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summer Persistent Heavy Rain over Southern Chin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of Tropical Atmosphere 被引量:1
1
作者 QIU Di YAO Su-xiang XIA Yi-cong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22年第4期445-456,共12页
Based on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supplied by the Chinese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hourly reanalysis datasets provided by the ECMWF and daily outgoing long wave radiation supplied by the NOAA,the evolution regula... Based on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supplied by the Chinese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hourly reanalysis datasets provided by the ECMWF and daily outgoing long wave radiation supplied by the NOAA,the evolution regularity of continuous heavy precipitation over Southern China(SC)from April to June in 1979-2020 wa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pecific humidity and circulation field at the background-scale,the intra-seasonal-scale and the synoptic-scale,and its influence on persistent heavy precipitation over the SC during the April-June rainy season were quantitatively diagnos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 events(PHREs)over the SC during the April-June rainy season occur frequently from mid-May to mid-and late-June,exhibiting significant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10-30-day)features.Vertically integrated moisture flux convergence(VIMFC)can well represent the variation of the PHREs.A multiscale quantitative diagnosis of the VIMFC shows that the pre-summer PHREs over the SC are mainly affected by the background water vapor(greater than 30 days),intraseasonal circulation disturbance(10-30-day)and background circulation(greater than 30 days),and water vapor convergences are the main factor.The SC is under the control of a warm and humid background and a strong intraseasonal cyclonic circulation,with strong convergence and ascending movements and abundant water vapor conditi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PHREs.Meanwhile,the westward inter-seasonal oscillation of tropical atmosphere keeps the precipitation system over the SC for several consecutive days,eventually leading to the occurrence,development and persistence of heavy precip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ril-June rainy season over Southern China 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 events(PHREs)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multiscale diagnosis index of the boreal summer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BSISO)
下载PDF
一种华北夏季潜势雨季监测方法
2
作者 郝立生 崔童 +1 位作者 马宁 何丽烨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6-755,共10页
针对华北夏季雨季监测存在的难题,提出了华北夏季潜势雨季概念,并建立了一种新监测方法——比湿副高法。主要监测结果如下:1961—2022年平均华北夏季雨季开始日期为7月10日,结束日期为8月8日,雨季长度为28 d;华北雨季起止时间无明显长... 针对华北夏季雨季监测存在的难题,提出了华北夏季潜势雨季概念,并建立了一种新监测方法——比湿副高法。主要监测结果如下:1961—2022年平均华北夏季雨季开始日期为7月10日,结束日期为8月8日,雨季长度为28 d;华北雨季起止时间无明显长期变化趋势,但年代际变化明显。该方法监测到的华北夏季雨季降水量、雨季综合强度指数与夏季降水量变化非常一致,为高度正相关,表明监测到的各雨季参数对华北夏季降水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性。华北夏季雨季开始、结束伴随着大气环流的明显变化:850 hPa层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增强与减弱、30°N以北华北地区大气比湿迅速增大与减小;500 hPa层高度场在华北地区出现正、负距平中心,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东亚沿岸开始明显北抬或东撤;200 hPa层高空西风急流轴由37.5°N附近北移到41.5°N附近或由44.5°N附近南移到40.5°N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雨季 监测 强度指数 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Using Moving North Pacific Index to Improve Rainy Season Rainfall Forecast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by Analog Error Correction
3
作者 支蓉 王启光 +1 位作者 封国林 冯爱霞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627-638,共12页
A new analog error correction (AEC) scheme based on the moving North Pacific index (MNPI) is designed in this study. This scheme shows obvious improvement in the prediction skill of the operational coupled general... A new analog error correction (AEC) scheme based on the moving North Pacific index (MNPI) is designed in this study. This scheme shows obvious improvement in the prediction skill of the operational coupled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CGCM) of the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of China for the rainy season rainfall (RSR) anomaly patter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CC) over the mid-to-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MLRY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scheme using the MNPI is better than the system error correction scheme using the North Pacific index (NPI). A Euclidean distance- weighted mean rather than a traditional arithmetic mean, is appli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nalog year's prediction error fields. By using the MNPI AEC scheme, independent sample hindcasts of RSR during the period 2003-2009 are then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scheme exhibited a higher forecast skill during 2003-2009, with an average ACC of 0.47; while the ACC for the NPI case was only 0.19. Furthermore, the forecast skill of the RSR over the MLRYR is examined. In the MNPI case,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was used in the degree compression of the prediction error fields from the CCCM, whereas the AEC scheme was applied only to its first several EOF components for which the accumulative explained variance accounted for 80% of the total variance. This further improved the ACC of the independent sample hindcasts to 0.55 during the 7-yr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ving North Pacific index (MNPI) rainy season rainfall (RSR) mid-to-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MLRYR) weighted analog error correction (AEC) degree compression
原文传递
前汛期福建地区GMS-5红外云图的亮温度与地面雨强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林长城 张长安 +3 位作者 林忠敏 林祥明 谢怡芳 郑淑贞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2,共6页
利用1998年和1999年前汛期GMS-5红外云图探讨亮温度与地面雨强关系。结果表明:地面雨强随着亮温度降低,降水强度逐渐加大,出现强降水的几率增多;在低温区利用多点采样法确定雨量站上空的亮温度值优于单点;前汛期福建地区强降水亮温度阈... 利用1998年和1999年前汛期GMS-5红外云图探讨亮温度与地面雨强关系。结果表明:地面雨强随着亮温度降低,降水强度逐渐加大,出现强降水的几率增多;在低温区利用多点采样法确定雨量站上空的亮温度值优于单点;前汛期福建地区强降水亮温度阈值选为-4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地区 红外云图 亮温度 降水强度 前汛期
下载PDF
玉米季横垄坡面细沟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鹏飞 郑子成 +2 位作者 张锡洲 李廷轩 林超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69-880,共12页
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开展玉米不同生长期紫色土坡耕地细沟侵蚀特征研究,并分析玉米叶面积、雨强对细沟侵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玉米生长期推进,坡面产流时间、跌坎及细沟出现时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苗期、拔节期跌坎... 通过野外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开展玉米不同生长期紫色土坡耕地细沟侵蚀特征研究,并分析玉米叶面积、雨强对细沟侵蚀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玉米生长期推进,坡面产流时间、跌坎及细沟出现时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苗期、拔节期跌坎与细沟出现的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10′59″和15′30″,抽雄期、成熟期跌坎与细沟出现的平均间隔时间分别为20′16″和18′58″,玉米苗期坡耕地更易产生细沟侵蚀。苗期细沟形态发育完整,2.0 mm min-1雨强条件下,苗期最长细沟的长、宽、深分别为77.62、6.25和4.04 cm。随玉米生长期推进,细沟侵蚀阶段产流量表现为苗期>拔节期>成熟期>抽雄期,苗期和抽雄期细沟侵蚀阶段产流量分别占玉米季径流总量的30.97%和19.01%,玉米各生长期细沟侵蚀阶段产流率均随降雨时间的推移呈波动上升。细沟侵蚀阶段产沙量表现为苗期>拔节期>成熟期>抽雄期,苗期细沟侵蚀阶段产沙量显著高于其他生长期,玉米各生长期细沟侵蚀产沙率均随降雨时间呈波动变化。玉米季坡耕地细沟侵蚀产流量与雨强呈极显著正相关,产沙量与玉米叶面积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产流率、产沙率与叶面积指数和雨强的回归方程均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细沟侵蚀 玉米生长期 叶面积指数 降雨强度
下载PDF
广东前汛期降水与南海北部风场准双周振荡的关系 被引量:16
6
作者 谷德军 纪忠萍 +2 位作者 高晓荣 孙广凤 谢炯光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利用1961—2008年广东逐日降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先采用EOF分析、相关分析定义了影响广东前汛期降水的850 hPa关键区——"南海北部风场指数",再利用功率谱分析、Lanczos时间滤波器等方法研究了近48年广东前汛期降水... 利用1961—2008年广东逐日降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先采用EOF分析、相关分析定义了影响广东前汛期降水的850 hPa关键区——"南海北部风场指数",再利用功率谱分析、Lanczos时间滤波器等方法研究了近48年广东前汛期降水与南海北部风场指数的低频振荡特征,并研究了广东暴雨与南海北部风场指数准双周振荡的关系。结果表明,广东前汛期降水与南海北部风场指数均以准单周、准双周振荡为主,而30~60天的季节内振荡不显著。南海北部风场指数与广东前汛期降水准双周振荡序列存在显著正相关,且明显高于准单周振荡序列的相关。近48年4—6月南海北部风场指数的准双周振荡波峰前后3天(个别4天)的广东省前汛期暴雨出现概率为78.2%。最后利用合成分析方法分析了南海北部风场指数准双周振荡的波峰附近有典型西南风暖区暴雨发生的大气环流场演变特征,可为广东暖区暴雨过程的中期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预报方法 准双周振荡 前汛期降水 南海北部风场 暖区暴雨
下载PDF
叠加马尔可夫链模型在雨季强度指数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沈永梅 夏乐天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7-480,共4页
根据雨季降水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非精确性特点,用有序聚类法(即最优分割法)建立华北地区雨季强度指数的状态分类标准,并以1951-1994年华北地区雨季强度指数所处的状态为依据,用叠加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来预测1995年和1996年华北地... 根据雨季降水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非精确性特点,用有序聚类法(即最优分割法)建立华北地区雨季强度指数的状态分类标准,并以1951-1994年华北地区雨季强度指数所处的状态为依据,用叠加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来预测1995年和1996年华北地区雨季强度指数所处的状态.结果表明,叠加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计算方便,结果准确,可为雨季强度指数状态预测分析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雨季强度指数 马尔可夫链模型 有序聚类法
下载PDF
基于定量化指标的福建前汛期降水强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林昕 高建芸 +1 位作者 张容焱 邱洪华 《暴雨灾害》 2014年第3期297-303,共7页
应用福建省66 站1961-2012 年逐日降水资料,基于前汛期降水定量化指标,揭示福建前汛期降水强度的多尺度特征,着重分析前汛期降水强度的低频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 福建省前汛期降水强度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发生了... 应用福建省66 站1961-2012 年逐日降水资料,基于前汛期降水定量化指标,揭示福建前汛期降水强度的多尺度特征,着重分析前汛期降水强度的低频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 福建省前汛期降水强度在20 世纪70 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发生了由强到弱和由弱到强的两次明显突变,突变点为1976 年和1991 年.(2) 在前汛期降水偏弱的年代际背景下(20 世纪70 年代中期-90 年代初期),前汛期降水强度年际波动相对较小;而在强的年代际背景下(20 世纪60 年代-70 年代中期和20 世纪90 年代初期至今),前汛期降水强度的年际波动相对剧烈,尤其2000 年以来,福建前汛期降水极端事件明显增多,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多发,且强度偏强.(3) 福建前汛期降水强度的季节内振荡明显,降水强度与低频变化的强度成正比,即前汛期降水强度偏强(弱)年份,其低频变化信号较(不)显著.(4) 前汛期降水较强的年份有75%出现显著的低频信号,且低频周期较稳定,低频周期可分为30~60 d、20~30 d 和10~20 d;25%的年份低频周期出现明显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汛期降水强度 定量化指标 多尺度特征 低频变化
下载PDF
中国西南部区域雨季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昊 姜超 +1 位作者 王鹤松 孙建新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4,共14页
基于1971-2013年中国西南部区域7省市477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选取11个极端降水指数,运用线性倾向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分析了西南部地区雨季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并探究极端降水指数多年平... 基于1971-2013年中国西南部区域7省市477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选取11个极端降水指数,运用线性倾向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分析了西南部地区雨季极端降水指数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并探究极端降水指数多年平均以及变化趋势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43a来,西南部地区雨季PRCPTOT、CWD、R1mm、R10mm以及SDII分别以12.6mm·10a^(-1)、0.23d·10a^(-1)、1.57d·10a^(-1)、0.49d·10a^(-1)和0.31mm·d-1·10a^(-1)的速率下降(P<0.05),CDD上升速率为0.37d·10a^(-1)(P<0.05),而Rx1day、Rx5day、R95、R99以及R20mm的变化不显著。(2)雨季CDD、R1mm、Rx1day的突变集中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而PRCPTOT、R10mm、Rx5day和SDII的突变主要发生在2003年前后;PRCPTOT、CDD、R1mm、R10mm、Rx1day和SDII在突变年份以前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而在突变年份以后则会发生显著的上升或下降趋势。(3)从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的角度看并非所有地区均表现出干旱化趋势,云南、贵州及广西三省交界处雨季干旱化程度较严重,广西东南部地区雨季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较大,而横断山脉地区雨季更加湿润。(4)从贡献率变化的角度,西南部地区雨季降水占比的变化趋势具有很强的区域特征,四川北部和西藏地区雨季指数对全年贡献率逐年下降,而广西东南部地区雨季指数对全年贡献率逐渐上升。(5)综合11个指数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来看,一方面,西南高海拔地区R1mm较高,降水以中小雨为主,并且PRCPTOT、R1mm、R10mm以及R20mm的多年平均值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因此,43a来西南高海拔地区变得更加湿润。另一方面,低海拔地区R1mm较低,而R95、R99、Rx1day、Rx5day以及SDII均较高,并且在低海拔地区CWD和CDD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雨季低海拔地区面临洪涝及干旱的风险相对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指数 雨季降水 西南地区 降水日数 降水强度
下载PDF
影响江南春雨年际变化的前期海洋信号及可能机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雅君 刘屹岷 +1 位作者 吴琼 王晓春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5-408,共14页
基于诊断,本文计算了1982~2014年江南春雨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总降水量,分析了江南春雨的气候特征和年际变化,探讨了前冬Nino3.4区域海温异常与江南春雨的联系及可能机理。结果表明,江南春雨的起止时间和总降水量都具有显著的年际变... 基于诊断,本文计算了1982~2014年江南春雨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总降水量,分析了江南春雨的气候特征和年际变化,探讨了前冬Nino3.4区域海温异常与江南春雨的联系及可能机理。结果表明,江南春雨的起止时间和总降水量都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前冬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江南春雨总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前冬Nino3.4指数为正时,一方面通过Walker环流在赤道120°E附近区域激发出异常下沉运动以及低层异常反气旋,增强了南海地区低层西南气流以及水汽输送,另一方面与东太平洋海温变化相联系的印度洋增暖在赤道印度洋引发低层东风和孟加拉湾北部反气旋环流异常,进一步增强了江南地区的水汽输送;高层南亚地区则存在西风异常,对应江南上空辐散和抽吸作用加强,导致上升运动进一步增强,使得江南春雨总量增加;前冬Nino3.4指数为负时则次年春雨偏少;并且前冬El Ni?o事件的强度对春雨异常也有影响,前冬El Ni?o强(弱)的年份,海温异常的信号能(不能)持续到春季,江南春雨总量通常偏多(偏少)。另外,加入了前冬南极涛动指数和印度洋海盆一致模所建立的江南春雨总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其回归结果比基于单独的Nino3.4指数能更好地反映江南春雨的异常,可用于季节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春雨 年际变化 Nino3.4指数 El Nino强度 季节预测
下载PDF
近21年东北雨季变化特征
11
作者 王明亮 胡犁月 +2 位作者 金磊 邵长亮 白宏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0期197-200,共4页
为研究我国东北雨季平均降雨量特征,将我国东北按照地理位置划为4个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并利用1997—2017年我国208个测站观测数据,采用统计方法、相关性和线性趋势等方法,统计东北雨季的平均降雨量、持续天数、... 为研究我国东北雨季平均降雨量特征,将我国东北按照地理位置划为4个区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并利用1997—2017年我国208个测站观测数据,采用统计方法、相关性和线性趋势等方法,统计东北雨季的平均降雨量、持续天数、综合强度、开始/结束时间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1997—2017年东北雨季平均起止日期分别为6月27日和9月9日。1997—2017年东北雨季平均降雨量和天数变化均存在较大年际差异,平均降雨量1998年最多(461.7 mm),2007年最少(141.4 mm);天数2014年最长(109 d),2000年最短(58 d);且年平均降雨量为313.21 mm,年平均持续天数为84 d。东北雨季平均降雨量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东北雨季平均降雨量和雨季持续天数呈现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雨季 变化特征 起止日期 降雨量 综合强度 持续天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