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Vehicle Seat and Research on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 Front and Rear Impact 被引量:1
1
作者 Haining Chen Hao Chen Liangjie Wang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4年第2期92-99,共8页
This paper used the Hyper Mesh and LS-DYNA software to establish a dummy-seat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model. The head, chest and neck injury of the dummy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in the frontal impact and rear imp... This paper used the Hyper Mesh and LS-DYNA software to establish a dummy-seat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model. The head, chest and neck injury of the dummy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in the frontal impact and rear impact. It was indicated that modification of seat was need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iginal model cannot provide effective protection for the occupants and need for structural improvements. 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deformation and stress conditions of the seat parts, the original seat structure was improved and optimized for four improvement schemes, including th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the seat side panel, the center hinge, framework under the cushion and the backrest lock.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ized seat improved the occupant protection performance by reducing occupant damage parameters compared with original seat, which illustrated that the optimization basically met the targ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ONT and rear impact SEAT OCCUPANT INJURIES Optimization
下载PDF
High-Voltage Safety Improvement Design for Electric Vehicle in Rear Impact 被引量:2
2
作者 Yubo Lian Dong Zeng +2 位作者 Sheng Ye Binggen Zhao Haizhang Wei 《Automotive Innovation》 EI 2018年第3期211-225,共15页
High voltage safety is very important for electric vehicles, how to ensure the passengers’ safety in traffic accidents is an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tudy of the high-voltage safety of an el... High voltage safety is very important for electric vehicles, how to ensure the passengers’ safety in traffic accidents is animportant research subjec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tudy of the high-voltage safety of an electric vehicle under rear impactconditions to ensure that it is in accordance with Chinese regulations. The high-voltage safety has been analyzed and optimizedfrom several perspectives and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of a high-voltage cutoff strategy, assessment of the integrity of thehigh-voltage components after the crash, the layout of the high-voltage and low-voltage cables, and the crashworthiness ofthe structure. This study resolved the high-voltage safety problems that were found in the design phase and thus ensured thatthe vehicle not on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hinese regulations, but also meets the high-voltage safety requirementsof US 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 (FMVSS) 305 for 80 km/h rear imp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 vehicle rear impact High-voltage safety OPTIMIZATION
原文传递
汽车自动驾驶过程中不同姿态乘员在追尾碰撞中的损伤研究
3
作者 武和全 边楚虹 +1 位作者 胡林 龚创业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628-1637,共10页
为探究自动驾驶情形下不同姿态乘员在追尾碰撞中的损伤风险,利用THUMS人体模型研究了不同姿态下乘员的生物力学响应。通过对比尸体试验的运动学响应对THUMS乘员约束系统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调整THUMS姿态,使其分别为E-NCA... 为探究自动驾驶情形下不同姿态乘员在追尾碰撞中的损伤风险,利用THUMS人体模型研究了不同姿态下乘员的生物力学响应。通过对比尸体试验的运动学响应对THUMS乘员约束系统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调整THUMS姿态,使其分别为E-NCAP规范下的标准乘员姿态和120°、150°、180°姿态。然后搭建对应的4种不同座椅角度追尾碰撞模型,对其施加E-NCAP下的追尾碰撞加速度波形(中速4.88 g和高速6.44 g)。通过8组仿真试验对比发现,在追尾碰撞中,标准姿态与120°姿态下的乘员损伤风险较小;颈部棘突间韧带应变值随乘员倾斜角度增大而减小;150°与180°姿态下乘员存在颈部前纵向韧带拉伤的风险;安全带在4种乘员姿态下均可起到约束作用,乘员下肢会以骨盆为中心发生偏转,肋骨未发生骨折,内脏器官均未见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不同姿态 追尾碰撞 乘员损伤
下载PDF
头部旋转姿势下的颈部低速后碰响应
4
作者 武和全 龚创业 +2 位作者 任启凡 周惠来 Mao Haojie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2-289,共8页
为研究车辆低速后碰撞时乘员头颈部旋转姿态对颈部损伤的影响,使用全球人体模型联盟(GHBMC)头颈模型,通过柔性冲击器改变头颈部姿势,将不同姿势的头颈有限元模型颈部肌肉激活后,在第1块胸椎上施加加速度曲线进行低速后碰仿真。结果表明... 为研究车辆低速后碰撞时乘员头颈部旋转姿态对颈部损伤的影响,使用全球人体模型联盟(GHBMC)头颈模型,通过柔性冲击器改变头颈部姿势,将不同姿势的头颈有限元模型颈部肌肉激活后,在第1块胸椎上施加加速度曲线进行低速后碰仿真。结果表明:头部右侧轴向旋转角度对低速后碰撞中乘员头部的运动影响很大;当头颈部处于旋转状态时,激活状态的颈部肌肉带动头部迅速回转,导致头部撞向头枕一侧;头部轴向旋转姿势并不会影响碰撞中颈部弯曲和后向伸展的过程,但会影响颈部的侧向弯曲和轴向旋转,其中第4节到第5节颈椎之间的水平侧向弯曲最为明显,0°、20°和40°头部旋转姿态下的右侧侧弯颈部损伤峰值分别为0.11、2.66和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低速后碰 头部旋转 颈椎损伤 乘员损伤
下载PDF
纯电动客车尾部碰撞安全防护结构设计
5
作者 崔崇桢 李建平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18期56-61,共6页
纯电动客车尾部布置有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高压配电盒等高压零部件,在遭受卡车、公交车等大型车辆追尾碰撞时容易产生短路、漏电,甚至电池起火。为了提升和评估纯电动客车尾部结构防护效果,文章采用卡车以100%和30%重叠率追尾电动客... 纯电动客车尾部布置有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高压配电盒等高压零部件,在遭受卡车、公交车等大型车辆追尾碰撞时容易产生短路、漏电,甚至电池起火。为了提升和评估纯电动客车尾部结构防护效果,文章采用卡车以100%和30%重叠率追尾电动客车的仿真方法分析了客车尾部结构变形,并设计了吸能结构、碰撞传力结构改善电动客车尾部碰撞安全性。从仿真分析结果来看,客车尾部结构的变形量显著减小,纯电动客车尾部动力电池、高压配电盒等高压零部件被挤压损坏的风险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客车 尾部碰撞 吸能结构 动力电池
下载PDF
基于仿真的某电动商用车改型方案后碰变形设计优化
6
作者 米世生 韦城 彭和飘 《汽车科技》 2023年第5期70-74,共5页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标准草案)[1]相对现标准GB20072-2006[2],对车辆后碰撞性能要求更加严格。本文根据该强制性标准(草案),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某电动商用车改型案例的燃油系统安全性,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燃油系统安全 后碰安全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航空后向座椅16 g水平冲击结构试验研究
7
作者 林策 黄志伟 张凯宁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8-15,共8页
针对安装于某型号公务机的前向和后向座椅,依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AC 25.562-1B标准,开展了满足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Chinese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第25部适航要求的16 g水平冲击结构试... 针对安装于某型号公务机的前向和后向座椅,依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AC 25.562-1B标准,开展了满足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Chinese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第25部适航要求的16 g水平冲击结构试验。通过与前向座椅的试验传力路径、试验工况、测试指标、试验过程以及试验结果对比,研究了后向座椅在16 g水平冲击结构试验中的差异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前向座椅假人通过约束系统传递载荷至靠背,后向座椅假人惯性载荷直接作用在靠背上;后向座椅的试验受载严酷度小于前向座椅,椅腿最大合成接口载荷相比前向座椅小1.9%~21.9%,水平方向最大变形相比前向座椅小29.1%~40.7%;相对于前向座椅假人向前运动,由于安全带初始向上约束效果差,后向座椅假人会在惯性载荷下沿靠背发生明显的向上滑动;由于后向座椅假人头部与头靠距离很近,且头靠泡沫具有一定的吸能效果,依据头部损伤判断标准(HIC,head injury criterion),假人头部碰撞头靠的损伤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向座椅 后向座椅 接口载荷 冲击试验 试验假人 适航
下载PDF
乘用车-货车追尾碰撞事故分析及其试验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白中浩 马伟杰 +1 位作者 曹立波 张前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742-1747,共6页
对湖南省内高速公路追尾碰撞事故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高速公路上货车安装后下部防护架的情况进行了道路抽样测量,结果表明现有后防护装置约三分之二不符合法规要求,易发生钻入碰撞,造成乘用车乘员的严重伤亡。开展了槽钢、矩形钢管和... 对湖南省内高速公路追尾碰撞事故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对高速公路上货车安装后下部防护架的情况进行了道路抽样测量,结果表明现有后防护装置约三分之二不符合法规要求,易发生钻入碰撞,造成乘用车乘员的严重伤亡。开展了槽钢、矩形钢管和钢板折弯三种结构后防护装置的实车追尾碰撞试验,建立了乘用车-货车和刚性MB追尾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不同车速和不同离地高度下的动态仿真计算。研究表明,现有的后防护架结构整体刚度设计不合理,GB 11567.2-2001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的道路运行条件,应该开展相应的修订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后防护架 试验与仿真 事故调查
下载PDF
后碰撞中乘员颈部肌肉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凡 曹迎春 +1 位作者 粟思橙 黄晶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51,共7页
建立并验证了具有主动力响应的乘员颈部肌肉有限元模型,用于研究颈部肌肉主被动响应对后碰撞载荷下乘员头颈部动力学响应及颈部损伤的影响.运用50百分位成年男性颈部的MRI数据重建了人体颈部肌肉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克里格插值方法将其与... 建立并验证了具有主动力响应的乘员颈部肌肉有限元模型,用于研究颈部肌肉主被动响应对后碰撞载荷下乘员头颈部动力学响应及颈部损伤的影响.运用50百分位成年男性颈部的MRI数据重建了人体颈部肌肉三维数值模型,采用克里格插值方法将其与头颈基础模型进行匹配.肌肉材料定义采用Ogden材料和Hill材料相耦合的办法以分别模拟肌肉的被动和主动特性.根据Davidsson等人开展的后碰撞台车志愿者试验数据对该颈部肌肉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肌肉激活状态下与未激活时比较,头部质心相对T1位移减小了12mm,头部角位移减小了4°,肌肉主动力影响显著.该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志愿者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模型具有较高的生物逼真度,可应用于后碰撞中的乘员颈部损伤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主动力 汽车后碰撞 颈部损伤 生物力学 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汽车低速追尾碰撞中乘员动力学响应和颈部损伤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肖志 杨济匡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39-1243,共5页
利用MADYMO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包括BioRIDII假人、座椅和安全带在内的追尾碰撞模型,研究了在追尾碰撞中,座椅特性和乘员位置对乘员动力学响应和颈部损伤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头枕位置、靠背刚度、靠背倾角调节器特性和乘员乘坐姿... 利用MADYMO仿真分析软件建立了包括BioRIDII假人、座椅和安全带在内的追尾碰撞模型,研究了在追尾碰撞中,座椅特性和乘员位置对乘员动力学响应和颈部损伤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头枕位置、靠背刚度、靠背倾角调节器特性和乘员乘坐姿势对乘员头颈部的动力学响应有很大影响,通过合理的座椅设计可以显著降低颈部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颈部损伤 汽车座椅 仿真
下载PDF
追尾碰撞颈部挥鞭伤害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祖丹 吴斌 +1 位作者 于峰 胡伟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7-50,共4页
论述了低速追尾颈部伤害的损伤机理,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主要鞭打试验方法在波形、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上的异同。基于某款车型座椅进行了追尾碰撞鞭打试验,利用仿真软件分析了座椅特征参数对座椅颈部伤害指标的影响。通过降低头后间隙对... 论述了低速追尾颈部伤害的损伤机理,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主要鞭打试验方法在波形、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上的异同。基于某款车型座椅进行了追尾碰撞鞭打试验,利用仿真软件分析了座椅特征参数对座椅颈部伤害指标的影响。通过降低头后间隙对该座椅进行了优化改进,结果表明,降低头后间隙后挥鞭伤害峰值呈减少趋势,有效提高了低速追尾乘员颈部保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挥鞭伤害 鞭打试验
下载PDF
基于假人头部受力分析的鞭打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商恩义 陈现岭 +1 位作者 师玉涛 刘涛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3-57,共5页
通过对追尾碰撞中乘员运动情况和颈部损伤机理进行分析,结合鞭打试验中假人头部加速度与颈部受力间的关系,探讨了假人头部受力的分析方法,并就头部与头枕接触时刻、碰撞强度在座椅和头枕改善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触时刻... 通过对追尾碰撞中乘员运动情况和颈部损伤机理进行分析,结合鞭打试验中假人头部加速度与颈部受力间的关系,探讨了假人头部受力的分析方法,并就头部与头枕接触时刻、碰撞强度在座椅和头枕改善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接触时刻越早越有利于降低颈部NIC指标及头部碰撞强度;头部碰撞强度低、z向受力向下将有利于降低颈部各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鞭打试验 头部受力分析 颈部伤害
下载PDF
基于提高轿车后面抗撞性能的后纵梁结构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喜龙 王登峰 +1 位作者 卢放 陈晓斌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87-91,共5页
以某轿车为研究对象,参照国家标准GB20072—2006《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建立整车后面碰撞仿真分析模型。用PAM-CRASH显式分析软件计算整车140ms的后面碰撞响应过程,并通过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整车后碰模型... 以某轿车为研究对象,参照国家标准GB20072—2006《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建立整车后面碰撞仿真分析模型。用PAM-CRASH显式分析软件计算整车140ms的后面碰撞响应过程,并通过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整车后碰模型的有效性。结合试验与仿真结果发现,该车型存在后纵梁变形吸能不充分和车体加速度较高等不足,通过对后纵梁进行结构优化和改进,改进后的仿真分析结果较为理想,满足后碰被动安全性要求,提高了车身结构后面抗撞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后面碰撞 被动安全 结构优化
下载PDF
汽车后防护装置的碰撞仿真分析 被引量:12
14
作者 马迅 郝琪 周宗良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3-137,158,共6页
应用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法,按照国标GB11567.2-2001关于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中规定的条件,对某重型商用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在追尾碰撞过程中的变形、速度及加速度的动态仿真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应用Hyper-works在结构合理简化的... 应用动态非线性有限元法,按照国标GB11567.2-2001关于汽车后下部防护装置要求中规定的条件,对某重型商用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在追尾碰撞过程中的变形、速度及加速度的动态仿真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应用Hyper-works在结构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结构碰撞分析的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LS-DYNA对两种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对仿真结果的比较分析,确定了满足法规要求和满足安全性要求的较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仿真 非线性有限元法 防护装置 后碰撞
下载PDF
使用人体颈部有限元模型研究汽车后碰撞中的颈部损伤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济匡 肖志 万鑫铭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7-461,共5页
在50百分位HYBRIDⅢ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HBM-neck人体颈部有限元模型,建立了后碰撞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后碰撞中人体颈部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和座椅特性对颈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HBM-neck人体颈部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后碰撞中颈部的... 在50百分位HYBRIDⅢ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HBM-neck人体颈部有限元模型,建立了后碰撞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后碰撞中人体颈部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和座椅特性对颈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HBM-neck人体颈部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后碰撞中颈部的损伤风险。座椅结构对颈部损伤有很大影响,装配位置良好的头枕和通过可变形调角器提高座椅吸能性能可有效地减小颈部软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碰撞 颈部损伤 座椅 有限元
下载PDF
轿车高速追尾碰撞中结构耐撞性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济匡 唐超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6-620,共5页
轿车在高速追尾碰撞事故中油箱破裂导致燃油泄漏可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为了提高轿车追尾碰撞结构耐撞性及降低燃油泄漏的风险,根据北美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新FMVSS301要求,建立了轿车整车追尾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高速追尾碰撞仿真分析... 轿车在高速追尾碰撞事故中油箱破裂导致燃油泄漏可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为了提高轿车追尾碰撞结构耐撞性及降低燃油泄漏的风险,根据北美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新FMVSS301要求,建立了轿车整车追尾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高速追尾碰撞仿真分析。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OED)和综合平衡法对后纵梁及后保险杠的板厚、材料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以油箱的最大有效塑性应变值为主要评价指标,后纵梁和后保险杠的总吸能量及油箱周围结构的变形为辅助指标,得到了后纵梁和后保险杠的参数最优组合,即后纵梁厚度为1.5mm,材料为DP800,后保险杠厚度为2.0mm,材料为DP1000时结果为最优,油箱最大有效塑性应变值减小了50.07%。改进前后的仿真计算结果对比表明,主要结构部件的参数优化设计是提高追尾碰撞中车辆耐撞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尾碰撞 正交试验设计 综合平衡法 耐撞性 结构优化
下载PDF
某车型正面碰撞后排乘员伤害的仿真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远志 黄杰 +3 位作者 刘西 蒋成约 冯擎峰 刘卫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9-264,275,共7页
基于某车型的正面碰撞试验,建立了后排女性假人的Madymo仿真模型,并依据2012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对其进行了伤害分析,结果表明胸部和颈部得分较低。从安全带限力等级、预紧器和安全带固定点三方面进行了单项优化和综合应用,仿真... 基于某车型的正面碰撞试验,建立了后排女性假人的Madymo仿真模型,并依据2012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对其进行了伤害分析,结果表明胸部和颈部得分较低。从安全带限力等级、预紧器和安全带固定点三方面进行了单项优化和综合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这三个方面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假人的各项伤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后排女性假人 伤害 仿真优化
下载PDF
基于碰撞相容性因素的车辆追尾事故深入数据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袁泉 李一兵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72-75,共4页
为详细了解北京市追尾事故车辆的分类对比情况,基于车辆碰撞相容性因素构建了追尾事故的深入数据分析模型,包括追尾事故车辆的基本类型、结构形式及几何特征对比、车辆碰撞损坏特点、车内乘员伤害情况及其相关性等方面内容。利用真实交... 为详细了解北京市追尾事故车辆的分类对比情况,基于车辆碰撞相容性因素构建了追尾事故的深入数据分析模型,包括追尾事故车辆的基本类型、结构形式及几何特征对比、车辆碰撞损坏特点、车内乘员伤害情况及其相关性等方面内容。利用真实交通事故案例对车辆碰撞相容性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为车辆追尾事故的预防与伤害减轻等项研究提供参考,指出今后研究的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相容性 车辆 追尾事故 深入数据分析
下载PDF
氢能汽车氢瓶框架的耐撞性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斯亮 朱平 +2 位作者 冯奇 万党水 周庆伟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05-209,共5页
氢瓶碰撞安全问题是影响氢能源轿车耐撞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对于一款氢能源轿车的100%正面碰撞以及追尾碰撞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氢瓶在碰撞中的冲击状态以及框架在冲击载荷条件下的挤压变形情况。通过载荷的静力等效,用有限元方法,在... 氢瓶碰撞安全问题是影响氢能源轿车耐撞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对于一款氢能源轿车的100%正面碰撞以及追尾碰撞进行了仿真,分析了氢瓶在碰撞中的冲击状态以及框架在冲击载荷条件下的挤压变形情况。通过载荷的静力等效,用有限元方法,在保证承载结构抗弯刚度的基础上,采用铝合金材料,并对框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最后在整车碰撞中对改进的框架结构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新的框架结构不仅提升了氢瓶的各安全评价指标,提高了整车的耐撞性,而且框架整体质量降低了27%,实现了框架的轻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汽车 防撞设计 正面碰撞 追尾碰撞 氢瓶框架 结构轻量化
下载PDF
基于台车试验的不同国家鞭打试验评价体系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运生 张晓龙 娄磊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汽车低速后碰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为防止该事故中乘员颈部挥鞭伤,各国都在促进被动安全技术的发展。该文对比了中国、欧洲、日本和美国不同鞭打试验程序在试验方法、评分方法和评分体系的差异。2012新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将... 汽车低速后碰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为防止该事故中乘员颈部挥鞭伤,各国都在促进被动安全技术的发展。该文对比了中国、欧洲、日本和美国不同鞭打试验程序在试验方法、评分方法和评分体系的差异。2012新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将鞭打试验纳入评价体系,它不同于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日本新车评价规程(J-NCAP)和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规程。用上述各评价体系和评分方法,对同一组试验数据进行评分,把评分结果进行3分制转换,然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各评价体系虽然有差异,但评价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C-NCAP评价得分高于其他体系评价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低速后碰 挥鞭伤 新车评价规程(NCAP) 鞭打试验 评价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