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M聚氨酯脲的微相分离的DSC研究──硬段结构和含量对微相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罗宁 王得宁 +2 位作者 应圣康 钱义祥 朱支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1076-1080,共5页
用DSC法研究了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氨基二苯基甲烷(MDA)扩链的硬段含量为27%~60%的两个系列的反应注射成型(RIM)聚氨酯脲(PUU)弹性体的微相分离。聚合反应动力学对RIMPUU的微相分离有很大影响.... 用DSC法研究了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氨基二苯基甲烷(MDA)扩链的硬段含量为27%~60%的两个系列的反应注射成型(RIM)聚氨酯脲(PUU)弹性体的微相分离。聚合反应动力学对RIMPUU的微相分离有很大影响.随着硬段浓度的增加微相分离程度下降,MDA扩链系列聚合总反应速度快,微相分离驱动力弱,在硬段生成反应比软段生成反应快的条件下,该系列的微相分离程度较低。聚合总反应快,且硬段间氢键化作用很强的性质造成RIMPUU非平衡的形态。聚合总反应速度的增加相当于微相分离驱动力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脲 微相分离 DSC 硬段结构
下载PDF
玻纤RIM-PU增强复合材料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士才 李宝霞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5-70,共6页
在研究RIM-PU增强工艺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反应注射成型(RRIM)和结构反应注射成型(SRIM)技术,研究制备了RIM-PU增强复合材料,并对材料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RRIM-PU还是SRIM-PU材料,它们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都... 在研究RIM-PU增强工艺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反应注射成型(RRIM)和结构反应注射成型(SRIM)技术,研究制备了RIM-PU增强复合材料,并对材料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RRIM-PU还是SRIM-PU材料,它们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能都优于未增强的RIM-PU制品,而SRIM-PU材料性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玻璃纤维 rim-PU 复合材料
下载PDF
聚氨酯快速(RIM)聚合的绝热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3
作者 罗宁 王得宁 +1 位作者 应圣康 钱夕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56-661,共6页
用环氧乙烷封端的聚环氧丙烷聚醚二元醇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液化改性的MDI(L-MDI)进行快速本体聚合,比较了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辛酸亚锡(SnOct)、硫醇锡(UL-29)以及相应的几种锡/胺体系在绝热条件下的催化活性.... 用环氧乙烷封端的聚环氧丙烷聚醚二元醇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或液化改性的MDI(L-MDI)进行快速本体聚合,比较了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辛酸亚锡(SnOct)、硫醇锡(UL-29)以及相应的几种锡/胺体系在绝热条件下的催化活性.用非线性优化方法求取了反应动力学参数值.结果表明,在绝热条件下本体聚合的反应活化能为130~170kJ/mol,每当量NCO官能团的反应热为61~72kJ.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SnOct>DBTDL>UL-29和BDTDL/DABCO(三乙烯二胺)>UL-29/DABCO>Snoct/DABCO.反应总级数为2级,催化剂种类的变化对反应总级数基本上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本体聚合 反应动力学 反应注射成型 催化剂
下载PDF
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反应注射成型(RIM)──聚醚醇结构对所制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士才 李宝霞 +1 位作者 王得宁 应圣康 《塑料》 CAS CSCD 1997年第6期21-27,20,共8页
在DMP-30催化作用下,用反应注射成型(RIM)法研制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弹性体,并对其聚合反应过程及RIM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所制材料组成分析,确定是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通过聚酸醇结构对所制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 在DMP-30催化作用下,用反应注射成型(RIM)法研制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弹性体,并对其聚合反应过程及RIM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同时通过对所制材料组成分析,确定是氨酯改性聚异氰脲酸酯。通过聚酸醇结构对所制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表明,在异氰脲酸酯高度交联网络结构中引入改性的氨酯结构,能显著降低材料脆性,但要在保持异氰脲酸酯良好热稳定性的同时降低脆性,则要求氨酯改性所用的聚醚具有:a)含伯羟基官能团;b)羟基官能度为2;c)聚醚醇分子量适中(M=1000~2000)等结构特点,同时-OH/-NCO配比要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醇 rim 异氰脲酸酯 氨酯 性能 改性
下载PDF
料温对RIM交联型聚氨酯脲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杲云 潘肇琪 +1 位作者 王得宁 应圣康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0-102,共3页
采用便携式微型反应注射成型机制备了一组料温分别为30,40,50,60℃的交联型聚氨酯脲。用DSC和力学性能对试样进行表征的结果表明:料温提高有利于软、硬微相的混合,而硬链段微区的有序性变差。反映在宏观力学性能上则表... 采用便携式微型反应注射成型机制备了一组料温分别为30,40,50,60℃的交联型聚氨酯脲。用DSC和力学性能对试样进行表征的结果表明:料温提高有利于软、硬微相的混合,而硬链段微区的有序性变差。反映在宏观力学性能上则表现为:试样的拉伸强度提高,伸长率在50℃料温时出现极大值,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则出现最小值。料温为30℃时,物料混合不充分,随着料温升高,混合逐渐均匀,试样透明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聚氨酯脲 料温 力学性能 交联型
下载PDF
RIRIM机在聚氨酯弹性体加工中的工艺探索
6
作者 赵菲 邢政 《聚氨酯工业》 2002年第4期35-38,共4页
以聚四氢呋喃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芳香族二胺扩链剂DADMT为原料 ,用旋转注射 反应注射成型 (RIRIM)机制备聚氨酯弹性体。考察了合成方法、混合温度、成型压力、催化剂用量及品种、RIRIM旋转速率等因素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聚四氢呋喃二醇、甲苯二异氰酸酯和芳香族二胺扩链剂DADMT为原料 ,用旋转注射 反应注射成型 (RIRIM)机制备聚氨酯弹性体。考察了合成方法、混合温度、成型压力、催化剂用量及品种、RIRIM旋转速率等因素对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RIRIM机适用于一步法、预聚物法和半预聚物法 ;对中等硬度的制品 ,以半预物法最佳 ;两组分混合时以粘度接近的温度为宜 ;两组分混合体积比以 1∶1~ 2∶1为宜 ;成型压力一般为 4 .0~ 5 .0MPa ;催化剂用量为A、B组分总用量的 0 .4 %~ 0 .6% ;RIRIM机的转速在 2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催化剂用量 预聚物 扩链剂 组分 工艺 反应注射成型 MP 体力 影响
下载PDF
RIM-PUR/PS间充复合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7
作者 蔡远利 姜忠民 刘朋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7-72,共6页
报导了采用反应注射成型制备PUR/PS间充复合弹性体,并通过IR、DSC、SEM研究了该材料的氢键作用及其相态结构。结果表明,所得制品呈较理想的多相微区结构,各相之间存在部分互溶,PUR仍保持较强的氢键作用。由此提出... 报导了采用反应注射成型制备PUR/PS间充复合弹性体,并通过IR、DSC、SEM研究了该材料的氢键作用及其相态结构。结果表明,所得制品呈较理想的多相微区结构,各相之间存在部分互溶,PUR仍保持较强的氢键作用。由此提出了该材料的相态结构模型,并推知软段的柔顺性为材料提供了优良的高弹性能而材料的高强度则源于硬段微区及PS微粒的自增强作用以及PUR强的氢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苯乙烯 弹性体 橡塑共混 注塑成型 结构
下载PDF
半预聚物法RIM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
8
作者 孔明涵 王庭慰 +1 位作者 罗本喆 郁维铭 《弹性体》 CAS 2007年第3期23-26,共4页
采用半预聚物法合成了以L-MDI、DMTDA、PPO为原料的双组分RIM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合成方法、扩链剂种类、硬段含量、异氰酸酯指数、催化剂用量、热处理时间、料温等因素对RIM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L-MDI/PPO/DMTDA半... 采用半预聚物法合成了以L-MDI、DMTDA、PPO为原料的双组分RIM聚氨酯弹性体。研究了合成方法、扩链剂种类、硬段含量、异氰酸酯指数、催化剂用量、热处理时间、料温等因素对RIM聚氨酯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L-MDI/PPO/DMTDA半预聚物法制备的RIM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rim 半预聚物法 性能 微相分离
下载PDF
快速脱模RIM弹性体的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远中 徐强 张宏娟 《聚氨酯工业》 1997年第2期14-16,共3页
采用自制的催化剂、改性MDI、普通聚醚多元醇和扩链剂,通过设计特定的配方和强化工艺条件研制了能够在1min内脱模的RIM制品,探讨了影响脱模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快速脱模 聚氨酯性体 脱模 橡胶 注塑成型
全文增补中
尼龙RIM反应注射成型试验研究
10
作者 黄相国 宋连珍 《现代物业(新建设)》 2009年第11期62-63,65,共3页
用尼龙RIM作原料,利用注型法进行成型实验。探讨了注射反应成型(RIM)新工艺的原料性能及使用方法,RIM成型温度及时间;介绍了新工艺的工业化应用领域,生产工艺流程;说明了模具制造费用,环境影响及清洁生产等特点。
关键词 塑料加工 尼龙rim 反应注射成型 清洁生产工艺 环境影响
下载PDF
RIM充模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世杰 戴干策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80-86,共7页
用有限元法对RIM充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取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ALE)处理流动前缘.并以边充模边划分网格的方法,使前缘边界条件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对不同操作参数下的RIM充模模拟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得出选用薄腔、较快的充模... 用有限元法对RIM充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取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ALE)处理流动前缘.并以边充模边划分网格的方法,使前缘边界条件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对不同操作参数下的RIM充模模拟结果进行了讨论、分析,得出选用薄腔、较快的充模速度以及适当较高的物料初始温度对RIM充模有利的结论,这对工业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rim 充模 FEM 注射成型
下载PDF
IPDI基RIM聚氨酯弹性体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聪梅 吴卫东 +1 位作者 陈艳明 魏永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21,共4页
以改性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异氰酸酯组分,聚醚多元醇、扩链剂和自制催化剂等为多元醇组分,利用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制备了能够快速固化的RIM-PU弹性体,讨论了影响弹性体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异氰酸酯组分的官能... 以改性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异氰酸酯组分,聚醚多元醇、扩链剂和自制催化剂等为多元醇组分,利用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制备了能够快速固化的RIM-PU弹性体,讨论了影响弹性体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异氰酸酯组分的官能度为2.05~2.10,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为4 500,乙二醇作扩链剂,使用自制的延迟胺复合催化剂,异氰酸酯指数为95~100时制品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聚氨酯弹性体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下载PDF
RIM聚氨酯弹性体与玻璃粘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聪梅 陈艳明 +1 位作者 吴卫东 魏永祥 《弹性体》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5,40,共4页
研究了反应注射成型(RIM)聚氨酯弹性体对玻璃的粘接性能,考察了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扩链剂、催化剂和异氰酸酯对其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氨酯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做异氰酸酯组分,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 000,1... 研究了反应注射成型(RIM)聚氨酯弹性体对玻璃的粘接性能,考察了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扩链剂、催化剂和异氰酸酯对其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氨酯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做异氰酸酯组分,聚醚多元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 000,1,4-丁二醇做扩链剂,使用自制的延迟胺复合催化剂,异氰酸酯指数为98时弹性体对玻璃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弹性体 粘接 剥离强度 反应注射成型
下载PDF
聚氨酯转向盘RIM技术探讨
14
作者 苗永顺 《聚氨酯工业》 1997年第2期38-41,共4页
对用RIM法制备自结友聚氨酯泡沫转向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措施作了归纳性总结。给出了用RIM法制备聚氨酯转向盘的比。适宜的工艺条件和一般性规律。
关键词 聚氨酯 转向盘 注塑成型 汽车 方向盘
全文增补中
采用Grubbs催化剂的双环戊二烯开环移位聚合速率调控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春水 谢家明 +3 位作者 傅建松 周立武 姚臻 曹堃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2-256,共5页
以双环戊二烯的反应注塑成型工艺为目的,研究了采用Grubbs催化剂的双环戊二烯开环移位聚合速率调控手段,详细考察了反应气氛、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及调聚剂三苯基膦含量对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可在少量氧存在的条件下聚合... 以双环戊二烯的反应注塑成型工艺为目的,研究了采用Grubbs催化剂的双环戊二烯开环移位聚合速率调控手段,详细考察了反应气氛、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及调聚剂三苯基膦含量对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体系可在少量氧存在的条件下聚合。即使反应温度较低(35℃),凝胶时间仍可小于10 min,且单体转化率接近100%。催化剂浓度对聚合速度影响较大,当催化剂浓度降低至单体的4.17×10^(-6)时,聚合体系凝胶时间可增加到70 min。调聚剂三苯基膦的含量存在一临界点,高于临界点体系不凝胶,单体转化率低;低于临界点反应迅速,单体转化率高。基于上述结果,成功设计并实施了一种两股物料的反应注塑成型工艺路线,各股物料储存时间均大于70min,两者混合后14min凝胶,单体转化率为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移位聚合 双环戊二烯 Grubbs催化剂 反应注塑
下载PDF
嵌段聚氨酯脲的形态与性能——软链段结构和分子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修玉英 王得宁 +3 位作者 胡春圃 应圣康 高永琪 李俊贤 《华东化工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461-464,共4页
合成了不同软链段长度的聚醚型、聚酯型嵌段聚氨酯脲弹性体,以及聚醚-聚酯软链段聚氨酯脲弹性体(PUU)。借助SEM、DSC以及拉伸试验机分析其结构、形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分离程度随软链段分子量的提高而提高。在软链段分子量... 合成了不同软链段长度的聚醚型、聚酯型嵌段聚氨酯脲弹性体,以及聚醚-聚酯软链段聚氨酯脲弹性体(PUU)。借助SEM、DSC以及拉伸试验机分析其结构、形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分离程度随软链段分子量的提高而提高。在软链段分子量相同时,聚醚为基础的PUU的相分离程度较聚酯为基础的PUU高。以聚醚-聚酯为软链段的PUU呈现了聚醚型和聚酯型PUU的各自形态,有较大的相区尺寸和较明显的相界面。力学性能数据证实了形态研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脲 嵌段 共聚 分子量
下载PDF
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丰 孙宇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10年第5期71-77,共7页
反应注射成型技术是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的重要形式之一。介绍了反应注射成型(RIM)的原理、成型设备、成型材料、特点及其基本理论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并对微细发泡技术和模内涂层搪塑工艺等先... 反应注射成型技术是高分子材料反应加工的重要形式之一。介绍了反应注射成型(RIM)的原理、成型设备、成型材料、特点及其基本理论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并对微细发泡技术和模内涂层搪塑工艺等先进技术进行了介绍,这些先进工艺与可变纤维增强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的结合,有助于推动反应注射成型技术的发展,最后探讨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可变纤维注入技术 微细发泡技术 模内涂层技术
下载PDF
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研究——刚性网络对于体系形态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范连华 胡春圃 应圣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81-488,共8页
用微型反应注射成型机制备了以聚氨酯(PU)为弹性相的两类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SIN),其刚性相分别采用保留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VERH)以及封闭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VER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线跟踪了这类互穿网络的生成过程,发现... 用微型反应注射成型机制备了以聚氨酯(PU)为弹性相的两类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SIN),其刚性相分别采用保留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VERH)以及封闭仲羟基的乙烯基酯树脂(VERA)。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在线跟踪了这类互穿网络的生成过程,发现刚性网络抑制了PU网络中硬段有序结构的形成,两个网络间有一定程度的互穿,而两个网络间的化学键作用进一步削弱氢键强度。自旋—自旋弛豫时间的测定进一步表明网络间存在一定的互穿以及刚性相对于PU硬段结晶的抑制作用。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SIN的形态有关。VERA网络对PU表现出明显的增强作用,而由VERH网络形成的SIN则由于体系相分离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而使材料性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聚氨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VERH
下载PDF
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范连华 胡春圃 应圣康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29-134,143,共7页
本文将介绍有关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RIMSIN)方面的研究工作。综合文献报道和我们研究所的实验工作,重点描述以不饱和聚酯树脂或乙烯基酯树脂为刚性相的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讨论了它们的生成反应动力学及... 本文将介绍有关反应注射成型聚氨酯同步互穿聚合物网络(RIMSIN)方面的研究工作。综合文献报道和我们研究所的实验工作,重点描述以不饱和聚酯树脂或乙烯基酯树脂为刚性相的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讨论了它们的生成反应动力学及其形态结构发展进程,并与样品力学性能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注射成型 聚氨酯 互穿聚合物网络 rimSIN
下载PDF
反应注射成型充模过程驻留时间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伟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76-79,共4页
在反应注射成型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选择工艺参数是一个一直使操作者为难的问题。本文利用反应注射成型过程中驻留时间的概念,通过对喷泉流模型进行适当的简化分析,得出在RIM充模过程中驻留时间与模腔无量纲纵向x坐标和模腔厚度... 在反应注射成型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选择工艺参数是一个一直使操作者为难的问题。本文利用反应注射成型过程中驻留时间的概念,通过对喷泉流模型进行适当的简化分析,得出在RIM充模过程中驻留时间与模腔无量纲纵向x坐标和模腔厚度z坐标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最大驻留时间线1=2x3(1-z2),作出充模过程驻留时间分布曲线。忽略RIM充模过程的热传导项,无量纲温度T与反应进度Φ相同,是流体在模腔内驻留时间线的等值线。将数值计算的反应进度值、温度值与模型计算作比较,基本符合,偏差的出现是由于模型中对前流区的简化处理,恒定粘度假设以及忽略热传导作用。为避免在充模过程中出现过早凝胶现象,在反应进度达到凝胶点时驻留时间不应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模过程 注塑成型 模具 塑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