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犯罪”的认定
被引量:50
- 1
-
-
作者
陈忠林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31,共8页
-
文摘
“制造社会恐怖”是恐怖活动犯罪特有的犯罪目的 ,正确理解恐怖活动犯罪的这一犯罪目的的内容 ,以及由这一目的决定的恐怖活动犯罪的罪过结构和客观特征 ,是司法实践中认定恐怖活动犯罪 ,正确适用刑法相关规定的基本前提。
-
关键词
刑法
恐怖活动犯罪
犯罪目的
罪过结构
客观特征
中国
-
Keywords
the crime of terrorism
purposes of committing the crime of terrorism
construction of the crime
objective idiosyncrasy
-
分类号
D924.36
[政治法律—刑法学]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奥运法治安全与犯罪预警机制的构筑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颜九红
杨征军
陈心歌
-
机构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法律系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法律系刑法教研室
-
出处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3-49,共7页
-
基金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北京奥运法治安全与北京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文主要从宏观角度出发,呼吁通过政府进一步强化对市场主体的严格管理、规范行政执法、在执法中给予人性关爱、重视制裁小腐败、消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断带等方面,求得社会矛盾解决在尚未激化为犯罪的阶段,以期减少犯罪的发生。作者在文章中还提出恐怖主义犯罪预警和流动人口犯罪预警的基本架构。
-
关键词
奥运法治安全
犯罪预警机制
人权
恐怖主义犯罪预警
流动人口犯罪预警
流动人口犯罪
预警
机制
安全
法治
奥运
行政执法
恐怖主义犯罪
宏观角度
-
Keywords
security of Olympics guaranteed by rule of law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gainst crimes
human rights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gainst terrorism crimes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against crimes committed by floating population
-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P694
[天文地球—地质学]
-
-
题名论刑法中的明知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刘德法
魏璐瑶
-
机构
郑州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02-108,共7页
-
文摘
我国刑法总则和分则都有关于明知的法律规定,二者虽然不能等同,但并无实质差异。明知包含可能知道,不包含应当知道,明知是故意犯罪的前提。明知作为一种主观心理状态,需要通过外在的行为表象和被告人供述以外的其他证据来认定。达不到认定标准可以进行推定,推定包括事实推定和法律推定两种,事实推定是一种重要的推定方式,司法解释中的应当知道大都是通过事实推定得出的结论。应当知道不意味着确知,还包含可能知道。如果行为人能举证推翻就是不知道。把握明知标准有助于合理定罪量刑,实现罪责刑相适应。
-
关键词
明知
应当知道
可能知道
明知故犯
推定明知
-
Keywords
should be known
may know
commit a crime on purpose
presumption of knowing clearly
-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基于反恐对策分层的警察培训课题研究
被引量:6
- 4
-
-
作者
李明
-
机构
国家林业局警官培训中心
-
出处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
文摘
简析我国恐怖主义或恐怖活动的发展及其特征;把反恐对策细分为基本、基础和发展三个层次,指出,基本对策可用"一打二查三断"六个字、基础对策可用"布点织网固基清境"八个字、发展对策可用"两个坚持三个借助"八个字来概括;还指出,针对反恐对策分层的反恐培训改革创新,要求攻关划分反恐培训等级和标准依据、接触式对抗的心理训练与强化、简捷特定目标反恐条令和程序、利用环境和自然反恐技术研发、区域联动反恐和国际协作反恐、反恐对策和配套反恐培训教材等难题。
-
关键词
中国反恐
对策分层
历史现状
作案特点
培训课题
-
Keywords
China's counter-terrorism
layered countermeasures
historical status
commit crime characteristics
training subject
-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宣扬恐怖主义罪“行刑界分”难题之解决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周杰
-
机构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
-
出处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2-19,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国网络行动的国家责任问题研究”(17YJC820070)的成果之一。
-
文摘
宣扬恐怖主义罪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行刑衔接不畅的问题,该问题的出现不仅反映出我国立法与司法部门仍然具有浓重的“刑法工具主义”思维,而且也反映出我国刑法学界尚未能为抽象危险犯的合理出罪提供一套令人满意的理论。就本罪可能的出罪路径而言,对抽象危险的实质化认定基本不能解决本罪行刑界分混乱的问题。强调对恐怖主义物品的独立司法认定也难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将恐怖主义目的解释为本罪成立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才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高效的方法。这种解释路径在理论上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值得我国司法机关广泛采纳。
-
关键词
宣扬恐怖主义
行刑交叉
抽象危险犯
目的犯
不成文构成要件要素
-
Keywords
promotion of terrorism
cross-execution
dangerous abstract crime
purpose crime
unwritten constituent elements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从《惩罚与责任》看哈特的刑罚思想
- 6
-
-
作者
谢冬慧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18-122,共5页
-
文摘
二战之后,英国进行了重大的刑法改革,刑罚制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曾触动了当时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典型代表哈特,他陆续撰写文章,发表自己对刑罚制度及其理论的看法,最终汇编成《惩罚与责任》一书。可以说,该书是哈特刑罚思想的代表成果,它出版以后,反响很大。该书对刑罚的概念、目的及适用等问题作了重新阐释,的确是一部阐发哈特刑罚思想的名篇佳作。
-
关键词
刑罚
概念
目的
犯罪
-
Keywords
Penalty
Concept
Purpose
Commit crime
-
分类号
DF61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非法集资犯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被引量:3
- 7
-
-
作者
孙海泉
徐华玲
王瑶
-
机构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
出处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
文摘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间财富迅速增加,百姓的投资意识和欲望强烈,但投资渠道不畅通,因此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群众的投资需求,违反国家禁令,不择手段地募集资金,造成非法集资类犯罪时有发生。这类犯罪的危害性不仅表现在给众多受害人造成了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由于它涉面广,影响大,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非法集资类犯罪一直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立足现有法律,结合典型案例,从实践的角度对非法集资类犯罪的诸多疑难问题进行剖析和总结,可以为有效打击此类犯罪提供参考和指导。
-
关键词
非法集资
集资诈骗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非法占有目的
单位犯罪
-
Keywords
illegal funds collection
fund raising frauds
illegal deposit-taking from public
purpose for illegal possession
crime committed by entities
-
分类号
DF62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
被引量:1
- 8
-
-
作者
王媛
邓北燕
-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
出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98-101,共4页
-
文摘
恐怖主义犯罪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存安全的国际犯罪,但对恐怖主义和恐怖主义犯罪的定义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取得共识。本文拟从国际条约、各国法律以及学者对于恐怖主义的定义出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
关键词
恐怖主义
犯罪手段
犯罪目的
定义
-
Keywords
terrorism
purpose of crime
way of crime
definition
-
分类号
D90-059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我国刑法理论上的牵连犯问题研究
被引量:71
- 9
-
-
作者
刘宪权
-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
出处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60,共9页
-
文摘
牵连犯应是指犯罪人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 ,而其犯罪方法或结果行为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如何认定牵连犯数个独立的犯罪行为之间的牵连关系 ,存在不同观点 ,其中折衷说较为科学 ,即应从主客观两方面去分析、认定。无刑法规定性和不实行并罚性 ,应是牵连犯的本质特征。对于牵连犯与吸收犯、想象竞合犯、结合犯之间的异同 ,必须在理论上深入研究 ,并在刑事法律上加以完善。
-
关键词
中国
刑法
牵连犯
犯罪目的
犯罪方法
牵连意图
牵连关系
吸收犯
犯罪
想象竞合犯
结合犯
-
Keywords
Implicated offense
Purpose of crime
Method of committing crime
-
分类号
D924.1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