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花江干流造床水沙动力及河相关系的探究
1
作者 张幸农 假冬冬 陈长英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2,66,共7页
在分析松花江干流河道特性的基础上,基于实测资料,探究了造床水沙动力条件和河相关系。结果表明,枯水期和涨水期水流的造床作用不甚明显,主汛期水流是主要造床动力,退水期水流也具有一定造床作用;通过对比河道特征流量和计算得到的造床... 在分析松花江干流河道特性的基础上,基于实测资料,探究了造床水沙动力条件和河相关系。结果表明,枯水期和涨水期水流的造床作用不甚明显,主汛期水流是主要造床动力,退水期水流也具有一定造床作用;通过对比河道特征流量和计算得到的造床流量,说明常年洪水的造床作用依然十分有限,只有3~5年一遇的较大洪水才会形成较为明显的造床作用;河道河床呈现宽浅型,主槽相对窄小,洪漫滩地宽阔,中游段主槽河相关系系数√B/H在2~5之间,上游段和下游段大多超过5;基于河床最小活动性假设,得到河相关系与流量及含沙量之间的关系式,采用造床流量针对主槽进行检验,公式相符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花江 水流动力 造床作用 河相关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变化及其与汛期水沙条件的关系
2
作者 韩小军 卢书慧 +1 位作者 史红玲 林树峰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3,共5页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变化与汛期水沙条件的关系。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由20世纪中期的7 000~9 000 m^(3)/s减小到20世纪末期的2 000~4 000 m^(3)/s;21世纪后,平滩流量恢复至4 000~7...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变化与汛期水沙条件的关系。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由20世纪中期的7 000~9 000 m^(3)/s减小到20世纪末期的2 000~4 000 m^(3)/s;21世纪后,平滩流量恢复至4 000~7 000 m^(3)/s。2000年前孙口平滩流量与汛期水沙条件关系点群与2000年后两者关系点群存在明显分区,表明小浪底水库蓄水拦沙运用后,下游河道冲刷演变机理与前期河道淤积演变机理存在较大差异。建立的孙口平滩流量与汛期水沙条件的定量关系表明,黄河下游河道平滩流量随着汛期平均水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汛期平均来沙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平滩流量 水沙条件 河道演变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不同开挖条件对山区挖入式码头通航水流条件影响分析
3
作者 许绍林 倪志辉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1期56-63,共8页
开挖进出港航道与港池将会改变河道原有的河床地形高程,进而改变其原有的水动力条件及其泥沙冲淤状况,对通航条件造成影响。以犍为孝姑码头为依托,采用Mike21建立二维水沙数值模型,分析开挖进出港航道和港池工程前后,以及改变进港航道... 开挖进出港航道与港池将会改变河道原有的河床地形高程,进而改变其原有的水动力条件及其泥沙冲淤状况,对通航条件造成影响。以犍为孝姑码头为依托,采用Mike21建立二维水沙数值模型,分析开挖进出港航道和港池工程前后,以及改变进港航道的深度、宽度、角度等之后的水流运动形态和泥沙淤积的情况。结果表明:开挖进出港航道和港池后对原有的主航道整体水流和泥沙条件影响较小,对船舶进出港的通航条件影响较小;不同的开挖条件对进出港航道和港池的水沙条件影响不同,不同开挖角度对孝姑码头的水沙影响较大,30°布置形式更能满足孝姑码头的通航水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入式码头 进出港航道 水流模型 水流条件 泥沙冲淤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嘉鱼河段河床演变特性分析
4
作者 朱子园 陈静 毛武蓉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7期24-28,45,共6页
嘉鱼河段是长江中游典型的碍航河段之一,需重点关注河床演变特性。根据1970~2021年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全面分析了该河段的冲淤、岸线、河床形态、洲滩深槽等变化,研究该河段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及2006年实施航道整治工程以来河床演... 嘉鱼河段是长江中游典型的碍航河段之一,需重点关注河床演变特性。根据1970~2021年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全面分析了该河段的冲淤、岸线、河床形态、洲滩深槽等变化,研究该河段自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及2006年实施航道整治工程以来河床演变特性。结果表明:自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该河段岸线基本稳定,河床冲刷部位主要在枯水河槽;近些年断面形态逐渐趋于稳定,岸线变化不大;河段内洲滩平面位置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仅在复兴洲尾部左缘、燕窝镇对面江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江心洲;深槽平面位置较为稳定。研究成果可为该河段防洪调度、河道治理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演变 冲淤变化 水沙条件 长江中游 三峡水库 嘉鱼河段
下载PDF
Red soil for sediment capping to control the internal nutrient release under flow conditions 被引量:1
5
作者 Lei Xia Guo Liu +2 位作者 Chunmei Chen Meiyan Wen Yangyang Gao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3-71,共9页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released from the sediment to the surface water is a major source of water quality impairment. Therefore, inhibiting sediment nutrient release seems necessary. In this study, red so...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released from the sediment to the surface water is a major source of water quality impairment. Therefore, inhibiting sediment nutrient release seems necessary. In this study, red soil (RS) was employed to control the nutrients released from a black-odorous river sediment under flow conditions. The N and P that were released we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RS capping. Continuous-flow incubations showed that the reduction efficiencies of total N (TN), ammonium (NH4+-N), total P (TP) and soluble reactive P (SRP) of the overlying water by RS capping were 77%, 63%, 77% and 92%, respectively, and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occurred concurrently in the RS system. An increase in the water velocity coincided with a decrease in the nutrient release rate as a result of intensive water a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Red soil capping flow conditions Nitrogen Phosphorus
原文传递
Turbulent Flow Simulations through Tarbela Dam
6
作者 Muhammad Abid Adnan Aslam Noon 《Engineering(科研)》 2010年第7期507-515,共9页
Tarbela dam is one of the largest earth filled dam in the world. The sediments inflow in the Tarbela reservoir has resulted in reduction in water storage capacity. In addition damage to the tunnels, power generating u... Tarbela dam is one of the largest earth filled dam in the world. The sediments inflow in the Tarbela reservoir has resulted in reduction in water storage capacity. In addition damage to the tunnels, power generating units and ultimately to the plant equipment by the sediments particles carried by water is observed. To the authors knowledge, to-date no comprehensive simulation studies are performed for this dam reservoir and tunnels, especially at present when sediment delta and presence of sediment particles in the tunnels is observed to a reasonable ext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damage to the Tunnel 2 of the Tarbela Dam with an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affect of sediment particles for one way and two way/full coupling during summer, winter and average seasons, using turbulent flows of water. Numerically calculated eros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erosion results. Pressure, velocity and erosion rate density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TURBULENT flow sediment Particles TURBULENT Modeling BOUNDARY conditions
下载PDF
1986—2021年雅江-尼洋河交汇段辫状河道演变过程 被引量:2
7
作者 游宇驰 李志威 +1 位作者 余国安 胡旭跃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5-276,共12页
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段的辫状河道形态及变化主要受尼洋河入汇、河谷边界条件及滨河植被的影响,时空变化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值得研究。利用1986—2021年遥感数据提取河道-沙洲-植被主要形态参数(主河道迁移率、弯曲率、面积等)分析辫... 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段的辫状河道形态及变化主要受尼洋河入汇、河谷边界条件及滨河植被的影响,时空变化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值得研究。利用1986—2021年遥感数据提取河道-沙洲-植被主要形态参数(主河道迁移率、弯曲率、面积等)分析辫状河道形态的复杂特征与演变过程。结果表明:主河道迁移率最大为483 m/a,曲率减小3.43%,植被面积逐年增加到8.05 km^(2)。米林—派镇段辫状河道受边界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差异影响,主河道在尼洋河汇入前呈横向单侧摆动,汇入后雅鲁藏布江主河道同时发生横向与纵向摆动;2013年以来该河段的植被仅有11.8%的覆盖区域对河床产生抑冲促淤的正向反馈并促进沙洲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道 河道交汇 水沙条件 边界条件 植被作用
下载PDF
长江口拦门沙段滩涂形态调整及冲淤响应机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溢汶 张诗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29,共4页
为研究长江口拦门沙段重要滩涂对水沙条件改变及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以横沙浅滩、九段沙及南汇东滩为例,分析了拦门沙段重要滩涂的平面形态调整特点及其对环境因素变化的响应过程,并建立了代表滩涂面积与汛期水沙条件间的经验关系。结... 为研究长江口拦门沙段重要滩涂对水沙条件改变及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以横沙浅滩、九段沙及南汇东滩为例,分析了拦门沙段重要滩涂的平面形态调整特点及其对环境因素变化的响应过程,并建立了代表滩涂面积与汛期水沙条件间的经验关系。结果表明,横沙浅滩、九段沙及南汇东滩近年来滩涂平面形态呈萎缩态势、沙尾总体滞涨,且横沙浅滩及九段沙有不同程度的串沟发育现象;横沙浅滩面积与前7年平均的汛期水流冲刷强度具有良好的幂函数关系,反映了浅滩面积随水沙条件变化的滞后响应过程;河口治理工程对滩涂局部的守护能较快抑制水沙条件改变所引起的冲刷,但其对周边区域可能产生缓慢、长期的累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滩演变 长江口 水沙条件 冲淤响应 工程影响
下载PDF
汇流比对长江干流重庆主城河段水流和输沙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璠 《水道港口》 2023年第3期352-361,共10页
嘉陵江入汇流量的不同造成长江干流重庆主城河段相同流量情况下水位、比降、流速等水文特征差异较大,进而影响泥沙的输移特性,对研究河段航道条件造成影响。基于原型观测数据和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支流入汇特性及其对水位、流速、比... 嘉陵江入汇流量的不同造成长江干流重庆主城河段相同流量情况下水位、比降、流速等水文特征差异较大,进而影响泥沙的输移特性,对研究河段航道条件造成影响。基于原型观测数据和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支流入汇特性及其对水位、流速、比降、输沙等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结果表明:长江干线朱沱站流量在3000~30000 m 3/s时,不同汇流比对入汇口上游长江段影响范围为20~75 km,在流量Q朱沱相同的情况下,汇流比R增大,重庆主城河段水流强度减小,输沙强度Φ减弱。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在消落期和蓄水期,重庆主城河段水位抬升,水面比降放缓,而汛期重庆主城河段恢复天然河段特性,主城河段不受回水影响。在流量Q相同的情况下,蓄水后重庆主城河段水位抬升、坡降放缓,水流强度和输沙强度均呈减小趋势。研究成果可为重庆主城河段航道整治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重庆主城河段 汇流比 回水 水流条件 输沙
下载PDF
水库泥沙模型异重流运动相似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俊华 张红武 +2 位作者 李远发 王严平 李书霞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1997年第3期309-316,共8页
利用推求的非恒定异重流运动方程开展相似分析,对水库泥沙模型异重流运动相似条件进行了探讨,认为水流连续相似条件是保证异重流运动相似及其它方面相似的必要条件,新给出的异重流发生相似条件存在有修正容重分布不均匀的系数的比尺,使... 利用推求的非恒定异重流运动方程开展相似分析,对水库泥沙模型异重流运动相似条件进行了探讨,认为水流连续相似条件是保证异重流运动相似及其它方面相似的必要条件,新给出的异重流发生相似条件存在有修正容重分布不均匀的系数的比尺,使其更趋于合理和完善。此外,为保证异重流沿程淤积等方面与原型相似,还应满足异重流挟沙相似条件。这些理论研究结果得到了模型实例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重流 水库模型 相似条件 泥沙
下载PDF
黄河口近十年变化遥感监测及水沙条件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徐美 黄诗峰 +2 位作者 李小涛 李纪人 杨海波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46,共8页
黄河流域自1999年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配置以来,有效遏制了下游断流的发生,2002年至2006年间又连续进行了调水调沙,这两项重要举措使黄河口的水沙环境在人力作用下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而水沙条件是控制黄河三角洲湿地发育的主导因素,那... 黄河流域自1999年实行流域水资源统一配置以来,有效遏制了下游断流的发生,2002年至2006年间又连续进行了调水调沙,这两项重要举措使黄河口的水沙环境在人力作用下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而水沙条件是控制黄河三角洲湿地发育的主导因素,那么水沙环境的改变必然引起黄河口发生变化。本文中先利用多期多源遥感影像对比监测了1996年至2006年间黄河口在造陆、岸线、植被覆盖度及总体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变化,然后分析了在此期间黄河下游利津站来水来沙特征。通过对黄河口的变化与水沙条件相应关系分析,表明从2003年开始,黄河口明显出现淤积大于蚀退及植被覆盖有所增加是对水沙条件得以改善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泥沙条件 黄河河口 遥感监测
下载PDF
对长江芦家河浅滩段演变特性的新认识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立 谢葆玲 +1 位作者 崔承章 赵云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1-246,共6页
根据实测资料 ,分析了长江芦家河浅滩段退水过程中沙泓冲刷流量 (Q=10 0 0 0~ 2 50 0 0m3 / s)的持续时间与当年航道发生青黄不接现象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 ,利用计算资料 ,分析了三峡建库以后来水来沙过程的改变对沙泓冲淤演变的影... 根据实测资料 ,分析了长江芦家河浅滩段退水过程中沙泓冲刷流量 (Q=10 0 0 0~ 2 50 0 0m3 / s)的持续时间与当年航道发生青黄不接现象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 ,利用计算资料 ,分析了三峡建库以后来水来沙过程的改变对沙泓冲淤演变的影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滩 来水来沙 冲淤演变 航道
下载PDF
黄河清水沟流路水沙组合和河口三角洲发育的宏观特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福林 庞家珍 +2 位作者 姜明星 李凡 李炳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2-59,共8页
黄河清水沟流路1976~1995年期间入海水沙偏少,年际和年内变化丰枯交替,河口三角洲的冲淤变化与入海水沙大小密切相关;分析其剖面淤积形态、洲面淤积造陆情况和泥沙淤积的空间分布,表明河口三角洲发育存在着初期迅速增长、... 黄河清水沟流路1976~1995年期间入海水沙偏少,年际和年内变化丰枯交替,河口三角洲的冲淤变化与入海水沙大小密切相关;分析其剖面淤积形态、洲面淤积造陆情况和泥沙淤积的空间分布,表明河口三角洲发育存在着初期迅速增长、中期快速增长、后期平缓增长的宏观特性和规律,根据水沙变化与河口三角洲增长面积的定量关系以及对未来入海水沙的预估,认为清水沟流路河口三角洲的发育将继续维持平缓增长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清水沟流路 水沙条件 海水沙 泥沙淤积 河口三角洲
下载PDF
水沙环境改变下的黄河口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美 李纪人 +2 位作者 黄诗峰 李小涛 孟凡光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12,共5页
黄河上游来水是控制黄河三角洲湿地发育的主导因素。黄河径流特征不断变化,水沙环境不断改变,黄河三角洲岸线、陆地面积、新生湿地及生态状况也在发生着变化。以2000年为界,对其前后几年的来水来沙特征及河口变化特征进行了遥感监测、对... 黄河上游来水是控制黄河三角洲湿地发育的主导因素。黄河径流特征不断变化,水沙环境不断改变,黄河三角洲岸线、陆地面积、新生湿地及生态状况也在发生着变化。以2000年为界,对其前后几年的来水来沙特征及河口变化特征进行了遥感监测、对比,分析了新、旧水沙环境下黄河口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水沙条件改变的关系。从分析结果来看,2003年水沙条件相对理想,有利于河口陆地面积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善。总体来看,1996至2006年间,河口陆地面积增减处于波动状态,整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增加程度不显著。水沙环境的改变导致黄河口出现了不同的发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变化 水沙环境 遥感 监测与分析
下载PDF
三峡水库水沙条件时序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肖毅 杨胜发 邵学军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27,共6页
利用长江上游干流与主要支流岷江和嘉陵江控制水文站60年长系列水沙资料,基于M-K检验法与R/S分析法,通过计算特征曲线初步分析其径流-输沙时序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岷江与长江上游干流径流时序变化幅度较小,嘉陵江年径流则极... 利用长江上游干流与主要支流岷江和嘉陵江控制水文站60年长系列水沙资料,基于M-K检验法与R/S分析法,通过计算特征曲线初步分析其径流-输沙时序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岷江与长江上游干流径流时序变化幅度较小,嘉陵江年径流则极可能维持现有上升态势,三峡入库控制站寸滩站将延续其在MK检测信度临界值线区间内微小变幅,出现显著下降趋势的几率较小;岷江与长江上游干流输沙减少趋势明显,嘉陵江输沙下降趋势放缓并将维持目前下降水平,三峡入库输沙将继续保持显著下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淤积 水沙条件 M-K检验法 R/S分析法 三峡水库
下载PDF
动态模拟功能土原位覆盖抑制底泥磷释放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春梅 刘国 +3 位作者 夏蕾 张雯 许小芳 辜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3-109,共7页
该文采用为期60 d动态循环水槽试验,研究不同水流条件下功能土原位覆盖抑制底泥中磷释放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动态水流条件下覆盖组对底泥中TP和SRP释放的平均抑制率约为60%和65%;功能土覆盖抑制底泥中其他形态磷转化为NH_4Cl-P,从而减... 该文采用为期60 d动态循环水槽试验,研究不同水流条件下功能土原位覆盖抑制底泥中磷释放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动态水流条件下覆盖组对底泥中TP和SRP释放的平均抑制率约为60%和65%;功能土覆盖抑制底泥中其他形态磷转化为NH_4Cl-P,从而减少磷对水体的富营养化的影响;水体流速的增加加强水体的曝气,促进金属氧化物与磷发生吸附并沉淀,从而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因此功能土原位覆盖可以有效控制底泥中磷释放,但在未来的研究上需要更进一步了解它的修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功能土原位覆盖 动态
下载PDF
新入海水沙情势下黄河口的地貌演变 被引量:22
17
作者 陈沈良 谷硕 +1 位作者 姬泓宇 徐丛亮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1-67,共7页
近年来,受流域气候变化和强烈的人类活动干预,黄河入海水沙情势出现了新的变化,河口区地貌演变也随之改变。为了解新入海水沙情势下现行黄河口地貌演变特征,基于利津站水沙数据和现行河口实测水下地形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近年来,受流域气候变化和强烈的人类活动干预,黄河入海水沙情势出现了新的变化,河口区地貌演变也随之改变。为了解新入海水沙情势下现行黄河口地貌演变特征,基于利津站水沙数据和现行河口实测水下地形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黄河入海水沙情势由'水少沙多'向'枯水少沙'转变,入海泥沙持续减少,悬沙浓度降低,泥沙颗粒粗化;2002-2015年持续调水调沙的14年间入海泥沙共19.79亿t,其中有8.34亿m^3(13.09亿t)泥沙沉积在现行河口滨海区,而2016年由于水量极枯调水调沙首次中断,河口滨海区大面积蚀退,净蚀退量达0.72亿m^3(1.13亿t),现行河口2~5 m水深平均侵蚀厚度为0.38 m,对入海水沙锐减的响应最为突出;维持现行河口滨海区冲淤平衡的入海泥沙通量临界值为1.3亿t/a,黄河入海水沙情势的改变使河口地貌演变将出现新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 水沙情势 调水调沙 冲淤演变
下载PDF
水库群联合作用下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响应机制 被引量:31
18
作者 卢金友 姚仕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6,共11页
长江干支流水库群的总库容约占长江入海年均径流量的37.6%,水库群的联合作用改变了进入长江中下游江湖系统的水沙条件,引起江湖系统水沙输移、冲淤演变及江湖关系等发生新的变化,呈现新的特点。本文在综述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江湖系统水沙... 长江干支流水库群的总库容约占长江入海年均径流量的37.6%,水库群的联合作用改变了进入长江中下游江湖系统的水沙条件,引起江湖系统水沙输移、冲淤演变及江湖关系等发生新的变化,呈现新的特点。本文在综述近年来长江中下游江湖系统水沙输移与冲淤演变特性及江湖关系变化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水库群联合作用下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响应机制,形成的主要认识有:水库群联合作用下中下游江湖系统的径流量及比例组成没有明显变化,但输沙量及比例组成发生显著变化,干流宜昌站变化最为明显;中下游河道由自然条件下的中沙河流变为少沙河流,江湖系统由自然条件下的累积性淤积转为持续冲刷,并在较长时期内进行重新塑造与调整;水库群的联合作用对江湖水沙交换与湖区冲淤产生影响,两湖枯水期有所提前,湖区泥沙沉积率显著下降,江湖关系总体趋于向好的方向调整。鉴于长江水沙条件变化的不确定性、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与江湖系统演变的复杂性,今后仍须加强变化环境下中下游江湖系统响应机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群 水沙条件 江湖关系 江湖演变
下载PDF
水流倒灌下支流尾闾泥沙淤积计算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小香 张小峰 谢作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4-56,共3页
  建立了水流倒灌下支流尾闾河段泥沙冲淤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长江支流沮漳河尾闾河段的河床冲淤变形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模拟复杂水沙条件下支流尾闾河段的冲淤变形,计算结果可以为引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流倒灌 泥沙淤积 冲淤变形 水沙条件
下载PDF
现阶段黄河入海流路输沙动态平衡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于守兵 王万战 +1 位作者 王开荣 茹玉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2,15,共4页
根据2001—2010年利津站水文资料和利津以下汛前实测大断面资料,从来水来沙条件、主槽断面面积变化、河底平均高程纵剖面和河长变化等方面分析了现阶段黄河入海清水沟流路年际变化特征。水沙条件分析表明: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进入黄河河... 根据2001—2010年利津站水文资料和利津以下汛前实测大断面资料,从来水来沙条件、主槽断面面积变化、河底平均高程纵剖面和河长变化等方面分析了现阶段黄河入海清水沟流路年际变化特征。水沙条件分析表明: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进入黄河河口的年水量基本维持在200亿m3左右,年平均沙量为1.77亿t,平均含沙量为9.3 kg/m3。这些相对稳定和有利的水沙系列为清水沟流路实现输沙动态平衡提供了良好的边界条件。2007—2010年的河道主槽断面面积、河底平均高程纵剖面和利津以下河长相对稳定,表明现阶段黄河入海流路在稳定的来水来沙、河道边界和海洋动力条件下基本实现了输沙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海流路 输沙动态平衡 来水来沙条件 主槽断面面积 纵剖面 黄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