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lecular Detection of Mutations within the Quinolone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s in Non Typhoidal Salmonella Isolates from Malaysia
1
作者 Fadzilah Mohd-Nor Noor Aini Abu-Bakar +2 位作者 Norzilawati Mohd-Isa Zubaidah A. Wahab Zaini Mohd-Zain 《Health》 2017年第4期640-648,共9页
Introduction: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in bacteraemia caused by non-typhoidal Salmonella (NTS) is compromised by antibiotic resistance.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scribe th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 Introduction: The efficacy of chemotherapy in bacteraemia caused by non-typhoidal Salmonella (NTS) is compromised by antibiotic resistance. Objective: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scribe the mechanism of resistance among clinical NTS isolates. Materials & Methodology: Thirty of NTS were isolated from blood (n = 19), stool (n = 10) and bronchioalveolar lavage (BAL;n = 1) respectively. These isolates were tested for susceptibility testing by disc diffusion method against ampicillin, gentamicin, tetracycline, co-trimoxazole, nalidixic acid, ciprofloxacin and ceftriaxone. Epsilometer tests (E-test) for nalidixic acid and ciprofloxacin were performed for nalidixic acid resistant isolates by disc diffusion method. DNA sequencing was carried out on six of the nalidixic acid resistant Salmonella Enteritidis isolates to identify mutations within quinolones 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s (QRDR) of gyrA, gyrB, parC and parE genes. Results: Resistance rates of NTS isolates from blood, stool, and BAL were respectively 37%, 20% and 0% for ampicillin, 79%, 40% and 0% for tetracycline, 32%, 40% and 0% for co-trimoxazole, 37%, 10% and 100% for nalidixic acid. Eight isolates were resistant to nalidixic acid and had exhibited reduced susceptibility towards ciprofloxacin by E-test. Mutation within QRDR was detected in gyrA gene (n = 6;Asp 47 → His [3], Asp 51 → Asn [1], Asp 73 → Gly [1], and Gly 48 → Asp [1]) and double mutation was detected in parE gene (n = 3;Gly 48 → Asp [3], Glu 82 → Ser [3]). Out of six isolates, three isolates were found to have both gyrA and parE gene mutations. Conclusions: There was no mutation observed in gyrB and parC gene. Mutation in gyrA gene was sufficient to induce de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ciprofloxacin. Variation in amino acid sequences are novel, while detection of other gene mutation was uncomm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Typhoidal SALMONELLA quinoloneS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s CIPROFLOXACIN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的高度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阿力米热·艾买提 孙哲伟 +2 位作者 徐庆庆 徐晓刚 王明贵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6-331,共6页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包括可移动喹诺酮类耐药(TMQR)基因分布。方法对2019年我国7所医院临床分离的CRKP菌株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Illumina HiseqX测序... 目的了解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及其耐药机制,包括可移动喹诺酮类耐药(TMQR)基因分布。方法对2019年我国7所医院临床分离的CRKP菌株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Illumina HiseqX测序平台进行基因组测序,并分析CRKP携带的毒力基因、MLST分型、染色体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的变异情况,以及TMQR基因分布。结果481株CRKP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不敏感率分别为98.4%和99.2%,ST11型和ST15型为优势克隆。303株携带毒力基因的CRKP(CV-CRKP)中,ST11型和ST15型菌株分别为92.1%和5.0%。178株不携带毒力基因的CRKP(non-CV-CRKP)中,ST11型和ST15型菌株分别为53.4%和34.3%。全部ST11和ST15型菌株对喹诺酮类耐药并伴有gyrA和parC基因变异,对喹诺酮类敏感菌株均为非ST11和非ST15型菌株。可移动元件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中,qnrS1(294株,61.1%)、qnrB4(48株,10.0%)及aac(6)-Ib-cr(90株,18.7%)的检出率高,其他基因的检出较低,包括有qnrB1(4株)、qnrB2(2株)、qnrD1(2株)、qnrB6(1株)。其中,qnrB4主要分布在左氧氟沙星高度耐药(MIC≥8 mg/L)菌株中。aac(6)-Ib-cr主要分布在环丙沙星耐药(MIC>8 mg/L)菌株中。结论临床分离的CRKP菌株对喹诺酮类耐药率高。喹诺酮类耐药的CRKP菌株中QRDR变异率高,TMQR基因携带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多位点序列分型 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 QNR aac(6)-Ib-cr
下载PDF
牛源无乳链球菌对喹诺酮耐药的基因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孟肖潇 吴建勇 +4 位作者 洪都孜·波拉提 李建军 古努尔·吐尔逊 努尔拜合提·努尔旦 杨学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9-364,共6页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3种喹诺酮类药物对110株奶牛隐性乳腺炎无乳链球菌(分离自中国10省区21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PCR检测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3种喹诺酮类药物对110株奶牛隐性乳腺炎无乳链球菌(分离自中国10省区21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PCR检测gyrA、gyrB、parC和parE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并分析其突变位点.结果表明:110株牛源无乳链球菌对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85.5%、98.2%、94.5%;左氧氟沙星耐药菌株对其他2种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且均发生了QRDR基因突变,氨基酸突变位点有GyrA的Ser81Leu、Glu85Lys,ParC的Ser79Phe、Asp83Tyr,ParE的Asp437Asn,其中,耐药菌基因最主要的突变类型是GyrA(Ser81Leu)+ParE(Asp437Asn),该突变类型对喹诺酮类药物呈中高度耐药;ParC的Ser79Phe或Asp83Tyr突变类型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ParC的Ser79Phe突变与GyrA的Ser81Leu或Glu85Lys突变联合时,对喹诺酮类药物高度耐药.本研究结果对兽医临床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控制及合理使用提供了一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喹诺酮类药物 奶牛乳腺炎
下载PDF
临床分离气单胞菌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高余 程敬伟 周妍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646-650,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气单胞菌属细菌(Aeromonas spp.)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从北京友谊医院2017年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的气单胞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提取菌株核酸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气单胞菌...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气单胞菌属细菌(Aeromonas spp.)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从北京友谊医院2017年腹泻患者粪便标本中分离的气单胞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提取菌株核酸进行PCR扩增,测序分析气单胞菌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uinolone-resistance-deter mining region,QRDR)及喹诺酮耐药质粒相关(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结果共收集111株气单胞菌,其中7株(6.3%)对萘啶酸(NAL)和环丙沙星(CIP)均耐药,54株(48.6%)对NAL耐药但对CIP敏感,50株(45.0%)对NAL和CIP均敏感。QRDR测序结果显示,NAL耐药菌株gyrA基因第83位发生丝氨酸(Ser)突变,突变为异亮氨酸(Ile)、缬氨酸(Val)或酪氨酸(Tyr)。对NAL-CIP耐药的菌株中,除了gyrA基因突变外,parC基因第87位Ser突变为Ile。CIP敏感的104株菌株中,仅有7株parC基因第87位Ser突变。PMQR基因检测结果显示,QnrS基因检出率为7.2%(8株),aac(6′)-Ib-cr基因检出率为6.3%(7株),且QnrS和aac(6′)-Ib-cr基因检出主要集中在CIP耐药菌株中,CIP耐药菌株PMQR基因检出率为85.7%。结论气单胞菌喹诺酮低水平耐药主要与gyrA基因第第83位突变或QnrS基因有关。gyrA基因第83位突变和parC基因第87位突变Ser87Ile联合PMQR基因存在时,可能与气单胞菌对喹诺酮的高水平耐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单胞菌 喹诺酮耐药 耐药质粒基因 耐药决定区
下载PDF
解脲脲原体临床分离株中喹诺酮类耐药株的筛选及其耐药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许阳 骆丹 +2 位作者 孙蔚斌 缪旭 陈希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从临床分离的解脲脲原体中筛选出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株,了解耐药株发生的比率,并研究耐药株中喹诺酮抗性决定区域(QRDR)出现基因变异的情况。方法:采用药敏试剂盒及96孔微量培养基稀释法收集解脲脲原体的喹诺酮耐药株,PCR扩增阳性标... 目的:从临床分离的解脲脲原体中筛选出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株,了解耐药株发生的比率,并研究耐药株中喹诺酮抗性决定区域(QRDR)出现基因变异的情况。方法:采用药敏试剂盒及96孔微量培养基稀释法收集解脲脲原体的喹诺酮耐药株,PCR扩增阳性标本测序后比较基因变异情况。结果:从104株解脲脲原体临床分离株中筛选出10株耐药株,测序结果显示有7株QRDR的gyrA基因片段中309位均出现了A→G点变异,导致相应编码的氨基酸由组氨酸变为精氨酸。结论:解脲脲原体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与QRDR中gyrA基因的点变异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解脲脲原体 喹诺酮抗性决定区域 基因变异
下载PDF
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变迁及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青 苏欣 +4 位作者 张明 邵海枫 高卫卫 樊有 施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及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0—2012年南京7所教学医院共147株肺炎链球菌,琼脂稀释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MIC,与南京2006—2007年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氟喹...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变迁及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0—2012年南京7所教学医院共147株肺炎链球菌,琼脂稀释法测定9种抗菌药物的MIC,与南京2006—2007年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氟喹诺酮耐药株的gyrA、gyrB、parE和parC基因喹喏酮耐药决定区域(QRDR)进行PCR扩增及测序。结果 147株肺炎链球菌中,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89.1%;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MIC≥4 mg/L)占3.4%;对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26.5%、1.4%、3.4%、1.4%、0.7%;所有分离株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敏感。与2006—2007年分离株相比,2010—2012年临床分离株对青霉素、头孢呋辛耐药率下降,对红霉素、头孢曲松耐药率变化不大,出现了少数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耐药株。对喹诺酮耐药株进行基因测序发现1菌株有gyrA突变(Asn167—Ile)和ParE突变(Ile 460—Val);另1菌株则有ParC突变(Ser 81—Gly;Asn 94—Asp)。结论南京地区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居高不下,对青霉素仍较敏感,出现了少数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株。喹诺酮耐药株有gyrA、parE和parC的QRDR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耐药 抗菌药物 氟喹诺酮 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域
下载PDF
嗜水气单胞菌gyrA氟喹诺酮抗性决定区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郑伟 卢强 +2 位作者 韩文瑜 张雅斌 刘艳辉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15,共8页
研究了从病鱼体内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分子机理。以 4株对诺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及 2株敏感菌株为模板 ,参照杀鲑气单胞菌gyrA基因序列 ,设计了 1对引物 ,进行 gyrA基因氟喹诺酮抗性决定区PCR扩增 ,... 研究了从病鱼体内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分子机理。以 4株对诺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及 2株敏感菌株为模板 ,参照杀鲑气单胞菌gyrA基因序列 ,设计了 1对引物 ,进行 gyrA基因氟喹诺酮抗性决定区PCR扩增 ,将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 8 T载体 ,转化入大肠埃希氏菌DH5α中 ,小提质粒 ,酶切鉴定 ,测序并分析比较耐药菌和敏感菌的氨基酸残基序列 ,发现耐药菌有 5个氨基酸突变位点 ,分别是 83位点的Ser→Ile,92位点的Leu→Met,1 74位点的Ile→Phe,2 0 2位点的Asn→Asp ,2 0 3位点的Leu→Arg ,耐药菌突变后的氨基酸残基均比敏感菌正常的相对应氨基酸残基分子量大。 83位点的突变与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突变一致 ,1 2 2位点具有保守的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YRA基因 耐药性突变 嗜水气单胞菌 氟喹诺酮 抗性决定区 克隆
下载PDF
上海地区肺炎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的敏感性及其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突变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敏婕 杨帆 +3 位作者 徐晓刚 胡付品 叶信予 张婴元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氟喹诺酮类敏感菌株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突变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上海地区部分医院2004-2005年共176株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临床分离肺炎链球菌对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氟喹诺酮类敏感菌株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突变进行初步研究。方法收集上海地区部分医院2004-2005年共176株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等15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并选取部分左氧氟沙星敏感肺炎链球菌菌株进行QRDRPCR扩增、测序。结果176株受试菌株中.PSSP、PISP和PRSP各占48.9%、47.1%和4.0%,受试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敏感率均为100%。QRDR的扩增测序结果发现,20株左氧氟沙星MIC1~2mg/L的敏感菌株中,19株的parC、parE基因上已存在不同程度的氨基酸突变.包括ParC:Phe 105→Leu/Asp136→Tyr,Pare:Asp435→AsnjIle460→ValjAsn477→Lys.而在gyrA、gyrB基因上仅发现点突变,未导致相关氨基酸突变。结论上海地区未发现氟喹诺酮类耐药肺炎链球菌临床分离株,但左氧氟沙星MIC1~2mg/L的敏感株中已发现QRDR一级突变现象,突变的基因位点均见于parC、pare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氟喹诺酮类 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一级突变
下载PDF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与gyr基因突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赵丽丽 夏强 +2 位作者 赵秀芹 刘志广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0-393,共4页
目的分析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le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临床分离株的gyr基因突变特点,探讨MDR-TB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产生与gy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比例法对耐多药结核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氧氟沙星的药物敏感性检... 目的分析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ple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临床分离株的gyr基因突变特点,探讨MDR-TB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产生与gyr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比例法对耐多药结核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氧氟沙星的药物敏感性检测,应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MDR-TB的gy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125株MDR-TB临床分离株中,50株对喹诺酮类耐药,耐药率为40%。50株耐药菌株中,40株gyr基因发生突变:其中39株gyrA基因突变,突变率为78%,突变位点包括90,91和94位氨基酸;5株gyrB基因突变,其中4株合并gyrA基因突变,gyrB基因突变位点为500,506,534和539位氨基酸。结论 MDR-TB中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态势比较严峻,其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主要与gyrA基因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 GYRA基因 gyrB基因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决定区
下载PDF
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离株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晓刚 吴湜 +3 位作者 王明贵 叶信予 刘杨 朱德妹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30-334,共5页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耐药机制在革兰阴性杆菌临床株对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PCR方法筛选541株连续分离的所有环丙沙星耐药或中介革兰阴性杆菌中的耐药基因qnrA;以接合试验了解喹诺酮耐药的可转移性;对qnrA阳性株测定氨... 目的了解质粒介导耐药机制在革兰阴性杆菌临床株对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性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PCR方法筛选541株连续分离的所有环丙沙星耐药或中介革兰阴性杆菌中的耐药基因qnrA;以接合试验了解喹诺酮耐药的可转移性;对qnrA阳性株测定氨基糖苷乙酰化酶aac(6′)-Ib-cr基因,分析了gyrA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的变异。结果541株革兰阴性杆菌中,7株肠杆菌科细菌qnrA检测阳性,其中4株为阴沟肠杆菌,在不发酵糖菌中未检出qnrA基因。在7株qnrA阳性菌中,4株喹诺酮耐药性可通过质粒转移,接合子对环丙沙星的MIC较受体菌上升12~125倍。4个接合子中环丙沙星MIC较高的2个结合子携带aac(6′)-Ib-cr,7株qnrA阳性临床分离菌中5株耐药决定区gyrA、parC有变异。结论qnrA在肠杆菌属临床分离株中的检出率较高,aac(6′)-Ib-cr基因及靶位改变与qnrA同时存在可能使细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进一步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质粒介导耐药 喹诺酮类 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qnrA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耐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军 何彩美 +6 位作者 陈泽祥 禤雄标 杨威 胡庭俊 胡帅 马春霞 许力干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0-284,共5页
为研究猪链球菌2型(S.suis 2)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本研究采用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诱导菌株的gyrA和parC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与亲本药物敏感菌株和自然耐药菌株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对比,所有耐药诱导菌... 为研究猪链球菌2型(S.suis 2)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本研究采用PCR和基因测序的方法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诱导菌株的gyrA和parC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与亲本药物敏感菌株和自然耐药菌株相应的氨基酸序列对比,所有耐药诱导菌株GyrA QRDR均无特征性的氨基酸变异;而有62.5%耐药诱导菌株(5/8)的ParC QRDR在第83位氨基酸突变为赖氨酸。应用质子能驱动型外排泵抑制剂氰氯苯腙(CCCP)与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用药后,CCCP可以使耐药诱导菌株对药物的敏感性提高8倍~32倍。交叉耐药性结果显示,耐药诱导菌株获得了氟喹诺酮类药物交叉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氟喹诺酮类药物 耐药 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外排泵
下载PDF
一株多重耐药副溶血性弧菌的耐药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艳华 姚琳 +2 位作者 李风铃 翟毓秀 王联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77-82,共6页
目的从养殖半滑舌鳎肠道分离到一株副溶血性弧菌Vp1107,对该菌株进行耐药性及耐药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通过K-B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扩增及测序法对耐药基因及整合子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Vp1107菌株耐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四... 目的从养殖半滑舌鳎肠道分离到一株副溶血性弧菌Vp1107,对该菌株进行耐药性及耐药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通过K-B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扩增及测序法对耐药基因及整合子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Vp1107菌株耐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四环素、土霉素和氯霉素,对头孢呋辛钠、链霉素、卡那霉素、萘啶酸、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其多重耐药系数为0.33。菌株携带blaTEM、strA、strB、tetB、tetM、catⅢ、intI1耐药相关基因,1类整合子不含基因盒,gyrA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未发生点突变。结论副溶血性弧菌Vp1107耐药程度较为严重,其耐药性主要由耐药基因编码的耐药性酶类和外排泵作用引起,提示应加强对副溶血性弧菌耐药性的监控及渔用药物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多重耐药性 耐药基因 整合子 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下载PDF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3血清型喹诺酮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连明 于鸿 +1 位作者 杨超 路娟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0-583,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部分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菌株的耐药特征,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自2002年至2007年,选择几个省市在不同季节对腹泻人群进行了该病原菌的分离,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生物学分... 目的研究中国部分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菌株的耐药特征,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自2002年至2007年,选择几个省市在不同季节对腹泻人群进行了该病原菌的分离,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生物学分型、药敏试验以及gyrA和parC基因突变检测。结果通过对该菌喹诺酮耐药决定区gyrA和parC基因的变异情况检测发现,在22株萘啶酸耐药的菌株中,有20株gyrA基因检出氨基酸变异,其中83位点共检出Ser(AGC)→Arg(AGA或AGG)突变12株,Ile(ATC)突变3株,Cys(TGC)1株,87位点检出Gly(GGC)突变2株,Tyr(TAC)和Asn(AAC)突变各1株;3株萘啶酸敏感O∶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未检出上述氨基酸位点突变,而parC基因无论耐药株或敏感株均未检出突变。结论我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萘啶酸的耐药比较严重,这可能是因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临床最常用药物之一,而高水平用药,用药时间过长,以及动物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可能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的根本原因。氟喹诺酮的过度应用使萘啶酸耐药株选择性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萘啶酸 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下载PDF
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gyr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的SSOP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祥辉 王红宁 《四川畜牧兽医》 2003年第B09期17-17,共1页
DNA旋转酶基因gyrA中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碱基变换在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的耐药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PCR-SSCP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可对大肠杆菌gyrA基因QRDR的突变进行有效检测。本文以142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氟喹诺酮药物敏感... DNA旋转酶基因gyrA中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碱基变换在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的耐药性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PCR-SSCP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可对大肠杆菌gyrA基因QRDR的突变进行有效检测。本文以142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氟喹诺酮药物敏感菌株为样本,测定了细菌对喹诺酮药的MIC值,结果表明142株猪源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8.8%,56.3%,65.5%,76.8%。猪源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药物的耐药率高,且耐药菌株MIC值较大。菌株WJPE2—1对环丙沙星的NIC为0.5μg/mL的诱导耐药试验,结果表明,在通过药物浓度梯度连续诱导过程中获得了MIC为2,8,64,128μg/mL的四株诱导菌株,诱导菌株4对ENR、NOR、OFL、CIP的MIC值分别增加到诱导前的32,128,128,256倍,且4株诱导菌株对CIP、ENR、NOR、OFL的MIC值均呈现递增。根据GenBank注册的大肠杆菌gyrA序列设计引物,横跨gyrA的第40和118密码子位置,包含完整的QRDR,从27株不同MIC值的大肠杆菌株、ATCC25922、4株诱导耐药菌株均获得约300bp的PCR产物。采用29∶1的交联度、12%的聚烯酰胺浓度,1×TBE,凝胶中添加5%的甘油的条件,对诱导菌株、药物敏感菌株及不同耐药水平的分离菌株进行SSCP分析,结果表明,诱导菌株的谱型与敏感对照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大肠杆菌 GYRA基因 喹诺酮 耐药决定区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铜绿假单胞菌QRDR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萍 郭雪君 +1 位作者 倪培华 刘瑛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铜绿假单胞菌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域(QRDR)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用药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中分离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84株,采用限制性长度多态性...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铜绿假单胞菌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域(QRDR)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用药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中分离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84株,采用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结合基因测序检测所得菌株QRDR的基因突变,并结合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株耐药菌经检测发现QRDR区存在突变42株,占84.0%。GyrBSer464发生突变34株,占68.0%。GyrBSer464突变组与非突变组比较,对应的患者分离菌株之前使用β-内酰胺类的情况存在差异(OR=11.3,P=0.003及OR=3.5,P=0.023)。喹诺酮类药物在采集前30d内的使用时间也存在差异(P=0.038)。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的耐药性与QRDR区突变的发生相一致,耐药菌株突变类型以GyrBSer464突变为主,可能与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的使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域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基因突变
下载PDF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ntimicrobial multi-drug resistance in non-typhoidal Salmonellae from chicken and clam in Mangalore, India 被引量:2
16
作者 Yemisi Olukemi Adesiji Santhosh Kogaluru Shivakumaraswamy +2 位作者 Vijaya Kumar Deekshit Girisha Shivani Kallappa Indrani Karunasagar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37-244,共8页
Salmonella enterica has been documented a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salmonellosis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is most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umption of contaminated food products. Thus, this research was ai... Salmonella enterica has been documented a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salmonellosis throughout the world and is most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nsumption of contaminated food products. Thus,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at studying the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pattern and detection of quinolone resistance in Salmonella spp isolated from food of animal origin. Thirty-six Salmonella isolates comprising 8 from poultry and 28 from seafood(clams) were identified, serotyped and characterized for thei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against 10 different antibiotics. Plasmid DNA was isolated from all the isolates by alkaline lysis, quinolone resistant non-typhoidal S. Weltevreden were examined for mutation in the DNA gyrase coding gene. Among the 36 Salmonella isolates, 20 were S. weltevreden(8 from poultry and 12 from seafood) and 16 were S. Typhimurium(from seafood). All the isolates showed multiple resistance to nalidixic acid, tetracycline, co-trimoxazole and nitrofurantoin, but, interestingly, the isolates were 100% susceptible to ampicillin, chloramphenicol and gentamicin. Resistant isolates from the study carried the genes responsible for resistance to respective antibiotics. The strain S130 isolated in the study showed single point mutation,Asp87Gly, at position 87 in quinolone 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 It revealed mutation in quinolone 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 as a cause for quinolone resistance in non-typhoidal Salmonellae. The occurrence of genes accountable for plasmid mediated resistance to quinolones(viz., qnrA, qnrB and qnrS) in plasmid of non-typhoidal Salmonellae isolates provides evidence for 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tation multi-drug resistant non-typhoidal Salmonellae 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 quinolone 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
下载PDF
临床分离喹诺酮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分型研究
17
作者 周妍妍 梁静雯 +2 位作者 杜小莉 马立艳 于礼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24-527,532,共5页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喹诺酮耐药大肠埃希菌表型特征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药敏试验从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筛选喹诺酮耐药株,经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采用PCR检测和测序分析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结果...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喹诺酮耐药大肠埃希菌表型特征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药敏试验从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筛选喹诺酮耐药株,经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采用PCR检测和测序分析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PMQR)。结果所收集53株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呈中介耐药或耐药,在21个MLST分型中以ST53、ST43为主。QRDR测序显示,与敏感菌株相比,以基因Gyr A的S83L和D87N、基因Par C的S80I突变为主,分别占94.33%、79.25%、79.25%,ST53和ST43均存在此3个点突变。32.08%菌株检出PMQR基因,包括aac(6)-Ib-cr、qnr B和qnr S,62.26%菌株检出消毒剂耐药基因qac E△1。结论喹诺酮耐药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主要与QRDR区域点突变有关,同时也应对质粒介导的耐药基因水平传递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 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多位点序列分型
原文传递
东莞市蔬菜基地土壤中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邰义萍 莫测辉 +4 位作者 吴小莲 李彦文 王纪阳 苏青云 黄献培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9-845,共7页
抗生素作为新兴环境污染物在区域农业土壤污染特征研究中鲜见报道.本文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调查了东莞市18个区镇24个代表性蔬菜基地土壤中喹诺酮类抗生素(QNs)的含量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喹诺酮类化合物的... 抗生素作为新兴环境污染物在区域农业土壤污染特征研究中鲜见报道.本文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调查了东莞市18个区镇24个代表性蔬菜基地土壤中喹诺酮类抗生素(QNs)的含量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4种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检出率均在90%以上,以环丙沙星(平均含量24.93μg·kg-1)和恩诺沙星(平均含量19.85μg·kg-1)为主,总含量(∑QNs)为0~554.1μg·kg-1,主要在10~50μg·kg-1之间,平均为50.23μg·kg-1.不同基地土壤中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和组成特征有明显差异,主要包括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两个化合物为主、环丙沙星单个化合物为主、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两个化合物为主和洛美沙星单个化合物为主4种组成模式.相同蔬菜基地不同土壤样品之间化合物的含量总体上差异不大,但不同蔬菜品种或基因型土壤中化合物的含量及组成特征有一定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东莞市蔬菜基地土壤中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普遍较低,但部分含量超过了抗生素生态毒害效应触发值(100μ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 蔬菜基地 土壤 污染 监测 喹诺酮类抗生素
原文传递
流感嗜血杆菌对β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马池 吕媛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83-486,共4页
目的研究流感嗜血杆菌(Hi)对β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的敏感性和耐药机制。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Hi对β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敏感性;Nitrocefin显色反应对所有菌株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PCR扩增检测Hi的β内酰胺酶基因(TEM-1和ROB-1)... 目的研究流感嗜血杆菌(Hi)对β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的敏感性和耐药机制。方法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Hi对β内酰胺类和氟喹诺酮类敏感性;Nitrocefin显色反应对所有菌株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PCR扩增检测Hi的β内酰胺酶基因(TEM-1和ROB-1)以及氟喹诺酮的耐药决定区(QRDR),并对特异条带测序并分析。结果对183株受试Hi,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73.2%(134/183);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和头孢吡肟均敏感率达100%。检出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不敏感Hi分别为2株(2/183)和3株(3/184),其中1株对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均不敏感。有34株(18.6%)TEM-1基因阳性;34株菌都携TEM-1型β内酰胺酶基因,未发现ROB-1基因;所有氟喹诺酮不敏感菌株的GyrA和ParC均发现一或多个氨基酸改变,且GyrA主要发生在84位和88位。结论除对氨苄西林外,Hi对头孢菌素和氟喹诺酮类保持较高敏感性。Hi对氨苄西林的耐药主要是产生β内酰胺酶,且主要为TEM-1型。QRDR的氨基酸改变是Hi对氟喹诺酮不敏感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氟喹诺酮 Β内酰胺酶 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原文传递
肠炎沙门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与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雯静 邱少富 +10 位作者 王勇 王中强 陈琛 李婧 张伶 杜昕颖 汪舟佳 薛文仲 黄留玉 宋宏彬 刘雪林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42-1543,共2页
目的对分离自北京、广州、新疆3个地区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的肠炎沙门菌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并分析其耐药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应用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对分离的疑似沙门菌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法对鉴定出的肠炎沙门菌进行... 目的对分离自北京、广州、新疆3个地区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的肠炎沙门菌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并分析其耐药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应用生化试验、血清凝集试验对分离的疑似沙门菌菌株进行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法对鉴定出的肠炎沙门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利用PCR技术扩增其耐药基因DNA促旋酶gyrA基因和拓扑异构酶parC基因,同时进行测序。结果共分离鉴定出20株肠炎沙门菌,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定、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萘啶酸耐药;75%的菌株呈现多重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序列比对结果显示gyrA基因Asp87及Gly133密码子处发生了点突变,其中Gly133是新的突变点。未发现parC基因密码子突变。结论肠炎沙门菌临床分离株MDR情况比较严重,对萘啶酸普遍耐药,这可能与20株菌的gyrA基因QRDR的突变相关。为防止多重耐药现象的蔓延和加重,除了应加强耐药性及耐药性相关基因的实验室监测外,临床治疗沙门菌感染时需慎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菌 多重耐药性 DNA促旋酶gyrA基因 拓扑异构酶parC基因 喹诺酮耐药决定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