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dvanced Red Mud and MWCNTs Based EMI Shielding Material via Ceramic Processing
1
作者 Sarika Verma Sudhir Sitaram Amritphale Satyabrata Das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2016年第4期192-201,共10页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orld advanced multi layered Red Mud and MWCNTs (ARMC) based EMI shielding material has been developed at CSIR-AMPRI, Bhopal. Red mud provides oxides of titanium and iron as precursor and the...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world advanced multi layered Red Mud and MWCNTs (ARMC) based EMI shielding material has been developed at CSIR-AMPRI, Bhopal. Red mud provides oxides of titanium and iron as precursor and the MWCNTs provide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characteristics necessary for making desired EMI shielding materials. The novel process involves unique designing of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mineralogical phases of red mud, MWCNTs together with appropriate additive and solvent which results in the simultaneous and synergistic chemical reactions among various constituents thereby forming tailored precursor powder. Further, the ceramic processing of tailored precursor powder in appropriate environment enables formation of advanced ARMC shielding material having a variety of ceramic phases with multi elemental compositions and multi layered crystal structures. The synthesized material was characterized by various techniques namely XRD, PL, FESEM, EDXA. The reflection loss (R. L.) of the sample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measured complex permittivity and permeability. The advanced ARMC material with thickness t = 1.5 mm showed a minimum R. L. of -35.5 Db at 14.0 GHz with a response band width of 1.8 GHz. Thus, the developed advanced ARMC material acts as a good EMI wave absor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 mud MWCNTS EMI Shielding Ceramic processing Multilayered Structure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赤泥地聚合物的配比
2
作者 刘承伟 吴春芬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4期36-40,共5页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选择赤泥掺量、水玻璃模数、水玻璃掺量作为变量,对赤泥地聚物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合宏观性能与微观形貌,探讨了地聚物的形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配比下,即赤泥掺量为38%、水玻璃模数为1.6、水玻璃掺量...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选择赤泥掺量、水玻璃模数、水玻璃掺量作为变量,对赤泥地聚物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结合宏观性能与微观形貌,探讨了地聚物的形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配比下,即赤泥掺量为38%、水玻璃模数为1.6、水玻璃掺量为50%时,28d赤泥地聚物的最大抗压强度为54.6MPa,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良好。预测值和实验值的误差较小,表明响应面法可用于地聚物的实验设计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响应面法 力学性能 工艺优化 微观结构
下载PDF
贵州某赤泥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刘文宝 张覃 +2 位作者 王永伦 沈岩柏 刘文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8-124,共7页
为深入探究贵州某赤泥中铝铁钛矿物组成、嵌布特征及元素赋存形式,明确适宜的回收方法,对其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激光粒度仪分析和SEM-EDS-BPM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对赤泥的化学组成、粒度特性、元素分布和... 为深入探究贵州某赤泥中铝铁钛矿物组成、嵌布特征及元素赋存形式,明确适宜的回收方法,对其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分别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激光粒度仪分析和SEM-EDS-BPM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对赤泥的化学组成、粒度特性、元素分布和矿物嵌布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赤泥样品中富含铁、铝和钛等可具回收价值的金属成分;赤泥粒度极细,-25μm的产率高达77.60%。矿物组成复杂,主要矿物包括赤铁矿、铝硅酸铁、铁铝硅酸钙和钙铁氧化物。赤铁矿富连生体较多,嵌布粒度较粗;然而,硬水铝石和金红石等矿物含量较低,嵌布粒度细小,分布稀散,分离提取难度较大。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铝、铁、钛在赤泥中的赋存形式,为拜耳法赤泥制定高效利用方案提供了重要矿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工艺矿物学 解离度 元素赋存状态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的干法赤泥堆场稳定性分析
4
作者 卢玉林 何金泽 +2 位作者 陈晓冉 王丽 林玮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1-658,共8页
地震是影响赤泥堆体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规范指导方法对龙塔崖沟干法赤泥堆场进行了静力稳定性分析,确定了滑动面的位置和形状,计算了静力条件下的安全系数。以拟静力法不同烈度工况下的堆积体安全系数为标... 地震是影响赤泥堆体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规范指导方法对龙塔崖沟干法赤泥堆场进行了静力稳定性分析,确定了滑动面的位置和形状,计算了静力条件下的安全系数。以拟静力法不同烈度工况下的堆积体安全系数为标定值,分析了两条实测地震波作用下的堆积体位移、加速度以及动力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设定的阈值,可确定堆积体是稳定的。通过与不同方法、不同规范的评价要求对比,判定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可作为稳定性分析的评价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堆场 干法 地震 稳定性
下载PDF
赤泥中稀土提取与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佩东 韩桂洪 +2 位作者 黄艳芳 刘兵兵 孙虎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8期51-61,共11页
稀土元素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具有优异的磁、光、电性能。随着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对稀土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稀土资源日益紧缺,从二次资源中回收稀土已成大势所趋。作为一种重要的二次资源,赤泥的产量高、堆存量大、稀土含量较高。本... 稀土元素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具有优异的磁、光、电性能。随着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对稀土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稀土资源日益紧缺,从二次资源中回收稀土已成大势所趋。作为一种重要的二次资源,赤泥的产量高、堆存量大、稀土含量较高。本文介绍了赤泥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概述了从赤泥中提取分离稀土元素的湿法浸出工艺和火法-湿法联合工艺;介绍了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两种分离工艺的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工艺的优缺点,并通过比较不同工艺的优劣,指出降低回收成本、提高环境效益是未来赤泥资源化利用研究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稀土提取 湿法浸出工艺 火法-湿法联合工艺 溶剂萃取法 离子交换法 二次资源
下载PDF
赤泥阻隔层对重金属污染物迁移过程影响试验研究
6
作者 商卫东 白冰 +2 位作者 李现柯 郭文凯 陈龙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4年第1期220-226,共7页
为了了解赤泥固体废弃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治理效果,通过一维土柱渗流试验,分析重金属离子对赤泥颗粒的吸附特性、赤泥作为污染物隔离层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以及赤泥对不同重金属的截污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赤泥隔离层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截... 为了了解赤泥固体废弃物对重金属的吸附治理效果,通过一维土柱渗流试验,分析重金属离子对赤泥颗粒的吸附特性、赤泥作为污染物隔离层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以及赤泥对不同重金属的截污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赤泥隔离层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截污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对Pb(Ⅱ)的截污能力优于Cd(Ⅱ),而Cd(Ⅱ)的截污能力又优于Cu(Ⅱ)。这一顺序与赤泥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情况一致,赤泥隔离层对三种重金属离子的截污能力受其吸附能力的影响。赤泥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污染物隔离材料,不仅可以防止渗透,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重金属离子 渗流 吸附 迁移过程
下载PDF
低温拜耳法赤泥高温溶出行为 被引量:1
7
作者 罗振勇 刘吉龙 +2 位作者 倪阳 吴鸿飞 潘晓林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2,共7页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强碱性固体废物,尤其对于三水铝石矿低温拜耳法产生的赤泥,其中含有大量的Al_(2)O_(3)未被溶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以低温拜耳法赤泥为原料,通过高温溶出回收其中的Al_(2)O_(3),系统研究了石灰添加量、...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强碱性固体废物,尤其对于三水铝石矿低温拜耳法产生的赤泥,其中含有大量的Al_(2)O_(3)未被溶出,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以低温拜耳法赤泥为原料,通过高温溶出回收其中的Al_(2)O_(3),系统研究了石灰添加量、循环母液苛碱浓度、溶出温度、固含、溶出时间对Al_(2)O_(3)溶出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溶出过程中物相转变机理和溶出动力学。结果表明:低温拜耳法赤泥高温溶出过程中,Al_(2)O_(3)溶出率随苛碱浓度、溶出温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石灰添加量和固含的增加而降低。推荐Al_(2)O_(3)的溶出条件为:固含500 g/L、苛碱浓度210 g/L、溶出温度270℃、溶出时间60 min、溶出过程不添加石灰,在此条件下Al_(2)O_(3)溶出率为50.36%,溶出液硅量指数为260。Al_(2)O_(3)溶出过程受内扩散控制,表观活化能为33.46 kJ mol,动力学方程为1-2α3-(1-α)^(2/3)=0.00101×^(e-3346 RT)×t;在高温溶出过程中,一水软铝石发生溶解,同时铝针铁矿转化为赤铁矿,导致氧化铝溶出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铝石矿 拜耳法 赤泥 氧化铝 高温溶出
下载PDF
拜耳法赤泥替代烧结法氧化铝生产中高铁矿石实践
8
作者 王松林 《绿色矿冶》 2024年第4期67-72,共6页
拜耳法溶出赤泥中的铁矿物(铝针铁矿和赤铁矿)含量达到60%以上,可替代高铁矿石作为辅料调配烧结法熟料,提高氧化铝净溶出率。本文先从理论出发,并进行了实验室实验,分析采用赤泥配矿后烧结用矿品位的变化、熟料化学成分、熟料溶出指标... 拜耳法溶出赤泥中的铁矿物(铝针铁矿和赤铁矿)含量达到60%以上,可替代高铁矿石作为辅料调配烧结法熟料,提高氧化铝净溶出率。本文先从理论出发,并进行了实验室实验,分析采用赤泥配矿后烧结用矿品位的变化、熟料化学成分、熟料溶出指标以及熟料溶出沉降性能,并与高铁矿石配矿模式下的指标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低温拜耳法赤泥调配烧结法熟料,熟料的氧化铝含量及铝硅比A/S有所下降,但氧化铝及氧化钠的标准溶出率基本相当,熟料溶出后粗液的吸光度有所降低,熟料溶出产生的赤泥的沉降压缩性能相当。因此,使用低温拜耳法赤泥调配烧结法熟料在工艺上可行。采用赤泥配矿后,生产实际现场通过调整熟料碱比和钙比、修正[F/A]控制范围、调整生料浆固定碳含量等措施,达到了烧结法氧化铝生产运行指标的优化提高,既降低了烧结法系统的用矿成本,又实现了赤泥的再利用,对国内低品位铝土矿烧结法氧化铝生产在提高氧化铝净溶出率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烧结法 熟料 净溶出率
下载PDF
赤泥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和性能研究
9
作者 郑强 武迪 +2 位作者 张敏 于娇 王鑫鹏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7,15,共8页
为降低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的能耗,探讨将赤泥作为矿物掺合料制备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Low-Carbon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LCUHPC)的可行性。基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利用Modified Andreasen&a... 为降低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的能耗,探讨将赤泥作为矿物掺合料制备低碳超高性能混凝土(Low-Carbon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LCUHPC)的可行性。基于颗粒紧密堆积理论,利用Modified Andreasen&Andersen模型设计了赤泥基UHPC,并对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试验结果表明:赤泥的掺加降低了UHPC的工作性能、早期(7 d)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大掺量(30%)赤泥改性UHPC 28 d抗压强度大于100 MPa,电通量小于100 C,验证了赤泥制备LCUHPC的可行性。此外,有害组分浸出结果表明UHPC能有效固结赤泥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降低了赤泥的高碱液浸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赤泥 性能评价 水化历程 浸出行为
下载PDF
烧结法和拜耳法赤泥的基本特性对比及利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韩玉芳 杨久俊 +1 位作者 王晓 李建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22-125,共4页
针对不同品种赤泥提出合理有效的综合利用手段,对郑州长城铝业有限公司的烧结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进行了组成、结构及活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显示烧结法赤泥中钙和硅含量较高,而拜耳法赤泥中铝和碱含量高。从赤泥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 针对不同品种赤泥提出合理有效的综合利用手段,对郑州长城铝业有限公司的烧结法赤泥和拜耳法赤泥进行了组成、结构及活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显示烧结法赤泥中钙和硅含量较高,而拜耳法赤泥中铝和碱含量高。从赤泥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来看,其主要以铝土原矿物的形式存在。差热分析显示两者在加热过程均有铁不同价态的相互转化过程。从活性系数对比来看,两者的活性系数均大于90%,而拜耳法赤泥几乎达到100%。由此得出结论:烧结法赤泥需要调整其中组分,增加其活性,而拜耳法赤泥则需要降低其中的碱含量。若能结合其中稀土元素的分离,则赤泥可以变废为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烧结法 拜耳法 理化特性
下载PDF
改性赤泥吸附废水中Cr(Ⅵ)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曾佳佳 王东波 +2 位作者 冯庆革 魏婧婧 潘静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73-678,共6页
氧化铝工业中产生的赤泥不仅量大而且污染环境,为探讨赤泥的资源化途径,文中以拜耳法生产氧化铝产生的赤泥为原料,通过焙烧的方法将其改性,并应用于含铬废水中Cr(Ⅵ)的吸附,探索赤泥的改性温度、粒径、投加量、反应时间和废水pH对改性... 氧化铝工业中产生的赤泥不仅量大而且污染环境,为探讨赤泥的资源化途径,文中以拜耳法生产氧化铝产生的赤泥为原料,通过焙烧的方法将其改性,并应用于含铬废水中Cr(Ⅵ)的吸附,探索赤泥的改性温度、粒径、投加量、反应时间和废水pH对改性赤泥吸附Cr(Ⅵ)的影响及其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800℃时改性赤泥对Cr(Ⅵ)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当800℃改性赤泥投加量为100 g/L,反应180 min,pH=9时对Cr(Ⅵ)去除率达到97.63%。通过XRD和FTIR分析表明:改性赤泥去除Cr(Ⅵ)的机理以静电吸附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焙烧 吸附 Cr(Ⅵ)
下载PDF
拜耳法赤泥中铁的提取及残渣制备建材 被引量:53
12
作者 刘万超 杨家宽 肖波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7-192,共6页
以拜耳法赤泥为原料,经直接还原焙烧?磁选回收铁,磁选残渣用于生产建筑材料。该赤泥中的氧化铁含量27.93%,并以赤(褐)铁矿为主要存在状态。在探讨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炭粉及添加剂用量等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基础上,得出较理想的焙... 以拜耳法赤泥为原料,经直接还原焙烧?磁选回收铁,磁选残渣用于生产建筑材料。该赤泥中的氧化铁含量27.93%,并以赤(褐)铁矿为主要存在状态。在探讨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炭粉及添加剂用量等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的基础上,得出较理想的焙烧条件。在该条件下,经磨细磁选后所得精矿中,总铁含量89.05%,金属化率96.98%,回收率81.40%,可用作海绵铁。磁选残渣掺入消石灰经压力成形、蒸汽养护,试件抗压强度可以达到24.10 MPa,可用于生产蒸养砖等建材。残渣在蒸养前后主要矿物组成由霞石转化为钙铝黄长石,热力学分析证明了在实验条件下该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铁回收 建材 综合利用
下载PDF
拜耳法赤泥选铁工艺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孙永峰 董风芝 +1 位作者 刘炯天 王淑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6-178,共3页
以拜耳法赤泥为原料,在分析赤泥性质的基础上,考察赤泥选铁的途径和最佳条件。分析发现赤泥铁渣中主要矿物为赤铁矿和水化铝硅酸盐。研究了以磁化焙烧—磁选工艺从赤泥中回收铁精矿的工艺技术,并确定赤泥选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75... 以拜耳法赤泥为原料,在分析赤泥性质的基础上,考察赤泥选铁的途径和最佳条件。分析发现赤泥铁渣中主要矿物为赤铁矿和水化铝硅酸盐。研究了以磁化焙烧—磁选工艺从赤泥中回收铁精矿的工艺技术,并确定赤泥选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750℃,焙烧时间20 min,掺碳量6%,磁选次数2次,磁选磁感应强度0.1T。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铁精矿品位为62.36%,回收率49.60%,S含量0.273%,达到了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法赤泥 选铁 磁化焙烧—磁选
下载PDF
山东某高铁赤泥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柳晓 高鹏 +1 位作者 韩跃新 应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11-1616,共6页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光学显微镜、能谱分析和BPMA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山东某高铁赤泥从工艺矿物学角度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赤泥粒度很细,化学成分与矿物(相)组成非常复杂.主要矿物(相)为微粒硅渣、赤铁矿、铁-...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激光粒度分析、光学显微镜、能谱分析和BPMA等多种分析手段,对山东某高铁赤泥从工艺矿物学角度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赤泥粒度很细,化学成分与矿物(相)组成非常复杂.主要矿物(相)为微粒硅渣、赤铁矿、铁-铝氧化物、褐铁矿,以及微量的硅铝酸钠、铁-钛氧化物、石英、三水铝石、软水铝石、长石、云母等矿物.赤泥中的铁主要赋存于赤铁矿、褐铁矿、铁-铝氧化物和微粒硅渣中.赤泥中微粒硅渣含量较大但其中的矿物(相)粒度很细.充分利用微粒硅渣中的铁、铝、钛、钠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赤泥 工艺矿物学 矿物组成 嵌布特征 解离度
下载PDF
赤泥中浸出钪的工艺条件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薛安 陈肖虎 唐晓宁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54,共4页
对某厂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副产物富钪赤泥进行了钪的酸浸工艺条件和动力学研究。考察了赤泥粒度、浸出温度、液固比对钪浸出率的影响,建立了钪的酸浸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颗粒直径65~80μm、反应温度90℃、液固比3∶1,钪的浸出率可达... 对某厂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副产物富钪赤泥进行了钪的酸浸工艺条件和动力学研究。考察了赤泥粒度、浸出温度、液固比对钪浸出率的影响,建立了钪的酸浸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颗粒直径65~80μm、反应温度90℃、液固比3∶1,钪的浸出率可达80%以上;钪的酸浸过程符合收缩未反应芯模型,动力学方程为1-(1-XB)2/3-2/3XB=Kt,活化能为19.55 kJ/mol,该反应主要受固膜扩散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浸出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烧结法赤泥的物质组成与颗粒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顾汉念 王宁 +1 位作者 刘世荣 田元江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2-317,共6页
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贵州烧结法赤泥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化学组成、物质组成、微观形态和粒度分布等基本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将烧结法赤泥... 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对贵州烧结法赤泥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化学组成、物质组成、微观形态和粒度分布等基本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将烧结法赤泥的组成与拜耳法赤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烧结法赤泥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O、Al2O3、SiO2、Fe2O3、TiO2、Na2O、K2O和MgO,与拜耳法赤泥相比具有高钙低铝的特征。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烧结法赤泥中部分矿物的颗粒形态与特征,XRD分析其主要物相有硅酸二钙、铝酸三钙、方解石、钙钛矿等,还有少量分散的含铁矿物、黏土类铝硅酸矿物。根据微观形态的不同,将烧结法赤泥的组成矿物划分为三类:薄片状或者大块状聚集体;片状、柱状、颗粒状等规则形态;毛发状、细丝状聚集体。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测量烧结法赤泥的粒径分布情况,表明粒径细小是赤泥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影响赤泥在选矿等领域综合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赤泥物相组成与粒度特征的综合分析,为烧结法赤泥综合利用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烧结法 物质组成 颗粒特征
下载PDF
常压石灰法处理烧结法赤泥脱碱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久俊 李建伟 +2 位作者 肖宇领 罗忠涛 韩玉芳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2,共3页
采用石灰(CaO)作为脱碱剂处理烧结法赤泥,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脱碱剂添加量、液固比等因素对赤泥中钾、钠溶出率等碱脱除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石灰处理赤泥的脱碱机理。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石灰掺量增加以及液固比增... 采用石灰(CaO)作为脱碱剂处理烧结法赤泥,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脱碱剂添加量、液固比等因素对赤泥中钾、钠溶出率等碱脱除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石灰处理赤泥的脱碱机理。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石灰掺量增加以及液固比增大均能提高赤泥的脱碱效果,其中尤以反应时间和石灰掺量的影响效果更显著。添加石灰处理烧结法赤泥的脱碱机理是部分方钠石(Na8Al6Si6O24CO3)中的2个Na+被1个Ca2+置换出,生成了更难溶的钙霞石[Na6CaAl6Si6(CO3)O24.2H2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法 赤泥 脱碱
下载PDF
NaOH亚熔盐法处理拜尔法赤泥的铝硅行为 被引量:33
18
作者 孙旺 郑诗礼 +2 位作者 张亦飞 徐红彬 张懿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8-1152,共5页
针对拜尔法赤泥铝/硅比偏高的问题,对NaOH亚熔盐法处理拜耳法赤泥过程中的Al,Si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出温度、碱/泥比、添加CaO等主要因素对终赤泥化学成分和物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出温度高、碱/泥比大有利于Al2O3的回收,相应... 针对拜尔法赤泥铝/硅比偏高的问题,对NaOH亚熔盐法处理拜耳法赤泥过程中的Al,Si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出温度、碱/泥比、添加CaO等主要因素对终赤泥化学成分和物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出温度高、碱/泥比大有利于Al2O3的回收,相应的终赤泥的铝/硅比较低.在碱/泥比6、溶出温度230℃、时间2h的条件下,氧化铝回收率可达79.22%,终赤泥的铝/硅比可降到0.39,终赤泥中的硅主要以NaCaHSiO4和Ca3(Fe0.87Al0.13)2(SiO4)1.65(OH)5.4形式存在.在处理CaO/SiO2>1.2的拜尔法赤泥时继续添加CaO并不能继续提高Al2O3的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熔盐 拜耳法 赤泥 氧化铝
下载PDF
烧结法赤泥基本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刘昌俊 李文成 +1 位作者 周晓燕 栾兆坤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9-742,共4页
主要运用多种分析检测方法和手段,对山东铝业公司的烧结法赤泥的基本特性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期揭示赤泥特性与用途之间的相关关系,为烧结法赤泥综合利用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赤泥 烧结法 矿物组成 理化特性
下载PDF
烧结法处理赤泥回收氧化铝的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军旗 龙琼 徐本军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13,共3页
针对某铝厂高钙高铝拜耳法赤泥,进行了添加石灰和纯碱烧结法处理回收氧化铝的工艺条件的研究,考察了钙比,碱比,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烧结法处理赤泥提取铝的最佳条件为:钙比为2.40,碱比为1.96,烧结温度... 针对某铝厂高钙高铝拜耳法赤泥,进行了添加石灰和纯碱烧结法处理回收氧化铝的工艺条件的研究,考察了钙比,碱比,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烧结法处理赤泥提取铝的最佳条件为:钙比为2.40,碱比为1.96,烧结温度为1030℃,烧结时间为40min,在最佳条件下氧化铝溶出率可达83.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拜耳法 纯碱 烧结法 氧化铝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