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革政治和解与国家发展道路转型--泰国2023年回顾与2024年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袁春生 《东南亚纵横》 2024年第1期9-30,共22页
政治方面,2023年泰国新一轮大选历经波折组成跨阵营的联合政府,最终为泰党侯选人赛塔当选第30任总理,成功化解了组阁危机,“保革和解”推动了泰国民主进程;但2023年大选促进泰国极左翼党派远进党的强势崛起,泰国政治格局由保革长期对立... 政治方面,2023年泰国新一轮大选历经波折组成跨阵营的联合政府,最终为泰党侯选人赛塔当选第30任总理,成功化解了组阁危机,“保革和解”推动了泰国民主进程;但2023年大选促进泰国极左翼党派远进党的强势崛起,泰国政治格局由保革长期对立转变为“三足鼎立”,泰国渐趋稳定的政局仍存在政治冲突的风险。经济方面,泰国赛塔政府极力推行“经济疗法”,重启泰国旅游、延缓农民还贷期限、降低居民生活成本、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减免税收等系列措施以提振经济,但受总理选举形成的“政治真空”、出口贸易收缩、制造业指数下降和旅游服务业复苏减缓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全年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外交方面,弘扬“大国平衡”外交传统,恢复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并寻求与美国跨国企业的投资合作;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构建与中国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实行“积极主动的经济外交”,加强与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投资、经贸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友好合作;依托东盟开展区域合作及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展望2024年,泰国将开启“增量改革”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道路转型,进一步拓展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空间,政治和外交服务于经济增长目标,泰国复苏增长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泰国大选 “保革和解” “经济疗法” 新能源汽车 中泰关系
下载PDF
二战后日本-东南亚和解与中日和解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高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5-152,共8页
二战结束以后,在美国的主导下,日本以经济赔偿为切入口重返东南亚。对东南亚国家的和解外交,不仅使日本获得了广阔的市场,而且也成为日本回归国际社会的重要契机。以福田主义的提出为突破口,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和解开始不断得以巩固和深... 二战结束以后,在美国的主导下,日本以经济赔偿为切入口重返东南亚。对东南亚国家的和解外交,不仅使日本获得了广阔的市场,而且也成为日本回归国际社会的重要契机。以福田主义的提出为突破口,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和解开始不断得以巩固和深化,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重新定位。这与中日和解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日本在东南亚的和解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景象?由于中日和解在权力对比状况、认同结构以及和解要素的完备程度等方面与日本-东南亚和解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才造成了今天中日和解与日本-东南亚和解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东南亚 和解外交 中日关系
下载PDF
美国东亚战略转型与韩国的应对(1969—1972)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49,192,共7页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尼克松政府着手在东亚实施战略收缩。其中,低调处理EC-121危机、削减驻韩美军和推动中美和解等措施严重动摇了韩国对美国安全承诺信任的基础,也让汉城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难以再像以往那样凭借冷战前沿的战略地位...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尼克松政府着手在东亚实施战略收缩。其中,低调处理EC-121危机、削减驻韩美军和推动中美和解等措施严重动摇了韩国对美国安全承诺信任的基础,也让汉城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难以再像以往那样凭借冷战前沿的战略地位通过要挟迫使华盛顿做出重大让步。于是,朴正熙政府转而尽可能顺应乃至配合美国东亚战略的调整,积极促使华盛顿向韩国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劝阻驻韩美军继续撤离,防止尼克松政府在缓和对华关系过程中损害汉城的利益,全力推动国防自立,并努力谋求改善与共产党国家之间的关系。最终,韩国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化解了"尼克松主义"带来的冲击,而且还从中获得了一定的收益。但与此同时,1970年代中后期作为韩国国防自立主要措施之一的秘密核开发计划却令美国决定撤出全部驻韩地面部队,美韩同盟再次陷入信任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正熙 EC-121危机 驻韩美军 中美和解 信任危机
下载PDF
从法德和解看中日关系的发展——一种文化心理学角度的解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庆亮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50,共6页
法德两国历经百年恩仇之后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和解,而相反地,中日关系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本文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参照法德和解的原因,分析造成目前中日政治关系冷淡尤其是民间抵触情绪强烈的根由,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法德和解 中日关系 文化心理
下载PDF
珍宝岛事件与中美和解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明萍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2期97-98,共2页
珍宝岛事件之前,中美两国虽有恢复外交关系的意愿,但任何一方都不肯迈出第一步,珍宝岛事件导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孤立无援,寻求改善中美关系,两国间的坚冰慢慢融化。因此,作者认为珍宝岛事件是中美两国建交的助推器,它促使中美两国迈出... 珍宝岛事件之前,中美两国虽有恢复外交关系的意愿,但任何一方都不肯迈出第一步,珍宝岛事件导致中苏关系破裂,中国孤立无援,寻求改善中美关系,两国间的坚冰慢慢融化。因此,作者认为珍宝岛事件是中美两国建交的助推器,它促使中美两国迈出了走向和解的第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宝岛事件 中苏关系 中美关系 中美和解
下载PDF
法德关系与中日关系比较
6
作者 张建成 李艳芳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81-786,共6页
战后中日关系与法德关系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是法德在短短10多年间顺利实现了从宿敌到盟国友邦的历史性和解,而中日不但没有实现真正的和解反而陷入困境。德日不同的民族心理、对待侵略历史的不同态度、对共同利益的不同认知以及中日之... 战后中日关系与法德关系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但是法德在短短10多年间顺利实现了从宿敌到盟国友邦的历史性和解,而中日不但没有实现真正的和解反而陷入困境。德日不同的民族心理、对待侵略历史的不同态度、对共同利益的不同认知以及中日之间互信与交流机制的缺失是法德和解与中日关系困境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所在。中日关系要走出困境,必须在日本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大共同利益,建立有效的互信和交流磋商机制,同时继续重视民间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德和解 中日关系 比较 化敢为友
下载PDF
民族和解的德法模式及其对中日和解的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高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1,共7页
民族和解是敌对民族之间结束冲突、实现稳定和平的根本。二战时期,中日民族与德法民族都曾发生过战争,但今天二者却面临完全不同的命运。德法民族已经实现了彻底的和解,重新塑造了欧洲地缘秩序。民族和解的德法模式包含三个特征:加害民... 民族和解是敌对民族之间结束冲突、实现稳定和平的根本。二战时期,中日民族与德法民族都曾发生过战争,但今天二者却面临完全不同的命运。德法民族已经实现了彻底的和解,重新塑造了欧洲地缘秩序。民族和解的德法模式包含三个特征:加害民族积极承担战争责任,并实现对国内社会的系统改造;实力强大的"第三者"积极推动,为民族和解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加害民族与受害民族相向而行,推动民族和解的动力从共同利益转向共同认同。与德法和解形成明显对照,目前中日和解正面临着"烂尾化"的风险,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明显的单边和解倾向、共同认同的缺失、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二元分离等等。当前,中国正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借鉴民族和解德法模式的积极经验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和解 德法关系 中日关系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