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Soil Soluble Nitroge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1
作者 陈仕东 马红亮 +3 位作者 高人 阎聪微 李芳芳 李淑香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5期1040-1045,1080,共7页
[Objectiv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soluble nitrogen in common moun- tain red soil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as analyzed to provide experimental refer- ences for the extraction of soil soluble nitrogen. [Method... [Objective]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soluble nitrogen in common moun- tain red soil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was analyzed to provide experimental refer- ences for the extraction of soil soluble nitrogen. [Method] The fresh soil and air-dried soil, which were the common mountain red soil under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vegetation, were used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he 2 mol/L KCI and 0.5 mol/L K2SO4 were used as the extractants to extract the soil soluble nitrogen with the extractant-to-soil volume ratio at 4:1, 6:1 and 10:1, respectively, to examine the extrac- tion efficiency of soluble nitrogen in the experimental soil with different extraction conditions. [Result] Compared with K2SO4, the NH4+-N extracted by KCI was better in quantity and stability; while only at high extractant-to-soil volume ratio could K2SO4 fully extract the soil NH4+-N. The 2 extractants showed small difference in extracting NO3--N, but at low extractant-to-soil volume ratio, the stability of NO3--N extracted by KCI was higher than that extracted by K2SO4. The properties of NO2- -N extracted by the 2 extractants were very similar. As for soil SON extraction, there was small dif- ference between the 2 extractants. However, the SON extracted by KCI was fewer in quantity than that by K2SO4, but had higher stability, and the extracted SON amount of the 2 extractants show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The extractant-to-soil ratio had little effect on MBN extraction using K2SO4, but the effect was significant when using KCI to extract MB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KCI and K^SO4 in extracting fresh soils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extracting air-dried soil; therefore, the extractants should be carefully selected in soluble nitrogen extraction from fresh soil. [Conclusion] The results lay the experimental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of soil soluble nitrogen and increasing the comparability of measurement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TRACTANTS Extraction condition Soluble nitrogen red soil
下载PDF
Red soil for sediment capping to control the internal nutrient release under flow conditions 被引量:1
2
作者 Lei Xia Guo Liu +2 位作者 Chunmei Chen Meiyan Wen Yangyang Gao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6期63-71,共9页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released from the sediment to the surface water is a major source of water quality impairment. Therefore, inhibiting sediment nutrient release seems necessary. In this study, red so...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released from the sediment to the surface water is a major source of water quality impairment. Therefore, inhibiting sediment nutrient release seems necessary. In this study, red soil (RS) was employed to control the nutrients released from a black-odorous river sediment under flow conditions. The N and P that were released we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RS capping. Continuous-flow incubations showed that the reduction efficiencies of total N (TN), ammonium (NH4+-N), total P (TP) and soluble reactive P (SRP) of the overlying water by RS capping were 77%, 63%, 77% and 92%, respectively, and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occurred concurrently in the RS system. An increase in the water velocity coincided with a decrease in the nutrient release rate as a result of intensive water a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 red soil capping Flow conditions Nitrogen Phosphorus
原文传递
复合微生物肥料对红壤退化区土壤的改良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晨 王应灿 +2 位作者 徐智勇 姚虹 陈宏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4年第2期25-29,45,共6页
针对红壤退化区肥力低下,保肥保水能力弱的现状,本研究利用项目组研制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探讨其在改善红壤裸土区土壤物理化和生物学特征的调理作用。试验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特性,减轻土壤酸化问题,显著提高有机质... 针对红壤退化区肥力低下,保肥保水能力弱的现状,本研究利用项目组研制的复合微生物肥料,探讨其在改善红壤裸土区土壤物理化和生物学特征的调理作用。试验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特性,减轻土壤酸化问题,显著提高有机质、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效硼的含量,促进植物促生菌Haliangium、纤维素降解菌的繁殖,抑制引起氮素散失的菌群的生长,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因此,该复合微生物肥料可作为一种提高红壤退化区土壤肥力,减少水土流失的新产品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水土保持 土壤调理 红壤
下载PDF
干湿交替对植烟土壤钾素有效形态变化的影响
4
作者 梁辉 陈韵松 +4 位作者 李杰 陈玉蓝 黄容 王昌全 李冰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7期83-89,共7页
研究旨在探究水分条件变化对植烟土壤中钾素有效形态的影响,以期为准确评估植烟土壤的钾素供应状况及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位于湿润季风气候区的会东和高原季风气候区的德昌两个生态区的主要植烟土壤类型(紫色土、红壤),进行... 研究旨在探究水分条件变化对植烟土壤中钾素有效形态的影响,以期为准确评估植烟土壤的钾素供应状况及合理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选取位于湿润季风气候区的会东和高原季风气候区的德昌两个生态区的主要植烟土壤类型(紫色土、红壤),进行分层土壤样品采集(0~20、20~40、40~60 cm)。通过室内培养设置不同水分条件(恒湿、干湿交替、湿润),研究干湿交替对土壤速效钾、有效性钾和缓效钾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恒湿、干湿交替和湿润处理增加会东地区紫色土、会东地区红壤和德昌地区红壤各土层速效钾含量,增加值最大达85.96 mg/kg,降低了德昌地区紫色土速效钾含量。土壤缓效钾含量与速效钾含量变化趋势相反。会东地区紫色土和红壤的有效性钾含量随培养时间增加而增大,德昌地区紫色土和红壤有效性钾含量变化则相反。水分条件和黏土矿物类型可能是影响德昌紫色土、红壤的钾素有效形态变化的重要因素;在烤烟生产中,尤其需注重雨季期间对德昌地区紫色土供应适量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交替 植烟土壤 紫色土 红壤 钾素有效性 钾素有效形态 水分条件 恒湿 速效钾 有效性钾 缓效钾
下载PDF
不同水分状况对红壤和黄褐土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丛日环 李小坤 +3 位作者 鲁剑巍 周六凤 姜存仓 廖志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2-1077,共6页
通过120 d的实验室恒温(25±1)℃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含水量0、25%和40%及干湿交替)对红壤和黄褐土速效钾(K)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施钾与否,红壤恒湿处理(25%和40%)的速效K高于干燥土壤,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有增... 通过120 d的实验室恒温(25±1)℃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含水量0、25%和40%及干湿交替)对红壤和黄褐土速效钾(K)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施钾与否,红壤恒湿处理(25%和40%)的速效K高于干燥土壤,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黄褐土与红壤相反,恒湿处理的速效钾低于干燥土壤。同一土壤25%和40%含水量恒湿处理的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土粒表面水膜的厚薄不是影响土壤钾有效性的控制因素。干湿交替条件下,红壤速效钾变化不明显,黄褐土速效钾逐渐增加,干燥过程可促进黄褐土层间K^+的释放。随着干湿交替次数的增加,红壤固钾能力有增加的趋势,黄褐土的固钾能力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黄褐土 土壤速效钾 土壤水分 干湿交替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型保水剂对土壤水分及秋糯玉米生长的效应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小三 叶川 +4 位作者 肖国滨 郑伟 黄天宝 张昆 李亚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30期22-27,共6页
通过探讨PAM保水剂在伏秋干旱条件下对糯玉米土壤的保水效应,可为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沪玉糯3号’鲜食糯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拌种、沟施与穴施PAM方式,研究了PAM保水剂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及鲜食糯玉米... 通过探讨PAM保水剂在伏秋干旱条件下对糯玉米土壤的保水效应,可为玉米高产优质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沪玉糯3号’鲜食糯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拌种、沟施与穴施PAM方式,研究了PAM保水剂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方式对土壤水分及鲜食糯玉米生长、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0~40cm土层PAM保水剂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总体高于对照并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5个处理中,以沟施60kg/hm2PAM保水剂处理的保水、增产效果最好;30kg/hm2PAM保水剂不同施用方式条件下,穴施好于沟施,但两者产量差异性不显著。由此得出,施用PAM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促进作物生长,并改善玉米的产量构成因子,从而提高鲜棒产量和地上鲜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M 丘陵红壤旱地 土壤含水率 糯玉米 生长状况
下载PDF
广东省油茶林地不同母岩红壤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丁锐 邓小梅 +2 位作者 奚如春 莫宝盈 易立飒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1-67,共7页
为了评价广东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主要限制因子,采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ASI),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该省主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油茶林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均较低,N、P、K元素严... 为了评价广东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主要限制因子,采用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ASI),以高粱为指示作物,对该省主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因子进行了测定与分析。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表明:供试油茶林地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均较低,N、P、K元素严重缺乏,Ca、Mg、B、Zn、Mo等元素普遍缺乏,而S、Fe的含量丰富;就供试的4种类型油茶林地土壤养分吸附量而言,第四纪红壤对K、Zn、Mn、Cu和砂岩类土壤对B的吸附固定量大,而千枚岩类土壤对K、B、Cu和花岗岩类土壤对P、Mn、Zn的吸附固定量小。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花岗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N>P>K>B>Mo>Mn,砂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K>P>N>Zn,千枚岩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P>N>K>Cu>Zn>Mn>Mo>S,第四纪红壤类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的排序为N>P>K>Zn>Mo>Cu>B。由此得知,P、N、K是广东省油茶林地土壤的主要养分限制因子,其次为Zn、B、Mo。文中还提出:下一步的田间试验应致力于N、P、K、B、Zn、Mo的平衡施肥,还应重视补充Ca与Mg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状况 油茶林地 养分限制因子 土壤养分系统研究法 红壤 广东省
下载PDF
动态模拟功能土原位覆盖抑制底泥磷释放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春梅 刘国 +3 位作者 夏蕾 张雯 许小芳 辜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3-109,共7页
该文采用为期60 d动态循环水槽试验,研究不同水流条件下功能土原位覆盖抑制底泥中磷释放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动态水流条件下覆盖组对底泥中TP和SRP释放的平均抑制率约为60%和65%;功能土覆盖抑制底泥中其他形态磷转化为NH_4Cl-P,从而减... 该文采用为期60 d动态循环水槽试验,研究不同水流条件下功能土原位覆盖抑制底泥中磷释放的效果。结果表明:在动态水流条件下覆盖组对底泥中TP和SRP释放的平均抑制率约为60%和65%;功能土覆盖抑制底泥中其他形态磷转化为NH_4Cl-P,从而减少磷对水体的富营养化的影响;水体流速的增加加强水体的曝气,促进金属氧化物与磷发生吸附并沉淀,从而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因此功能土原位覆盖可以有效控制底泥中磷释放,但在未来的研究上需要更进一步了解它的修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功能土原位覆盖 动态
下载PDF
红壤坡耕地不同耕作方式径流及养分流失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展羽 吴云聪 +2 位作者 杨洁 邢栋 王凌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1-246,共6页
为揭示红壤区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坡耕地径流及养分流失影响的差异,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试验,分析对比在3种典型降雨下,南方红壤丘陵区的纵坡间作(措施1)、纵坡种植(措施2)和横坡种植(措施3)等3种耕作方式坡耕地的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特征... 为揭示红壤区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坡耕地径流及养分流失影响的差异,通过野外径流小区试验,分析对比在3种典型降雨下,南方红壤丘陵区的纵坡间作(措施1)、纵坡种植(措施2)和横坡种植(措施3)等3种耕作方式坡耕地的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措施3截流减沙优势明显。中雨型下,措施3径流量分别为措施1、措施2的21.5%,20.3%,产沙量分别为措施1、措施2的6.03%,2.28%;大雨型下,措施3径流量分别为措施1、措施2的8.11%,7.6%,产沙量分别为措施1、措施2的4.33%,3.31%。不同措施产流、产沙过程基本一致;措施3在控制土壤养分流失方面优于其他两种耕作方式,各措施氮、磷流失主要集中在产流初期,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后期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典型降雨条件 截流减沙 氮、磷流失 南方红壤丘陵区
下载PDF
桂林红粘土的物质组成及其工程地质性质特征 被引量:23
10
作者 韦复才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0-464,共5页
经差热、X衍射、扫描电镜鉴定和化学成分测试及近千组常规土工试验资料统计分析表明,物质成分上桂林红粘土主要由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等次生粘土矿物组成,并含有少量的蒙脱石、蛭石及混层矿物,铁铝氧化物高度富集,粘粒含量一般都在50... 经差热、X衍射、扫描电镜鉴定和化学成分测试及近千组常规土工试验资料统计分析表明,物质成分上桂林红粘土主要由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等次生粘土矿物组成,并含有少量的蒙脱石、蛭石及混层矿物,铁铝氧化物高度富集,粘粒含量一般都在50%以上;工程地质性质上桂林红粘土具有天然含水量、孔隙比、液限及抗剪强度较高,容重、饱和度、比表面较大,压缩性、交换容量较低,透水性、崩解性较小及中—弱胀缩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红粘土 物质成分 工程地质性质 形成条件
下载PDF
旱作条件下不同母质红壤磷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宋春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16年第2期129-134,共6页
为深入了解不同母质发育旱地红壤对磷元素的吸附特性,以不同母质发育的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在不同肥力等级下对土壤磷素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供试红壤的标准需磷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不仅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旱地对... 为深入了解不同母质发育旱地红壤对磷元素的吸附特性,以不同母质发育的旱地红壤为研究对象,在不同肥力等级下对土壤磷素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供试红壤的标准需磷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不仅不同母质发育的红壤旱地对磷素具有不同的吸附特性,即使是同一母质发育的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也存在差异。不同母质发育红壤的吸磷能力以红黏土母质最强,不仅吸磷容量大,吸附的磷也最难解吸。黏粒含量对土壤磷素吸附的影响最大,与各吸附参数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活性铝对磷素吸附的影响也较大,有效磷含量和p H与土壤磷素吸附呈负相关。不同母质发育土壤的需磷量差异较大,并且明显高于当地施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母质 红壤旱地 磷吸附 影响因素 需磷量
下载PDF
普通山地红壤可溶性氮不同条件下的提取效率比较
12
作者 陈仕东 马红亮 +3 位作者 高人 阎聪微 李芳芳 李淑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089-10093,10118,共6页
[目的]针对目前土壤可溶性氮的提取方法在提取剂种类、水土比及土样保存状态(新鲜和风干)等方面的不同,分析普通山地红壤可溶性氮不同条件下的提取效率,以期为土壤可溶性氮提取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常绿阔叶林植被下普通山地红壤,... [目的]针对目前土壤可溶性氮的提取方法在提取剂种类、水土比及土样保存状态(新鲜和风干)等方面的不同,分析普通山地红壤可溶性氮不同条件下的提取效率,以期为土壤可溶性氮提取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利用常绿阔叶林植被下普通山地红壤,分别以其新鲜土和风干土为试验材料,探讨2 mol/L KCl和0.5 mol/L K2SO42种提取剂在水土比4∶1、6∶1和10∶1下提取土壤可溶性氮的差异,研究该类型土壤可溶性氮不同提取条件下的提取效率。[结果]KCl比K2SO4更适合用于提取土壤NH4+-N,KCl提取的NH4+-N不仅量大且稳定性好,K2SO4则需在较大水土比下才能充分提取土壤NH4+-N;2种提取剂在NO3--N提取上的差异性很小,但低水土比下KCl提取NO3--N的稳定性高于K2SO4;两者提取的NO2--N性能非常接近;在土壤SON的提取中,2种提取剂的差异较小,KCl提取的SON量少于K2SO4,但稳定性高于K2SO4,二者的SON提取量具有极显著相关性;用K2SO4提取MBN时可以不考虑水土比的影响,但使用KCl则必须慎重选择水土比。提取新鲜样时KCl和K2SO4之间的差异大于提取风干样时的差异,所以在对新鲜样中可溶性氮提取时应更注重提取剂的选择。[结论]该试验结果为提高土壤可溶性氮的提取效率,增加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奠定了试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剂 提取条件 可溶性氮 红壤
下载PDF
因地制宜 突出经济效益 加快水土流失区的治理与开发
13
作者 蒋定生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31,共8页
通过分析黄河峡谷区和渭北台塬对红枣、花椒和苹果的产业开发认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必须因地制宜和突出经济效益,寓水土保持效益于经济效益之中,才能使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加快对水土流失的治理速度。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治理 开发 效益
下载PDF
红壤原位覆盖对河流底泥氮污染物释放的抑制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雪菱 张雯 +3 位作者 李知可 夏蕾 谢志豪 刘国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2,共5页
使用红壤(RS)原位覆盖黑臭河底泥来抑制底泥中氮污染物的释放。结果表明,RS覆盖可有效控制氮污染物释放,经RS覆盖60d后,上覆水中TN、氨氮的释放抑制率分别为77%、63%;同时,RS覆盖可有效减少底泥中TN浓度,60d后RS覆盖组底泥TN从1 409mg/k... 使用红壤(RS)原位覆盖黑臭河底泥来抑制底泥中氮污染物的释放。结果表明,RS覆盖可有效控制氮污染物释放,经RS覆盖60d后,上覆水中TN、氨氮的释放抑制率分别为77%、63%;同时,RS覆盖可有效减少底泥中TN浓度,60d后RS覆盖组底泥TN从1 409mg/kg下降至786mg/kg,下降了44%,明显高于无RS覆盖的对照组(22%)。随着水流速度增加,水体复氧量增大,使红壤与底泥中部分金属元素(如铁和锰)被氧化,使水中溶解性氮更容易被吸附到底泥中,从而有助于降低TN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原位覆盖 底泥 氮释放 流动条件
下载PDF
红壤区杉木根际高效解磷菌的筛选、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赵君 饶惠玲 +3 位作者 王耘籽 黄伟 吴承祯 李键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121,共10页
解磷微生物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磷,筛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根际高效解磷菌对于缓解南方红壤区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磷素受限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南方红壤区不同林龄(2,4,10,15 a)杉木人工林下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 解磷微生物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性磷,筛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根际高效解磷菌对于缓解南方红壤区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磷素受限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南方红壤区不同林龄(2,4,10,15 a)杉木人工林下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平板分离初筛菌株、液体发酵复筛菌株和16S rDNA测序,筛选、鉴定高效根际解磷菌,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高效解磷菌的最优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15 a杉木根际土壤的解无机磷菌与解有机磷菌数量分别为3.64×10^(5)和2.14×10^(5) cfu/g,均显著高于其他林龄(p<0.05),且各林龄解磷菌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筛选出25株解无机磷菌和20株解有机磷菌,经平板初筛、液体发酵复筛和16S rDNA测序鉴定,分别得到一株解磷效果显著(p<0.05)的解无机磷菌株W1(溶磷量238.08μg/mL,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和解有机磷菌株Y9(溶磷量15.04μg/mL,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sp.));3)优化后W1的最佳培养条件为1.0%(质量分数)葡萄糖、1.50%(质量分数)酵母粉、初始pH 7.5、装液量30 mL、接种量3%(体积分数)、温度40℃,Y9的最佳培养条件为0.5%葡萄糖、1.25%酵母粉、初始pH 6.0、装液量20 mL、接种量9%、温度28℃.上述结果可为杉木根际解磷微生物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解磷菌 筛选 鉴定 培养条件优化 红壤区 中国南方
下载PDF
不同利用方式对荒地退化红壤肥力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叶伟建 黄春应 +1 位作者 翁俊基 林明添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2期108-109,共2页
通过采用以荒地退化红壤为对照,与造林、种稻、种植果树3种处理进行比较,研究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对退化红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对退化红壤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酶活性等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效果表现为:造林>水田>... 通过采用以荒地退化红壤为对照,与造林、种稻、种植果树3种处理进行比较,研究在不同利用方式下对退化红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对退化红壤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酶活性等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效果表现为:造林>水田>果园;同时还针对退化红壤提出了不同的合理利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红壤 不同利用方式 肥力状况
下载PDF
干湿交替条件下红土边坡破坏机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泽勇 贺桂成 +1 位作者 李丰雄 王昭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3-77,共5页
为了研究红土边坡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的破坏特征及其破坏机理,根据相似理论,建立了与工程边坡相似的模型边坡,采用测试元件,对试验边坡开展了长达一年半的监测,分析其在降雨、非降雨等干湿交替条件下边坡破坏特征及其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 为了研究红土边坡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的破坏特征及其破坏机理,根据相似理论,建立了与工程边坡相似的模型边坡,采用测试元件,对试验边坡开展了长达一年半的监测,分析其在降雨、非降雨等干湿交替条件下边坡破坏特征及其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非降雨条件下,试验边坡表面红土层裂缝的产生与其含水率有关,当其含水率低于27.5%时,其表面红土层开始产生裂缝,且裂缝数量和裂缝宽度随含水率的减小经历了缓慢增加、急剧增加和稳定发展的3个阶段;在干湿循环条件下,试验边坡表面红土层的裂缝经历了开裂、愈合、再开裂的循环过程,随降雨次数的增多,裂缝将沿边坡表面向其深部发展,且其宽度和深度也逐渐增加,地表水将沿裂缝深度方向渗流到边坡底部的红土层中,造成红土颗粒泥质化;在干湿交替作用一年半后,地表水将沿试验边坡2条垂直裂缝渗流到边坡底部的土体中,导致其由下往上逐层被软化崩解,最终形成导水通道,诱发边坡大规模滑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边坡 物理模型试验 干湿交替条件 裂缝 软化崩解
下载PDF
土压平衡盾构施工中红粘土土体改良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蔡兵华 李忠超 +2 位作者 余守龙 吕斌泉 王方艳 《现代隧道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8-227,共10页
红粘土是一种特殊土,具有高液塑限、高粘聚力、富含粘土矿物以及复杂的微观结构等特点。土压平衡盾构在穿越红粘土地层过程中,常遇到刀盘结泥饼、土舱闭塞、排土不畅等问题。为此,文章以武汉市雄楚大道新建高压电力通道工程土压平衡盾... 红粘土是一种特殊土,具有高液塑限、高粘聚力、富含粘土矿物以及复杂的微观结构等特点。土压平衡盾构在穿越红粘土地层过程中,常遇到刀盘结泥饼、土舱闭塞、排土不畅等问题。为此,文章以武汉市雄楚大道新建高压电力通道工程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穿越红粘土地层为背景,研制了一种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和抗粘添加剂C复配而成的新型改良添加剂,通过性能试验、搅拌试验、坍落度试验、稠度试验、液塑限联合测定试验评价了土体改良的效果,得到了含水率为40%及改良剂注入率为30%的理想土体改良指标。通过对比试验表明,研制的新型改良剂对红粘土土体的改良效果较好,所得结果可为红粘土地层盾构施工中的土体改良提供参考。最后文章分析了添加剂改良红粘土的机理,得出红粘土遇水易膨胀、易泥化、强粘滞性是盾构施工过程中“结泥饼”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 红粘土 土体改良 室内试验 含水率 泡沫注入率 改良机理
下载PDF
淹水厌氧条件下腐殖酸对红壤中铁异化还原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徐丽娜 李忠佩 车玉萍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1-226,共6页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观测淹水厌氧条件下分别添加及共同添加葡萄糖和不同制备来源的腐殖酸,对红壤中铁的异化还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单独培养条件下,Fe(Ⅱ)浓度培养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添加葡萄糖促进了铁的异化还原,培养至12 d其Fe(...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观测淹水厌氧条件下分别添加及共同添加葡萄糖和不同制备来源的腐殖酸,对红壤中铁的异化还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单独培养条件下,Fe(Ⅱ)浓度培养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添加葡萄糖促进了铁的异化还原,培养至12 d其Fe(Ⅱ)浓度为培养前的25倍.腐殖酸不能作为电子供体促进铁的异化还原,单独添加时红壤中Fe(Ⅱ)浓度没有发生变化,而同时添加葡萄糖情况下,培养前期促进而后期减弱铁的异化还原,其Fe(Ⅱ)浓度增幅仅为单独添加葡萄糖处理的35%.腐殖酸的浓度对红壤中铁的异化还原作用有影响,浓度为2.00 g/kg时培养前期促进而后期减弱铁的异化还原,低浓度时(0.20和0.02 g/kg)影响很小.不同制备来源的腐殖酸对红壤中铁异化还原过程的影响不同.培养前期,从山西大同风化煤(HAs)、河南巩县褐煤(HAh)和云南昆明滇池底泥(HAk)中提取的腐殖酸都促进了红壤中铁的异化还原;培养后期,HAk依然发挥促进作用,其Fe(Ⅱ)浓度始终高于G处理,而添加HAs和HAh的处理培养至7 d Fe(Ⅱ)仅为单独添加葡萄糖处理的14%和25%,减弱了铁的异化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厌氧 红壤 铁异化还原 腐殖酸
原文传递
循环荷载作用下红砂岩风化土动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豪 温树杰 +1 位作者 孙自立 姚玮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53,共5页
利用GDS动三轴试验系统,采用单轴加载的方式对红砂岩风化土进行多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围压及固结应力比对红砂岩风化土动强度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循环荷载作用下红砂岩风化土的变形发展规律在不等向与等向固结条件下有... 利用GDS动三轴试验系统,采用单轴加载的方式对红砂岩风化土进行多组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不同围压及固结应力比对红砂岩风化土动强度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表明:循环荷载作用下红砂岩风化土的变形发展规律在不等向与等向固结条件下有很大差异;在等向固结条件下,围压的增加有助于动强度的提高;而由于红砂岩风化土的崩解破裂性和固结静偏力的剪切作用,使红砂岩风化土在不等向固结条件下的动强度小于等向固结条件下的动强度;不同围压对红砂岩风化土动应力比与振次的影响效果不显著,试样都在1000个循环振次内发生破坏。最后,根据选定的破坏标准给出了相应的动强度曲线和动抗剪强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强度 动三轴 红砂岩风化土 固结条件 循环荷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