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mission loss simulation based on rectangular-pulse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acoustic performance of perforated intake pipe
1
作者 LI Heng HAO Zhi-yong +1 位作者 ZHENG Xu LIU Lian-y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2605-2612,共8页
Exact simulation of the acoustic performance is essential to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for a vehicle intake system. The rectangular-pulse method based on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pproach was employed for ca... Exact simulation of the acoustic performance is essential to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for a vehicle intake system. The rectangular-pulse method based on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pproach was employed for calculating the transmission loss. Firstly, the transmission loss of the single-cavity element was simulated without any airflow,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uctural parameters on the acoustic performance were investigated comprehensively. Secondly, the static transmission loss of the perforated intake pipe was obtained by the rectangular-pulse method, which is proved to be accurate enough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 by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irdly, under the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the mean airflow and the operating temperature, the specific transmission loss was acquired respectively. In general, the peaks of the transmission loss are shifted to the lower frequency range because of the reverse airflow, but the amplitudes are irregularly changed. Besides, when the operating temperature increases, the peaks are shifted to the higher frequencies. Finally, with the designed perforated pipe installed to the intake system, the road tests were proceeded to evaluate the actual acoustic performance, and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intake sound pressure level is greatly attenuated. Typically in the range of 600–1500 Hz, the insertion loss of the intake noise at the decelerating moment is almost 20 d B(A), and the overall noise is reduced more than 14.2 d B(A). In conclusion, the perforated intake pipe has been proved excellent in improving the acoustic performance of intake system and could provide the guidance for the automotiv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forated INTAKE pipe rectangular-pulse method transmission LOSS mean flow temperature ROAD test
下载PDF
大截面矩形顶管施工对既有管线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丰土根 周坤 +2 位作者 张箭 陈子昂 彭朋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顶管施工会扰动邻近建筑物,危及工程安全。该文以苏州市城北路综合管廊元和塘段顶管工程为背景,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模型,研究顶管下穿地下管线施工对管周土及既有管线影响,并基于极限分析方法探讨了管线失稳模式。结果表... 顶管施工会扰动邻近建筑物,危及工程安全。该文以苏州市城北路综合管廊元和塘段顶管工程为背景,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模型,研究顶管下穿地下管线施工对管周土及既有管线影响,并基于极限分析方法探讨了管线失稳模式。结果表明:大直径矩形顶管顶进方向的影响范围约为2倍顶管宽度,两侧的影响范围约为1倍顶管宽度,地下管线到顶管轴线的水平距离为0.5倍~1倍顶管宽度时,应注意管线受到的水平方向附加荷载是否会导致管线破坏;管线与顶管相对位置对管线破坏影响较为显著,越靠近顶管的管线破坏越严重,滑移线由顶管两侧经由管线向地面发展,破坏部位由管线顶部两侧延伸至底部;除受与顶管相对位置影响外,管线破坏模式还受矩形顶管形状影响,管线顶部及靠近顶管顶角区域破坏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数值模拟 地下管线 变形 极限分析上限法
下载PDF
矩形顶管临近地铁施工地表变形特性
3
作者 龚建伍 任浩 杨泰华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4年第3期21-27,42,共8页
伴随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对于矩形顶管工程的应用愈加广泛,为探究临近地铁隧道情况下,矩形顶管近距离施工时地表的变形规律,依托顶管工程,利用MIDAS-GTS-NX软件进行顶管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了各施工参数数值的改变对地表变形的影... 伴随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与开发,对于矩形顶管工程的应用愈加广泛,为探究临近地铁隧道情况下,矩形顶管近距离施工时地表的变形规律,依托顶管工程,利用MIDAS-GTS-NX软件进行顶管施工全过程模拟,分析了各施工参数数值的改变对地表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1)顶管顶进过程中,顶管机刀盘前方土体受挤压产生隆起变形,后方因地层损失以及出土卸荷而出现地表沉降,开挖面处地表隆起变形较大,地层扰动明显;(2)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掘进压力可以有效维持掌子面稳定,减小地表沉降,降低对周围建筑及临近地铁造成损害的风险;(3)增大注浆压力可以控制土体扰动,减小地表沉降,但本工程条件下,超过140 kPa会出现过度补偿作用,反而增加地表沉降;(4)摩阻力相对于掘进压力与注浆压力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较小,但地表整体沉降反映出随摩阻力增大而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地铁隧道 数值模拟 地表变形
下载PDF
大断面矩形顶管下穿管线MJS加固效果研究
4
作者 徐平 张昂然 +1 位作者 张瑞铎 王祥亮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63-471,共9页
郑州地铁3号线某车站8号出入口采用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近距离垂直下穿DN2000污水管线,采用MJS工法对污水管线底部土体进行加固,对顶管过程的地表和管线位移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比数值模拟和实测结果,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和MJS管底土... 郑州地铁3号线某车站8号出入口采用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近距离垂直下穿DN2000污水管线,采用MJS工法对污水管线底部土体进行加固,对顶管过程的地表和管线位移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比数值模拟和实测结果,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和MJS管底土体加固措施的可行性。通过三维数值计算得出:采用MJS加固后的地表沉降、管线竖向位移、横向水平位移、弯矩和剪力比未加固土体分别减小53.59%、38.13%、73.3%、57.3%和48.02%,MJS能够明显提高管底土体承载力、密实度、强度和弹性模量,起到固定和保护管线的作用;进一步分析MJS的注浆置换率、加固宽度、加固深度对管线变形的影响,并给出置换率、加固宽度和加固深度建议值,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地下管线 MJS加固 地铁出入口 沉降控制
下载PDF
双线矩形顶管上穿施工对地铁盾构隧道影响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霍超 阮恒丰 +4 位作者 李忠超 梁荣柱 肖铭钊 高坤 郭杨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针对新建矩形顶管上穿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特点认识不足的问题,以双线矩形顶管综合管廊上穿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既有盾构隧道在双线矩形管廊上穿施工诱发下的管片及其接头变形机制.首先,构建... 针对新建矩形顶管上穿作用下盾构隧道结构受力和变形特点认识不足的问题,以双线矩形顶管综合管廊上穿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既有盾构隧道在双线矩形管廊上穿施工诱发下的管片及其接头变形机制.首先,构建接头受力-位移的关系模拟管片间接头的受力变形过程,并以管环承载性能足尺试验验证其有效性.然后,依托工程实例,进一步建立盾构隧道结构-地层三维有限元模型.最后,对比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的结果,全面分析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环间错台和接头剪力等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首次穿越的综合管廊诱发的盾构隧道隆起占据主导,而二次穿越的低位箱涵对最大隆起量贡献仅为9%;主要穿越区内管环呈现竖椭圆化收敛变形,拱顶隆起位移最大,分别为拱腰和拱底的1.15倍和1.35倍;盾构隧道沿纵向的隆起曲线呈现“阶梯状”,隆起位移主要以管片环间受剪切产生的错台为主,其中拱顶错台量最大,为拱腰和拱底的1.1倍和2倍;穿越影响区内管片环间接头剪切力呈现非均匀分布,拱顶和拱腰遭受较大剪力,而拱底所受剪力最小;穿越区边缘位置管片环间接头剪切力最大,约为穿越中心区管片环间接头剪切力的2.6~2.8倍.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新建隧道上穿盾构隧道保护与监测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矩形顶管 上穿施工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浅埋矩形顶管施工对临近管线与地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韩仲慧 王梅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5-142,共8页
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特征与圆形顶管或盾构隧道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明确浅埋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特征以及顶管施工对下方既有盾构隧道的影响,根据现场矩形顶管施工监测结果,分析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的变形规律,以及... 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特征与圆形顶管或盾构隧道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明确浅埋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特征以及顶管施工对下方既有盾构隧道的影响,根据现场矩形顶管施工监测结果,分析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地表的变形规律,以及顶管下方既有盾构隧道的变形情况。传统的Peck公式适用于圆形顶管或圆形盾构隧道,因此采用改进的Peck公式来描述矩形顶管引起的地表变形特征;根据现场监测分析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管线变形和下卧隧道沉降规律。研究表明:改进的Peck公式相比于传统的Peck公式可以准确描述矩形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规律;顶管施工引起地表和上方管线的沉降规律是一致的,但与下卧隧道的变形规律存在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矩形顶管 地表沉降 既有隧道 改进Peck公式
下载PDF
合肥老黏土地层矩形顶管引起的地表沉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志敏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3,共6页
研究目的:矩形顶管法因为有效空间利用率高、覆土浅等优点,近年来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耀远路站1号、2号矩形顶管过街出入口工程实例,采用随机介质理论、Plaxis有限元分析、工程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合肥老黏土地层中顶管施... 研究目的:矩形顶管法因为有效空间利用率高、覆土浅等优点,近年来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基于耀远路站1号、2号矩形顶管过街出入口工程实例,采用随机介质理论、Plaxis有限元分析、工程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合肥老黏土地层中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规律,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合肥老黏土地层中的顶管施工主要引起上部地层沉降,沉降主要由管节与土体之间的建筑空隙造成;(2)随着顶管的掘进,地表沉降呈现出先缓慢增加后急剧增加最后又趋于平缓的特点,顶管施工主要影响范围以开挖面为分界线,前部影响范围约为3z0(z0为顶管埋深),后部影响范围约为z0;(3)横向地表沉降基本以顶管中心线为轴线对称布置,影响范围约为中心线两侧各2z0;(4)本研究成果可为老黏土地层中矩形顶管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地面沉降 随机介质理论 合肥老黏土
下载PDF
地铁车站矩形顶管壳-接头理论模型及纵向变形
8
作者 许有俊 黄正东 +4 位作者 张朝 李鹏飞 康佳旺 张旭 单余含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0,共12页
针对矩形顶管隧道易受影响产生纵向变形、进而引发接头破坏的问题,提出一种矩形顶管隧道壳-接头理论模型,并以此研究隧道在不均匀沉降作用下的纵向变形。首先,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究矩形顶管隧道接头力学特性;其次,建立壳-接头理论模型... 针对矩形顶管隧道易受影响产生纵向变形、进而引发接头破坏的问题,提出一种矩形顶管隧道壳-接头理论模型,并以此研究隧道在不均匀沉降作用下的纵向变形。首先,通过室内模型试验,探究矩形顶管隧道接头力学特性;其次,建立壳-接头理论模型,给出接头力学元件的刚度矩阵及其计算方法;然后,建立数值模型,并与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最后,依托20环管节的矩形顶管隧道工程实例,研究不均匀沉降作用下的隧道纵向变形。结果表明:接头破坏表现为闭合间隙、钢套环受力和变形破坏3个阶段,接头的抗剪和抗弯均由钢套环承担;壳-接头理论模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较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和准确性;矩形顶管隧道的纵向变形受地基刚度影响显著,砾砂、粉砂和黏土3种地层对应的隧道最大附加沉降分别为3.72,7.66和12.14 mm,随着地基刚度的减小,隧道接头受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将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矩形顶管 壳-接头理论模型 地基刚度 隧道纵向变形
下载PDF
矩形顶管隧道F型承插接头剪切刚度分析
9
作者 许有俊 康佳旺 +3 位作者 张朝 庞跃魁 黄正东 张旭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矩形顶管F型承插接头属于柔性接头,地表超载、地基不均匀沉降等极易导致管节间出现剪切错台变形,进而引发隧道工程灾害。基于目前研究中对该种接头剪切力学特性尚不清楚的现状,考虑矩形顶管隧道F型承插接头构造特征,结合室内接头试验和A... 矩形顶管F型承插接头属于柔性接头,地表超载、地基不均匀沉降等极易导致管节间出现剪切错台变形,进而引发隧道工程灾害。基于目前研究中对该种接头剪切力学特性尚不清楚的现状,考虑矩形顶管隧道F型承插接头构造特征,结合室内接头试验和ABAQUS三维精细化数值模拟,针对接头在剪切荷载下的破坏过程、刚度特性及影响因素等问题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矩形顶管接头发生剪切破坏时,受载管节呈中心对称破坏;不同地层中接头的剪力-剪切位移曲线均分为建立接触阶段、钢套环翘曲阶段和焊缝开裂3个阶段,地基刚度越大时,其相对剪切刚度越大;钢套环厚度和宽度增加时,刚度系数值随之提高;随着钢套环宽度、厚度增大,接头抗剪能力随之提高,但提高的幅度有限,不同厚度、宽度钢套环的屈服阶段刚度系数约为弹性阶段的6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矩形顶管 剪切破坏特征 剪切刚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浅埋矩形顶管背土效应全过程理论分析模型
10
作者 马晓宾 苏栋 +4 位作者 吴永照 吴炯 阳文胜 王雷 陈湘生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9-576,共8页
针对浅埋矩形顶管顶进的背土效应,提出覆盖背土竖向扩展阶段、水平扩展阶段和整体背土阶段的全过程理论分析模型,确定顶管顶进的松动土压力、管土摩擦力、侧壁剪切约束力和前端阻力的计算方法,得到背土启动和发展全过程的理论计算公式.... 针对浅埋矩形顶管顶进的背土效应,提出覆盖背土竖向扩展阶段、水平扩展阶段和整体背土阶段的全过程理论分析模型,确定顶管顶进的松动土压力、管土摩擦力、侧壁剪切约束力和前端阻力的计算方法,得到背土启动和发展全过程的理论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背土是否启动主要由顶管上覆土层的厚度、地层土体特性和管土摩擦特性决定,与顶进长度无直接关系;背土竖向扩展阶段的背土区域厚度和水平扩展阶段的地表扩展宽度都随着顶进长度的增加而非线性增长;理论分析结果与矩形顶管顶进全过程三维有限元模拟结果和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较好,理论公式可为矩形顶管背土发展全过程预测分析提供一种有效而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矩形顶管 背土效应 竖向扩展 水平扩展 松动土压力
下载PDF
超浅覆土大断面矩形顶管近距离双线施工地表沉降规律及加固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开军 张伟 +2 位作者 王玮鹏 窦保洋 徐荣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土体造成扰动,引起地表产生竖向变形。为研究超浅覆土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规律,以深圳市某下穿道路矩形顶管工程为背景,使用PLAXIS3D软件对顶管双线施工进行有限元模拟。首先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矩形顶管施工过程中会对周围土体造成扰动,引起地表产生竖向变形。为研究超浅覆土顶管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沉降规律,以深圳市某下穿道路矩形顶管工程为背景,使用PLAXIS3D软件对顶管双线施工进行有限元模拟。首先将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以验证模拟结果的合理性,然后分析双线施工地表沉降变化规律,最后对现场加固措施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未加固时顶管顶进过程中,最大沉降量位于始发端,最大隆起量位于接收端;加固后地表沉降最大值点及沉降最大值均发生了改变:加固后地表最大沉降值点由始发井改变为顶管中部区域,最大沉降值减少了6.15mm,表明现场加固方案效果显著;未加固和加固后地表沉降纵向曲线规律基本一致,表现为三个阶段:隆起期、快速沉降期和沉降稳定期;未加固和加固后地表横向沉降槽变化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数值模拟 地表沉降 加固措施 深圳市
下载PDF
软黏土矩形顶管土压力分布与结构响应分析
12
作者 龙炼彬 黄茂松 +2 位作者 时振昊 张中杰 吕培林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10,共5页
矩形及类矩形顶管越来越多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结构建设,其结构水土荷载分布特征及结构响应对工程稳定性、安全性尤为重要,然而相关研究较少。在回顾现有顶管土压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模拟研究了饱和软黏土矩形顶管顶部竖向土... 矩形及类矩形顶管越来越多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结构建设,其结构水土荷载分布特征及结构响应对工程稳定性、安全性尤为重要,然而相关研究较少。在回顾现有顶管土压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模拟研究了饱和软黏土矩形顶管顶部竖向土压力分布和侧向衬砌变形模式,提出了包含非均值分布竖向土压力和水平地层抗力的矩形顶管荷载模式,通过与地层-结构整体有限元模拟对比,对上述方法进行了验证。主要结论为:(1)顶管顶部土压力为非均值分布,呈现跨中压力小,两侧压力大的梯形分布模式,顶部土压力平均值与全覆土土压力相近;(2)竖向土压力分布非均值程度随着截面尺寸增加、结构埋深增加、高宽比减少而增加,高宽比影响最为显著;(3)截面高宽比可影响顶管结构侧向变形模式,扁平顶管侧向向外变形挤压土体,诱发水平地层抗力;(4)竖向土压力非均值分布及水平地层抗力对合理计算软黏土矩形顶管顶部及两腰处弯矩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顶管 软土 土压力分布 结构响应
下载PDF
大断面类矩形顶管注浆压力对管节损伤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赵光 马鹏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2-80,89,共10页
为探究大断面矩形顶管注浆压力波动及其控制边界难以确定的实际问题,依托南京某大断面类矩形顶管工程,借助理论分析、工程类比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顶板和侧壁局部憋压工况下,大断面类矩形管节结构的变形和损伤机制。通过分析矩形顶... 为探究大断面矩形顶管注浆压力波动及其控制边界难以确定的实际问题,依托南京某大断面类矩形顶管工程,借助理论分析、工程类比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顶板和侧壁局部憋压工况下,大断面类矩形管节结构的变形和损伤机制。通过分析矩形顶管管节受力特征,计算了大断面类矩形管节承受的外荷载,并采用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内置的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进行数值建模,研究不同注浆压力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管节损伤演化机制。结果表明:(1)注浆荷载作为可变荷载,对管节受力有明显影响,应将注浆压力纳入管节设计环节;(2)针对该工程,其理论注浆压力为0.311 MPa,考虑抑制背土效应的需要,应适当提高注浆压力,但必须控制在合理范围内;(3)从损伤演化的角度来看,注浆荷载达到0.6 MPa时,管节顶板的拉伸损伤已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将0.6 MPa作为该工程的注浆压力预警指标,而0.9 MPa应作为注浆压力的控制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矩形顶管 钢筋混凝土管节 注浆压力 荷载 憋压 损伤分析
下载PDF
带对穿螺栓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松亭 康希良 高磊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9,共9页
设置对穿螺栓可以提高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力学性能,以试件同参数的ANSYS模型为原始算例,研究对穿螺栓的直径和纵向间距、套箍系数、宽厚比、长宽比、材料强度等参数对其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对穿螺栓可以提高钢管对核心混凝... 设置对穿螺栓可以提高钢管混凝土短柱的力学性能,以试件同参数的ANSYS模型为原始算例,研究对穿螺栓的直径和纵向间距、套箍系数、宽厚比、长宽比、材料强度等参数对其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对穿螺栓可以提高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效应,核心混凝土的应力分布表现为以对穿螺栓为分界线形成两个有效约束区,且四个角部的应力值最大;随着对穿螺栓纵向间距的减小、直径的增大,试件的承载力、变形能力、延性提高;试件承载力可随着套箍系数的增加、宽厚比的减小、材料强度的增强有小幅度提高。提出带对穿螺栓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该方法还同样适用于带约束拉杆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承载力计算,计算过程简便且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穿螺栓 钢管约束效应 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 轴压承载力
下载PDF
新建市政隧道下穿多线运营铁路施工地表沉降研究——以郑州火车站操场街隧道工程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明 谢璨 +1 位作者 宋曙光 韩少辉 《铁道勘察》 2024年第2期117-125,共9页
新建隧道近距离下穿运营铁路施工安全风险高,易导致上方运营铁路路基、轨道变形,影响列车行车安全。为降低施工风险,减少对运营铁路的影响,以郑州火车站操场街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矩形顶管法和管幕暗挖法施工引... 新建隧道近距离下穿运营铁路施工安全风险高,易导致上方运营铁路路基、轨道变形,影响列车行车安全。为降低施工风险,减少对运营铁路的影响,以郑州火车站操场街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矩形顶管法和管幕暗挖法施工引起的运营铁路路基沉降变化。并对矩形顶管法和管幕暗挖法进行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沉降控制等多方面的综合比选,给出新建隧道下穿既有运营铁路安全施工方案。研究表明,运营铁路与新建隧道正交时,隧道正上方铁轨沉降最大,隧道中心点两侧铁轨沉降呈对称分布;矩形顶管法施工铁轨累计沉降值最大为5.6 mm,管幕暗挖法施工铁轨累计沉降值最大为4.04 mm,管幕暗挖法对运营铁路铁轨沉降的影响小于矩形顶管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隧道 运营铁路 矩形顶管法 管幕暗挖法 沉降
下载PDF
大尺寸矩形截面竖向曲线顶管顶进力估算:基于整体位移控制有限单元模型
16
作者 许彩云 石银磊 肖尊群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67-472,共6页
针对大尺寸矩形截面竖向曲线顶管顶进力估算,建立整体位移控制有限单元分析模型,得出顶进力与顶进距离之间的拟合关系。与分段位移控制有限单元分析模型相比,无需进行顶进力、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叠加,区段与区段之间的力学联系自然存在,... 针对大尺寸矩形截面竖向曲线顶管顶进力估算,建立整体位移控制有限单元分析模型,得出顶进力与顶进距离之间的拟合关系。与分段位移控制有限单元分析模型相比,无需进行顶进力、侧阻力和端阻力的叠加,区段与区段之间的力学联系自然存在,同时考虑了管节转动对顶进力的影响,计算过程更加简便,计算精度更高。计算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整体位移控制有限单元分析模型估算得到的顶管顶进力大于分段位移控制有限单元分析模型,当侧摩擦系数为0.20、0.38时,整个拟合区段,前者顶进力均大于后者;当侧摩擦系数为0.30时,中前区段(顶进距离≤30 m)前者顶进力大于后者,中后区段(顶进距离>30 m)前者顶进力小于后者。说明管节转动角度对顶进力的影响不可忽略,且整体位移控制有限单元法对曲线顶管顶进力估算效果较好。对于一定尺寸和埋深的竖向曲线顶管,影响大尺寸竖向曲线顶管顶进力的主要因素为顶管与围岩之间的注浆压力大小、分布范围、竖向曲线顶管管节在轴向转折处的转动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位移控制 ABAQUS 顶进力 矩形顶管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中矩形顶管始发端地层加固方案优化研究与应用
17
作者 梁宇 《建筑技术》 2024年第8期972-975,共4页
矩形顶管的始发阶段是矩形顶管施工中风险最高的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在始发前对始发端地层进行预加固处理。城市核心区域由于受到地面和地下建筑物、管线的影响,经常遇到加固盲区、加固不到位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总结提出了一... 矩形顶管的始发阶段是矩形顶管施工中风险最高的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在始发前对始发端地层进行预加固处理。城市核心区域由于受到地面和地下建筑物、管线的影响,经常遇到加固盲区、加固不到位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总结提出了一种旋喷桩加固结合钢板桩防护的施工方法,在始发基坑洞门处围护结构外侧,密贴围护结构打设钢板桩,结合旋喷加固、洞门凿除等工艺改进措施,有效降低始发端地层施工风险,保证工程自身和周边环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环境 矩形顶管 始发地层加固 旋喷桩 钢板桩
下载PDF
大断面矩形过河顶管上浮风险分析及控制
18
作者 杨本亮 汪宏 +1 位作者 郁杨 任启明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5期79-82,共4页
复杂地质条件下,过河顶管施工常遇到上浮问题。从设计角度分析过河矩形顶管上浮风险,分析过河顶管施工中管片上浮的原因:顶管覆土、浮力、管片结构等因素,从增大覆土埋深、改良覆土性质、减小注浆压力、控制浆液浓度、提高顶管附加荷载... 复杂地质条件下,过河顶管施工常遇到上浮问题。从设计角度分析过河矩形顶管上浮风险,分析过河顶管施工中管片上浮的原因:顶管覆土、浮力、管片结构等因素,从增大覆土埋深、改良覆土性质、减小注浆压力、控制浆液浓度、提高顶管附加荷载5个方面进行抗浮风险控制,并提出考虑泥浆套压强、浓度因素的过河矩形顶管抗浮设计控制指标。根据龙岗路大断面过河矩形顶管工程设计经验得到:管线覆土增大3 m后,顶管上覆荷载提高40.5%,顶管自重及上覆荷载之和提高29.4%,浮力作用值提高21.9%;大断面过河矩形顶管覆土抗浮变形条件较难满足,顶管覆土抗浮变形在设计中需要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矩形顶管 抗浮风险控制 泥浆套压强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矩型顶管设计全过程关键技术总结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建慧 姚显贵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期118-123,共6页
太原地铁2号线长风街站矩型顶管过街通道工程具有以下特点,顶进距离较长、地层敏感且富水、下穿城市高架桥同时近距离并行上跨既有盾构区间隧道。依托该工程,该文对复杂环境下矩型顶管通道全过程设计要点、关键技术措施、工程影响评价... 太原地铁2号线长风街站矩型顶管过街通道工程具有以下特点,顶进距离较长、地层敏感且富水、下穿城市高架桥同时近距离并行上跨既有盾构区间隧道。依托该工程,该文对复杂环境下矩型顶管通道全过程设计要点、关键技术措施、工程影响评价进行分析和总结。工程实践证明在做好这些设计要点、关键技术措施的前提下,该种复杂环境条件下设计采用顶管工法是安全可靠的,具有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型顶管 长距离顶进 盾构区间近距离并行 复杂环境 关键技术
下载PDF
7A04-T6铝合金矩管柱抗震性能研究
20
作者 张成 李希晨 张若瑜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8期249-254,共6页
为研究7A04-T6铝合金矩管柱的抗震性能,在验证有限元模型可行性的基础上,对12根7A04-T6铝合金矩管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加载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分析长细比、轴压比及截面形式对7A04-T6铝合金矩管抗震性能影响,得出随着长细比... 为研究7A04-T6铝合金矩管柱的抗震性能,在验证有限元模型可行性的基础上,对12根7A04-T6铝合金矩管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加载过程进行模拟。根据模型计算结果分析长细比、轴压比及截面形式对7A04-T6铝合金矩管抗震性能影响,得出随着长细比、轴压比的增大,构件抗震性能变差,与加载方向对应的矩管柱腹板尺寸对其抗震性能起着主导作用。同时提出了可用于预测7A04-T6铝合金矩管抗震性能的骨架曲线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04-T6铝合金 矩管柱 长细比 轴压比 截面形式 骨架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