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层涂抹层分布规律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吕延防 张发强 +1 位作者 吴春霞 王亚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根据库仑 摩尔黏性或非黏性摩擦材料的塑性变形和破坏理论 ,制作了剪切模拟实验装置 ,以黏土、砂、水泥等作为不同厚度、不同成岩程度的砂泥岩地层的替代物 ,进行了大量断层涂抹层形成的剪切断裂实验。根据对实验结果的观测分析 ,认为... 根据库仑 摩尔黏性或非黏性摩擦材料的塑性变形和破坏理论 ,制作了剪切模拟实验装置 ,以黏土、砂、水泥等作为不同厚度、不同成岩程度的砂泥岩地层的替代物 ,进行了大量断层涂抹层形成的剪切断裂实验。根据对实验结果的观测分析 ,认为处于泥岩成岩作用早期阶段的生长断层易形成断层涂抹层 ,非生长断层一般不形成涂抹层 ;断层的初期活动对形成涂抹层起积极作用 ,再次活动对涂抹层起破坏作用 ;断层涂抹层的分布长度与断移泥岩层的厚度、泥岩含水量、一定范围内的断距呈正比关系 ,涂抹层的厚度与断移泥岩层的厚度、泥岩含水量呈正比关系 ,与断距呈反比关系。这一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为揭示断层涂抹层的地下发育规律、定量研究断层对油气的封闭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断层封闭性 断层涂抹层 分布规律 物理模拟 实验
下载PDF
被断裂破坏的盖层封闭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70
2
作者 吕延防 万军 +2 位作者 沙子萱 付晓飞 付广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174,共13页
断层对盖层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减小了盖层的连续封盖面积,二是减小了盖层的厚度。盖层被断层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断层的断距、倾角和盖层厚度。通过对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盖层有效断接厚度的新概念和计算方法。根据我国部... 断层对盖层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减小了盖层的连续封盖面积,二是减小了盖层的厚度。盖层被断层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断层的断距、倾角和盖层厚度。通过对影响因素研究,提出了盖层有效断接厚度的新概念和计算方法。根据我国部分与断层有关的大-中型气田气柱高度资料,发现了有效断接厚度与所能封闭的最大气柱高度的对数线性关系,并由此提出了评价被断层破坏的盖层封闭能力的新方法。通过对库车坳陷库姆格列木群膏泥岩盖层的应用研究,所得结论与勘探实践完全吻合,证明所提出的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层 断层破坏 有效断接厚度 封闭能力 气柱高度 库车坳陷
下载PDF
新疆H气田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密封性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庞晶 钱根宝 +3 位作者 王彬 杨作明 韦雅 李一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5,120-121,共3页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选定H气田改建地下储气库,而该气田是否适合改建地下储气库其密封性则是关键因素。为此,针对该区古近系紫泥泉子组气藏主要发育的4条近东西向南倾的逆断裂,就其断层的断距、断层两盘岩性的对接关系,结合生产动态特...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选定H气田改建地下储气库,而该气田是否适合改建地下储气库其密封性则是关键因素。为此,针对该区古近系紫泥泉子组气藏主要发育的4条近东西向南倾的逆断裂,就其断层的断距、断层两盘岩性的对接关系,结合生产动态特征定性研究了断层在侧向和垂向上的密封性,并采用泥岩涂抹因子计算法对断层的密封性进行了定量评价。此外,还利用地质综合分析法从宏观上对气藏盖层的密封性进行了评价,同时通过实验从微观角度研究了盖层的密封性(评价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突破压力、微观结构等)。结果表明:气藏断层和盖层的密封性好,符合改建地下储气库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地下储气库 密封性 断层 盖层 泥岩涂抹因子 渗透率 断距
下载PDF
南堡凹陷东一段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及模式 被引量:20
4
作者 付广 夏云清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6期27-31,37,共6页
为了研究南堡凹陷东一段油气成藏规律,采用油藏解剖和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之间空间匹配关系研究的方法,对其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源断裂是油气向东一段地层垂向运移的输导通道,东二段和馆三段2套盖层的合理... 为了研究南堡凹陷东一段油气成藏规律,采用油藏解剖和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之间空间匹配关系研究的方法,对其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源断裂是油气向东一段地层垂向运移的输导通道,东二段和馆三段2套盖层的合理匹配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砂地比大于20%的区域有利于油气向东一段地层侧向分流聚集,油源断裂附近的正向构造是东一段地层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油气成藏模式为:下伏沙三段(或沙一段—东三段)源岩生成的油气沿油源断裂向东一段地层运移,在穿过东二段泥岩盖层且被馆三段火山岩盖层封闭的区域内,向砂地比大于20%的东一段地层侧向分流,最终在油源断裂附近正向构造上的断块、断层遮挡和断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断裂 砂地比 盖层 正向构造 东一段 南堡凹陷
下载PDF
松辽盆地台九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模式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鑫 《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90-294,共5页
为了解台九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规律,采用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叠合分析方法,研究其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模式。结果表明:油源断裂附近高砂地比区是油气成藏的有利范围;局部正向构造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砂岩厚度控制油气纵向聚集层... 为了解台九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规律,采用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叠合分析方法,研究其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模式。结果表明:油源断裂附近高砂地比区是油气成藏的有利范围;局部正向构造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砂岩厚度控制油气纵向聚集层位。油气成藏模式为:下部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气沿油源断裂向上输导运移,在姚二三段盖层的遮挡下,向葡萄花油层两侧砂体大于20%的地层发生侧向分流运移,最终在油源断裂附近的正向构造内的断层遮挡、断鼻、断层-岩性和砂岩透镜体圈闭中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断裂 葡萄花油层 台九区块 正向构造 砂地比 砂岩厚度
下载PDF
渤东地区新近系“脊-断”耦合控藏模式与定量表征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朋波 官大勇 +3 位作者 王昕 王广源 张宏国 赵野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70-477,共8页
利用渤东地区丰富的钻探资料,开展油气横向与垂向运移路径研究,总结远源型凸起区和斜坡带的油气运聚规律。研究表明,潜山不整合面和馆陶组底部区域砂岩是输导脊的2种通道类型。输导脊是浅层新近系油气富集的基础,它与断层耦合程度控制... 利用渤东地区丰富的钻探资料,开展油气横向与垂向运移路径研究,总结远源型凸起区和斜坡带的油气运聚规律。研究表明,潜山不整合面和馆陶组底部区域砂岩是输导脊的2种通道类型。输导脊是浅层新近系油气富集的基础,它与断层耦合程度控制浅层油气运移。根据输导脊上圈闭与断层的接触方式,"脊-断"耦合关系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接触式进一步细分为控圈式和非控圈式。只有接触式的"脊-断"耦合关系才利于浅层油气运移,其中控圈式的接触关系浅层运移条件最优越。综合考虑输导脊规模及其与有效烃源岩的接触范围、输导脊上圈闭面积及其与有效烃源岩之间的压差等参数,构建的输导脊油气运聚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输导脊的运聚能力。油气富集层系受断层活动强度与区域盖层厚度综合控制,利用断盖比参数可以定量判断,断盖比值0.25和1分别是深层东营组、浅层明下段底部区域盖层遮挡的临界值。输导脊分布的区域是远源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带,"脊-断"耦合好的构造是浅层有利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东地区 远源 输导脊 “脊-断”耦合 区域盖层 断盖比
下载PDF
黄河口凹陷东洼新近系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7
作者 温宏雷 杨波 +2 位作者 袁立 柳永军 赵弟江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45-51,共7页
为了揭示黄河口凹陷东洼新近系油气富集规律,对黄河口凹陷东洼油源断裂活动性、区域盖层发育情况、断裂与圈闭的接触关系等成藏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控圈断裂在成藏期的断裂活动速率与研究区新近系油气富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盖层断... 为了揭示黄河口凹陷东洼新近系油气富集规律,对黄河口凹陷东洼油源断裂活动性、区域盖层发育情况、断裂与圈闭的接触关系等成藏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控圈断裂在成藏期的断裂活动速率与研究区新近系油气富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盖层断接厚度与新近系油气富集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断圈接触长度与新近系油气富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将已钻井的三项参数进行三角投图,按照油气富集程度进行分区并计算出各区间界限值,建立了黄河口凹陷东洼的新近系油气富集程度半定量判别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构造区未钻圈闭进行了评价,后续的钻探结果与钻前评价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在黄河口凹陷东洼发现了第一个大型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口凹陷东洼 新近系 断裂活动速率 盖层断接厚度 断圈接触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