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 of young glacial sediments from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8
1
作者 ZENG Lan-hua OU Xian-jiao +1 位作者 LAI Zhong-ping ZHOU Shang-zhe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7期1174-1185,共12页
Poor bleaching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for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 dating of glacial sediments. Five young glacial samples(including two modern analogues) from different depositional settings were coll... Poor bleaching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for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 dating of glacial sediments. Five young glacial samples(including two modern analogues) from different depositional settings were collected beyond the Yingpu Glacier in the easter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De was determined using different OSL methods. The 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da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rge aliquot quartz Blue Stimulated Luminescence(BSL) is more applicable than polymineral 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IRSL) method. Small aliquot quartz BSL results showed poor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due to low luminescence sensitivity of quartz in this area. The dating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glaciofluvial samples deposited close to ice margin(~40 m and ~700 m) and supraglacial debris dominated lateral moraine samples are relatively well-bleached, whereas samples from ground moraine and low terminal moraine were poorly bleached, probably due to containing subglacial and englacial debris. The residual doses of glaciofluvial and lateral moraine crest samples were below a few Gy and age overestimations were below a few hundred years. The ground moraine and low terminal moraine samples had residual doses as high as ~110 Gy, and ages were overestimated by ~15-17 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cial sediments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quartz Residual ag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Dating Fault Activity Based on Surface Texture of Quartz Grains from the Bailong River Fault 被引量:1
2
作者 SHEN Junfeng YANG Weimin +4 位作者 LIU Ting HUANG Xiao ZHENG Weijie YU Lei WANG Guoqi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131-1144,共14页
Much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ferring to fault motion (e.g., fault activities period, intensity, frequency, and even dynamic background) can be revealed by resolving fault gouge, which is the result of fault motion w... Much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ferring to fault motion (e.g., fault activities period, intensity, frequency, and even dynamic background) can be revealed by resolving fault gouge, which is the result of fault motion while extruding or grinding.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encompassed sample collecting from the Bailong River fault system of the western segment of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 (QOB); 44 samples of fault gouges were collected for quartz micro-morphology analysis. These samples were analyzed using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n addition, 14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surface textures of quartz grains are characterized by fish scale, moss-like texture, and stalactite. However, a small amount of orange peel-like fractures and worm-hole-like shaped surface texture were observed. Moreover, a few typical conchoids or subconchoidal fractures in quartz grains can be seen. This implies that the Bailong River Fault was active repeatedly during the Quaternary period, but the main motion period is the Pleistocene. The 14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values showed two age groups: 343.29-184.06 ka and 92.18-13.87 ka. These study data reveal that fault movement started during the Pliocene, occurred frequently in the early-middle period of the Pleistocene, and the peak frequency of the motion was reached in the early Pleistocene. The fault motions were stopped terminated in the early Holocene. Th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natural disaster risk evaluation in the western segment of the QO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 gouge surface texture of quartz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PLEISTOCENE BailongRiver Fault
下载PD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Quartz Micro-morphology of The Fault Gouge in Bailongjiang Fault System and Its Chronology
3
作者 SHEN Junfeng YANG Weimin +4 位作者 LIU Ting HUANG Xiao ZHENG Weijie YU Lei WANG Guoqiang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80-80,共1页
A great deal of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ferring to fault motion (such as fault activities period, intensity, frequency, and even dynamic background, etc.) can be revealed by resolving fault gouge, which are the specia... A great deal of important information referring to fault motion (such as fault activities period, intensity, frequency, and even dynamic background, etc.) can be revealed by resolving fault gouge, which are the special result of fault motion while extruding or grinding.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collected from Bailongjiang fault system of Western Qinling Orogenic (QO) Belt, 44 samples of fault gouge were for quartz micro-morphology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s by the field emission SEM, and 14 samples were tested by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micro-morphology of quartz grains are fish scale and orange-haut fractures, but a small amount of moss-like, stalactitic, and subconchoidal fractures. Also very few decay of quartz grains and typical conchoids fracture quartz grains can be seen. This implied that the Bailongjiang fault system was motioned repeatedly in Quaternary period but main motion period was Pleistocene. 14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values showed herewith two groups as 343.29-184.06 ka and 92.18-13.87 ka. Therefore, the conclusions can be reached that the fault system were motioned starting at Pliocene epoch, frequently in the middle of Pleistocene (343.29-184.06 ka), and peak frequency in late Pleistocene (92.18-13.87 ka). The fault system motions have stopped at Holocene. The results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natural disaster risk evaluation in western QO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 GOUGE quartz MICRO-MORPHOLOGY THERMO-luminescence dating pleistocene Bailongjiang FAULT system
下载PDF
黄土释光测年中石英的分离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淑娥 黄春长 +2 位作者 李虎侯 付淑清 丁仨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85-87,共3页
 根据黄土样品和40~90μm纯石英和长石的氢氟酸(HF)和氟硅酸(H2SiF6)溶蚀实验,认为黄土样品用40%氢氟酸溶蚀40min,尽管可以全部溶蚀掉长石,但对石英的损失太大,不适合黄土中石英的分离。用30%氟硅酸(20mL/g)溶蚀6d,溶蚀分离黄土中40...  根据黄土样品和40~90μm纯石英和长石的氢氟酸(HF)和氟硅酸(H2SiF6)溶蚀实验,认为黄土样品用40%氢氟酸溶蚀40min,尽管可以全部溶蚀掉长石,但对石英的损失太大,不适合黄土中石英的分离。用30%氟硅酸(20mL/g)溶蚀6d,溶蚀分离黄土中40~90μm的石英颗粒,这样即可以溶蚀掉长石颗粒,又对石英损失较小。石英的纯度既可用IRSL来检测,也可用石英的110℃热释光(TL)峰来检测其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释光测年 分离 溶蚀 石英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地区哈巴河花岗岩体及邻近金矿床中石英的释光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谭凯旋 刘顺生 GntherA.Wagner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69-973,共5页
对新疆阿尔泰地区哈巴河花岗岩体及邻近金矿床中的石英进行了二维热释光、三维热释光和光释光分析。结果表明 ,花岗岩中石英、金矿含金石英及无矿石英脉的热释光和光释光特征具有显著差异 ,反映出金矿的形成与热液流体有关 。
关键词 热释光 光释光 石英 金矿床 阿尔泰地区 哈巴河 花岗岩体 成矿作用 成因
下载PDF
水成相沉积物细颗粒石英光释光综合生长曲线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杨传成 陈杰 +3 位作者 张克旗 刘进峰 王昌盛 雷生学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02-411,共10页
选择中国不同地区的冲洪积相等水成相沉积物样品,根据其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测量数据建立了细颗粒石英光释光信号的综合生长曲线(Standardised growth curves,SGC)。对未知年龄的水成相沉积物细颗粒石英样品,通过测量其天然光释光... 选择中国不同地区的冲洪积相等水成相沉积物样品,根据其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测量数据建立了细颗粒石英光释光信号的综合生长曲线(Standardised growth curves,SGC)。对未知年龄的水成相沉积物细颗粒石英样品,通过测量其天然光释光信号和试验剂量响应信号,并利用上述SGC方程可计算出其等效剂量值。将此值与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测量结果相比较,统计得出对于天然等效剂量为12~65Gy的样品,其误差可达19%;对于天然剂量〉65Gy的样品,其误差更大;对于等效剂量〈12Gy的样品,最大误差也达25%。实验表明,应用这个SGC估计未知年龄样品的等效剂量值范围,再对样品采用简单多片再生法(或单片再生法)进一步测量,可大大节省测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L测年 细颗粒石英 综合生长曲线(SGC) 等效剂量 水成相沉积物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法 测定底泥中的丁基锡化合物 被引量:19
7
作者 刘稷燕 江桂斌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8-160,共3页
因相微萃取可用于多种样品基体中挥发、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将因相微萃取技术应用于底泥样品中丁基锡化合物的富集和萃取,以气相色谱分离结合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方法灵敏、快速,一丁、二丁、三丁基锡的检测限可达1... 因相微萃取可用于多种样品基体中挥发、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将因相微萃取技术应用于底泥样品中丁基锡化合物的富集和萃取,以气相色谱分离结合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器检测,方法灵敏、快速,一丁、二丁、三丁基锡的检测限可达16.9、1.58和0.17 n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毛细管气相色谱 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器 丁基锡 湖水底液 污染物测定
下载PDF
石英示踪物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乔淑卿 杨作升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6-274,共9页
综述了石英的性质和它作为有效指示剂来示踪物源的理论基础,进而详细介绍了使用扫描电镜、质谱、电子自旋共振和阴极发光等仪器对石英矿物的表面微结构、氧同位素比值、形成年龄和阴极发光颜色等特征进行研究来追踪物源的方法以及这些... 综述了石英的性质和它作为有效指示剂来示踪物源的理论基础,进而详细介绍了使用扫描电镜、质谱、电子自旋共振和阴极发光等仪器对石英矿物的表面微结构、氧同位素比值、形成年龄和阴极发光颜色等特征进行研究来追踪物源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可行性。还根据近年来研究者应用石英矿物来示踪物源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今后利用石英研究物源需要注意的4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物源 表面微结构 氧同位素 电子自旋共振 阴极发光
下载PDF
Daybreak 2200型自动化光释光测量仪的初步定量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克旗 陈杰 +2 位作者 卢演俦 王昌盛 杨传成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05-910,共6页
确认和定量检验释光自动化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和系统误差是释光年代学实验室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用细颗粒石英和热释光CaSO_4:Tm剂量片对Daybreak 2200型自动光释光测量仪长时间光激发/辐照对比邻测样的影响以及辐照泄漏、辐照源开关... 确认和定量检验释光自动化测量系统的性能指标和系统误差是释光年代学实验室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用细颗粒石英和热释光CaSO_4:Tm剂量片对Daybreak 2200型自动光释光测量仪长时间光激发/辐照对比邻测样的影响以及辐照泄漏、辐照源开关时间作了系统检测。长时间蓝光激发时比邻测样细颗粒石英发生非线性光晒退,激发10ks时其OSL信号损失不大于15%(光强为最大功率的95%),而对更远位置的测样则几乎无影响。机载^(90)Sr/^(90)Yβ放射源在长时间辐照时对比邻测样的影响约为0.02%,对更远位置的样品几乎无影响。Daybreak 2200型测量仪机载β源的快门开关时间约为0.22s(相当于~0.01Gy),β放射源在快门关闭时的泄漏极其微弱,测量时可不予考虑。12个代表性测片位置在测量时具有非常好的一致性,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3%,具有非常低的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光 DAYBREAK 2200型自动光释光测量仪 串扰 热释光剂量片 细颗粒石英
下载PDF
应用石英释光灵敏度溯源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同艳 龚志军 薛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24-1331,共8页
应用石英释光灵敏度进行物源研究是释光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回顾了石英释光灵敏度在测年研究中的发展现状,对其产生的机制、实验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测年中对灵敏度的监测、矫正等进行了介绍,详细介绍了空间尺度上不同沉积物(冰碛物、风... 应用石英释光灵敏度进行物源研究是释光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回顾了石英释光灵敏度在测年研究中的发展现状,对其产生的机制、实验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测年中对灵敏度的监测、矫正等进行了介绍,详细介绍了空间尺度上不同沉积物(冰碛物、风成沉积物、水成沉积物)石英释光灵敏度的差异和时间序列上风成沉积物释光灵敏度的变化特征。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沉积历史和母岩来源对沉积物中石英的释光灵敏度的高低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可用它来追溯石英的物源。探讨该技术在物源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光 石英 灵敏度 物源 示踪
下载PDF
新疆阿舍勒铜矿石英的释光特征及矿床成因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凯旋 胡鄂明 谢焱石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11-916,共6页
对新疆阿舍勒铜矿中的石英进行了二维、三维热释光和光释光的分析,对该铜矿附近的凝灰岩、玛尔卡库里大断裂中的石英脉、金矿和花岗伟晶岩中的石英矿物进行了热释光、光释光的分析与对比。铜矿体中的石英的释光特征与凝灰岩、断裂带石... 对新疆阿舍勒铜矿中的石英进行了二维、三维热释光和光释光的分析,对该铜矿附近的凝灰岩、玛尔卡库里大断裂中的石英脉、金矿和花岗伟晶岩中的石英矿物进行了热释光、光释光的分析与对比。铜矿体中的石英的释光特征与凝灰岩、断裂带石英脉、金矿、花岗伟晶岩中石英存在较大差异。铜矿中石英在170℃有2个发光峰,波长段分别为340nm和405nm左右,而没有如金矿和断裂带石英中存在的与热液成因相关的560—590nm附近的发光峰,也没有如花岗伟晶岩石英中存在的与深成岩浆作用有关的476nm和625nm附近的2个发光峰。结合对样品的稀土元素进行的中子活化分析,证明铜矿的形成与金的流体成矿不同,属于火山成因铜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 光释光 石英 阿舍勒铜矿 矿床成因
下载PDF
气相色谱-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二辛基锡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福正 江桂斌 张福军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1386-1390,共5页
建立了测定环境水样中二辛基锡化合物的气相色谱法。该法用硼氢化钠把二辛基锡氯化物衍生成氢化物,以二氯甲烷萃取后.用气相色谱-表面发射火焰光度检测器分析测定。方法最低检测限为 20pg(Sn);回收率为87%~106%。
关键词 气相色谱 FPD 二辛基锡 有机锡 水样
下载PDF
中国黄土释光测年与应用:过去、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12
13
作者 康树刚 王旭龙 王松娜 《地球环境学报》 2016年第5期442-467,共26页
中国黄土释光测年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这对于推动释光测年技术的进步和黄土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深入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中国黄土(以黄土高原为主),简要回顾了以多片法混合矿物热释光(TL)和红外释光(IRSL)测年技术为主的早期(20世纪70... 中国黄土释光测年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这对于推动释光测年技术的进步和黄土古气候古环境研究的深入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中国黄土(以黄土高原为主),简要回顾了以多片法混合矿物热释光(TL)和红外释光(IRSL)测年技术为主的早期(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初期)探索阶段的发展,重点阐述了以成熟的单片再生剂量(SAR)法石英光释光(OSL)技术和延长测年年限的多种方法并存为特征的目前(21世纪以来)研究进展。同时,系统论述了释光测年技术在晚更新世以来中国黄土古气候古环境研究中的意义,如在年代标尺建立、粉尘堆积速率变化重建、地层对比与划分、轨道和亚轨道尺度气候演变与气候事件揭示等方面的应用。另外,也对将来中国黄土释光测年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其在古气候古环境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黄土 释光测年 晚更新世 石英OSL 年代标尺
下载PDF
石英光释光谱的混沌特征
14
作者 谢焱石 谭凯旋 +1 位作者 刘顺生 Günther A. Wagner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8,共3页
对石英光释光谱进行了混沌分析 ,结果表明 ,石英光释光通量随激发时间的演化为一混沌动力学行为 ,其Lyapunov指数为 0 .2 2 0 4— 0 .2 86 5 ,混沌吸引子的分维值为 3.6 0— 4 .2 0。
关键词 光释光谱 混沌特征 混沌吸引子 石英 矿床 成因 勘探
下载PDF
湖光岩砂石的释光剂量研究
15
作者 熊正烨 马卫江 +3 位作者 朱金汉 陈劲民 丁萍 师文庆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7-240,共4页
采集湖光岩玛尔湖周围部分岩洞内的岩样及岩壁下和湖岸边的砂土样品,用粗颗粒法测量它们的热释光和光释光;用复合作用剂量响应模型分析热释光和光释光剂量响应,并计算对应的热释光和光释光古剂量。结果表明:相同采样点的样品,热释光和... 采集湖光岩玛尔湖周围部分岩洞内的岩样及岩壁下和湖岸边的砂土样品,用粗颗粒法测量它们的热释光和光释光;用复合作用剂量响应模型分析热释光和光释光剂量响应,并计算对应的热释光和光释光古剂量。结果表明:相同采样点的样品,热释光和光释光古剂量间都存在一些差异;不同采样点样品的释光剂量相差很大;热释光古剂量测量值较准确的样品,光释光古剂量测量值与热释光测量值无显著的数量级差别。此测量分析对第四纪火山考古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 光释光 湖光玛尔湖 石英
下载PDF
增强硅中掺铒发光强度的途径研究
16
作者 黄政 胡浩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14期128-130,134,共4页
硅在微电子学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但它是一种间接能隙半导体,发光器件领域是它的缺项。利用在硅中掺入铒发光中心,研制出一种新的发光二极管(Si:Er LED),它的发光波长为1.54μm,恰好满足石英光纤通信的要求。对掺铒硅的电学特性、... 硅在微电子学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但它是一种间接能隙半导体,发光器件领域是它的缺项。利用在硅中掺入铒发光中心,研制出一种新的发光二极管(Si:Er LED),它的发光波长为1.54μm,恰好满足石英光纤通信的要求。对掺铒硅的电学特性、材料性能、发光机理等进行了总结,发现制约掺铒硅实用化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得出提高其发光效率的途径,并介绍了掺铒硅器件的行为和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铒硅 发光二极管 发光效率 石英光纤通信
下载PDF
石英的热发光特征在金矿勘查与评价中的某些应用
17
作者 王可勇 王燕 卢作祥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2-16,共5页
本文以实际资料出发,探讨了石英热发光特征在解决矿床成因、划分成矿阶段、地质体含矿性评价及矿脉成矿远景研究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石英热发光 金矿 勘查与评价
下载PDF
辐照玻璃光特性在辐照鉴定中的应用
18
作者 杨振宇 李颛 +1 位作者 曹晨 王传现 《检验检疫学刊》 2014年第2期44-47,51,共5页
对钠钙硅玻璃和石英玻璃辐照后的光特性进行了研究。辐照钠钙硅玻璃在400nm处的吸收值和辐照剂量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1,该特性使得钠钙硅玻璃片可用于辐照剂量的核查。此外,对辐照玻璃的热释光、光致发光进行了测量,结... 对钠钙硅玻璃和石英玻璃辐照后的光特性进行了研究。辐照钠钙硅玻璃在400nm处的吸收值和辐照剂量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1,该特性使得钠钙硅玻璃片可用于辐照剂量的核查。此外,对辐照玻璃的热释光、光致发光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可以通过测量热释光、光致发光值判定玻璃是否经过辐照,该技术适用于辐照食品和化妆品的间接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钠钙硅玻璃 石英玻璃 热释光 光致发光 吸收光谱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全新世湖相地层石英和钾长石释光测年对比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玉静 隆浩 +4 位作者 黄银洲 王洪娇 王乃昂 高磊 沈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5-547,共13页
采集来自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巴图湾、大沟湾和三岔河等3处典型湖相地层出露点的3个样品,分别提取石英和钾长石矿物组分,采用小片技术(样品直径2 mm)进行释光年代测试,并将两种矿物年代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应用单片再生剂量( SAR)流程测... 采集来自毛乌素沙地东南缘巴图湾、大沟湾和三岔河等3处典型湖相地层出露点的3个样品,分别提取石英和钾长石矿物组分,采用小片技术(样品直径2 mm)进行释光年代测试,并将两种矿物年代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应用单片再生剂量( SAR)流程测试了石英样品的等效剂量(预热温度选为260℃).剂量恢复实验和光释光特性显示,SAR流程测试条件选择合适,样品沉积前光释光信号晒退完全,说明石英年代结果可靠.另外,应用两步红外激发(激发温度分别为50℃和150℃)的单片再生剂量流程( post-infrared infrared-stimulated luminescence,简写为pIRIR流程)测试钾长石样品的等效剂量,剂量恢复实验和释光特性等各项检验均符合要求,剩余剂量在-0.2~0.026 Gy之间,可忽略不计.钾长石的pIRIR150信号异常衰减速率为0.55~1.71(%/decade),因造成的误差较小,故无需对年代结果进行校正.3处湖相地层的石英年代分别为11.3±0.9、6.5±0.6、2.7±0.2 ka BP,钾长石 pIRIR150年代分别为10.0±0.7、6.9±0.5、2.4±0.2 ka BP,两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毛乌素沙地东南缘的全新世湖相沉积物适合用钾长石pIRIR150流程进行释光测年.本研究为毛乌素沙地部分样品因石英信号较弱而无法测年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也为该区域全新世,尤其是历史时期(近2000年)以来的环境变化研究提供了年代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湖相沉积 石英 钾长石 光释光测年 全新世
下载PDF
中国东北末次冰期松原黄土的释光测年及其古气候意义初探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松娜 王旭龙 康树刚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7年第5期397-406,共10页
本文以中国东北松原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光释光测年建立其末次冰期年代标尺,并探讨磁化率和平均粒径这两个黄土研究中常用的气候替代性指标的可能指示意义。采用成熟的细颗粒石英单片再生(SAR)光释光(OSL)测年技术获得了松原剖面顶部5.... 本文以中国东北松原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光释光测年建立其末次冰期年代标尺,并探讨磁化率和平均粒径这两个黄土研究中常用的气候替代性指标的可能指示意义。采用成熟的细颗粒石英单片再生(SAR)光释光(OSL)测年技术获得了松原剖面顶部5.5 m年代6个,并获得了2 cm间距的低频磁化率和平均粒径这两个常规参数。石英OSL测年相关检验证实了该技术测量松原黄土的可靠性。测年结果表明,松原剖面顶部5.5 m主要沉积于末次冰期的中晚期,即约5.5—1.8 m((52.18±3.47)—(27.76±1.77)ka)主要堆积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3中晚期,而顶部1.8—0.4 m((27.76±1.77)—(20.61±1.31)ka)堆积于MIS2早期。磁化率自52.18±3.47 ka到27.76±1.77 ka经历了先小幅降低又小幅升高,波动幅度较小,而自27.76±1.77 ka以后,磁化率值呈整体下降并呈现大幅度摆动。平均粒径则自52.18±3.47 ka到46.80±3.13 ka呈明显变小趋势,自46.80±3.13 ka到约20 ka变化不大,自约20 ka以后,平均粒径由约40μm陡然增加至约140μm,并在之后稳定在这一水平。测试结果对比显示,磁化率和粒度的变化不具有明显的相位关系,且同黄土高原渭南剖面末次冰期磁化率和平均粒径的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不一致现象。因此,在对松原黄土剖面的研究中,将磁化率和平均粒径分别作为东亚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替代性指标使用时要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原黄土 末次冰期 石英光释光 磁化率 平均粒径 古气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