自杀基因系统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大肠杆菌K12菌株基因组DNA扩增PNP基因,通过8个甘氨酸的接头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鄄N1。将pEGFP鄄N鄄PNP以Lipofectamine2000转染BEL7402细胞,G418筛选,直至出现抗性克隆,命名为BEL7402/PNP。应用逆转录(RT)鄄PCR和RNA印迹法(Northernblotting)鉴定PNP基因的表达。分别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AnnexinV鄄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PNP/fludarabine自杀基因系统对BEL7402细胞的细胞毒效应、旁观者效应和诱导凋亡作用。结果:RT鄄PCR和RNA印迹法证实转染的PNP基因能在BEL7402和BEL7402/PNP细胞中表达。低浓度fludarabine对经PNP基因转染的BEL7402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效应;旁观者效应检测显示,10%的BEL7402/PNP细胞与90%的BEL7402细胞混合,经低浓度fludarabine处理,90%的细胞可被杀死;细胞凋亡检测显示,PNP/fludarabine自杀基因系统对BEL7402细胞具有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结论:PN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氟达拉滨 自杀基因系统 肝癌细胞系 BEL7402 体外杀伤效应
下载PDF
pcDNA3.0/PNP-CD和pcDNA3.0/PNP表达载体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蔡晓坤 林菊生 +2 位作者 刘址忠 陶璐薇 梁扩寰 《肿瘤防治杂志》 2004年第11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 :构建新型PNP/Mep dR自杀基因系统的融合和单基因表达载体。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制备融合自杀基因PNP CD ,将其和PNP单基因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 0中 ,构建融合与单自杀基因表达载体pcDNA 3 0 /PNP CD和pcD NA 3 0 /PN... 目的 :构建新型PNP/Mep dR自杀基因系统的融合和单基因表达载体。方法 :利用DNA重组技术制备融合自杀基因PNP CD ,将其和PNP单基因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 0中 ,构建融合与单自杀基因表达载体pcDNA 3 0 /PNP CD和pcD NA 3 0 /PNP ;酶切、PCR及测序鉴定两重组体。结果 :成功构建了两个新型自杀基因载体并实现在HepG2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结论 :两个新型自杀基因表达载体 ,尤其是PNP CD融合自杀基因载体 ,是肿瘤基因治疗中广谱、高效的治疗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肝菌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基因表达 遗传载体 克隆 分子 基因疗法
下载PDF
AFP启动子调控PNP载体的构建及分析
8
作者 蔡晓坤 林菊生 +2 位作者 刘址忠 沈霞 梁扩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分别构建三种启动子调控的大肠杆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基因表达载体,检测、分析三者的表达差异。方法构建三种启动子调控的PNP基因表达载体。将三个PNP基因载体转染不同细胞株,检测PNP基因在各细胞株中表达,分析三者表达的特点... 目的分别构建三种启动子调控的大肠杆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基因表达载体,检测、分析三者的表达差异。方法构建三种启动子调控的PNP基因表达载体。将三个PNP基因载体转染不同细胞株,检测PNP基因在各细胞株中表达,分析三者表达的特点。结果AF0.3和[HRE]AF调控的PNP基因在AFP阳性肝癌细胞中实现了靶向性表达,而且后者在AFP阴性肝癌细胞中也实现了靶向性表达。结论三种PNP基因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利用PNP/MeP-dR系统进行肝癌的靶向性基因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遗传载体 基因疗法 细胞系 肿瘤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嘌呤核酸磷酸化酶(PNP)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9
作者 李宝华 余新炳 +3 位作者 吴忠道 徐劲 陈守义 伍忠銮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 从恶性疟原虫基因组中扩增、克隆恶性疟原虫嘌呤核酸磷酸化酶(PNP)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产物。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FCB株嘌呤核酸磷酸化酶基因编码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引入EcoR I和Xho I。采用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HN株基因组DNA... 目的 从恶性疟原虫基因组中扩增、克隆恶性疟原虫嘌呤核酸磷酸化酶(PNP)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产物。方法根据恶性疟原虫FCB株嘌呤核酸磷酸化酶基因编码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引入EcoR I和Xho I。采用PCR技术从恶性疟原虫FCC/HN株基因组DNA中特异扩增PNP基因。纯化后扩增产物用EcoR I和Xho I双酶切后,定向克隆入原核质粒pET30a(+)和真核质粒pcDNA3,重组质粒pET30a(+)-PNP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筛选阳性重组子后,用PCR、EcoRI+Xho I双酶切和DNA序列测定鉴定。用IPTG诱导重组质粒pET30a(+)-PNP表达融合蛋白。结果 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中特异扩增出PNP基因,将扩增的目的基因亚向插入pET30a(+)和pcDNA3表达质粒的EcoR I和XhoI位点;重组子pET30a(+)-PNP在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中表达,表达融合蛋白分子量为31.4kDa。结论 从恶性疟原虫基因组中获取PNP基因,并成功构建pET30a(+)-PNP和pcDNA3-PNP重组质粒,获得PNP原核表达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嘌呤核酸磷酸化酶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过表达PNP对肌苷生产菌合成利巴韦林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书尧 刘莉 +2 位作者 马跃超 陈宁 谢希贤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8,共5页
采用PCR技术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68基因组DNA中扩增其编码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的两个基因deo D(PNP702)和pup G(PNP816).以肌苷生产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Q60为出发菌株,分别... 采用PCR技术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68基因组DNA中扩增其编码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的两个基因deo D(PNP702)和pup G(PNP816).以肌苷生产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Q60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胞内与胞外分泌过表达PNP的方式构建4株重组菌株,通过外源添加底物1,2,4–三氮唑–3–羧氨酰(TCA)的方式直接合成利巴韦林.摇瓶发酵数据显示,胞内过表达PNP702和PNP816的利巴韦林产量分别为(8.33±0.57),g/L和(11.00±0.38),g/L.胞外分泌过表达PNP702和PNP816的利巴韦林产量分别为(9.06±0.17),g/L和(12.67±0.60),g/L.PNP816的催化效率高于PNP702,胞外分泌过表达比胞内过表达高,其中胞外分泌过表达PNP816重组菌Q60/p BSApup G最高,比出发菌(2.02±0.72),g/L提高了5.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巴韦林 肌苷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发酵
下载PDF
以PNP酶为靶点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组建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旭娟 黄茜 +3 位作者 田周 王萍 李鹏辉 张建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3-88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PNP酶抑制剂Ulodesine进行体内药效作用评价。方法小鼠腹腔注射肌苷(inosine)和皮下注射氧嗪酸钾(oteracil potassium)诱导体内尿酸蓄积,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小鼠进行内眦静脉或摘眼...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PNP酶抑制剂Ulodesine进行体内药效作用评价。方法小鼠腹腔注射肌苷(inosine)和皮下注射氧嗪酸钾(oteracil potassium)诱导体内尿酸蓄积,在一定时间段内对小鼠进行内眦静脉或摘眼球采血,测定血清尿酸值,判断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成功与否;再利用酶动力学分析Ulodesine对PNP酶的体外抑制作用,并于造模前给予小鼠灌胃Ulodesine,造模后测定血清尿酸值,评价Ulodesine的降血尿酸作用。结果小鼠腹腔注射200 mg·kg^(-1)肌苷联合皮下注射200 mg·kg^(-1)氧嗪酸钾在1.5 h时能形成较为稳定的急性高尿酸血症;酶动力学测定结果显示Ulodesine对PNP酶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其IC_(50)值为2.293 nmol·L^(-1);另外,Ulodesine的体内药效表明,Ulodesine能够明显减低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体内尿酸水平。结论我们已经成功地建立了一种新的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该造模制作方法更简单有效,且该模型可以应用于验证PNP酶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核甘磷酸酶(pnp) 高尿酸血症 Ulodesine:肌苷:小鼠 急性模型
下载PDF
PNP基因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易感性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侯文胜 张丽芳 裴秋玲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7期2565-2568,共4页
目的探讨砷代谢相关酶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单核苷酸第2外显子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79名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和110名正常人群PNP基因第2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初筛,... 目的探讨砷代谢相关酶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单核苷酸第2外显子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79名地方性砷中毒患者和110名正常人群PNP基因第2外显子的突变情况进行初筛,并进一步对异常带型进行直接DNA测序,以确定突变位点及类型。对多态性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例组15位密码子GAA→AAA突变、51位密码子GGT→C/AGT突变和51位密码子GGT→AGT突变的发生率(11.4%)低于对照组(19.1%);病例组20位密码子CAC→CAT突变的发生率(10.1%)低于对照组(17.3%);病例组57位密码子CCC→CCT突变的发生率(22.8%)低于对照组(38.2%),但五种突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多因素分析中调整年龄、性别等因素后,PNP基因多态性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仍无统计学意义,与单因素分析的结果相同。结论虽然病例组PNP基因第2外显子上的多态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是这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分析的样本量较小,或者是有关的多态性位点在PNP基因其他的外显子或非编码区上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砷中毒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基因测序
下载PDF
重组枯草芽孢杆菌全细胞催化高效合成2′-脱氧腺苷
13
作者 陈伟 陈令伟 +1 位作者 李文超 郑玲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36-2444,共9页
以枯草芽孢杆菌168(简写为BS)为宿主,以脱氧胸苷和腺嘌呤为底物,异源表达组合来源于大肠杆菌(E.coli)的嘧啶核苷磷酸化酶(PyNP)与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作为催化酶源,全细胞催化合成2′-脱氧腺苷(dA)。首先,以BS敲除内源性的PNP(由基因d... 以枯草芽孢杆菌168(简写为BS)为宿主,以脱氧胸苷和腺嘌呤为底物,异源表达组合来源于大肠杆菌(E.coli)的嘧啶核苷磷酸化酶(PyNP)与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作为催化酶源,全细胞催化合成2′-脱氧腺苷(dA)。首先,以BS敲除内源性的PNP(由基因deoD编码,Gene ID:940038)后的菌株BS0为出发菌株,经过PyNP1酶(来源于E.coli,Gene ID:948901)与PNP3酶(来源于E.coli,Gene ID:945654)的重组表达得到CW3,再优化PyNP1与PNP3的对核糖体结合位点(RBS)序列得到重组菌株CW3-3,在CW3-3作用下,dA的产量为133.4 g/L,脱氧胸苷的转化率为64.3%;其次,以CW3-3为出发菌株,利用互作短肽构建自组装多酶复合物,经过PyNP1酶N端融合RIAD,PNP3酶C端融合RIDD(其中RIAD和RIDD为互作短肽标签)处理后,PyNP1酶N端融合4个RIAD标签得到重组菌株CW17,在其作用下,dA的产量达到179.6 g/L,显著提升了底物转化率;最后,对重组菌株CW17全细胞催化条件细胞添加质量浓度及催化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在细胞添加质量浓度为150g/L,反应温度50℃条件下,dA的产量达到200.3g/L,脱氧胸苷的转化率为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脱氧腺苷 嘧啶核苷磷酸化酶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互作短肽 枯草芽孢杆菌 全细胞催化 生物工程
下载PDF
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抗高尿酸血症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潘红英 时乐 +4 位作者 徐立 尹莲 曾宛平 张光际 杨凡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0-385,共6页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丸(MSW)有效部位群(EFC)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由次黄嘌呤和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制备持续性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记录每日摄食量,收集末次造模后12 h尿液,ig给予模型大鼠MSW 50 g&#... 目的探讨加味四妙丸(MSW)有效部位群(EFC)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由次黄嘌呤和尿酸酶抑制剂氧嗪酸钾制备持续性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记录每日摄食量,收集末次造模后12 h尿液,ig给予模型大鼠MSW 50 g·kg-1以及EFC 12.5,25和50 g·kg-1,连续5 d;采用尿酸排泄抑制剂烟酸制备高尿酸血症模型,ig给予模型大鼠MSW 50 g·kg-1以及EFC50 g·kg-1,连续3 d。末次给药后,取血和肝组织。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和尿液中尿酸水平,酶比色法测定血清、肝组织中黄嘌呤氧化酶(XOD)、分光光度法检测红细胞、肝组织中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和尿酸酶等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种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清尿酸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MSW和EFC 50 g·kg-1均可显著降低2种模型大鼠血尿酸水平(P<0.01)。EFC 12.5和25 g·kg-1可降低由氧嗪酸钾制备的持续性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水平(P<0.05),MSW和EFC各剂量组均可明显升高模型动物红细胞PNP活性(P<0.01),EFC 25和50 g·kg-1还可显著降低血清XOD活性(P<0.05,P<0.01)。对由烟酸复制的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MSW 50 g·kg-1和EFC 50 g·kg-1均能升高肝组织尿酸酶活性(P<0.05),EFC50 g·kg-1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清中XOD活性(P<0.01)。结论 EFC能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的尿酸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清XOD活性使尿酸合成减少以及激活尿酸酶活性促进尿酸分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四妙方 中草药提取物 高尿酸血症 黄嘌呤氧化酶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尿酸酶
下载PDF
菊苣干预高尿酸血症鹌鹑尿酸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黄胜男 林志健 +5 位作者 张冰 赓迪 牛红娟 朱春胜 王雪洁 孙博喻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菊苣对高尿酸血症(HUA)鹌鹑尿酸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阐释菊苣防治HUA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鹌鹑,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20 mg·kg-1·d-1),菊苣高、低剂量组(10,5 g·kg-1·d-... 目的探讨菊苣对高尿酸血症(HUA)鹌鹑尿酸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阐释菊苣防治HUA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鹌鹑,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20 mg·kg-1·d-1),菊苣高、低剂量组(10,5 g·kg-1·d-1),每组12只。除正常组喂饲鹌鹑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嘌呤饲料(普通饲料拌入酵母干粉15 g·kg-1·d-1)复制HUA模型。以菊苣治疗28 d,动态观察鹌鹑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及UA生成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结果给药7,14,21,28 d,菊苣高、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鹌鹑UA水平(P<0.05);不同程度地抑制UA生成代谢酶5'-核苷酸酶(5'-NT)、腺苷脱氨酶(ADA)、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鸟嘌呤脱氨酶(GD)、黄嘌呤氧化酶(XO)的活性(P<0.05,P<0.01)。结论菊苣可有效降低鹌鹑HUA模型UA水平,可能与其降低UA代谢酶5'-NT、ADA、PNP、GD、XO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菊苣 5'-核苷酸酶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腺苷脱氨酶 鸟嘌呤脱氨酶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晓晖 孙嘉康 +4 位作者 高彤 任大明 陈晓丽 刘岩 乔宾福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31,共5页
通过PCR方法从产气肠杆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大肠杆菌扩增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ase)基因,然后将扩增的约720bp的基因片段克隆到pET-28b表达载体上,构建重组PNPase的表达载体。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在三个菌株之... 通过PCR方法从产气肠杆菌、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大肠杆菌扩增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ase)基因,然后将扩增的约720bp的基因片段克隆到pET-28b表达载体上,构建重组PNPase的表达载体。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在三个菌株之间有很高的同源性。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出明显的特异性蛋白质条带,其分子量约为29.8kDa.该载体的构建为进一步研究核苷及其类似物的生物合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基因克隆 表达载体构建
下载PDF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检测体系优化及芒果苷对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丽仙 牛艳芬 +3 位作者 高丽辉 董馨怡 李玲 刘旭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6-969,共4页
目的优化体外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活性检测体系,研究芒果苷及芒果苷元对PNP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考察酶浓度、底物浓度、二硫苏糖醇(DTT)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确定检测酶活性的... 目的优化体外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urine nucleoside phosphorylase,PNP)活性检测体系,研究芒果苷及芒果苷元对PNP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考察酶浓度、底物浓度、二硫苏糖醇(DTT)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确定检测酶活性的最适反应条件,以此为基础研究芒果苷和芒果苷元对PNP活性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并优化了体外PNP活性检测体系,反应温度为25℃时,在磷酸钾盐缓冲液中,当PNP浓度为250 U·L-1、底物鸟苷为400μmol·L-1、DTT为0.5 mmol·L-1的反应条件下于波长258nm处动态监测15 min,芒果苷及其代谢产物苷元在浓度高达100μmol·L-1时,对PNP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以优化的PNP活性检测体系研究发现芒果苷及芒果苷元体外对PNP活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鸟苷 芒果苷 芒果苷元 酶活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基因工程菌酶法合成抗癌新药6-甲基嘌呤-2′-脱氧核苷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彤 李文舟 +5 位作者 梁胜华 李晓晖 任大明 霍旭辉 刘万峰 乔宾福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13,共6页
6-甲基嘌呤-2′-脱氧核苷(MePdR)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它作为药物前体应用于PNP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可以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本实验构建了一个高效表达大肠杆菌来源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重组质粒,并利用基因工程菌以15mmol/L 6-甲基嘌呤和60m... 6-甲基嘌呤-2′-脱氧核苷(MePdR)是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它作为药物前体应用于PNP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可以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本实验构建了一个高效表达大肠杆菌来源的嘌呤核苷磷酸化酶重组质粒,并利用基因工程菌以15mmol/L 6-甲基嘌呤和60mmol/L 2′-脱氧尿苷为底物合成6-甲基嘌呤-2′-脱氧核苷,在40mmol/L pH7.0的磷酸缓冲液中,2%菌体在55℃反应2h,转化率可达83.78%。用硅胶制备薄层提纯得到白色针状晶体,收率为76.4%。HPLC测定该产物纯度99.3%,核磁共振鉴定该产物为MeP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工程菌 酶法合成 6-甲基嘌呤-2′-脱氧核苷
下载PDF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活性和外源性透明质酸吸收率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少伟 刘永锋 +1 位作者 梁健 何三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活性和外源性透明质酸(HA)吸收率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及常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将大鼠肝脏在UW﹑Celsior和HTK3种不同保存液中低温保存16、24h后,用37°CKrebs-Henseleit液连续循环灌注90min... 目的:探讨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活性和外源性透明质酸(HA)吸收率对大鼠肝脏低温保存及常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将大鼠肝脏在UW﹑Celsior和HTK3种不同保存液中低温保存16、24h后,用37°CKrebs-Henseleit液连续循环灌注90min,分别于不同灌注时间检测灌洗液中PNP活性和外源性HA吸收率的变化。结果:低温保存16h和24h,UW和Celsior组再灌注60min与15min比较,PNP活性明显增高(P<0.05),而HTK组再灌注30min则显著增高;低温保存16h,UW和Celsior组再灌注60min与15min比较外源性HA吸收率明显下降(P<0.05),而HTK组再灌注30min出现外源性HA吸收率明显下降;低温保存24hUW组再灌注60min外源性HA吸收率明显下降,而Celsior和HTK组30min即出现外源性HA吸收率明显下降。结论:PNP和HA吸收率可作为评价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透明质酸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肝脏
下载PDF
大肠杆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MKN-45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颖 曹岩 +1 位作者 冷吉燕 隋玉杰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克隆大肠杆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EPNP)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PNP,将重组质粒转染MKN-45细胞获得高表达大肠杆菌PNP基因的MKN-45细胞克隆。方法根据Gen-bank中大肠杆菌PN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大肠杆... 目的克隆大肠杆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EPNP)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PNP,将重组质粒转染MKN-45细胞获得高表达大肠杆菌PNP基因的MKN-45细胞克隆。方法根据Gen-bank中大肠杆菌PN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大肠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定向插入pMD-18T克隆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测序正确后将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cDNA3.1,利用脂质体将重组质粒转染MKN-45细胞。结果PCR扩增出716bp大小的片段,测序结果与已报道的EPNP基因序列一致;亚克隆经酶切鉴定正确;RT-PCR证明经G418筛选得到的转基因MKN-45细胞克隆中存在大量EPNPmRNA,前体药MePdR对转染EPNP的MKN-45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结论成功构建了大肠杆菌PN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稳定表达大肠杆菌PNP基因的MKN-45细胞克隆,为PNP/MepdR自杀基因系统在胃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自杀基因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