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Distortion Ratio on Local Scour Under Tidal Currents and Waves
1
作者 窦希萍 董凤舞 《海洋工程:英文版》 EI 2004年第4期613-627,共15页
Five generalized physical models of different distortion ratios were built according to DOU Guo-ren’s similarity theory of total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ing for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gions. Experiments on local sco... Five generalized physical models of different distortion ratios were built according to DOU Guo-ren’s similarity theory of total sediment transport modeling for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gions. Experiments on local scour in front of groins were made under the actions of tidal currents and waves with clear and sediment entraining water. The scour depths under different dynamic actions are compared. The effect of the distortion ratio on the depth of scour hole is discussed. A relationship between scour depths for distorted and undistorted models is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变形率 局部冲刷 潮汐流动 波动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2D Numerical Model to Unstead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Vertical-Axis Tidal Current Turbine 被引量:1
2
作者 LIU Zhen QU Hengliang +2 位作者 SHI Hongda HU Gexing HYUN Beom-Soo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6年第6期977-986,共10页
Tidal current energy is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which i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energy resource for the future electricity supply. The straight-bladed vertical-axis turbine is regarded as a useful tool to capture ... Tidal current energy is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which i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energy resource for the future electricity supply. The straight-bladed vertical-axis turbine is regarded as a useful tool to capture the tidal current energy especially under low-speed conditions. A 2D unsteady numerical model based on Ansys-Fluent 12.0 is established to conduc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which is validated by 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al data. For the unsteady calculations, the SST model, 2×10~5 and 0.01 s are selected as the proper turbulence model, mesh number, and time step, respectively. Detailed contours of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s around the rotor blade foils have been provided for a flow field analysis. The tip speed ratio(TSR) determines the azimuth angle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torque peak, which occurs once for a blade in a single revolution. It is also found that simply increasing the incident flow velocity could not improve the turbine performance accordingly. The peaks of the averaged power and torque coefficients appear at TSRs of 2.1 and 1.8,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several shapes of the duct augmentation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urbine performance by contracting the flow path gradually from the open mouth of the duct to the rotor. The duct augmentation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power and torque output. Furthermore, the elliptic shape enables the best performance of the turbine. The numerical results prove the capability of the present 2D model for the unsteady hydrodynamics and an operating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vertical tidal stream turb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数值模型 非定常计算 性能评价 水轮机 立轴式 应用 FLUENT 替代能源
全文增补中
Performanc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Vertical Axis Tidal Stream Turbine 被引量:1
3
作者 Beom-Soo Hyun Da-Hye Choi Jun-Seon Han Ji-Yuan Jin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Ocean Engineering》 2012年第4期191-200,共10页
关键词 性能分析 设计参数 涡轮机 潮汐流 垂直轴 涡轮叶片 数值分析 FLUENT
下载PDF
文丘里型导管对潮流涡轮机作用荷载和转速的影响
4
作者 董雪 王立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43,共6页
为了提高潮流能发电涡轮机的出力,设计了一种新型涡轮机叶片及其文丘里型导管。通过室内水槽试验,研究了文丘里型导管对低速来流的增速作用和对斜向来流的矫正作用,剖析了自由流不同偏流角、文丘里型导管不同长径比和不同面积比对涡轮... 为了提高潮流能发电涡轮机的出力,设计了一种新型涡轮机叶片及其文丘里型导管。通过室内水槽试验,研究了文丘里型导管对低速来流的增速作用和对斜向来流的矫正作用,剖析了自由流不同偏流角、文丘里型导管不同长径比和不同面积比对涡轮机转速的影响。从理论上推导出作用于潮流涡轮机上荷载(推力、转矩和径向力)的计算公式,并结合试验结果分析了潮流作用于涡轮机上的荷载随自由流偏流角及文丘里型导管长径比和面积比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文丘里型导管可显著提高涡轮机的转速,其大小取决于导管的长径比和面积比;在不同偏流角情形下,转速在长径比为1.5~2.0时最大,即导管不宜太长或太短;转速随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大,在偏流角为30°时达到极大值;转矩和径向力随面积比的增大而增大,但随长径比、偏流角的变化存在临界值,推力则随偏流角的增大而减小;与自由流情形相比,文丘里型导管不仅可以增大潮流速度,同时还具有矫正偏流的作用,从而提高输入涡轮机的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涡轮机 文丘里型导管 转速 长径比 面积比 作用荷载
下载PDF
近期长江河口沙波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为华 李九发 +1 位作者 程和琴 刘启贞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5-51,共7页
基于近年来多次野外洪枯季沙波形态、河床表层沉积物粒径和水动力因子等方面实测数据,探讨长江口区推移质泥沙运动主要形式的沙波发育规律。结果表明:(1)长江河口沙波一般分布于江阴至南支间顺直河段,以及吴淞口至南港中下段区间,但近... 基于近年来多次野外洪枯季沙波形态、河床表层沉积物粒径和水动力因子等方面实测数据,探讨长江口区推移质泥沙运动主要形式的沙波发育规律。结果表明:(1)长江河口沙波一般分布于江阴至南支间顺直河段,以及吴淞口至南港中下段区间,但近年来枯季时南港沙波发育区域呈逐年向下游扩展态势;(2)长江口沙波发育尺度空间上呈自西向东减弱态势,时间上则表现出较大的洪枯季差异;(3)江阴至南支区间的部分顺直河段内多发育较大尺度的三维沙波,而南港河段内沙波则以平直二维沙波为主;(4)南支及其以上河段内的沙波普遍发育有明显的背流面,不对称性明显,而南港河段则反之,沙波对称性良好;(5)较单向径流而言,涨落潮双向水流对沙波波峰的发育存在明显的削弱作用;(6)在长江河口,弱流乱流区、弯曲河道以及粘土质含量较高的河段均不利于沙波的发育。总体上,长江河口沙波的发育区域近期表现出向下游扩展的态势与产流区域水土保持、流域诸多抽引水工程调水和大型水利工程蓄水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沙波 床沙 径流 潮流
下载PDF
我国入海河流河口地区海陆分界线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于健 吴桑云 李萍 《海岸工程》 2003年第2期51-59,共9页
目前我国大多数入海河口地区没有划定明确的海陆分界线 ,导致相关部门之间权责不清 ,不利于解决河口海岸存在的污染、湿地退化、海岸侵蚀等环境问题和加强河口海岸地区的综合管理 ,因此迫切需要划定明确的河口海陆分界线。根据我国主要... 目前我国大多数入海河口地区没有划定明确的海陆分界线 ,导致相关部门之间权责不清 ,不利于解决河口海岸存在的污染、湿地退化、海岸侵蚀等环境问题和加强河口海岸地区的综合管理 ,因此迫切需要划定明确的河口海陆分界线。根据我国主要入海河口的类型及特点 ,从合理性、实用性、稳定性等多个角度提出分析了关于河口海陆分界线划分的几种观点 ,总结其优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海岸 海陆分界线 径流潮流比值 三角洲前缘 划分方法 海岸带 综合管理体系
下载PDF
模型变率对潮流波浪作用下局部冲刷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窦希萍 董凤舞 +3 位作者 黄晋鹏 高亚军 娄斌 王向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36,共11页
根据窦国仁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全沙模型相似理论,设计5个变率分别为2.5、4、6、8 33和12 8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槽概化物理模型,进行潮流和潮流波浪共同作用下的丁坝坝头清水和浑水冲刷试验,研究不同动力条件和不同工程布置下变率对冲... 根据窦国仁波浪潮流共同作用下的全沙模型相似理论,设计5个变率分别为2.5、4、6、8 33和12 8的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槽概化物理模型,进行潮流和潮流波浪共同作用下的丁坝坝头清水和浑水冲刷试验,研究不同动力条件和不同工程布置下变率对冲刷坑发展过程及冲刷深度的影响,给出了变态模型与正态模型冲刷坑稳定冲刷深度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变率 潮流 波浪 局部冲刷
下载PDF
模型变率对潮流定床和动床模型试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窦希萍 王向明 +1 位作者 娄斌 董凤舞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9,共9页
为了解潮流实体模型变率的影响程度,按照窦国仁河口海岸全沙模型相似理论设计5个变率分别为2.5,4,6,8.33和12.8的系列概化河口模型,进行无丁坝和不同丁坝布置情况下清水动床、悬沙定床和悬沙动床模型试验,给出变率与航道流速和泥沙冲淤... 为了解潮流实体模型变率的影响程度,按照窦国仁河口海岸全沙模型相似理论设计5个变率分别为2.5,4,6,8.33和12.8的系列概化河口模型,进行无丁坝和不同丁坝布置情况下清水动床、悬沙定床和悬沙动床模型试验,给出变率与航道流速和泥沙冲淤变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 泥沙 模型 变率
下载PDF
物理模型变率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窦希萍 王向明 赵晓冬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7-914,共8页
从理论分析、系列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三个方面对物理模型变率影响研究的进展情况作了概述。着重介绍了采用系列概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潮流和潮流、波浪共同作用下的模型变率影响问题,给出了进行潮流、波浪和泥沙物理模型的变率限制条件。
关键词 潮流 泥沙 物理模型 数学模型 变率
下载PDF
1996年3月长江河口水文观测和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朱建荣 刘新成 +1 位作者 沈焕庭 肖成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7-93,共7页
基于长江河口1996年3月现场水文观测资料分析,得出:北支涨潮流速明显大于落潮流速,余流指向上游,存在着严重的外海盐水入侵。在南支中上游,盐度的变化受外海盐水的入侵和北支盐水的倒灌的共同影响,盐度变化与一般河口的变化规律不同;在... 基于长江河口1996年3月现场水文观测资料分析,得出:北支涨潮流速明显大于落潮流速,余流指向上游,存在着严重的外海盐水入侵。在南支中上游,盐度的变化受外海盐水的入侵和北支盐水的倒灌的共同影响,盐度变化与一般河口的变化规律不同;在大潮和中潮前期,盐度主要受下游外海盐水入侵的影响,在中潮后期和小潮期间,盐度主要受大潮期间上游北支倒灌盐水下移的影响。在南支下游,落潮流大于涨潮流,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盐度最大值发生在涨憩,最小值发生在落憩,盐度变化受外海盐水入侵的影响,水文状况遵循一般河口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潮流 径流 盐水入侵 北支倒灌
下载PDF
长江河口段水流挟沙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项印玉 孙昭华 朱建荣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50,共4页
主要根据长江河口段肖山至石化下河段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分析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下的水文泥沙特性,归纳影响该区段水流挟沙力的主要因素,从而求得适用于该区段的水流挟沙力公式.经验证,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符合.比较研究河段与上下游的... 主要根据长江河口段肖山至石化下河段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分析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下的水文泥沙特性,归纳影响该区段水流挟沙力的主要因素,从而求得适用于该区段的水流挟沙力公式.经验证,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符合.比较研究河段与上下游的水流挟沙力,结果表明,肖山至徐六泾河段受径流作用为主,而白茆沙至石化下河段的潮流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挟沙力 径流 潮流 河口段
下载PDF
长江潮流界位置探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宋兰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5-26,34,共3页
长江是径流、潮流中等的潮汐河口,纳潮量十分巨大。长江口水流动力因素以径流和潮流为主。对潮流界位置进行了探讨,其位置随上游径流大小而变化,国内流行的一种长江潮流界在江阴的说法是不够确切的。
关键词 长江口 潮流 径流 潮流界 河流段 过渡段 水文泥沙特征
下载PDF
长江下游近河口段一维水沙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昭华 陈飞 郭小虎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50,共7页
长江下游大通以下河道宽阔、支汊众多,同时受径流、潮流双重作用,水沙运动非恒定性强.基于以上特点,建立了长江下游大通至徐六径具有河网特点的一维非恒定流悬沙数学模型.经验证,模型能够反映径流、潮流双重来流、来沙条件下本河段内的... 长江下游大通以下河道宽阔、支汊众多,同时受径流、潮流双重作用,水沙运动非恒定性强.基于以上特点,建立了长江下游大通至徐六径具有河网特点的一维非恒定流悬沙数学模型.经验证,模型能够反映径流、潮流双重来流、来沙条件下本河段内的冲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非恒定流 一维水沙数学模型 径流 潮流 长江近口段
下载PDF
渤海湾黄河入海口区余流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董年虎 王广月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7年第1期64-69,共6页
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和计算分析,探讨了渤海湾黄河入海口区余流的特性。分析得出,该海区余流主要受潮波系统、季节风及入海径流的影响.这3种因素在渤海湾黄河口海区均可独立产生各自的余流场,该海区的余流场依海区的位置和季节的不同... 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和计算分析,探讨了渤海湾黄河入海口区余流的特性。分析得出,该海区余流主要受潮波系统、季节风及入海径流的影响.这3种因素在渤海湾黄河口海区均可独立产生各自的余流场,该海区的余流场依海区的位置和季节的不同由上述3种余流流场叠加而成,叠加后的余流场将对黄河入海泥沙的扩散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流 潮流 入海径流 黄河 入海口区
下载PDF
不同水文条件下通州沙河段沿程分流分沙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金华 闻云呈 章卫胜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通州沙河段受径流与潮流双重作用,江中沙洲、暗滩交替分布,江心洲滩冲淤演变剧烈,航道边界条件不稳定。通过三维水沙数学模型对天然河段洪、枯季水流条件的沿程分流、分沙比及滩槽过渡断面的水沙交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州沙东水... 通州沙河段受径流与潮流双重作用,江中沙洲、暗滩交替分布,江心洲滩冲淤演变剧烈,航道边界条件不稳定。通过三维水沙数学模型对天然河段洪、枯季水流条件的沿程分流、分沙比及滩槽过渡断面的水沙交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州沙东水道是主要的涨落潮通道,落潮时上游分流比约90%,往下游分流比逐渐减小至75%左右;涨潮时东水道下游分流比约70%,上游段受西水道漫滩流影响东水道分流比增至85%~90%。洪、枯季落潮期间通州沙东水道的分沙比较对应的分流比有所增加,洪季涨潮期间通州沙东水道的分沙比较对应的分流比有所减小,枯季时变化相对不明显。通州沙下段左缘水流交换和悬沙交换的格局相同,均以槽向滩为主,狼山沙右缘水沙交换通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州沙 潮流泥沙数学模型 分流比 分沙比
下载PDF
伶仃洋滩槽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6
作者 乐培九 《水道港口》 2001年第2期73-79,90,共8页
伶汀洋水面开阔 ,岛屿众多 ;径流来水来沙量大 ,入汇口门多而分布不均匀 ;潮汐弱 ,潮流强弱平面分布不均匀 ,因而造就了当今的三滩两槽的淤积形态。两槽的形成与中滩的发育演变相辅相成 ,随着东、西滩淤积抬高和中滩淤积南移 ,必将导致... 伶汀洋水面开阔 ,岛屿众多 ;径流来水来沙量大 ,入汇口门多而分布不均匀 ;潮汐弱 ,潮流强弱平面分布不均匀 ,因而造就了当今的三滩两槽的淤积形态。两槽的形成与中滩的发育演变相辅相成 ,随着东、西滩淤积抬高和中滩淤积南移 ,必将导致东槽南段的西南汊进、排水能力不断减小 ;与此同时西槽北端因西滩的挤逼和推移质淤积也将日益萎缩 ,中滩北段漫流日益增强 ,必将导致切滩夺主 ,在伶仃浅滩与拦江沙之间将重新冲开通道。顺应滩槽演变趋势 ,因势利导 ,挖通拦江沙与伶仃浅滩间的沙梗 ,不仅可使伶仃洋航道收“一劳永逸”和事半功倍之效 ,而且还可提高排沙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演变 潮流 径流 输沙能力 发展趋势 伶汀洋
下载PDF
通州沙河段西水道航道疏浚尺度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倪兵 何瑞 张玮 《水道港口》 2014年第6期608-612,共5页
通州沙河道分为东西两水道,是长江下游典型的分汊河道。东水道岸线资源利用几近饱和,拟通过疏浚等工程措施开发西水道以增加深水岸线资源,需研究西水道疏浚尺度。首先计算原工程方案实施前后河道分流比;其次,研究在西水道布置单向航道... 通州沙河道分为东西两水道,是长江下游典型的分汊河道。东水道岸线资源利用几近饱和,拟通过疏浚等工程措施开发西水道以增加深水岸线资源,需研究西水道疏浚尺度。首先计算原工程方案实施前后河道分流比;其次,研究在西水道布置单向航道的可行性,计算不同单、双向航道尺度对于西水道河槽容积和分流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工程航宽356 m方案对东水道分流比减幅较大;在工程河段布置单向航道办法可行,航宽180 m时东水道分流比减少0.5%以内,可以较好地平衡西水道开发和东水道保护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数学模型 分汊河道整治 航道疏浚 河槽容积 分流比
下载PDF
中、东线一期调水对长江口水流影响分析
18
作者 张杰 卢金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0,17,共3页
以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为例,利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调水工程对长江口水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水工程实施后,长江口径流来量减小,涨潮动力略有增强,落潮动力略有减弱,潮位、流速、各通道分流比等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 以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为例,利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调水工程对长江口水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水工程实施后,长江口径流来量减小,涨潮动力略有增强,落潮动力略有减弱,潮位、流速、各通道分流比等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对长江口水动力特性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长江口 数学模型 径流 潮流
下载PDF
近60年来长江河口河势变化及其对水动力和盐水入侵的影响Ⅱ.水动力 被引量:15
19
作者 鲍道阳 朱建荣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5,共15页
本文基于本系列论文Ⅰ中数值化的长江河口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海图获得的岸线和水深资料,以及2012年水深实测资料,设置不同年代模式网格,考虑径流量、潮汐和风应力作用,建立长江河口水动力和盐水入侵三维数值模式,模拟和分析不同年代... 本文基于本系列论文Ⅰ中数值化的长江河口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海图获得的岸线和水深资料,以及2012年水深实测资料,设置不同年代模式网格,考虑径流量、潮汐和风应力作用,建立长江河口水动力和盐水入侵三维数值模式,模拟和分析不同年代潮汐潮流、单宽余通量、分汊口水通量和分流比,及其河势变化对它们的影响。最大潮差在3个年代间的变化主要在北支区域,50年代至70年代,北支潮差减小,减小区域集中在北支中段,2012年相比70年代北支潮差增大。单宽水通量在50年代北港大于南港,北支下段向上游输运、上段量值较小,在70年代南港大于北港,北支下段量值较小、上段向下游,在2012年南北港水通量较为接近,北港稍大,整个北支水通量向上游。定量给出了50、70年代和2012年南北支、南北港大潮期间和小潮期间涨潮、落潮和净水量和分流比,结合河势变化分析了不同年代间的变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河势变化 潮差 潮流 单宽余通量 分流比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近期水流泥沙输移及含盐度的变化特性 被引量:18
20
作者 李伯昌 余文畴 +1 位作者 陈鹏 徐俊 《水资源保护》 CAS 2011年第4期31-34,共4页
为了保障长江口北支的航运功能,满足沿江两岸引排水需求,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长江口水文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期北支分流比持续减少,涨潮分流比大于落潮;洪、枯季涨落潮分沙比呈减小之势,且均大于相应的分流比。近年来,泥沙倒... 为了保障长江口北支的航运功能,满足沿江两岸引排水需求,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长江口水文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期北支分流比持续减少,涨潮分流比大于落潮;洪、枯季涨落潮分沙比呈减小之势,且均大于相应的分流比。近年来,泥沙倒灌南支现象有所减弱;北支河段受径流影响逐渐减小,主要受潮流作用影响,但随着下段喇叭口逐渐收缩,涨潮量有减小之势;北支涨潮含沙量大于落潮,在涨落潮流流路分离段含沙量明显大于其他位置。北支含盐度枯季显著大于洪季,且含盐度沿程的差异洪季明显大于枯季,近年来河段含盐度有所减小。人工缩窄工程对北支近期水流泥沙输移及其含盐度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潮流 分流比 分沙比 含盐度 北支 长江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