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ode-RED的基建现场微气象监测与告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瑞喜 何锐 +1 位作者 辛卫东 张博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为了更好地满足输变电工程基建现场应用中对现场环境数据监测与告警的需求,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Node-RED的基建现场微气象监测与告警系统。该系统通过搭建基于Node-RED的监测预警服务,能够快速完成设备接入,实时监测PM2.5等各项微气... 为了更好地满足输变电工程基建现场应用中对现场环境数据监测与告警的需求,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Node-RED的基建现场微气象监测与告警系统。该系统通过搭建基于Node-RED的监测预警服务,能够快速完成设备接入,实时监测PM2.5等各项微气象指标,并且能够通过自动执行预设的处置策略就地进行告警或将数据推送至相关平台。该系统可以有效提升基建现场环境监测与告警的效率,在推进电力基建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方面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e-red 变电工程 基建现场 监测告警
下载PDF
Exploring the heavy air pollution in Beijing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15: assessment of environmental benefits for red alerts 被引量:2
2
作者 Teng NIE Lei NIE +6 位作者 Zhen ZHOU Zhanshan WANG Yifeng XUE Jiajia GAO Xiaoqing WU Shoubin FAN Linglong CHENG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361-372,共12页
In recent years, Beijing has experienced severeair pollution which has caused widespread public concern.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in 2014, the first threequarters of 2015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irquality.... In recent years, Beijing has experienced severeair pollution which has caused widespread public concern.Compared to the same period in 2014, the first threequarters of 2015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irquality. However, the air quality sharply declined in thefourth quarter of 2015, especially in November andDecember. During that time, Beijing issued the first redalert for severe air pollution in history. In total, 2 red alerts,3 orange alerts, 3 yellow alerts, and 3 blue alerts wereissued based on the adoption of relatively temporaryemergency control measures to mitigate air pollution. Thisstudy explored the reasons for these variations in airquality and assessed the effectiveness of emergency alertsin addressing severe air pollution. A synthetic analysis ofemission variations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wasperforme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se extreme air pollutionepisodes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15. The results showedthat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same period in 2014, thedaily average emissions of air pollutants decreased in thefourth quarter of 2015. However, the emission levels ofprimary pollutants were still relatively high, which was themain intrinsic cause of haze episodes, and unfavorable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represented important externalfactors. Emergency control measures for heavy airpollution were implemented during this red alert period,decreasing the emissions of primary air pollutants byapproximately 36% and the PMa.5 concentration by 11%-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air pollution red alert emissions
原文传递
Terahertz assessment of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during the first-ever red alert period in Beijing 被引量:1
3
作者 HongLei Zhan Ning Li +3 位作者 Kun Zhao ZhenWei Zhang CunLin Zhang RiMa Bao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74-77,共4页
Haze or smog episode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particulate matter at diameters less than 2.5 μm (PM2.5),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 1 ]. PM2.5 has adverse e... Haze or smog episode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particulate matter at diameters less than 2.5 μm (PM2.5), have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 1 ]. PM2.5 has adverse effects on human respiratory health as well as on air visibility [2,3].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BTH) region of China, haze has become especially serious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ndustrial expansion and traffic-related emissions [4,5] (http://news.xinhuanet.com/english/2016-01/07/c_134987525.htm; http:// news.cenews.com.cn/html/2016-01/07/content_38614.htm). To protect public health, the first-ever red alert for smog in China was issued by the Beijing municip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ME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ahertz assessment of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during the first-ever red alert period in Beijing
原文传递
以色列对外传播3.0时代研究——以RedAlert软件在巴以冲突报导中的应用为例
4
作者 熊栎天 陈广猛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44-149,共6页
在2014年6月的巴以冲突中,以Red Alert为代表的智能手机软件开辟了以色列对外传播的3.0时代。文章通过对以色列对外传播3.0时代的研究,充分肯定Red Alert软件在以色列关于巴以冲突对外传播中发挥的增强海外犹太民族的凝聚力、促进良好... 在2014年6月的巴以冲突中,以Red Alert为代表的智能手机软件开辟了以色列对外传播的3.0时代。文章通过对以色列对外传播3.0时代的研究,充分肯定Red Alert软件在以色列关于巴以冲突对外传播中发挥的增强海外犹太民族的凝聚力、促进良好国家形象塑造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其存在的缺陷并提出升级建议,为以色列进一步将信息技术优势创新地转化为对外传播领域的优势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对外传播 red alert
下载PDF
省主干网光缆线路红色预警全流程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
5
作者 施小明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23年第10期78-81,共4页
本文对省主干网光缆线路红色预警全流程管理平台进行了详细的功能介绍,并对风险量化分析模型、基于光缆线路中断威胁的风险赋值算法、工单系统移动端免登录快速访问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该平台实现了对全网光缆线路的实时监控与流程... 本文对省主干网光缆线路红色预警全流程管理平台进行了详细的功能介绍,并对风险量化分析模型、基于光缆线路中断威胁的风险赋值算法、工单系统移动端免登录快速访问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该平台实现了对全网光缆线路的实时监控与流程化运维管理,并利用风险评估体系进行风险值研判,结合应急预案制度化管理,提高了主干网处于极高风险状态下的运维管理及应急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缆线路 全流程管理 红色预警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北京地区PM_(2.5)预报的改进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潘锦秀 晏平仲 +4 位作者 孙峰 李云婷 刘保献 王占山 董瑞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52,共10页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REG)将多模式空气质量预报系统中3个模式(CMAQ、CAMx和NAQPMS)对北京市2016年PM_(2.5)的预报结果和观测数据进行集合,并对集合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不同模式的预报结果不尽相同,均能够反映2016年北京地区PM_(...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REG)将多模式空气质量预报系统中3个模式(CMAQ、CAMx和NAQPMS)对北京市2016年PM_(2.5)的预报结果和观测数据进行集合,并对集合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①不同模式的预报结果不尽相同,均能够反映2016年北京地区PM_(2.5)随时间的变化趋势,CMAQ、CAMx和NAQPMS相关系数为0. 6~0. 9,标准化平均偏差为-0. 6~0. 6。3个模式对重污染峰值预报都存在偏差,NAQPMS预报偏差低于其他模式;②基于多元线性回归集成预报模型能显著提高日均PM_(2.5)预报的准确率,能较好地改进不同季节模式整体高估或者低估的系统性偏差现象,春季国控平均偏差由-23μg/m^3改善至-2. 3μg/m^3,冬季平均偏差降低近20μg/m^3;③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2016年红色预警期间小时PM_(2.5)订正结果显示,相关系数提高了0. 13,均方根误差降低了20~30μg/m^3,并且对峰值浓度有较好的调整,预报峰值更为接近实况峰值,特别是对北部地区的改进效果较为明显,反映了实际观测数据对空气质量数值模式预报修正的研究意义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集合预报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空气污染红色预警
下载PDF
北京市空气质量预报体系介绍及红色预警支撑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占山 李云婷 +1 位作者 孙峰 邱启鸿 《环境科技》 2016年第2期38-42,46,共6页
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对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的制定、重大活动期间空气质量保障以及公众的出行和健康提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系统介绍了北京市空气质量预报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详细介绍了动态统计预报模型的建立和预报性能。目前北京市... 城市空气质量预报对大气污染物减排措施的制定、重大活动期间空气质量保障以及公众的出行和健康提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系统介绍了北京市空气质量预报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详细介绍了动态统计预报模型的建立和预报性能。目前北京市预报体系的构成为:主观预报手段为主,客观预报手段为辅。主观预报手段为判别预报,即预报员根据天气形势图和空气质量实况进行主观判断,客观预报手段即数值模型和统计模型。基于2014年北京市PM_(2.5)浓度和气象因子建立了动态统计预报模型,模型能够较准确的预报PM_(2.5)浓度,预报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0.72以上。统计模型在重污染期间的预报性能略差于全年,但未来24 h临近预报的级别准确率仍达到75.3%,能够为主观预报提供较好的客观参考依据。最后,详细介绍了北京市第一次重污染红色预警的发布流程和预报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预报 数值模型 动态统计模型 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
下载PDF
上海地区短时强降水特点及其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高洁 漆梁波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5年第3期52-60,共9页
利用2009-2013年上海市加密观测自动站降水资料和110报警信息资料,对上海市短时强降水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地理分布特征、概率分布特点的同时,找出降水极端性与暴雨红色预警标准的对应关系,以及110报警次数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 利用2009-2013年上海市加密观测自动站降水资料和110报警信息资料,对上海市短时强降水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地理分布特征、概率分布特点的同时,找出降水极端性与暴雨红色预警标准的对应关系,以及110报警次数与短时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动站1 h雨量≥30 mm、≥50 mm和3 h雨量≥50 mm、≥100 mm的5 a累计频数的大值区基本集中在市区及其周边地区,郊区次数明显减少,出现次数最多的是3 h雨量≥50 mm的情况,出现次数最少的为3 h雨量≥100 mm的情况。2)从不同降水强度的发生概率分布来看,郊区弱降水发生概率大于市区的,市区强降水(1 h雨量≥25 mm)发生概率大于郊区的。3)对流降水情况下,降水累积概率为1%时,对应的1 h雨量市区为63.6 mm、郊区为58.7 mm,接近暴雨红色预警标准;对应的3 h雨量市区为90.8 mm、郊区为86.8 mm,较暴雨红色预警标准的阈值小。4)报警次数与降水量的关系:1当1 h雨量〈40 mm或3 h雨量〈60mm时,报警次数变化不大,基本在10次以下;当1 h雨量≥40 mm或3 h雨量≥60 mm时,报警次数逐渐增多,大部分在20次以上;当1 h雨量≥60 mm(达到暴雨红色预警标准)、3 h雨量≥80 mm(未达到暴雨红色预警标准)时,报警次数明显增多,基本超过30次,最多达100次以上。从报警次数的角度来看,暴雨红色预警的3 h标准设定为80~90 mm更合适。2当逐1 h和逐3 h雨量不是很大、但累积降水量较大(特别是累积降水量超过100 mm)时,报警次数急剧增多,很多超过100次,说明报警次数还与降水的持续时间有关。3当累积降水量、逐1 h和逐3 h雨量都增加时,报警次数增加最快。4报警次数的极值并非都出现在逐1 h和逐3 h雨量大值时,在1 h雨强不是很强,但降水持续时间长,累积降水量大的时候,也十分容易出现报警极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地理分布 概率分布 暴雨红色预警 110报警信息
下载PDF
机动车闯红灯判别模型及评价研究
9
作者 李聪颖 朱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6-100,共5页
为了提高机动车闯红灯警示系统判别准确率,提出适用于该系统的机动车闯红灯判别模型并进行评价。首先综述闯红灯警示系统的产生与发展现状,根据系统服务需求与工作流程,提出使用Logistic回归与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判别模型预测机动车停止-... 为了提高机动车闯红灯警示系统判别准确率,提出适用于该系统的机动车闯红灯判别模型并进行评价。首先综述闯红灯警示系统的产生与发展现状,根据系统服务需求与工作流程,提出使用Logistic回归与神经网络方法建立判别模型预测机动车停止-通过行为,通过城市交通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评价。数据采集自上海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道,通过Autoscope视频检测系统提取机动车运行数据。评价结果表明,Logistic回归与神经网络模型正确判别率均达到90%以上,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判别准确率。相对于速度,当前检测地点与上游地点30 m处车速差或速度比更宜作为模型中的判别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闯红灯警示 系统框架 判别模型 LOGISTIC回归 人工神经网络(ANN) 评价方法
下载PDF
论供电企业电费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10
作者 杨芳宜 《科技与创新》 2014年第24期30-30,共1页
规范电费拖欠行为、加大电费回收力度,是防范电费拖欠现象的有效方式之一。随着经济结构调控的加快,供电企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解决电费拖欠问题。通过构建完善的电费风险预警机制,电费拖欠现象得到... 规范电费拖欠行为、加大电费回收力度,是防范电费拖欠现象的有效方式之一。随着经济结构调控的加快,供电企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解决电费拖欠问题。通过构建完善的电费风险预警机制,电费拖欠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用电服务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电企业 电费回收风险 预警机制 红色预警
下载PDF
2015年12月北京市空气重污染过程分析及污染源排放变化 被引量:42
11
作者 薛亦峰 周震 +7 位作者 聂滕 潘涛 齐珺 聂磊 王占山 李云婷 李雪峰 田贺忠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93-1601,共9页
2015年12月,北京市及周边地区连续多次出现重污染天气.在此期间,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两次发布红色预警.为厘清该月重污染的发生过程、生消变化,测算了应急措施下的污染源排放变化情况,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地面观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2015年12月,北京市及周边地区连续多次出现重污染天气.在此期间,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两次发布红色预警.为厘清该月重污染的发生过程、生消变化,测算了应急措施下的污染源排放变化情况,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地面观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重污染的形成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同时对应急措施的环境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虽然2015年12月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排放强度仍然较大,是重污染过程的内因;气象扩散条件不利是重要的外因,地面风速弱,大气稳定度高,相对湿度高,边界层高度降低,源排放及气象因素共同导致了此轮重污染过程.2红色预警应急措施可实现污染物日排放强度减少36%左右,PM2.5浓度下降11%^21%,预警的应急措施不能扭转重污染的态势,但对于缓解PM2.5污染加重趋势有明显的效果.3在重污染天气下,污染物仍在大气中累积,应急措施最明显的效果发生在实施后的48^72 h后,因此建议在PM2.5浓度快速上升前36^48 h实施减排措施,从而对空气质量预报准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红色预警 排放清单 气象条件 应急措施
原文传递
2015年北京市两次红色预警期间PM_(2.5)浓度特征 被引量:22
12
作者 程念亮 张大伟 +9 位作者 陈添 石爱军 孙峰 刘保献 邹本东 王琴 李倩 王小菊 姜磊 孟凡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409-2418,共10页
利用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了2015年北京市两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PM_(2.5)浓度变化特征并初步评估了减排措施对PM_(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次红色预警期间,北京市PM_(2.5)平均最高小时浓度出现在12月9... 利用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了2015年北京市两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PM_(2.5)浓度变化特征并初步评估了减排措施对PM_(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次红色预警期间,北京市PM_(2.5)平均最高小时浓度出现在12月9日19:00,为282μg·m^(-3),单站最高小时值出现在京东南市界永乐店站,浓度达496μg·m^(-3).第2次红色预警期间,PM_(2.5)全市平均最高小时浓度出现在12月22日20:00,为421μg·m^(-3);单站最高小时值出现在京西南市界琉璃河站,浓度达831μg·m^(-3).两次红色预警累积持续时间均呈现出南部站>城区站>北部站的特征,且第2次红色预警期间PM_(2.5)浓度南北差异明显大于第1次,PM_(2.5)平均浓度在150μg·m^(-3)以上的面积明显大于第1次,第2次红色预警期间重污染面积可达总面积的93%.两次预警期间气象条件均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二次转化和区域输送现象,极端气象条件是重污染形成的外因,区域污染物排放量大才是导致重污染形成的内因.初步评估结果显示红色预警应急措施实施后,北京市PM_(2.5)环境浓度下降约20%~25%,减排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北京 减排 红色预警 重污染
原文传递
北京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污染物与气象因子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杜吴鹏 房小怡 +3 位作者 黄弘 程宸 党冰 邢佩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577-3586,共10页
揭示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污染物与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对空气质量预报和污染减排措施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利用大气污染和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北京2015年11—12月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时期污染物浓度、气候特征及气象因子对空气质量... 揭示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污染物与气象因子的变化特征对空气质量预报和污染减排措施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利用大气污染和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北京2015年11—12月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时期污染物浓度、气候特征及气象因子对空气质量影响。结果表明,PM_(2.5)在大气颗粒物中占有较大比重,为首要空气污染物;在重污染峰值时段,城郊PM_(2.5)与PM10比值(R)相差不大,可达0.9以上,空气呈均匀混合的高PM_(2.5)浓度特征,而空气质量较好时城区R值明显高于郊区;研究时段气候特征与历史同期相比有明显差异,其中平均风速偏小19%,平均气温偏高0.23℃,气温日较差减小,而多次小型降水增加了空气湿度,导致相对湿度值偏高40%,垂直方向上的逆温层或等温层则加剧了空气重污染的形成和发展,重污染过程中的红色预警措施明显降低了颗粒物浓度;风速与污染物浓度呈指数相关,城郊风速分别低于2.0和2.5 m·s^(-1)时,空气质量较差、污染物浓度随风速升高快速下降,而当城郊风速大于2.0和2.5 m·s^(-1)时变化特征则相反;相对湿度与污染物浓度呈幂相关,相对湿度在65%左右为空气质量特征发生变化的转折点;由于气温日较差存在季节变化,其与空气质量相关关系不太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红色预警 污染物浓度 气象 北京
原文传递
首都重大活动与空气重污染应急减排措施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钟嶷盛 周颖 +2 位作者 程水源 王晓琦 邵玄逸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449-3457,共9页
以2015年"9·3"阅兵活动及同年冬季两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为例,针对气象要素及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减排措施下污染物减排比例估算,并利用WRF-CAMx模型,对减排带来的PM2.5污染改善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 以2015年"9·3"阅兵活动及同年冬季两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为例,针对气象要素及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对不同减排措施下污染物减排比例估算,并利用WRF-CAMx模型,对减排带来的PM2.5污染改善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估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阅兵期间(8月20日至9月4日)PM2.5日均浓度(19.0μg·m^-3)分别比阅兵前(8月15~19日)和阅兵后(9月5~15日)日均浓度降低了60.0%和48.0%,第一次红色预警期间PM2.5日均浓度(232.3μg·m^-3)高于第二次红警(216.6μg·m^-3),第二次启动重污染红色预警之前的空气质量好于第一次红警.阅兵期间北京及周边省市污染物减排比例普遍大于红警期间,为保障"阅兵蓝"的实现提供了人为可控的有利条件."9·3"阅兵、北京首次及第二次红色预警期间采取污染物应急减排措施情况下,北京PM2.5浓度分别平均降低了32.4%、17.1%和22.0%.阅兵期间与红色预警相比,PM2.5浓度降低比例较高,归因于更大力度的区域污染物协同减排以及阅兵期间易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污染减排力度、应急控制措施实施时机以及气象条件是可能影响应急污染控制措施污染改善效果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阅兵 红色预警 WRF-CAMx模型 减排效果
原文传递
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减速标线与红色警示路面减速效果及舒适性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陶盼盼 于海臣 +1 位作者 赵晓华 刘纯 《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7-163,共7页
采用3D-MAX软件构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无减速设施、设置横向减速标线及设置红色警示路面的仿真场景,并对33名驾驶员开展驾驶模拟试验,根据车辆行驶状态数据与驾驶员眼动数据,分析了在隧道入口段设置横向减速标线与红色警示路面时车辆... 采用3D-MAX软件构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无减速设施、设置横向减速标线及设置红色警示路面的仿真场景,并对33名驾驶员开展驾驶模拟试验,根据车辆行驶状态数据与驾驶员眼动数据,分析了在隧道入口段设置横向减速标线与红色警示路面时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及驾驶员瞳孔面积的变化规律,建立两种状态下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及驾驶员瞳孔面积变化率三者之间的趋势面模型。结果表明:在隧道入口段设置横向减速标线及红色警示路面均对车辆行驶状态及行车舒适性有显著性影响;在隧道入口段铺设红色警示路面时的行车速度低于在隧道入口段设置横向减速标线时的行车速度,且前者驾驶员处于舒适状态,后者驾驶员处于舒适与较紧张状态之间,但前者的行车稳定性略低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入口段 横向减速标线 红色警示路面 减速效果 行车舒适性
原文传递
红色预警期间北京市PM_(2.5)浓度特征及应急措施效果评估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涛 程兵芬 +5 位作者 陈云波 高尚银 谢晓明 党鸿雁 王继康 张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262-3270,共9页
综合利用监测数据并结合数值模型,分析了2015年北京市第2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PM_(2.5)浓度变化特征并初步评估了减排措施对PM_(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初期北京市南部地区PM_(2.5)浓度明显偏高,且PM_(2.5)极端高值往往出现... 综合利用监测数据并结合数值模型,分析了2015年北京市第2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PM_(2.5)浓度变化特征并初步评估了减排措施对PM_(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初期北京市南部地区PM_(2.5)浓度明显偏高,且PM_(2.5)极端高值往往出现在北京南部站点.污染输送阶段,北京市PM_(2.5)小时浓度在短时内呈爆发式增长,浓度积累速率可达5~10μg·m^(-3)·h^(-1).污染缓解阶段,偏北风作用,空气质量转好.预警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南北差异较大.应急措施实施后,北京市PM_(2.5)环境浓度下降约20%~25%.PM_(2.5)累积速率呈现出交通站>城区站>背景站的特征,与重污染日平均值相比交通站下降幅度最大,表明减排措施在交通站更加显著.气象条件对重污染的形成和结束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的做好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工作,应加强对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研究,同时关注不同方位PM_(2.5)浓度峰值及重污染持续时间的变化,形成北京市分区预报预警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北京 红色预警 重污染
原文传递
2015~2016年北京市3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PM_(2.5)成因分析及效果评估 被引量:23
17
作者 吕喆 魏巍 +2 位作者 周颖 程水源 王晓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共10页
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分别于2015年12月7日18:00、12月18日07:00和2016年12月15日13:00发布了3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为了厘清3次红色预警的成因差异,评估应急措施在应对空气重污染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北京市环境和气象监测数据,分... 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分别于2015年12月7日18:00、12月18日07:00和2016年12月15日13:00发布了3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为了厘清3次红色预警的成因差异,评估应急措施在应对空气重污染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北京市环境和气象监测数据,分析了红色预警期间PM_(2.5)浓度、气象条件、天气形势及气团传输.3次预警期间均受污染物二次转化影响,但造成高浓度PM_(2.5)的原因主要为气象条件影响.第1、第2次预警期间,地面受均压场控制,区域传输分别受西南和南部气团影响,第3次预警地面受大范围低压场控制,受西南传输及局地气团叠加影响.第3次红色预警期间北京市PM_(2.5)污染最为严重,PM_(2.5)平均小时浓度最高为273.6μg·m^(-3),是前两次预警的1.2倍和1.3倍.此外,结合各污染源减排量,采用WRF-CMAQ模式对第3次红色预警应急措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应急措施实施后,污染物日平均减排量为678.4 t,PM_(2.5)质量浓度平均下降了79.1μg·m^(-3),平均下降比例为26.9%.应急措施中增加燃煤源及加大交通源和其他源控制、预警启动时间提前及区域间联防联控有效缓解了PM_(2.5)浓度加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北京 重污染 红色预警 应急措施
原文传递
基于激光雷达对WRF模式模拟边界层高度的评估 被引量:11
18
作者 项衍 张天舒 +1 位作者 刘建国 吕立慧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4-301,共8页
2015年12月份重污染频发的北京市先后启动两次大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本研究根据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分部激光雷达的立体探测数据,采用梯度法反演北京市区大气边界层高度,并对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的模拟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虽然两... 2015年12月份重污染频发的北京市先后启动两次大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本研究根据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分部激光雷达的立体探测数据,采用梯度法反演北京市区大气边界层高度,并对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的模拟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虽然两种方法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极值并没有很好地吻合。激光雷达反演边界层高度日变化与WRF模拟结果的相关性达到0.76,均方根误差为163m,平均偏差为-61m。同时发现在清洁天气下,WRF模拟的准确性要高于污染天气下的模拟结果。此外地面观测的PM2.5质量浓度与激光雷达反演的大气边界层高度相关性达到-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边界层高度 激光雷达 数值模拟 红色预警
原文传递
郴州地区缓开挖红黏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柳齐林 蒋磊 +1 位作者 张可能 芦建新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89-392,共4页
近年以来,随着市政道路建设的大规模兴起,郴州地区路堑缓开挖红黏土边坡常出现失稳的状况。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湘南地区典型红黏土的基本力学性质的水敏感性,建立了强度指标与含水率之间的函数模型;根据缓开挖边坡失稳特点分析,在考虑... 近年以来,随着市政道路建设的大规模兴起,郴州地区路堑缓开挖红黏土边坡常出现失稳的状况。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湘南地区典型红黏土的基本力学性质的水敏感性,建立了强度指标与含水率之间的函数模型;根据缓开挖边坡失稳特点分析,在考虑降雨入渗对边坡红黏土强度参数的影响前提下,对应用广泛的简化Bishop进行改进,并提出了警戒含水量概念,使改进后的简化Bishop能用于缓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开挖边坡 红黏土 稳定性分析 警戒含水率 改进bishop法
原文传递
2016年京津冀地区红色预警时段PM2.5污染特征与浓度控制效果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冲 郎建垒 +1 位作者 程水源 王晓琦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397-3404,共8页
2016年12月京津冀地区发生一次重污染过程,北京和天津于12月16日20:00至12月21日24:00,河北省(除张家口、承德和秦皇岛)于12月16日00:00至12月22日18:00发布了重污染红色预警.为研究重污染过程与应急措施的控制效果,基于环境监测数据与... 2016年12月京津冀地区发生一次重污染过程,北京和天津于12月16日20:00至12月21日24:00,河北省(除张家口、承德和秦皇岛)于12月16日00:00至12月22日18:00发布了重污染红色预警.为研究重污染过程与应急措施的控制效果,基于环境监测数据与模型模拟结果对本次重污染过程的污染物浓度、天气形势与气团输送、区域传输和减排效果进行了研究.本次重污染过程中各地市PM2.5平均浓度均超过200μg·m^-3,小时均值峰值为834. 5μg·m^-3.重污染期间气象条件非常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低压控制与气团传输加剧了污染过程.各地市平均本地贡献为47. 1%,受天气形势影响传输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本次红色预警期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平均下降比例为27. 6%,减排效果明显.如果提前实施重污染应急措施,可以使PM2.5下降浓度有一定提升.提前2 d实施可以使PM2.5浓度平均下降比例增加4. 4%,提前3 d以上效果提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PM2.5 重污染 红色预警 效果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