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Pathogenic Strain Pi-1 of Resistance to Rice False Smut in Rice(Oryza sativa)
1
作者 李余生 杨娟 黄胜东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10期2179-2182,2317,共5页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resistant gene of rice false smut in rice, a recombi- nant inbred line (RILs) population with 157 lines derived from an inter-subspecies cross of Daguandao/IR28 by the single seed descent me...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resistant gene of rice false smut in rice, a recombi- nant inbred line (RILs) population with 157 lines derived from an inter-subspecies cross of Daguandao/IR28 by the single seed descent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strain Pi-1 of rice false smut caused by Usti/aginoiclea virens (Cooke) Takahashi in 2012 and 2013. The disease rate indexes of the two parents and 157 RILs caused by the strain Pi-1 of rice false smut were scored and the QTLs for rice false smut resistance were detected accordingly by QTL Cartographer software. Seven QTLs controlling false smut re- sistance were detected on chromosomes 2, 7, 8, 11 and 12, respectively, with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of 8.5%-17.2%. There were four QTLs detected in 2012 and 2013, respectively, and only one QTL was found in both two years,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 explained by this individual QTL was 13.5% and 17.2%, and the additive effects of this QTL contributed to the 9.9% and 14.3% decrease of disease index and therefore the disease resistance increased. The direction of the additive effects at five loci qFsr2a, qFsr8a, qFsr8b, qFsr11 and qFsr12 coincided with that predicted by phenotypes of the parents, and the IR28 alleles at these loci had positive effect against rice false smut while the negative effects were found in Daguandao alleles at qFsr2b and qFsr7. The qFsr11 should be useful in rice breeding for resistance to rice false smut in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 progr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Rice false smut Pathogen strains Disease resistance quantita- tive trait locus
下载PDF
无夹层底水油藏水平井水脊定量描述 被引量:4
2
作者 谷建伟 辛翠平 冯保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1,共5页
对于无夹层的底水油藏,建立典型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数值概念模型,计算了多种情况下的水脊形态,拟合了水脊剖面公式。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确定了水脊影响因素与系数a1、a2、a3的关系,建立了水脊定量描述公式,推导了水脊高度和水... 对于无夹层的底水油藏,建立典型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数值概念模型,计算了多种情况下的水脊形态,拟合了水脊剖面公式。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确定了水脊影响因素与系数a1、a2、a3的关系,建立了水脊定量描述公式,推导了水脊高度和水脊体积计算公式。以Z油藏一口水平井为例,验证了定量描述公式,结果表明定量描述公式计算结果满足矿场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水油藏 数值概念模型 多元非线性回归 水平井水脊定量描述
下载PDF
高温硫化硅橡胶老化状况及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晏年平 房子祎 +2 位作者 万华 程正 贾志东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9,共9页
老化是高温硫化硅橡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可靠的硅橡胶老化特征评估体系重要且迫切。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发展历程及使用情况,详细综述了电晕、臭氧、湿度、温度、表面污秽、紫外、酸雨、表面局部电弧以... 老化是高温硫化硅橡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可靠的硅橡胶老化特征评估体系重要且迫切。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的发展历程及使用情况,详细综述了电晕、臭氧、湿度、温度、表面污秽、紫外、酸雨、表面局部电弧以及多因素同时作用下,高温硫化硅橡胶材料的老化特征及机理;介绍了基于电老化阈值、陷阱特性、力学性能、体积电阻率-温度特性、泄漏电流特性等特征量的定量表征技术的原理及方法;最后提出了主要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硫化硅橡胶 老化特征 老化机理 定量表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胡154 区块长4+5 段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及分类 被引量:10
4
作者 丁强 成健 +4 位作者 杨博 靳紫馨 刘菲 赵子文 于景维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0-417,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胡154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4+5段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层,孔隙结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详细定量化分析,导致胡154区块产量下降较快,水驱控制程度不高。为定量表征研究区目的层孔隙结构,利用岩心、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 鄂尔多斯盆地胡尖山油田胡154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4+5段属于低孔低渗储集层,孔隙结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详细定量化分析,导致胡154区块产量下降较快,水驱控制程度不高。为定量表征研究区目的层孔隙结构,利用岩心、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及相渗实验资料,对孔隙结构进行定量表征及分类,结合测井曲线,对不同类型孔隙结构储集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4+5段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为主,喉道类型主要为片状和弯片状。孔隙结构划分为3类:Ⅰ类孔隙结构分形维数分布于2.57~2.61,排驱压力平均为1.62 MPa,日产油量2 t以上;Ⅱ类孔隙结构分形维数分布于2.61~2.66,排驱压力平均为2.61 MPa,日产油量1~2 t;Ⅲ类孔隙结构分形维数分布于2.66~2.71,排驱压力平均为3.52 MPa,日产油量小于1 t。具有Ⅱ类孔隙结构和Ⅲ类孔隙结构的储集层在平面上分布较广,长(4+5)2孔隙结构相对好于长(4+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胡尖山油田 胡154区块 延长组 储集层 长4+5段 孔隙结构 定量表征
下载PDF
Banach空间中伪压缩型映象的Ishikawa迭代序列的收敛性
5
作者 胡冰 曾六川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2-16,共5页
给出了Banach空间中伪压缩型映象的Ishikawa迭代序列强收敛于其不动点的新的充分必要条件.所得结果推广、改进与概括了某些最新的结果。
关键词 (次-)伪压缩映象 (次-)增生映象 ISHIKAWA迭代序列 收敛性表征
下载PDF
紫外光引发模板聚合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表征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怀礼 郑晓楷 +5 位作者 冯力 朱传俊 寿倩影 关庆庆 孙永军 廖勇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84-1190,共7页
采用紫外光引发,以聚丙烯酸钠(PAAS)为模板,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制备得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AC)。通过红外光谱、^1H-NMR光谱、电镜扫描、差热-热重分析对P(AM-DAC)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 采用紫外光引发,以聚丙烯酸钠(PAAS)为模板,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制备得到阳离子聚丙烯酰胺P(AM-DAC)。通过红外光谱、^1H-NMR光谱、电镜扫描、差热-热重分析对P(AM-DAC)的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征。为提高P(AM-DAC)的相对分子质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DAC质量分数25%、引发剂浓度0.065%、反应体系pH值4.5、紫外光灯管功率500 W以及紫外光照射时间60 min时,P(AMDAC)相对分子质量可达到533万。研究证明,P(AM-DAC)是AM与DAC的共聚物,其分子链上含有微嵌段结构,其表面分布有大量不均匀的凹凸结构,且在30-200℃温度范围内有良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紫外光引发 模板聚合 单因素实验 相对分子质量 表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