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onstruction Mode of Rural Dilapidated Houses in Alpine and Gorge Area of Southwest China——A Case Study of Scientific Identification and Precision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Dilapidated Houses in Luquan County,Yunnan Province 被引量:3
1
作者 Zisheng YANG Renyi YANG +3 位作者 Kaibo TIAN Zhenghong DAI Decai PAN Ying XIO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9年第2期57-64,共8页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lapidated houses in rural areas is not only a livelihood project related to the broad masses of rural people,but also a major project to win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Luquan Yi and Miao Aut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lapidated houses in rural areas is not only a livelihood project related to the broad masses of rural people,but also a major project to win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Luquan Yi and Miao Autonomous County,Yunnan Province,located in the high mountain and gorge area along Jinsha River,is one of the key countie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with a wide range of poverty and a deep degree of poverty. 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is 22. 21%. Housing security is the focus,difficulty and emphasi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is county,the number of dilapidated houses is large,the type is complex,the transformation is difficult,and the implementation cost is high.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17,Luquan County has faced difficulties,explored in depth,pioneered and innovated,and completed the renovation of 54 801 dilapidated houses in an all-round way. It created a road full of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ness of rural dilapidated housing transformation,and explored a set of effective scientific identification and accurate transformation models for rural dilapidated housing worthy of reference and promotion. Successful renovation of dilapidated houses,combined with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health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other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measures,have made Luquan County win a decisive victory in the fight against poverty. By the end of December 2018,the incidence of poverty in the county had dropped to 0. 54%,and 115 poor villages( including 83 extremely poor villages) had successfully shaken off povert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oncrete methods,main effects,characteristics and bright spots,successful experience,and reference significance of the scientific identification and precise transformation mode of rural dilapidated houses in this county,so as to provide a necessary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dilapidated houses in Yunnan Province and even poor counties in similar provinces( cities and distri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inE and GORGE area Poverty alleviation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dilapidated housing Model Luquan COUNTY
下载PDF
沦陷初期江南乡村的秩序重建与民众武装
2
作者 张代炜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7期20-23,共4页
淞沪会战爆发以后,江南地区逐步沦陷,社会秩序趋于崩塌。虽然日军派出宣抚班在各地建立殖民统治,但仅局限于有日本驻军的城镇区域。在远离日军控制的乡村区域,半军事化的民众自卫武装发挥着恢复秩序的重要作用。其中,以管文蔚领导的江... 淞沪会战爆发以后,江南地区逐步沦陷,社会秩序趋于崩塌。虽然日军派出宣抚班在各地建立殖民统治,但仅局限于有日本驻军的城镇区域。在远离日军控制的乡村区域,半军事化的民众自卫武装发挥着恢复秩序的重要作用。其中,以管文蔚领导的江南抗日自卫总团为代表的抗日自卫武装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并兴起,是阻止日军深入控制当地乡村的重要力量。沦陷初期的民众武装承担了本地社会秩序重建的重要角色,是当地民众维系生存的重要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沦陷初期 民众武装 秩序重建 江南乡村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昌黎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评价与分区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贵军 朱永明 +2 位作者 臧亮 杨皓 张蓬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7-246,共10页
改变农村居民点低效利用的现状,可以对其布局实施空间重构优化,能够促进各项要素在农村地域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并使农村和农业自觉适应并融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城乡协调联动发展。该文以昌黎县为例,利用GIS手段提取评价单元并... 改变农村居民点低效利用的现状,可以对其布局实施空间重构优化,能够促进各项要素在农村地域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并使农村和农业自觉适应并融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促进城乡协调联动发展。该文以昌黎县为例,利用GIS手段提取评价单元并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矢量化。充分考虑不同指标组合对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向的差异影响,并规避相关案例研究中综合分值法的使用对评价指标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考虑不足,融合了分层次评价和综合分值法2种方法,构建出两步评价法,实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重构分区的评价。两步评价法:1)构建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指标体系及多逻辑条件评价标准,实施分层次评价,剔除禁建区并得到农业产业优势、居民点整治潜力及迁聚条件、居民点综合经济和区位条件分级结果。2)选择判别评价法,结合并继承第1步评价结果,建立重构判别准则,进行昌黎县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分区,并将昌黎县宜居评价结果与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分区图叠合,调整并完善昌黎县居民点空间迁聚规划方案及策略。该研究结果将昌黎县分成优农区、优城区、分流区和低保区,分区提出迁聚重构策略,并结合昌黎县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构建了"昌黎县城—一级小城镇—二级小城镇—新农村社区"的空间发展格局,针对昌黎县居民点迁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该方案有利于加快昌黎县"十二五"和"十三五"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推动该县域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因地制宜的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农村的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农村地区 新型城镇化 农村居民点 两步评价法 空间重构 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路径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夏方舟 严金明 刘建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5-222,共8页
为补充并丰富国内对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路径模型的理论研究,针对不同重构模式探索治理路径的选择方向,提升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的实践绩效,该研究1)比较分析了不同农村居民点重构的差异特点,区分识别了当前农村居民点重构的3种典型模式:&... 为补充并丰富国内对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路径模型的理论研究,针对不同重构模式探索治理路径的选择方向,提升农村居民点重构治理的实践绩效,该研究1)比较分析了不同农村居民点重构的差异特点,区分识别了当前农村居民点重构的3种典型模式:"拆迁型"、"建设型"和"保留型";2)在简要回顾2个经典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全新的治理路径分析框架:"光谱-阶梯治理路径";3)针对不同重构模式选择了广西省柳州市3个典型案例对治理路径及绩效优劣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不同重构模式相对适宜于特定混合型重构治理路径,治理路径的选择应考虑主客观状况的匹配程度,充分体现政府、市场和民众的公共资源多中心治理。在当前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只有注重政府推动、市场配置与农户构想的有机统一,并在治理路径中额外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和监管,才能确保农民作为重构活动的主体地位,切实促进农村居民点重构的治理效果最优,充分实现土地利用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地区 整治 模型 重构治理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及其整治策略 被引量:86
5
作者 刘玉 刘彦随 郭丽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06-312,共7页
为制定农村土地整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项目提供决策依据,该文以环渤海地区327个县域为评价单元,从整理潜力、整理能力和整理迫切度3方面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的概念模型,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计... 为制定农村土地整理规划和设计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项目提供决策依据,该文以环渤海地区327个县域为评价单元,从整理潜力、整理能力和整理迫切度3方面构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分区的概念模型,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并计算综合评价值,运用指标判别法将研究区划分为5种类型区。研究认为,优先整理区着重推进城镇化引领型的村庄整治模式;重点整理区依据组织整合、产业整合、空间整合的原则适时推行区域内部"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优化调整区应以内部挖潜为主推进农村建设用地调整;适度整理区在整理过程中重点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挂钩项目优选区应实施整域推进的区域整理模式,实现城乡等级体系重构和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建设的有效结合。该研究有助于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有序整理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域规划 农村地区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 指标判别法 整治模式 概念模型 环渤海地区
下载PDF
基于整合驱动因素和适宜性评价的乡村聚落重构模式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马利邦 豆浩健 +1 位作者 谢作轮 郭晓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6-255,共10页
为了破解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土地供需矛盾,保护农户合法权益,减少农村居民点整合过程中的争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研究以陇中黄土丘陵区通渭县四合村为案例区,综合"参与式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结构... 为了破解乡村发展过程中的土地供需矛盾,保护农户合法权益,减少农村居民点整合过程中的争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研究以陇中黄土丘陵区通渭县四合村为案例区,综合"参与式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适应性评价(suitability evaluation, SE)"方法,剖析农户对乡村聚落的整合意愿及驱动机制,并在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探究乡村聚落重构模式,为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的空间格局优化与整合提供一种方法与案例研究。结果表明:1)190户受访农户中79.5%的农户不愿意整合,整合意愿受到家庭、居住和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房屋建造时间、交通通达度及家庭非农收入是影响农户整合意愿主要驱动因素;2)四合村域由外向内依次可分为不适宜居住区、较适宜居住区和适宜居住区3级,其中位于适宜居住区的农户共计168户,占四合村农户数量的51.38%,超过半数的农户位于不适宜居住区和较适宜居住区,具有一定程度的整治潜力和较大的乡村聚落居住质量提升空间;3)构建基于整合驱动因素和适宜性评价的乡村聚落重构模式:生态转化模式、异地搬迁模式、旧村整治模式和改造提升模式,并对现有聚落进行空间重构。重构后,四合村宅基地数量将由354个减少至275个,面积由102 105.63 m2减少至79 708.79 m2,节约土地22 396.84 m2。研究结果对于引导宜居乡村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亦可为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重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地区 模型 整合驱动因素 适宜性 乡村聚落 重构模式 陇中黄土丘陵区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论的村域尺度下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策略与实现 被引量:65
7
作者 王成 费智慧 +1 位作者 叶琴丽 张玉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5-214,F0004,共11页
农村居民点利用低效化是城乡转型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不良过程,对其进行空间重构成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重构乡村空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该研究引入共生理论,通过分析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共生... 农村居民点利用低效化是城乡转型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不良过程,对其进行空间重构成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重构乡村空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该研究引入共生理论,通过分析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共生系统,明确重构原则与步骤,构建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策略,对整村推进示范村重庆市合川区大柱村予以实证,构筑了生产功能型、服务功能型、生活功能型3种农村居民点组团并在村域尺度下予以空间表达,形成"一轴一带三团"的村域空间布局。结果表明,共生理论对于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基于共生策略的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既能确保农村居民点的互联互通,又能尊重农户主体地位,实现村域"资源共享、环境共建",发挥村域资源优势,提高农村居民点利用效率,为丘陵山区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农村地区 共生理论 空间重构 策略 整村推进示范村
下载PDF
严寒地区农村住宅节能改造能耗模拟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刚 冯国会 +2 位作者 王丽 王茜 李珍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4-890,共7页
目的研究降低严寒地区农村住宅能耗,提高住宅室内热舒适性.方法设计了外墙保温、更换外窗、增设南向阳光间、屋面保温等几种节能改造方案,利用DeST-h模拟软件对各种改造方案进行冬季采暖能耗的模拟计算,分析了各种措施在降低采暖能耗中... 目的研究降低严寒地区农村住宅能耗,提高住宅室内热舒适性.方法设计了外墙保温、更换外窗、增设南向阳光间、屋面保温等几种节能改造方案,利用DeST-h模拟软件对各种改造方案进行冬季采暖能耗的模拟计算,分析了各种措施在降低采暖能耗中的作用大小.结果外墙增设40 mm聚苯板后节能率为24.89%,但是保温层厚度增加至80 mm后,全年累计热负荷相对节能率增加趋势平缓;更换单框双玻塑钢窗、增设南向阳光间,以及增设屋面保温层均可显著降低能耗,相比基础能耗,节能率分别为21.3%,18.5%,11.4%.结论推荐全面节能改造方案为外墙附加80 mm膨胀聚苯板,北向外窗更换为单框双玻塑钢窗,南向附加阳光间,屋面附加80 mm挤塑聚苯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耗模拟 DEST-H 节能改造 严寒地区 农村住宅
下载PDF
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滞后原因探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广斌 王勇 谷人旭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0-44,共5页
以农村工业发动、发展为主线,系统地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与建设面临的困境和滞后的原因。分析表明,“路径依赖”的“累积因果”效应是产生农村工业和小城镇发展区域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制度变迁改变了小城镇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中西... 以农村工业发动、发展为主线,系统地分析了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与建设面临的困境和滞后的原因。分析表明,“路径依赖”的“累积因果”效应是产生农村工业和小城镇发展区域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制度变迁改变了小城镇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产生多方面负面影响;农村费税改革在短期内造成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停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发展 农村工业 路径依赖 农村费税改革 中西部地区
下载PDF
统筹城乡进程中丘陵山区村落空间重构机理与途径探讨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成 费智慧 张玉英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6-102,共7页
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实践加快了城乡间要素流动频度和村落空间异化、同质化进程,针对丘陵山区这一特殊环境,完善与创新其村落空间重构理论既利于稳定和优化乡村村落空间发展引擎,又利于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配套试验区发挥示范作用.本研究运... 统筹城乡改革与发展实践加快了城乡间要素流动频度和村落空间异化、同质化进程,针对丘陵山区这一特殊环境,完善与创新其村落空间重构理论既利于稳定和优化乡村村落空间发展引擎,又利于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配套试验区发挥示范作用.本研究运用系统学原理,从资源整合角度出发,将农村居民点建设植入乡村环境这一系统,融贯"自上而下"政府引导与"自下而上"农户需求,探讨村落空间重构机理及途径,创新村落空间重构理念,旨为完善丘陵山区村落重构理论和"以人为本"和谐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空间重构 机理 途径 统筹城乡进程 丘陵山区
下载PDF
灾后重建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确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希 王秀茹 +1 位作者 薛剑 王红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45-255,F0003,F0004,共13页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及模式确定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针对灾后重建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复杂状况,采用实地调查数据与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以行政村为单元,介绍了一种灾后重建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的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 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测算及模式确定是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针对灾后重建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复杂状况,采用实地调查数据与户均建设用地标准法,以行政村为单元,介绍了一种灾后重建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的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包括整治潜力在内的影响重建区整治模式的15个典型指标,通过分析处理土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及社会经济与人口等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对各指标进行定量描述,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statistical productand service solutions)提取6个主成份指标,通过层次聚类法将155个行政村进行量化分析,最终确定了5种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研究表明,绵竹市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为1763.23hm2;适宜改造提升模式的村有81个、适宜特色整治模式的村15个、适宜迁村并点模式的村16个、适宜集聚扩展模式的村28个、适宜生态搬迁模式的村15个。该研究成果可为灾后重建地区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及整治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重建 居民点 灾后 潜力 模式 绵竹市
下载PDF
城镇化快速发展区域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路径及模式研究——重庆市长寿区实证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庆媛 潘菲 李元庆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共8页
在对重庆市长寿区农村居民点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基础上,从农村居民点体系结构、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3个方面的重组入手,探讨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路径,并识别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长寿区农民居民点按照村镇数量等级规模,可... 在对重庆市长寿区农村居民点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基础上,从农村居民点体系结构、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3个方面的重组入手,探讨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路径,并识别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长寿区农民居民点按照村镇数量等级规模,可形成完整的"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居民点体系;2遵循农村居民点迁移规律和用地发展需求,需规划建设集中居住区,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3产业结构重组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具有重要影响,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形成综合型、工贸型、农贸型和旅游型4种产业类型;4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模式可分为以城镇化、工业化等外部关联为动力源的"城镇化引领型"、以产业发展为内生动力源的"内部改造型"和"中心村整合型",以及以政府政策引导为动力源的"生态移民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重构路径 模式识别 城镇化快速发展区域 长寿区
下载PDF
冀南地区农村住宅节能改造措施与工程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青 陈静 王向宁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94,共4页
首先对冀南地区农村住宅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测试,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对于墙体、屋面、门窗等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措施,并将之应用于工程实践。通过实践测试数据发现,对冀南地区农村住宅进行节能改造能够很好地改善室内热舒适度,并且具有... 首先对冀南地区农村住宅进行实地调研和数据测试,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对于墙体、屋面、门窗等围护结构的节能改造措施,并将之应用于工程实践。通过实践测试数据发现,对冀南地区农村住宅进行节能改造能够很好地改善室内热舒适度,并且具有良好的节能以及经济效果,具有很好的工程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改造 农村地区 住宅 工程应用
下载PDF
“土”与“新”交融的江南水乡农家乐庭院改造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鲍沁星 马军山 +1 位作者 周景嵩 王美燕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7-261,共5页
农家乐是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浙江省嘉兴市建林村农家庭院改造为例,以"土"与"新"相交融的思想理念为指导,提出改造的目标和原则,采用土旧材料与新技术,进行旧庭院新景观改造实践,进而探讨了江南水乡农... 农家乐是休闲观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浙江省嘉兴市建林村农家庭院改造为例,以"土"与"新"相交融的思想理念为指导,提出改造的目标和原则,采用土旧材料与新技术,进行旧庭院新景观改造实践,进而探讨了江南水乡农家乐庭院的改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学 农家乐庭院 改造设计与技术 新农村建设 江南水乡
下载PDF
税收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再分配效应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静 王亚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158,共6页
合理的税制可以起到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因消费结构及规模的差异,城乡居民所负担的税收也会有所差异。本文结合《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和《中国住户调查年鉴》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主要税种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再分配效应。... 合理的税制可以起到公平收入分配的作用。因消费结构及规模的差异,城乡居民所负担的税收也会有所差异。本文结合《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和《中国住户调查年鉴》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主要税种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税收对农村和城镇居民收入均具有逆向调节作用,在农村地区逆向调节作用更明显,但城乡的逆向调节程度都在逐渐弱化。鉴于税收对城镇与农村的再分配效应差异,我国应该进一步调整现行税制结构,完善收入监控机制,优化税收优惠政策的调节方向和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调控 城乡收入差距 收入再分配 结构性减税
下载PDF
农村物流的利益错位与体系重构 被引量:2
16
作者 丁中文 陈世奎 +1 位作者 唐建阳 刘波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143-1145,共3页
我国农村物流存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农民游离于物流体系之外,导致农民难以取得合理收益。在现行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社会管理体制下,应建设能从制度设计上体现农民主人地位、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的新型农村物流体系。
关键词 农村 物流 体系建设
下载PDF
旅游业驱动下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演化与重构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春燕 资明贵 +1 位作者 罗静 陈天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9-200,共12页
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的现代化驱动力与旅游业发展表征的流动性力量对林区乡村地域景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天柱山核心景区为案例地,重点研究受旅游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三个村落,通过借鉴国内外地域景观的概念及分类理论框架,构建多维度乡村地... 城市化快速发展产生的现代化驱动力与旅游业发展表征的流动性力量对林区乡村地域景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天柱山核心景区为案例地,重点研究受旅游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三个村落,通过借鉴国内外地域景观的概念及分类理论框架,构建多维度乡村地域景观分类指标体系,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质性研究等方法,剖析旅游业驱动下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的演化特征,结论如下:1)天柱山核心景区土地利用类型产生较大变化,2000—2020年间,建设用地由零星点状集聚成片,且片状面积逐年递增.2)人工景观变迁以乡土建筑与聚落形态为主,呈现由分散向集聚变迁的态势,居民点多沿交通廊道呈带状分布,建筑风格承袭传统皖南流派.3)乡土文化、节庆活动、语言政策等非物质景观顺应文旅融合时代要求,经历了从破碎化、边缘化向旅游场域中心迈进的过程,居民身份认同与地方认同也因此得以提升.林区乡村地域景观是"三生"空间、农耕文明与村落文脉的承载,在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研究提出保护乡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加强产业合作,彰显人文魅力;顺应时代要求,创新发展路径的林区乡村地域景观重构策略,以期为林区乡村旅游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乡村地域景观 演化特征 重构策略 林区
下载PDF
税收政策助推乡村振兴:逻辑关联、现实局限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5
18
作者 乌兰 刘银喜 陈丽丽 《财政科学》 CSSCI 2023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手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能够为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和美宜居、农民富裕富足提...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手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能够为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和美宜居、农民富裕富足提供有力支撑、有益保障和有效途径,由此形成税收政策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联。现行税收政策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短板和局限,未来需充分发挥税收的资源配置、引导和激励调节作用,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税收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政策 乡村振兴 税收优惠 “三农”
下载PDF
增值税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关联度:1995~2010年 被引量:6
19
作者 樊勇 王蔚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8-74,共7页
运用1995-2010年的全国城乡居民面板数据.基于微观模拟还原法全面考察增值税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计算居民内部及城乡之间的增值税税负归宿,通过Suit指数论证增值税的累退性,并比较MT指数发现,增值税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 运用1995-2010年的全国城乡居民面板数据.基于微观模拟还原法全面考察增值税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计算居民内部及城乡之间的增值税税负归宿,通过Suit指数论证增值税的累退性,并比较MT指数发现,增值税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将我国现行13%的低税率换算成17%的单一基本税率,发现现行多档税率对居民收入分配的效率损失要少于单一税率。结合我国增值税改革和财政体制,为充分发挥增值税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效应,应继续推进以减税为目标的增值税制度改革。增加对农村地区、中低收入者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体现财政公平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收入分配 增值税 税率设计 城乡差距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重构——基于社会学的视角 被引量:13
20
作者 尹志华 汪晓赞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6-119,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实困境,并重构了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路径,即尽力争取社会的支持,但专业自主发展是其根本出路。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专业化 困境 重构 社会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