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85
篇文章
<
1
2
…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词”概念及其文体演变发覆
1
作者
魏宏远
吴冬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5,共10页
青词初为道教奏章祝文,因太清宫斋醮停祝版而产生。“青词”取自书写纸张的颜色,“清词”则与斋醮场所太清宫有关,且由于音乐性,初定名为“词”而非“辞”。青词虽产生于玄门,但撰写者与体例都打上了世俗文书烙印,撰写者为翰林学士,格...
青词初为道教奏章祝文,因太清宫斋醮停祝版而产生。“青词”取自书写纸张的颜色,“清词”则与斋醮场所太清宫有关,且由于音乐性,初定名为“词”而非“辞”。青词虽产生于玄门,但撰写者与体例都打上了世俗文书烙印,撰写者为翰林学士,格式上则仿唐代表章。自晚唐杜光庭之后,青词逐渐脱离太清宫,向普通斋醮词过渡,至宋程式化书写减少,抒情成分增加,进而分化出宫廷斋醮青词与民间斋醮青词不同类型。这也使“青词”由最初的文体概念向文类概念转变,后世更将绿章、对联、绝句等醮词视为青词,青词逐渐向纯文学靠拢,成为融合宗教学、文体学和民俗学的特殊文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词
绿章
文体概念
文类概念
文体演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词中的佛禅思想研究
2
作者
孔德洁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88-90,95,共4页
清代的文学艺术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在清代词作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人气息,还能窥见其中融入的佛禅思想,这是清代词作独特之处。佛禅思想作为一种哲学体系,渗透在清代文学中,使词作更加丰富、深邃。文章深入探讨清代词作中的佛禅思...
清代的文学艺术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在清代词作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人气息,还能窥见其中融入的佛禅思想,这是清代词作独特之处。佛禅思想作为一种哲学体系,渗透在清代文学中,使词作更加丰富、深邃。文章深入探讨清代词作中的佛禅思想,以期揭示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词作
佛禅思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清词·嘉道卷》辑补43首
3
作者
陆勇强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5-72,共8页
文章从总集、别集、诗话、地方志、剧本、书画录等文献中,辑得《全清词·嘉道卷》未收之作品43首,涉及黄承增、孙尔准、周介福、陈怀彦、段驯、鲍樾、来其鉴、孙赓南等27位词人。凡《嘉道卷》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
文章从总集、别集、诗话、地方志、剧本、书画录等文献中,辑得《全清词·嘉道卷》未收之作品43首,涉及黄承增、孙尔准、周介福、陈怀彦、段驯、鲍樾、来其鉴、孙赓南等27位词人。凡《嘉道卷》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籍、科第、仕历、著述及其他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清词
嘉道卷
辑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近词坛多元门径中的清真法度与创作实践
4
作者
徐燕婷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4,共8页
晚近词坛在浙常交融的背景下,辅以新旧文化之争,词坛呈现多元门径。周济的“宋四家说”奠定多元门径的根基,王鹏运、朱祖谋等清季四大家、龙榆生、唐圭璋等现代词家在此基础上多有发挥、修正与拓展。作为学词门径之一的清真词,其精工博...
晚近词坛在浙常交融的背景下,辅以新旧文化之争,词坛呈现多元门径。周济的“宋四家说”奠定多元门径的根基,王鹏运、朱祖谋等清季四大家、龙榆生、唐圭璋等现代词家在此基础上多有发挥、修正与拓展。作为学词门径之一的清真词,其精工博大、格调天成的清真法度被奉为学词之至境,陈洵、夏敬观、朱师辙、邵瑞彭、汪东等人在创作实践中积极效法。词人对清真词的追和实践可视为师法清真最直接的体现。晚近词人师法清真也往往存在着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分化、男性词人与女性词人创作冷热不均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近
清真法度
创作
词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清词·嘉道卷》辑补47首
5
作者
陆勇强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0-69,共10页
今从总集、别集、诗话、曲本、地方志、书画录等文献中,辑得《全清词·嘉道卷》未收之作品47首,既有《嘉道卷》已收作者的佚作,也有《嘉道卷》未及收录的作者及词作,涉及归懋仪、改琦、黄安涛、马锦、周叙、黄本敏、黄浚、麟桂、吴...
今从总集、别集、诗话、曲本、地方志、书画录等文献中,辑得《全清词·嘉道卷》未收之作品47首,既有《嘉道卷》已收作者的佚作,也有《嘉道卷》未及收录的作者及词作,涉及归懋仪、改琦、黄安涛、马锦、周叙、黄本敏、黄浚、麟桂、吴镐等29位作者。凡新增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籍、科第、仕历、著述及其他事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清词
嘉道卷
辑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清代诗话的破体观念论析
6
作者
任竞泽
李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2,共15页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多达63部,贯穿整个清代诗话史和诗学史。清代诗学史上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学者诸如王夫之、叶燮、王士祯、沈德潜、赵翼、翁方纲、潘德舆等,在对相关破体范畴进行文体批评时,往往褒贬倾向不一,或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并在演进递嬗中形成了系统的破体观念体系,堪称中国古代破体理论的集大成和总结者。这对于纵向观照和比较研究宋元明诗话破体观念具有重要的文体批评史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诗话
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以古为律
破体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词论的“尚清”意识
7
作者
吴洋洋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5-50,共6页
宋代词论呈现出了鲜明的“尚清”意识。“清”话语可以指向词体的构成部分,也可以指向作品整体的审美风格和词人人品境界。反映在宋词上,“清”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文辞上的明净自然,意蕴层面的高雅不俗。“尚清”意识与宋代儒学复兴...
宋代词论呈现出了鲜明的“尚清”意识。“清”话语可以指向词体的构成部分,也可以指向作品整体的审美风格和词人人品境界。反映在宋词上,“清”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文辞上的明净自然,意蕴层面的高雅不俗。“尚清”意识与宋代儒学复兴密切相关,也是文人阶层追求清雅生活的文学表达。宋代词论的“尚清”意识,反映出中国古代“取象连类”的思维方式和宋代文学艺术整体审美风尚,推动了后世词论的“尚清”审美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词论
尚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清词韵学的辨体视野与尊体策略
8
作者
杜玄图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6-226,共11页
明清时期的词韵辨体视野不一,具体表现为:明中期至清中期所选择的辨异对象或为近体诗,或为曲,或为乐府古诗,各家常以破体关联另一体之法来强化辨异,呈现出辨破结合的特点;清中后期逐渐回归词体,转向词体内部探求韵法,辨而不破。不同的...
明清时期的词韵辨体视野不一,具体表现为:明中期至清中期所选择的辨异对象或为近体诗,或为曲,或为乐府古诗,各家常以破体关联另一体之法来强化辨异,呈现出辨破结合的特点;清中后期逐渐回归词体,转向词体内部探求韵法,辨而不破。不同的辨体视野,源于诸家不同的尊体策略。明清词韵学之尊体策略经历了“曲化合乐—格律稽古—寻源释韵—回归词体”的演进,辨体视野相应地经历了“关联曲以与诗辨—关联诗以与曲辨—与古乐府之通与辨—辨而不破”的演变。不同层面、不同途径的音律观照,是造成明清词韵学辨体视野不一、尊体策略各异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词韵学
辨体
尊体
演变
音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词“四声论”的生成发展及其词学史意义
9
作者
闫赵玉
郑易焜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4-40,共7页
清代词学中兴,词人特重音律,在词之创作上,万树首倡“四声论”,乾嘉以后词人,以蒋春霖和晚清四大家为代表,在填词中重视四声字;在词的校勘中,出现了以四声校词的校勘方法,推动了词律研究与词学文献整理;随着词律研究的深入,凌廷堪、谢...
清代词学中兴,词人特重音律,在词之创作上,万树首倡“四声论”,乾嘉以后词人,以蒋春霖和晚清四大家为代表,在填词中重视四声字;在词的校勘中,出现了以四声校词的校勘方法,推动了词律研究与词学文献整理;随着词律研究的深入,凌廷堪、谢元淮等学者尝试重构词乐,江顺诒治词重宫调、审音,并对万树“四声论”进行了批评。概言之,“四声论”的构建,推动了清代词律学体系的完善与词学的独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词
四声论
词学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人词论中的雅俗之辨诠论
10
作者
彭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86-93,共8页
词之雅俗是词学长久以来热衷论争的重要话题。清人处于千年古代词史的收束期,对词之雅俗进行了持续性探讨。清初,论词者尝试矫正明中后期以来的近俗风气,并借助于辨析关涉雅俗的各类范畴,推动了崇雅之风的崛起与近俗习气的日益式微。清...
词之雅俗是词学长久以来热衷论争的重要话题。清人处于千年古代词史的收束期,对词之雅俗进行了持续性探讨。清初,论词者尝试矫正明中后期以来的近俗风气,并借助于辨析关涉雅俗的各类范畴,推动了崇雅之风的崛起与近俗习气的日益式微。清中叶,接续前贤对词之雅俗的阐述,论词者分从语言运用、音律表现、体制特征、情感呈现等方面考量雅正在词体中发挥的作用,促使去俗崇雅成为衡量词体的重要标准。清末,围绕词之雅正展开了更具广度、深度的探讨,其中尤以陈廷焯的系列论述最为深刻全面。经过清朝两百多年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论词以雅正为宗尚的目标,是为古代词学批评史中关涉雅俗问题的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词论
雅俗之辨
去俗崇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海堂与晚清岭南词坛考论
11
作者
莫岸洪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8-61,共14页
学海堂词人群体指的是学海堂师生或因地缘、血缘、学缘而参与学海堂词学活动的词人集团。由于其成员之间在地缘、血缘、学缘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学海堂崇尚“实学”的词学价值观,注重朴学课业的词学养成和稼轩词风的受容与宗奉先贤的审美导...
学海堂词人群体指的是学海堂师生或因地缘、血缘、学缘而参与学海堂词学活动的词人集团。由于其成员之间在地缘、血缘、学缘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学海堂崇尚“实学”的词学价值观,注重朴学课业的词学养成和稼轩词风的受容与宗奉先贤的审美导向,使学海堂词人群体的词作和词学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创作上继承岭南先贤崔与之、李昴英等词家创辟的“雄健”岭南词风,拓展词体纪史言志的功能,也因为受浙派和常派词风的影响,呈现“清雅”和“雄健”并存的特色;理论上“推尊词体、重视词律”,在词作和词学上具有浓郁的词史意识和学人本色。学海堂词人群体人数众多,在晚清传承流衍不断,成就卓著,在晚清词史上起到引领粤词及岭南词学的兴盛与转向的作用,其对晚清词坛及整个近代词坛的功绩不可磨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海堂
词人群体
晚清
岭南词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23年清代词学研究述评
12
作者
马金水
《嘉兴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03-111,共9页
2023年,学界在清代词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词人词作研究、词律词韵研究、词作接受研究、词史研究、词论研究等领域继续开拓,成果不菲。立足于文献整理成果,相关词学研究在系统性上逐步走向深入:一是词人词作研究的对象不再囿于一流大家,...
2023年,学界在清代词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词人词作研究、词律词韵研究、词作接受研究、词史研究、词论研究等领域继续开拓,成果不菲。立足于文献整理成果,相关词学研究在系统性上逐步走向深入:一是词人词作研究的对象不再囿于一流大家,二是词韵专书的编韵理据得到关注,三是清人对宋词的接受颇受瞩目,四是词史研究呈现出现象、选本、词谱等多维考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词学
词史
词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谫论明清小说家词作的通俗化特质
13
作者
王帆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家之词,可以发现这一群体之词的通俗化特质有题材世俗和语言俚俗两种特殊表现。前者受小说创作原则、时代文化背景、小说故事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后者受“游戏体”的创作意图、随意的创作态度、习惯...
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家之词,可以发现这一群体之词的通俗化特质有题材世俗和语言俚俗两种特殊表现。前者受小说创作原则、时代文化背景、小说故事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后者受“游戏体”的创作意图、随意的创作态度、习惯性的小说用语以及明清词谱的广泛使用等方面的影响。以上内容体现了明清词坛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及文人之间世俗交往的文化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时期文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把握明清词坛整体样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群体
小说家词
通俗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词变与时变:吴鼒与扬州词坛的“一萼红”倡和
14
作者
尹子豪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12,共7页
《百萼红词》为吴鼒晚年寓扬所作,词多伤逝感旧。在嘉庆后期扬州风雅际会的环境中,吴鼒以“一萼红”为调与吴锡麒、汪端光、洪梧等词友相倡和,将个人、群体与时代走向没落的伤感共鸣弥散于扬州词坛。“一萼红”倡和诸人门户近于浙西,欲...
《百萼红词》为吴鼒晚年寓扬所作,词多伤逝感旧。在嘉庆后期扬州风雅际会的环境中,吴鼒以“一萼红”为调与吴锡麒、汪端光、洪梧等词友相倡和,将个人、群体与时代走向没落的伤感共鸣弥散于扬州词坛。“一萼红”倡和诸人门户近于浙西,欲救乾嘉浙派之流弊,他们鼓扬性情词风,注重真情、追求个性,于现实生活中寻找寄托,使因革中的浙派新声与新兴的常州词派并举,回应着时代衰歇对个体心灵与社会政治的震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词
吴鼒
一萼红
倡和
扬州词坛
浙西词派改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砚田赋的耕读文化意蕴
15
作者
陈莜烨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先秦以后半耕半读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常态,并发展出影响至今的耕读文化。随着耕读文化的成熟与发展,在元末明初真正形成了由读书之“砚”与耕种之“田”结合而成的“砚田”意象。清代出现的砚田赋展现了丰富的耕读...
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先秦以后半耕半读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常态,并发展出影响至今的耕读文化。随着耕读文化的成熟与发展,在元末明初真正形成了由读书之“砚”与耕种之“田”结合而成的“砚田”意象。清代出现的砚田赋展现了丰富的耕读文化意蕴,其运用“以田喻砚”的书写策略,在砚田与农田、读书与耕种的两相对比下,推崇士人勤学入仕。同时,清代砚田赋还强调士人在耕读生活中应当注重修身养性,固穷守节,传承家族文化,推动家族兴盛。清代砚田赋可视为耕读文化在文学领域的一个缩影,折射出耕读文化的深刻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辞赋
砚田赋
砚田意象
耕读文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江村江氏家族的词学取径与词风嬗变
16
作者
卞嘉傲
薛玉坤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2-17,共6页
清代雍乾之际,活跃于今浙江杭嘉湖地区、江苏扬州地区的皖籍词人为“浙派”词风的风靡推波助澜,其中歙县江村江氏家族词人辈出,以江昱、江恂、江昉、江炳炎、江立为代表,从词学理念至词作、词籍疏证,不仅身体力行地践行其好学姜、张的...
清代雍乾之际,活跃于今浙江杭嘉湖地区、江苏扬州地区的皖籍词人为“浙派”词风的风靡推波助澜,其中歙县江村江氏家族词人辈出,以江昱、江恂、江昉、江炳炎、江立为代表,从词学理念至词作、词籍疏证,不仅身体力行地践行其好学姜、张的词学取径,更是以家族词风之嬗变彰显“浙派”的发展轨迹、地域间的互通,在“浙派”、广陵词坛乃至整个词学史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乾之际
“浙派”词风
江氏家族
江昱
江昉
江炳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花”“草”崇尚对清初词坛的影响
17
作者
岳淑珍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5-47,共3页
明代中后期强烈的“花”“草”崇尚在清初仍然温度不减,沿着明代崇尚的惯性,持续影响着清初词坛近半个世纪。这种影响在词坛上表现为:词体创作模仿“花”“草”;词籍纂著继承“花”“草”;词体评价以“花”“草”为标准。此时词坛亦在...
明代中后期强烈的“花”“草”崇尚在清初仍然温度不减,沿着明代崇尚的惯性,持续影响着清初词坛近半个世纪。这种影响在词坛上表现为:词体创作模仿“花”“草”;词籍纂著继承“花”“草”;词体评价以“花”“草”为标准。此时词坛亦在孕育着词学新变,针对《草堂诗余》编纂而成的词选——《词综》,逐渐对《草堂诗余》形成强有力的冲击,“花”“草”尤其是《草堂诗余》的影响被大大削弱的时代已经来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词坛
《花间集》
《草堂诗余》
“花”“草”崇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辑补楚石佚赋《和〈归去来兮辞〉》《和〈闲情赋〉》——兼论《西斋和陶集》
18
作者
齐胜利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2-36,共5页
根据明人叶盛《水东日记》与朱右《白云稿》的相关记载辑补、勘误《全元文》《全元诗》《楚石梵琦全集》中楚石梵琦的《和〈归去来兮辞〉》《和〈闲情赋〉》以及八首和陶诗与《西斋和陶诗序》。同时,借助前人记载窥探《西斋和陶集》的...
根据明人叶盛《水东日记》与朱右《白云稿》的相关记载辑补、勘误《全元文》《全元诗》《楚石梵琦全集》中楚石梵琦的《和〈归去来兮辞〉》《和〈闲情赋〉》以及八首和陶诗与《西斋和陶诗序》。同时,借助前人记载窥探《西斋和陶集》的原貌。从陶渊明及其诗文与佛教的因缘、僧人创作传统、陶渊明的文化意蕴、楚石与陶渊明的经历分析楚石《西斋和陶集》的创作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石梵琦
《和〈归去来兮辞〉》
《和〈闲情赋〉》
《西斋和陶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代画论对词体观念的类比借鉴
19
作者
杨祖望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6-123,共8页
清代画论使用类比、对照的方式,借鉴词体观念来对绘画进行理论诠释或审美批评。其中包括以词体的美学特质类比画作的风格,以词体的文体地位类比画品的雅俗,以词体的正变观类比画史的南北宗流派论,以“词为诗余”说类比书画一体同源论。...
清代画论使用类比、对照的方式,借鉴词体观念来对绘画进行理论诠释或审美批评。其中包括以词体的美学特质类比画作的风格,以词体的文体地位类比画品的雅俗,以词体的正变观类比画史的南北宗流派论,以“词为诗余”说类比书画一体同源论。搜辑和考察这种类比,可以为文学艺术互动互鉴的探究开拓视野,为词学反哺画学的情形提供印证,进而理解清人看待词体与绘画特性的视角、联结不同文艺门类的尝试,以及对于艺术创作普遍规律和理论共性的归纳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画论
词体观念
类比
词画互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州瓠社词人“赋比兴”抒情方式探析
20
作者
杨祖望
《闽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瓠社是晚清光绪年间6位福州词人组织的词社,共计有330首词作传世。这6位词人的词作使用灵活多样的抒情方式,既有“赋”的直接抒情,也有“比兴”的曲折表达。在以比兴寄托手法书写的作品中,多数是“有寄托”之词,能够以雅化、诗化的面貌...
瓠社是晚清光绪年间6位福州词人组织的词社,共计有330首词作传世。这6位词人的词作使用灵活多样的抒情方式,既有“赋”的直接抒情,也有“比兴”的曲折表达。在以比兴寄托手法书写的作品中,多数是“有寄托”之词,能够以雅化、诗化的面貌来传达文本的双重内涵;亦有少数达到了“无寄托”的境界,通过营造文本意义的多义性、开放性,带来“见仁见智”的阐释空间和“可解不可解”的美感体验。瓠社词人凭借蕴蓄在文本中的真挚情感和对抒情方式的精巧运用,足可成为晚清闽词史上不应遗漏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社
赋比兴
抒情方式
闽词
晚清词
福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词”概念及其文体演变发覆
1
作者
魏宏远
吴冬莉
机构
兰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5,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古典诗教文道传统的当代阐释及教育实践”(项目编号:2024JZDZ049)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明代‘名贤碑传’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3jbkyzx004)。
文摘
青词初为道教奏章祝文,因太清宫斋醮停祝版而产生。“青词”取自书写纸张的颜色,“清词”则与斋醮场所太清宫有关,且由于音乐性,初定名为“词”而非“辞”。青词虽产生于玄门,但撰写者与体例都打上了世俗文书烙印,撰写者为翰林学士,格式上则仿唐代表章。自晚唐杜光庭之后,青词逐渐脱离太清宫,向普通斋醮词过渡,至宋程式化书写减少,抒情成分增加,进而分化出宫廷斋醮青词与民间斋醮青词不同类型。这也使“青词”由最初的文体概念向文类概念转变,后世更将绿章、对联、绝句等醮词视为青词,青词逐渐向纯文学靠拢,成为融合宗教学、文体学和民俗学的特殊文类。
关键词
青词
绿章
文体概念
文类概念
文体演变
Keywords
qing ci
LüZhang
stylistic concept
genre concept
stylistic evolution
分类号
I27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词中的佛禅思想研究
2
作者
孔德洁
机构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共教学部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2期88-90,95,共4页
基金
2023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23CX120
2020年度安徽省质量工程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0szjyxm116
2021年度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重点课题,项目编号:hyszzd202103。
文摘
清代的文学艺术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在清代词作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文人气息,还能窥见其中融入的佛禅思想,这是清代词作独特之处。佛禅思想作为一种哲学体系,渗透在清代文学中,使词作更加丰富、深邃。文章深入探讨清代词作中的佛禅思想,以期揭示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
清代
词作
佛禅思想
Keywords
qing
Dynasty
ci
Poetry
Buddhist Zen thought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清词·嘉道卷》辑补43首
3
作者
陆勇强
机构
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5-72,共8页
文摘
文章从总集、别集、诗话、地方志、剧本、书画录等文献中,辑得《全清词·嘉道卷》未收之作品43首,涉及黄承增、孙尔准、周介福、陈怀彦、段驯、鲍樾、来其鉴、孙赓南等27位词人。凡《嘉道卷》未及收录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籍、科第、仕历、著述及其他事迹。
关键词
全清词
嘉道卷
辑考
Keywords
The Complete
ci
-poetry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Complete
ci
-poetry of the
qing
Dynasty from Jia
qing
to Daoguang
addendum
分类号
I256.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近词坛多元门径中的清真法度与创作实践
4
作者
徐燕婷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4,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现代女性词编年史”(20BZW123)。
文摘
晚近词坛在浙常交融的背景下,辅以新旧文化之争,词坛呈现多元门径。周济的“宋四家说”奠定多元门径的根基,王鹏运、朱祖谋等清季四大家、龙榆生、唐圭璋等现代词家在此基础上多有发挥、修正与拓展。作为学词门径之一的清真词,其精工博大、格调天成的清真法度被奉为学词之至境,陈洵、夏敬观、朱师辙、邵瑞彭、汪东等人在创作实践中积极效法。词人对清真词的追和实践可视为师法清真最直接的体现。晚近词人师法清真也往往存在着理论与创作实践的分化、男性词人与女性词人创作冷热不均等问题。
关键词
晚近
清真法度
创作
词学
Keywords
late
qing
and modern era
qing
zhen
ci
-poetry rules
creative
ci
xue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清词·嘉道卷》辑补47首
5
作者
陆勇强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古籍研究所
出处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0-69,共10页
文摘
今从总集、别集、诗话、曲本、地方志、书画录等文献中,辑得《全清词·嘉道卷》未收之作品47首,既有《嘉道卷》已收作者的佚作,也有《嘉道卷》未及收录的作者及词作,涉及归懋仪、改琦、黄安涛、马锦、周叙、黄本敏、黄浚、麟桂、吴镐等29位作者。凡新增的作者,略考其姓氏、字号、里籍、科第、仕历、著述及其他事迹。
关键词
全清词
嘉道卷
辑考
Keywords
Complete
ci
-poetry of the
qing
Dynasty
Volume of Jia
qing
and Daoguang Periods
research and supplement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清代诗话的破体观念论析
6
作者
任竞泽
李增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2,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日韩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观念”(19FZWB042)。
文摘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多达63部,贯穿整个清代诗话史和诗学史。清代诗学史上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学者诸如王夫之、叶燮、王士祯、沈德潜、赵翼、翁方纲、潘德舆等,在对相关破体范畴进行文体批评时,往往褒贬倾向不一,或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并在演进递嬗中形成了系统的破体观念体系,堪称中国古代破体理论的集大成和总结者。这对于纵向观照和比较研究宋元明诗话破体观念具有重要的文体批评史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清代诗话
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以古为律
破体观念
Keywords
qing
Dynasty poetry notes
prose as poetry
poetry as
ci
an
ci
ent poetry as rhythmic poetry
“style-breaking”concept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词论的“尚清”意识
7
作者
吴洋洋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5-50,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欢’观念与宋代美学面向研究”(19BZW031)。
文摘
宋代词论呈现出了鲜明的“尚清”意识。“清”话语可以指向词体的构成部分,也可以指向作品整体的审美风格和词人人品境界。反映在宋词上,“清”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文辞上的明净自然,意蕴层面的高雅不俗。“尚清”意识与宋代儒学复兴密切相关,也是文人阶层追求清雅生活的文学表达。宋代词论的“尚清”意识,反映出中国古代“取象连类”的思维方式和宋代文学艺术整体审美风尚,推动了后世词论的“尚清”审美取向。
关键词
宋代
词论
尚清
Keywords
the Song Dynasty
the theory of
ci
advocating"
qing
"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词韵学的辨体视野与尊体策略
8
作者
杜玄图
机构
内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6-226,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代词韵学与清代词学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CZW023]阶段性成果。
文摘
明清时期的词韵辨体视野不一,具体表现为:明中期至清中期所选择的辨异对象或为近体诗,或为曲,或为乐府古诗,各家常以破体关联另一体之法来强化辨异,呈现出辨破结合的特点;清中后期逐渐回归词体,转向词体内部探求韵法,辨而不破。不同的辨体视野,源于诸家不同的尊体策略。明清词韵学之尊体策略经历了“曲化合乐—格律稽古—寻源释韵—回归词体”的演进,辨体视野相应地经历了“关联曲以与诗辨—关联诗以与曲辨—与古乐府之通与辨—辨而不破”的演变。不同层面、不同途径的音律观照,是造成明清词韵学辨体视野不一、尊体策略各异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明清词韵学
辨体
尊体
演变
音律
Keywords
Ming and
qing ci
rhyme studies
stylistic discrimination
adherence to style
evolution
musical attributes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词“四声论”的生成发展及其词学史意义
9
作者
闫赵玉
郑易焜
机构
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
出处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4-40,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青年项目(23XJCZH002)
西安音乐学院2023年校级科研基金项目(XYKY2023YB11)。
文摘
清代词学中兴,词人特重音律,在词之创作上,万树首倡“四声论”,乾嘉以后词人,以蒋春霖和晚清四大家为代表,在填词中重视四声字;在词的校勘中,出现了以四声校词的校勘方法,推动了词律研究与词学文献整理;随着词律研究的深入,凌廷堪、谢元淮等学者尝试重构词乐,江顺诒治词重宫调、审音,并对万树“四声论”进行了批评。概言之,“四声论”的构建,推动了清代词律学体系的完善与词学的独立发展。
关键词
清词
四声论
词学史
Keywords
qing ci
four-tone
law of
ci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人词论中的雅俗之辨诠论
10
作者
彭志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出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86-9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中国历代地方志版刻插图整理与研究”(21CF188)。
文摘
词之雅俗是词学长久以来热衷论争的重要话题。清人处于千年古代词史的收束期,对词之雅俗进行了持续性探讨。清初,论词者尝试矫正明中后期以来的近俗风气,并借助于辨析关涉雅俗的各类范畴,推动了崇雅之风的崛起与近俗习气的日益式微。清中叶,接续前贤对词之雅俗的阐述,论词者分从语言运用、音律表现、体制特征、情感呈现等方面考量雅正在词体中发挥的作用,促使去俗崇雅成为衡量词体的重要标准。清末,围绕词之雅正展开了更具广度、深度的探讨,其中尤以陈廷焯的系列论述最为深刻全面。经过清朝两百多年的努力,最终实现了论词以雅正为宗尚的目标,是为古代词学批评史中关涉雅俗问题的句点。
关键词
清代
词论
雅俗之辨
去俗崇雅
Keywords
qing
dynasty
ci
poetry criti
ci
sm
distinction between elegance and vulgarity
pursuit of refinement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海堂与晚清岭南词坛考论
11
作者
莫岸洪
机构
肇庆学院发展规划部
出处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48-61,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化变革视野下的中国现代文言散文研究”(22CZW043)。
文摘
学海堂词人群体指的是学海堂师生或因地缘、血缘、学缘而参与学海堂词学活动的词人集团。由于其成员之间在地缘、血缘、学缘上的密切联系以及学海堂崇尚“实学”的词学价值观,注重朴学课业的词学养成和稼轩词风的受容与宗奉先贤的审美导向,使学海堂词人群体的词作和词学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创作上继承岭南先贤崔与之、李昴英等词家创辟的“雄健”岭南词风,拓展词体纪史言志的功能,也因为受浙派和常派词风的影响,呈现“清雅”和“雄健”并存的特色;理论上“推尊词体、重视词律”,在词作和词学上具有浓郁的词史意识和学人本色。学海堂词人群体人数众多,在晚清传承流衍不断,成就卓著,在晚清词史上起到引领粤词及岭南词学的兴盛与转向的作用,其对晚清词坛及整个近代词坛的功绩不可磨灭。
关键词
学海堂
词人群体
晚清
岭南词坛
Keywords
Xuehaitang
ci
poets group
late
qing
Dynasty
Lingnan
ci
Poetry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23年清代词学研究述评
12
作者
马金水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出处
《嘉兴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03-111,共9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21A0106)。
文摘
2023年,学界在清代词学文献整理与研究、词人词作研究、词律词韵研究、词作接受研究、词史研究、词论研究等领域继续开拓,成果不菲。立足于文献整理成果,相关词学研究在系统性上逐步走向深入:一是词人词作研究的对象不再囿于一流大家,二是词韵专书的编韵理据得到关注,三是清人对宋词的接受颇受瞩目,四是词史研究呈现出现象、选本、词谱等多维考察视角。
关键词
清代词学
词史
词论
Keywords
studies on
qing ci
-poetry
history of
ci
-poetry
criti
ci
sm and theories of
ci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谫论明清小说家词作的通俗化特质
13
作者
王帆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基金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明清小说家词作研究”(KYCX21_2523)。
文摘
通过分析明清时期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家之词,可以发现这一群体之词的通俗化特质有题材世俗和语言俚俗两种特殊表现。前者受小说创作原则、时代文化背景、小说故事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后者受“游戏体”的创作意图、随意的创作态度、习惯性的小说用语以及明清词谱的广泛使用等方面的影响。以上内容体现了明清词坛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及文人之间世俗交往的文化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时期文体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助于把握明清词坛整体样貌。
关键词
明清
群体
小说家词
通俗化
Keyword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group
ci
-poetry of novelist
popularization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词变与时变:吴鼒与扬州词坛的“一萼红”倡和
14
作者
尹子豪
机构
苏州大学
出处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6-12,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7BZW112)。
文摘
《百萼红词》为吴鼒晚年寓扬所作,词多伤逝感旧。在嘉庆后期扬州风雅际会的环境中,吴鼒以“一萼红”为调与吴锡麒、汪端光、洪梧等词友相倡和,将个人、群体与时代走向没落的伤感共鸣弥散于扬州词坛。“一萼红”倡和诸人门户近于浙西,欲救乾嘉浙派之流弊,他们鼓扬性情词风,注重真情、追求个性,于现实生活中寻找寄托,使因革中的浙派新声与新兴的常州词派并举,回应着时代衰歇对个体心灵与社会政治的震荡。
关键词
清词
吴鼒
一萼红
倡和
扬州词坛
浙西词派改革
Keywords
the
qing
Dynasty
ci
Poety
Wu Zi
A Red Bud
poetic exchanges
ci
poetry of Yangzhou
revolution of the Zhexi
ci
school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砚田赋的耕读文化意蕴
15
作者
陈莜烨
机构
山东大学文学院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2,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赋学编年史”(17ZDA240)。
文摘
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先秦以后半耕半读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常态,并发展出影响至今的耕读文化。随着耕读文化的成熟与发展,在元末明初真正形成了由读书之“砚”与耕种之“田”结合而成的“砚田”意象。清代出现的砚田赋展现了丰富的耕读文化意蕴,其运用“以田喻砚”的书写策略,在砚田与农田、读书与耕种的两相对比下,推崇士人勤学入仕。同时,清代砚田赋还强调士人在耕读生活中应当注重修身养性,固穷守节,传承家族文化,推动家族兴盛。清代砚田赋可视为耕读文化在文学领域的一个缩影,折射出耕读文化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
清代辞赋
砚田赋
砚田意象
耕读文化
Keywords
ci
fu of
qing
Dynasty
Yantian fu
the image of“Yantian”
farming and reading culture
分类号
I222.4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江村江氏家族的词学取径与词风嬗变
16
作者
卞嘉傲
薛玉坤
机构
苏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2-17,共6页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文脉专项一般项目(19WMB035)。
文摘
清代雍乾之际,活跃于今浙江杭嘉湖地区、江苏扬州地区的皖籍词人为“浙派”词风的风靡推波助澜,其中歙县江村江氏家族词人辈出,以江昱、江恂、江昉、江炳炎、江立为代表,从词学理念至词作、词籍疏证,不仅身体力行地践行其好学姜、张的词学取径,更是以家族词风之嬗变彰显“浙派”的发展轨迹、地域间的互通,在“浙派”、广陵词坛乃至整个词学史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
雍乾之际
“浙派”词风
江氏家族
江昱
江昉
江炳炎
Keywords
qing
Dynasties of Yongzheng-Qianlong
“Zhe School”
ci
style
Jiang Yu
Jiang Fang
Jiang Bingyan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花”“草”崇尚对清初词坛的影响
17
作者
岳淑珍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5-47,共3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代《草堂诗余》的纂刻及其词学影响研究”(21BZW013)。
文摘
明代中后期强烈的“花”“草”崇尚在清初仍然温度不减,沿着明代崇尚的惯性,持续影响着清初词坛近半个世纪。这种影响在词坛上表现为:词体创作模仿“花”“草”;词籍纂著继承“花”“草”;词体评价以“花”“草”为标准。此时词坛亦在孕育着词学新变,针对《草堂诗余》编纂而成的词选——《词综》,逐渐对《草堂诗余》形成强有力的冲击,“花”“草”尤其是《草堂诗余》的影响被大大削弱的时代已经来临。
关键词
清初词坛
《花间集》
《草堂诗余》
“花”“草”崇尚
Keywords
ci
ci
rcle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uajian Ji
Caotang Shiyu
taking“Flowers”and“Grass”as the standard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辑补楚石佚赋《和〈归去来兮辞〉》《和〈闲情赋〉》——兼论《西斋和陶集》
18
作者
齐胜利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陇东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2-36,共5页
文摘
根据明人叶盛《水东日记》与朱右《白云稿》的相关记载辑补、勘误《全元文》《全元诗》《楚石梵琦全集》中楚石梵琦的《和〈归去来兮辞〉》《和〈闲情赋〉》以及八首和陶诗与《西斋和陶诗序》。同时,借助前人记载窥探《西斋和陶集》的原貌。从陶渊明及其诗文与佛教的因缘、僧人创作传统、陶渊明的文化意蕴、楚石与陶渊明的经历分析楚石《西斋和陶集》的创作原因。
关键词
楚石梵琦
《和〈归去来兮辞〉》
《和〈闲情赋〉》
《西斋和陶集》
Keywords
Chu Shi Fanqi
He Gui Qu Lai Xi
ci
He Xian
qing
Fu
Xizhai He Tao Ji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代画论对词体观念的类比借鉴
19
作者
杨祖望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6-123,共8页
文摘
清代画论使用类比、对照的方式,借鉴词体观念来对绘画进行理论诠释或审美批评。其中包括以词体的美学特质类比画作的风格,以词体的文体地位类比画品的雅俗,以词体的正变观类比画史的南北宗流派论,以“词为诗余”说类比书画一体同源论。搜辑和考察这种类比,可以为文学艺术互动互鉴的探究开拓视野,为词学反哺画学的情形提供印证,进而理解清人看待词体与绘画特性的视角、联结不同文艺门类的尝试,以及对于艺术创作普遍规律和理论共性的归纳总结。
关键词
清代画论
词体观念
类比
词画互动
Keywords
painting theory in
qing
Dynasty
the ideas of the genre of
ci
poetry
analogy
interaction between
ci
poetry and painting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州瓠社词人“赋比兴”抒情方式探析
20
作者
杨祖望
机构
南开大学文学院
出处
《闽江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文摘
瓠社是晚清光绪年间6位福州词人组织的词社,共计有330首词作传世。这6位词人的词作使用灵活多样的抒情方式,既有“赋”的直接抒情,也有“比兴”的曲折表达。在以比兴寄托手法书写的作品中,多数是“有寄托”之词,能够以雅化、诗化的面貌来传达文本的双重内涵;亦有少数达到了“无寄托”的境界,通过营造文本意义的多义性、开放性,带来“见仁见智”的阐释空间和“可解不可解”的美感体验。瓠社词人凭借蕴蓄在文本中的真挚情感和对抒情方式的精巧运用,足可成为晚清闽词史上不应遗漏的一环。
关键词
瓠社
赋比兴
抒情方式
闽词
晚清词
福州
Keywords
Hu Poetry So
ci
ety
Fu Bi Xing
lyrical paradigm
ci
poetry of Fujian
ci
poetr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uzhou
分类号
I207.2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词”概念及其文体演变发覆
魏宏远
吴冬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词中的佛禅思想研究
孔德洁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全清词·嘉道卷》辑补43首
陆勇强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晚近词坛多元门径中的清真法度与创作实践
徐燕婷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全清词·嘉道卷》辑补47首
陆勇强
《嘉兴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清代诗话的破体观念论析
任竞泽
李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宋代词论的“尚清”意识
吴洋洋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明清词韵学的辨体视野与尊体策略
杜玄图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清词“四声论”的生成发展及其词学史意义
闫赵玉
郑易焜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清人词论中的雅俗之辨诠论
彭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学海堂与晚清岭南词坛考论
莫岸洪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2023年清代词学研究述评
马金水
《嘉兴大学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谫论明清小说家词作的通俗化特质
王帆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词变与时变:吴鼒与扬州词坛的“一萼红”倡和
尹子豪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清代砚田赋的耕读文化意蕴
陈莜烨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清代江村江氏家族的词学取径与词风嬗变
卞嘉傲
薛玉坤
《蚌埠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明代“花”“草”崇尚对清初词坛的影响
岳淑珍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辑补楚石佚赋《和〈归去来兮辞〉》《和〈闲情赋〉》——兼论《西斋和陶集》
齐胜利
《陇东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清代画论对词体观念的类比借鉴
杨祖望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福州瓠社词人“赋比兴”抒情方式探析
杨祖望
《闽江学院学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