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Theory of Effusive and Explosive Volcanic Eruptions 被引量:1
1
作者 Alexander N. Safronov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22年第2期115-137,共23页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ed new theory of effusive and explosive of volcanic eruptions. New explanation of eruption mechanisms was done by using the Elemental Buoyancy Theory and new K-Th-U structure of Earth, develop...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ed new theory of effusive and explosive of volcanic eruptions. New explanation of eruption mechanisms was done by using the Elemental Buoyancy Theory and new K-Th-U structure of Earth, developed early by author. During investigation of effusive eruptions, it was given clear answer on the question why the light chemical elements, mainly silicon and sulfur compound, currently dominate in the volcanic ashes, gases, and in the magma lavas. At investigation of explosive mechanism, we analyzed 38 strong eruptions with Volcanic Explosivity Index (VEI) more than 4+. It was shown that there is a link between the planet configurations and volcanic eruptions. It can be found that volcano eruptions occurred a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planet alignments. The phenomenon does depend neither on planet mass nor on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planets. Also the phenomenon does not depend on the distance between planets, but often eruptions were observed when the distances between planets are multiple units. Also in work,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lanet alignment affects not only natural processes on the Earth, but also impact the Sun activity.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phenomenon on the Earth and Sun, we get new mechanism to rapidly rising up pressure under the lithospheric planes by gravity vortexes. This gravity vortex was called as terrestrial magmatic protubera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lcanic Eruption Effusive and explosive Mechanisms 40K Nuclear Thermal Layer Terrestrial Magmatic Protuberance Gravity Vortex Planetary Trigger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an Explosive Cyclone over Northeast China Revealed by Satellite Water Vapor Imagery
2
作者 杨晓亮 姚秀萍 +2 位作者 杨玥 杨敏 陈碧莹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22年第3期261-272,共12页
In this paper,an explosive cyclone(EC)that occurred over Northeast China in the spring of 2016 is studied by using 6.7μm FY satellite water vapor(WV)imagery and NCEP(1°×1°)reanalysis data.Moreover,the ... In this paper,an explosive cyclone(EC)that occurred over Northeast China in the spring of 2016 is studied by using 6.7μm FY satellite water vapor(WV)imagery and NCEP(1°×1°)reanalysis data.Moreover,the evolutions of the upper-level jet stream(ULJ),the vertical motions,and the potential vorticity(PV)are analyzed in detail.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shapes of the WV image dark zones could reflec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EC.At the pre-explosion stage,a small dark zone and an S-shaped baroclinic leaf cloud can be found on the WV imagery.Then the dark zone expands and the leaf cloud grows into a comma-shaped cloud at the explosively developing stage.At the post-explosion stage,the dark zone brightens,and the spiral cloud forms.The whole process can be well described by the WV imagery.The dynamic dry band associated with the sinking motion and the ULJ can develop into the dry intrusion later,which is an important signal in forecasting the EC and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when analyzing the WV imagery.Furthermore,the mechanism is also analyzed in detail in this article.EC usually occurs in the left-exit region of the 200-h Pa jet and the region ahead of the 500-h Pa trough where there is significant positive vorticity advection(PVA).When the EC moves onto the sea surface,the decreased friction would favou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The upper-level PVA,the strong convergence at low level,and the divergence at high levels can maintain the strong updraft.Meanwhile,the high PV zone from the upper levels extends downward,approaching the cyclone.Together,they keep the cyclone deepening continu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tellite water vapor imagery explosive cyclone dry intrusion physical quantity configuration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gas explosion risk in longwall goaf areas:A case study of Xutuan Colliery 被引量:8
3
作者 Yunzhuo Li Hetao Su +1 位作者 Huaijun Ji Wuyi Ch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6期875-882,共8页
Underground gassy longwall mining goafs may suffer potential gas explosions during the mining process because of the irregularity of gas emissions in the goaf and poor ventilation of the working face,which are risks d... Underground gassy longwall mining goafs may suffer potential gas explosions during the mining process because of the irregularity of gas emissions in the goaf and poor ventilation of the working face,which are risks difficult to control.In this work,the 3235 working face of the Xutuan Colliery in Suzhou City,China,was researched as a case study.The effects of air quantity and gas emission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oxygen and methane concentration in the longwall goaf were studied.Based on the revised Coward’s triangle and linear coupling region formula,the coupled methane-oxygen explosive hazard zones(CEHZs)were drawn.Furthermore,a simple practical index was proposed to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 the gas explosion risk in the longwall goaf.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EHZs mainly focus on the intake side where the risk of gas explosion is greatest.The CEHZ is reduced with increasing air quantity.Moreover,the higher the gas emission,the larger the CEHZ,which moves towards the intake side at low goaf heights and shifts to the deeper parts of the goaf at high heights.In addition,the risk of gas explosion is reduced as air quantities increase,but when gas emissions increase to a higher level(greater than 50 m3/min),the volume of the CEHZ does not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air quantity,and the risk of gas explosion no longer shows a linear downward trend.This study is of significance as it seeks to reduce gas explosion accidents and improve mine production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wall goaf Gas explosion Air quantity Gas emission Hazard zone 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下载PDF
会宝岭铁矿爆破振动危害控制研究
4
作者 王正英 翟利军 +3 位作者 石绍飞 史秀志 邱贤阳 苟永刚 《黄金》 CAS 2024年第3期5-8,共4页
随着国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矿山需要更加重视爆破振动给人和建(构)筑物造成的不良影响。基于会宝岭铁矿爆破振动实测数据,利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研究矿山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分析爆破振动安全距离,确定不同中段开采的允许最大段药量,为... 随着国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矿山需要更加重视爆破振动给人和建(构)筑物造成的不良影响。基于会宝岭铁矿爆破振动实测数据,利用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研究矿山爆破振动衰减规律,分析爆破振动安全距离,确定不同中段开采的允许最大段药量,为矿山的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见。结果表明:距离工作面1197.21 m之外的房屋建筑不存在爆破振动安全问题,而矿区内保护对象一般离爆源400~500 m,若要达到0.2 cm/s的爆破振动速度,允许最大段药量需控制在200 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衰减规律 安全判据 萨道夫斯基经验公式 最大段药量
下载PDF
爆破振动对边坡稳定性及建筑物开裂影响分析
5
作者 唐峰 韦子俊 《红水河》 2024年第2期123-127,共5页
八渡村移民安置点采用爆破方式进行场地平整,弄中屯房屋出现大量裂缝,分析爆破振动对弄中屯边坡稳定性和建筑物开裂影响非常必要。笔者基于实际工程,采取理论公式推导在爆破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爆破振... 八渡村移民安置点采用爆破方式进行场地平整,弄中屯房屋出现大量裂缝,分析爆破振动对弄中屯边坡稳定性和建筑物开裂影响非常必要。笔者基于实际工程,采取理论公式推导在爆破工况下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爆破振动,推导出建筑物安全允许振动速度的炸药量。结果表明:当移民安置点齐爆炸药量为350kg,边坡受到爆破振动力相当于地震烈度为7度时产生的地震水平力;移民安置点齐爆炸药量大于建筑物安全允许振动速度的炸药量时,房屋结构性裂缝由爆破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ANSYS软件 边坡稳定性 建筑物开裂 振动速度 炸药量
下载PDF
水下爆炸冲击因子异化特征研究
6
作者 姚熊亮 王志凯 +1 位作者 赵坤 史冬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38-154,共17页
针对水下非接触爆炸缩比模型试验相似规律问题,基于相似理论,在满足单值条件的前提下,讨论了单值物理量对水下爆炸冲击因子的影响。舰船结构毁伤模式局限在塑性大变形范围内时,从单值量相似的角度出发推导了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波平面波... 针对水下非接触爆炸缩比模型试验相似规律问题,基于相似理论,在满足单值条件的前提下,讨论了单值物理量对水下爆炸冲击因子的影响。舰船结构毁伤模式局限在塑性大变形范围内时,从单值量相似的角度出发推导了水下非接触爆炸冲击波平面波效应条件下的一种新型冲击因子。以某型舰船的典型平板、加筋板架和船舯舱段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不同缩尺比条件下,从目标结构的变形挠度、变形速度和应力变化三个方面评估新型冲击因子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新型冲击因子较传统冲击因子在模型试验向原型转化精度方面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相似理论 单值条件 单值物理量 冲击因子 平面波效应
下载PDF
城市地下工程典型爆炸危险源辨识 被引量:1
7
作者 舒奕展 王高辉 +3 位作者 卢文波 陈明 卢昂 余晨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4-300,共7页
二十一世纪,在国内外飞速发展的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突发爆炸事件频频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本文研究了城市地下工程典型爆炸危险源,整理已有的爆炸危险源分类方法,提出针对城市地下工程典型爆炸危险源... 二十一世纪,在国内外飞速发展的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和运营过程中,突发爆炸事件频频发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本文研究了城市地下工程典型爆炸危险源,整理已有的爆炸危险源分类方法,提出针对城市地下工程典型爆炸危险源的分类方法。分析了城市地下工程爆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了城市地下工程突发爆炸的可能位置。同时给出了城市地下工程各类爆炸的发生原因,分析了城市地下工程典型突发爆炸的诱发机理及条件,总结了对应的预防措施。本文针对城市地下工程典型爆炸危险源进行辨识,期望帮助企业和政府做好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降低城市地下工程爆炸事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工程 爆炸危险源 分类方法 空间分布 诱发机理
下载PDF
一种显著降低大型礼花弹运输危险级别的包装形式
8
作者 江资成 刘正华 +2 位作者 陈丽丽 刘劲彪 肖中宁 《火工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7-80,共4页
为解决大型礼花弹和纯响弹不能运输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大型礼花弹的新包装形式。该包装通过一定厚度的蜂窝纸板隔离箱内的礼花弹,增大了箱内礼花弹间的距离,减少了箱内烟火药密度。通过联合国系列6试验的验证,表明该包装形式能阻断礼花... 为解决大型礼花弹和纯响弹不能运输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大型礼花弹的新包装形式。该包装通过一定厚度的蜂窝纸板隔离箱内的礼花弹,增大了箱内礼花弹间的距离,减少了箱内烟火药密度。通过联合国系列6试验的验证,表明该包装形式能阻断礼花弹爆炸后产生的冲击载荷的传播,可将大型礼花弹的危险级别由1.1G降为1.3G,且新型包装的安全性能(抗跌落和抗冲击)明显改善,性价比优于目前其他的礼花弹改善包装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礼花弹 包装改进 NEQ 联合国系列6试验
下载PDF
矿用防爆电气设备母线电源指示装置的设计
9
作者 魏星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3年第21期194-196,共3页
针对近年来煤矿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矿用防爆电气设备不断增多而矿井工作环境恶劣,现存的防爆电气设备安全隐患不断增大的现状,基于防爆电气设备安全运行隐患现状及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特点,重点针对当前矿用防爆电气设备存在不能明确... 针对近年来煤矿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矿用防爆电气设备不断增多而矿井工作环境恶劣,现存的防爆电气设备安全隐患不断增大的现状,基于防爆电气设备安全运行隐患现状及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特点,重点针对当前矿用防爆电气设备存在不能明确指示带电量易出现电击伤人的不足,设计出一种可直观显示防爆电气设备腔体内实际带电量的母线电源指示装置,且该装置可联系门盖进行自动闭锁,更好的保障了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止了电击伤人事故的出现,有效提升了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促进了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设备 防爆 母线电源 带电量 指示装置
下载PDF
低渗透油气藏爆炸压裂模拟试验及裂缝分形特征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鹏 程远方 +2 位作者 刘新云 张晓春 石李保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6-640,共5页
基于爆炸压裂模拟实验,分析各试样爆炸压裂后裂缝的发育情况,并结合分形几何理论,研究各试样的裂缝分形特征,分析了炸药量、围压对裂缝分形维数的影响规律。设计了各试样在爆炸压裂模拟实验中的炸药量和围压,采用盒维数计算方法求取实... 基于爆炸压裂模拟实验,分析各试样爆炸压裂后裂缝的发育情况,并结合分形几何理论,研究各试样的裂缝分形特征,分析了炸药量、围压对裂缝分形维数的影响规律。设计了各试样在爆炸压裂模拟实验中的炸药量和围压,采用盒维数计算方法求取实验后各试样的裂缝分形维数,结果表明:相同围压下,随着炸药量的增加,试样表面裂缝数量、长度、宽度增加;相同炸药量条件下,随着围压的增大,试样表面裂缝长度、数量减少;同一围压下,裂缝分形维数随炸药量的增加而增大,围压较小时裂缝分形维数与炸药量间近似呈线性关系,围压较大时裂缝分形维数与炸药量间呈非线性关系;同一炸药量下,裂缝分形维数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建议采用轴向耦合、径向不耦合布药方式,现场施工时应使炸药量和地下围压相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爆炸压裂 分形维数 炸药量 围压
下载PDF
矿井避难硐室防护系统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高娜 金龙哲 +3 位作者 樊晶光 赵岩 黄志凌 张晓晨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9-173,共5页
根据避难硐室的防护功能,确定防护系统由防火防爆、密闭、供氧、制冷除湿、监测监控、动力、通讯、定位、照明、医疗、食品、水、卫生几大系统组成;通过理论分析,确定防火防爆密闭系统抗爆压力影响因素为反射压力、入射压力、静压载荷... 根据避难硐室的防护功能,确定防护系统由防火防爆、密闭、供氧、制冷除湿、监测监控、动力、通讯、定位、照明、医疗、食品、水、卫生几大系统组成;通过理论分析,确定防火防爆密闭系统抗爆压力影响因素为反射压力、入射压力、静压载荷、门体材料及安全系数;通过计算,可得100人避难硐室压风供氧系统总供风量不得低于36m3/min,其他供氧方式的最小供氧量不得低于60L/min。为避难硐室防护系统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可靠数据,为矿井紧急避险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难硐室 防火防爆密闭系统 抗爆压力 供氧系统 供氧量
下载PDF
触发电流对真空触发开关导通特性影响的实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田微 盖斐 +2 位作者 陈仕修 王黎 曹静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8-33,共6页
基于真空触发开关的导通机理,设计真空触发开关导通特性的实验研究方案。在详细分析真空触发开关导通过程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参数的触发电流导通真空间隙来研究对真空间隙导通过程的影响规律:在相同主间隙电压下,导通所需的触发电荷量随... 基于真空触发开关的导通机理,设计真空触发开关导通特性的实验研究方案。在详细分析真空触发开关导通过程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参数的触发电流导通真空间隙来研究对真空间隙导通过程的影响规律:在相同主间隙电压下,导通所需的触发电荷量随着导通时间的增长而在一定小范围内随之增长,而导通延时又随着触发电流的电流增长率和峰值增大而减小。再通过对导通过程影响规律的深入分析,得到了真空间隙的导通条件。即在主间隙电压为定值时,真空间隙导通所需的触发电荷量要近似满足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电流 导通延时 触发电荷量 真空触发开关
下载PDF
瓦斯爆炸事故风险耦合演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津嘉 许开立 +2 位作者 王贝贝 王延瞳 王若菌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1-85,共5页
鉴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风险传导关系迄今未被准确描述和细致分析,提出瓦斯爆炸事故风险耦合分析法。运用复杂系统理论,界定瓦斯爆炸事故的风险耦合的含义及类型,并借鉴物理学中触发器的概念,讨论瓦斯爆炸事故风险传导的路径及内在机理,... 鉴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风险传导关系迄今未被准确描述和细致分析,提出瓦斯爆炸事故风险耦合分析法。运用复杂系统理论,界定瓦斯爆炸事故的风险耦合的含义及类型,并借鉴物理学中触发器的概念,讨论瓦斯爆炸事故风险传导的路径及内在机理,从风险涌现角度构建风险耦合层次网络模型。结果表明,瓦斯爆炸事故是瓦斯动力系统内外部因素风险耦合作用的结果,其演化过程是微观风险因素间的非线性耦合导致宏观层级结构状态发生阶跃式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瓦斯爆炸事故 风险耦合 触发器 层次网络模型
下载PDF
炸药激发子波信号的记录与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汪恩华 贺振华 李庆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363,共11页
炸药激发是陆上地震勘探的主要激发方式 ,激发因素对地震 (尤其是高分辨率地震 )勘探显然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已有诸多关于激发理论及参数选择方面的文献 ,但大多是在某种特定药型、药量条件下所作的分析 ,其结论不具广泛性。研究激发条... 炸药激发是陆上地震勘探的主要激发方式 ,激发因素对地震 (尤其是高分辨率地震 )勘探显然是至关重要的。虽然已有诸多关于激发理论及参数选择方面的文献 ,但大多是在某种特定药型、药量条件下所作的分析 ,其结论不具广泛性。研究激发条件的目的是要获得理想的激发子波 ,但目前直接对激发子波进行观测并作分析的还不多。本文介绍了用不同药量的多种成型炸药在高速层中进行激发和观测的方法 ;对在弹性区形成的地震子波作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包括子波波形、频谱、能量与药量的关系及地震波在高速层中的衰减规律等 ;得到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型炸药 地震子波 药量 爆速 高速层 陆上地震勘探 炸药激发 子波信号 记录
下载PDF
装药方式对铜/钢爆炸焊接界面波的影响及波形成机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缪广红 马雷鸣 +4 位作者 李雪交 艾九英 赵文慧 马宏昊 沈兆武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4-132,共9页
为了改善爆炸焊接质量,解决高噪低效的问题,选取Cu为复板、Q235钢为基板,采用LS-DYNA软件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分别设计了均匀布药和梯形布药方案,研究了硝铵炸药对爆炸焊接界面波的影响。均匀布药结果显示:沿着爆轰方向碰撞压力逐... 为了改善爆炸焊接质量,解决高噪低效的问题,选取Cu为复板、Q235钢为基板,采用LS-DYNA软件和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分别设计了均匀布药和梯形布药方案,研究了硝铵炸药对爆炸焊接界面波的影响。均匀布药结果显示:沿着爆轰方向碰撞压力逐渐增大;炸药量越多,碰撞压力越大,界面波波形越大。梯形布药方案中,通过改变炸药起爆端和末端的高度,设计了4种方案,结果显示:梯形布药可以消除爆炸焊接界面波不均匀现象,使界面波形尺寸基本保持一致,而且节省了炸药用量;当起爆端和末端的高度分别为67.2 mm和42.0 mm时,波形效果最好。通过研究界面波的形成过程可知,SPH法模拟的界面波形成过程与复板流侵彻机理的一致性较好,证明了复板流侵彻机理解释界面波形成过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量 布药方式 梯形布药 界面波
下载PDF
HMX/NQ共晶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文升 苟瑞君 +4 位作者 张树海 丁雄 武学 刘平 林文禄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77,86,共7页
为研究HMX/NQ共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4种HMX/NQ的共晶结构;运用静电势、电子密度拓扑、约化密度梯度和引发键等方法分析和预测了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炸药性质。结果表明,HMX/NQ共晶的分子间作用本质是一系... 为研究HMX/NQ共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4种HMX/NQ的共晶结构;运用静电势、电子密度拓扑、约化密度梯度和引发键等方法分析和预测了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炸药性质。结果表明,HMX/NQ共晶的分子间作用本质是一系列弱氢键和范德华力的共同作用,主要表现为NH…O、CH…O和N…O作用;4种构型键的相互作用能大小排序为结构III>结构II≈结构IV>结构I;与HMX和NQ相比,HMX/NQ共晶的引发键强度增大,稳定性增强,感度降低,结构III的表现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HMX/NQ共晶炸药 分子间作用力 密度泛函理论 约化密度梯度 引发键
下载PDF
易碎复合材料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凤春 张晓 +1 位作者 张秀丽 张恒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08年第1期397-399,共3页
兵器工业产品结构的快速发展需要一类既能承载又能按要求自动碎裂的复合材料结构。提出了易碎复合材料结构的概念,可满足此特殊的工作机制,并介绍了它在兵器工业产品结构及其它领域的应用研究发展。最后针对易碎复合材料结构的碎裂程度... 兵器工业产品结构的快速发展需要一类既能承载又能按要求自动碎裂的复合材料结构。提出了易碎复合材料结构的概念,可满足此特殊的工作机制,并介绍了它在兵器工业产品结构及其它领域的应用研究发展。最后针对易碎复合材料结构的碎裂程度在不同使用场合有不同的要求,指出了目前发展易碎复合材料结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碎 复合材料 非爆炸 触发
下载PDF
边坡爆破开挖对邻近已有洞室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宁 张承客 周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2期3471-3477,共7页
边坡爆破施工振动对邻近已有洞室的影响及其控制是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新建边坡在与已有洞室间距比较小的情况下进行爆破开挖,爆破开挖产生的爆破波会危及已有洞室围岩和衬砌结构的安全与稳定性。结合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施... 边坡爆破施工振动对邻近已有洞室的影响及其控制是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新建边坡在与已有洞室间距比较小的情况下进行爆破开挖,爆破开挖产生的爆破波会危及已有洞室围岩和衬砌结构的安全与稳定性。结合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边坡施工爆破对洞室影响的分析课题,应用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的边坡与已有洞室间距、岩体阻尼比、最大单响药量情况下边坡爆破振动对洞室围岩和衬砌结构的影响问题。根据洞壁质点振动速度允许值与洞室衬砌在边坡爆破振动波作用下的动拉应力值,考虑不同阻尼比,得出不同围岩级别下,不同边坡与洞室间距的最大单响药量控制:III类岩体边坡,坡面距已有洞室20,50 m时,边坡开挖爆破最大单响药量分别控制在100和300 kg以内;IV类岩体边坡,坡面距已有洞室20,50 m时,边坡开挖爆破最大单响药量分别控制在150和450 kg以内,研究结果为实际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动力有限元法 阻尼比 单响药量 锦屏一级水电站
下载PDF
煤矿井下自动抑爆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1
19
作者 荣佳 胡双启 +2 位作者 于传利 刘端来 周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5-137,共3页
煤矿瓦斯爆炸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灾害性事故,我国煤矿井下主要通过安装被动隔爆装置和主动抑爆装置来抑制瓦斯爆炸,传统隔爆装置以隔爆水袋和岩粉棚为主,时常有缺水和岩粉结块等问题出现,抑爆效果十分有限,因此文章研制了一款纯机械式自... 煤矿瓦斯爆炸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灾害性事故,我国煤矿井下主要通过安装被动隔爆装置和主动抑爆装置来抑制瓦斯爆炸,传统隔爆装置以隔爆水袋和岩粉棚为主,时常有缺水和岩粉结块等问题出现,抑爆效果十分有限,因此文章研制了一款纯机械式自动抑爆装置,具备高效、节能、易于安装等特点,并对自动抑爆装置抑爆性能及可靠程度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自动抑爆装置可有效抑制瓦斯爆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触发 爆炸抑制 煤矿安全 抑爆试验
下载PDF
爆炸容器力学测试中的抗干扰措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军 熊琛 +6 位作者 钟方平 张景森 李焰 王长利 李捷 王惠 徐海斌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71-274,共4页
介绍了一些爆炸容器力学测试中的抗干扰措施及其效果。为了降低同步触发信号通道引入的噪声,研制了一种采用光电耦合芯片的触发信号光电隔离器。实验结果表明,同时使用该设备和其它抗干扰措施可把力学测试系统,尤其是应变测量系统的噪... 介绍了一些爆炸容器力学测试中的抗干扰措施及其效果。为了降低同步触发信号通道引入的噪声,研制了一种采用光电耦合芯片的触发信号光电隔离器。实验结果表明,同时使用该设备和其它抗干扰措施可把力学测试系统,尤其是应变测量系统的噪声降低到20 mV以下,有效地保证了实验获得有用的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容器 光电隔离 同步触发 抗干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