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观禅诗“静”“净”“空”境界探析
1
作者 苏云燕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秦观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他的禅诗创作多杂糅进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诉求,塑造了深邃的意境。境界是诗歌艺术性的本质所在,“静”“净”“空”是佛教的重要思想,对这三个禅境的探析可以作为理解秦观禅诗禅意理趣的重要切入点。据整理,秦观... 秦观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他的禅诗创作多杂糅进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诉求,塑造了深邃的意境。境界是诗歌艺术性的本质所在,“静”“净”“空”是佛教的重要思想,对这三个禅境的探析可以作为理解秦观禅诗禅意理趣的重要切入点。据整理,秦观有96首禅诗,其创作的禅诗饱含情感,既表现了悠远缥渺的禅趣,又表现了浓郁动人的诗情,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说理的弊端。解析他的禅诗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在历史中与佛交涉、深谙禅理的更真实的秦观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禅诗 境界
下载PDF
覃子豪的早年佚信、佚诗与笔名
2
作者 金传胜 《华文文学》 2024年第2期100-108,共9页
《四川晨报·西钟》1933年7月与1934年2月间登载的《来鸿》《来书(代序)》《病后》是覃子豪给友人朱浮沤的三封长函,也是迄今为止覃子豪存世最早的书信。《音乐之泪》《念》《秋柳》《月下》等则是新发现的覃子豪佚诗。经考证,1933... 《四川晨报·西钟》1933年7月与1934年2月间登载的《来鸿》《来书(代序)》《病后》是覃子豪给友人朱浮沤的三封长函,也是迄今为止覃子豪存世最早的书信。《音乐之泪》《念》《秋柳》《月下》等则是新发现的覃子豪佚诗。经考证,1933年12月1日《孔德文艺》第6期上《浴场》《礼拜六》两诗的作者“戈风”即覃子豪。这些佚信、佚诗等史料蕴含着早年覃子豪个人生活、文坛交往、诗歌创作的丰富信息,展露了诗人早年独特的情感世界与诗歌观念,还体现着诗人努力寻求诗歌风格突破的可贵尝试,表明诗人在烟台、北平时期诗歌产量颇丰,不仅是校内外活跃的文艺青年,而且与来自故乡的朱浮沤等文友一直保持通信交流,切磋诗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覃子豪 佚信 佚诗 笔名
下载PDF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文本结构及其乐舞体制
3
作者 李韶华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4年第2期49-60,M0004,共13页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是由篇题、序言以及含有乐诗演奏符号在内的十首歌辞组成的诗文本,是周代乐官掌教的典礼乐舞演奏脚本。篇题中的“琴舞”表明这部乐舞以琴为伴奏乐器的同时又以琴为舞具,序言两次出现的“九絉”表明这部乐舞使用的... 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是由篇题、序言以及含有乐诗演奏符号在内的十首歌辞组成的诗文本,是周代乐官掌教的典礼乐舞演奏脚本。篇题中的“琴舞”表明这部乐舞以琴为伴奏乐器的同时又以琴为舞具,序言两次出现的“九絉”表明这部乐舞使用的是在上古九体乐舞基础上根据典礼需要改编而成的“1+9”结构的新式乐舞结构,与歌辞融为一体的“启”“乱”等演奏符号在标识乐舞开幕的同时,也表明每一幕乐舞的伴奏乐歌皆由演唱形式不同的两部分构成。简文这种在结构内容上体现出的重视礼乐实践指导而不同于传世本《诗经》的文本样态,是周代乐官对仪式乐歌用于教习、演奏时相关信息的文字记载,是乐家传《诗》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公之琴舞》 琴舞 九絉 启乱 乐家《诗》
下载PDF
京兆唐才子秦韬玉诗校补——以高丽朝《夹注名贤十抄诗》为中心
4
作者 郭殿忱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0-86,共7页
11世纪初高丽朝文士选编《十抄诗》,收录晚唐才子秦韬玉诗十首。其后,该国僧人子山广征博引中土文献进行注释,其中包括久佚之书《职林》《十道志》等,对两国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然而后世评价其书“字颇舛错”“注多鱼鲁”并非妄言。与《... 11世纪初高丽朝文士选编《十抄诗》,收录晚唐才子秦韬玉诗十首。其后,该国僧人子山广征博引中土文献进行注释,其中包括久佚之书《职林》《十道志》等,对两国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然而后世评价其书“字颇舛错”“注多鱼鲁”并非妄言。与《唐百家诗选》《唐诗鼓吹》《全唐诗》等比勘发现诸多异文,逐一指出并加“宜各从长”之按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抄诗 夹注 秦韬玉 校补
下载PDF
地方志所见秦牧佚诗三首辑考
5
作者 唐东堰 陈紫雨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4-27,共4页
《惠州志·艺文卷》《普宁县志》《龙门县文化志》所存录的秦牧诗作《惠州西湖》《访柑乡》《南昆山》等,既未被《秦牧全集》收录,亦未被年表和传记提及,这些作品展现了秦牧诗歌创作的特色,也记录了他在特定时代的思想、交际和生存... 《惠州志·艺文卷》《普宁县志》《龙门县文化志》所存录的秦牧诗作《惠州西湖》《访柑乡》《南昆山》等,既未被《秦牧全集》收录,亦未被年表和传记提及,这些作品展现了秦牧诗歌创作的特色,也记录了他在特定时代的思想、交际和生存状态,有助于学界更为全面把握秦牧其人、其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志 秦牧 佚诗
下载PDF
李白音乐批评初探
6
作者 明言 《北方音乐》 2023年第2期86-94,共9页
李白诗词可谓是千古名篇,观其文本,绝大多数是从文学层面展开的。而在唐代诗词中,音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章站在音乐的角度审视这类经典名篇。在李白诗作中遴选出部分诗词,用音乐批评的手法给出初步解析。
关键词 李白 音乐批评 宫中行乐词 听(抚)琴诗 观伎乐诗 乐人品藻诗
下载PDF
秦观“以诗为词”辨
7
作者 李嘉鑫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5-39,共5页
北宋中期,以苏轼为代表的元祐词人对词进行了“破体”改造,将诗歌创作的题材风格引入词中,提高了词的抒情特质,推动了词的诗化.论及秦观,世人总认为其词仍固守在幽妍婉丽、哀感顽艳的创作天地,忽视了秦观作为苏轼最得意的门生,对其师苏... 北宋中期,以苏轼为代表的元祐词人对词进行了“破体”改造,将诗歌创作的题材风格引入词中,提高了词的抒情特质,推动了词的诗化.论及秦观,世人总认为其词仍固守在幽妍婉丽、哀感顽艳的创作天地,忽视了秦观作为苏轼最得意的门生,对其师苏轼“以诗为词”的借鉴和发展.事实上,“以诗为词”的创作方法在秦词中多有体现,秦词在用典、议论、言志等方面与元祐词人的“破体”改造殊途同归.这种现象与词学在北宋时期的历史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以诗为词” «淮海词»
下载PDF
潍水琴人李诒经及其琴诗初探
8
作者 郭超 《潍坊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李诒经,山东高密人,清乾嘉间高密派后学。诒经终身为布衣,师从高密三李,专学贾岛、孟郊,为“后四灵”之首。现存诗集《卓庵吟草》,所作内容多围绕其乡村居所展开,以清简的日常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类便是写“琴”诗。... 李诒经,山东高密人,清乾嘉间高密派后学。诒经终身为布衣,师从高密三李,专学贾岛、孟郊,为“后四灵”之首。现存诗集《卓庵吟草》,所作内容多围绕其乡村居所展开,以清简的日常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其中,值得注意的一类便是写“琴”诗。琴,在李诒经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琴,是诗人笔下一个重要的写作意象。诗人以琴为友,不仅怀人弹琴,闲居弹琴,病愈更会弹琴。可以说,琴是诒经现实生命特质的重要映像,是李诒经超然于世俗之上的不可或缺的精神伙伴。两者相伴相随,直至永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诒经 《卓庵吟草》 琴诗
下载PDF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秦观贬谪词的空间和心态研究
9
作者 应豪杰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46-51,共6页
秦观贬谪词是词人在绍圣元年(1094)至元符三年(1100)所作,代表了秦观词作生涯的最高峰。基于文学地理学视角从文本之外的贬谪地动态分布来分析秦观贬谪词,吴越、荆楚和岭南文学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促使秦观贬谪词书写由华丽化向清淡... 秦观贬谪词是词人在绍圣元年(1094)至元符三年(1100)所作,代表了秦观词作生涯的最高峰。基于文学地理学视角从文本之外的贬谪地动态分布来分析秦观贬谪词,吴越、荆楚和岭南文学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促使秦观贬谪词书写由华丽化向清淡化转变;从贬谪词文本呈现出的空间构建模型及空间特点入手分析,发现其空间书写对象以宫室建筑和水域空间为主,空间观感呈现华丽与清冷共存的特点,也反映出词人心态由对往事留恋向现实绝望转变。从空间视角对秦观贬谪词进行审视,会对地域与词风、词作本身的关系形成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地理学 秦观 贬谪词 地理空间
下载PDF
申钦汉诗对陶渊明的接受研究
10
作者 谢梦洁 王雨喧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5-33,共9页
陶渊明诗文在朝鲜王朝时期影响广泛,文坛曾出现大量的和陶诗。申钦的《象村稿》收录了他创作的102首和陶诗。申钦效仿陶渊明闲适自得、躬耕田园的生活方式,探索并接受陶渊明的思想,表达对陶渊明的钦慕之情。此外,申钦还从物象、典故、... 陶渊明诗文在朝鲜王朝时期影响广泛,文坛曾出现大量的和陶诗。申钦的《象村稿》收录了他创作的102首和陶诗。申钦效仿陶渊明闲适自得、躬耕田园的生活方式,探索并接受陶渊明的思想,表达对陶渊明的钦慕之情。此外,申钦还从物象、典故、词句和语言风格等多角度对陶诗进行模拟、赓和,将陶诗平淡醇美的风格融入自己的诗歌,使其诗歌具有陶诗的韵味和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钦 《象村稿》 和陶诗 陶渊明 接受 朝鲜王朝时期
下载PDF
论先秦“赋诗”、“引诗”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春青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6-20,共5页
《左传》、《国语》里记载了许多春秋“赋诗”、“引诗”的史实。从文化历史语境的阐释角度看,春秋赋诗是西周礼仪形式的遗留或变体;赋诗之所以能成为贵族生活中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言说方式在于诗歌原有的那种庄严性、高贵性恰好符合了贵... 《左传》、《国语》里记载了许多春秋“赋诗”、“引诗”的史实。从文化历史语境的阐释角度看,春秋赋诗是西周礼仪形式的遗留或变体;赋诗之所以能成为贵族生活中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言说方式在于诗歌原有的那种庄严性、高贵性恰好符合了贵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自我认同需求;再者,诗歌所独有的含蓄、委婉的特性,使赋诗成了外交或交际场合请求或拒绝别人的合适、得体的方式。春秋时代贵族引诗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到了春秋末期开始的“子学时代”,只有儒家大量引诗。同为史书,《左传》、《国语》记载的引诗与《战国策》记载的引诗有重要的差异:前者在于标举某种精神价值,而后者只是一种纯粹的语言修辞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赋诗 引诗 文化意蕴
下载PDF
论先秦“诗教”传统的起源与兴衰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世华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96-100,共5页
“诗教说”的提出虽然较晚,但“以诗为教”的传统却几乎始于中华文明的草创时期。夏商周三代,“诗教”传统一脉相承,并且成为国家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时期,随着国家礼乐制度的解体,诗教传统亦盛极而衰,并开始了由官学诗... “诗教说”的提出虽然较晚,但“以诗为教”的传统却几乎始于中华文明的草创时期。夏商周三代,“诗教”传统一脉相承,并且成为国家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时期,随着国家礼乐制度的解体,诗教传统亦盛极而衰,并开始了由官学诗教时代向私学诗教时代的转变。孔子的历史性贡献在于继承并捍卫西周春秋初期以来的“诗教”传统,恢复并进一步突出了《诗三百》在礼乐教化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为后代儒家特别是汉代“诗教”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诗教 礼乐制度
下载PDF
论秦早期文学 被引量:3
13
作者 蒲向明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第5期126-131,共6页
"秦早期文学"的提法,今不见于学术界,此为首次提出。周孝王封嬴非子于秦邑,即肇始"秦文学"之源。秦文学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秦早期文学按时段分,属于襄公以前(含襄公)时期的秦文学,这是秦文学的草创时期,地域... "秦早期文学"的提法,今不见于学术界,此为首次提出。周孝王封嬴非子于秦邑,即肇始"秦文学"之源。秦文学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秦早期文学按时段分,属于襄公以前(含襄公)时期的秦文学,这是秦文学的草创时期,地域上主要分布在西汉水流域或渭水—牛头河流域。秦早期文学肇始先有神话故事,秦庄公时期为早秦文学的萌芽期,特征是从民间歌谣和模仿周人起步,主要表现为诗歌和散文两个方面。《秦风·无衣》等传世诗歌和出土文献《不其簋铭》是秦文学源头的可考作品。此外,《诗经·秦风》的《车邻》、《蒹葭》、《终南》等篇以及《秦公簋铭》,也属于秦早期文学。随着考古新发现和新材料研究的进展,对秦早期文学的认识和研究还会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文学” 秦早期文学 《不其簋铭》 《诗经·秦风》 《秦公簋铭》
下载PDF
试论秦观诗的艺术风格——“女郎诗”不是秦观诗的主调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枫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4-78,共5页
秦观前期诗 ,以田园、山水、酬唱为主要内容 ,风格不一。秦观在重大政治关头曾写过一些讽刺诗 ,数量虽少 ,但却振聋发聩 ,令人耳目一新 ,使人看到他在静穆之中又有着金刚怒目式的抗争。秦观后期诗 ,以贬谪生活为主题 ,以哀怨加悲愤为基... 秦观前期诗 ,以田园、山水、酬唱为主要内容 ,风格不一。秦观在重大政治关头曾写过一些讽刺诗 ,数量虽少 ,但却振聋发聩 ,令人耳目一新 ,使人看到他在静穆之中又有着金刚怒目式的抗争。秦观后期诗 ,以贬谪生活为主题 ,以哀怨加悲愤为基调 ,严重高古 ,自成一家 ,是秦观一生思想和艺术成熟的结晶 ,形成了秦观诗的主旋律和主体流向。因此 ,“女郎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艺术风格 诗歌 “女郎诗” 题材
下载PDF
《红楼梦》与秦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晓苇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0-14,共5页
《红楼梦》与秦观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第五回作者以秦观的字"太虚"称幻境,意在暗示秦观心性思想与"太虚幻境"性质内涵的关联;二、小说中有秦观后裔无锡秦家的影形;三、秦观的诗词对《红楼梦... 《红楼梦》与秦观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第五回作者以秦观的字"太虚"称幻境,意在暗示秦观心性思想与"太虚幻境"性质内涵的关联;二、小说中有秦观后裔无锡秦家的影形;三、秦观的诗词对《红楼梦》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秦观 太虚幻境 秦氏家族 秦观诗词
下载PDF
浅析谢朓诗歌中琴曲的文化意蕴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红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7-19,共3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是每一个文化人的必修科目,而“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首”(桓谭的《新论·琴道》)。据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统计,其所收录的谢朓120多首诗中提及琴的多达18首,占总数的15%。在本文中,笔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音乐是每一个文化人的必修科目,而“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首”(桓谭的《新论·琴道》)。据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统计,其所收录的谢朓120多首诗中提及琴的多达18首,占总数的15%。在本文中,笔者将从诗歌本文出发,分析谢朓诗歌中琴曲的三种意蕴即以琴娱心、以琴示忧、以琴明性,从而挖掘中国古典文学中琴的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胱 诗歌 琴曲
下载PDF
先秦诗歌中的“追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闵军 傅丽霞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68,共4页
“追寻”是先秦诗歌中的重要模式,《诗经》中“在水一方”、《楚辞》中“香草美人”两种模式是“追寻”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追寻”模式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我们祖先重复了无数次的无意识精神和命运碎片,它一直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影响... “追寻”是先秦诗歌中的重要模式,《诗经》中“在水一方”、《楚辞》中“香草美人”两种模式是“追寻”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追寻”模式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我们祖先重复了无数次的无意识精神和命运碎片,它一直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影响着一代一代的文学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诗歌 追寻 原型模式 集体无意识 在水一方 香草美人
下载PDF
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修改传播现象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世前 李朝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1-83,共3页
中国古代诗词中存在一种对名篇佳句进行修改的现象,这些修改既促进了原有作品的传播,也使其自身随之广为流传。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这种现象与其传播源多为权威人物以及符合两面之词理论有关。
关键词 诗词 传播现象 黄庭坚 苏轼 秦观
下载PDF
期待视野的形成与失落——秦观“诗似小词”评价的接受学考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晓骊 《晋阳学刊》 CSSCI 2014年第1期29-34,75,共7页
北宋文人"诗似小词"的评价奠定了秦观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元好问"女郎诗"的说法即源出于此。这一评价的产生一方面固来自于秦观诗歌创作本身存在的清丽风格,另一方面则由于诗人早期投献酬赠诗给以苏门文人为主的... 北宋文人"诗似小词"的评价奠定了秦观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元好问"女郎诗"的说法即源出于此。这一评价的产生一方面固来自于秦观诗歌创作本身存在的清丽风格,另一方面则由于诗人早期投献酬赠诗给以苏门文人为主的读者群留下了豪宕奇峭的第一印象,使得秦诗的清丽风格由于溢出了苏门文人的期待视野而受到批评。此外,随着秦观词的广泛传播,其婉约妩丽词风加深了接受群体对其清丽诗风的印象,从而影响了时人对秦诗的全面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观 诗似小词 接受学 期待视野
下载PDF
《古诗十九首》是否为秦嘉徐淑赠答诗——基于对秦嘉徐淑创作年限与诗文风格的考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连振波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84-90,共7页
秦嘉徐淑是东汉重要的五言诗代表诗人。他们夫妻二人的爱情赠答诗,对后世文人五言诗创作影响巨大。产生于秦嘉徐淑同时代的《古诗十九首》,多与秦嘉徐淑生平经历、创作情境、艺术风格相契合,故有学者推断:"在现存的东汉无名氏文人... 秦嘉徐淑是东汉重要的五言诗代表诗人。他们夫妻二人的爱情赠答诗,对后世文人五言诗创作影响巨大。产生于秦嘉徐淑同时代的《古诗十九首》,多与秦嘉徐淑生平经历、创作情境、艺术风格相契合,故有学者推断:"在现存的东汉无名氏文人五言赠答诗中,定有秦嘉、徐淑二人的作品。"基于对秦嘉徐淑诗文与《古诗十九首》的创作年限与诗文风格一致性的比较考察,根据二者创作时间相合、创作情境相近、作品风格相似特点的分析,得出《古诗十九首》部分作品就是秦嘉徐淑五言赠答诗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秦嘉 徐淑 五言赠答诗 情境 风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